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 第单元 第讲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用文档 第单元 第讲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含答案

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纲要求](1)19世纪以来的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2)19世纪以来的美术: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考点1|文学的繁荣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浪漫主义文学(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①欧洲的革命和战争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

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内容:反对封建制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4)风格: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5)成就国别人物作品意义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1)时间: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早期。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征①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成就(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作: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4.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核心问题主要文学流派的不同风格[史料探究]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史料一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惊人的艺术力量刻画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复杂内心世界,深刻剖析了被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毒化、扭曲了的病态心理和双重性格。

他宣称“真正的现实主义”就是“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惊人的正确性叙述人的内心状态”。

【精品】2020高考历史一轮教案: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

【精品】2020高考历史一轮教案: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

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3)特征①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②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

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反映,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它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后者则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2)代表人物及作品:高尔基的《母亲》。

①内容:生动描写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②地位: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4.现代荒诞派戏剧(1)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造成了西方国家人民的精神危机,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2)特点: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

(3)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史料一《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①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中学教育参考》史料二《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

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乞乞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画廊。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章节测试(含解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章节测试(含解析)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至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

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

当时这些作品主要是基于人们( )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对自然风光的向往C.对社会的理性认识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2.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属于哪个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3.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印象派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4.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

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A.《唐璜》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母亲》5.文学、艺术虽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在创作风格上可以有相似之处。

与下列名画具有相同创作风格的作品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日出·印象》6.19世纪的某一画家,其举办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就震惊了欧洲画坛,因为他的个人画展不是在卢浮宫内,而是在卢浮宫大门口举办的,不让他进入卢浮宫展出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是在绘画,而是在写实,写整个社会的现状。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韶关高三调研)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

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是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然提倡绝对自由,但是“随兴的取材”不符合自由主义,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故D项错误。

2.《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

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

余波流衍”。

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A.雨果《巴黎圣母院》B.海明威《老人与海》C.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D.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解析:选A。

材料中《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3.(2019·银川一中模拟)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

这反映出当时()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解析:选D。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影响的信息,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者反对过分的强调理性,他们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C项错误;据材料“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以得出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故D 项正确。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汇编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汇编

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48分)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动。

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材料中的“它”是哪种文学流派?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英国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长诗《荒原》。

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

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

该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3、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

这反映出作者A擅长创作荒诞主义文学作品B抨击了资产阶级有软弱性C关注社会并深入剖析现实D强调反封建专制的思想4、中国作家莫言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得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这反映出莫言的文学作品A注重发掘人类情感B以打乱时空顺序为创作手法C剖析社会生活本质D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5、“他碑前名总会有一束,或几朵鲜黄的向日葵。

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献上去的。

但没有人会捧来艳丽而名贵的花朵。

敬仰者们都知道他生命的特殊而非凡的含义,他生命的本质及其色彩。

”材料中的“他”A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B开创印象画派C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D作品追求抽象6、20世纪,随着西方科技是照相技术的发展,绘画“不再作为自然的奴仆了”,要“为艺术而艺术”。

依据材料,此后的绘画将A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B表现出前卫和先锋特色C追求光与色的特殊效果D力争展现最真实的场景7、“他们用极度抽象的形体和泼墨式的色彩去表现自然物体和人体,多数作品全然不顾科学家所称的客观现实。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人民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解析人民版

课后限时集训 ( 三十二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间: 40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共48 分)1. 18—19世纪,欧美作家笔下有“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 假定的 ) 险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没落及世界观相对照。

”这些作品主要表达()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自然风光的神往D.对西方文明的忧愁D[ 作家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并无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思虑,所以不是理性认识,更不会波及科学发展问题,清除A、B 两项。

题干资料表示作家关注的是自然界,揭示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损坏,并不是纯真地描述自然,所以 C 项错误。

资猜中“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关注的是对自然界的影响,旨在说明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而联合所学知识可知,18— 19 世纪欧美各国展开工业革命,题干作品揭露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损坏, D 项切合题意。

]2.重申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感情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重申完整的精准,而是位于二者的中间点,跟着感觉走。

”以下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A.《百年孤单》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D [ 依据题干资料分析该文学风格是浪漫主义文学,A、B两项属现实主义风格, C 项属于现代主义风格, D 项是浪漫主义风格作品。

]3. 1836 年,果戈剪发布了《钦差大臣》,该书描绘的是公子王孙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路过外省某市,被误以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惹起惊慌,闹出了很多笑话。

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权贵们的丑陋原形。

这反应出作者()A.善于创作荒谬主义文学作品B.抨击了财产阶级的脆弱性C.关注社会并深入分析现实D.重申反封建专制的理想C[ 依据资料“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权贵们的丑陋原形”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作品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属于现实主义文学,应选C项。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

