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三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_一目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导语】学语文而使人能明智的生活。
文学是人学,间接经验多了,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自家的人生就少走弯路,以攻则下,以守则固。
人生是自我感觉的过程,这个自我的感觉,得有充实的内生活才成,学语文,能使我们的生活充实。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课文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篇二】教案学习目标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孔⼦拜师》这篇课⽂讲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拜⽼⼦为师的故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孔⼦拜师》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孔⼦拜师》原⽂ 孔⼦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师了。
他总觉得⾃⼰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去洛阳拜⼤思想家⽼⼦为师。
曲⾩和洛阳相距上千⾥,孔⼦风餐露宿,⽇夜兼程,⼏个⽉后,终于⾛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看见⼀驾马车,车旁站着⼀位七⼗多岁的⽼⼈,穿着长袍,头发胡⼦全⽩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想:这位⽼⼈⼤概就是我要拜访的⽼师吧!于是上前⾏礼,问道:“⽼⼈家,您就是⽼聃先⽣吧?”“你是——”⽼⼈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眼就认出了⾃⼰,有些纳闷。
孔⼦连忙说:“学⽣孔丘,特地来拜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
”⽼⼦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听了再次⾏礼,说:“多谢⽼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定会⼤有长进的。
” 从此,孔⼦每天不离⽼师左右,随时请教。
⽼⼦也把⾃⼰的学问毫⽆保留地传授给他。
⼈们佩服孔⼦和⽼⼦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
【篇⼆】⼩学三年级语⽂《孔⼦拜师》教案 教学⽬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孔⼦拜师的经过,激发对⼤思想家孔⼦和⽼⼦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中的好词佳句,能⽤查字典、联系⽣活或结合上下⽂等⽅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的品⾏。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为⼈真诚⽆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及⽼⼦的图⽚及资料; 学⽣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和⽼⼦的资料。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7孔子拜师PPT、优质教学课件

背
静夜思
(
听懂
像)
望
乡
奶奶 思
作业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字词、写出带有偏旁的字、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以前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 给大家听一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一个小 朋友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背 给奶奶听。这篇课文 的题目是—— 板书课题,齐读。 解题 二.初读指导 1. 看图。
qhp兼 jipáiúāūèoni 仆 仆山毫兼佩授归人丘米职纳带旗纳 s丘毫仆丘 兼h佩ònuà毫 仆丘狼授兼佩容从陵 毫奖授并服纳 佩 授 纳 毫授女授敬土兼纳出不课仆意佩丘任税纳费力
课文讲了什么事? 孔子决意拜师 (为什么拜师?)
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怎
么
样
拜
孔子认真求学
师
?
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1. 指名读。 2. 爷爷脸上的“红光”是哪里来的?爷爷说的话说明了他的什么 心情? 感情读。 3. 有感情地齐读。 三.总结 这篇课文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你们读了 有什 么感受? 四.练习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一. 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读,教师相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自学情况。 (4).分角色读对话。 4. 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 (2).英
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 (3).奶奶
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
5. 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学习《静夜思》 1. 板书诗题,解释诗题。 2. 看图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 《孔子拜师》课后拓展

《孔子项橐相问书》
孔子:“什么山上没 有石头?什么水中没 有鱼?什么门关不上 ?什么火橐:“泥山,井水 ,空门,萤火,枯树 ,雪花……”
《孔子项橐相问书》
课名:《孔子拜师》课后拓展 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 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 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孔子项橐相问书》
孔子:“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 项橐:“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 哪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
《孔子项橐相问书》
孔子连连感叹道:“后生可畏也,老夫愿拜 你为师。”
《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好学。
学习了孔 子拜老子为师, 孔子拜项橐为 师的故事,你 想对孔子说些 什么?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 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 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 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 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 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如台 湾)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 作为教师节。
老子,姓李,名耳,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哲学家、思想家、道 学家派的创始人,后 世道教将他尊奉为 “师祖”。
他所撰(zhuàn)述的 《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 先河。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3、读懂课文,想一想课文
主要内容是什么?
4、有不懂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划出来。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传授 风餐露宿 háo 毫无保留 pèi 佩服 远近闻名 学无止境 nà纳闷 孔丘 qiū 相距 品行 迎候 等候 长进 请教 保留 zhòng 曲阜 fù 渊博 老聃 dān 仲尼ní 研究 学问 敬重
孔子
老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 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 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 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 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 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_________ 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 渊博 ________……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 __________, 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______ 终于 _________ 走到了洛 阳……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 长袍 ,头发胡子________ ________ 全白了 ,看上去 _________ 很有学问 。
老子说:“你就是仲(zhòng)尼 (ní)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 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 还要拜我为师呢?”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课孔子拜师

2019/9/9
5
2019/9/9
6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
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 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 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 想家老子为师。
2019/9/9
7
曲阜和洛阳相
距上千里,孔子风
餐露宿,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
到了洛阳。
2019/9/9
8
孔子想:这位老 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 的老师吧!于是上前 行礼,问道:“老人家, 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17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_远__近__闻_ 名
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_渊__博_…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_风__餐__露__宿___,
_日__夜__兼__程__,几个ຫໍສະໝຸດ 后,__终__于__走到了洛阳……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 _长__袍_____,头发胡子_全__白__了___,看上去 _很__有__学__问__。
2019/9/9
9
孔子连忙说:“学 生孔丘,特地来拜见 老师,请收下我这个 学生。”
2019/9/9
10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 说:“多谢老师等候。学 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 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 会大有长进的。”
2019/9/9
11
从此,孔子每
天不离老师左右, 随时请教。
2019/9/9
12
2019/9/9
20
qiū
• 远近闻名 风尘仆仆 纳闷 孔(山)丘
• yíng
děng
zhǐ jìng shòu pǐn
• 迎候(接) 等候(待) 止境 传授 品行
2019/9/9
3
纳闷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孔子拜师 PPT课件

