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生素材与照片素材的不同看摄影素材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从写生素材与照片素材的不同看摄影素材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从写生素材与照片素材的不同看摄影素材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最新资料推荐------------------------------------------------------

从写生素材与照片素材的不同看摄影素材对绘画创

作的影响

从写生素材与照片素材的不同看摄影素材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创作的影响摘要:

本文结合历史上与摄影联系最密切的画家,并且以具体作品为例来论述写生素材和照片素材的不同,得出摄影带给绘画创作的利与弊;通过分析艺术家对摄影素材和写生素材的运用,论述摄影素材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以中国艺术家的具体个案与他们使用摄影素材的不同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试论摄影素材的运用在绘画创作中具体影响。

总结出在运用摄影素材进行创作时应该采用的方法和应该避免的问题,以及在创作中摄影素材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

摄影素材、写生素材、绘画、影响现如今,运用摄影素材进行绘画创作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不论是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还是在校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照片来作画。

中国画家几乎人手一架照相机,照相机与照片已经成为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视觉经验来源。

然而, 摄影素材给画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艺术家不得不去思考摄影素材与当代绘画创作的关系,摄影素材对当代绘画发展产生着怎

1 / 10

样的影响,以及模仿摄影素材图片会给绘画创作造成怎样的弊端。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摄影从诞生开始就与绘画产生密切的联系。

艺术家在利用摄影素材进行创作的同时,担心摄影会取代绘画,然而摄影只是代替了传统绘画准确描摹自然和记录时事的功能,并没有取代绘画。

它促使艺术家寻找摄影无法仿效的领域并使艺术家以摄影的角度观看世界, 从而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现代艺术中看出摄影与绘画的融合。

这种融合对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家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摄影素材运用于画面,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

通过对中外艺术家运用摄影素材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探讨当代绘画创作应该如何正确借鉴和运用摄影图片从而更好的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在具体运用摄影素材进行创作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态度, 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是如何运用照片这一媒介,更好的表达艺术的魅力。

探讨摄影素材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这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

一.摄影艺术与绘画从起源角度讲,摄影脱胎于更便捷、更准确的绘画目的。

在记录客观真实的功能上,同属平面视觉艺术的摄影对绘画带来了现实主义的素材提供,艺术创作是人们再现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最新资料推荐------------------------------------------------------ 它总是带有情绪、情感的烙印。

艺术家利用摄影单纯的光学记录手段记录生活,然后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情感,使摄影作品与绘画作品融合的有血有肉,成为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手段。

摄影被视为一项自动记录大自然影像信息的装置,相机摄取的影像被称作阳光画。

当时,众多的画家和其它艺术追求者都痴迷于摄影神奇的再现力,纷纷利用摄影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尤其是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等作品,人物造型的真实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 2009 年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中,很多作品均参考了照片,如靳尚谊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马刚的《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张祖英的《南巡途中》、王少伦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等,对领导人肖像的描绘必须要是真实的。

因此对照片的参考必不可少。

再如徐唯辛的《历史中国众生相》系列肖像组画,主要描绘了在文革时期具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肖像,他在作品的创作中也参考了大量的照片来确保人物形象的真实可信。

(一).写生素材和摄影素材的不同在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现当代绘画作品的创作开始和摄影以及摄影文化发生关系。

3 / 10

由此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出现了摄影素材复制挪用的现象,并且正以强劲的势头发展至今,在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中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油画创作直接在画布上复制、挪用摄影素材已成为目前中国许多当代油画艺术家普遍采用的艺术创作方法。

版画也普遍直接将摄影素材复制、挪用到木板上进行创作。

国画创作也远离了对山写画对水抒情的传统,开始了利用摄影素材的方便性和纪实性在绢上面描绘创作素材等等。

直接复制、挪用现成摄影为切入点的绘画艺术创作模式,非常容易把画家的艺术观念、表达意图带进作品中去,其致命的短处是极容易与现实生活脱离联系。

用写生素材进行创作是借绘画艺术为手段,来反映艺术家对人、社会和世界的关注,表达自己独有的艺术观念的。

在写生过程中可以提高美术综合水平、提高艺术造诣、激发艺术创作灵感、练你的观察力,主要是提高造行能力和为创作积累素材.... 众多艺术造型的门类中,绘画中的油画、版画、壁画等,都与摄影素材和写生素材有着密切关联,从我自身的专业角度看,版画与摄影素材的关系最为密切,照片可真实地再现对象。

照片最大的优势就是真实,但是一般短期的作业运用到摄影素材比较少,大型的、长期的作业都会运用到摄影素材,安迪沃霍尔在其作品中把照片视为商业文化的标志性因素,他运用丝网作业法,对流行图像进行机械地、重复地加工,消除艺术家的个人手笔,以强调

---------------------------------------------------------------最新资料推荐------------------------------------------------------ 一种非个人的、商业时代千篇一律的冷漠的意图。

吉尔伯特和乔治常常拍摄以自己为主题的照片,然后通过对这些照片的剪裁、重新组合、分格着色,制作成绘画作品,在形式上呈现出抽象与具体因素兼容并置的新的视觉感,我认为这是表现出一种形式上的超现实意味,但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和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而不是临摹和依赖。

老师也对我们说可以借鉴、利用,但是完全照抄就不是绘画,不是创作,要通过你自己的想法去表达你的意见和个人情感。

一些画家太依赖照片,缺乏对生活的休验,就写生素材和照片素材的产生过程而言,两者有许多不同点:

首先,画家通过写生方式记录下来的形象是因人而异、经过个体选择的,而镜头记录下来的是物象的原始状态。

其二,注重主观感受的画家更相信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⑴的道理,认为用照片素材进行创作其感受是表层的。

