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_间歇运动机构

21 2 2
2
运动关系(运动特性系数τ ):
tm 21 z 2 t 2 2z
讨论:τ >0,z≥3
21 z 2 2 2z
(2)销数 K
在0~0.5 之间,运动时间小于 静止时间。
K ( z 2) 2z
讨论:τ <1 常用K=1
§6-1 棘轮机构
组成:棘轮机构主要由
棘轮2、驱动棘爪3、摇杆1、 止动爪5和机架等组成 。
工作原理: 原动件1逆时针摆动时,棘轮逆时针转动 原动机1顺时针摆动时,棘轮不动
类型1:运动形式来分
单动式棘轮机构(转动、移动) 齿式棘轮机构 双动式棘轮机构 可变向棘轮机构
棘条机构(移动) 钩头双动式棘轮机构
运动;
加工复杂;
刚性冲击,不适于高速。
应用于计数器、电影放映机和某些具 有特殊运动要求的专业机械中。
§ 6-4 凸轮式间歇机构(不讲)
图6-11 圆柱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此机构实质上为一个摆 杆长度为R2、只有推程 和远休止角的摆动从动 件圆柱凸轮机构。
蜗杆凸轮分度机构
凸轮如蜗杆,滚子如涡 轮的齿。
作业:
6-2、6-3
2z K z2
增加径向槽数z可以增加机构运动的平稳性,但是机构尺寸 随之增大,导致惯性力增大。一般取 z = 4~8。
几何尺寸计算,学会参考机械设计手册
§6-3. 不完全齿轮机构
不完全齿轮机构是由普通齿轮机构演化而成。如图 所示,主动轮1为只有一个齿或几个齿的不完全齿轮, 从动轮2由正常齿和带锁止弧的厚齿彼此相间组成。
(2)制动机构
在卷扬机中通过棘轮机构实现制动功能,防止
链条断裂时卷筒逆转。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利用挠性元件(带和链)传递运动和动力 的机械传动,适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第一节 带传动概述
带传动常用在传递中心距大 的场合,传递的功率<50kW,传动 比常用<5
机 械 一、带传动的组成及带的类型 设 固联于主动轴上的带轮1(主动轮); 计 固联于从动轴上的带轮3(从动轮); 基 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2。 础
5.适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a.由于带工作时需要张紧,带对带轮轴有很大的压轴力;
b.带传动装置外廓尺寸大,结构不够紧凑; c.带的寿命较短,传动效率较低,需要经常更换; d.不适用于高温、易燃及有腐蚀介质的场合。
第六章 带传动的应用
带传动和链传动
摩擦带传动适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要求不准确、中小功 率的远距离传动。
带传动和链传动
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过 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可以避免的。而弹性滑动是由于拉力 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弹性滑动是不可以避免的。
第六章
四、V带传动的设计准则
带传动和链传动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传动带的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工作情况分析(力分析)
在带即将打滑的状态下,F达到最大值。此时,根据挠性体摩擦
的欧拉公式,对于平带传动,忽略离心力的影响,F1与F2之间的关系
为:
F1 F2e
(6-5) (6-6)
e 1 2 F 2 F0 2 F0 (1 ) e 1 e 1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机械设计基础vv带带轮的结构设计要求二v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质量小且质量分布均匀
精品文档-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赵冬梅)-第6章

(6-3)
由式(6-3)可知,当PA,PB相差很小时,螺母的位移会
很小。这种含双螺旋副且两螺旋副旋向相同的螺旋机构称为差动
螺旋机构,常用于微量调节、测微和分度装置中,如图6-17(a)所
示为镗床调节镗刀进刀量的差动螺旋机构。两螺旋副均为右旋,
导程PA=1.25 mm,PB =1 mm,当螺杆转动一周时,镗刀相对镗杆 的位移仅为0.25 mm,故可实现进刀量的微量调节,以保证加工精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棘轮还常用作防止机构逆转的停止器。这种棘轮停止器广 泛用于卷扬机、提升机以及运输机等设备中。图6-8所示即为 提升机的棘轮停止器。在棘轮机构中,棘轮多为从动件,由棘 爪推动其运动,而制成棘爪的运动可由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或 电磁装置等来传递。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图6-7 单向离合器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图6-16 滑动螺旋机构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6.4.1
如果把图6-16(a)中的转动副A也换成螺旋副,其导程
为PA,便得到如图6-16(b)所示的螺旋机构。如果螺旋副A和B的螺 纹旋向相同,则当螺杆转过φ角时,螺母的轴向位移s为两个螺旋
