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说明书

合集下载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研究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对比研究
3 Kr o mmi d a s G, Ko s t i k a s K, P a p a t he o d o mu G, e t 1. Pl a a s ma l e p t i n a n d
a d i p o n e e t i n i n COP D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a ss o c i a t i o n s wi t h i n la f mma t o r y b i o -

2 6・
P J CC P VD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Vo ・
马来 酸 依 那 普 利 叶酸 片 与依 那 普 利 片治 疗 H型 高 血压 的 疗 效 对 比研 究
李 芙蓉 ,谢 春苹
【 摘要】 目的 对 比研 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依叶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 H型 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 1 0 0例 H型高血压 患者 ,将其 随机分为试验组 5 0例和对 照组 5 O例 。试验组 给予依叶 片 口服 ,对照组给 予依 那普 利片 口服 ,疗程均为 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压 、心 率、血 清 同型 击胱 氨酸 ( H e y ) 水平、颈动脉 内膜 中层厚 度 ( C I MT ) ,治疗期 间连 续随访记录不 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 的发病情况。结果 两组降压效果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 u n e r e s p o n s e nd a he t i mm u n de o i f e i e n c y o f m a l n u t r i t i o n[ J ] .F AS E B
J ,2 0 0 1 ,1 5( 1 4 ) :2 5 6 5—2 5 7 1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短暂性局部性脑功能障碍,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但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缓解。

TIA患者存在明显发作后遗症的高危因素,如缺血性卒中。

H型高血压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在平时血压正常,但情感激动或运动时可迅速升高。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下文简称为依那普利叶酸片)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并且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依那普利叶酸片是一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并且降低心脏后载量。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参与体内的一碳代谢,有助于维持DNA合成和修复,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益。

依那普利叶酸片结合了两种成分的药物,具有降压、改善血管功能和神经保护的作用,被认为有望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患者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持的临床研究显示,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于TIA伴H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TIA患者,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占到了50%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3个月后,TIA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TIA的再发率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的控制也得到明显改善。

一项针对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TIA伴H型高血压的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其治疗效果。

该研究发现,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通过抑制ACE,有效地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凝聚,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对于TIA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除了以上临床和药理学研究外,依那普利叶酸片在临床应用中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孙莉【摘要】建立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含量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含量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1.2%;扩展不确定度为2.4%;测定结果为(100.8±2.4)%;含量均匀度测定的合成不确定度为1.7%;扩展不确定度为3.4%;测定结果为(101.5±3.4)%。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该制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uncertainty analysis in HPLC determination.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uncertainty was deduced in the procedure of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in tablets.The combined uncertainty of content was 1.2%,the extended uncertainty was 2.4%, and the determined co ntent were(100.8±2.4)%.The mathematic model of uncertainty measurement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不确定度;HPLC法;含量测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作者】孙莉【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芜湖 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测量不确定度是独立而又密切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表明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一个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对于药品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依那普利片说明书

依那普利片说明书

依那普利片说明书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适合用于治疗各期原发性高血压;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依那普利片相关介绍,仅供参考!产品品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彼压洛)主要原料马来酸依那普利。

主要作用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产品规格10mg*20s 用法用量口服。

开始剂量为一日5~10mg(1/2~1片),分1~2次服,肾功能严重受损病人,一日最大剂量一般不宜超过40mg,本品可与其它降压药特别是利尿剂合用,降压作用明显增强,但不宜与潴钾利尿剂合用。

生产企业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依那普利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商品名称: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彼压洛)英文名称:Enalapril Maleate Tablets【主要成份】马来酸依那普利。

【成份】化学名:N--L-丙氨酰-L-脯氨酸和(Z)-2-丁烯二酸盐分子式:分子量:【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规格型号】10mg*20s【用法用量】口服。

开始剂量为一日5~10mg(1/2~1片),分1~2次服,肾功能严重受损病人(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为一日(1/4片)。

