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_卢庆生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
卢庆生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是人际交流的减震器、润滑剂。本文从语用 角度来探讨英语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旨在为英语语言学习者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裨益和启示。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语用特征;语用功能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 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 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文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词缀“eu”的意 思是“good” (好),词根“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 (言语), 意为“speech of good omen” (吉言或好听的话语)。新版的《牛 津简明词典》(1976)将其定义为“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about expression for harsh or direct one”即“用温和或模糊或 迂回的表达来替代刺耳或直接的表达。”委婉语好似语言交流的润 滑剂,它能使人们的话语在交际中变得更委婉、含蓄,从而在人们 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语用功能。
一、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
(一)含蓄性 这是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使用委婉语就是要避免直接表达令人 感觉不快的事物或现象,让人通过联想的方式,对它直接所指的事 物与间接所指事物建立某种相关关系。例如:妻子要去舞会,画完 妆后问丈夫:“Do you think how I look tonight?”丈夫答道:“The dress looks beautiful on you.” 丈夫使用间接、含蓄性的表达,既回 答了妻子的问题,又不扫她的兴。 (二)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变更、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生变化。新旧更替 是历史的必然,委婉语更是如此。同一种事物,同一个概念,在不 同时代往往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在美国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对 “黑人”的称呼从 过去的“Negro” 到后来的“black people \ the blacks”,再到现在的 “African American”,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 烙印。 (三)地域性 英语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作为第一语或官方语被使用,于是形成 众多变体。由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不同,其语言表 达也必将产生地域性的差异。例如,美国人在委婉表达“他在解手” (He is in the toilet)会说“He is in the bathroom”, 可是英国人可 能会理解为 “He is taking a bath(他在洗澡)”。英国人会把男用 避孕套(condom)委婉地叫做在美国人眼里是“一种法国的东西” 的(French letter)。 (四)语域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乃至在同一语境中,人们因年龄、身份、地 位或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委婉表达上不尽相同。例如,上厕所,
浅析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

浅析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摘要]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的视角来分析英语委婉语,以揭示其语言本质和语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语用特征语用功能一、英语委婉语概述l6世纪80年代初,作家乔治·布朗特首先使用“euphemism”一词。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
其前缀eu意为good,pleasant(好的、善意的),词根pheme意为speech(言语)。
euphemism 就是优雅动听的话、吉利话。
委婉语可谓源远流长。
它的产生最初与宗教有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由于神的名字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提到名字就亵渎神灵。
于是,人们便借助委婉语来称呼神。
上帝的名Jehovah被代之以Holy One (万圣者),the External(永生者),the Creator(创世纪者),the Maker(造物主),the Savior(救世主)等。
随着社会发展,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从宗教延伸到其它领域。
在l8、l9两个世纪,委婉语在英国国内外迅速发展。
从一开始清教徒以关心语言闻名于世,他们推行禁止使用亵渎语言的法律。
至l9世纪,社交活动中讲究语言温文尔雅被视作基本美德之一。
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英语发生了巨大变化,80年代,美国委婉语在金钱、疾病、政治和战争等话题中用得最多。
二、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1.时代性语言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时代性也称可变性。
从历时的观点看,语言处在不断变化中,新词不断出现,旧词逐渐消失。
委婉语更是这样。
例如“她怀孕了”,在19世纪委婉表达为cancel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be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be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怀孕”被直率地表达为be in a family way;be pregnant。
论委婉语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论委婉语的特征及社会功能作者:卫碧芹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1期摘要: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在一定程度上,委婉语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表现出极强的言语交际功能。