副移动量之差,即
s (PB PA) 2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图6-12 电影放映机中的槽轮送片机构
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
6.3 万 向 联 轴 节
6.3.1 单万向联轴节
图6-13所示的万向联轴节,实际上是一个空间四铰链连 杆机构。 轴1和轴2相交成α角,分别以普通圆柱面转动副A和D与 机架4相铰接。轴1和轴2的端部各装有叉形接头,分别以圆锥面转 动副B和C与中间十字形构件3相铰接。 B和C的圆锥面中心线相交 于十字形构件3的中点O,该中点也是轴1和轴2的交点。对于图613所示的单万向联轴节,当主动轴1回转一周时,从动轴2也随之 回转一周。但仔细观察两轴的转动可以发现,当主动轴1作等角速 转动时,从动轴2作变角速度的转动。如果我们以主动轴1的叉面 位于两轴所组成的平面内时作为它的转角φ1的度量起始位置(此 时φ1 =0),则两轴角速比i12的关系式为
机械设计基础第06章-机构组合设计与创新

• 销子不作圆周运动的槽轮机构,通过改变 槽数、销子数、链条长度,可适用于各种 不同目的(P73图4-7)。P73图4-8从一个 转动曲柄得到近似均匀角速度的摆动机构。
• P143图6-9推点轨迹均为圆,用于送料机构, 如糖纸、糖块、钢料。P144图6-10a实现大 摆角,常用于仪表中将敏感元件的微小位
• ①以差动齿轮机构(图26为其常见结构) 为基础机构。可构成齿轮连杆机构、齿轮 凸轮机构、复合轮系。
②以差动凸轮机构(图27为其常见结 构)为基础机构。可构成凸轮连杆机 构、凸轮齿轮机构。
• 转动副可改为移动副
③以差动连杆机构(图28)为基础机 构。可构成连杆齿轮机构、连杆凸轮
机构。
④组合实例分析
④改善输出构件的动力学特性
• 槽轮机构常用于转位和分度机械装置中, 运动时会带来振动与冲击,造成工作台不 稳,尤其是槽数较少的外槽轮机构。图14 采用双曲柄机构(不是平行四边形机构) 为前置机构,改善了动力学特性。
图15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为前置机构
• 这些串联的转位机构可在较高速度条件下工作, 并且转位平稳、锁止可靠、结构简单。④实现运动的合成2
z1 z2
1
s1 r2 •
凸轮与蜗轮固联,
• 凸轮与蜗杆固联,
蜗杆轴主动,蜗轮
并作为主动构件输
的运动是转动与移
入转动,输出构件
动的合成,常用于
蜗轮的角位移由两
机床作为运动误差
部分组成
的补偿。
§6-4 装载式组合
• 将基本机构装载在另一个基本机构的运动构 件上,末端输出构件实现复杂的工艺动作。 单联式只共用一个构件,双联式不止一个。
• 挫折+晚逆反+无信心 上网
机械设计基础 第六章 凸轮机构

6.2.1 凸轮机构的运动循环及基本名词术语
凸轮机构的一个运动循环大 致包括:推程、远休程、回 程、近休程四个部分
术语: 基圆 偏距 近休程 近休止角 推程 推程运动角 远休程 远休止角 回程 回程运动角 行程 推杆运动规律
6.2.2 几种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s h / 0 h 1 / 0 a0
凸轮廓线设计步骤: (1)划分位移曲线;
(2)取长度比例尺,绘出凸轮基圆,偏心距圆;
(3)获取基圆上的等分点; (4)绘出反转过程中的导路位置线;
(5)计算推杆的预期位移;
(6)将从动件尖顶点连成光滑曲线,即为凸轮轮廓。
理论轮廓线 实际轮廓线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
滚子半径的选择
滚子从动件作用: 1、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2、降低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局 部接触应力。
6.3.2 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的关系
tan
OC e
PC OP OC BC BC
BC s r02 e 2
P为凸轮和从动件的速度瞬心,故:
v OP
即: OP
v
ds d
于是:
tan
ds e d s r02 e 2
增大基圆半径或设置偏置均可减小压力角,
存在速度突变,加速 度及惯性力理论上将无穷 大,称为刚性冲击。用于 低速轻载场合。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s 2h 2 / 02 4h1 / 02 2 a 4h1 / 02
s h 2h( 0 ) 2 / 02 4h1 ( 0 ) / 02 2 a 4h1 / 02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机械常用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图6-6 双曲柄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图6-7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3. 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如图6-8a所示,双摇杆机构的两摇杆均可作为主动件,当主动摇杆1往复摆动时,
通过连杆2带动从动摇杆往复摆动。如图6-8b所示门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即是双摇杆机 构,当主动摇杆1摆动时,从动摇杆3随之摆动,使连杆2的延长部分上的E点(吊重物
