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

评价
释疑
(示)
明确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
判断下面是平年还是闰年(2009,1932,1983,1900)追问学生的判断依据。
总结
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第2—5题
教学后记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告诉学生明年1月1日是星期几。
(2)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制作月历。
(3)展示制作结果。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就是闰年,
如果这一年是整百的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果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般就是平年。
4、张华今年5月份满10岁,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小组内一个同学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另一个同学是前天过得生日,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1)分组学习。
(2)先完成第一问。
(3)猜一猜,第二问中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哪一天。
(4)再根据小组中每个人提供的线索,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哪一天。
四、思维训练
用下表制作今年1月份的月历。
(11)想一想: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
讲述补充资料。
(12)出示华罗庚、陈景润、毛泽东、邓小平等名人、伟人图片及出生年月,请同学们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1)先指名学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几天?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认识平年和闰年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1页。
2、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了解气象部门对春、夏、秋、冬的科学划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3、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的判断平年和闰年。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学得大月的儿歌还记得吗?(屏幕显示: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
)其实,这首儿歌后面还有两句,(出示:四、六、九、冬是小月,平年二月二十八。
)对这两句儿歌你有什么疑问?(解释冬指十一月)二、自主探究1、尝试自学多媒体出示并观察2008和2009两个公历年份2月份月历。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2、介绍平年、闰年的概念板书: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揭示课题并板书。
那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闰年怎么会比平年多一天,多在哪一个月?其他11个月的天数有没有变化?师: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听听科学家怎么说吧!(课件)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实际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当我们把每年看成是365天的话,这样每年都会多出来5时48分46秒。
我们可以估算一下:5时48分46秒看成是6时,这样一年下来多6时,2年多12小时,3年多18小时,4年就多24小时。
到第四年多出来的24小时也就是一天,所以这一年就要多算一天。
因为二月的天数最少,所以就加在二月上,闰年的二月就有29天。
师:原来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年365天,实际上是少算了5小时多一点,那么4年就少算了20几小时,相当于一天的时间了,那科学家就把这少算的一天补在了第4年的2月上,这第四年就是366天,就是闰年了。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年和闰年一、课前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位数、整数和负数等)。
2.带着学生一起观察学校内外的环境,找到物质世界中的周期性、规律性现象,如四季交替、月相变化等。
3.引出问题:我们常说的365天是如何算出来的?闰年是什么意思?二、知识讲解1. 天文年和回归年1.天文年: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22天。
2.回归年:地球绕地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25天。
2. 平年和闰年1.平年:一年有365天,2月份有28天,每4年一次闰年。
2.闰年:一年有366天,2月份有29天,因为每4年增加一天,所以闰年的2月份为29天。
3. 闰年的判断方法1.一般闰年判断方法: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
2.世纪闰年判断方法: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
三、例题1.下列哪个年份是闰年?A. 2001B. 2004C. 2010D. 2012答案:D2.2100年是闰年吗?答案:不是。
因为2100年不能被400整除,也不能被4整除,而且能被1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
四、思考题1.如果现在是闰年,那么4年后是闰年吗?为什么?答案:是。
因为闰年是每4年一次,如果现在是闰年,那么4年后就是平年,再过4年就是闰年。
2.调查一下班级里有多少人是在闰年出生的?五、游戏1.班级分小组,自己设计一款和闰年相关的游戏,可以是数学游戏,也可以是语文游戏,注重团队合作和思维创新。
六、总结和反思1.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回答认识平年和闰年的问题。
2.分享游戏的设计和感受,带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课后自主学习,扩展相关知识的了解,比如儒略历和公历的历史演变、闰月和太阳历等。
《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教案

《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教案《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感受平年和闰年有规律的时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认识平年、闰年及判断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4.初步建立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自主发现普通年份和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普通年份和闰年判断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居住的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
你知道这365天是怎样分布的吗?每年的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而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边叙述边出示相应的月份和天数的表格)师板书:平年闰年2.师:为了区分不同的年份,我们可以把365天的年份称为平年,366天的年份称为闰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年和闰年。
(板书课题:平年和闰年的认识)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1.认识平年和闰年。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吗?老师告诉你们2000年是闰年。
(课件演示:2000年的二月份从第一列移到最后面一列。
)为什么把2000年叫做闰年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2)出示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要点。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闰年的判断方法。
(板书:判断方法)(5)师:我们已经知道了2000年是闰年,那么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为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
(板书: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但这是基本规律,还有特殊的年份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和发现。
那么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板书: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看屏幕上的内容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年和闰年》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特点,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之间的区别,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
2.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平年和闰年的特点。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平年和闰年的相关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故事,用于导入新课。
3.准备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准备PPT,用于教学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如:有一天,小兔子和小松鼠争论起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它们谁能说清楚呢?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平年和闰年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年和闰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定义,以及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探讨平年和闰年的特点。