其三,写生时,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了被描绘对象提供的信息之外,人处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画外的信息会使被画对象提供的信息产生质变。

其四,写生素材的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也是重要的审美对象,照片搜集素材更加快捷方便,它能快速准确地抓住事物动态。

传统的创作方法是通过速写、素描等方式来形成草图,再将草图作为参考,但面对那些人物瞬间的生动表情、动态和自然景观的稍纵即

5 / 10

逝、瞬息万变等很难准确把握,需要反复修改。

而照片的准确、快捷恰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使画家不再为搜集创作素材而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

照片能更精确的表现对象,参照照片我们可以深入细致的描绘对象,正是利用照片的精准优势进行油画创作的。

不会因为模特无意的变化令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看着照片可以细致的画,这里所说的照着画不是完全照抄,而是应讲究虚实、主次之分,并遵循艺术规律。

试想如没有照片,我们只能通过短时记忆去描绘或者在写生过程中走近模特去观察,这不但达不到理想的目的,而且还会影响到模特的状态(二).摄影与写生的意境摄影固有的纪实属性决定了纪实形态是绘画艺术主体情感传达的主要形式,但后者往往对内涵和情感的表达更含蓄、更有表达主观情感,与传统的绘画和诗歌一样,多借助自然景物而呈现为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

摄影家记录真实,艺术家用写生表意,或以情传神,或以神似求形似,或在有限的画面中表现无穷的画外画和像外像,情和景交融互渗,发掘出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呈现为一种在有限画面中表现出无限理性外延的意境,摄影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创作媒介,不仅包括艺术家能动反映的生活,还包括艺术家对社会生活本质的发掘。

即便是优秀的画家,长期不写生、不画速写,只是关着门对着照

---------------------------------------------------------------最新资料推荐------------------------------------------------------ 片画,慢慢地就将原来的功底丢掉、退化掉,面对很美的对象都不知从哪一笔画起,束手无策,到这个地步,画家就等于废掉了。

有些画家用相机拍下来后都未必能勾画出结构图来,只能用投影机投到画布上,如此一来,对人体的解剖比例、空间关系、结构体积的理解都没了。

就好像现在很多人长期用电脑,都变得不会写字了。

二.利用照片素材的弊端 (一)照片的色彩单调沉闷死板。

即使再好的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在颜色上和实际颜色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完全以照片为依据,画出来的颜色便会单调、沉闷,缺乏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必然影响作品的质量。

长此以往,画家的个人体验、色彩感觉及表现能力就会消失。

(二)照片呈现形式单一,内容过于生活化,缺少艺术性。

艺术品要取之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油画创作也是这样。

如果仅仅依赖照片进行创作,必然使作品缺乏艺术性,因为一张照片要变成艺术品是不可能的,照片仅仅是参考,要在照片的基础上进行很多再创造。

因此仅仅依赖照片进行创作会降低作品的品味,缺乏艺术性,而仅仅成为照片的翻版或复制,这是非常可怕的。

(三)照抄照片会造成画家对造型、色彩等感受力的下降。

照片无论在造型上或颜色上都不能给画家在感官上以太大的刺激,与事物本身的造型和色彩相比,照片上的信息量大为减少。

7 / 10

完全照抄依赖照片会使画家没有创作的激情从而导致观察力麻木、创造力衰退、想象力匮乏、创作过程很乏味,创作出的作品不够生动、不够感人,缺乏艺术表现力。

三.怎样处理好摄影素材的问题(一)主观能动地利用照片再创造在利用照片进行油画创作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能完全一一对应着照片画,而应该进行主观处理。

如哪些是需要的可以保留,哪些是不需要的可以删除,对造型、色彩等绘画诸因素也可加入自身的主观感受和理解,摆脱照片的影响,使作品取之于照片而高于照片。

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辨认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于主体内容可夸张夸大,对次要部分则该减则减,要做到主次分明,这样的作品才会具有艺术性,才能够高于照片。

(二)照片与写生相结合利用照片进行油画创作成为许多画家惯用的手段。

照片为油画创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大多数画家欣然接受并乐于利用照片,历来的写生传统方式似乎被抛于脑后,甚至有写生过时论的说法,即脱离写生。

这显然是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创作规律的否定。

因此,在合理利用照片的同时应结合写生来弥补照片自身的不足,尤其是照片信息量不足时,写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写生可作为照片的有益补充,写生可唤醒画家对造型和色彩的感受,使造型更加肯定、准确,色彩更加鲜活、生动,从而提高作品的质

---------------------------------------------------------------最新资料推荐------------------------------------------------------ 量在绘画创作中运用照片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了,利用照片有其优势,但也有其不足,我们对待照片的利用问题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发挥其优点,对其不足要加以主观处理,融入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感受,必要时可以结合写生。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照片的优势,抑制其不足,使绘画创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艺术家总是根据他运用的创作方法和追求的摄影艺术风格,在创作中探索与之适应的表现技巧,它的影响表现在利用摄影创作上同步地表现出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显示出他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个性。

摄影素材总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影响着绘画创作,给绘画创作带来或多或少的弊端也带来很大的艺术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英】伊安杰夫里.摄影简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9.第一次出版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版闫平.色彩印象语言[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张卫著.艺术的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庞均.油画论[M]. 北京: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引用文献:

孟燕《论照片在绘画中创作中的运用》湖南师范大学 2005 王维维《摄影对绘画的影响》天津美术学院 2007 (1)引文来自(明王履《华山图序》)

