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反思民主和自由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反思民主和自由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反思民主和自由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美国从英国殖民地走向独立,同时也反映出了民主和自由观念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及其对民主和自由的意义进行反思。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当时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受到英国政府的控制和压制。

对此,殖民地民众逐渐产生了不满,开始触发了民主和自由的思潮。

其中,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重税、限制贸易等政策成为了导火索,使得北美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标志着北美殖民地决心对抗英国统治。

战争进行的过程虽然艰苦,但北美殖民地的军队逐渐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最终在1783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取得了独立。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和反思1. 民主观念的兴起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反映出了殖民地民众对于民主和自由的强烈追求。

战争过程中,人民群众参与到了战争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英力量。

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后来美国的民主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政治体制的改革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建立了独立的政权体系,确立了联邦制度,强调各州之间的自治和人民的参与。

这种改革使得美国政治体制更加注重民主和自由,对世界各国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民主法治观念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也促进了民主法治观念的传播。

美国制定了《独立宣言》和《宪法》,其中《宪法》对于民主和自由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法律文书的产生和实施,为后来民主法治观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参考。

4. 民主和自由的国际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影响深远,不仅对美国自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和自由意识的兴起产生了启示。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反映出了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强烈愿望,激励了其他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和民主的倡议和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的个人见解

美国独立战争的个人见解

美国独立战争的个人见解一、背景介绍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殖民地地位,建立了独立的联邦制度。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探讨美国独立战争,并分析该战争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世界带来的启示。

二、原因分析1. 税收政策: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的北美殖民地属于英国帝国。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殖民地中兴起了反抗英国赋税政策的声音,如1765年颁布的《印花法案》,引发了广泛不满和抗议。

2. 政治权力争夺:双方在政治权力分配和代表性上存在分歧。

美洲殖民地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被剥夺权益之虞,并积极寻求摆脱英国统治的途径。

3. 利益冲突:商贸与经济利益是导致整个矛盾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北美殖民地作为英国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被迫接受英国的贸易限制和垄断。

三、战争对美国的影响1. 独立与民主体制:独立战争为美国赢得了从严重依赖英国到建立自主国家的过程。

美国通过制定《独立宣言》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代表性民主政体,进一步加强了个人自由和权利。

2. 建设与发展:美国从一个农业社会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工业化强国。

战争期间锻炼了大量独立守卫者、持久战斗能力,促使美洲移民探索未开垦土地提供更多机会。

3. 启示与前景:美国独立战争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其他殖民地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启示全球范围内的被殖民地和压迫者寻求权益保护、自由发展。

四、对世界的启示1. 民族舆论激励革命:正义与道德上合理化要求反抗背叛行为,并通过媒体传播以便迅速形成同盟。

2. 对民主政体的倡导:独立战争引领了美国的代表性民主体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模仿参照。

推动了双方平等、家族权威力量与互助信仰推广。

3. 社会公平观念:美国独立战争中呼唤自由与平等,反对奴隶制度,并在后来促成了废奴运动。

这些观念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公正与人权斗争的焦点。

五、总结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伟大斗争,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突破。

它不仅使美国获得独立地位,建立起代表性民主体制,还进一步强化了个人权利和自由概念。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和政治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和政治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和政治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场战争发生在18世纪末期,是美国民族独立的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和政治意义,并探讨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美国独立战争始于1775年,结束于1783年。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英国政府试图通过征收税收和加强对美洲殖民地的控制来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

美国殖民地居民排斥这种控制,最终反抗英国的统治。

1776年7月4日,美国就在费城宣布独立,并公布了《独立宣言》。

这一宣言由美国开国元勋所撰写,强调了人民的天赋权利、政治平等、民主自由等思想,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先后击败了英国军队,最终于1783年与英国达成和平协议,获得了独立和主权。

这标志着美国成为一个自主独立的国家,从而结束了300多年的欧洲殖民地统治。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政治意义1. 民族自由意识的觉醒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民族自由意识的觉醒。

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民的天赋权利、政治平等、文化多样性等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其融入到国家法律、行政和立法机构中,成为美国建国后的政治基础。

这种自由意识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对法国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发布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启发,其具有标志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使民主自由成为欧洲政治思潮的主流。

此后,欧洲许多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基本的人权保障制度。

2. 民族自决意识的强化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具有民族自决权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国家。

这种成功的示范效应,也促进了其他民族自决意识的强化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许多国家在反殖民、争独立的过程中,从美国的经验中学习到了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

