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三个源头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入门课件

西方文化入门课件
主要思想
理性主义、存在主义、知识主义 等。
中世纪哲学
01 总结词
中世纪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发 展,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统一。
02
详细描述
中世纪哲学家们如奥古斯丁、 托马斯·阿奎那等,将哲学与神 学相结合,探讨了宇宙、人类 和上帝的关系,提出了许多重 要的哲学思想和概念,如宇宙 目的论、人类原罪说等。
03 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
总结词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基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古希腊哲学家们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探讨了宇宙的本质、人类的本性和道德等问 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概念,如“万物源于水”、“万物皆流,无物常驻”、“人是万物 的尺度”等。
古希腊哲学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
06
西方教育与学术
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
教育体系
西方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初 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课 程设置。
教育理念
西方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和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倡多元化和 包容性的教育环境。
学术研究与学术机构
现代文学与艺术
总结词
现代文学与艺术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化和实验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现代文学与艺术涵盖了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多种流派,作品形式和内容 都极为丰富多样。现代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3
西方哲学与宗教
05
西方科学与技术古代科学成就01 Nhomakorabea数学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等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西方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文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一章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 代表作《胜利颂》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考点导图】一、古希腊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地理因素: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因素: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3)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因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特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4.历史评价(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局限:仅“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直接民主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

二、罗马法1.演变历程(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制定,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基本内容(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历史影响(1)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4)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三、奴隶制经济繁荣发达1.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典型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为古希腊辉煌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古罗马经济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为基础,后随帝国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出现奴隶经济发展繁荣的局面。

四、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1.产生的背景(1)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西方文化之根

西方文化之根

*仔细阅读“阅读卡”了解古罗马的建筑种 类
古罗马万神殿
古罗马凯旋门
古罗马图 拉真纪功柱
古罗马竞技场
古罗马高架水道
古罗马建筑类型
一、宗教建筑 二、公共建筑 三、纪念性建筑 如神庙、祭坛等; 如广场、剧场、斗兽场、浴场等; 如记功柱、凯旋门等;
四、道路工程建筑
如桥梁、道路、排水和供水系统;
五、宫殿、别墅、私宅等。
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相传写有44部喜剧,现存 《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 等十一部。
图3—14表现了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 多德向战争的幸存者了解战况,搜 集素材的情景。
说明他尊重事实,以历史为重。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希腊波 斯战争史》简称《历史》,是欧洲第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希罗多德为了探明历史真相,足迹遍布古希腊、北非以 及西亚地区。在他的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年国 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他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叙述历 史的人,他这种以历史为中心的记事体系,成为欧洲历 史著作的正规体裁。所以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阿基米德螺旋物被广泛 地用于提水。
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 代科学的源头。
阅读卡 浮力定理的由来
古希腊一位国王命人造了一顶金王冠,请科学家阿基米德测定其中的 含金量,但不能弄坏王冠,阿基米德也非常为难。一天,他在洗澡时 看到自己的部分身体被水浮起。突然悟到可以用浮力原理测出金冠的 含金量。于是高兴地大叫:“我发现了!”他衣服都顾不上穿就狂奔 回家。阿基米德一生献身科学,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闻名于世。
古罗马的法学成就及其影响
代表作: 《十二表法》
特点: 内容完备,包括刑法,民法和诉讼程序; 体现了罗马人务实和注重法治的精神。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思想基础. ➢ 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2)局限:
范围: 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奴隶、妇女和 外邦人被排除在民
主之外。
性质: 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二、罗马法
1.演变历程
(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制定,成文法代
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
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阶段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 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为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2.经济上: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商业高度发 达,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公民权力
解负令 划分4个等级,以 财产来分配官职
五百人会议对全体 公民开放
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 职,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享有津贴
常设机构
4个部落各选 100人组成四百 人会议
司法机构
陪审法庭
军事机构 监督机制
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 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 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五百人会议,每个成员 都有机会成为轮值主席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侯建新内容提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呈现在当代,同样呈现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因此探究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特殊性非常重要。

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

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欧洲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罗马法促使中世纪个人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有助于建构起上层政治框架。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三要素熔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

很明显,西欧文明是次生的、混合的文明,其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16世纪后衍生为资本主义文明,后者表现了不凡的创造力,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关键词西欧文明日耳曼罗马法基督教本文旨在分析西欧文明的来源及其主要成分,深化对欧洲文明特殊性的理解,进而解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相对于野蛮状态而言,一方面是开化的人,另一方面是原始的野蛮人或蛮族。

当时西方人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人类的唯一标准,文明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所拥有,所以“文明”一词只有单数形式。

19世纪初叶“文明”一词初次被用作复数形式,淡化了文明的价值判断,从而承认不同文明存在的合理性。

文明指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及方式,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①。

因此,出现了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古典的希腊罗马文明之类的并列说法。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人类很早就创造了不同的区域文明。

任何一个文明体系都相当的繁复,不仅有物质层面,还有精神文化层面,它规范着人们的心理、观念和社会行为,是正在形成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架构的内在指导原则。

历史无数次表明,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当人们还不能反省自己,不能识别和吸收其他文化,也就是说还不能主动地创造历史的时候,那样的影响和制约显得格外强大。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诗经》和《荷马史诗》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它们分别是中西方文化的源头。

通过对二者在思想内容、取材视角和表达方式上的分析对比,探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诗经》《荷马史诗》中西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全面地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而《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者几乎在同一时期产生,分别是中西方的文学巨作,从《诗经》和《荷马史诗》的对比中可以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某些差异。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广义的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即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

文化即人化,其核心就是人,文化是人的超越自然属性的理想和努力。

二中西方文化思想内核1 中国文化思想内核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群体意识,强调集体主义和义务本位。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产生原因是和地理因素分不开的。

普列汉诺夫指出:每一民族的气质中,都保存着某些为自然环境的影响所引起的特点,这些可以由于适应社会环境而有几分改变,但是决不因此完全消失。

中华文明是以农业为主的田园文明,汉民族长期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广阔的沃土上,地缘环境比较封闭,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汉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认为人和自然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的三个源头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文明)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古罗马文明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

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2。

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
希伯来人原来是闪族的一支。

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

他们曾三次大规模地向漠北迁移,进入有名的新月沃地。

就在这三次大北征中,吸收了这个人类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酿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希伯来文化。

希伯来人,犹太人正名希伯来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

希伯来文化的辉煌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

论疆域,只有我国最小的省份——海南
省那么大;但论文化,却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史。

他们有流传下来的古代宝贵的文库《圣经》,与中国、印度、希腊的名著并列为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文库之一。

3。

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

古罗马在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

古罗马文明对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有两方面:前半期的罗马律法和后半期的基督教。

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古罗马文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