9 / 10

综合材料绘画新篇

综合材料绘画新篇(图) 文/贾佳 在当代艺术领域,生活中常见的几块石头、一堆纸片一旦被艺术家安置在画面上,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材料便以艺术的名义登堂入室,被艺术界称为响当当的艺术品。现成品的直接利用,考验了大众的接受度和艺术的开放尺度,这种不再局限于绘画材料和表达媒介的艺术作品很难被界定和归属到哪一个画种。于是这些建立在非绘画材料上的艺术品便拥有了一个具备绝对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名字——综合材料。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媒介材料、技法风格上趋于自由、跨界、不拘一格,拥有形式上与语言上的新变化。新生事物携带着满满的朝气和张扬的个性呼啸而至,吸引着艺术家们不停的去尝试和探索,于是,对材料绘画的研究和考察便应运而生。 什么是综合材料绘画 很多人认为1917年的达达主义者杜尚将小便池上摆放到博物馆,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材料运用。其实不然,综合材料艺术在西方的首次出现是在1908年,当时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运用一种新的技术与材料,将墙纸、乐谱、油画布、硬纸板等材料拼贴到画面中。并模仿油漆匠利用类似梳子的工具制造木纹的效果,他们把沙子、木屑及颜料混合以制造特殊的质地,试图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后来这一创作时期被称为“综合的”或“拼贴的”立体派。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他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正如毕加索所说:“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 立体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07年到1910年的初期立体派,它的画风受到黑人雕刻及塞尚的影响,呈现了多视点的表现法。第二阶段是1910年到1911年的分析的立体派,这个阶段的立体派画面风格趋向空间平面化。第三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画面中出现了素材和文字,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已经是综合材料绘画的雏形,越来越多样的现成品材料在画面上直接拼贴和运用,渐渐演变为综合材料艺术。 从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共性中,我们便可得到初步定义:综合材料艺术,是艺术家将材料作为媒介运用于绘画当中,通过材料的特殊性能,让画面具有特殊的肌理、纹理,从而打

绘画作品中的线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魅力, 2 出示课件:在生活中,寻找线条,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美丽的线条。 a.旋转的楼梯运用多种线条的组合更富于视觉欣赏,鸟巢的造型、不同款式的书橱、摩天大楼的外观设计、赛道、儿童滑梯、绚丽烟花,无不彰显线条的魅力。 b.线条的基本形态的性格和情感特征 水平线 开阔,平稳,稳定,垂直线 高耸,硬直,庄重, 斜线动感,不安定,线条的基本形态的性格和情感特征 自由曲线 放松个性,随意 几何曲线 优雅,柔软 ,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小活动 不具体画出形象,却能表达自己情感的线条,我们称它为抽象 对号入座: 1稳重的、 2狂躁的、 3温和的、 4纤细的、 5粗狂的、…… 3 赏析中外画作感受线条的艺术生命力。 东西方画家都对线条的运用、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过探索与研究。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去感受一下艺术家是如何驾驭线条,来抒 发感情的。 吴冠中的国画中的用线表现,丰 子恺的用线表现,宋代 刘松年 《罗汉 图》 宋代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卷》 等八幅作品的观察分析。同学们感受 到线条的思想性和感情性是一种可以 与人交流的艺术语言。它作为最基础 的,最单纯,最朴素的造型语言被各 种绘画广泛使用。 三、作业 学生学了这节课,回想一下课程 内容分,根据教师的提示,试着描述自己对画中线条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 条纹,黑白相间自然优美的曲线、让人感受流动没得的S 形河道,不规则的自由曲线组成的梯田、干裂的土地、树桩规则的曲线。。。。。。强有力的折线给人以强健的心跳到走向生命结束,直到永远的“平静”从动到静的生命历程。 学生描述观察感受:教师分析并总结。﹙线条基本形态的性格及其情感。﹚ 框架,对所学内容进行添加和整 理,使学生通过学习,从理论上能够简单了解线条是人类 用来表现自己看到的物象的工具,体会分析不同形态、不同组合的线条的作用,利用线条这一工具进行情感的表达。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强,还可以简单加入对东西方绘画不同之处的简单介绍。

绘画中的点线面教案

课题:绘画中的点线面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本课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点.线.面造型艺术的欣赏.体验与感受,能对点.线.面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学会用点线面进行造型设计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但“感觉”能否表现呢?又如何表现呢?这一系列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做出各种尝试。因此,结合本课程内容及作业要求,针对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在《美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造型设计的范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表现能力,形成基本的学术素养。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点.线.面的心理感受,视觉美感.形式美感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是基本的造型艺术语言之一。并学会用各种工具和表现手段.形式及心理情感表现的美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相关图片赏析,启发引导,自主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但它是可以用自然界的事物把它表现出来,同样用几何形体也能表现我们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用点.线.面进行造型设计,感受联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及学会用点.线.面来设计出精美的图片。 教学难点:对点线面的了解并不是绝对的尝试用点.线.面来表现抽象情感,并能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 教学方法:欣赏.解读.演示.练习. 1.教法:放映关于点.线.面的相关图片请学生们欣赏并思考。结束后,在黑板上做示范,运用点.线.面.色块来表达某一情感或事物,并请同学进行设计构思创作。 2.学法: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发挥想象力,运用点线面等在画纸上进行大胆尝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图片 学具准备:图画纸.各种笔.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请同学们准备好学具,先思考有关用点. 线.面等做成的画面,并在纸上表现出来。 二:引入新课:(2分钟)开头语:同学们面对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最概括的绘画语言.最简练的表现手段表达,你们想过没有?是什么?那你们尝试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表现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吗?你们在网上看到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做的图形会运动吗?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一):相关图片赏析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撑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出发,设计具有美观和独特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美术术语和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表达自己某种审美情感,感悟点、线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作品实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生活中点、线、面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的美感。揭示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2、从标志蕴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遗产包含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是保护的象征。 二、课堂发展: 1、活动一: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特征。请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与大家分享探究的成果。 2、师生对小组课前的调查进行评价。 3、欣赏范例,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展开讨论,归纳平面构成的要素,加深对点与线的理解。 4、教师归纳点与线的特征。 5、活动二: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构成规律。设问: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到点与线所构成的美吗?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 6、展示图例作品,让学生找出构成规律,归纳、分析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7、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表达一定的情感。分小组确定正稿,用剪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服装图案制作。 8、评价:请学生对作品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部分有特点的作品。请同学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练习: 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 四、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完善设计作品并思考:探索平面构成中的色彩应用。

