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空心硬胶囊工艺
中国药典明胶空心胶囊标准

明胶空心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用辅料p522页)Mingjiao Kongxin JiaonangVacant Gelatin Capsules本品系由胶囊用明胶加辅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
【性状】本品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
囊体应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本品分为透明(两节均不含遮光剂)、半透明(仅一节含遮光剂)、不透明(两节均含遮光剂)三种。
【鉴别】(1)取本品0.25g,加水50ml,加热使溶化,放冷、摇匀,取溶液5ml,加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4:1)数滴,即产生橘黄色絮状沉淀。
(2)取鉴别(1)项下剩余的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后,加鞣酸试液数滴,即发生浑浊。
(3)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少许,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检查】黏度取本品4.50g,置已称定重量的100ml烧杯中,加温水20ml,置60℃水浴中搅拌,使溶化。
取出烧杯,擦干外壁,加水使胶液总重量达到下列计算式的重量(含干燥品15.0%),将胶液搅匀后倒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置40℃±0.1℃水浴中,约10分钟后,移至平氏黏度计内,照黏度测定法(附录ⅥG第一法,毛细管内径为2.0 mm),于40℃±0.1℃水浴中测定,本品运动黏度不得低于60mm2/s。
(1-干燥失重)×4.50×100胶液总重量(g)=─────────────15.0松紧度取本品10粒,用拇指与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锁合,逐粒于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应不漏粉;如有少量漏粉,不得超过1粒。
如超过,应另取10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脆碎度取本品50粒,置表面皿中,移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取出,立即分别逐粒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0.1g)从玻璃管口处自由落下,视胶囊是否破裂,如有破裂,不得超过5粒。
中国药典(2015版)明胶空心胶囊准则

精心整理明胶空心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药用辅料p522页)Mingjiao Kongxin JiaonangVacant Gelatin Capsules本品系由胶囊用明胶加辅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
【性状】 本品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5ml ,((60℃重量(40℃±0.1,2/s 。
胶液总重量(g)=─────────────15.0松紧度 取本品10粒,用拇指与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锁合,逐粒于1m 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应不漏粉;如有少量漏粉,不得超过1粒。
如超过,应另取10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脆碎度取本品50粒,置表面皿中,移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取出,立即分别逐粒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0.1g)从玻璃管口处自由落下,视胶囊是否破裂,如有破裂,不得超过5粒。
加磷酸量,25ml照品各相色谱法(通则0512)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2mol/ L醋酸铵(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
理论板数按羟苯乙酯计算应不低于1600。
准确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如出现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的总量不得过0.05%。
(此项适用于以羟苯酯类作为抑菌剂的工艺)氯乙醇取氯乙醇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22μg的溶液;精密量取2ml,置盛有正己烷24ml的分液漏斗中。
精密加水2ml,振摇提取,取水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另取胶囊适量,剪碎,称取2.5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正己烷25ml,浸渍过夜,将正己烷液移至分液漏斗中,精密加水2ml,振摇提取,取水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明胶空心胶囊质量标准

明胶空心胶囊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Mingjiao Kongxin JiaonangVacant Gelatin Capsules本品系由胶囊用明胶加辅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
【性状】本品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
囊体应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本品分为透明(两节均不含遮光剂二氧化钛)、半透明(一节含遮光剂,一节不含)、不透明(两节均含遮光剂)三种。
【鉴别】(1)取本品0.25g,加水50ml,加热使溶化,放冷、摇匀,取溶液5ml,加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4:1)的混合液数滴,即生产橘黄色絮状沉淀。
(2)取鉴别(1)项下剩余的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后,加鞣酸试液数滴,即发生浑浊。