根据血压水平,可逐渐增加剂量,一般有效剂量为一日10~20mg(1~2片),一日最大剂量一般不宜超过40mg(4片),本品可与其它降压药特别是利尿剂合用,降压作用明显增强,但不宜与潴钾利尿剂合用。

【不良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口干、疲劳、上腹不适,恶心、胸闷、咳嗽、皮疹、面红和蛋白尿等。

必要时减量。

如出现白细胞减少,需停药。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或双侧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忌用。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慎用。

【注意事项】 1.个别病人,尤其是在应用利尿剂或血容量减少者,可能会引起血压过度下降,故首次剂量宜从开始。

2.定期作白细胞计数、肾功能及血钾测定。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说明书修订起草说明

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说明书修订起草说明
【药理毒理】 本品在肝内水解为具有活性作用的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成为一种竞争性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Ⅰ到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从而起到降低血 压的作用。另一方面,依那普利拉还能减慢缓激肽的分解,使血管阻力降低,因而血 压下降。
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药,有温和持久的降压作用。 研究证明,两种药物合并应用时有协同作用,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且剂量比单用 时减少,可以减轻单用利尿剂可能引起的某些血液生化参数的改变。
【注意事项】 (1)对于心脏供血不足或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强力利尿致严重血容量不足的
病人应慎用,以防发生过度低血压,引起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 (2)对双、单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有增加血尿和血清肌酐的可能。
(3)肝功能不全或进行性肝疾病者慎用。 (4)糖尿病、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慎用。 (5)预先使用利尿剂引起体液或钠盐缺少的病人在初用本品时易致症状性低血压。 在开始使用本品时应停用利尿剂 2-3 天。 (6)初治病人不作为首选药物。
口干、便秘、失眠、神经过敏、感觉异常;皮疹、瘙痒;罕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如发 生在喉部则可以致命,血管神经性水肿出现应立即停用本品,并迅速加以处理,皮下 注射 1:1000 的肾上腺素注射液 0.3-0.5ml。
【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和以前用某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出现血管神经性
水肿的病人,遗传性和特发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者禁用本品;由于含氢氯噻嗪组分, 本品禁用于无尿症或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病人;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能通过胎盘。在妊娠中、后期用依那普利有报告新生儿低血压、肾功能衰竭、
颅骨发育不良、或死亡者。羊水过少亦有发生,故孕妇禁用。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 期妇女不推荐使用本品。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稳定性研究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稳定性研究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稳定性研究刘亚南;冉茂翔;王静;成瑞明【摘要】目的提高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稳定性.方法将马来酸依那普利原料和碳酸氢钠以1:3的摩尔比溶解在水中,作为粘合剂使用.结果通过原辅料相容性试验表明,处理后的原料药(API)与各辅料相容性较好,杂质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制剂的加速6个月试验表明:杂质C由0.15%增长至0.61%,杂质D由未检出增长到0.48%;通过长期12个月的数据表明:杂质C由0.15%增长至0.42%,杂质D由未检出增长至0.1%.结论通过原辅料相容性和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该工艺有效解决了马来酸依那普利制剂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3页(P335-337)【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稳定性;有关物质【作者】刘亚南;冉茂翔;王静;成瑞明【作者单位】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11马来酸依那普利是依那普利的马来酸盐,两种氨基酸-L-丙氨酸和L-脯氨酸的衍生物。

依那普利是一种前药,在口服给药后,它被迅速吸收,然后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后者是一种特异性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它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

参比制剂悦定宁以2.5、5、10、20 mg片剂规格被批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发了5 mg和10 mg制剂。

口服依那普利迅速被吸收,依那普利在1 h内产生血清浓度峰值。

基于尿回收率,依那普利的吸收程度约为60%。

依那普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0%。

蛋白结合约为50%。

口服依那普利吸收后,快速广泛地水解成依那普利拉,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依那普利主要通过肾排泄。

