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全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 应用题大全

我们的资料全网独一无二,关掉有可能再也找不到。
建议保存让家长轻松地辅导让孩子高效地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应用题(知识清单+经典例题+名师指导+巩固练习)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单元测量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第三单元测量1.毫米、分米的认识第三单元测量2.千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加法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减法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2.笔算乘法第六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四边形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2.周长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分数的简单应用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简单计算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清单秒的认识,认识秒,知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明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即1分=60秒。
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经典例题例1 小莉走路上学,7:15从家出发,7:50到学校,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分析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巩固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
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解答7:50-7:15=35(分钟)答:她从家到学校用了35分钟。
名师指导明确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进率。
计算求所用时间,既可以通过查格来完成,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进行计算。
巩固练习1.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3:5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2.一场足球赛在2:20开始,进行了90分后结束,请你算一算足球赛是什么时候结束的?3.一节数学课是40分钟,从7:50开始上课,几点几分下课?4.一列火车本应11:15到达,现在要晚点20分钟。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毫米厘米分米基础知识过关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块玻璃厚50() 一只大象高3( )粉笔长75( )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 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一根跳绳长2()小华身高130()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一幢楼高12()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A.2克B.2毫米C.2厘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① 毫米② 厘米③ 分米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① 文具盒② 电视机③ 数学书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简单的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者“=”4分米○40毫米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4分米○39厘米2、计算后比较大小1米-3分米○7厘米5米3分米○53米7厘米+23厘米○3米1米-2分米○8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87毫米-37毫米=( )毫米=()厘米1米-70厘米=()厘米=( )分米2千米=()米3米—2分米=()分米7千米—2000米=()千米36分米—16分米=( )米4厘米的5倍长是()分米考点四、解决问题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3、一层楼高约40分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5.有一根长10厘米的火腿,壮壮吃了6厘米长的一块。
【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精准总结及练习

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基本概念: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比如车速,两地距离等)。
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克(g)、千克(kg)、吨(t),每相邻的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第三单元巩固练习题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可用实物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填写)一棵树高约10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一块橡皮长约4()一桶花生油重5()一只曲别针重约2()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2、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数- 1.1 数的读法和书写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英语数字的读音和书写,比如1-10,20-100的整十数等。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数字的读音和书写方式。
- 1.2 数的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的比较。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 1.3 通过拿筷子来认识数学生通过拿筷子的实践活动,感受数的概念,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 1.4 数的组成学生通过将数字零至十分解为数的组成部分,例如把数3拆分为1和2,学生学会数的组成。
第二单元:加法- 2.1 一位数加法学生通过计算一位数的加法,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2.2 加一道一位数的题学生通过练习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强化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 2.3 加零的特殊性学生通过加零的特殊性实际操作,体会加零不变的特点。
- 2.4 加法交换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加法交换律的规律。
- 2.5 数的归类学生通过将一些数字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归类,培养学生归纳和分类的能力。
第三单元:减法- 3.1 一位数减一位数学生通过计算一位数减法,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3.2 与零相减的特殊性学生通过加零和减零的实际操作,体会与零相减的特殊性。
- 3.3 减法的交换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减法交换律的规律。
- 3.4 认识两位数减法学生通过练习计算两位数减法,掌握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补数- 4.1 认识乘法的补数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乘法的补数概念。
- 4.2 认识除法的补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补数概念。
- 4.3 补数的应用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应用乘法和除法的补数概念。
第五单元:数的排序- 5.1 数的排序学生通过观察数字的大小,进行数的排序。
- 5.2 数的序数词学生通过练习,学会数的序数词的读法和书写。
- 5.3 长度排序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长度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排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练习题】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3.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也就是()时。
4.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
1、7000千克=()吨 6米=()分米
5千米=()米 10厘米=()分米
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
1米-4分米=()分米 15厘米+25厘米=()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吨 8千米-2000米=()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分米。
4、1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元。
、“>”或“=”
600米千米 5吨千克 4分米厘米
400千克+600千克吨 8000米-2千米千米
23厘米+27厘米分米 20厘米+90厘米米
三、选择合适的数量,把它圈起来。
一只足球重( 1吨 15千克 500克)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2克 2毫米 2厘米)
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 3000克 300千克 3吨)
四、实践操作: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75千米 800千米 18千米 5千米
三上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
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
儿童小说比童话
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
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
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
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
美家有385米。
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三上第三单元
一、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二、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这是一个四边形。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
4、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5、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三、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圈起来。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1厘米
B、2厘米
C、4厘米
2、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
是()厘米。
A、4
B、6
C、10
3、用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7
C、8
四、解决问题,你能行!
1、明明家有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图),要在它四周绣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
2、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
三上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
1、有38棵白菜,每7棵装一筐,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
2、学校买回63棵树苗,已经载了15棵。
剩下的每行载7棵,可以载几行?
3、兔妈妈拔了31个萝卜,自己吃了4个,剩下的想平均分给5只小兔吃,每只小
兔可以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4、有25米花布,每4米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还剩多少米布?
5、
6、老师带同学们去划船,平均每条坐8人,刚好坐满了7条,如果每条船9人, 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三上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
1、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2、玩具店里有玩具熊130只,玩具狗的只数比玩具熊的5倍多12只,玩具狗有 多少只?
3、学校图书室买回科技书240本,文艺书320本。
买回的故事书是科技书和文 艺书本数的和的3倍,买回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4、一台录音机229元,一辆自行车236元,1000元够买3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
机吗?
三上第七单元
(用数学)
1、一张长方形纸的涂蓝色,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妈妈把一个蛋糕平均切成9块,小红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
又吃了2块。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2)小红比妈妈少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3) 这块蛋糕吃完了没有?你是怎样想的?
4、按要求涂色,并回答问题。
(1)把其中的5份涂成黄色,把其中的4份涂成红色,剩下的涂成蓝色。
(2)黄色占整个图形的( ),红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蓝色部分占 整个图形的( )。
5、某小区的绿化带,39
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 的几分之几?
6、一张长方形纸的27 涂红色,37
涂绿色。
没涂色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7、一杯果汁,喝了46
,杯中还有几分之几?
期末
解决问题。
1、某校三年级有120人,每人发了8本新书,三年级一共发了多少本新书?
2、三(1)班有44人,都要玩激流勇进,每条船做多做5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3、某水电运进苹果657千克,卖出569千克后,又运进了300千克,这是水果店 有苹果多少千克?
4、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块,爷爷吃了3块,奶奶吃了2块,剩下的小明吃。
小明
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5、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5米,宽10米的。
(1)四周围上竹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2)如果一面靠墙,最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