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作业拖拉现象
孩子做事懒散拖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孩子做事懒散拖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缺乏动机和目标:孩子可能没有清晰的目标或动力去完成任务,因此他们不太愿意付出努力。
2.缺乏责任感:孩子可能没有被教导养成良好的责任感,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影响。
3.学习困难: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能会感到挫败并丧失动力。
这可能导致他们做事懒散拖拉,因为他们可能害怕再次失败。
4.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孩子可能没有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导致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拖延。
5.缺乏组织能力: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将任务分解为可操作的小步骤,也不知道如何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6.缺乏自律性:自律是一种能力,它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并有效地完成任务。
如果孩子缺乏自律性,他们可能会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很难集中注意力。
7.缺乏反馈和奖励机制:孩子可能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奖励,这使得他们难以理解完成任务的价值和重要性。
8.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能对孩子的懒散拖拉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高或家庭中缺乏规矩和纪律,孩子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任务。
9.抑郁或焦虑:孩子可能面临与情绪相关的问题,例如抑郁或焦虑。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动力和专注力,使他们变得懒散拖拉。
针对孩子懒散拖拉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来帮助他们:1.建立明确的目标和期望:与孩子一起制定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让他们理解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2.激发兴趣: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尝试将任务与他们的兴趣相关联。
这样可以增加他们对任务的动力和投入。
3.培养责任感:教育孩子有责任心,让他们理解完成任务的责任和影响。
4.教授时间管理和组织技巧:教育孩子如何规划和管理他们的时间,并将任务分解为可管理的小步骤。
5.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以鼓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6.建立纪律和规矩:建立家庭中的纪律和规矩,让孩子明确知道完成任务的要求和期望。
7.提供支持和帮助:展示对孩子的支持和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
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及对策

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及对策1.任务意识不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往往认为学生的一些问题等长大后就会自然解决,但上学以后,发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再想改已经很难了。
家长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学生任务意识不强,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动作反应,或者是家长的指令没有威慑力,学生认为即使完成不了后果也不是很严重。
2.生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握笔姿势不正确,手眼协调能力差学生处于成长的过程中,神经肌肉发育不充分,手眼协调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行动比较缓慢,学生小肌肉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书写的速度及质量。
有的学生做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小肌肉不够灵活,手指过于僵硬;还有的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不够,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另外书写错误较多,反复地进行修改,也会浪费不少时间。
3.主动退缩学生遇到不会的题,不知道先绕过去,而是停在那里,继而出现走神或是等待家长来帮助解决问题等现象,如果家长马上来帮助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有问题找家长”的思维习惯。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难题就求助,不愿意动脑。
4.视觉扫描间距过短,容易产生疲劳感观察学生每一次书写时的眼动频率,如果学生每写一两个字,就要看一下课本,或写生字时看一笔写一笔,说明学生视觉间距过窄或短时记忆不良。
频繁摆动头,会造成眼累、手累、颈累,作业速度会非常慢。
5.课堂听课效果差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时就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知识为基础是高效率作业的前提,而有的学生图省事,做作业前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这样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回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会儿又打电话问别的同学,写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会慢下来。