尿中的主要成分是占剂量约40%的依那普利拉,及完整的依那普利。

药 品 名 称 Enalapril

药 品 名 称  Enalapril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生产厂商:上海现代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937商品规格:5mg*16片/盒13.6-14.8元/盒药品名称依那普利EnalaprilApo-Enalapril、ENAM、Innovace、Inovoril、MK-421、Vasotec、Enalapril Maleate、Mkozl、Xanef.奥贝-依那普利、苯丙脯酯、苯丁酯脯酸、苯酯丙脯酸、恩那普利、恩纳普利、依拉普利、衣纳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必利那、灵广俐(Vascare)、依那林、益压利(Cinvoril)、因弗尔(Invoril)、悦宁定(Renitec)、怡那林。

药理作用本品为含羧基的长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它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后在肝脏内水解转化为依那普利拉,而发挥作用,能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使全身血管扩张而产生降压作用。

其作用约为卡托普利的3-5倍,对肾性高血压作用特别显著,能增加肾血流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心搏出量稍有增加,心率变化不大。

口服后约有60%被吸收,与食物同服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蛋白结合率为50%-60%,服药后1小时起效,4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维持24小时。

依那普利的Tmax为1小时,依那普利拉的Tmax 为3-4小时。

半衰期为11小时。

投药量的50%以其活性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

严重肾功能不全病人可出现药物蓄积。

临床应用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不良反应偶有眩晕、头痛、困倦、嗜睡、疲劳、口干、口腔粘膜过敏、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心悸、胸闷、低血压、咳嗽,皮疹、瘙痒、尿糖、GPT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必要时减量,如出现白细胞减少,需停药。

本品不含巯基,因而味觉障碍罕见。

制剂规格(马来酸盐)片剂2.5mg,5mg,10mg。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那普利)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有所上升。

H型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治疗和管理较为复杂。

本文将就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依那普利叶酸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叶酸是一种维生素B,对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依那普利叶酸片是依那普利和叶酸的复合制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依那普利叶酸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具体而言,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二、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TIA伴H型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TIA是指脑供血暂时不足导致脑功能出现短暂性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可以完全缓解。

TIA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者栓子脱落等原因所导致的。

H型高血压是指同时存在高血压和高胆固醇(hypercholesterolemia)的患者,其治疗和管理较为复杂。

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TIA伴H型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表明,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脑血管的供血情况,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叶酸的补充也可以对脑血管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作为治疗TIA伴H型高血压的一种有效药物选择。

三、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中,依那普利叶酸片一般是比较安全的。

还是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咳嗽、低血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英文名称:Enalapril Maleate Tablets汉语拼音:Malaisuan Yinapuli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马来酸依那普利。

其化学名称为N-[(S)-1-(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酰-L-脯氨酸(Z)-2-丁烯二酸盐。

化学结构式为:分子式:C20H28N2O5.C4H4O4分子量:492.52【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用于治疗:1.各期原发性高血压2.肾血管性高血压3.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本品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4.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适用于: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5.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规格】 10mg【用法用量】本品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因此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均可。

原发性高血压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起始剂量为10毫克至20毫克,每日1次。

对轻度高血压,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日10毫克。

治疗其它程度的高血压,起始剂量为每日20毫克。

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日20毫克。

根据病人的需要,可调整至最大剂量每日40毫克。

肾血管性高血压因这类病人的血压和肾功能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特别敏感,应从较小的剂量(如5毫克或以下)开始治疗。

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再对剂量加以调整。

对于多数病人,服用20毫克本品,每日一次可收到预期的疗效。

对近期使用利尿药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建议慎用此药(见下一节)。

与利尿剂联用治疗高血压开始服用本品后,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对于近期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这种可能性更大。

因这些病人可能有血容量不足或失盐,因此建议慎用。

在开始服用2~3天前,应停用利尿剂治疗。

如不可能,应从小剂量(5毫克或以下)开始,以确定其对血压的起始效应,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对剂量加以调整。

