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随着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制药污水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制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一、物理处理1.1 沉淀物理处理工艺的第一步是通过沉淀将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沉淀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促使悬浮物沉淀下来,常用的药剂有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铁等。
沉淀池中的悬浮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沉淀到污泥底部,然后通过污泥处理进行进一步处理。
1.2 过滤过滤是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通过滤网或者滤纸等过滤介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过滤可以去除沉淀工艺中未彻底沉淀的悬浮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
过滤后的水质更清澈,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处理。
1.3 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将污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处理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机,悬浮物被甩到离心机的壁上,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分离。
离心分离可以有效去除弱小颗粒和胶体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二、化学处理2.1 氧化化学处理工艺中的氧化过程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
氧化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2 中和制药污水中往往含有酸性或者碱性物质,通过添加中和剂将其中和至中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
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等。
中和可以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其符合环保要求。
2.3 沉淀剂的添加在化学处理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沉淀剂来促使悬浮物和有机物沉淀下来。
沉淀剂可以与污水中的有机物或者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去除。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合适的温度、pH条件,好氧微生物可以高效地降解制药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有机物的污染。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随着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制药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制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制药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工艺,以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
一、预处理阶段1.1 调节pH值:制药污水中的pH值通常较低,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者石灰,将污水的pH值调节到中性或者碱性,以便后续处理过程的进行。
1.2 固液分离:制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需要进行固液分离。
常用的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离心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悬浮物和固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1.3 溶解氧供给:制药污水中的有机物容易消耗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因此,在预处理阶段需要进行溶解氧供给,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微生物进行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二、生物处理阶段2.1 好氧生物处理:制药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好氧生物处理来降解。
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2.2 好氧-厌氧处理: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采用好氧-厌氧处理工艺。
首先将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初步降解,然后将降解后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2.3 活性炭吸附:制药污水中可能含有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或者有毒物质,此时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进行处理。
将污水通过活性炭床,活性炭的大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有毒物质。
三、化学处理阶段3.1 氧化处理: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生物处理降解的有机物,可以采用氧化处理。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氯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
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的物质。
3.2 沉淀处理:制药污水中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离子,通过添加适当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铁或者氢氧化铝,可以将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结合形成沉淀物,从而去除重金属污染。
制药废水 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制药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组成和性质。
以下是一般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1.预处理:包括调节pH值、搅拌、沉淀、调节温度等步骤,旨在
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和可沉淀物。
2.生物处理: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废水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
无机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
3.化学处理:包括化学沉淀、氧化还原、中和等过程,用于去除废
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其他难降解物质。
4.吸附和离子交换:利用吸附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
重金属等进行吸附和去除。
5.膜分离:利用反渗透、超滤等膜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
微生物和溶解性有机物。
6.活性炭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
和异味。
7.深度处理:如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紫外光解等)可以进
一步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
8.二次沉淀:对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以去除残余的悬
浮物和生物污泥。
需要根据具体的制药废水特点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此外,应合理运营和管理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和达标。
请注意,在进行制药废水处理时,应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标题: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制药行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大量废水的行业。
