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4、5章课后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陈立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共36页文档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陈立德高等教 育出版社第二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2-1画运动简图。
13452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2 运动产生干涉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a)A EMDFELKJIFBCCDBA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BCDE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BDECA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A BCDEFGG'HA BDCEFGHIJe) n=6; P l=8; P h=1,F=3⨯6 -2 ⨯8-1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G'处存在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章全)

a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 2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4、5章课后题答案

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4.1 机构运动分析时的速度多边形与加速度多边形特性是什么?答: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构成的多边形与构件原来的形状相似,且字母顺序一致。
4.2 为什么要研究机械中的摩擦?机械中的摩擦是否全是有害的?答:机械在运转时,其相邻的两构件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必然产生摩擦力,它一方面会消耗一部分的输入功,使机械发热和降低其机械效率,另一方面又使机械磨损,影响了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寿命,降低了机械工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要研究机械中的摩擦。
机械中的摩擦是不一定有害的,有时会利用摩擦力进行工作,如带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
4.3 何谓摩擦角?如何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答:(1)移动或具有移动趋势的物体所受的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ϕ。
(2)总反力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成一钝角90ϕ+,据此来确定总反力的方向。
4.4 何谓摩擦圆?如何确定转动副中总反力的作用线?答:(1)以转轴的轴心为圆心,以0()P P rf =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摩擦圆。
(2)总反力与摩擦圆相切,其位置取决于两构件的相对转动方向,总反力产生的摩擦力矩与相对转动的转向相反。
4.5 从机械效率的观点看,机械自锁的条件是什么?答:机械自锁的条件为0η≤。
4.6 连杆机构中的急回特性是什么含义?什么条件下机构才具有急回特性?答:(1)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来回摇动的速度不同,返回时速度较大。
机构的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通常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来表示这种特性。
(2)当0θ≠时,则1K >,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4.7 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曲柄是否一定是最短杆?答:(1)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或相邻杆应为机架。
(2)曲柄不一定为最短杆,如双曲柄机构中,机架为最短杆。
4.8 何谓连杆机构的死点?举出避免死点和利用死点的例子。
(1)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时的位置,称为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当 、 、 时的位移 、 、 分别为
(1)用极标法求理论轮廊上对应点的坐标值。
选取凸轮转轴中心为坐标原点,OX通过从动件的运动起始点,则理论轮廊上某点的极坐标方程为
因该凸轮机构为对心直动从动件,故 、 、 、
可求得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2)用极坐标方法出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坐标值。
紧螺栓连接中,螺纹部分受轴向力作用产生拉伸正应力σ,因螺纹摩擦力矩的作用产生扭转剪应力τ,螺栓螺纹部分产生拉伸与扭转的组合变形,根据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7.10铰制孔用螺栓连接有何特点?用于承受何种载荷?
答: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在装配时螺栓杆与孔壁间采用过渡配合,没有间隙,螺母不必拧得很紧。工作时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螺栓在连接结合面处受剪切作用,螺栓杆与被连接件孔壁相互挤压。
5.7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7所示位置转到B点而与从动件接触时凸轮的转角 。(可在题5.7图上标出来)。
题5.7图
答:
如题5.7答案图
5.8用作图法求出下列各凸轮从如题5.8图所示位置转过 后机构的压力角 。(可在题5.8图上标出来)
题5.8图
答:
如题5.8答案图
题5.9答案图
5.10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基圆半径 ,行程 ,滚子半径 ,推程运动角 ,从动件按正弦加速度规律运动,试用极坐标法求出凸轮转角 、 、 时凸轮理论轮廊与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坐标。
