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浅析《学记》中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大学论坛2019年第4期浅析《学记》中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张亚丽湖南大学摘要:《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其教育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学记》对教师的“教”有详细阐释,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探索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路子。
关键词:《学记》;语文教学;“教”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中,《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篇幅虽然简短,但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却相当丰富。
它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从多方面进行了系统而精辟的概述。
经过两千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在现在依然没有过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作用更加突出,许多教育思想、方法始终贯穿在语文课堂中。
一、《学记》中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学记》中提出了很多教学原则与方法,一直备受推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作用。
尤其是对教师的“教”阐释很全面,主要从教学活动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需掌握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等进行说明。
(一)学识渊博“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大意就是说单凭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够资格当教师。
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一定要学识渊博,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给出圆满的回答。
各学科特点不同,对于教师知识的储备量要求也不相同。
理工科对于实践性知识要求较高,教师大多可以通过做题、实验进行讲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语文在各学科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所以对语文教师知识的储备量要求则更高。
一般的听说读写只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语文教学还要求教师要有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量以及高水平的写作能力,这就对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做出了明确规定。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
《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摘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全文短小精湛,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儒家学派的教育经验和基本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而其中的教学思想是《学记》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探究其教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深化对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认识,古代教学思想的当代其启示,以期丰富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并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学记;教学思想;当代启示THE STUDY OF TEACHING IN XUEJI AND THECONTEMPORARY MESSAGE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LIJI is in an article, it is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history the first part of the monograph. the full text was playing in a systematic review our experience of the pre-qin dynasty school education and basic theory, with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eaching thinking is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deepen our ancient teachingKey words: XUEJI; talking about teaching idea; contemporary message目录一《学记》考释--------------------------------------------------------1 (一)《学记》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 (二)《学记》的作者-------------------------------------------------2 (三)《学记》的成书-----------------------------------------------3 二《学记》的教学思想--------------------------------------------------3 (一)教与学成败的关键-----------------------------------------------31 论教的成败关键------------------------------------------------32 论学的得失规律------------------------------------------------4 (二)《学记》的教学原则及其内涵-------------------------------------51 教学相长------------------------------------------------------52 预时孙摩------------------------------------------------------63 长善救失------------------------------------------------------74 藏息相辅------------------------------------------------------85 启发诱导------------------------------------------------------8 (三)教学方法------------------------------------------------------91 讲解法-------------------------------------------------------102 问答法-------------------------------------------------------10 三《学记》的教学思想对当代教学的启示--------------------------------11 (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11 (二)提倡运用启发性原则,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12 (三)教师应做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成长---------------------------13 (四)懂得“长善救失”,做好“因材施教”----------------------------13 (五)一张一弛,愉快教学-------------------------------------------14 (六)掌握好教育时机,在最佳时机进行教育---------------------------15 四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一《学记》考释《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学记》中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学记》中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摘要《学记》作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集合了古代优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以其独到的见解、创新的原则、精辟的论述享誉中外。