肾功能不全的用量*请参阅注意事项,血液透析的病人**依那普利是可透析的,非透析期中的剂量应根据血压反应的情况来调整。

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有症状的心衰或无症状的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起始剂量为2.5毫克,并应在密切的医疗监护下服用,以确定其对血压的起始效应。

本品通常与利尿剂(如合适的话,与洋地黄)合用治疗症状性心衰。

在使用本品治疗心衰开始后,如果没有发生症状性低血压或症状性低血压已得到有效的处理,应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将剂量逐渐增加到常用的20毫克的维持量,一次或分两次服用。

这一剂量调整,可经过2~4周的时间完成,若仍存在部分的心衰体征和症状,剂量递增过程还可以加快。

对于有症状的心衰病人,这种剂量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死亡的发生。

因曾有发生低血压和随后导致肾衰(更罕见)的报道,所以,在开始本品治疗的前后均应密切监测血压和肾功能(见注意事项)。

对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在开始用本品治疗前尽可能减少利尿剂的剂量。

开始用本品后出现低血压,并不表示在本品的长期治疗中将再发生低血压,也不妨碍此药的继续使用。

血清钾也应予以监测(参见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已证明一般情况下马来酸依那普利耐受性良好。

在临床研究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副作用的总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

大多数副作用均性质轻微而短暂,不需终止治疗。

下述副作用与应用本品有关:1.晕眩和头痛是较常见的副作用。

2%~3%的病人报告感觉疲乏和虚弱。

少于2%的病人报告发生其它副作用,包括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恶心、腹泻、肌肉痉挛、皮疹和咳嗽、肾功能障碍、肾衰和少尿罕见。

2.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有报道在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部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但罕见(参阅注意事项)。

3.在临床对照试验中或药物上市后发生的极罕见副作用有:(1)心血管系统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可能继发于高危病人的血压过低(参阅注意事项)。

胸痛、心悸、心率失常、心绞痛、雷诺现象。

(2)胃肠道系统肠梗阻;胰腺炎;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细胞性或胆汁郁积性;黄疸;腹痛;呕吐;消化不良;便秘;厌食;胃炎。

(3)神经系统/精神方面抑郁;精神错乱;嗜睡;失眠;神经过敏;感觉异常;眩晕;异常梦。

(4)呼吸系统肺浸润;支气管痉挛/哮喘;流涕;咽痛和声嘶。

(5)皮肤多汗;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 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天疱疮;痛痒;荨麻疹;秃发。

(6)其它阳痿;潮红;味觉改变;耳鸣;舌炎;视觉模糊。

曾报道一种具有部分或全部以下症状的症侯群:发热、浆膜炎、血管炎、肌痛/肌炎、关节痛/关节炎、抗核抗体阳性、血沉增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增多。

也可出现皮疹、光过敏及其它皮肤病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临床上实验室标准参数的重要改变极少与本品相关。

但有血尿素和血清肌酐升高、各种肝的酶类和/或血清胆红素增高。

这些常在停用后恢复。

也曾发生过高血钾和低血钠。

还曾报道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者。

自马来酸依那普利上市后,曾报告少数病例发生中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和粒性白细胞缺乏,不能排除这些情况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的使用有关。

【禁忌】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或以前曾用某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而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史的病人,以及有遗传性或特发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人,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症状性低血压1.症状性低血压极少发生于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

服用本品的高血压病人,由于利尿剂治疗、饮食限盐、透析、腹泻或呕吐等而致血容量不足,则较有可能发生低血压(请参阅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无论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的心衰病人中,曾观察到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心衰程度较重(例如:用大剂量利尿剂、低血钠或功能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发生低血压的可能性最大。

这类病人应在医疗监测下开始治疗,而且每当调整马来酸依那普利或/和利尿剂的剂量时,都应密切随访观察。

同样的处理也适用于患缺血性心脏病或脑血管病的病人,因为在这些病人中血压下降过多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如果出现低血压,病人应仰卧,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短暂性低血压反应并不是继续用药的禁忌症。

