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处理和应用实例

制药废水的处理和应用实例
一、制药废水的处理
1、物理处理:离心法、沉淀法、过滤法、沙池法、厌氧法、膜法等。
2、化学处理:pH调节法、氧化剂法、抑制剂法、催化剂法、活性炭法、混凝沉淀法、热处理法、光催化法、萃取法、水解法等。
3、生物处理:氧化池、生物滤池、生物活性池、生物吸附池、生物
膜法、反硝化法等。
二、制药废水的应用实例
1、离心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尿素提取法,可将大量尿素从水中
分离出来。
2、沉淀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法,可有效
的将水中的有机物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水的活性物质减少,沉淀物可以得
到回收利用。
3、过滤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抗菌剂过滤法,可将抗菌剂从废水
中有效的过滤出来,从而避免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沙池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抗生素沙池法,可将抗生素从水中
有效的分离出来,并可回收利用。
5、厌氧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氰基溴酸盐厌氧法,可以将水中的
有机物及非有机物降解到低毒性,以便后续处理。
6、膜法:应用于制药行业中的有机溶剂膜法,可将水中的有机物有效的分离出来,有效的提高药品的浓度和纯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药品的质量。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工艺流程见图1。
• 预处理
• 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格栅、斜板沉淀池 和凋节水解池,其中调节水解池设置潜水 搅拌,保证水质混合均匀。由于原水为制 药废水,水解酸化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调节池集中排气, 经活性炭吸附后外排。
• HDIC(厌氧多循环反应器)将EGSB和IC两种工艺 相结合,在已有的IC反应器基础上增加EGSB出 水回流,并设置了内回流和沼气回流,强化了反 应器内循环,使得液体上升流速增大,容积负荷 高且产气量大;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远大于液体 的上升流速,颗粒污泥不会因为液体的紊动而流 失,保证了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反应器的启动 时间短,高径比大,占地面积小。由于厌氧出水 水质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仍需后接好氧处理。
器下的反应室产生的沼气,使得在分离器 之上的悬浮物沉淀下来;能够适应HDIC
反应器上升流速高的要求,不影响气、液、 固分离效果。将HDIC反应器隔成两个反 应室,使得反应器的实际处理能力大大增
强,抗冲击负荷能力提高,保证了运行的 稳定性。
③布水系统是厌氧反应器的关键配置,它 对于污泥与进水充分接触、最大限度地利 用反应器的污泥是十分重要的。布水系统 兼有配水和水力搅动作用,为了保证这两 个作用的实现,需要满足如下原则:进水 装置的设计使分配到各点的流量相同;进 水管不易堵塞;尽可能满足污泥床水力搅 拌的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 合,防止局部产生酸化现象。
• ④控制系统是厌氧反应器的必要配置,它 通过对HDIC的进水量、回流量、温度、pH、
沼气产量等的监控,可保证系统高效稳定
运行,避免反应器因水质的波动受到冲击
而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运行;同时使整个 运行管℃,因此在HDIC反 应器进水处设换热装置,利用水–水换热器 加热。
制药废水 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组成和性质。
以下是一般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1.预处理:包括调节pH值、搅拌、沉淀、调节温度等步骤,旨在
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和可沉淀物。
2.生物处理: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废水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
无机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
3.化学处理:包括化学沉淀、氧化还原、中和等过程,用于去除废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其他难降解物质。
4.吸附和离子交换:利用吸附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
重金属等进行吸附和去除。
5.膜分离:利用反渗透、超滤等膜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
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
6.活性炭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
和异味。
7.深度处理:如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紫外光解等)可以进
一步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
8.二次沉淀:对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以去除残余的悬
浮物和生物污泥。
需要根据具体的制药废水特点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此外,应合理运营和管理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和达标。
请注意,在进行制药废水处理时,应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制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但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
制药污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终端处理。
一、预处理1.1 调节pH值:制药废水中的pH值通常偏酸或偏碱,需要通过加碱或加酸来调节pH值,以便于后续处理。
1.2 沉淀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以便于后续处理。
1.3 溶解氧去除:通过通入氮气或其他气体,将溶解氧从污水中去除,以减少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制药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2 厌氧处理: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2.3 污泥处理:通过沉淀、浓缩和脱水等步骤,将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以减少废物的排放。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炭吸附器,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一些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提高水质。
3.2 氧化反应:通过加入氧化剂,如氯或臭氧,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的浓度。
3.3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器或滤料,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等进行深度过滤,提高水质。
四、终端处理4.1 紫外线消毒:将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的污水引入紫外线消毒器,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残留的微生物,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4.2 残留物处理:对终端处理后产生的残留物进行处理,如干燥、焚烧或填埋等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监测与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
总结:制药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终端处理等多个阶段。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制药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制药厂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制药厂废水常见处理方法1.生化处理法: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体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化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制药厂废水中的有机物,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2.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固体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分子筛等。
吸附法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渣处置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氧化法:采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高级氧化剂(如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超声波氧化等。
氧化法对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运行成本较高且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4.色谱法:利用色谱技术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色谱法能够对制药厂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后续的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5.反渗透法:利用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分离和浓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浓缩处理。
反渗透法适用于废水中溶解性离子和有机物的去除,但能耗较高。
6.光催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和光能对废水进行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典型的光催化剂有二氧化钛。
光催化法具有高效、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需要光源供能和光催化剂的再生问题。
7.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对废水进行净化。
植物处理法适用于废水中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且对植物本身具有保护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不同制药厂废水的特性和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废水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运用、废水预处理以及处理后的污泥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也是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制药厂废水处理的综合考虑,能够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制药废水是指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汇总。