制药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方面介绍制药污水处理的工艺。
一、物理处理:1.1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1.2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将悬浮物截留下来,实现固液分离。
1.3 吸附法:利用吸附介质吸附有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二、化学处理:2.1 氧化法: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降低有机物含量。
2.2 中和法:通过添加中和剂使废水中的酸碱度维持在合适范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氧化还原法:通过还原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实现废水处理。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废水。
3.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净化废水。
3.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净化水质。
四、综合处理:4.1 综合处理工艺: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采用多级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4.2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技术实现废水的精细过滤和分离,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4.3 循环利用:将处理后的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五、技术创新:5.1 高效处理技术:不断研发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5.2 节能减排技术:开发节能减排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3 自动化控制技术: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废水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结论: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需要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效果。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制药废水零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制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但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
制药污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终端处理。
一、预处理1.1 调节pH值:制药废水中的pH值通常偏酸或偏碱,需要通过加碱或加酸来调节pH值,以便于后续处理。
1.2 沉淀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以便于后续处理。
1.3 溶解氧去除:通过通入氮气或其他气体,将溶解氧从污水中去除,以减少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制药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2 厌氧处理: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
2.3 污泥处理:通过沉淀、浓缩和脱水等步骤,将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以减少废物的排放。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炭吸附器,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一些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提高水质。
3.2 氧化反应:通过加入氧化剂,如氯或臭氧,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降解有机物的浓度。
3.3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器或滤料,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等进行深度过滤,提高水质。
四、终端处理4.1 紫外线消毒:将经过物理化学处理的污水引入紫外线消毒器,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残留的微生物,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4.2 残留物处理:对终端处理后产生的残留物进行处理,如干燥、焚烧或填埋等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监测与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
总结:制药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经过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终端处理等多个阶段。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制药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标题: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制药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有效的制药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环保政策要求。
本文将介绍制药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
一、预处理阶段1.1 污水采集:将制药废水从生产设备中采集起来,避免污水外泄。
1.2 沉淀处理:通过沉淀池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固体污染物。
1.3 调节pH值:对污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其pH值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二、生化处理阶段2.1 好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菌群降解有机物。
2.2 厌氧处理:对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减少COD和BOD。
2.3 氨氮去除: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排放。
三、膜分离技术3.1 超滤:利用超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微生物和悬浮物。
3.2 反渗透:采用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
3.3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膜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
四、高级氧化技术4.1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催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4.2 高级氧化:采用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技术对废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
4.3 电化学氧化: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五、消毒处理5.1 紫外消毒:采用紫外光对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消毒。
5.2 臭氧消毒:利用臭氧对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消毒。
5.3 氯消毒:通过加入氯化物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结论: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以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
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消毒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处理制药废水,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双重目的。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