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常见的是四杆机构。下面主要介绍其类型、运动转换及其特 征。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如图6-1所示,当平面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转动副时,称为铰链四杆机构。机 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4称为机架,与机架相连的构件1和3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相连的 构件2称为连杆。连架杆相对于机架能作整周回转的构件(如杆1)称为曲柄,若只能绕机 架摆动的称为摇杆(如杆3)。
图6-3 缝纫机踏板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在双曲柄机构中,如两曲柄的长度相等,且连杆与机架的长度也相等,称为平行 双曲柄机构(图6-6的ABCD)。平行双曲柄机构有两种情况:图6-6a所示为同向双曲柄 机构;图6-6b所示为反向双曲柄机构。
图6-5 惯性筛
图6-4 双曲柄机构运动示意图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连接而成的机构。在连杆机构中,所有 构件都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构件间均为面接触的低副,因此运 动副间的压强较小,磨损较慢。由于其两构件接触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容易, 所以应用广泛。缺点是连接处间隙造成的累积误差比较大,运动准确性稍差。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06

t m 21 τ= = t 2π
讨论: 1、τ>0,∴Z≥3 、 , 2、 τ = 2 Z < 2 3、要使 τ >
1 1 1
τ=
21 Z 2 1 1 = = 2π 2Z 2 Z
=0, (τ=0,槽轮始终不动 ) 。 槽轮的运动时间总小于静止时间。 槽轮的运动时间总小于静止时间。
1 须在构件1上安装多个圆销。 须在构件1上安装多个圆销。 2 2Z 设K为均匀分布的圆销数 τ = K ( Z 2) < 1 K< Z 2 2Z
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槽数 Z和拨盘圆销数 和拨盘圆销数K 和拨盘圆销数 通常,为了使槽轮 在开始和 通常,为了使槽轮2在开始和 终止运动时的瞬时角速度为零。 终止运动时的瞬时角速度为零。 以避免圆销与槽发生撞击, 以避免圆销与槽发生撞击,圆 销进入、 销进入、退出径向槽的瞬间使 O1A⊥O2A 则有: 则有: ⊥
四、槽论机构应用 一般用于转速不很高的自动机械、 一般用于转速不很高的自动机械、轻工机 械或仪器仪表中。 械或仪器仪表中。 电 影 放 映 机 的 送 片 机 构
ξ6ξ6-3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一、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1. 组成 主动凸轮、 主动凸轮、从动盘 2. 工作原理 主动凸轮连续转动,推动 主动凸轮连续转动, 从动盘实现间歇分度转动。 从动盘实现间歇分度转动。 3. 机构特点 ★结构紧凑,不需定位装置即 结构紧凑, 可获得高的定位精度 ★廓线设计得当,可使从动件 廓线设计得当, 获得预期的任意运动; 获得预期的任意运动; ★动载荷小,无冲击,宜高速; 动载荷小,无冲击,宜高速; ★加工成本高,安装、调整要 加工成本高,安装、 求严。 求严。
2π 2 1 = π 2 2 = π Z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齿轮传动

2.展成法 2.展成法 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与齿条)啮合时, 两轮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切制轮齿的加工方法 展成法切制齿轮时常用的刀具有 齿轮插刀
插直齿
插斜齿
齿条插刀
齿轮滚刀
用此方法加工齿轮,只要刀具和 被加工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α 相等,则不管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是多少,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 加工。这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方便, 得到广泛应用。
3.传动的平稳性
啮合线:N1N2线叫做渐开线齿轮 啮合线 传动的啮合线。 啮合角:啮合线N1N2与两轮节圆 啮合角 公切线t-t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啮 合角,用α′表示。 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渐开线在节 圆处的压力角。啮合角α′恒定。 啮合线N1N2又是啮合点的公法线, 而齿轮啮合传动时其正压力是沿公 法线方向的,故齿廓间的正压力方 向(即传力方向)恒定。 至此可知,啮合线、公法线、 压力线和基圆的内公切线四线重合, 为一定直线。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 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