浅谈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

浅谈美术作品中线条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线的总类繁多,长的短的,弯的直的,我们都把它称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

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生活材料在幼儿创意绘画中的应用

生活材料在幼儿创意绘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27T10:43:30.2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作者:范燕 [导读] 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好奇心。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游戏元素,能够勾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浙江省青田县舒桥乡中心幼儿园王岙分园323913 摘要: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绘画对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背景,对生活材料在幼儿创意绘画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利用常见材料,引导创意绘画;采取多种材料,引导创意绘画;提供不同材料,引导创意绘画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生活材料创意绘画核心素养 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幼儿在长期接触相同绘画材料的情况下,会逐渐丧失对绘画的兴趣和喜爱。教师需要对美术课堂做出改变,既要保留以纸笔为主要工具的传统,又要融入能够吸引幼儿的元素,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好奇心。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游戏元素,能够勾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一、利用生活常见材料,引导创意绘画 想要幼儿在绘画中进行创意性的发挥和创作,就需要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绘画工具和材料,使幼儿从常规的绘画工具中走出来,思想才会有所创新,开拓思路。首先要丰富美术活动形式,如增加滚珠画、粉笔画、手指画、土壤画等,让幼儿感受新鲜的绘画乐趣。其次美术课程内容的选取应当符合幼儿社会认知水平,即生活化。自然是神奇的,能够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事物进行使用和创造,幼儿能否发现这些在生活中隐藏的工具,还需要教师的提醒和帮助。 案例: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发现幼儿对纸笔的掌握还不太熟练,画起画来显得有些吃力。想要发掘出幼儿更舒适的画画方式,于是老师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小动物的简笔画:“大家观察一下小动物的特点,可以自由发挥哦。只要画出形似就好了,用什么工具都不限制的。”有小朋友说:“那我们可以用蜡笔沾上颜料画尖尖的胡子吗?”也有小朋友提问:“能不能用橡皮沾上颜料画画?”老师对于他们的提问一一回答:“用什么都可以哦,这堂课是大家自由发挥的,看看谁更有创意。”在这次的创意绘画中,老师发现甚至用手指画画的都有。当问到时,幼儿很开心地回答:“我发现手指能画出来好多形状啊!尖尖的也可以,圆圆的也可以!”其他小朋友也围了上来:“我们也看看!好厉害,我们也要试试。”看着幼儿们发现了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老师也很开心,但是不忘叮嘱幼儿们:“下课记得找老师帮忙把手洗干净哦,做一个干净的好孩子。”在绘画中,幼儿用自己的手指蘸取颜料作画更加方便,幼儿们在绘画中能够切实地体会到画画的快乐和参与感,他们的绘画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有孩子提出:“老师,我们能不能一起画呢?用一张大大的白纸。”老师考虑到幼儿想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心理,允诺在下节课上为幼儿们带来一大张白纸,让幼儿能够一起玩耍。 二、采取多种材料,引导创意绘画 传统的幼儿美术课堂上仅仅是使用常规工具对幼儿的绘画能力进行启发和教育,使用生活材料对幼儿的创作进行影响,加深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幼儿的发展为主,采用多种器具辅助教学,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案例:由于幼儿上节课提出了想要一起画画的提议,老师要求,统一大家想怎么进行绘画。幼儿们叽叽喳喳,很快把眼神锁定在经常用的玩具:溜溜球。“这节课是认识花朵,大家先观察一下,然后想想怎么画好吗?”幼儿们听后表示:“我们可以一起画一个大花园,每个人画不一样的花朵,我们就有一个大花园啦!”有孩子附和道:“老师,花朵都是圆圆的,我们的溜溜球也是圆圆的,我们家在一起就是大花园了。”其他幼儿们表示一致赞同,随后开始行动起来,把溜溜球放在颜料盒里面泡一下,然后取出来在白纸上“画”出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既新奇又多姿多彩。老师在看到幼儿们已经画出各种各样的花朵后询问幼儿能否分清是什么花,幼儿们说得头头是道,将自己的想象能力在绘画上表现得很是精彩。幼儿在自己想象、自己动手的条件下,画出来的作品显然更加有创意,不仅仅是对幼儿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收获。还有幼儿说:“如果有真的花朵就好了,我们可以用真的花来沾颜料画画。”老师听到连忙劝阻:“真的花朵沾完颜料就没办法再开了,大家如果想画得更逼真一些,为什么不想想别的办法呢?课下大家好好想想吧。” 三、提供不同材料,引导创意绘画 在活动中,通过提供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多种多样的绘画材料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更新,更多的工具也在等着幼儿进行动手尝试,多种材料的组合更是幼儿自己发动想象力的产物,能够全面地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启发和发展。 案例:幼儿经过思考之后,显然对绘画的了解更加多了,对于上次老师提醒的不能使用真实的花朵进行作画,他们也想出来了替代的办法。有幼儿带来了自己的玩具,和大家提议:“既然用真实的花朵会伤害花儿,那我们用玩具吧。既不会伤害到什么,也很逼真。”其他幼儿在课下也已经讨论过了,都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他们在商量过后,来问老师:“我们可以用这些模型沾颜料吗?”得到许可后,他们开始动手借助模型在白纸上作画。老师发现,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小汽车模型在颜料盒里面沾了颜料,然后在白纸上让小汽车“动”起来,留下一条真实的车轮轨迹。这时又有幼儿提出:“我们的玩具不太够,我们想去外面捡一些落叶可以吗?落叶不会伤害到大树的。”这下连老师都开始好奇他们想做什么。幼儿们在捡回树叶之后,小心地擦干净树叶,然后用树叶做工具,在白纸上印出一颗颗“大树”,一条生动的马路开始呈现在大家眼前。幼儿能够自发地利用生活中的现有资源进行创作,不仅是个人想象力的丰富,也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意美术教案