通常在扩充血容量后,一旦血压上升,便可给药。

一些血压正常或偏低的心衰病人,服用后,可能出现全身血压进一步下降。

这种作用是预料中的,且通常不必因此而停止治疗。

如低血压出现症状,则有必要减少剂量和/或停止使用利尿剂和/或本品。

2.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与所有的血管扩张剂一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左室流出道梗塞的病人时,应该谨慎。

3.肾功能不全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始治疗后发生的低血压,可使一些病人的肾功能进一步受到某些损伤。

已有报道这种情况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通常都是可逆的。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能需要减少剂量和/或减少用药的次数(请参阅用法用量)。

一些双侧肾动脉狭窄或独肾且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曾出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升高,通常停止治疗可获逆转;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是如此。

某些以前没有明显的肾脏疾病的病人,当同时使用本品和利尿剂时,通常有轻度和一过性的血尿素和血清肌酐的升高,可能需要减少剂量和/或停用利尿剂和/或本品。

4.过敏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据报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本品)的病人,偶有报告发生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者。

这可在治疗期的任何时间发生,这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的监护,以保证在病人出院之前症状完全消退。

尽管抗组胺药物对解除症状很有用,但当肿胀局限于面、唇部位时,一般可以不经治疗而消失。

血管神经性水肿伴有喉部水肿可能导致死亡。

当水肿发生在舌、声门或喉部时,可能引起气道阻塞,应立即给予适当治疗,包括诸如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溶液(0.3毫升-0.5毫升)和/或立即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

据报道,与非黑色人种相比,黑色人种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造成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要高。

曾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无关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的人,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危险性可能增高(参阅禁忌)。

5.用膜翅目动物的毒液脱敏时的过敏样反应当用膜翅目动物的毒液对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进行脱敏时,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样反应,这种情况较罕见。

在每次脱敏前,暂时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避免这一反应。

6.血液透析的病人用高透量膜(如AN69)进行透析的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曾报告过有类过敏反应发生。

对这类病人应考虑用另一类型的透析膜或用另一类的降压药。

7.咳嗽据报道,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引起咳嗽,其特点是无痰、持续,停药后可消失。

在鉴别诊断咳嗽时,应考虑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咳嗽的可能性。

8.手术/麻醉对于正在进行大手术或使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的病人,由于代偿性肾素的释放,依那普利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如果发生低血压,且考虑是上述机制所致,则应扩充血容量加以纠正。

血清钾---参阅药物的相互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 妊娠妊娠期内不主张使用此药。

如果查明已怀孕,除非它是挽救母亲生命所必需的,否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在妊娠的中三个月和末三个月期间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发病和死亡。

在这期间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胎儿和新生儿的各种损伤(包括低血压、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和/或新生儿的头颅发育不全)有关。

曾出现母体羊水过少(推测为胎儿肾功能降低的表现)并可导致肢体痉挛、颅面畸形和肺发育不良。

如果病人使用本品,则应向病人说明其对胎儿的潜在危害。

在妊娠前三个月用药而使子宫接触这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不会使胚胎和胎儿发生上述的不良反应。

那些在妊娠期必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罕见病例,应进行一系列的超声检查来评价羊膜内的情况。

如果发现羊水过少,应停止使用本品,除非它是挽救母亲生命所必需的。

病人和医生都应意识到,当出现羊水过少时,胎儿已遭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应对使用过本品的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密切的观察,以查明是否有低血压、少尿和高钾血症。

依那普利可通过胎盘,腹膜透析可将其从胎儿的血液循环中清除,这在临床上是有益的。

在理论上,可通过换血将其清除。

2. 哺乳母亲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的水解产物)在人乳中有少量分泌。

哺乳母亲使用本品时应谨慎。

【儿童用药】尚未对儿童使用本品进行研究。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1. 降压治疗本品与其它降压药物同时应用时可发生迭加作用。

2.血清钾在临床试验中,血清钾一般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单独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人48周后,可见血清钾平均升高约0.2毫克当量/毫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