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关系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一、有关术语及定义
轴的体外 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 作用尺寸:想面的尺寸。
者才能自由装配。
第1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五章
§5-7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一、有关术语及定义
孔的体内 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 作用尺寸:想面的尺寸。
综合控制孔、轴的尺寸与形位误差。
Dfe≥DM、Da≤DL、dfe≤dM、da≥dL。
第1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五章
形位公差
§5-1 基本概念 §5-2 形状公差 §5-3 轮廓度公差 §5-4 定向公差 §5-5 定位公差
§5-6 跳动公差
§5-7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5-8 形位公差的选择
第1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上次课内容复习
比较圆度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的异同。 比较圆柱度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异同。
比较平面度、面对线的垂直度与端面全跳动公
差带的异同。
第1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五章
形位公差
§5-1 基本概念 §5-2 形状公差 §5-3 轮廓度公差 §5-4 定向公差 §5-5 定位公差
第14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第五章
§5-8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选择
一、形位公差特征的选择
典型结构的选用方法: 圆柱形零件:若仅需装配顺利或保证轴、孔之间的相对 运动,以避免磨损时,可选用直线度;若孔、轴间既有 相对运动,又要求密封性能好,即保证有均匀的小间隙, 则选用圆柱度(控制圆度和中心线、素线的直线度); 机床:为保证工作台和刀架的运动精度,导轨应选用直 线度或平行度;为保证齿轮的正确啮合,箱体孔中心线 应选用平行度; 紧固件联接孔:选用位置度。

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
王广涛
【期刊名称】《铁道技术监督》
【年(卷),期】1985(000)005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28)
【作者】王广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8
【相关文献】
1.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关系研究
2.公差原则中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补偿关系的图解分析法
3.最小实体要求下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约束关系
4.谈表面粗糙度与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间的协调关系
5.再谈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尺寸公差与相关要求ISO8015_GB4249

尺寸公差与相关要求ISO8015_GB4249

GB/T 4249-1996:尺寸公差本标准适用于技术制图和有关文件中的尺寸、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确定零件要素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特征。

1.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定的每一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均是独立的,应分别满足要求。

如果对尺寸和形状、尺寸与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特定要求应在图样上规定。

独立原则是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2. 尺寸公差2.1 线性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仅控制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两点法测量),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如圆柱要素的圆度和轴线直线度误差或平行平面要素的平面度误差)。

形状误差应由单独标注的形状公差、未注形状公差或包容要求控制(见图1)。

标注说明:实际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必须位于149.96至150之间;线性尺寸公差(0.04)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形状误差。

如图1b)所示。

2.2 角度公差角度公差仅控制被测要素之间的角度变动量,不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且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角度公差只控制线或素线的总方向,不控制其形状误差。

总方向是指接触线的方向,接触线是与实际线相接触的最大距离为最小的理想直线(见图2)。

实际线的形状误差应由单独标注的形状公差或未注形状公差控制。

示例:标记说明:A、B两被测实际要素分别按最小条件确定其理想要素,该两理想要素间的夹角应在给定的两极限角度之间,角度公差不控制实际要素的形状误差(见图3)。

3 形状和位置公差不论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如何,被测要素的均庆位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带内,并且其形位误差允许达到最大值(见图4)。

示例:标注说明: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应在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间,轴的形状误差应在给定的相应形状公差之内。

不论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如何,其形状误差(素线直线度误差和圆度误差包括横截面奇数棱圆误差)允许达到给定的最大值(见图5)。

GB/T 4249-1996:相关要求--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1 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系指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包括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包括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小实体要求)。

尺寸和形位公差

尺寸和形位公差

Example 1
3条刻线 0.15
每条刻线必须位于该表面上距离为公差值0.15mm的 两平行直线之间。
0.15mm
公差带
MD QA
Page 20
Tyco/AMP
MD QA
Page 21
Tyco/AMP
Example 3
100:0.04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在任意100mm内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 值0.04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一、尺寸与尺寸公差
1.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下例中尺寸10 2)极限尺寸:设计人员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范围,此变动范围的两 个界限值就称为极限尺寸,其中较大的尺寸称为最大 极限尺寸(如10.1),较小的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如9.95) 3 3)尺寸偏差: 实际尺寸或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 :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如+0.1)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如-0.05) 4)尺寸公差: 允许的尺寸变动量。其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 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 (如0.15) 例:10+0.1/-0.05
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状况。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 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Example 1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为 公差值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 0.02
0.02
MD QA
Page 27
Tyco/AMP
Example 2
0.02
Tyco/AMP
一、尺寸与尺寸公差
2.尺寸公差对外形控制 尺寸公差对外形控制 2)举例 a. 外部特征如Pin的控制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39.9
最大实体要求的两种特殊应用
当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时,则为零形位公差。 此时,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 实体边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 寸。 当形位误差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又允许其实 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时,可将可逆要求应 用于最大实体要求。从而实现尺寸公差与形位 公差相互转换的可逆要求。此时,在形位公差 框格中最大实体要求的形位公差值后加注 GO “ R ”。
可逆要求(最大实体要求)举例