《学记》中的教育原则、教学法则等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本文针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简要的论述了《学记》中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中的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思想循序渐进一、循序渐进《学记》中写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使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语文是有着严密的逻辑性、顺序性、系统性的学科,这是由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因此语文的学习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环环相扣熟能生巧,切勿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另外,循序渐进也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来安排教材的难度和讲授的进度。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课程安排,每个阶段都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要做到有规律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进行。
再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善于细心观察,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增加难度,减缓速度,改变方法等,做到张弛有度,一切为了学生。
二、启发诱导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家非常注重运用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学习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去主动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
《学记》中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启发诱导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师以不同的方法、策略为学生提出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语文教学为例,启发性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赫尔巴特也将兴趣放在了他课程理论的首位,他认为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只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学记》是先前时期儒家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是中国教育乃至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
至今,它在教育史上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试从《学记》的教学内容、教师职业、学生地位等方面来探讨它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标签:《学记》;语文教育;启示引言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教育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学记》是先秦时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著。
《学记》全文仅1300余字,但它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仍然熠熠生辉,在各个方面对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完善都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启示《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时教”和“退息”是相对而言的,分别指学校学习和课余的时间,“正业”和“居学”是相对的,分别指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课外学习的内容。
学记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之后《学记》指出:“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由此可见,《学记》中的“正业”是指诗书礼乐。
课外活动的学习可以对课内学习的知识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对课内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激发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兴趣。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语文知识的学习浩如烟海,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展课外的知识,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让学生在接受了规定的知识学习外,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内心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个体的主体性。
二、关于教师职业的启示中国具有悠久的师道传统,师道是相对于两个方面来说的:一个是为师之道,是对教师而言的;而是尊师之道,是对社会以及学生而言的。
[1]《学记》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教育论著,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学记

浅谈《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郭甜甜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1402班学号1912140207摘要:《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它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学制度和教育思想。
全文篇幅不长,但它却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原则,教师以及师生之间了关系。
