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报告

合集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标准变更(GBT 21839-2019)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标准变更(GBT 21839-2019)

二、涉及参数的变化内容 1、拉伸试验
1.3 试验程序 1.3.5 在装引伸计前,宜给试样预加负荷(预期最大负荷的约10%)。 1.3.6 断后伸长率(A)测定原始标距为公称直径的8倍。有争议时,
A的测定采用手工法。(原标准未详细说明) 1.3.7 当试样在距夹具3mm之内断裂,若所有指标满足要求,则结果有
二、其他参数学习 1、扭转试验(GB/T 239.1)
1.1 试验设备:适用0.1mm~14mm金属线材 1.2 环境:温度(10~35)℃,严格(23±5)℃ 1.3 样品:试样平直;必要时进行矫直(矫正时,不得损伤、扭曲试样);局部硬弯不 得用于试验 1.4 试验程序
试验机夹头之前长度为50d,不能满足可协议30d,但要求≥210mm; 放置试验可施加0.5%~2%拉紧力(10mm~14mm无需施加); 扭转速率≤30r/min(试样温度不超过60℃); 未达到扭转次数,断口离夹头≤2d,则试验无效。
1、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2、修改并增加了部分符号 3、修改了试样一般规定 4、修改了拉伸试验,增加对拉伸试样的要求,拉伸试验测量增加了参数A和Z, 增加Agt的测量可以采用人工法,细化弹性模量(E)的测量 5、修改了弯曲试验结果判定 6、增加了反复弯曲试验设备内容 7、增加了镀层附着力试验 8、修改了对引伸计相关技术要求 9、应力腐蚀试验溶液处增加了对化学试剂的安全提示 10、增加了刻痕长度要求 11、增加了防腐润滑脂含量检测 12、增加了护套厚度测量 13、增加了镀层均匀性试验 14、增加了锌层质量试验
效,否则试验无效,重新试验
二、涉及参数的变化内容 1、拉伸试验
1.3 试验程序 1.3.8 弹性模量的测定 在力-伸长率曲线中,用0.2Fm~0.7Fm范围内的直线段的斜率除以试样的公称横

5-金属材料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

5-金属材料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材料检验与试验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碳素结构钢、热轧光圆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一般用途低碳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铁路桥梁铸钢支座。

2细则2.1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混凝土结构用钢材的进货检验及常用力学性能的检验、试验操作提出作业指导。

2.2对从事此标准试验人员均应通过有关部门资质认可,并具有合格上岗证,方可从事此项检验与试验工作。

2.3对钢材检验、试验作业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均应通过有关部门校验合格后,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方可使用。

3依据标准3.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07);3.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08);3.3《碳素结构钢》(GB700-2006)3.4《一般用途低碳钢丝》(YB/T 5294-2009)3.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3.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14)3.7《铁路桥梁铸钢支座》(TB/1853-2006)3.8《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8)3.9《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2010)3.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 5223.3-2005)3.11《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2006)3.12《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1997)3.1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161-2004)3.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3.1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3.16《普通螺纹公差》(GB/T197-2003)4分类、牌号4.1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由HRB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热轧带肋钢筋分为HRB400、HRB500两个牌号。