4.齿厚:分度圆上一个齿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 齿厚,用s表示 5.齿槽宽:分度圆上一个齿槽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 长称为齿槽宽,用e表示 6.齿距: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同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 为齿距,用p表示,即p=s+e 7.齿宽:轮齿部分沿齿轮轴线方向的宽度称为齿宽,用b 表示 8.齿顶高: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a表示 9.齿根高: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f表示 10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用h表示 显然 h=ha+hf 11.齿宽:轮齿的轴向长度,用b表示
(3)齿数 因db=dcosα=mzcosα,只有m、z、α都确 定了,齿轮的基圆直径db 才能确定,同时渐 开线的形状亦才确定。 所以m、z、α是决定轮齿渐开线形状的三个 基本参数。当m、α不变时,z越大,基圆越大, 渐开线越平直。当z→∞时,db→∞,渐开线 变成直线,齿轮则变成齿条 (4)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 齿轮的齿顶高、齿根高都与模数m成正比。 即ha=ha*mhf=(ha*+c*)mh=(2ha*+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圆柱齿轮传动6.1 齿轮传动的特点、应用和分类6.1.1齿轮传动的特点齿轮传动用来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其圆周速度可达到300m/s,传递功率可达105KW,齿轮直径可从不到1mm到150m 以上,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机械传动。
齿轮传动与带传动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传递动力大、效率高;(2)寿命长,工作平稳,可靠性高;(3)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能传递任意夹角两轴间的运动。
齿轮传动与带传动相比主要缺点有:(1)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而成本也较高;(2)不宜作远距离传动。
6.1.2齿轮传动的类型6.2 渐开线的形成原理及其基本性质6.2.1 渐开线的形成直线BK沿半径为rb的圆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K 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
--- 渐开线上rb --- 基圆半径;BK --- 渐开线发生线;kK点的展角6.2.2 渐开线的性质(1)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线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相应弧长。
由于发生线BK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故(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法线必然与基圆相切。
换言之,基圆的切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法线。
因为当发生线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时,它与基圆的切点B是发生线上各点在这一瞬时的速度瞬心,渐开线上K点的轨迹可视为以B点为圆心,BK为半径所作的极小圆弧,故B点为渐开线上K点的曲率中心,BK为其曲率半径和K点的法线,而发生线始终相切于基圆,所以渐开线上任意一点法线必然与基圆相切。
(3)渐开线齿廓上某点的法线与该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该点的压力角。
(4)渐开线的形状只取决于基圆大小。
基圆愈小,渐开线愈弯曲;基圆愈大,渐开线愈平直。
当基圆半径为无穷大,其渐开线将成为一条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6.2.3 渐开线方程建立渐开线方程式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渐开线压力角的概念:当以渐开线作为齿轮齿廓曲线并与其共轭的齿廓在K 点啮合时,该齿廓在K 点所受正压力的方向线为KB ,齿轮绕O 点转动时,K 点速度方向线为Kv ,两者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渐开线在K 点的压力角,用表示,其大小等于∠KOB 。
以O 为极点,OA 为极轴,建立渐开线的极坐标方程。
由△OBK 可知:向径: cos b k kr r α= 极角: tan k k k k k k bAB KB r r θαααα=-==- k θ称为压力角k α的渐开线函数,工程上用表示。
渐开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为使用方便,在工程中已把不同压力角的渐开线函数值列成渐开线函数表(详表可查阅参考书)。
6.3第三节 渐开线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6.3.1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6.3.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 模数齿轮圆周上轮齿的数目称为齿数,用z 表示。