创意美术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黑色颜料教案 大西瓜 活动目标: 学习手指点画,感知红色,白色和黑色,培养幼儿对玩泥和玩色的兴趣。 活动形式:小组或区域 环境材料: 画有西瓜图案的纸,白色橡皮泥,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西瓜瓤”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西瓜籽时,分泥是难点,西瓜籽大小要适宜,这时可以给予示范和帮助。 如果有的幼儿西瓜籽做得过大,可让幼儿将橡皮泥搓成细长条然后再分泥效果会好些。 3、引导幼儿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西瓜籽,提醒幼儿手指按下去后马上提起来。 幼儿在点画西瓜籽时。可引导他们“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同时比较一下整个手指按下去和轻轻点一点的两种西瓜籽的样子。

4、一起来尝尝大西瓜。 观察评价:观察比较两组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程度,是否能遵守相应的规则,活动后可让幼儿说说对两种不同方式来做西瓜籽的感受。 小蝌蚪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幼儿学会用点画的方法画蝌蚪。 准备: 1,装着水草、蝌蚪的玻璃瓶6个。 2,纸,装墨水的盘子6个。纸巾,棉签 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教学: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些什么变化(引出小蝌蚪) 2,教师给每组发放蝌蚪,请幼儿仔细观察他的外貌:大脑袋,黑身子,长长的尾巴。 3,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先用大拇指点一下墨汁,然后印在纸上,最后用棉签添上尾巴。可以多画几只并添上水草。 然后用纸巾擦手。 4,发放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 拓展: 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并对小蝌蚪放生。 可爱的瓢虫 一、目标:1.学习手指点画的方法。 2.培养美术活动的常规。 二、准备: 没有黑点的瓢虫图片每人一张,黑色颜料,抹布,贴有范例的背景图。 三、重点与难点: 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点在瓢虫身上,手指不要来回蹭。 四、过程与指导: 1.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瓢虫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宝宝最漂亮” 引导幼儿观察身上有黑点的瓢虫漂亮。 教师学没黑点的瓢虫:“呜。。。我身上没有花纹,多难看呀!” 教师:“瓢虫宝宝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提出帮助小瓢虫画上花衣裳。)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

三年级美术下册《画中的线条》

第3课画中的线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画家笔下的线条饱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理解。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近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线条可以表达不同形象以及画家的不同感情。 应会: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

析和评述。 难点:能够初步学会运用。 学习材料: 课件、图片、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认识各种线条: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 2.在黑板上画一画。 教学意图:初步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线条,为下一步感受线条、欣赏线条作好准备。 二、感受线条: 1.不同的线条给我们什么样不同的感受 2.找出形容各种各样线条的词语:柔软、坚硬、活泼、韵律…… 教学意图: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我们的不同的感受,通过词语对线条的描述,为欣赏评述画家的作品作基础。 三、看看线条: 1.欣赏: 《放牧图》、《黄河逆流》、《八十七神仙》《女像》、《两个农民青年》、《海景》 2.画面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听到了、看到的、想到了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不

创意绘画简介

铁人创意美术 铁人创意美术(理念,模式以及绘画特点)以“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为教学理念,遵循“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爱因斯坦名言,抓住4-7岁儿童思维和创意的黄金阶段,激活孩子无限想象的右脑,以创意为主线全新的体验式绘画模式。教学内容简明、易懂、易学,在孩子的行为动作和大脑思维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增加情景互现、增强情感体验。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特点,将大自然中的材料运用到绘画中来。将传统的“平面”绘画变成源于大自然的“立体”绘画。遵循“孩子是教学的主体”原则,利用三位一体(STP)教学模式、绿色赏识教育和素质教育。 儿童绘画语言 儿童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他们对色彩的认识是单纯的,在他们的眼里,红的就是红的,绿的就是绿的,蓝的就是蓝的,大胆地使用对比色,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取得画面响亮的效果,形成粗犷、明快、朴实、热烈的色彩风格。即使表面看来最乱糟糟的东西,他也能给你解释出个一、二、三、四来。一个奇怪的几何形体,那也许是他的爸爸;而旁边的三个点,他说那是一支香烟;一条奇怪的线,他说是火车站的长廊。 教学指导思想 常有人认为儿童画是绘画的初级阶段,对儿童画横加指责,这不象那也不象,要他们服从严格的基础训练,有的采取“拔苗助长”,效果却适得其反。针对儿童绘画的特点,我们指导儿童画画,因势利导地让儿童进行这一创造,要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事物的特征,启发和保护儿童的想象力。许多学校的老师都反映,爱绘画的学生,一般都思想活跃、思路开阔,逻辑性强,他们不光画画好,其他功课也好,尤其语文表达能力比其他学生好。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点与线的魅力 课题:点与线的魅力——我们身边的点、线、面 课型:设计与应用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欣赏点、线构成图案的美感,了解其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 教学重点: 1、点、线的基本知识与艺术魅力。 2、激发创作热情,启发设计思维,提高对美的认识。 3、灵活运用点、线的平面构成设计。 教学难点: 1、点、线的排列组合成富于韵律及美感的图案的规律和方法。 2、设计出构图均衡、富有美感的点线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 播放课件,以点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图片作品和以线为主要构成元素的作品各一组,请学生找出共同的造型元素。 提问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认真观察,这几幅图片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什么感受? (点与现构成。富有节奏美感、韵律美感。) 二、讲授新课: 点与线的构成是一切工艺美术设计的基础,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寻找,会发现许多事物是直接由点、线构成的,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奇妙形象,有着出无穷无尽的美感与魅力。