4.2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例如:Q235-A·F。

8.16预应力钢棒报告

8.16预应力钢棒报告

.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1标段 预应力混凝土钢棒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 生产厂家 表面形式 代号标记 送 样 人 项 公称直径 公称横截面积 抗拉强度 目 Dn (mm) S n (mm2) Rm (MPa) Rp0.2(MPa) 标 准 规 定 值 试 1 2 表号:铁建试报00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报告日期 代表数量 出厂合格证号 送样见证人 件 3 编 4 号 5 6
规定非比例延伸 强度 延性级别
最大力总伸长率 Agt (%) 断后伸长率(L0 =8dn) A(%) 弯曲压头直径 D(mm) 弯曲角度 弯 弹 曲 性 结 模 α(°) 果 量(GPa) 60%公称最大力 100h后 应力松驰率 (%) 初 始 负 荷 70%公称最大力 80%公称最大力 60%公称最大力 70%公称最大力 80%公称最大力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意见: 监理意见: 该批预应力混凝土钢棒所检项目均符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 5223.3-2005)、《金属材料 室温拉 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 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 5223.3-2005)标准要求。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GB/T 10120-1996)、《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 方法》(GB/T 232-2010)或《金属材 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2002)。 试验 复核 技术负责人 单位(章)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现状及发展前景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现状及发展前景
及 应用得 到 了长足发展 。 本文就我 国 预 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现状及发展 前景提 出看法。
【 关键 词】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 ; 新品种 ; 发展
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 因此面向顾 客的生产 、 开发 、 经 营销售等一系列 活动均有了质量管理上的保证 在工程应用方 面 , 国产预应 力钢棒的应用领 域 已从铁路 、 公路拓 展为建筑 、 水利 、 能源及岩土锚 固等工程领域 。 典型工程有 同济大学图 书馆、 上海电视塔 、 北京 西客站 、 世博园展馆 、 沈大高速公路 、 郑 州黄河 大桥、 虎门大桥 、 江阴大桥 、 三峡水利工程 、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 秦山 核反应 站二期工程等 截止 到 目 前, 我 国预应力钢棒 的品种 、 规格 、 档次及实物质量水平 1 . 我国预 应力钢棒 发展 历史 预应 力混凝 土用 钢棒 于上世 纪 6 O 年 代在 日本 问世 。 2 0 世纪 8 O 经国家建筑钢材检测 中心及 国家商检局 测试确认完全 达到 了国际先 已跻身于 国际先进行列 。 年代 中期引入我 国。由于 当时 国内生产设备 自 动化程度 比较低 、 工序 进水平 . 3 . 我国预应力钢棒发展趋势 不连续 .使得早期开发 出的国产预应力钢棒产 品的生产 效率很低 、 成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 在 预 本较高 、 难 以形成规模生产 。 “ 八五 ” 期 间, 国内几家企业相继与科研 院 所一 同研制 出了 自 动化程度较高 的连续化预应力钢棒生 产线 . “ 九五” 应 力混凝 土结构工程 中对 预应力钢棒 的性能及其适用 性要 求越来越 结合预应力钢棒市场现状及有关生产与使用方面的情 况. . 笔者提 期 间. 国内几家企业相继从 国外引进 了 1 O 条预应力钢棒生产线 。 1 9 9 4 高。 一 是随着预应 力钢棒 年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在我 国唐钢 问世 以来 . 特别是南 方沿 海一带经 出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供有关方 面人员参考 : 济建设 的加速 . 建筑业迅猛发展 。 一下使预应力钢棒 的市场 活跃起来 。 市 场的升温 .预应力钢棒 生产发展 的速 度已超过 了其 市场发展 的速 盲 目投资上线 , 会 面临一个 十分严 峻的市场竞争形势 。 为避免企业 使得 国产及引进 的生产线纷纷上马.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现已成为我 度 。 供求失衡 , 投资情况因视周边市场饱 和度而定 ; 二是预应力钢棒 国预应力钢材 中的一个新品种 。“ 十一五” 期间 , 以P c钢棒为主的《 高 扎堆 , 它对生产设备及 检测手段 、 技术 等均有较 强钢筋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被列为 国家“ 十一五” 是一个 高技术 含量的产 品。 建议 采取提升 岗位人 员的操作技 能 . 提高产 品的成 材率及作 支撑项 目. 由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新冶高科技集 团有 限公 司轧 钢工程事 高要求 . 并 以成材 率及吨产品 、 吨能耗指标为工 、 效式的管理模 式 : 三 业部作为一个课题进 行攻关 . 目前产 品性 能及使用状 况 良好 . 并 已形 业效率 . 是原料线材 的质 量及生产供应在 预应力钢棒 生产中 占有相 当重要的 成国家标准( G B / T 5 2 2 3 . 3 ) 地位. 如何在短期 内解决各 自的问题 , 开发 出优 质的预应力 钢棒用原 2 . 我 国预应力钢棒市场现状 不但 对预应力钢棒生产厂 。 而且对钢厂本身也是 一件大好事 ; 预应力混 凝 土用钢棒包 括公称 直径 6 ~ 1 6 m m. 表 面形状 分为光 料线材, 四是开拓预应 力钢棒新 的使用 领域是 预应力钢棒生产厂 的当务之急 . 圆 、螺旋槽 、螺旋肋 、带肋 四种类型 , 1 0 8 0 M P a 、 1 2 3 0 M P a 、 1 4 2 0 M P a 、 随着该项研究取得 实质性的 1 5 7 0 M P a 四个强度等级 其中 . 主要用作管桩用钢的螺旋槽钢棒分 为 冶金部科技司 已经在积极组 织这项工作. 预应 力钢棒 的市场前景会愈加广 阔。 公称 直径 7 . 1 m m、 9 . O m m、 1 0 . 7 m m、 1 2 . 6 m m 四种规格 。 其原 料为 中低碳 进展的同时 . 低 合金钢热 轧钢筋 . 通过感应 淬火 、 回火 等工艺使 得 P C 钢棒 具有如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其生产工艺的生产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其生产工艺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其生产工艺,其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0.19-0.26%,Si:0.55-0.70%,Mn:0.85-1.13%,S≤0.025%,P≤0.025%,Cu≤0.20%,Cr:0.080-0.095%,Mo:0.25-0.39%,镧系稀土:0.2-0.4%,余量为Fe;镧系稀土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镧:13-19%,铈:21-24%,镨:23-25%,钕:16-20%,镝:11-14%,其余镧系元素:3-5%,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该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强度高、延性好、抗滞后断裂性强、低松弛、易焊接等优点,该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省钢材节省成本。