11.12 试分析如题11.12图所示的蜗杆传动中,蜗杆、蜗轮的转动方向及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题11.12
答:蜗杆、蜗轮的转动方向及所受各分力的方向如题11.12答案图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三版)课后答案(章全)

a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48)第8章带传动 (60)第9章链传动 (73)第10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章齿轮系 (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133)第15章轴承 (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1.2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1.3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1.4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2.1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答案

注:直径等尺寸精确到小数点后面3位,角度换算成度、分、秒的形式。
如12题,'''2(2132)arccos15.499152956.4255β⨯+===⨯学生若这样算,均算对!4-1解 分度圆直径齿顶高齿根高顶 隙中心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齿厚、齿槽宽4-2解由可得模数分度圆直径4-4解分度圆半径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基圆半径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0;压力角为。
齿顶圆半径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4-5解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假定则解得故当齿数时,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大于齿根圆;齿数,基圆小于齿根圆。
4-11解因螺旋角端面模数端面压力角当量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4-12解(1)若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则标准中心距应说明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齿轮传动有齿侧间隙,传动不连续、传动精度低,产生振动和噪声。
(2)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因螺旋角分度圆直径节圆与分度圆重合,注:直径等尺寸精确到小数点后面3位,角度换算成度、分、秒的形式。
如12题,'''2(2132)arccos15.499152956.4255β⨯+===⨯学生若这样算,均算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4.1 机构运动分析时的速度多边形与加速度多边形特性是什么?答: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构成的多边形与构件原来的形状相似,且字母顺序一致。
4.2 为什么要研究机械中的摩擦?机械中的摩擦是否全是有害的?答:机械在运转时,其相邻的两构件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必然产生摩擦力,它一方面会消耗一部分的输入功,使机械发热和降低其机械效率,另一方面又使机械磨损,影响了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寿命,降低了机械工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要研究机械中的摩擦。
机械中的摩擦是不一定有害的,有时会利用摩擦力进行工作,如带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
4.3 何谓摩擦角?如何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答:(1)移动或具有移动趋势的物体所受的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ϕ。
(2)总反力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成一钝角90ϕ+,据此来确定总反力的方向。
4.4 何谓摩擦圆?如何确定转动副中总反力的作用线?答:(1)以转轴的轴心为圆心,以0()P P rf =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摩擦圆。
(2)总反力与摩擦圆相切,其位置取决于两构件的相对转动方向,总反力产生的摩擦力矩与相对转动的转向相反。
4.5 从机械效率的观点看,机械自锁的条件是什么?答:机械自锁的条件为0η≤。
4.6 连杆机构中的急回特性是什么含义?什么条件下机构才具有急回特性?答:(1)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来回摇动的速度不同,返回时速度较大。
机构的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通常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来表示这种特性。
(2)当0θ≠时,则1K >,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4.7 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曲柄是否一定是最短杆?答:(1)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或相邻杆应为机架。
(2)曲柄不一定为最短杆,如双曲柄机构中,机架为最短杆。
4.8 何谓连杆机构的死点?举出避免死点和利用死点的例子。
(1)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时的位置,称为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2)机车车轮在工作中应设法避免死点位置。
如采用机车车轮联动机构,当一个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可借助另一个机构来越过死点;飞机起落架是利用死点工作的,当起落架放下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使降落可靠。
4.9 在题4.9图示中,已知机构的尺寸和相对位置,构件1以等角速度1ω逆时针转动,求图示位置C 点和D 点的速度及加速度,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4.9图解:取长度比例尺,绘制简图如题4.9答案图a 所示。
