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急救措施知识大全
户外急救常识

必读户外急救常识大全一、毒虫和动物咬伤在野外做户外运动时,经常会碰上毒虫和动物咬伤,常见的有:蛇、蜂、蜈蚣等。
蛇咬伤蛇毒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蛇咬伤时被咬的肢体应放低,在伤口靠近心脏的一端用领带等轻轻地扎起来。
无口内舌、龈溃破或唇裂伤口者,可以口对伤口猛吸10来次,每吸一口血马上吐掉,最后还需漱口。
在处理伤口的同时要及时服用和在伤口部位外敷蛇药。
伤口部位应保持不动,如是脚伤,应抬着去医院。
被毒蛇咬伤是危险的,被无毒蛇咬伤也必须及时处理。
蜂蜇伤夏秋季节外出野游,如被蜂蜇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
应引起重视,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假如蜂毒进入血管,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急救措施: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注意事项: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在毒虫中,惟有黄蜂与众不同,其毒素为碱性,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因此在拔出毒刺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
可以吃点抗过敏药。
2.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
在处臵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来中和毒素。
蜈蚣、蝎子咬伤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临床表现: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
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应急处理: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
有全身症状者要速到医院治疗。
野外急救

常见的野外急救方法第一部分溺水急救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内即可死亡。
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
一般的急救方法有以下几点: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儿童往往喜欢下水嬉戏,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他们在戏水时的安全问题,要学会对儿童的溺水急救技巧。
1.以最快的速度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
2.尽快让溺水者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部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来回走动或跳动;如溺水者为幼儿,可在水中进行倒水,可将其背向上,双手托住小儿腹部,高举过头,小儿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
对于呼吸、脉搏正常溺水者,经过“倒水”之后,回到家里后进行漱口,喝些姜汤或热茶,并注意保暖,让患儿安静入睡;注意如有咳嗽、发热时应去医院治疗。
野外生存急救技巧

野外生存急救技巧不论是在林木遮蔽的山林中,还是在丛草盖地的山坡上,任何一个小的问题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大的事故。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野外生存方面的急救技巧,供大家参考。
野外生存必备野外急救知识1、急救的原则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2、处理前观察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
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
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
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
在观察症状的变化中,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
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3、观察后处理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付。
至于相关症状的具体处理方法,在后文详述。
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
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
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
若有撞击到头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4、处理完毕后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
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
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
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
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现场抢救时间紧迫,对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则,二要抓住重点,迅速按以下步骤检查患者。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引言概述:户外活动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然而在户外活动中,突发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了解一些户外急救常识非常重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本文将介绍一些户外急救常识,希望能帮助读者在户外活动中保持安全。
一、紧急呼救1.1 紧急呼救的意义在户外活动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及时呼救是非常重要的。
紧急呼救可以迅速引入专业急救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1.2 如何紧急呼救在户外活动中,紧急呼救的方式有多种选择。
首先,可以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120。
其次,可以使用手机发送短信或通过互联网呼叫急救中心。
此外,一些户外活动场所也会设置紧急呼救设备,例如呼叫按钮或紧急电话。
1.3 紧急呼救时需要提供的信息在紧急呼救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救援人员非常重要。
因此,当呼叫急救中心时,应尽量提供以下信息:事发地点的具体描述、发生的紧急情况、受伤人数和情况、自己的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将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做出适当的应对。
二、创伤处理2.1 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在户外活动中,创伤是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之一。
处理创伤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保持冷静,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其次,止血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或提升伤肢等方法;最后,应尽快清洁伤口,并进行适当的包扎和消毒。
2.2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在户外活动中,骨折和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创伤。
处理骨折时,应尽量保持伤者的固定,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并使用夹板或其他固定物进行固定。
处理关节脱位时,应轻轻按压关节,使其复位,并使用绷带固定。
2.3 处理烧伤和蛇咬伤在户外活动中,烧伤和蛇咬伤也可能发生。
处理烧伤时,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并覆盖干净的湿纱布。
处理蛇咬伤时,应尽量保持伤者静止,避免剧烈运动,并尽快就近寻找医疗救助。
三、中暑和脱水预防3.1 中暑和脱水的危害在户外活动中,中暑和脱水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野外急救常识