技术要求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生产工艺,该钢棒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0.19-0.26%,Si:0.55-0.70%,Mn:0.85-1.13%,S≤0.025%,P≤0.025%,Cu≤0.20%,Cr:0.080-0.095%,Mo:0.25-0.39%,镧系稀土:0.2-0.4%,余量为Fe;所述镧系稀土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镧:13-19%,铈:21-24%,镨:23-25%,钕:16-20%,镝:11-14%,其余镧系元素:3-5%,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用钢棒的生产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㈠按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在钢厂经过冶炼、热轧和缓慢冷却制成带有或没有螺纹的钢棒,冶炼温度:1400-1580℃,粗轧温度:960-995℃,精轧温度:925-940℃,所述缓慢冷却采用斯太尔摩延迟冷却工艺,斯太尔摩入口端速度控制在15-17m/min,出口端速度控制在27-29m/min,平均冷却速度为2-4℃/s;㈡将轧好的钢棒送入感应加热器加热到990-998℃,加热时间3-5min;㈢将感应加热完成的钢棒不经过保温直接用高压喷射水或淬火液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冷却速度190-220℃/s,淬火冷却时间6-27秒,使钢棒温度冷却到Ms点以下9-25℃;㈣将淬火后的钢棒经过回火加热炉加热到590-610℃,保温5-7min;㈤将回火后的钢棒冷却到室温,冷却采用水冷与空冷结合,先采用水冷以3-5℃/s的冷却速率将钢棒水冷至370-390℃,然后空冷至310-330℃,再采用水冷以1-2℃/s的冷却速率将钢棒水冷至250-270℃,最后空冷至室温;㈥对钢棒逐个检查,剔除表面有缺陷的钢棒;㈦将检验合格的钢棒用丝带进行打捆并称重,最终入库。

3.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工艺规程

3.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工艺规程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工艺技术规程版 次 A 页 码 14/16 主题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工艺技术规程 生效时间 2013-08-30 ①不掺(磨细砂、S95矿粉)的混凝土管桩②掺(磨细砂、S95矿粉)的混凝土管桩b.养护池蒸汽管道必须保持畅通。

蒸汽能在池内对流,以使上、下温度差尽量减少。

c. 养护池盖要密封,池口槽钢用水封或沙封,防止跑汽。

池底不能有积水,每天要把池底冷水定时或定高排干净。

编制/日期 冯耀坤2013.08.30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静停1h升温1.5h恒温4.0h (65~70℃)降温0.5h时间h温度℃时间h静停1h升温1.5h温度℃恒温4.0h (85~90℃)降温0.5h开盖脱模开盖脱模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工艺技术规程版 次 A 页 码 15/16 主题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工艺技术规程 生效时间 2013-08-30 d. 养护池入模要使长模、大规格模放入底层,短模和小规格模落入上层,有条件可使用同一池子放同一规格模,且管模要跑轮对跑轮放置。

e. 升温前尽量使混凝土在池内保持有一段静置时间,静置时间按最后一根模入池算起,时间可按实际需要而定,在模具充裕、池子满足情况下可延长一些静置时间,模具不充裕时也可调整静置时间。

f. 降温要求缓慢,禁止开盖急速降温,尤其是冬季更应注意,以防止管桩开裂,脱模后的管桩混凝土强度要求大于C40。

3.9.2高压蒸汽养护(高压釜养护)a. 高压养护不分掺与不惨(磨细砂、S95矿粉),采用同一养护制度。

高压养护制度见下表:b. 经常检查釜内轨道是否正常,接口是否平稳,发现异常及时检修。

c. 检查蒸汽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

每个高压釜头尾应各有一个压力表,两表误差≯±0.02MPa 。

编制/日期 冯耀坤2013.08.30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压力Mpa时间h升压1.5h 恒压 4h (1.05 0.05Mpa )降压2h全开釜门静停0.5h 拉桩出釜(气温<10℃,或下雨时半开釜门静停0.5h,全开釜门静停1h )。