如图所示,轴线的直线度公差采用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其含义: 当轴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其轴的直线度公差增大, 当轴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小实体尺寸ø 19.7mm,其轴的直线度误 差可达最大值,为t=0.3+0.1=0.4mm。 当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小于给定的直线度公差时,也允许轴的实 际尺寸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但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20.1mm)。故当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值为零时,其实际尺寸可以 0.4 直线度 等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即其尺寸公差可达到最大值 Td=0.3+0.1= 0.4mm 。 Ø200-0.3
ø 0 M A
Home
A
可逆要求(最大实体要求)

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 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 界,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 实体尺寸时, 允许其形位误差得到补偿,而当其形位 误差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时,也允许其 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即其尺寸 公差值可以增大,这种要求称之为“可 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在图样上的形位 公差框格中的形位公差后加注符号M R 。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单一要素)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关联要素)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一、基本概念公差原则的定义定义: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规定。

分类:1、体外作用尺寸单一要素的作用尺寸简称作用尺寸MS。

是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即通常所称作用尺寸。

图例局部实际尺寸和单一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2、关联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是局部实际尺寸与位置误差综合的结果。

是指结合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或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大(或最小)的理想轴(或孔)的尺寸。

而该理想轴(或孔)必须与基准要素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功能关系。

图例关联体外作用尺寸3、体内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4、最大实体状态(尺寸、边界)最大实体状态(MMC):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具有最大实体时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MMS):实际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孔的最小极限尺寸Dmin)边界: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

最大实体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

5、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M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

MMVS: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MMVS=MMS±t形·位其中:对外表面取“+”;对内表面取“-”dMV =dfe=da+f =dM + t =dmax + tDMV=Dfe=Da-f =DM–t =Dmin- t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单一要素)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关联要素)6、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L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公差粗糙度形位公差关系

公差粗糙度形位公差关系

公差粗糙度形位公差关系一、公差的概念公差是工程制图中表示制造尺寸变化范围的一种符号。

在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的尺寸出现偏差,为了保证零件的装配和工作精度,需要在设计图纸上标出公差值。

公差包括基本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

1.基本偏差:是一种零件尺寸与基准尺寸的差值,是零件尺寸和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有正值和负值。

2.上偏差:是指在基准尺寸上方允许偏差的最大值,是正公差。

3.下偏差:是指在基准尺寸下方允许偏差的最大值,是负公差。

二、公差与粗糙度的关系公差和粗糙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生产加工中却有一定的联系。

1.公差和粗糙度的关系: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的不平整程度,是表面形貌的一种特征,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使用性能和表面质量。

粗糙度通常以Ra值来表示,公差是用于标示零件尺寸偏差的一种符号。

在零件制造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通常会对零件的粗糙度进行控制,以确保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控制粗糙度的方法:在设计制图中可以通过公差的设置来控制零件的粗糙度,例如可以通过公差的设计来控制零件的尺寸偏差,从而影响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来控制零件的粗糙度,例如采用精密加工设备和刀具,采用精密切削工艺等。

三、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形位公差是用来表示零件几何形状和位置的误差值的一种符号。

形位公差包括圆度公差、圆度公差、直平度公差、倾斜度公差等。

形位公差是一种对零件几何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要求,它与公差有一定的联系。

1.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形位公差和公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生产加工中有一定的联系。

形位公差用于描述零件几何形状和位置的误差范围,而公差用于描述零件尺寸的变化范围。

在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形位公差和公差的影响,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形位公差和公差值,以确保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

2.影响形位公差的因素:公差的设置会影响形位公差的实际控制效果。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选择形位公差项目还要参照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
轴类零件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 与支承件结合部位
a、轴颈的圆度或圆柱度。 b、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或同
轴度。 c、轴肩对轴线的端面圆跳动
(或垂直度)。
➢与传动件结合部位
a、表面的圆度或圆柱度 b、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或同 轴度 c、轴肩对其轴线的垂直度( 或端面圆跳动) d、键槽对其轴线的对称度。
➢形位公差各项目的应用示例:见表2-9~表2-12 ➢形位公差值的选用原则
1、总的原则是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选取最经济的公差 值。
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2、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 刚性,按表中数系确定要素的公差值。并考虑以下因素: a)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t形状≤t位置。如要求平行的两个表面, 其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平行度公差值;
轴类零件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齿轮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为简化制图,对一般机床加工就能保证的形位精度,不必 在图样上注出形位公差,形位未注公差按以下规定执行:
➢ 未注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表213~表2-16)各规定了H、K、L三个公差等级,在标题栏 或技术要求中注出标准及等级代号。如:“GB/T1184—
➢其它
齿轮类零件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GB10095-1988《齿轮公差》有专门规定:
➢齿轮孔(或轴)的圆度 或圆柱度
➢齿轮键槽对其轴线的对 称度
➢齿轮基准端面对轴线的 垂直度 ➢齿顶圆对轴线的圆跳动
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轴承座孔的圆度或 圆柱度
轴承座孔轴线的同 轴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工件上所标注的尺寸公差要求小还是形位公差要求小?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是否有联系?
1.形位公差要小,两都有联系。