6.情绪不佳放学后学生认为终于可以玩了,在玩得高兴时被家长拉回来写作业,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对作业及学习产生厌烦。
另外家长监督太多、作业难度太大或量太多等都会导致作业情绪不佳。
小学生作业拖拉的原因及策略的研究(共5则)

小学生作业拖拉的原因及策略的研究(共5则)第一篇:小学生作业拖拉的原因及策略的研究小学生作业拖拉的原因及策略的研究一、问题提出做作业不仅能帮助孩子巩固学习过的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计划安排时间、约束自己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但是,目前,小学生出现经常拖拉作业的现象,这让各科老师都感到很头疼,据观察:每天早上学生都会提前10—15分钟到校,他们不是为了每天的早读,不是为了早上的打扫卫生,更不是为了早来和同学玩耍,而是来到教室在或紧或慢地写着、算着。
走近端详就会发现,他们是在写作业、背课文(不仅是语文,也有英语、数学),他们的作业没有完成,在补做。
另外,在办公室里,老师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生的作业问题。
有的老师说“每天怎么老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而且有时候人数也不止一两个,”另外的教师接下话茬:“我们班也有不完成作业的,从开学到现在没有一次作业全齐的,那几个学生不写作业也就罢了,还能编出各种理由让你相信他不写作业情有可原,或是说作业写完了,放在家里了。
唉!天天都能烦死。
”甚至,有时,家长打电话最关心的话题是:“我的孩子每天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吗?每次我要给他检查作业,都会说作业写完了,不用检查,或是今天没有作业等各种理由来拒绝家长的检查。
”目前,学生的作业拖拉已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问题,因此要探寻摸索合理的有利于学生的方法让学生改掉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增强学习信心,产生学习兴趣,做到及时完成反馈练习。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给老师在学生的作业问题上更多的启发,和对学生作业拖拉的更多重视,能更好地解决小学生作业拖拉的现象,为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成长服务。
实践意义:通过研究主要让学生改掉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做到及时完成作业掌握反馈练习的技能,增强学习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各所学校都会出现学生拖拉作业的现象,几乎每天的作业数都不能达到100%,每天都会出现3至4名学生拖拉作业,甚至最多平均达到10左右,这对学生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分析,国外学生作业拖拉现象不严重,教师的作业布置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不是固定的类型。
调研报告: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成因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成因及对策建议一说到孩子作业时的拖延现象,十个家长九个怨。
尤其是对于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通过随时记录小学生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家庭访谈以及班级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学业拖延行为,本文总结出以下六种小学生学业拖延中存在的现象,并对这六种现象进行归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
一、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现象一:丢三落四,缺乏条理这类孩子的突出表现是:物品摆放杂乱、无章法;做事丢三落四、无调理。
就拿写作业来说:不是找不到书,就是缺了本子;不是丢了橡皮擦,就是笔管里缺了墨水……为此,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找那个,一来二去,浪费掉的时间远比用来写作业的时间多。
现象二:行为懒散,无责任心这类孩子的突出症状是:对事不关心,对物不爱惜,对人不感激,做事拖泥带水,好坏一个样。
现象三:学习被动,不思进取这类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孩子一回到家,就像是到了一个暗无天日的境地,没有了生机。
满脸阴云密布,情绪低落,行动迟缓,做事磨磨蹭蹭。
一会儿吃,一会儿喝,一会儿上厕所等。
即便写起作业来也是心不在焉,一边玩一边写。
现象四: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这类孩子的表现是:书写撩撩草草,作题马马虎虎。
写一阵,改一阵,擦一阵的。
有时候蒙头蒙脑写了半天,突然发现全都搞错了,紧接着便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涂改、粘贴,甚至撕毁。
到头来时间花了,力气费了,可连一道题都没做出来,仍在原地打转转。
现象五:贪玩好动,注意力差这类现象多表现在年龄偏小的一、二年级孩子身上。
本学期,自己接了一个一年级班,班里就有两个小男孩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课很难坐稳当,东张西望不说,单就两只小手,总是忙个不停,如同小猴子似的,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要不就是一会儿这里抓抓,一会儿那里挠挠,好像着实有点身不由己的样子。
常常让人看着既好笑又好气的。
有时候为了教训他一下,在小手上“打上两板子”,可还没等咱们回过头来,他又动起来了,真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的原因及对策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的原因及对策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做事慢慢悠悠,动作磨蹭,经常要被大人催促多次才能完成一件事。
孩子为什么会磨蹭
1、能力不足做的慢
学龄前儿童的神经、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大脑与四肢配合并不是很灵活,完成比较精细的动作(如系鞋带、拿筷子)时会比较吃力,因而显得磨蹭。
2、过度依赖父母
心理学上有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那么孩子就会做20%;如果我们有80%的事不做,那么孩子自己就会做80%。
3、缺少时间观念
孩子太小,对于时间的把握并不清楚,更不理解家长口中的“五分钟”、“一两点”是什么概念,又如何按时完成要求呢?