提问2: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漂亮的点与线?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特征的例子。) 建筑设计、书籍封面设计、邮票设计、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等。 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看成是点。湖中的一艘小船、天空中的太阳、夜空的星星、草丛中的小花。小到一颗纽扣,大到一棵树,一幢楼。 线:小到一根线,大到一条公路,都可以作为线的存在。 1、生活中的点与线: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点与线部分。) 2、绘画中点与线的概念: (首先区别于数学中点与线的概念) 点: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 点表示位置,没有长度宽度,只有微小的面积。是一条线的始点或终点,也可存在于两线交叉处。 进行设计时,点给予人的印象是“圆”形的,其实它有各种规则形和自由形之分。请上来两个同学,设计各种不同的“点”。 一个画出规则形(或几何形),一个画出不规则形(有机形或偶然形)。 (手绘补充各种形态的“点”。) 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和方向,密集的点可以形成线,疏密的点阵会产生空间感。 (播放课件,图片说明点的特性。) 线: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可以理解为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线更强调外形和方向,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 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来画出呈现任意形态的“线”。 (手绘补充各种不同形态的“线”。) 直线与曲线: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它有力度、相对稳定。 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幼儿创意美术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4101652.html, 幼儿创意美术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作者:雷庆艺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11期 摘要:大自然中蕴含着美的源泉,将这些自然材料运用到美术创作中,不但能够培养幼 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能使幼儿在材料选择、色彩搭配、造型构思、装饰布局等方面积累更多的美术经验。以下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幼儿美术活动中自然材料的运用做详细探究。 关键词:自然材料;幼儿美术;教学创新 自然材料是指大自然中天然形成的材料,是幼儿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形态各异的材料,如各种形状的叶子、五彩缤纷的花朵、石子、树枝、秸秆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通过创意美术的发挥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不但能够拓展幼儿的美术创作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积累丰富多元的创作经验。在幼儿美术创意教学中,引导幼儿使用自然材料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以下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一、利用不同自然材料培养幼儿的创意美术造型能力 自然材料形状各异,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造型灵感。譬如,在创意美术活动中,颜色形态各异的石头由于色彩纹理不同,往往能够在幼儿手中创造出不同的形态,如在凹凸不平的石头上画出犀牛,在光滑平整的石头上描摹出鲸鱼造型。而同样是利用康乃馨花瓣,有的幼儿将其拼贴为美丽的蝴蝶,有的幼儿则将其做成一串一串的小葡萄,同样材质的不同造型,能够体现出幼儿活泼的艺术感知能力,这些作品充满天真和童趣,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一些自然材料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能够从多方面满足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造型要求。如高梁杆外皮韧性良好,而内瓤则洁白柔软,两者搭配使用能够做出不同的造型,一般外皮做造型,内瓤做连接部分,通过巧妙连接,能够做出灯笼、眼镜、小猫钓鱼等充满童趣的作品。这些自然材料丰富了幼儿的造型想象力,为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资源。 二、引导幼儿掌握自然材料的色彩与装饰技巧 自然材料类型多样,而且天然色彩丰富。教师要引导幼儿对自然材料进行观察,鼓励幼儿运用自然材料进行色彩搭配,从而使幼儿获得更直观的色彩装饰经验,为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发掘更多乐趣。教师可以把自然材料收集在一起,通过对这些材料色彩、质地的讲解,使幼儿发掘天然的材质之美。鼓励幼儿展开讨论和想象,认识到这些材料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自然材料的认识会更生动,进而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活跃教学氛围。

绘画作品中的线

教学设计 绘 画 作 品 中 的 线 刘媛媛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线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本课的设置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尽量联系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认识,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求知欲强,好新鲜的事物,经常去模仿新鲜的事物,对画画也不例外,但他们对绘画中的线条一直局限于“线是用来造型的手段”,他们能用线来造型,但只注意物体的形体特征,缺乏对不同线条的感受。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较小学阶段趋于细腻化,有自己的感想、见解,更渴望在更宽广的领域汲取知识来充实自己,因此,我们的教学正是建立在学生这样的认知情况下开始设计的。 设计理念: 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领悟对“线”的认识、感受,了解线的作用、蕴含的抽象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没有压力感的、循序渐进的气氛中,无负担、无拘束、自由地去感受“线”的特质、形态、情感色彩、运用范围,达到理想领悟、时间运用的教学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线的变化、特性、作用以及线的造型规律。

2、通过看一看、听一听、画一画,了解不同线条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线的形式美感、认识线的造型功能和审美价值,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线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 分析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受,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学方法: 采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欣赏、感受、分析,进行自主练习,体会感悟,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情感,美化生活。 作业要求: 观察、发现身边的线条,创作一幅喜欢的线描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不同类型的线、音乐片段、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作业本、铅笔、描边笔。 教学过程: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初探教学文案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 教学初探