其中,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借鉴了美国的民主秩序、国家机制和法治治理。

美国独立战争历史上的思想和理念

美国独立战争历史上的思想和理念

美国独立战争历史上的思想和理念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不仅决定了美国的独立、民主和自由,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

这场战争的背后,有一系列的思想和理念推动着它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以这些思想和理念为主线,探究美国独立战争历史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1. 自由和民主的信仰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是13个殖民地的居民对英国政府的高税、无代表等不公政策的抗议和反抗。

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自由和民主的信仰和渴望。

早在1620年,移民便在美洲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自成一派,且一直保持着自由、独立、民主的传统。

当时美洲人民认为,他们有权利享受自由和权利,英国政府不应该对他们进行高昂的税收和妨碍他们的经济发展。

他们坚信,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政府应该为人民服务,属于人民的权利不应被剥夺。

2. 资本主义和商业文明的兴起美国独立战争背后的许多动力和核心是商业文明的兴起。

在美国13个殖民地中,手工业和农牧业成为了当时的主要产业,特别是经营农田耕种和货物贸易。

它们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和经济文化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以经济为中心,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美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种经济文化体系的支持下,美国人逐渐懂得了如何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并通过投资和贸易积累财富。

这些成功为自由、独立和民主运动提供了资金和人力资源。

3. 革命意识和人类平等美国独立战争起初是由英国政府的不公决策所引发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革命失去了最初的焦点,转而维护人类平等的理念。

美国人民相信,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生命、自由和幸福。

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而不仅仅是贵族、富人或某些特权阶层才有权利享受自由和权利。

这种理念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和美国人民的维护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决心。

4. 民族自豪和美国文化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文化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美国人民逐渐懂得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发展出了许多美国独特的文化,例如音乐、文学、艺术、民俗、习惯、风格和言语等等。

初中历史美国独立战 争的历史意义知识点

初中历史美国独立战 争的历史意义知识点

初中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知识点《初中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提到美国独立战争,那可真是一段充满波折和传奇的历史篇章。

对于咱们初中生来说,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那可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一课。

当年的北美大陆,那是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佬在那儿横征暴敛,把北美人民当提款机。

税赋重得能压死人,各种限制和压迫让北美人民喘不过气来。

就说那时候的贸易吧,英国规定北美只能和英国做生意,这就像把北美捆在了英国的小船上,一点自主的权利都没有。

而且,英国还派军队驻扎,美其名曰“保护”,实际上就是监视和控制。

北美人民那叫一个憋屈,心里都憋着一股火。

终于,北美人民忍不住了,喊出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

这意思就是说,既然在英国议会里没咱北美的代表,凭啥让咱们交税?这可不是瞎嚷嚷,这是北美人民觉醒的标志。

后来,就有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那场面,可热闹了。

一群勇敢的北美人民,趁着夜色,偷偷摸上了英国的运茶船,把一箱箱茶叶倒进了海里。

那不是茶叶,那是北美人民对英国压迫的反抗。

想象一下,黑漆漆的夜晚,一群人紧张又兴奋地倒着茶叶,海风吹着,心里满是对自由的渴望。

再后来,战争就打响了。

华盛顿带领着那些勇敢的士兵,穿着不太整齐的军装,拿着不太先进的武器,就和强大的英军干上了。

那条件艰苦得没法说,缺吃少穿是常事,可他们就是不退缩。

记得有一场战役,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士兵们冻得手脚都麻木了,肚子还咕咕叫。

但一听到冲锋的号角,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着往前冲。

有的士兵鞋子都跑破了,脚磨出了血,还在坚持战斗。

这场战争的胜利,那意义可大了去了。

首先,北美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自己当家做主人啦!这意味着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制定自己的法律,管理自己的国家。

从经济上说,美国独立后,不再受英国的贸易限制,可以自由地和全世界做生意。

工厂开起来了,农田里的庄稼长得更旺了,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

在政治方面,美国建立了一套相对民主的制度。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在美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场战争发生在18世纪末期,以美国殖民地与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为主轴。

本文将探讨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从政治、社会和经济等角度分析其影响。

一. 政治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权利而进行的战斗。

这场战争宣告了美国独立,使得美洲新大陆的第一个独立国家诞生。

这标志着美国人民从英国的殖民地变成了自主国家,并为后来的美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

美国宪法的起草和制定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政治变革,确立了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地位。

二. 社会意义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为美国人民赢得了解放,并为大量奴隶争取了自由。

在独立战争后的几十年,美国陆续废除了奴隶制度,实现了社会的平等和包容。

此后,美国社会开始形成以自由、平等和多元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模式,并逐渐实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三. 经济意义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战争结束后,美国不再受英国的经济控制和剥削,而是开始发展自己的经济体系。