4、不感兴趣或不知怎么做
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的兴趣点,免不了会让他们做一些不喜欢或没做过的事情,孩子因此抗拒磨蹭也在所难免。
怎样改掉孩子的小磨蹭
1、培养时间观念
家长可以参考幼儿园的一日流程表,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作息时间表。
合理安排饮食作息、休闲娱乐等时间,并和孩子一起遵守。
2、有效的奖惩措施
今天吃饭的时候宝宝没有看电视,比平时快了好多,妈妈很高兴。
如果你能连续一周这样,周日我带你去动物园玩。
若孩子没有丝毫进步,也可适当“惩罚”,减少孩子的休闲娱乐时间。
3、承担磨蹭的后果
既然孩子一直磨蹭,家长不妨彻底撒一次手,不再催促,让孩子自己尝尝磨蹭的后果,承担责任。
4、锻炼孩子自己做
家长需适当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做事,给他们更多提高自己的机会。
像是穿衣、吃饭、洗漱等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家长尽量不参与。
遇到有难度孩子不知如何着手的事情,家长可以做示范指导,但不要直接代替。
培养孩子高效做事的习惯: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拉问题

培养孩子高效做事的习惯: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拉问题引言:孩子做作业拖拉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他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在琐碎的事情上,导致作业拖延,效率低下。
然而,培养孩子高效做事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拉的问题,培养孩子高效做事的习惯。
一、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明确每个任务的时间限制和完成目标。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远离干扰和娱乐设备。
此外,保持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也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三、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时间规划是培养孩子高效做事习惯的关键。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将作业分解为小任务,并为每个任务设定时间限制。
同时,要鼓励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避免拖延。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做事的基础。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整理笔记、及时解决问题等。
此外,鼓励孩子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和浪费时间。
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分享知识、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等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要鼓励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将学习与成就感联系起来。
六、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家长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例如完成作业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或者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养成高效做事的习惯。
七、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高效做事的榜样,例如合理安排时间、专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孩子作业拖拉(范文9篇)

孩子作业拖拉(范文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孩子作业拖拉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孩子作业拖拉篇一]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观察学校布置的作业是否过多,孩子答题的方式是否有错误,是否先做自己会的,暂时把不会的放在一边,作业难度是否过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否过高了,孩子是否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孩子是否贪玩等等。
首先,人性告诉我们,人都喜欢把一件事情做好,并做的有效率。
孩子写作慢并非他们的本意,本身就很苦恼了。
在加上家长在边上的喋喋不休的唠叨,要想加快写作业的速度是更不可能了。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改变你的负面地焦躁、消极情绪,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在他们写作业时候,看准时机找一些孩子完成的作业进行表扬:“这个字写的真不错,比前几次进步了好多,这道数学题比较难,你能很快做出来,真不错!”。
孩子在一段时间完成一些作业,可以暗示他:“不错哦,这次作业完成只用了16分钟,比昨天快了5分钟”其次,一般学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5分钟,然后是课间休息。
小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时间有限,年龄越小的孩子集中时间更短。
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一开始可以设置的少一点,比如20分钟,30分钟。
然后慢慢加长。
给他一个阶梯,循序渐进的完成作业。
人不可能一步登天,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一级一级阶梯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写作业也不例外。
最后:跳出写作业慢这个问题,观察孩子做其他事情是否拖拉效率差,反思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效率如何。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指导老师,你的做事风格直接影响了孩子。
所谓言传身教,很难想象一个做事拖拉的家长能培养出一个有做事效率的孩子。
相反,家长雷厉风行,孩子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自觉地、快速的完成一件事情,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也就引刃而解了。
其次,孩子平时做事情有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写作业肯定也是漫不经心的磨洋工。
帮助孩子养成高效率做事的好习惯,才能彻底解决写作业拖拉的难题。
孩子写作业拖拉心得体会

孩子写作业拖拉心得体会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在写作业上拖拉的问题。
这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孩子和家庭的压力,也对孩子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在我解决孩子写作业拖拉问题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孩子拖拉写作业往往不仅仅是因为懒惰,还可能是因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或者缺乏学习方法。
因此,我们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一来,孩子会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也会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任务。
