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保护》典型例题2

合集下载

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

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

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1.【北京理综】酸雨的形成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B.汽车尾气中含有NOx是因汽油中含有NC.利用煤的液化、气化等物理变化实现综合利用D.硫酸型、硝酸型酸雨形成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A.正常的雨水因溶解了CO2,pH=5.6。

酸雨的pH<5.6B.机动车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的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往往也参与反应C.煤的液化、气化等属于化学变化D.根据图像,SO2、NOx形成酸雨时均存在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猜题理由】本题选自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93页“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重点考查考生对生活及化学基础知识正确再现和辨认的能力。

空气污染是最近几年北京最关心的话题,2013年北京高考选择题中图像主要来源于教材原图,所以本题采用教材图像,形象解释了酸雨的形成过程。

命制的试题表面上看仅包括酸雨的定义、汽车尾气中NOx的来源、煤的综合利用以及氧化还原的基础知识。

实际上还可以包括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问题,比如加入石灰法脱硫等。

[本人承诺]本文属本人原创作品,本文著作权授予“北京凤凰学易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所有,本人拥有署名权。

2.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将煤气化、液化等方法处理,是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B.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C.甲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其中氢气是最为环保的原料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答案】B【解析】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不正确。

【考点】燃料的充分燃烧;环境保护3. 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

下列有关环境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提高空气质量B.汽油中添加Pb(C2H5)4,提高汽油的抗爆震性能,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高三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

高三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而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答案】B【解析】A、铁表面镀锌,发生电化学腐蚀时,Zn作负极失电子,Fe作正极被保护,所以可增强抗腐蚀性,正确;B、聚乙烯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分解,可造成白色污染,错误;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烟尘等污染物,能造成雾霾天气,正确;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液能造成水污染,不能随意排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B.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C.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 A.垃圾资源化就是将垃圾分类处理,能回收利用的就充分利用,不能回收的将其经过粉碎、发酵堆呕,变为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因此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错误。

B.在日常生活中,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错误。

C.推广使用新能源,就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化石能源,因此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正确。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的知识。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B.“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D.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答案】B【解析】A、“PM2..5”指大气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颗粒物,错误;B、NO、NO2等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易形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正确;C、小苏打是制作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苏打碱性比小苏打强,所以不用苏打治疗胃酸过多,错误;D、乙醇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乙醇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错误,答案选B。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PM2.5【答案】选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

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的才列入监测范围,A项中的氮气不影响空气质量,不用监测。

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个指标。

下列做法对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B.露天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尾气D.用煤作燃料【答案】选A。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是最清洁的燃料;露天焚烧垃圾,不仅会产生灰尘,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同时也会产生有毒气体;汽车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或氮的氧化物;用煤作燃料,既产生粉尘,也生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故选A。

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3.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方面均会造成严重损害和威胁。

下列行为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B.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C.向河中直接倾倒工业废水和垃圾D.农田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答案】选B。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①工业“三废”未达标排放;②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船舶的航行。

如:热电厂排放的热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和垃圾、农业上排放的含有农药化肥的水等。

因此,A、C、D三项错误。

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4.“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

7.3化学与环境保护练习(有解析)

7.3化学与环境保护练习(有解析)

7.3化学与环境保护练习(有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为迎“绿色世博,低碳世博”,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①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②使用无汞电池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④分类回收垃圾⑤使用无磷洗涤剂;⑥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全部2.“零排放”是指在生产新物质的过程中,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在生产过程和末端均为“零排放”,从而达到“零污染”的目的。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零排放”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首要原因是( )。

A.充电后可再使用B.回收利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4.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M2.5J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D.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5.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将造成某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四种:A.燃烧农作物秸秆B.燃烧含硫煤C.粉尘污染D.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就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了该市100名市民和100位环保部门人士。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1)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市民认为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 ,环保人士认为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 。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1.4化学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答案.doc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1.4化学与环境保护复习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一、保护生命之源1.污染源: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

3.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保护水资源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1.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1)形成: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酸。

(2)危害: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3.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煤炭脱硫、汽车安装“催化转化器”等。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1.绿色化学的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2.绿色化学工业的目标: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符合“绿色化学”,可从反应类型上看其是否为化合反应。

一、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2.加强水质监测。

3.工业废水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

4.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剂。

5.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6.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

如中和法——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调节废水的pH;氧化法——利用氧化剂除去水中有毒物质,使之变为无毒物质。

7.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例题1】(2011·北京中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工业、农业和生活)熟记产生水资源污染的因素,并从杜绝污染源的角度去列举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例如工业水达标排放,农业上合理施肥,生活中要节水并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化学与环境保护(10年10考)

化学与环境保护(10年10考)
①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限制 的排放;②控制 的排放量;③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种类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酸雨
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物等
①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利用新能源
续表
水污染
出现赤潮、水华现象
①水资源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②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③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①合理施用化肥、农药;②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电池、重金属回收集中处理,不可深埋;④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续表
2.垃圾分类(10年2考)
(1)生活垃圾常分为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等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①用布袋代替塑料袋;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续表
种类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
土壤酸碱化、农作物减产等
(2)垃圾分类标志
厨余垃圾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其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圾
核心知识五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命题点5 化学与环境保护(10年10考)
2023年安徽化学
1.常见的环境问题
种类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
形成雾霾
①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②使用清洁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③积极植树造林,保护好森林资源;④选用环保家装材料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2