根据齿距的定义知2 压力角3 齿数4 齿顶高系数ha =ha*m(ha*=1)5 顶隙系数c=c*m (c*=0.25) hf =(ha*+c*)m全齿高 h=ha +hf=(2ha*+c*)m标准齿轮是指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齿轮。
内齿轮与外齿轮的不同点是:1.齿顶圆小于分度圆,齿根圆大于分度圆。
2.齿廓是内凹的,其齿厚和槽宽分别对应于外齿轮的槽宽和齿厚。
3.齿顶圆必须大于基圆。
齿条与外齿轮相比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齿廓不同高度上的压力角均相等,且等于齿廓的倾斜角,此角称为齿形角,标准值为20°。
2、齿廓在不同高度上的齿距均相等,即:。
3、齿廓不同高度线上的齿厚和槽宽各不相同,其中只有一条高度线上的齿厚等于槽宽,即:这条线我们称为齿条中线(它相当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
6.3.3常用测量项目1、分度圆弦齿厚和弦齿高:此两值可在机械手册中查得。
2、固定弦齿厚及固定弦齿高:当齿轮为正常齿制时3、公法线长度:是指齿轮千分尺跨过k个齿所量得的齿廓间的法向距离。
用途:测量公法线长度的方法来检验齿轮的精度,以控制轮齿齿侧间隙公差如何计算公法线长度呢?如图所示,设千分尺与齿廓相切于A、B两点,A、B两点在分度圆上,设跨齿数为k,则AB两点的距离AB即为所测得的公法线长度,用Wk表示。
实际测量时跨齿数k必须为整数,故上式必须进行圆整。
圆整的方法为:将结果取一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取整。
6.4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6.4.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以上三个图中的齿轮都是渐开线齿轮,图1和图2中的主动轮只能带动从动轮转过一个小角度就卡死不能动了,而图3中的主动轮可以带动从动轮整周转动,看来并不是任意两个渐开线齿轮都能正确地进行啮合,而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正确啮合条件。
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从图3中可以看出:两个渐开线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参加啮合的轮齿的工作一侧齿廓的啮合点都在啮合线N1N2上。
而在图1和图2中,工作一侧齿廓的啮合点H不在啮合线N1N2上,这就是两轮卡死的原因。
从图3中可以看出是齿轮1的法向齿矩,是齿轮2的法向齿矩,亦即:这个式子就是一对相啮合齿轮的轮齿分布要满足的几何条件,称为正确啮合条件。
由渐开线性质可知,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相等,故上式也可写成将和代入式中得:由于模数m 和压力角均已标准化,不能任意选取,所以要满足上式必须使:1212m m mααα====结论:一对渐开线齿轮,在模数和压力角取标准值的情况下,只要它们分度圆上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就能正确啮合。
6.4.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1 一对轮齿啮合过程2 连续传动条件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研究轮齿的啮合过程当两轮齿顶圆加大时,点B2和B1将分别趋近于点N1和N2,实际啮合线将加长,但因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实际啮合线不会超过N1N2,即N1N2是理论上可能的最长啮合线,称为理论啮合线。
全部渐开线齿廓都参加工作,而是图中阴影线所示的部分。
实际参与啮合的这段齿廓称为齿廓工作段。
从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来看,啮合点实际走过的轨迹只是啮合线上的一段,即,称为实际啮合线。
从理论上讲重合度=1就能保证齿轮的连续传动,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制造和安装的误差,为确保齿轮传动的连续,应大于或至少等于许用值[]。
6.4.3渐开线齿轮的无侧隙传动1、外啮合齿轮传动一对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在什么情况下能满足无侧隙啮合条件呢?为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的中心距是两轮分度圆半径之和,此中心距称为标准中心距。
啮合线N1N2与O1O2的交点C 是啮合节点,而两轮分度圆也相切于C 点,所以分度圆与节圆重合为一个圆。
即条件。
从动画1中可以看出,虽然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法向齿距相等,但是,当前一对轮齿在点B1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尚未进入啮合,传动中断。
在动画2中, ,当前一对轮齿在B1点即将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正好在B2点啮合,传动刚好连续,在传动过程中,始终有一对轮齿啮合。