题4.9答案图解:(1)速度分析。
①求B v .由图可知,1Bv AB ω=⋅,方向垂直于AB ,指向与1ω的转向一致。
②求C v .因B 点与C 点同为构件2上的点,故有:C B CBv v v =+大小 ? 1AB l ω ? 方向 水平 AB ⊥BC ⊥取速度比例尺v μ(m/s mm ),作速度矢量图如题4.9答案图b 所示,则pc 代表C v ;bc 代表CB v ,其大小为Cv v pc μ=⋅,CB v v bc μ=⋅。
③求2ω。
因2CBBC v l ω=⋅,则2CBBCv l ω=方向为顺时针转。
④求D v 。
因为B 、C 、D 为同一构件上的三点,所以可利用速度影像原理求得d 点,连接pd代表D v ,如题4.9答案图b 所示,其大小为Dv v pd μ=⋅,方向同pd。
(2)加速度分析。
①求B a 。
由已知条件可知:21nBAB a l ω=⋅,方向为B →A ;0tB a =。
②求C a 。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选立下列方程式n tC B CB CBa a a a =++大小 ? 21AB l ω 22AB l ω⋅ ?方向 水平 B A → C B → BC ⊥取加速度比例尺()2m/s mmaμ,作加速度矢量如题4.9答案图c ,则b c '''代表n CB a ,c c '''代表tCB a 。
由图可知,Ca a p c μ''=⋅方向同p c ''(水平向左);tCB a a c c μ'''=⋅,方向同c c '''。
③求2α。
因2tCBCB a l α=⋅,则2a CB t c c CB l CBa l μα'''==(方向为逆时针)④求D a 。
n t n tD B DB DB C DC DCa a a a a a a =++=++大小 ? 21AB l ω⋅ 22DB l ω⋅ ? a p c μ''⋅ 22DB l ω⋅ ?方向 ? B A → D B → BC ⊥ p c '' D C → BC ⊥作矢量图,如题4.9答案图c 所示,可见p d ''代表D a 。
由图可见,D a =a p d μ''⋅,方向同p d ''。
4.10 如题 4.10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30mm ABl =,75mm BC l =,32mm CD l =,80AD l mm =,构件1以等角速度110rad/s ω=顺时针转动。
现已作出该瞬时的速度多边形(题4.10图b )和加速度多边形(题4.10图 c )。
试用图解法求:(1)构件2上速度为零的点E 的位置,并求出该点的加速度E a ;(2)为加速度多边形中各矢量标注相应符号:(3)求构件2的角加速度2a 。
题4.10图解:取m mm 0.01Lμ=,作结构简图,如题4.10答案图a 所示。
(1)求构件2上速度为零的点E 及E 点的加速度E a 。
题4.10答案图①求B v 。
m s 1100.030.3B AB v l ω=⋅=⨯=,方向如题4.10答案图a 所示,且AB ⊥。
②求C v 。
C B CBv v v =+大小 ? m s 0.3 ? 方向 水平 AB ⊥ BC ⊥取m/s mm 0.01v μ=,作速度矢量图如题4.10答案图b 所示。
因0Ev =,故在速度图中,e 与极点p 相重合,即三角符号Δpbc 为ΔBCE 的影像,其作图过程为:过B 点作BEpb ⊥,过C 点作CE pc ⊥,其交点即为E 点,如题4.10答案图a 所示。
③求2ω、3ω及C a 。
由图可知,m m s s 0.01330.33,0.01380.38CB v C v v bc v pc μμ=⋅=⨯==⋅=⨯=。
又因23CB BC C CD v l v l ωω=⋅=⋅ ,则20.334.40.075CB BC v l ω===rads ,方向为逆时针。
30.3811.880.032C CD v l ω===rads ,方向为逆时针。
C n t n tC C B CB CBa a a a a a =+=++大小 23CD l ω ? 21AB l ω⋅ 22CB l ω ?方向 C D → CD ⊥ B A → C B → BC ⊥取2m0.1s aμ=,作加速度矢量图,如题4.10答案图c 所示,则p c ''代表C a 。
2m0.145 4.5sC a a p c μ''=⋅=⨯=,方向p c ''。
④求Ea 。
利用加速度影像原理,即b c e '''∆∽BCE∆。
作图过程为:作,c b e BCE c b e CBE ''''''∠=∠∠=∠,其交点即为e ',则p e ''代表E a 。
(2)各矢量标准符号如题4.10答案图c 所示。
(3)求构件2的角加速度2α。
由图可知,2m0.168.5 6.85stCBa a c c μ''''=⋅=⨯=,又因2,tCBCB a l α=⋅则22 6.85rad 214.1s 0.032t C B CB a l α===。
4.11 如题4.11图所示为一四杆机构,设已知21OBO A 2400mm l l ==,650mm BC l =,1350mm,120rad min AB l ω==,求当1O A 平行于2O B 且垂直于AB 时的C v 和C a 。
题4.11图解:取m0.01mmLμ=,画出机构的位置图,如题4.11答案图a 所示。
题4.11答案图(1) 速度分析。
①求A v 。
111200.20.4m 60AAO v l ω==⨯= ,方向垂直于1O A 。
②求B v 。
因B 点与A 点同为构件2上的点,故有:B A BAv v v =+大小 ? 0.4?方向2O B ⊥ 1O A ⊥ AB ⊥取速度比例尺m/s0.01mmvμ=,作速度矢量如题4.11答案图b 所示,由图可知:B A v v pa pb ===③求C v 。
因为,AB v v =所以构件2在此瞬时作平动,即,C A B v v v pa ===20BA BA v l ω== 223400.01rad 1s 0.4v B O B O B pb vl l μω⋅⨯====方向为顺时针转。
(2) 加速度分析。
求A a 。
由已知条件可知:12221120m ()0.20.8s 60nAO A a l ω=⋅=⨯=,方向1A O →,0tBa =。
②求B a 。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可建立下列方程式n t n tB B B A BA BA a a a a a a =+=++大小 ?223O B l ω⋅ ? 0.8 0 ?方向 ?2B O → 2O B ⊥ 1B O → BA ⊥取2m0.025,s aμ=作加速度矢量图如题4.11答案图c 所示,则p b ''代表B a 。
③求C a 。
根据影像原理可得出:::BA AC b a a c ''''=,作图如题4.11答案图c 所示,可得出p c ''代表C a 。
2m0.02547 1.18s C a a p c μ''=⋅=⨯=,方向垂直向下。
4.12 如题4.12图所示为摆动导杆机构,设已知60mm,120mm,AB AC l l ==曲柄AB 以等角速度130rad s ω=顺时针转动。
求:(1)当90BAC ∠=时,构件3的角速度3ω和角加速度3a ;(2)当90ABC ∠=时,构件3的角速度3ω和角加速度;(3)当180ABC∠=(B 点转于AC 之间)时,构件3的角速度3ω和角加速度3a 。
(1)当90BAC∠=时,取Lm0.003mmμ=,画出机构的位置图,如题4.12答案图(一)a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