《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练习2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1.“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3.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状况、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2010年6月3日,湖南省益阳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湖南省益阳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Ⅰ级优B.Ⅱ级良C.Ⅲ级轻度污染D.Ⅴ级重度污染4.济南以泉水资源丰富闻名遐迩,享有“泉城”美誉,2003年趵突泉的复涌给泉城带来了勃勃生机。

“节水保泉、优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泉城人的共识。

在下面①—④项中,你认为与济南市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 )①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②生活污水排入大明湖③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或就地焚烧④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①②③5.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

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D.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6.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广西省北海市一条长约50千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对北海市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高一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

高一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

高一化学化学与环境保护试题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CH2=CH2+(过氧乙酸)+CH3COOHB.CH2=CH2+Cl2+Ca(OH)2+CaCl2+H2OC.2CH2=CH2+O22D.+HOCH2CH2—O—CH2CH2OH+2H2O【答案】C【解析】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反应时原子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即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符合题意的只有C。

【考点】考查物质制取过程中原子的利用率的知识。

2.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NaOH=2NaNO2+H2O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D.工业制乙醇:【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结合各选项的化学方程式,从“零排放或零污染”和“原子经济”角度判断。

【考点】考查了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3.(1)河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悬浮物、细菌等。

在将河水用作饮用水之前需经下面A、B、C三步处理:A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_________ ,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的步骤是_________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试剂瓶长期存放NaOH溶液,会在瓶口与瓶塞之间出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吸附杂质、 C、 B、Ca(ClO)2(2)2NaOH+SiO2=Na2SiO3+ H2O【解析】(1)明矾是强酸弱碱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例1(经典回放)我们目前使用得最多的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

这些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的非再生能源,用一些就会少一些,最终会枯竭。

右图是我国近年来能源总消费量与人均能源消费量。

因此,如何来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这对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能把煤等燃料利用率提高一倍,就相当于将这些燃料的使用时间延长一倍。

当今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煤炭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烟尘,而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会生成SO2,这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利用率,正成为我国乃至国际上的又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1)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如果煤不充分燃烧还会产生的污染物有_________。

(3)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十一世纪,人类在研究开发新能源方面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你认为无污染的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解答煤的充分燃烧和消除煤燃烧所引起的污染问题。

煤的充分燃烧可由燃烧的条件和燃烧的现象等有关知识解释: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煤的燃烧产物中烟尘和SO2是主要污染物,如果煤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CO导致空气污染。

为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将煤气化,如将煤制成水煤气以提高利用率,或将煤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污染。

答案:(1)鼓入空气、将煤粉碎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SO2CO
(3)将煤制成水煤气、将煤进行脱硫处理
(4)氢能源、核能、地热能、潮汐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绿色通道:解答阅读题应着重信息处理,理论联系实际,用已学知识结合信息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环境问题。

依题意,当今社会主要的能源依然是石油、煤和天然气。

变式训练有六种物质:①汽车尾气形成的蒸汽;②水蒸发形成的蒸汽;③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尾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⑥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①④⑤思路解析: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中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均是无毒的,不会污染空气。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煤中含硫等杂质,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

答案:C
例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以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拟用乙醇(C2H5OH)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

(1)以前的汽车燃料_________(填“充分”或“不充分”)燃烧时,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2)乙醇燃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作为燃烧的好处有(两点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乙醇又可称为“___________能源”。

思路解析:化石燃料中含有氮、硫等元素燃烧时产生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性气体,若不充分燃烧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碳氢化合物在燃烧的过程中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氢转化为水。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近年随着煤、石油的大量开采,已经出现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煤、石油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所以在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要开发新能源,如氢能源、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

答案:(1)充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3)燃烧无污染发热量高清洁
绿色通道:化石燃料无论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污染物,这是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氮、硫等元素燃烧时产生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若不充分燃烧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新能源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变式训练当走过大庆油田时,你发现长久不熄灭的巨大“火炬”,“火炬”产生的黑烟飘向空中。

其实那是为处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燃气而造成的。

看到这一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和环境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思路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引导学生利用题目给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能源、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其储量有限。

目前,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还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大量的粉尘排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答案:能源角度:①将燃气储备输送,直接供给生产、生活的能源;②对燃气加工处理,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③将燃烧放出的热量应进行综合利用。

环境角度:①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造成空气污染;②燃烧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容易造成温室效应。

问题探究
问题: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法?那种方法好?
该题目考查用中和法治理水污染,可以看出化学在治理水污染中的重要作用。

这也是应用酸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方案设计可从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的反应等几个方面考虑。

探究:这里主要是采用中和法治理污水。

(1)用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2)用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3)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4)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而在第(3)种方案中,石灰石比较廉价,且和盐酸反应时,现象比较明显,能够观察出什么时间恰好完全反应。

第(3)种方法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