(3)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少许,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检查】松紧度取本品10粒,用拇指与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锁合,逐粒于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应不漏粉;如有少量漏粉,不得超过1粒。
如超过,应另取10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脆碎度取本品50粒,置表面皿中,移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取出,立即分别逐粒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0.1g)从玻璃管口处自由落下,视胶囊是否破裂,如有破裂,不得超过5粒。
崩解时限取本品6粒,装满滑石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ⅩA)胶囊剂项下的方法,加挡板进行检查,各粒均应在10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
如有1粒不能全部溶化或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亚硫酸盐(以SO2计)取本品5.0g,置长颈圆底烧瓶中,加热水100ml使溶化,加磷酸2ml与碳酸氢钠0.5g,即时连接冷凝管,以0.05mol/L碘溶液15ml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加水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至溶液几乎无色,加水至40ml,照硫酸盐检查法(附录ⅧB)检查,如显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总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胶囊剂工艺设计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方案、建设规模及包装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胶囊剂的包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胶囊工艺流程

硬胶囊工艺流程
《硬胶囊工艺流程》
硬胶囊是一种用来装填药物的药用容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胶囊壳和胶囊帽。
在制造硬胶囊的工艺流程中,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制造硬胶囊的原料主要包括明胶和甘油。
明胶是从动物骨骼或皮革中提取的蛋白质,而甘油则是一种溶剂。
这些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混合后,形成了制作硬胶囊的基本材料。
接下来,硬胶囊的制造包括模具制作、胶囊壳和胶囊帽的成型、填充和封闭。
首先是模具制作,通过模具技术将原料制成胶囊的外形。
然后,将胶囊壳和胶囊帽的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成型。
填充阶段则是将药物颗粒或液体填充到胶囊中,通常使用机械填充或真空填充等技术。
最后,将填充好药物的胶囊封闭,通常使用热封或超声波封闭技术来实现。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除了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成型过程的参数外,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操作,以确保制成的硬胶囊符合药品卫生标准。
总体来说,硬胶囊的制造工艺流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
这样才能制造出质量稳定、符合标准的硬胶囊产品,为医药行业提供优质的包装容器。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
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
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
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
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
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4.包装及贴标签质量检查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的洁净容器中,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明胶空心胶囊质量标准

明胶空心胶囊质量标准(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明胶空心胶囊MingjiaoKongxinJiaonangVacant Gelatin Capsules本品系由胶囊用明胶加辅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
【性状】本品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
囊体应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本品分为透明(两节均不含遮光剂)、半透明(仅一节含遮光剂)、不透明(两节均含遮光剂)三种。
【鉴别】(1)取本品0.25g,加水50ml,加热使溶化,放冷、摇匀,取溶液5ml,加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4:1)数滴,即产生橘黄色絮状沉淀。
(2)取鉴别(1)项下的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加鞣酸试液数滴,即产生浑浊。
(3)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少许,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检查】黏度取木品4.50g,置已称定重量的100ml烧杯中,加温水20ml,置60℃水浴中搅拌使溶化;取出烧杯,擦干外壁,加水使胶液总重量达到下列计算式的重量(含干燥品15.0%),将胶液搅匀后倒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置40℃±0.1℃水浴中,约10分钟后,移至平氏黏度计内,照黏度测定法(通则0633第一法,毛细管内径为2.0mm),于40℃±0.1℃水浴中测定,本品运动黏度不得低于60mm2/s。