1.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处理制药废水。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法。
中和法是通过加入酸碱中和剂将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沉淀法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形成沉淀,然后通过沉淀物的过滤或沉淀分离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氧化法是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害物质氧化降解,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2.生物法处理:生物法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一般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步骤。
固定化床法是将细菌固定在特定的支撑物上,使其附着生长,并用于废水的处理。
人工湿地法是将废水经过人工湿地的过滤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膜分离法处理: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超滤是利用孔径为0.01-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纳滤是利用孔径为0.001-0.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反渗透是利用孔径为0.00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对废水中的无机盐和溶解性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4.吸附法处理: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固体表面,并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吸附剂常用的有活性炭、椰壳炭、沸石等。
吸附法广泛应用于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等的去除,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5.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处理方法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法,如电解法、臭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等。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1.生物处理法。
生物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
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从而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生物法分为
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好氧生物处理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将
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厌氧生物处理则放置废水在有无氧的环境下,
利用厌氧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
2.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还原法等。
沉淀法使
用化学药剂的沉淀作用,将污染物沉淀下来,然后分离固体与液体。
吸附
法则利用吸附剂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将其从废水中除去。
氧化还原法则将
化学物质在氧化还原的过程中,实现对有机物的降解。
3.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半透膜或超滤膜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固体
颗粒、胶体等物质分离出去,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4.热唤法。
热唤法是利用加热将水蒸发掉,只留下固体颗粒及溶质。
常用在制药
废水中,将溶液浓缩后形成固体物质。
5.其它方法。
制药废水处理还可以使用多种化学方法,如氧化剂、石灰中和、气浮、电化学法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以实现更好的废水处理效果。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1处理技术制药废水的处理难点在于废水中的某些成分有可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出水不符合排放标准。
因此,提高可生化性是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目前,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化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以及其组合方法。
1.1化学法化学法是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目前以氧化法、电解法以及高级氧化法等作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及$级处理比较常见。
谭燕宏研究表明,KMnO4氧化法预处理中草药制药废水的优化反应条件为:KMnO4投加量13mg/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5min,pH为6,预氧化法为后续处理减轻了很大难度,但是由于反应温度过高,给实际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
赵敏采用三维电极法对河南郑州某制药厂维生素制药废水深度处理进行试验研究,优化工艺参数:电解电压为10V,极板间距8cm,电解时间20min,初始pH为4,此时COD和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9.5%和93.57%,但是酸性环境中可能会产生对电极和反应槽的腐蚀作用,所以寻求适合的催化剂,使反应在不调节pH或者在稍偏酸的环境中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从而降低运行的成本。
微电解法目前已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Zhou Jian等对铁炭微电解系统处理高氮、难降解制药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填料的粒度,pH、铁碳含量、气水体积比和停留时间,影响铁炭微电解系统的脱氮效率。
冯雅丽等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COD为10.08g/L,pH 为8.3,盐质量分数为3.5%,BOD5约为1400mg/L,B/C为0.14的高含盐制药废水,优化反应条件:pH为4.5,铁投加量40g/L,铁炭质量比1:1,反应时间4h,COD去除率可达40%以上,并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该法处理设备简单、易制作、操作方便、处理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易于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等特点。
化学法也可作为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李再兴等研究表明,Fenton氧化抗生素废水2级处理出水的单因素试验优化工艺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5mL/L,初始pH为4,Fe2+、H2O2摩尔比为1/20,反应时间为60min,实验证明了Fenton氧化作为抗生素废水3级处理的可行性,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有待考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制药企业生产废水由于其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高,尤其是生物化学和间歇性排放等特点,成为我国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
不同的废水质量、数量、处理程度等。
还要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这里,我们总结了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并与您分享。
医药废水,顾名思义,是由制药厂生产的中药片和西药。
制药废水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药生产废水和各种洗涤洗涤废水制备工艺。
制药废水特点
药品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水的特性。
药品生产是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和药用植物分离纯化获得的,由于药品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工艺复杂,原料种类繁多,原料生产工艺和中间体生产工艺严格控制原料和中间体的质量,原料净产量低,副产品多。
其具有以下特点:
1.cod含量高。
2.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500~25000毫克/升);
3.成分复杂
4.生物毒性物质的存在;
5.硫酸盐浓度高
此外,制药废水还具有较高的色度、较高的ph波动性,废水中的残留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这是有毒有机废水处理成本之一,难以处理。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常用的医药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他组合工艺。
由于医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医药废水的质量使得大多数医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不能达到标准,因此生化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一般设置调节池调整水质、水量和酸盐基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物理化或化学方法作为预处理技术,降低水中的漂浮物、盐分和部分化学需氧量,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物质,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便于后续废水的生化处理。
一、【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代谢、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和一些不溶性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来净化水。
在当代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关键有好氧生物空气氧化、空气氧化降解和厌氧消化溶解等。
生物解决技术性因其经济可行性和无二次污染而遭受愈来愈多的关心。
二、【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原料和化学工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废水的一种方法。
三、【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指污染物处理后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相转移实现技术的去除,常用的单元操作是萃取、吸附、膜技术、离子交换。
四、【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是指从粉末水中分离溶解物质或混浊物以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如网格(筛分)、沉淀(沉淀砂)、过滤、微滤、气浮、离心(旋流)分离等。
目前,医药废水处理仍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
上海优普公司根据废水的特性,结合生产实绩,分析制药废水的发生过程,开发了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