PC钢棒

PC钢棒

目前PC钢棒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1 冷镦性能和焊接性能方面 母材的抗拉强度一般均能达到,但镦头强度和焊点 强度往往不合格。镦头有镦裂现象或镦头拉断时, 断口不是在镦头的下部均匀的颈缩。有的斜裂成锯 齿状。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两点:1.)国内钢锭中S、P 含量远比国外该种钢棒这两种元素含量高几倍,故 易引起冷脆性和热脆性;2.)热处理技术不过关,产 品力学性能不均匀。
2回火温度 在淬火温度适当,淬火组织良好的情况下淬火 选择适当的回火温度,可以得到不同强度级别的钢 棒。PC钢棒的回火也是采用快速热处理,同淬火工 艺一样,其温度和时间也应严格控制。在钢棒从回 火炉出来一定要加速冷却,以免发生回火脆性。在 高成分钢号热处理时,回火线温度控制在450~ 500℃之间。但处理低成分时,回火线温度降到 350~400℃也是没有问题的。
PC钢棒相关资料
简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Steel Bar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是由日本高周 波热炼株式会社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 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预应力钢材,1964 年获准日本专利,属于预应力强度级别 中的中间强度级。由于它具有高强韧性、 低松弛性、与混凝土握裹力强、良好的 可焊性、镦锻性、节省材料(如 φ11mmPC钢棒可代替φ20 热轧钢筋)等 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强度预应力混 凝土离心管桩、电杆、高架桥墩、铁路 轨枕等预应力构件中,在国际、尤其是 亚洲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2迟滞断裂 该种钢棒成盘后,室温经一段时间出现滞后断裂现 象,钢棒盘卷断裂成数段。PC钢棒的延迟断裂是各 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延迟断裂,引起PC钢棒延迟 断裂的有材料内在的缺陷因素,也有钢棒加工、后续 加工及工作环境的外在应力因素。

3松弛性能 产品的松弛性能一般难以满足标准要求的< 1.5%。 一般的产品的松弛率已经远远超过了技术指标的要 求。有个别的甚至达到20%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热 处理制度不过关。

预应力钢棒技术及应用 - 复件(1)

预应力钢棒技术及应用 - 复件(1)

预应力钢棒事业部
★对两种材料工程用量进行对比
精轧螺纹钢强度低,所以选用直径较大规格,造成钢材浪费。 而预应力钢棒强度较高,可选用直径较小规格,可节约30%以上的 钢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用量对比见下表 选用锚具 极限拉力(KN) 规格(mm) 重量(Kg/m)
预应力钢棒
精轧螺纹钢
262
262
预应力钢棒
根据材料成型工艺 可分为:①精轧螺纹钢 筋②钢丝、钢绞线③预 应力钢棒。 根据深加工工艺和施 工方法可分为:有粘结、 缓粘结、无粘结及体外 预应力筋。
精轧螺纹钢筋 钢绞线
预应力钢棒事业部
1.金属预应力材料特点
特征项 材质 精轧螺纹钢筋 低合金钢 钢绞线 高碳钢 预应力钢棒 中碳合金钢
成型工艺
锚固长度 张拉长度2m 张拉长度5m 张拉长度10m
预应力钢棒事业部
4.预应力钢棒螺纹锚具与同类产品安全性分析
• 精轧螺纹钢螺纹螺距大,螺纹 升角大,容易松动(φ32精轧 螺纹钢螺纹升角为9.4度 ), 而预应力钢棒螺纹锚具螺纹升 角小防松性能高。(螺纹升角 为1.7度), • 钢绞线夹片锚施工时通过超张 拉解决应力损失大问题,而行 业内对超张拉并没有统一标准, 使得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 钢绞线韧性差,延伸率低,造 成产品抗震吸能性差,材料断 口为脆性断口。
预应力材料技术
—预应力钢棒技术及应用 马永存 预应力钢棒事业部
预应力钢棒事业部
Contents
目录
预应力技术及材料 /01
金属预应力材料
预应力钢棒技术 预应力钢棒应用
/02
/03 /04
预应力钢棒施工
/05
预应力钢棒事业部
一.预应力技术及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编号 MHTJ28-ZT2J3-GJX-JL- 20180503 规格型号 报告日期 φ16(光圆) 2018/5/18
项目
标准规定值
检测结果
公称直径D(mm) 公称横截面积Sn(mm2) 伸直性(mm/m)
16± 0.12
190.2~206.0 ≤5
重量偏差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RP0.2(MPa) 抗拉强度Rm(MPa) 断后伸长率A(%)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 弯曲性 检测评定依据:
±7
≥1280 ≥1420 ≥7.0 ≥3.5 弯曲160° ~180° 后弯曲处无裂纹 试验结论: 该批钢棒所检项目均符合《预应力混 凝土用钢棒》GB/T5223.3-2005中标准要 求。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3.3-2005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200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21839-2008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GB/T22315-2008
新建蒙西华中铁路(湖南境内)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产地厂名 代表数量 0t 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平江制梁场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 桥梁横向连接 0 批号:20180471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MHTJ28-ZT2J3-GJX- 20180503 GJX-WT- 20180503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