制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制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有效去除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药污水处理的标准工艺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1. 前处理前处理是制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旨在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前处理工艺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和沉淀,用于去除大颗粒物质;化学方法包括调节pH值、加入凝结剂等,用于沉淀和凝结悬浮物。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制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悬浮生物团聚体(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生物膜法则通过在固定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生化处理要求控制好温度、pH 值、DO(溶解氧)等参数,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氧化、沉淀等。
吸附方法通过吸附剂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使其从水中去除;氧化方法通过氧化剂氧化有机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沉淀方法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
4. 二次沉淀二次沉淀是对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沉淀,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常用的二次沉淀方法包括重力沉淀和浮选。
重力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浮选则通过加入气泡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浮起来,然后通过表面刮板或者旋流器进行去除。
5.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以防止污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
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照射杀灭细菌和病毒;氯消毒通过加入氯化物使其释放出氯离子,杀灭细菌和病毒。
以上是制药污水处理的标准工艺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制药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的调整和优化。
总结制药废水处理常规工艺流程

总结制药废水处理常规工艺流程制药废水处理常规工艺流程总结。
制药废水可是个挺难搞的东西呢,不过也有一些常规的处理工艺流程。
一、物理处理。
1. 格栅。
这就像是一个大筛子,把那些大的固体垃圾,像什么药瓶子的碎片啊,大的包装纸之类的东西给拦下来。
就好像我们吃饭的时候,先用筷子把大骨头挑出来一样。
如果这些大东西直接进到后面的设备里,那可就麻烦了,说不定会把设备弄坏呢。
2. 调节池。
制药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啊,总是变来变去的,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调节池呢,就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
它能把不同时间段进来的废水混合均匀,让废水的水量和水质都变得相对稳定一些。
这样后面处理起来就更方便啦,就像我们做菜的时候,把调料都搅拌均匀了,菜才会更好吃。
二、化学处理。
1. 混凝沉淀。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废水里的小杂质们找个“小伙伴”,让它们抱在一起。
通过加入混凝剂,那些微小的悬浮颗粒就会相互结合,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就像小雪花一样沉到水底啦。
这就好比是在一群小朋友里,给他们分组,让他们手拉手,然后乖乖地坐到一边去。
2. 氧化处理。
有时候废水中有些顽固的有机物,就像调皮的小怪兽一样,很难除掉。
这时候就需要氧化处理啦。
比如说用臭氧或者过氧化氢来氧化这些有机物,把它们变成比较容易处理的小分子。
这就像是用魔法把大怪兽变成小怪兽,然后就容易对付多啦。
三、生物处理。
1. 好氧生物处理。
这可是处理制药废水的主力军呢。
好氧微生物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它们在有氧的环境下,把废水中的有机物当作食物,吃啊吃,然后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就像我们吃面包一样,把面包消化掉,变成能量和一些其他的东西。
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就是让微生物在水里形成一团一团的污泥,这些污泥里住着好多微生物呢;生物膜法就是让微生物附着在一些载体上,形成一层膜,然后它们就在膜上处理废水。
2. 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就有点特别啦,它是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复合床(UBF)
具有反应液传质和分离效果好、生物量大和生物种类多、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结构简单、污泥截留能力强、稳定性高、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对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中有特殊的作用。
可行工艺参数
摩尔浓度Fe2+:H2O2=1:3,pH:2~4,停留时间:2~5 h。
污染物削减及排放
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
高级氧化技术
汇集了现代光、电、声、磁、材料等各相近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声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饱合烃的降解,且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适用性
适用于NH3-N浓度高于5000 mg/L的废水。吹脱效果随pH值上升而提高,水温低时吹脱效果低。
可行工艺参数
停留时间0.5~1.5 h,pH 8~11,塔高6米时,气液比2200~2300,布水负荷率≤180 m3/m2·d。
污染物削减和排放
氨氮去除率60-90%。
2、化学法
采用化学方法时,某些试剂过量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因此在设计前应做好相应实验研究工作,且化学药品昂贵。化学法主要有铁碳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和Fenton试剂法。
工艺参数
臭氧投加量20~30mg/L,接触时间1~2 h。
污染物削减及排放
可生化性可提高到BOD5/COD>0.3,COD去除率可达50%。
Fenton试剂处理法
亚铁盐和双氧水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它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C2O42-)等引入Fenton试剂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强。该方法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放大,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方法。
天然生物有机物,如有机酸、蒽醌、木质素、生物碱、单宁、鞣质、蛋白质、糖类、淀粉等
制药废水的危害
制药废水虽然因产品、原料、工艺方法的不同而水质各异,但总的来说,制药废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毒性物质多、难生物降解物质多、含盐量高,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1、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有机物在水体中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时,都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有机物含量过大就会使水体缺氧或脱氧,从而造成水中好氧水生物死亡,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缺氧消化产生甲烷、硫化氢、醇、氨、胺等物质,进一步抑制水生生物,使水体发黑发臭。
2、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某些药剂及其合成的中间体往往具有一定的杀菌或抑菌作用,从而影响水体中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并最终破坏这一水体整个的生态系统平衡。例如当水中含青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时,可抑制绿藻的生长。
类型
来源
组成
抗生素生产废水
发酵滤液、提取的萃余液、蒸馏釜残液、吸附废液和导管废液等
主要含菌丝体、残余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有机溶剂等。有机物浓度很高,COD可高达5000~20000mg/L,BOD可达2000~10000mg/L,SS浓度则可达到5000~23000mg/L,TN达到600~1000mg/L
3、生化法
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由于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很高,所以一般需要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下表总结了厌氧和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法)