?松紧度取本品10粒,用拇指与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并锁合,逐粒于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应不漏粉;如有少量漏粉,不得超过1粒。
如超过,应另取10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脆碎度取本品50粒,置表面皿中,放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取出,立即分别逐粒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g±0.1g)从玻璃管口处自由落下,视胶囊是否破裂,如有破裂,不得超过5粒。
2010年版中国药典明胶空心胶囊的标准

明胶空心胶囊Mingjiao Kongxin JiaonangVacant Gelatin Capsules本品系由胶囊用明胶加辅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
【性状】本品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
囊体应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本品分为透明(两节均不含遮光剂二氧化钛)、半透明(一节含遮光剂,一节不含)、不透明(两节均含遮光剂)三种。
【鉴别】(1)取本品0.25g,加水50ml,加热使溶化,放冷、摇匀,取溶液5ml,加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4:1)的混合液数滴,即产生橘黄色絮状沉淀。
(2)取鉴别(1)项下剩余的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后,加鞣酸试液数滴,即发生浑浊。
(3)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少许,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检查】松紧度取本品10粒,用拇指与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锁合,逐粒于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应不漏粉;如有少量漏粉,不得超过1粒。
如超过,应另取10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脆碎度取本品50粒,置表面皿中,移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取出,立即分别逐粒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0.1g)从玻璃管口处自由落下,视胶囊是否破裂,如有破裂,不得超过5粒。
崩解时限取本品6粒,装满滑石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ⅩA)胶囊剂项下的方法,加挡板进行检查,各粒均应在10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
如有1粒不能全部溶化或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亚硫酸盐(以SO2计)取本品5.0g,置长颈圆底烧瓶中,加热水100ml使溶化,加磷酸2ml与碳酸氢钠0.5g,即时连接冷凝管,以0.05mol/L碘溶液15ml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加水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至溶液几乎无色,加水至40ml,照硫酸盐检查法(附录ⅧB)检查,如显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胶空心硬胶囊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1.1产品名称:明胶空心硬胶囊。
1.2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F20020024号。
1.3性能:本品系由药用明胶加药用或食用要求的色素、防腐剂、遮光剂等赋形剂制作而成的呈圆筒状,由帽和体两节套合的质硬且具有弹性的空囊,具有不同颜色和锁口,囊体有光泽,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用于填充药物和保健食品。
1.4规格:00#、00# B型、0#、1#、2#、3#、4#
1.5品种:产品分为透明(两节均不含遮光剂)、不透明(两节均含遮光剂)、一节透明另一节不透明等三种。
1.6包装:内包装采用符合药用要求的防静电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材料,外包装采作瓦楞纸箱。
1.7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压、防晒、防潮、防热。
不可与有毒物品或腐败变质物品混在一起装运。
1.8贮存:本产品必须密封,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的仓库中,不得露天堆放,贮存条件为相对湿度35%~65%,温度为15~25℃。
产品保质期为2年。
2、配方组成及组方原则
2.1配方组成
明胶1000克
胶囊囊壳角料适量
色素适量
球磨胶体钛白粉适量
十二烷基硫酸钠适量
防腐剂适量
水适量
2.2组方原则
2.2.1明胶应为药用或食用要求,可根据产品要求视明胶冻力、粘度等质量指标予以混配。
2.2.2胶囊囊壳角料视同原料明胶,原则上为原色泽配比且无污染的同质角料,在不影响产品质量情况下无限量要求,但不需另配其它赋形剂,如为无色全透明角料,则完全视同明胶添加所需赋形剂;如角料颜色赋形剂组成从属于所要配制的颜色,则添加赋形剂需计算后加入。
2.2.3色素是根据用户需求的颜色来决定添加色素的品种和数量。
基本色素源有胭脂红、苋菜红、赤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兰、葡萄紫等,色素应符合食用要求,其添加量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相应品种的最高限量。
2.2.4钛白粉即为二氧化钛(TiO2),为遮光剂,应符合药用或食用要求,并达到规定晶型、细度和纯度质量标准,本配方组成中的钛白粉是经过一定工艺(球磨)加工处理后的一种混悬胶体。
其添加量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
2.2.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有去污作用,应符合药用要求,其添加量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
2.2.6防腐剂应符合药用或食用要求,其添加量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