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充分挖掘小学美术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追求选材的创意,体验的创意,其独特的激趣功能是小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合材料创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涉及较少,本文拟就对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引入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方法、注意事项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儿童美术综合材料创意教学 正文 一、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1、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美术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是中国教育存在的十分突出缺点,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儿童美术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上述不可忽视的问题。审视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建议(试行)第21条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鉴于上述分析思考,为充分发

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美术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我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开展了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的研究。我认为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 2、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等等因素造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相继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些美术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少年儿童的需要,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美术教育资源,使其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它深受学生的喜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中进行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让笑声伴随孩子成长,让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3、填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空白 以小学为例,人美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它的充分引入能改变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课时不足,从而充分使用好小学美术教育的资源。构建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以指导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的开展,从而填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欠缺的一个空白。 二、儿童综合材料创意画教学实施方法 1、主题创作法 主题创作是指针对特定的材料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题,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规定的范围内创作。如:蛋糕盘的创作课,我给学

《自然界中的线和美术作品中的线》教案

石坪桥小学苟正洲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然界,美术作品中的各种线条的欣赏,体会线具有节奏变化的美感。 (2),认识线能表达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对线条的认识 教学难点: 用线条表现出生活中的某样事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线描作品,几段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什么?生回答:苹果,香蕉。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不管我们画什么笔尖落到纸上画出来的都是什么呢?(演示)生:线。师:对了,是各种各样的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自然界中的线和美术作品中的线》。 (2)小朋友们先帮老师找一找,在生活中,自然界中有哪些线?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收集有关线条的资料 个小组推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半晌发言 (生:上至天上的彩虹、月亮、流星、窗户,梳子,电线,头发,马路,斑马身上的花纹,山川,河流,梯田…… (师在黑板上演示)师:这些线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 生:长短不一样,弯曲不一样……师:出示一些表现这些事物的线描画,让孩子们观察这些线条是怎么排列的。平铺直叙的;有序的;无序的,交叉的,体现了不同的节奏。 师:线条能表达不同的节奏,象音乐一样,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同学们听听节奏是舒缓还是激烈,有没有变化。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这种节奏变化用线画出来,其他同学把手伸出来跟随节奏舞动,体会节奏的变化。愿意随音乐一起跳的同学可以自由舞蹈表演。同学之间相互观察、体会、领悟舞蹈时所表现出的线条美如:人在舞动时手脚四肢的变化,形体的扭动,这些都是通过线条形式表现出来的。 (3)师:老师再让同学们欣赏几幅画,看了这几幅画你有什么感受。生:有的心旷神怡,有的表现出画者的烦躁……师:看来线条的作用真大,不但可以表现不同的节奏还可以表达情感。所以线条并进表现事物而且还能表现人的情感。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用线条表现自己所想的某样事物画线, (4)课堂作业: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去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并用线条去表现摸样事物。 (5)展示学生作品,自由发言、集体评论

三年级美术下册画中的线条教案人美版

画中的线条 设计理念: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 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1.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画家也是从生活中寻找到很多线条并运用到绘画中。(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 讨论:(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放牧图》:线条粗而短体现了奔马的骠悍与力度。 《黄河逆流》:线条粗短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以及一种不屈不饶的向上精神。 《八十七神仙卷》:线条曲直、粗细、舒缓体现神仙衣服随风飘荡的感觉。 2.其实线条在画面中不但能表现生动的形象,同时还能表现画者的心情与意境。 思考:(1)画面中线条有什么特点(2)你从中体会了画家怎样的心情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女像》线条疏朗、简洁。多采用曲线造型,表现画家当时心情的平和与恬静。 《两个青年农民》利用曲线与交叉线的结合,是画面出现层次感,线条的粗细变化也表现了农民朴实的性格。 《海景》前景运用大量的直线造型,表现风平浪静的海面,而背景多采用交叉线,有给人一种要变天的感觉。这种直线与交叉线的结合,给人一种强烈的臊动感,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说明画家当时含有一种复杂的心情。 三、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并展示作品

点与线的魅力参考

参靠材料: 点与线的魅力 点,线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基础, 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平面构成之一. 点的魅力 点有大小,有规则点和 不规则点. 有疏密,轻重,虚实的 构成变化. 线的魅力 直线曲线 长线短线 横线竖线 斜线正线 粗线细线 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 线的不同构成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粗线细线曲线组合的美感 直线组合 的美感 生活中的点,线,面 现代设计中的点,线,面 美国旧金山大桥 大师笔下的点,线,面 西班牙米罗 西班牙米罗 毕加索和达利的同乡.风格:简明的形状,点与线的精心安排,奇思遐想,幽默趣味,清新,简单,天真至极.是人类梦想和思念的伊甸园. 保罗克利:艺术语言多变,令人琢磨不定,总在现实与幻想,听觉与视觉,具象与 抽象中来往,这些都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毕加索:最具创造性,作品风格多样,形式多变,一生经历了从写实,古典,象征,印象,立体各种潮流的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在生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到卢浮宫的人. 毕加索 马蒂斯: 风格:大胆单纯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画面充满平衡,静穆,单纯,宁静感. 蒙德里安: 风格:直线构成和单纯的三原色,形成最基本的要素,表现"纯碎的实在",最极至 的抽象. 康定斯基:热抽象的代表. 从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的欲望,激情自由的流露,线与色的组合没有固定的格式,强调精神表现的结果.