本文主要讨论了委婉语的特征,并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委婉语;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委婉语( Euphemism)是英语语言中比较活跃的一类词语。
“Euphemis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其词头“eu”的意思是“good”,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整个词的意思是“good speech” (好听的言语)。
委婉语在各种语言使用频率较高,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
为了更好地揭示委婉语的普遍特征,本文对英语委婉语的特性及社会功能加以分析,使学习者了解英语委婉语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委婉语的特性1.含蓄性委婉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蓄性。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缓和的语气词,或以曲折、隐晦、回避、淡化的方式成功实现交际的目的。
2.习惯性交际过程受语言环境的制约,委婉语的出现就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环境的认知结果。
委婉语的使用是人们对周围社会文化的习惯,其使用已经成为固定表达,它的使用已经较为广泛和普遍。
如“死”在英汉语言中就有很多的表达方式。
3.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委婉语的出现也各异。
委婉语中有一部分是各民族语言通用的,有一部分则带有较强的民族色彩。
中国人有时为了表示尊敬,特意加上“老”字,如“老王”、“您老贵姓”等。
如果将“老”字放在姓的后面,如“王老”,不但可以显示出被称呼者年龄大,而且所含敬意更深。
在英美文化中,人们一般用senior citizen 和elderly people称呼上了年纪的人。
二、委婉语的社会功能1.避讳功能委婉语的产生与古代社会中某些原始信仰遗存下来的语言禁忌有关。
从语用角度看女性语言中的委婉语

王 德春 教授 从心理 学 的角度分 析女 性言语 特征 时认 为 : 女性 文静 怯 弱 、 “ 温柔 纤 细 、 有柔 弱感 , 绪 情
护 自我 、 展现 自我等功能, 以维持 良好的人际关 系。 关键词 :委婉语 ;女性语 言;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 1 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62 (O 9 O 00 O 62— 1x 2O )9— 16一 3
一
、
委 婉语 的相 关 研 究
前缀 e u一意为 w l pes tgo ; 干 pe e意 为 e ,l a ,od词 l an hm sec 。因此 epe i 就是 说 “ 听 的话 ” “ peh u hms m 好 或 讨
际余 地 , 以达到 良好 交际效果 。 委婉是女 性语 言风 格 的重 要 特征 , 是 女性 人 也
的准则 考察过 委婉 语 。他认 为在 委婉 表 达过 程 中 , C D和 P P准则 交 互 起作 用 。他认 为 委婉 语 不 仅是 遵 循礼貌 原 则 的结 果 ,而 且 是 利 用 会 话 准 则 的 结
二 、 婉 语 与女 性 语 言 委
委婉 语 ( uhmi 源 于 希 腊 语 ep e i s Epe s m) uhms 。 m
收 稿 日期 :0 90 — 2 0 -6 1 - 7
容、 支持 、 合作和响应他人。女性使用委婉语交际具 有协调、 保护和展示 自 我的作用 , 维系交际双方的人
进行调 查研究 ,结果表 明女 性更 倾 向于使 用 委婉 方 式 进行 言语交 际 。女性 对委 婉语 的使用 ,这 和它 在 }交 际 中所 具有 的语 用功 能紧 密相联 。 生 1 .出于礼 貌需要 美 国语言 哲学 家 格赖 斯 ( .P r e H .G i )认 为人 c
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姓名:张强班级:07级英语本科三班学号:33号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摘要: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符号, 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语言现象, 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
本文力图从委婉语产生的机制和理论依据———模糊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委婉语在社交语用中的语用功能,即避讳功能、文雅功能、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 指出委婉语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其模糊的语言特征和其强大的语用功能导致的。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委婉语; 语用功能一、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 Euphemism) 作为一种语言策略, 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 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学现象, 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 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它是语言学与模糊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为模糊语言或模糊言语。
目前,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组成部分,并有了较大发展。
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以模糊集合论为工具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模糊性问题, 从而开创了模糊语言学这一新的边缘学科, 他将人类语言的概念分为模糊性语言和非模糊性语言。
伍铁平教授是我国模糊语言学的开拓者, 他致力于模糊语言学的建设, 系统探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问题, 为我国模糊语言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 他分析了委婉语与语言模糊性关系, 指出委婉语的基础在于“模糊”了事物间的概念和界限, 从模糊理论的角度出发, 他解释了产生委婉语的四种机制, 无论是“用模糊词语婉指精确词语”; 还是“用精确词语婉指另一个精确词语”; 还是“用同属一个集合的模糊程度大的词语婉指模糊程度小的词语”; 或是“用属于不同集合的一个模糊词语婉指另一个模糊词语”, 实际上都改变了词或概念原有的所指范围, 使原来精确词语的确定边界产生位移, 或使原来模糊词语的不确定边界变得更为模糊, 也就是说是这四种机制在用模糊传递语言的内涵。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取效机制