《学记》中的许多思想、见解精辟,符合教育规律,其中很多教育观点,即使时隔两千多年,仍然对当今教育有其独特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记》;现代教育;启示一、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学记》开篇点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而“发虑宪,求善良,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未足以化民”。
所以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就得注重教育,要感化民众,形成良好风俗只有通过教育渠道来解决。
[1]二、现代教育的现状当今我国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
很多高校采取“高压治教”的方法,出现了学生厌学的情况。
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汲取知识,获得精神粮食,而是为了应试考试提高分数,为了得到更高的学历,因为很多单位重“学历”而不看重能力。
家庭教育也不够完善,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强迫孩子学不喜欢的东西,学超负荷的知识,根本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
当今的很多老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很多知识,而不顾学生能否消化,仅仅是照本宣科,根本不是老师自己心里真诚的想法,却要强迫学生去接受它。
像这样进行教育,必然会让学生学得不明不白,而且怨恨自己的老师。
即使勉强修完学业,也会很快将它们抛到九霄云外。
学生们咬紧牙关,熬完高中,高考一结束,就恨不得马上和过去一刀两断,他们抛弃学业的手段,相比两千年前,更是推陈出新,登峰造极。
你看,我们高考刚刚结束,各地的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干同一件事情——撕书。
三、《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学记》中明确论述了几种教育教学的原则[1]。
(一)正业居学,藏息相辅。
我们不难看到,家长为了孩子成绩不落后,从小就被迫送去各种补习班,甚至学他们不感兴趣的知识或者超负荷超前地学习书本知识,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适得其反。
《学记》读后感范文

《学记》读后感
《学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教育理论著作,它以其深刻的洞见和独到的见解,对人类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探讨,开启了一扇新的认识之门,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
在阅读《学记》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繁荣文明的基石,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今天,我们面临着新的教育挑战和机遇,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教育的本质,才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记》强调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信念。
我们的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
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成绩,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只有真正做到人文关怀和细致关注,才能打造高素质的人才。
此外,《学记》强调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是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今天的世界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立足于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读完《学记》,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教育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需品,是新时代推进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上建造更美好的未来。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学的启示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学的启示《学记》是明朝一位著名思想家郑复明写的一部《四书》之一,其中描述了他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经典作品之一。
在教育知识的洪流中,《学记》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郑复明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学记》强调了学习为本,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和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让学习更有乐趣,多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此外,《学记》还谈到了感悟力的重要性,强调明达、审慎、专心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科拓展的基础,也即是要求学生除了“学”外,还要培养学生感悟力,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悟”出,在经典、文学、哲学等学科中重视灵性教育,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拓展思维,启发思考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此外,《学记》也提出了以教师为本的教育思想,即培养教师150%的热情,让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当代学问的光荣传统,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历史内涵和价值,把学习放在教育体系、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视野中,最终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意义的能力。
最后,《学记》还提醒教师要依靠知识,不要轻视学习,不要把随便作为学生未来的青少年企业家,而要以学习为本,使学生终身受用,紧跟社会脉搏,不断强化自身、实现自身价值。
培养学习的热情,不断开启学习的大门,让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动态的状态,以蓬勃的精神力来应对当今多变的世界。
总之,《学记》是我国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作品,其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当下教育提出了启示,它强调了学习为本,以教师为本,。
浅谈《学记》对现代教学的意义

文章编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4 — 0 1 3 1 — 0 2
摘要 : 《 学记》 是我 国教 育史 上 最早 的 一部教 育 学专 著 。 它记 载 了我 国先 秦 时期 的教 学制 度 和 教 育思 想 。 全 文篇 幅 不 长 , 但 它却 论 述 了教 育的 作 用 、 目的、 任 务 以及 教 育制 度 , 教 学 内容 、 原则、 方法 , 教 师 以及师 生之 问 了关 系。《 学记 》 中的许 多思 想 、 见 解精 辟 , 符 合
教育规律 . 其 中很 多教育观点 , 即使 时隔两 千多年 , 仍然对 当今教育有其独 特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关键谲 : 《 哮记 现代教聿 意叉