2.表面形状公差(t),尺寸公差(T)及表面粗糙度Ra,Rz有一定相互关系的:
t≈0.6T 则Ra≤0.05T,Rz≤0.2T;
t≈0.4T 则Ra≤0.025T,Rz≤0.1T;
t≈0.25T 则Ra≤0.012T,Rz≤0.05T;
t<0.25T 则Ra≤0.015T,Rz≤0.06T;
3.
尺寸公差有标准公差\极限公差
形位公差共有14个,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有时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应遵循一些特定的关系,也就是尺寸公差控制形位公差;形位公差补偿给尺寸公差。

图样上给定的每一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均是独立的并分别满足要求的原则,这是独立原则
粗糙度是根据配合来定的
4.
除了独立原则和包容原则外还有最大和最小实体要求及其各自的可逆要求.到底使用哪种原则和要求要看具体情况.
对于孔轴配合来说,包容原则和最大最小实体要求都是常用的,这些要求的目的是在保证配合的
同时根据形位误差适当的放宽对尺寸公差的要求,允许部分尺寸超差的零件合格,降低加工难度
和成本.
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联系要在实践中细细体会。

例如:一、一块矩形板上有四个孔。

四个孔的相对位置要求很高(因为相应的装配是一组轴类零件),而孔本身的加工要求不高(相应装配的轴类件其单个的表面精度低或是很松的间隙配合等),这时的形位公差的要求高于尺寸公差的;二、一块板上有一孔。

这孔的装配要求很高(装配上相应的轴类零件后要求板与轴件的垂直度相当高),这时尺寸的公差的要求可能就要高于形位公差了。

公差的设计就是要保障装配的实现,本着这个原则就可以了。

6.尺寸分为绝对尺寸和关联尺寸,如果是关联尺寸,就和形位公差挂上钩了哟
7. Sorry,一条好的经验法则:1/3D<Ra*10<1/2D,Ra粗糙度,D为尺寸公差,更正
8.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习惯比较好,形位公差不大于尺寸公差。

的确我也接触过很多老外的图纸上有相反的,追问老外他们回答我虽然图纸标的大,但是我们的机床加工出来很小。

呵呵呵,咱们的机床没有那么好,那就老老实实的标注形位公差不大于尺寸公差吧。

举一个例子,平面度公差是0.2,两面之间的距离公差是0.1,在平面加工到最大偏差时让我们的检察员怎么测量距离呢?
9./read.php?tid=273830
10.形位工差要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11.有联系,通常形位公差小于尺寸公差
12.尺寸公差是加工时候的要求
而形位公差是配合时候的要求
有联系的
其实看看独立原则和包容要求就明白了是有关联的但是要看你作什么零件了
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尺寸公差顾名思义,但位置公差会影响到尺寸
ntuedutw2007-06-06 00:37 不知樓主解決問題了沒有??先假設你的意思為(不好意思我只讀原文版的ASME Y14.5M,說
錯了請多函諒)
尺寸公差= size dimension
形位公差= position geometric tolerance
然後做比較。

Y14.5M Sec 2.7(rule #1) 有定義size dimension = to control size as well as form ( Under Envelope rule)
Y14.5M Sec 5.1 & 5.2(circular features) 有定義position tolerance control - (a) in terms of surface of hole (b) in terms of axis of hole
Y14.5M Sec 5.10 (noncircular features) 有定義(a) in terms of surface of features (b) in terms of ceter plane of features (c) in terms of boudary surface
這二個是不同的控制,一個只控制大小沒有控制方向及位置(size dimension),另一個在datum reference frame下定義該size dimension的方向及位置及其它相關feature的
關係。

所以他們公差值的大小沒有絕對關係,只有依加工、組裝、工作功能(最重要一點)而
加以定義。

因版面及時間限制,我也無法一一說明(且我的那本y14.5m還在辦公室),我只能憑一點記
憶告知上述那些章節,如你把上面這幾個章節看完,你就會了解--- 這二個東西有非常不一
樣特性、要求或需求也不一樣。

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

通常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值小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小。

但是,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和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如机器、仪器上的手柄、手轮和仪器上的某些外表部位,其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并不高,但为了美观,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一般都小。

设表面形状公差值为T,尺寸公差值为IT,则其关系如下:
若T≈0.6IT则Ra≤0.05IT;Rz≤0.2IT.
T≈0.4IT则Ra≤0.025IT;Rz≤0.1IT.
T≈0.25IT则Ra≤0.012IT;Rz≤0.05IT.
T﹤0.25IT 则Ra≤0.15T;Rz≤0.6T.
肯定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保证产品最终装配和互换。

一般情况下,尺寸公差不能满足产品最终装配和互换时,就应增加形状和位置公差。

考虑加工的难度和经济性可使用公差原则,用尺寸公差补偿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是用來約束尺寸公差的﹐即產品在加工時只有尺寸公差無法管控到時我們要增加形位公差﹐故二者是有聯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