野外急救常识一、如何使用信号求救如求救援,可采取多种方式[点燃火堆]连续点燃三堆火,中间距离最好相等,白天可燃烟,在火上放些青草等产生浓烟的物品,每分钟加6次。
夜晚可燃旺火。
[声音求救]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出求救信号。
可大声呼喊,也可借助其它物品发出声响,如用斧子、木棍敲打树木。
[利用反光镜]利用回光反射信号,是有效的办法。
可利用的能反光的物品如金属信号镜、罐头皮、玻璃片、眼镜、回光仪等等。
[在地面上作标志]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
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或在雪地上踩出一定标志;也可用树枝、海草等拼成一定标志,与空中际得联络。
还可以使用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地空联络符号所示。
记住这几个单词: SOS(求救) SEND(送出) DOCTOR(医生) HELP(帮助) INJURY(受伤) TRAPPED(发射) LOST(迷失) WATER(水)二、毒蛇咬伤后的急救:世界上已发现毒蛇650种,我国有50种,常见有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海蛇、烙铁头等十种,以前4种多见。
1、毒蛇和非毒蛇的区分: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或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
若无毒牙印,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
只需消毒、止血、包扎,如有条件再送附近医院注射破伤风即可。
神经毒---银环蛇,一般伤口较浅血循毒---五步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一般伤口较深神经毒+血循毒---眼镜蛇、眼镜王蛇细胞毒+神经毒---海蛇2、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神经性毒蛇,伤口疼痛、局部肿胀、磕睡、运动失调、眼帘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血循性毒蛇,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
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被咬伤后6-48小时内可导致伤者死亡。
户外急救常识

户外急救常识一、引言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放松身心,但在户外活动中,意外伤害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户外急救常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户外急救常识,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常见的户外伤害类型及其处理方法,以及急救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1. 保持冷静: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冷静的头脑能够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2. 拨打紧急电话: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如911等。
告知相关部门你所处的位置和紧急情况的细节,以便他们能够及时派遣救援人员。
3. 评估伤势: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对伤者的伤势进行初步评估。
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三、常见的户外伤害类型及其处理方法1. 损伤和创伤- 擦伤和割伤:用清洁的水和肥皂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 骨折和扭伤:尽量不要移动伤者,用固定物支撑受伤部位,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2. 烧伤和烫伤- 轻度烧伤和烫伤: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然后涂抹烧伤膏或保湿霜。
- 严重烧伤和烫伤: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用湿润的干净布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尝试自行处理。
3. 中暑和中风- 中暑: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用冷毛巾敷在额头上。
- 中风: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尽量保持患者平躺,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 虫咬和蛇咬- 虫咬:用清水清洗受咬处,涂抹抗菌药膏,并用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立即就医。
- 蛇咬: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并尽量保持患者静止不动,避免活动,不要尝试吸出毒液或用绳子绑扎伤口。
四、急救工具的准备1. 急救箱:在户外活动中,携带一只装有急救用品的急救箱是必要的。
急救箱中应包括消毒纱布、创可贴、止血带、消毒药水、冷敷袋等常用急救用品。
2. 充足的水和食物:户外活动中,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食物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野外受伤应急救援常识

野外受伤应急救援常识生活中,很多人总会遭遇一些大病小痛,如在野外意外受伤等。
“生命诚可贵”,在千钧一发之际,若你能运用一些应急救援常识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那就可以造福一个家庭。
一、受伤的应急救援小常识出血: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片,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骨折:若一时找不到医用夹板,可就地取材,树枝、木板等物都可当做夹板,对患肢进行包扎固定。
头部创伤:把伤者的头偏向一边,避免头部仰着,以免引起呕吐,容易造成伤者窒息。
腹部创伤:可将干净容器扣在腹壁伤处,防止发生受伤的腹腔感染。
呼吸心跳停止:及时对伤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并进行简单的胸外按压,注意没有胸外按压经验的最好不要进行此法。
二、一氧化碳中毒之应急救援小常识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有:乏力、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呕吐、恶心,邵炎忠者会伴有面部潮红、多汗、口唇呈樱桃红、烦躁、脉快等表现。
情况最严重的时出现如昏迷、、抽搐或者呼吸、心跳停止。
三、现场应急救援方法如下: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或使中毒者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2、解开中毒者上衣领口、扣子,使其呼吸道通畅,吸入氧、注意保暖;3、将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若中毒者出现抽搐,可用细针刺其人中、合谷穴;4、若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迅速呼叫120或者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处理;5、把病人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和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四、被毒蛇或其他咬伤的医疗急救小常识在山地,草丛中执行任务中可能被毒蛇或其他咬伤,面对危险,若能运用一些医疗急救小常识化险为夷则非常重要。
若被蛇咬伤: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的咬伤。
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身部色斑比较艳,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
毒蛇咬伤部位常留两排深而粗的牙痕,相距1-2公分,周围组织充血肿胀,为黑褐色。
在无法判定是否毒蛇蛟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作急救处理。
野外急救