学 记 的背 景 、 简 介 《 学记》 学 记 据 郭 沫若 考证 , 其成 书 于公 元 前 三 世 纪 的 战 国 晚 期. 作 者 为孟 子 的学 生 乐 正克 。其 作 为 战 国时代 的教 育 论著 , 也是 《 礼记》 中的 一篇 , 是 中 国教 育 史 上 和世 界 教 育史 上 一 部 最早 的 、 最 完 整 的专 门论述 教 育 、 教学 问 题 的论 著 。 《 学记》 全文 1 2 2 9字 , 对先 秦 的教 育 理 论 和教 育 实践 作 了 相 当全 面 的 总结 和 概 括 虽 然 全 文 篇 幅 短小 . 但 它却 从 教 育理 论 到 教 育实 际 . 从 教 育 作 用 到教 育 目的 从 教 育 制 度 到教 育 内容 . 从 教 学 原 则 到 教学 方 法 . 从 教 师 到学 生 等 教育 的各 个 方 面作 了 系统 而深 刻 的记 述 总 之对 教 育学 基 本 问题 都有 论 述 . 被 认 为是 “ 教 育 学 的雏 形 ” 二、 学记 在传 统 教 育 中的 作用 《 学记 》 继承 了先秦 儒 家 的 一 贯思 想 , 把 教 育作 为实 施 政治 , 进行 社 会 管理 的最有 效 手段 .所 以其 一 开 篇 就用 优 美 的语 言 论 述 了教 育 在 建 国君 民 和移 风 易俗 中的 作用 .强 调 了教 育 为社 会 政 治 服务 的 目的 . 形成 了中 国古 代 教育 的 突 出特 色 。它认 为 , 自古 以来 , 凡是 有 作 为 的统 治者 要 像 治理 好 自己 的 国家 . 仅 仅 靠 发布 政 令 、 求 贤 就 士 等 手段 是 不行 的 . 必 须 通过 教 育 手段 . 提 高全 体 国民 的文 化 素养 和道 德 自觉 。他 们 在 建设 国家 、 统 治 人 民 的过 程 中 , 始终 高度 重 视 发 展 教育 , 优 先 发 展教 育 , 用 教 育来 同意 百 姓 思想 , 安定社会 , 为 显 示 的政治 社 会 服务 . 这 种 思想 一 致延 续 至今 。 现 在 我们 国家之 所 以 致 在 强 调 教 育 优 先发 展 战 略 、 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 固 然 有 现 实 经济 社 会 科 技 文 化 发展 的现 实 需 要 .但 其 思 想 根 源也 正 在 这 儿 。 《 学记》 当 中提 出 的 “ 循序渐进、 温 故 知新 、 因材 施 教 、 长善救失 、 藏 息相辅、 教学 相 长 ” 等 一系 列 教 育教 学 的 原 则和 方 法 一直 影 响 着 中 国几 千年 乃 至 今 的教 育教 学 . 给教 育 工作 者 们 理论 和 借 鉴 意 义 . 同 时在 世界 教 育 理论 研 究史 上 产生 了极 大 的影 响 。 三、 现代 教 学 的现 状 当今 我 国 素质 教 育处 于尴 尬 的局 面 . 而 应 试 教育 轰 轰 烈 烈 : 基 础 教 育 为 高考 的 指挥 棒转 . 激烈 的升 学竞 争 撕 裂 着童 心 . 使 天 真 烂 漫 的儿 童未 老 先 衰 . 更 谈 不上 科 学 的人 生 观世 界 观教 育 。 独生 子 女 特需 学 校 的“ 育人 ” 环境 滋 润 儿 童 幼 小 的 心灵 . 使 他 们 学 会 与 同伴 和谐 相 处 , 培育 他 们 的健 全 的人 格 和崇 高 的社 会 责任 感 社 会 用 人 单位 也 为 当今 的 畸 形 教育 推波 助澜 。 重“ 学历 ” 而 不 看重 能 力 , 把“ 本科 ” 以下 的优 秀人 才 拒 之 门外 , 以装 潢 门面 。这 种 录用 人 才 的制 度 与 当今 社会 的发展 极 不 和谐 而 目前 我 国的教 学 方 式在 很 大 程度 上 说 .还是 以教 师 的讲 解 为主, 学 生 的 学 习活 动 为辅 的传 统 教学 模 式 。 但 是 很 多情 况 是教 师 厢情 愿 授 真经 ” . 学生“ 无 所事 事 混 课堂 ” 的现状 很 多高 校采 取 “ 高 压治 教 ” 的 方法 . 但 是 又 出现 了许 多 学生 产 生厌 学 的 情况 学 生 学 习很 大程 度 上 不是 为 了 汲取 知 识 . 获 得精 神 粮 食 . 而 是 为 了应 试 考试 提 高 分数 而 家庭 教 育也 不 够完 善 . 很 多 家长 都 把孩 子送 去 补 习班 强 迫 孩子 学 不喜 欢 的 东西 . 学 超 负 荷 的知 识 . 或 者 不 注 意 引导 孩子 正 确 的兴 趣 爱好 四、 学 记对 现 代教 学 的启 示 在《 学记》 中, 虽 然没 有 提 出教 学 过 程 这样 一 个 概 念 , 但其 中对 教学 过 程 却作 了很 深刻 的 论述 . 其 简介 是 很 精辟 的。比如 “ 学学半” 的命 题 . 就 概 括 了教 育学 两 方 面 的关 系 . 说 明了 教 师 的教 和学 生 的 学构 成 了 教学 过 程 的 主体 。《 学记》 认为, 教学 是有 “ 法” 可依 的 。我 们探 讨 并 借鉴 其 成功 教 学 之法 。对 我 国现 代 的 教学 有 着 重要 的意 义 。《 学记》 中的 成功 教 学法 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 ( 一) 藏 息 相辅 . 内外 结合 我 们 不难 看 到 . 为 了不 成 绩 不落 后 于 他人 . 现在 的学 生从 小 就 被 迫送 去 各种 补 习班 .甚 至学 他 们 不感 兴 趣 的 知识 或 者 超 负荷 超 前地 学 习 书本 知 识 .这 样 很容 易 导 致 学生 产 生 厌 学情 绪 .适 得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学记》作为汉文记载最古老的教育著作,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教育思想发展道路,更被认为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开端。
该书拥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强调礼仪、节制、修身、学习,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原则,并赋予了人们“慎始敬终”的智慧。
此外,“学记”还强调了“反复耕耘,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重新定义了语文学习的涵义,把它从技术性的口语和书写指导变成了文化性的语文思想教育。
现代汉语教学受《学记》教育思想启发,不仅重视语言系统,更强调学习者从文本中领悟文学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注重教学者通过充分了解学生,利用相关文本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及思考学习等能力。
首先,现代汉语教学重视语言系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如词汇、句法、修辞等,使学生得以深入理解文本,并熟练运用汉语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也会学习如何阅读有意义的文本,发展语言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其次,现代语文教学强调文学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学记》中,语文教育思想被视为“耳濡目染”,以促进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价值观。
今天,现代语文教学也培养学生学习价值观以及美学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纳和认知,形成更为完整的文化视野,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文化修
养与思维能力。
最后,现代语文教学受《学记》教育思想的启示,注重教学者通过充分了解学生,利用相关文本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及思考学习等能力。
教育工作者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教师课程设计和辅导思想实践中,应当加强结合传统文化价值观,注重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发展出健全的语文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学记》教育思想对现代汉语教学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条汉语文学思想教育的全新道路。
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结合传统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文学价值观的传承,让学生参与到充满情感的文化赏析中,以求发展出健全的语文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