原则发生冲突 时, 人们 往往 为 了遵 循后者 而故 意违反前 者。英语 委婉语遵 守 了礼貌原 则 , 从而 实现其特 定 的语 用
角 寻 找 借 口或 暗 示 , 由听 话 人 根 据 语 境 通 过 推 理 领 会 说 话 者 的 意 图 , 而 避 免 直 接 表 达 以 达 到 委 婉 的 目的 。 委 婉 表 达 从
概念或 比喻的 、 褒义 的手 法 , 谈话 双方 能够采 取一种 比较 使 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 , 而且 不必为谈论这 些事而 感到 内疚或窘迫。
和 直 率 的 说 法 。 狭 义 上 的 委 婉 语 指 那 些 约 定 俗 成 ,经 过 一
说话的意向含意。
根 据 美 国语 言哲 学 家 塞尔 ( er ) 出 的 间 接 言语 行 为 Sal 提 e 理论 , 一个 人 说 话 就 是 在 施 行 着 各 种 各 样 的 言 语 行 为 , 如 诸 宣称 、 请求 、 令 、 诺 、 议 等 , 类 行 为 叫 言 外 行 为 , 包 命 许 建 这 它 含 了说 话 者 使 用 语 言 的 意 图 。 问 接 言 语 行 为 指 的 是 通 过 一 种 言外 行 为 间接 地 完 成 另 外 一 种 言 外 行 为 的情 况 。也 就 是 说 , 际 者 在 实 施 间 接 言语 行 为 时往 往 不 直 接 说 出 自己 要 说 交 的话 , 是 凭 借 另 外 一 种 ( 常 是 直 接 的 ) 语 行 为 来 间 接 地 而 常 言 表 达其 用 意 。在 间接 言 语 行 为 中 , 话 人 依 赖 他 和 听 话 人 所 说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
英语委婉语是指在不破坏意思的前提下,使表达比较客气、含蓄的语言,在日常交流中可以用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帮助交流双方更好的相处。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有几点:
一、适当的委婉语避免了表达上不契合当下客观语境的直接表达,从而彰显着出说话者有提这样特殊表达方式的礼仪与敏感性。
二、英语中的委婉语一般是头高尾低的表达方式,以逐渐进入主题。
口语交流中以更多的特定的软语避免敏感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英语委婉语还可以使用多种虚拟、让步的句型以及谦词如bettered、kind of以及other words等等,这些构成了说话者有技巧的表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应用时要注意:
一、言语委婉语只能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以及双方背景自然而然的出现。
二、根据对方的情绪、接受能力、心理状态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委婉语及表达方式,使之更加顺畅,淡化双方尴尬或苦涩的气氛,催发出有效的交流反应。
三、尽量使用比较友好、平和的语气,注重方式与特征的准确把握,以免拖垮双方欢快的心情,造成更多的误会。
英语委婉语给人以亲切、和蔼、客气的感受,因此在正式的职场沟通中很多时候也有被运用的。
尤其是在正式的措辞上,多多少少会有些谨慎,但考虑到委婉语的表现力,可以用来表达更整和的结果。
总而言之,英语委婉语在日常交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运用,有助于降低交流过程中苦涩和沉闷的气氛,以及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
委婉语的修辞特征及功能

了比喻 、 代 、 借 降格 陈述 和迂 回说 法等 几 种 修 辞 手 法 在委 婉语 中的 运 用 ; 时 。 出 了委 婉 语 的功 能及 掌握 委 婉 语 的 同 指
作 用
关键词 : 婉语 ; 辞; 能 ; 用 委 修 功 作
中图分类号 :00 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7 4 (0 2 - 3 0 7 - 2 10 - 5 0 2 1 )- - 0 8 0 0
“
se igw lo…” 对 …好 言 夸 之 )“ods eh ( 的说 p a n e f ( k l ,go p c ”好 e
2 借代手 ̄( n coh) . s ed c e y
借 代 手 法 就 是 在 描 述 人 或 事 物 的 时候 。 直 接 说 出 他 们 不 的名 称 , 是借 同他 们密 切 相 关 的名 称 去 代 替 。 而 比如 , 人 被 某 “ 职 ” 以 说 成 是 “ 了 乌 纱 帽 ” 这 里 是 借 乌 纱 帽 一 官 免 可 丢 。 一 衔 的象 征 来 代 指 官 职 , 了乌 纱 帽就 是 丢 了官 , 了 职 , 没 丢 免 虽
直说 。 种 委 婉 方式 表 达 出来 的意 思 却 更 明 了形 象 。借 代 法 这 还 可 以 指 用 整 体 来 代 表 那 些 不 便 直 言 的 局 部 。 b at乳 如 r s( e
法 ) “ od f odo n ( 言 ) 或 w rso go me ” 吉 。原 来 , 古 希 腊 祭 祀 时 , 在 人 们 一 般 都 得 说 好 话 , 吉 利 (s od f odo e ) 即 , 讨 U w rs o m n , e og 使 用 委 婉 语 。 委 婉 语 在 形 成 或 使 用 中往 往 要 借 助 于 一 些 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章探讨了委婉语的特征和语用功能,展示了委婉语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委婉语; 社会因素; 语用因素; 语用功能; 交际过程
一、委婉语的形成与发展
委婉语是与所有时代相联系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委婉表达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历史时期,委婉语的应用受到使用者和语境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特征。
委婉语在古代的时候就产生了。
而到十八世纪委婉语的运用出现了高峰。
随着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委婉语也大量出现并且加速得到加速发展。
委婉语随社会而变化,也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
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交流的语言。
二、英语委婉语的特征
1. 含蓄性
委婉语的最大特征就是含蓄性。
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一些缓和的语气词,或以曲折,隐晦,回避,淡化的方式成功的实现交际目的。
如:Don’t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 have a rest now?这句话体现出礼貌暗示的特点。
2. 习惯性
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心理习惯,语言使用的倾向要受语境的制约,而且这种倾向在具体的语境中还会有所改变。
任何语言的心理习惯都是人们对他周围的社会文化认知的结果,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虽然委婉语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但熟悉英语的人很容易就听出言下之意,而且能被大众接受。