返回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终于走到了洛阳。
返回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 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 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 吧?”
返回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 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 生。”
返回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 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 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返回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 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返回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 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 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 呢?”
返回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返回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老师吧。
学生特地来拜见老师。
返回
多谢老师等候。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远近闻名
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拜访 毫无保留 传授 品行
远近闻名
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拜访 毫无保留 传授 品行
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孔子总觉 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就风餐露 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去拜访大 思想家老子,老子把自己的学问毫 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
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孔子总觉 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就风餐露 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去拜访大 思想家老子,老子把自己的学问毫 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
先默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 动的或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再细细地读 读,看你感受到什么?注意抓住重点的 词语来细细品读、体会.
说
四人小组交流:读读 自己划的句子,说说自己 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1.掌握会认、会写的生字。
2.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录像(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以及其他课件。
2.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
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齐读单元导语)读完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
(板书:孔子)我们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生:孔子拜师。
)(板书课题:孔子拜师)3.相信大家都回家预习过了,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4.师概括介绍: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生字(认读、扩词):词语(多种形式的认读):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中故事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所帮助。)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听课文朗读,留意生字的读音,看是否和自己预习时读的一样。(播放光盘。*)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积极思考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懂就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及时复习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找出这两句话中一对近义词:拜访——拜见,区别字义:*
(2)、“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
“拜见”也是敬辞,“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这两个词虽然有一点不同,但都是敬辞,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孔子对老子的尊敬)(板:谦逊有礼)*
(3)、所以文中用了几个词概括孔子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板:不畏艰辛)
相距上千里:距离之远。
好几个月:时间之长。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突出路途的艰辛。)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个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板书:孔子)*
3、学生结合P69资料袋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师出示课件,相机补充。)*
(选用:可补充介绍“古人的名、字与号”。*)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请大家打开书本67页,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在场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这句话,告诉你自己;再读这句话,告诉同学们;大声读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4)、是呀,“学无止境”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他向老子学习礼教,向苌弘学习乐理,向师襄学习弹琴,向郯子请教管制。他常说:“学无常师”,也就是说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提出来的。
2、生字指导:
(1)、课件出示,火车式轮读,正音。*
(2)、由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字的读音和写法要注意的,师相机加入以下内容: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3)、理解词语的意思:由学生问,又由另一个学生帮解,学生无法解释的由老师解。
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准备
板书课题、课件、光盘(打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单元主题导入。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五组的课文,齐读P66,说说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板书:五、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首先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板书:
17、孔子拜师
拜师
孔子 老子
第二课时
准备:板书课题、课件
一、复习过渡。
1、齐读生字词。*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上节课的内容)
17、拜师
孔子 老子
二、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过渡:
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资料介绍,我们知道孔子和老子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对于这两位大思想家,(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引导学生划出文中最后这句话。)那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悟他们的品行。
(4)、下文还有一个词,生动描写出了孔子拜师路途的劳累——风尘仆仆(旅途劳累的神色)
(5)过渡:孔子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终于走到了洛阳城外,见到了他要拜访的老师——老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描写他们见面场景的语句。(引出句三)
句三: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话。(结合插图进行教学)*
(1)、(出示):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1)、出示地图,让学生感受一下曲阜和洛阳的距离之远。*
(2)、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样想的呢?*
(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直
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渴了,他……;饿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几乎分不清黑夜。)
3、齐读课文,正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
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并在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师相机板书:拜师)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2、、总结:孔子和老子是德才兼备的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扎实、认真提态度。老师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学们
也能像孔子那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做到不畏艰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孔子文化在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过是一个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透过教材这扇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句五:“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感悟品行:虚心求教(板:虚心求教)
3、、小结学习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4、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句一:“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虚心求教)
作业布置
课外作业
1、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2、收集关于孔子的资料,出一份小抄报。
选用课堂练习:
1、查查填填
等候迎候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太客气了,多谢你()。
有名闻名
孔子是()世界的大教育家。有很小的时候就非常()。
2、聪明屋
下面的这些名言,究竟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开动脑筋,连一连吧!
句二:“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板:诲人不倦)
5、请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中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休会他们谦虚好的品行。也可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补充前面破折号的意思:表示老人拿不定主意,正在思考。)
6:小结。
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一个不耻下问,一个毫无保留,多么伟大的古代学者风范啊!难怪人们如此敬重他们。读:(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再读。*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4、课外实践
六、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拜师
孔子 老子
(谦虚好学)传授(爱护晚辈)
(不畏艰辛)(诲人不倦)
(谦逊有礼)
课题
17、孔子拜师
教
学
目
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用课文最后一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来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分两条线来感悟两位大思想家的品行。)
2、感悟孔子的为人。
一个人的品行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默读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超极链接应幻灯片,并相应板书)
五、拓展活动
1、师过渡: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2、齐读P70综合性学习。*
3、明确要求: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句四:“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板:学无止境)*
(1)、理解“学无止境”(学习是没有尽头的。)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跟它意思一样?(学海无涯)
(2)、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知识很多,是学不完的。就好像我妈妈,也以前不会用电脑,现在为了工作,她必须
学习用电脑。*
(3)、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你们在不断的学习,老师在不断的学习,今天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对比:*
(出示):“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理解“迎候”和“等候”的含义:*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这两个词不能换,如果把“迎候”换成“等候”就不能表达老子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