经过独立战争的洗礼,美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的决心。

这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贸易和商业的蓬勃发展,最终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四. 影响世界美国独立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独立战争的成功鼓舞了后来世界各地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民。

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并获得独立的殖民地,为其他殖民地争取独立树立了榜样。

随着美国的崛起,其价值观也开始扩散到世界各地,对后来的国家建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美国独立战争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从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来看,独立战争为美国人民争取了自由和民主权利,奠定了美国作为一个自主国家的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独立战争启发了其他殖民地追求独立的斗争,并将美国的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历史意义深远影响了整个世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一、政治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美国殖民地时期,使得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通过独立战争,美国人民获得了自由与民主的权利,并从英国统治下解放出来。

这次战争标志着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奠定了美国独立国家的基础。

二、独立宣言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独立宣言中提出了人民平等、民主自由、追求幸福的理念,这对当时的美国、对世界其他殖民地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扩大了人权的观念,并激励了其他国家和人民追求自由与独立的斗争。

三、对世界观念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成功揭示了殖民地与殖民主义的矛盾。

这对于当时的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地同样具有巨大的影响。

很多受到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看到了美国人民的胜利,也开始了他们自己的争取独立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尊严和自由而不断奋斗。

四、民族自尊心的觉醒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民族自尊心觉醒的开始。

通过这场战争,美国人民展现出了他们的团结力量和斗志,让他们更加自豪地称自己为美国人。

这种民族自尊心不仅仅是美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也是建立自己国家的必备条件,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启发其他国家独立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对于其他国家独立运动有着积极的示范和鼓舞作用。

它启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者,激励他们也要为自己的独立而奋斗。

例如,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独立运动都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掀起了一系列的民族独立潮流,推动了殖民主义的衰落。

六、奠定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基石美国独立战争不仅带来了政治独立,还确立了美国作为一个自主国家的地位。

此后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和军事强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美国建立的宪法体系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建设和法律制度改革。

七、推动世界民主进程美国独立战争的政治理念和民主观念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

独立战争的胜利证明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使得民主成为了一种价值追求。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政治理念与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政治理念与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政治理念与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这场革命战争彻底改变了当时美洲殖民地与英国的关系,最终导致美国独立。

在独立战争中,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理念和观念,这些理念不仅为美国独立争取到了合法性和正义性的基础,而且也对之后美国政治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政治理念之一就是“人民主权”。

殖民地的开拓者为了争取独立,开始提出了“无代表税制”和“无法无权”等口号,旨在表达他们希望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愿望。

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高额税收和过度干涉引发了殖民地的不满情绪,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利参与国家决策,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人民主权的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明确表述:“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并成为美国政治体系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政治理念还涉及到民主和代议制的概念。

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建立了一个以选举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这一体系赋予人民在政府决策中一定的权利,并且能够通过选举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种民主的政治理念在独立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实践。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会议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大陆会议由代表各个殖民地利益的代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决策往往通过辩论与合议的方式达成,尊重多数人的意愿。

这种代议制度思想也在美国历史的后续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政治理念还涉及到创立新的政府机构和法律框架。

在战争结束后,美国重新组织政府,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确保国家运转的稳定和秩序。

这些政府机构和法律框架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观念,并且推动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例如,美国宪法的制定便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

宪法为美国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石,规定了国家机构的权力分配和关系,以及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为美国政府的机构发展提供了指导,而且也为后来的其他国家提供了蓝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论文・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李剑鸣 提 要:独立战争爆发前十余年间,北美殖民地人士针对英国的“新殖民地政策”展开激烈辩论,阐述殖民地反对英国政策的理由和依据,辩论从伸张殖民地居民的权利开始,逐步发展到否认英国对北美的宗主权,为谋求独立制造思想舆论,为进行革命寻找理论根据。

通过这场辩论,北美居民对殖民地的地位和命运的认识更为清醒,维护自由和争取独立的信念逐渐明确,《独立宣言》的理论思路和逻辑框架已具雏形;欧洲的政治哲学在辩论中转化为北美民众的常识,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政治自由主义。

关键词:新殖民地政策 政治辩论 自由 权利 常识化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政府谋求强化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管理和控制,却最终导致殖民地和母国彻底决裂,殖民地居民在对英国的政策进行抵制的同时,针对这些政策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大辩论①。

这场政治辩论在美国历史上乃是一大公案,涉及美国革命的起源和性质、美国政治思想传统的形成及特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历来颇受历史学家的关注②;但在不断的阐释和评说中,许多问题的本来意义受到了遮蔽。