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1|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背景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是欧洲革命与改革的年代,革命或改革后的欧洲使人们感到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代表拜伦雪莱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西风颂》成就塑造“拜伦式英雄”;《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充满幻想,体现真正乐观主义精神特征揭露丑恶现实,追寻个性解放和理想主义;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同情下层劳动群众,强调人道主义道德感化(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2)代表国别代表作品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双城记》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3)特征①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②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

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反映,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它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后者则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2)代表人物及作品:高尔基的《母亲》。

①内容:生动描写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②地位: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4.现代荒诞派戏剧(1)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造成了西方国家人民的精神危机,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2)特点: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

(3)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史料一《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

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doc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韶关高三调研)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

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是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然提倡绝对自由,但是“随兴的取材”不符合自由主义,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故D项错误。

2.《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

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

余波流衍”。

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 )A.雨果《巴黎圣母院》B.海明威《老人与海》C.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D.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解析:选A。

材料中《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3.(2019·银川一中模拟)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

这反映出当时( )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解析:选D。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影响的信息,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者反对过分的强调理性,他们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C项错误;据材料“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以得出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故D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韶关高三调研)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

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是浪漫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然提倡绝对自由,但是“随兴的取材”不符合自由主义,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故D项错误。

2.《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

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

余波流衍”。

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A.雨果《巴黎圣母院》B.海明威《老人与海》C.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D.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解析:选A。

材料中《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3.(2019·银川一中模拟)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

这反映出当时()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解析:选D。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时间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影响的信息,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者反对过分的强调理性,他们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C项错误;据材料“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以得出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故D 项正确。

4.(2019·菏泽模拟)司各特的小说向英国文坛吹来了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原则的新鲜空气,以对真实辉煌画面的描绘、繁华人物的展示、盛大场合的铺张,吸引了大批读者。

这表明司各特的小说()A.引领了现实主义新篇章B.修正了浪漫主义的缺陷C.有再现社会风貌的特色D.体现了文学风格的融合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以对真实辉煌画面的描绘、繁华人物的展示、盛大场合的铺张,吸引了大批读者”主要强调司各特的作品特点是再现社会风貌,不是说其是现实主义,故A 项错误;材料中仅仅强调“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原则的新鲜空气”说明其风格与浪漫主义的差异,不是修正浪漫主义的缺陷,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司各特的小说再现了社会现实的风貌,故C项正确;材料中“吹来了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原则的新鲜空气”说明其未体现不同文学风格的融合,故D项错误。

5.(2019·商丘模拟)“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是()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选D。

浪漫主义文学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古典主义文学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突出理性,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由材料关键信息“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可知,这一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故D项正确。

6.(2019·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解析:选A。

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可知与爱因斯坦相对论有关,故材料反映的主旨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故A项正确;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内容的变化能体现出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但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超现实主义是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流派,与20世纪50年代前后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同一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故D项错误。

7.《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

(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

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

”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得知描述的是浪漫主义作品,《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故A项错误;《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强调的是色彩,故B 项错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D项正确。

8.(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

”从此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验到()A.浪漫主义的感性B.印象主义的光影C.现实主义的细节D.现代主义的夸张解析:选B。

根据材料“色彩成为一种语言符号、一种灿烂的文辞,并以图像形式反映真实,其形象没有绝对的轮廓,物体之间相互由光线与空间连接,使人对之产生一种瞬时的感受”可知其强调光和色的瞬间印象,与印象主义特征相吻合,故B项正确。

9.“在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

以纯粹的虚构、特定的境遇取代了传统文学围绕人物关系、人物命运展开情节,也取代了主人公与他人及自身发生的种种冲突。

把人物从缺乏意义而又无法忍受的现实中拉开。

”下列哪一作品能体现这一特点()解析:选D。

A项属于浪漫主义,注重情感,把未来寄托于美好的理想中,故A项错误;B 项属于印象画派,强调光与色,瞬间印象,故B项错误;C项属于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的描写现实生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虚构性”“把人物从缺乏意义而又无法忍受的现实中拉开”,与现代主义反传统关注自我相符,故D项正确。

10.(2019·河南高三质检)19世纪中期以后,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激发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A.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B.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C.已成为当时主流音乐风格D.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解析:选A。

19世纪中期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中,钢铁工业取得巨大进步,而材料“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琴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反映了钢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音乐的进步,表明浪漫主义音乐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故A项正确。

11.(2019·荆州高三调研)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

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说明() A.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解析:选B。

根据所学可知,爵士乐并没有提高黑人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等内容可知,爵士乐的通俗性和大众性是其流行的原因,故B项正确;美国长期以来有种族歧视,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反种族歧视的内容,故D项错误。

12.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

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A.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B.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C.夸张和想象给富足的人们以鼓舞D.历史和冒险给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解析:选A。

材料“20世纪30年代”“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等题材电影的盛行,主要受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过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故A项正确;二战爆发于1939年,故B项错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对美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创伤,因此C项“富足”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美国并未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

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材料二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

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所学,从理论上和技术上两个方面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