然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并让学生互相评价。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平年和闰年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认识平年和闰年](https://img.taocdn.com/s3/m/fdc7d2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4.png)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2.经历寻找闰年出现的规律和探究平年、闰年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年、闰年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谁还记得?给大家介绍一下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师:你们掌握得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年、月、日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年、闰年师:大月、小月的天数是固定的,我们可以用口诀来记忆。
可是2月看起来比较特别。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年份中2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月的天数一样吗?课件出示:预设:不一样。
2023年2月有28天,2024年2月有29天。
师讲解: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
师:你们知道平年全年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吗?预设: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预设:因为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所以平年全年有7×31+4×30+28=365(天),闰年全年有7×31+4×30+29=366(天)。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2.探究2月的规律师:2月很特殊,但2月的天数也有一定的规律,看一看到底有什么规律?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集体交流。
学生都能圈出闰年。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我发现2月有28天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多,2月有29天的年份出现的次数少。
5、《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5、《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认识平年和闰年》一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十章第三节“认识平年和闰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知道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 让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概念,理解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2. 让学生学会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闰年比平年多一天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使用PPT和挂图,向学生讲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3. 例题:我通过PPT出示例题,让学生观看并解释为什么这个年份是平年或闰年。
4. 练习: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我来进行批改并给予反馈。
5. 讨论: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是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判断方法:1. 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它是闰年。
2. 如果一个年份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00整除,那么它也是闰年。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2000年b. 1900年c. 2016年d. 2019年答案:a. 闰年,因为2000能被400整除。
b. 平年,因为1900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c. 闰年,因为2016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
d. 平年,因为2019不能被4整除。
5.2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5.2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5.2 认识平年和闰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主要涵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二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闰年的理解,以及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与年份有关的事物,如生日、节日等,引导学生关注年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平年和闰年的概念,解释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即为闰年,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同时,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判断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给出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判断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判断方法:普通年份÷4,能整除即为闰年;整百年份÷400,能整除即为闰年。
七、作业设计(1)2018年(2)2020年(3)2040年(4)2000年答案:(1)平年(2)闰年(3)闰年(4)闰年2. 下面哪个年份是闰年?请说明判断过程。
答案:2024年是闰年。
判断过程:2024÷4=506,能整除,所以2024年是闰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并在随堂练习中得到了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并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呢?(大小月)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歌诀。
你们都记住了大小月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请听清楚要求,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起立,要是小月女同学起立。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教师最后报“二月”,提问:刚才老师报到二月时你们为什么都不动了?(因为二月是个特殊月)
是呀!二月是个特殊月,有的年二月只有28天,有的
年二月有29天。
我们就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平年和闰年。
(揭示课题)
昨天老师布置你们研究了书P49页的月历,请拿出小研究,四人小组交流。
(生汇报)
a、有的年二月是28天,有的年二月是29天;
b、每隔3年就有一年是闰年;
c、每4年里就有1个是闰年。
师:观察的真细心,的确是这样。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所以前面我们观察1993年——XX年哪年是闰年?
不错,1996年、XX年、XX年是闰年,它们之间相差了多少呢?按照这个规律,往后推算,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你们也许会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呢?我们到知识加油站加加油就明白了!请看大屏幕。
(出示“闰年的由来”视频)
师:原来是这样啊,每4年里就有1个闰年。
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教师出示计算结果:()
993÷4=498 (1)
XX÷4=500 (1)
994÷4=498 (2)
XX÷4=500 (2)
995÷4=498 (3)
XX÷4=500 (3)
996÷4=499
XX÷4=501
997÷4=499 (1)
998÷4=499 (2)
999÷4=499 (3)
XX÷4=500
生: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师:对,也就是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板书)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能不能整除,能整除的就是闰年。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明理由。
出示计算结果:()
876÷4=469
936÷4=484
894÷4=473 (2)
996÷4=499
XX÷4=501 (1)
900÷4=475
师: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为什么1900年是4的倍数还不是闰年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
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
每400年就要多算3天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
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所以科学家又作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学生齐读一遍)
师:哦,原来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板书)
请同学们打开书49页,看最下面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一遍)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你的方法是什么呢?整百数的年份呢?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拿出练习本,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看看哪一年是闰年?
997
999
XX
XX
XX
2、运用刚才老师的方法,你能不能快速判断下面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试试看。
996
XX
2105
998
XX
XX
四、全课总结,评价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