国内有关论著对于这场辩论大多略而不论,或偶有涉及者,亦言不及义。

本文试图从美国早期社会和政治的变动着眼,通过梳理辩论的话语及其“语境”,以解析其历史内涵,诠释其本来意义。

①②研究这场政治辩论的代表著作有Clinton Rossiter ,Seedtime of the Republic :The Origin of the A merican T radition of Political L iberty ,New Y ork ,1953;Bernard Bailyn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 merican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1967;H.Trevor Colbourn ,The L am p of Ex perience :W hig History and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A merican History ,New Y ork ,1974;G ordon Wood ,The Creation of the A merican Republic ,1776—1787,New Y ork ,1972,Chapter 1;John Philip Reid ,The Concept of L iberty in the A ge of A merican Revolution ,Chicago ,1988;J. C. D.Clark ,The L anguage of L iberty 1660—1832:Political Discourse and Social Dynamics in the A nglo 2A merican World ,Cambridge ,England ,1994等。

美国有关论著多将这场辩论称作“宪政辩论”,本文以“政治辩论”名之,以其更能全面地涵盖所涉及的内容。

一 政治辩论的由来和进展这场发生在1764—1775年间的政治辩论,直接的导因是英国在1763年后推出的“新殖民地政策”。

辩论的一方是反对英国政策的殖民地人士①,而代表英国立场的主要不是文字,而是不断出台的政策和措施②。

在殖民地,卷入辩论的人主要是本地议会议员、律师、商人、牧师等精英人物,也包括许多生平难以稽考的普通人。

他们当中有激进派和温和派之分,而主导着辩论的主流和走向的乃是激进派。

随着英国政策的变化和帝国内部危机的加深,辩论几度出现高潮。

辩论的焦点和指向虽几经变化,而其话语和主旨则一以贯之;反对征税以维护权利,否认英国权威以争取自治,谋求独立以捍卫自由。

自由和权利乃是辩论的核心话语。

在辩论中,殖民地人士制定决议,向英国递交请愿书,发表许多小册子、文章、通信和布道词,以表述自己的意见。

殖民地发达的印刷出版业和数量众多的报纸,在辩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到18世纪中叶,9个殖民地建立了自己的印刷所;1764年各殖民地共有报纸23种,1783年更增至58种③。

当英国着手推行其“新殖民地政策”时,殖民地所具备的传播手段被迅速调动起来,成为政治辩论的有力媒介。

1763年以前,殖民地居民大体上能够接受英国的管理和干预,何以“新殖民地政策”却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和抗议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殖民地的自主性经过长期发育,此时变得相当成熟,已经和母国的控制难以相容。

殖民地在经济上已具有较强的自足性;人口达到200余万,而且欧裔居民产生了一定的共同体意识,自认为是有别于母国居民的“美利坚人”;各殖民地议会下院在和总督及参事会的权力较量中不断得势,成为权力结构的核心;另外,由于法国从北美的撤退和印第安人威胁的缓解,殖民地对自身的防卫能力也有了相当的信心。

这些变动增强了北美居民的自治要求,使他们越来越难以忍受英国的管理和控制。

争端起于英国为增加岁入而向北美征收关税和国内税。

英国议会1764年4月制定的《糖税法》,在形式上仍是以往关税政策的延续,但其目的有所变化:一是增加岁入以支付殖民地防卫等方面的开支;二是加强对北美贸易的管理④。

在殖民地人士看来,这触犯了他们的财产权利,已不是一般的关税措施。

多数殖民地议会下院通过了正式的抗议书。

纽约议会向英国议会下院递交了请愿书⑤;弗吉尼亚的抗议书提到了“无代表不征税”的原则⑥。

对于殖民地的抗议及其理由,英国方面做出了反应。

内阁的财政秘书托马斯・惠特利著文申述英国议会对殖民地征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了“实质性代表权”的说法。

可见,《糖税法》的出台,触发了殖民地与母国关于代表权、议会主权、殖民地的权利和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辩论。

《糖税法》没有带来所期望的收益,1765年3月,英国政府制定了《印花税法》,首次使英历 史 研 究2000年第4期 ①②③④⑤⑥The Remonstrance to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Prologue to Revolution ,pp 116—17.The New Y ork Petition to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Prologue to Revolution ,pp 18—14.Sugar Act ,in Prologue to Revolution :Sources and Documents on the Stamp Act Crisis ,1764—1766,ed.Edmund S.Morgan ,New Y ork ,1973,pp 14—8.Cary Carson ,et al.,eds.,Of Consuming Interests :The S tyle of L if 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har 2lottesville ,1994,p 1357.英国报刊发表了若干为英国政策辩护和批驳殖民地反英言论的文章,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也有一个同情和支持殖民地反英派立场的群体;在北美,支持英国政策的人也发表了大量辩论文字。