其次,要设立合理的学习计划。
孩子写作业拖拉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计划。
这样一来,孩子会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孩子写作业时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在写作业时,需要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划出一个专门的学习区域,放置学习用品并提供良好的照明。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完成作业任务。
此外,我们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孩子写作业拖拉时,我们可以为孩子设定小目标,当孩子完成任务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可以给予物质奖励,或者是亲子活动的时间,增加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最后,我们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孩子写作业拖拉时,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通过良好的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写作业拖拉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解决孩子写作业拖拉问题需要我们家长的耐心和关注。
我们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小学生作业拖拉现象
[摘要]小学生作业拖拉现象普遍存在,有表层的原因,如学生贪玩、偷懒、讨厌作业的心理,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责任感的缺乏、父母职责的错位、教师工作的失误等方面,针对这些根源,教师与家长要通力配合,共同帮助他们克服这个毛病。
关键字:小学生,作业拖拉,父母职责,教师工作
一.现象
在小学中,作业拖拉现象普遍存在。
作业布置下去,有的完成得又快又好,但是总有几个学生拖到最后,结果自己着急,老师费心,甚至有些同学的家庭作业经常无法完成,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进度。
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习拖延”,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
严重的拖延行为在国外心理学界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
因此,很有必要深入了解学生作业拖拉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原因
1.表层原因
根据平时的观察的经验,大多数教师都能了解到这些学生拖拉作业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觉得作业困难,做不下去;二是贪玩忘记了;三是具有一种怕做作业的心理。
碰到这些状况,很多教师一般是或帮助或提醒督促或批评教育。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生这次改了,下次仍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拖拉作业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状况不断。
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老师在对症下药时,只对准了这“病症”的“外症”,而没有抓住其“内症”。
以上所谈到的拖拉作业的几种情况都是指外症,是拖拉作业的表层原因,而没有挖掘到其深层原因,自然也就不能根本改变学生拖拉作业的现象。
那么学生作业拖拉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深层原因
2.1学习目的不明确
笔者经常做一些小调查,问学生“你为什么读书?”学生的回答多样,但是大多不是出于自身思考和主动要求,比如:“是爸爸要我读书。
”“在家里一个人没劲,所以要读书。
可以和大家一起玩。
”“读书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不干农活。
”在学生的心里,没有社会大集体的概念,把学习的目的局限在眼前与个人的身上,这恐怕与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这当然不能过多责备小学生,因为他们毕竟心智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平时合理地启发和引导,用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社会价值等深入浅出的说明白读书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2.2父母职责的错位
有些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家庭作业的心理是越多越好,就怕孩子闲着;有些家长处理孩子作业情况的方法也过于简单,或者利诱,或者打骂,长期以往,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拒绝和父母沟通,形成对家庭作业的
反感情绪。
而有些家长则是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作业不闻不问,甚至创造的不是有利的学习场所,比如在家中打麻将、打游戏。
试想,这样的环境能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全心完成作业吗?
2.3教师工作的失误
老师,通过布置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但是,往往我们的老师只是针对全班布置作业,没有把个别差异凸现出来。
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接受和完成作业能力也不同,比如有些孩子可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别的孩子可能需要半小时还不止。
因此,布置作业也充分说明一名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可以达到的作业量才能体现布置作业的技巧。
因此,我觉得我们的老师也有必要改变作业观,不要把完成作业就像完成皇帝的圣旨一样,促使一些完不成作业的孩子越来越惧怕作业,惧怕老师,还给自己带来不小的负担。
三.解决办法
分析了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后,不难发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和教师要配合起来,共同解决这个难题。
1.教师细心。
教师要科学控制好每天的作业量,每天亲自布置作业,加以提问同学的方式重复作业要点,并询问能否完成,要求学生响亮地回答“能”。
第二天早上优先为平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批作业,并及时订正,耐心辅导。
在上课时,多关注他们,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及时肯定与鼓励。
2.家长耐心。
很多有拖拉作业习惯的学生并不是一次不拖拉就是永远不拖拉了。
他们的行为会有反复,因此就需要家长的耐心教育和等待,给他改变的时间。
同时耐心地帮助孩子解决难题,与孩子共进退,帮助建立他们的信心。
3.建立奖惩分明的监督机制。
制定奖惩分明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约束学生的拖拉行为。
有着拖拉习惯的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往往都比较差,先帮助他们订立学习计划,每天检查他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学生按时或者提前完成任务,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而对由于拖拉没有顺利完成计划的学生,应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剥夺其玩耍的时间等以示警戒。
参考书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