2.2.7水质应达到纯化水要求,本企业为二级反渗透所制得,其加入量是根据型号规格而定,一般情况下,00#产品使其胶液浓度达到26%±2,0#产品使其胶液浓度达到24%±2,1#产品使其胶液浓度达到22%±2,2#产品使其胶液浓度达到20%±2,3#产品使其胶液浓度达到19%±2,4#产品使其胶液浓度达到18%±2。
另添加水量应根据不同厂家原料性质、烘干线特性作相应调整,使浓度偏离度较小且相对稳定,以方便醮胶前的调胶操作。
3、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点
胶液溶化较完全后加入其它赋形剂
领取内包装
领取外包装
为
30
万
级
洁
净
区
为控制区
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烊胶
4.1.1领料、称量配料
4.1.1.1烊胶工按生产指令配方计算投料处方量,按领料程序领取所需物料,按称量操作法准确称量,在领取称量时,应先核对物料品名是否与处方相符,并核对物料与原辅料检验报告单是否相符,在称量时应先检查衡器是否有定期校验证,并调整零位平衡后方可称量,称量时应1人称量1人核对。
称量后应及时填写记录,并由称量人、复核人签字。
4.1.1.2清场与记录:配料区及器具设施按相应的清洁规程清洁并按清场管理规程要求清场,填写批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
4.1.2对烊胶工序的几个重要数据:原料抽入反应锅,纯化水按每1公斤加水2.6kg 比例计算,水温60℃,吸好真空后,不能超过20分钟,压力4pa,下胶时温度63℃±1℃,放入配色桶。
配色时配色桶温度控制75℃±1℃,原胶液温度在65℃左右,称量配色,添加色素(操作时要进行复核),在配色桶中要一小时内过滤完毕(白色或浅颜色胶液用250过滤袋2只过滤)。
十二烷基要在溶胶壳之前投放。
4.1.3过滤:按过滤操作法操作。
乳白、浅色胶用250目滤袋2只同时过滤,深色胶用不小于220目滤袋单只过滤。
4.1.4清场与记录:烊胶所用设备、容器具及操作区按相应的清洁规程清洁并按清场管理规程要求清场,填写批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
4.2保温与调胶
4.2.1保温:按保温操作规程保温,保温桶温度控制在45-55℃,粘度仪18-26%,温度计40-50℃。
4.2.2调胶:按调胶操作规程和粘度计使用操作规程予以缓和渐次加水或同质囊壳操作,粘度控制为00#产品胶液26%、00# B型产品胶液25%、0#产品胶
使胶液质态、温度、粘度于3-5分钟内显示均一稳定状态。
4.2.3按胶液吊运操作规程和槽车使用操作规程、电动升降葫芦使用操作规程操作,
确保胶液平稳运至烘干线蘸胶槽所处位置。
4.2.4清场与记录:调胶所用粘度计、保温桶等容器具及操作区按相应的清洁规程清洁并按清场管理规程要求清场,填写批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
4.3烘干线毛胚制备
4.3.1按胶槽胶液流量控制操作规程控制胶液流量,确保胶槽胶液液面平稳。
4.3.2按模子上油操作规程做好模子上油工作,确保烘干毛胚顺畅脱模。
4.3.3按蘸胶、烘干控制操作规程和烘干线使用操作规程操作,调控烘干线蘸胶速度、烘干线行进速度、烘干温度、操作区温度和湿度等,做好囊壁测厚、模子上油工作,其具体要求如下:
4.3.4拔丸:按拔丸操作规程和拔丸机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控制拔丸品破、痕、匾等现象。
】
4.3.5清场与记录:胶槽、保温桷等容器具及操作区按相应的清洁规程清洁并按清场管理规程要求清场,填写批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
4.4切割:按切割操作规程和切割机使用操作规程操作,确保切割产品质量,其切割长度和有关要求如下:
4.5筛选
按筛选操作规程操作。
从中间库领取
4.6拣选
4.7复拣
4.8套合
4.9印字
4.10拆丸
4.11内包装
取检验合格的产品,并核对产品批号、数量、规格、检验报告单、物料交接单,核对无误后,按内包装标准操作程序操作;检查内包装操作间清场清洁状况符合要求后,按该批产品量质比予以称量包装;填好物料交接单,转入外包装工序。
4.12外包装及灭菌
外包装前核对产品与包装物是否相符,核对封箱单填写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截止日期等是否准确、清晰。
核对无误后按包装岗位SOP进行操作,操作顺序为上下箱口用封箱胶带封贴,置半自动捆扎机上捆扎二道,松紧度以不捆坏大箱为度。
同时化验室按取样标准取样,对成品进行性状、鉴别、干燥失重、粘度、重金属、亚硫酸盐、崩解时限和微生物限度的检验。
合格后发放成品合格证。
4.13入库
将检验合格的成品登记品名、批号、数量,缴入成品库,放置指定地点,批与批之间不同规格之间应有明显界限不得混放。
7、质量监控:
11.1执行的管理规程编号、项目:
11.2清洁规程编号:
12、关键设备的准备工作:
13、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及生产能力:
14、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4.1技术安全
14.1.1各班组工作岗位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14.1.2各种电器下班后须切断电源。
14.1.3车间内重要岗位须放置灭火器。
(放置位置见车间定位图)
14.1.4操作必须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新上岗工人不得单独操作机器,凡接触滚
动设备者,必须穿紧袖衣,并不得留长发,也不得用手搅拌物料。
14.2劳动保护
14.2.1各工序均应配全工作服、鞋、帽、口罩、手套等,特殊岗位的劳保用品要按国家及吉林省的有关规定配发,并按规定更新。
14.2.2洁净区生产人员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14.2.3产生噪音的岗位加装消音器、隔离屏蔽、消除噪音。
14.3异常情况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1人身伤亡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2设备故障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3火灾事故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3.4其它异常情况的防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5、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5.1劳动组织
生产周期:9天
16、原辅料消耗定额:
17、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8、动力消耗定额:
18.1用水消耗定额
18.2用电消耗定额:
18.3燃料消耗定额:
19、物料平衡:
20、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