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者的鼻子,嘴对嘴将空气吹入病人肺部,持续2秒钟。然后停止吹气。让病人的胸疗 完全瘪下去。
重复步骤(2),每分钟做10次,直到伤病者能自主呼吸为止。测其脉搏,如果脉搏停止,就对其施行心肺复 苏治疗。
2.晕车药:假如你有晕车经历,那乘晕停、飞赛乐等晕车药是必要的,比如说你打算从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岛 乘船抵达槟城,提前1小时吃1片晕车药,3个小时的旅途就会很愉快。
3.胃肠药:对旅行者来说,当地美食是万万不能错过的。在路边摊大快朵颐,难免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者肠胃 被细菌感染的状况。药盒里少不了乳酶生、健胃消食片等有益菌类的消化药,还有氟哌酸、黄连素、思密达等治 疗肠道细菌感染,治疗腹泻的药物也很必须。
目的
目的
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减轻病痛,减少意外伤害,降低伤残率。
预防身体脱水
预防身体脱水
人体进行户外运动时,在高海拔地区很容易出现胸闷脱水的现象,因为排汗(汗中含nacl0.25%)、呼吸、排 尿以及腹泻均可以导致体内水分的流失。在高寒的山区,由于空气极其干燥,体表排汗很快蒸发,同时通过急促 地张口呼吸运动排出大量水分,但往往不被自觉,从而出现机体脱水(高渗性脱水)症状。对于高温、寒冷等所引 起的疾病以及急性高山病,维持良好的流质摄取是很重要的防治措施。不但可以减少得病的几率,同时可以使登 山者的整体生理机能大为增强。
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
1)被毒蛇、昆虫咬伤: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 就会死亡。这时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 开一个长1厘米、深0.5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如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其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所 以不必担心中毒。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 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急救措施知识大全
以下是一些野外急救措施的知识大全:
1. 确保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有危险,如火灾、电击、毒气等,必要时进行紧急撤离。
2. 拨打急救电话:在急需医疗援助时,立即拨打本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伤者的状况。
3. 行动CPR:如果伤者停止呼吸或心跳,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
4. 控制出血:如果伤者有大量出血,立即尝试控制出血。
使用清洁的绷带或手帕直接在出血部位上进行压迫,并提高伤者的受伤部位。
5. 创伤处理:对于骨折、扭伤、切伤等创伤,尽量保持伤者的稳定状态,并寻求医疗援助。
如果伤者需要经过担架抬走,使用坚固的材料制作担架,并保持伤者的颈部和背部的稳定。
6. 处理烧伤:对于轻度烧伤,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对于严重烧伤,不要触摸烧伤区域,用湿润的清洁布覆盖烧伤区域,并向伤者提供鼓励和安慰。
7. 处理中毒:如果怀疑伤者中毒,立即将伤者从危险区域转移
到安全地点。
清除伤者的嘴巴中的任何物质,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
8. 处理虫咬伤:如果伤者被昆虫叮咬或蛇咬,迅速将伤者远离咬伤者。
如果有毒蛇咬伤,将伤者咬伤的部位固定在心脏水平以上,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
9. 应对中暑和低温病:对于中暑者,将伤者转移到阴凉处,并给予冷却的湿毛巾。
对于低温病,迅速将伤者移至温暖的地方,并尽量保持伤者保暖。
10. 急救箱的准备:在户外活动中,始终携带一个急救箱,内
含必备的急救用品,如绷带、消毒剂、止血带、敷料、创可贴、止痛药等。
11. 接受急救培训:了解野外急救措施之前,最好接受急救培训。
这将让你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以便在危险的情况下提供适当的援助。
请记住,以上提及的是一些常见的野外急救措施,但在实际情况中,每个紧急情况可能都需要特定的操作。
重要的是在紧急情况中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