在动画3中,,当前一对轮齿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确保了传动的连续性。
在传动过程中,有时是一对轮齿啮合,有时是两对轮齿啮合。
所以,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实际啮合线大于或至少等于法向齿距。
我们把与的比值用 表示, 称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故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由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与槽宽相等,因此结论:两个标准齿轮如果按照标准中心距安装,就能满足无齿侧间隙啮合条件,能实现无齿侧间隙啮合传动。
两个标准齿轮在这种安装情况下,还有什么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轮齿顶与另一轮齿根之间有一个径向间隙c ,我们称为顶隙,它是为储存润滑油以润滑齿廓表面而设置的,这就是标准齿轮齿根高大于齿顶高的原因,并因此把c*称为顶隙系数。
在上述的安装情况下c=c*m ,c*m 称为标准顶隙。
一对标准齿轮按照标准中心距安装,我们称之为标准安装。
2、标准齿轮齿条标准安装及啮合特点在标准安装情况,节点C是齿条中线与分度圆的切点,齿轮分度圆与节圆重合,齿条中线与节线重合;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由于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槽宽,齿条中线上的齿厚也等于槽宽,且均等于。
结论:标准齿轮和齿条如果是标准安装,就能满足无齿侧间隙啮合条件,能实现无齿侧间隙啮合传动。
当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时,无论是标准安装还是非标准安装都具有下面两个特点:1.齿轮分度圆永远与节圆重合,2.啮合角永远等于分度圆压力角,6.5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近代齿轮加工方法很多,如:切制法、铸造法、热轧法、冲压法、电加工法等。
但从加工原理的角度看,可分为两大类,即仿形法和范成法。
仿形法是用与齿槽形状相同的成形刀具或模具将轮坯齿槽的材料去掉。
常用的有铣削法和拉削法。
1.仿形法仿形法是在普通铣床上用轴向剖面形状与被切齿轮齿槽形状完全相同的铣刀切制齿轮的方法,如图所示。
铣完一个齿槽后,分度头将齿坯转过3600/z,再铣下一个齿槽,直到铣出所有的齿槽。
由于渐开线齿廓的形状取决于模数、齿数和压力角的大小。
压力角虽只有一个标准值(20度),但模数的标准值却有几十个,尤其是齿数的取值范围更广。
如果为不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都准备一把刀具,刀具数量就会相当庞大,非常不经济。
在实际生产中,对同一种模数,一般只备有1至8号八种铣刀。
每一号铣刀的刀刃形状都是按对应的该组齿轮中齿数最少的那个齿轮的齿形制成的。
仿形法加工方便易行,但精度难以保证。
由于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而基圆半径r b=(mzcosα)/2,故齿廓形状与m、z、α有关。
欲加工精确齿廓,对模数和压力角相同的、齿数不同的齿轮,应采用不同的刀具,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
生产中通常用同一号铣刀切制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故齿形通常是近似的。
表中列出了1-8号圆盘铣刀加工齿轮的齿数范围。
圆盘铣刀加工齿数的范围2.展成法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无侧隙啮合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刀具与齿坯的运动就像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最后刀具将齿坯切出渐开线齿廓。
范成法切制齿轮常用的刀具有三种:(1)齿轮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外齿轮;(2)齿条插刀是一个齿廓为刀刃的齿条;(3)齿轮滚刀像梯形螺纹的螺杆,轴向剖面齿廓为精确的直线齿廓,滚刀转动时相当于齿条在移动。
可以实现连续加工,生产率高。
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只要刀具与被切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相同,不论被加工齿轮的齿数是多少,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加工,这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此展成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6根切现象与最少齿数6.6.1 根切现象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超过理论啮合线极限点N时(如图所示),被加工齿轮齿根附近的渐开线齿廓将被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如图所示)。
6.6.2 标准外齿轮的最少齿数如图所示为齿条插刀加工标准外齿轮的情况,齿条插刀的分度线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