这里的“殖民地人士”系指反对英国政策的北美居民,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

国的征税权渗透到国内税收的领域,从而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性质,成为关乎殖民地的基本权利和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项旨在改善帝国财政状况的法令,结果使帝国体系陷入重大危机,成为殖民地和母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揭开了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序幕。

弗吉尼亚议会率先做出了反对《印花税法》的决议,其他一些殖民地以此为蓝本拟定了各自的决议。

各地报纸和印刷所推出了许多抗议性的文章和小册子,其中以詹姆斯・奥蒂斯的《英属殖民地权利申论》、斯蒂芬・霍普金斯的《殖民地权利考辨》、丹尼尔・杜拉尼的《论英国议会为获得岁入而立法向英属殖民地征税的适当性问题》、理查德・布兰德的《英属殖民地权利探讨》影响尤大。

在辩论中,民间言论和官方立场彼此呼应、相互为用;许多政论的作者已湮没难考,但其文字、逻辑和思想大多如出一辙。

殖民地人士反对《印花税法》,并非因为税额沉重。

正如驻美英军总司令托马斯・盖奇在一封信中所说:“问题不是《印花税法》不合时宜,也不在于殖民地居民没有能力支付税额,而是它不合宪法,违反了他们的权利,(他们)支持各殖民地的独立性,不肯服从大不列颠的立法权”①。

这场论争可以说是革命前政治辩论的第一次高潮,它引出了一个殖民地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日益成熟的北美社会在英国殖民体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当然,这时殖民地人士所反对的不过是具体政策,并不否认英国的权威,他们仍然保持对英王的忠诚。

1766年3月,英国政府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撤销了《印花税法》;同时制定《公告令》,宣布英国对殖民地拥有绝对的主权,为以后的征税埋下伏笔。

果然,1767年6月,英国议会根据查尔斯・汤森的提议制定了一项在殖民地征税的新法律。

从经济的角度看,《汤森税法》的税额很低,人均约4便士②;但殖民地居民的反应和税额高低没有关联,只要英国政府直接征税,他们就加以反对。

《汤森税法》激起了新一轮政治辩论的高潮。

马萨诸塞率先采取行动,于1768年1月向国王呈递请愿书,要求废除新的税法;同时还向其他殖民地发出公开信,谴责《汤森税法》违背了“无代表不征税”的原则,呼吁各殖民地采取共同行动。

弗吉尼亚等10个殖民地相继效法马萨诸塞。

约翰・迪金森以“一个宾夕法尼亚农场主致英属殖民地居民的信札”为题,发表了12篇反对《汤森税法》的文章。

这些“信札”不胫而走,北美仅有4种报纸没有刊登这些文章。

迪金森的最大贡献在于,解释了以关税形式出现的《汤森税法》何以同样侵犯了殖民地的权利③。

在反对《汤森税法》的运动中,殖民地和母国的关系急剧恶化。

英国政府在取消《汤森税法》后不久,又于1773年5月推出了《茶税法》,授权东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销售茶叶。

殖民地抗议浪潮再度兴起,发生了“波士顿茶会”等暴力事件,英国在一些殖民地的权力机构近乎瘫痪。

于是,英国议会通过了4项“强制性法令”,对马萨诸塞实行惩戒;并准备用武力平息反抗。

殖民地人士则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策。

此后未出半年,独立战争即告爆发。

在北美和母国关系陷入日益深刻危机的同时,殖民地人士的政治意识也在不断深化。

这一阶段,政治辩论转向检视英国历史上的所有殖民地政策,开始否定英国对北美的主权,独立的舆论趋于成熟,革命的政治理念逐渐形成。

1768年,赛拉斯・唐纳发表“自由树献辞”,系统表达了对于自由和权利的认识,批判了英国对殖民地的许多政策,号召北美居民为捍卫自由而斗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①②③John Dickinson ,L etters f rom a Farmer in Pennsylvania to the Inhabitants of the B ritish Colonies ,in T ractsof the A merican Revolution ,1763—1776,ed.Merrill Jensen ,Indianapolis ,1967,pp 1133—160.Edwin J.Perkins ,The Economy of Colonial A merica ,New Y ork ,1980,p 1139.Quoted in Lawrence Henry G ipson ,The Coming of the Revolution ,1763—1775,New Y ork ,1962,p 1115.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