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
而且随着使用的广泛和普遍,这些表达方式越来越体现出口语化的特点。
3. 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委婉语也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英语中的委婉语也体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性特征。
比如在西方人的眼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一切与私生活有关
的问题,如年龄、体重、婚姻、贫富等都蒙上了委婉,间接的表达方式。
英美两国是科技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贫富极其悬殊的国家。
因此”Poor”在英语中是一个大家避而不谈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困苦,也表示社会地位低下。
在交际过程中,穷人用”out of pocket,in reduced circumstances”代替”no money”或说的更委婉”in difficulties”。
三、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 避讳功能
委婉语的产生源于语言禁忌。
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
禁忌语可以不用,于是为了表达相同的意思,人们用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比如对死的说法就有很多,pass away(逝世),be no more(不在了),in heaven(在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
人们对某些疾病也给予了特殊的称谓,如把cancer(癌)称为the Big C或long illness,把mad(疯了)叫做mental problem,把constipation(便秘)为irregularity等。
2. 礼仪功能
礼仪功能是委婉语的主要语用功能之一。
委婉语的礼仪功能掩盖了羞于启齿的令人难看的事实,避免交际中的的尴尬和唐突现象。
人们在相互交流中常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来避免直接谈论某些客观的不雅的事物或现象。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常本着以礼相待的原则用委婉语取悦对方,避免冒犯和非礼,尽量讲不伤害别人的话。
人们通常都采取曲折、委婉、含蓄的说法来表达,让交谈双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
于是相应的委婉语就应运而生了。
西方人不喜欢说old(老),因为它和”弱”(weak),于是常用”senior citizens”指老年人。
再如在西方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发现”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here.”之类的语句,这相对于“No Smoking”这样的警示更有亲和力,更能让大众接受。
说某女子长的胖,不说she is fat,而是说she is full figured(plump,chubby)丰满的。
当教师谈到学习差的学生(below average student)时,他们不用”she/he is poor in her/his studies”,而用”she/he is working at her/his own level(她/他在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伤害学生本人及家长的自尊心。
3. 欺骗功能
欺骗功能也可以称之为掩饰功能。
委婉语的使用常常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它将丑陋藏匿于美好中,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使人们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特别是军事领域,使用大量委婉语以掩盖事情真相。
委婉语也是很多政治家和外交家善用的手段,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例如:2003年美国人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为了掩盖其暴行,把大规模的空中狂轰滥炸说成是“action of decapitation”(斩首行动)。
把一次不合法又不人道的侵略战争堂而皇之地冠以”liberation”(解放),而”Iraqi Freedom”却成为这次美英联军对伊行动的代号。
对越南平民的杀戮则称为wasting the enemy(消耗敌人),air strike(空中打击)
则说成air option(制空选择)。
这些都是委婉语欺骗性淋漓尽致地体现的特例。
4. 劝诱功能
有时,使用委婉进行掩饰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陈辞更具说服力。
这就是委婉语另一种特殊交际功能--劝诱功能。
在广告或促销活动中这种功能体现得非常充分。
随着人们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化,而商品也越来越同质化,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劝说消费者改变思想,促使他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接受某种服务,就要在宣传语言上应用具有说服力和诱惑力的词汇,唤起消费者各种愉快的联想。
在美国,女士在购买连裤袜(pantyhose)时,常遇到Queen Size这个标志,这正是根据King Size(特大号)的含义模仿而来的。
Queen Size其实就是fat的委婉说法。
有些西方航空公司的机舱等级,本是一等舱(first class),改称豪华舱(deluxe class或premium class);本是二等舱(second class),却改称一等舱;三等舱也被改名为商务舱(business class)或旅游舱(tourist class)。
四、结论
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并非偶然,而是出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委婉语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不仅可以提高修辞素养,还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开阔文化视野,增强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2] 成令瑾, 袁浩. 英语说话艺术和写作技巧[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3]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 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5] 张宇平, 姜艳苹. 委婉语.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