厌氧消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无需另设污泥回流装置。
通常要求进水中SS含量<1000mg/L,适用于高浓度制药废水。
中温(35~40ºC)条件下,COD容积负荷5~10kg/m3·d。常温条件下,COD容积负荷3~5kg/m3·d。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ASB+AF)
结合了UASB和厌氧滤池(AF)的优点,使反应器的性能有了改善。
水解酸化法
可将有机大分子降解,改善原水的可生化性;反应迅速、池子体积小,投资少,并能减少污泥量;不需密闭、搅拌,不设三相分离器,降低了造价并利于维护
其保温效果好,处理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保证北方地区冬天废水处理的效果。东北制药总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深井曝气池生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92.7%。
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
A段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较大缓冲作用,特别适用于有机物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
对BOD、COD、SS、P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
两相厌氧消化法
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置,各自发挥最大活性,较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
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悬浮物浓度很高的污水、含有毒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废水。
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
EGSB厌氧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达85%以上,运行稳定,出水稳定。
可用于SS 含量高的和对微生物有毒性的废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3、药物代谢产物对环境的污染
制药废水中污染物之间或与水体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污染。例如,亚硝胺类物质是一种强致癌物。而在制废水中如果含有土霉素、哌嗪、吗啉和氨基匹林等物质,在酸性介质中即可与亚硝酸钠作用产生二甲基亚硝胺。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为: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其他组合工艺等。
合成药物废水
合成工艺中因反正步骤多、产品转化率低而造成的原料损失、副产物,有机溶剂等
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甾体类化合物、硝基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哌嗪类和氟、汞、铬铜及有机溶剂乙醇、苯、氯仿、石油醚等有机物、金属和废酸碱等污染物
中成药生产废水
洗涤、煮药、提纯分离、蒸发浓缩、制剂等工序中所排出清洗废水、分离水、蒸发冷凝水、药液流失水等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目前,制药企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因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差、且间歇排放等,成为是国内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笔者总结了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技术。
制药废水,顾名思义,就是制药厂在生产中成药或西药时所产生的废水。制药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生物制药)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化学制药)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具有均化水质、无需污泥回流、耐冲击、污泥活性高、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稳定、基质去除率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等优点。缺点是污泥沉降、泥水分离时间较长。
常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以减少曝气池泡沫。比较适用于处理间歇排放、水量水质波动大的废水,如中药材、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生产废水的处理。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时,可以克服常规好氧法能耗高、稀释水量大以及厌氧法预处理要求高、运行费用高的缺点。
好氧法
活性污泥法
改进了曝气方法,使装置运行稳定。
缺点是废水需要大量稀释,运行中泡沫多,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大,去除率不高。
废水需大量稀释,运行中泡沫多,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大,去除率不高,常必须采用二级或多级处理。
深井曝气法
氧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佳、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存在污泥膨胀、产泥量低。
由于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所以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一般应设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和pH,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某种物化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盐度及部分COD,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
吸附法
吸附法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中成药、米菲司酮、双氯灭痛、洁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B6等产生的废水常用煤灰或活性炭吸附作预处理。
电解法
电解法是用电解的原理,使本原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电解法可以改变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和结构,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又有很好的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例如采用电解法预处理核黄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83%和67%0。
制药废水的特点
药物的生产过程,决定了制药废水的特点。药物的生产是通过化学合成工艺和药用植物中分离提纯得到原料药,其因药物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且流程复杂,原辅材料种类多,生产过程对原料和中间体质量控制严格,物料净收率较低,副产品多,导致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差异大,组分复杂,污染物量多,COD 高,BOD5和CODcr 比值低且波动大,可生化性很差,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强,间歇排放,水量水质及污染物的种类波动大等特点,给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
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进水过程是连续的,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比SBR法的抗冲击能力更好。
是将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SBR及CASS均适用于COD浓度在3000mg/L以下的废水,COD容积负荷1~2kg/m3·d,出水溶解氧控制在2mg/L左右。
工艺参数
药剂投加量:PAC投加量1~25‰,PAM投加量2-10 mg/L;混凝沉淀法混凝时间:15~30 min,沉淀时间:25~55 min;气浮法反应时间:5~10 min,气浮时间:10~25 min。
气浮法
气浮法,就是使废水中能够产生足够量的微小气泡。使固液气三相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在表面张力和浮力等作用下,微小气泡粘附在欲被去除的污染物颗粒上,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污染物被分离去除。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如庆大霉素、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