作品显示出一种柔美和富有韵味的节奏,呈现出特有的韵味,即视觉上流动的点线和面的连接,是连贯的,体现中国文化的趣味和想象,韵律性的用笔,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悠长韵味的节奏. 点,线,面构成的魅力 平面构成中 的点,线,面 点,线,面构成的作品 春意 落日 晚霞 花瓶 作业: 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富有情感的作品. 要求: 1,要有点,线的大小,长短,粗细,疏密,虚实等对比关系和变化. 2,安一个富有文采的画题. 雷雨天 点的变化 大方 爱 海洋的诉涛 黑色幽默 江南 夏夜 晴天 四季花开 听谁在唱歌 相遇 有福气 游园 春天交响曲 丰收的季节 作业选题(以下题目任选一个,构成作品)

小议席勒绘画中线条的使用.pdf

摘要:线条可以流露出画家的情绪和性格,而企图掩饰他们也决非易事。学会用纯粹的线条形式表达某种心态,在我看来,也是一个画家需具备的能力。线条是席勒画作中重要的倾诉语言,也是最能抓住我思想的工具。他对线的运用就像他对人心理的把握一样是赤裸的,毫不留情的,甚至让人刺痛和揪心,也就是这种“揪心之感”驱使我去了解席勒,了解“线”这种绘画语言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线条;情绪;艺术表现;艺术创作 在几年的教学中又唤起了我对造型基本元素的理解。在进行绘画创作中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如何去理解造型艺术的最基本因素——点、线、面,如何将社会环境和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如何抓住受众心里最柔软的那一个点,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在某种意义上席勒的绘画作品是解开我多年疑惑的一把钥匙。 一、席勒的作品风格及用线特点 席勒绘画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锐利敏感的线条表现以及有着变异和几何结构的带有压抑感的形象。他的作品不满足于象征主义绘画的唯美、感伤和神秘主义,而采取了一种更为粗犷、奔放、无所顾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态度,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席勒善于描绘非静态的人物和景物,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恐惧与绝望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 席勒绘画作品以厚重、简洁、随意的线条表现最原始的欲望冲动,表达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时西方人的焦躁不安,他的画表现了他的颓靡、恐惧、幻想,以及残忍的自我折磨,绘画人物经常画在空白的底子上,有时只勾出轮廓线,并把人体拉长变形。他冷俊的线条令人震颤,作品中粗重的线条强调清晰的外轮廓,然而在焦躁的画面中我们又可以明显地体味到他对线条的热情以及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关注。 二、席勒绘画作品中线的情感表达 席勒作品中对于水平线的运用不多,只是在其情绪比较稳定的极短的一段时间内运用了相对多的水平线。水平线具有静止和安宁之感,并且可以起到分割画面和稳定画面个作用。席勒这一短时期的作品中虽然运用了较多水平线,但画面传达出的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宁静感,而是处于一种情感压抑下的戒备状态。他的风景画感觉拥挤不堪,像一个精神不安的人暂时得到了抚慰,以后迟早还会爆发一样。 如果说水平线在席勒的笔下变得不安起来,那么曲线就更是席勒有力的倾诉语言。曲线被进一步强调时,画面就变成为强烈的感情表现。用曲线支配的空间代表着幻想的宇宙或不安的漩涡。因此,无论对画家还是对观众都能制造出不平静的感觉状态。说到“不安的漩涡”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从绘画的角度凡高直接影响了席勒。虽然他们表现风格不同,却在赤裸的呈现自我中得到了升华和观众的认同,是完全的自我情感表达。他们以最简约和最个性的方法画画,不满足于表达所看到的的事物,把我们带到他们的痛苦心灵之中,用漩涡形和波浪形的笔触来表达他们内心激动的风暴。 席勒的绘画作品中富有挑衅性的人体和情欲场面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画出了人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或者说是在当时受到严厉打击和禁止甚至在道德舆论领域人们都不敢提及的事。让人们有种心理暗疮被戳中、心里秘密被偷窥的感觉。其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对于席勒这些情感的传达,他找到了适合的、有力的、另人震颤的表达工具——“线”。他的线条极尽疯狂毫不修饰,展示着人类的本性和不可预知的巨大潜能,在自我宣泄中释放出巨大的艺术能量。席勒的线条是直接的也是神秘的。人们常把线条认为是连接两个点之间的连续符号。其实线条可以通过想象来形成。只要给出起点和结束标记,中间在给些暗示,想象力自己就会去填补其余的空白。这种方法使观者得以参与创作的过程。想象的线条还能够突出气氛、增加深度。在席勒的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是对于面部和手的详细刻画而省略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只选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描绘。这样很容易将观众拉入他的作品、拉进他的情感旋涡,让人们不自觉的顺着他时而省略时而抽搐的线条进入画中人的精神世界。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他的这种线是不为过的。 三、从席勒绘画线条中得到启示 回想自己的作品之所以引不起观众的共鸣,之所以流入平庸,之所以不能抢占人的视线,最起码在用线上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用理性的思维进行分析,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在从理性到感性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不断感悟的过程。 我的作品没能引起观者共鸣的症结所在,主要是因为无法摆脱束缚进行完全的自我情感表达。无法理性面对人的生老病死,也不敢去面对。我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理性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席勒的心理更为健康一些,他敢于面对精神病院的疯子,敢于面对人类赤裸欲望的本性,敢于描绘自己对于死的看法,敢于“说出”自己痛苦、抽搐、挣扎、敏感的心理。或许也正因为我们这种“情感伪装”使得自己不敢将“线”这种倾诉语言发挥到极致,直到退化到无法应用这种语言。 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这种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是我们最初接触绘画就在运用的一种语言,但也是表达力最强,最富深度的语言。我喜欢并欣赏席勒作品中的线,我一直在被他作品的线条指引着。但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今天众多艺术品充满视线,“焕然一新”更是作品生存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