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2 (2)
我的母亲2

平凡而伟大的母爱今年的春天来得晚了一些,大地到处是一片白雪皑皑,但我似乎在这白雪皑皑的季节里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色彩——春天。
一天,我穿着一件小棉袄就去朋友家玩了。
大约玩两三个小时,可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便下起了鹅毛大雪,我不禁自认倒霉心想:“这真是一个鬼天气。
”刚说完这一句话,一阵寒风迎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心里埋怨着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接受母亲递给我的大衣呢?可能是因为自己嫌那件大衣又大又厚,穿在身上简直是一个笨笨的企鹅,也许是太在意别人的说法了。
我心里又是气愤又是后悔,本来雨过天晴的心情又变成了电闪雷鸣。
我只好不住的在手上哈气,使自己暖和一些,我的双脚已经快冻僵了,但是在这个街巷里又怎么会有人把门打开呢?我回想着两个小时以前的一幕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我瑟缩着向前走去。
忽然在前面一个路口镇有一个人影在向我摆手,我跑过去,一看。
啊!原来是母亲,我简直惊呆了——这么冷的天气,母亲似乎已在这等了很长时间了!她说:”快把衣服穿上,别冻着。
”泪,凉凉的。
我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把我搂在怀里,一步步地向前走去。
望着后面一串串脚印,我仿佛看见了春天,那是一片鸟语花香,柳绿花红的景象,我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个美好的时刻。
回到家中,已经四点多了,钟表上的秒针在滴答滴答的响着。
不时,传来几声咳嗽声,原来母亲病了,是为我病的,我走到母亲旁边,娴熟的为母亲煮了一锅姜汤,母亲喝得很快,喝完便睡了。
望着眼前虚弱的母亲,我希望春天能早些来到,给母亲一些温暖,母亲能早些好起来。
“当当”已经过五点了,我为母亲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来表达心中的感激,我感受到了:原来这春天是用亲情浇灌出的春天,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有了可贵的亲情,使我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初二语文(我的母亲)2

“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 我 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 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 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 奉献了一生, 的情感, 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 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 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 赞美之情, 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 的同情。 的同情。
体会课文中夹叙夹议பைடு நூலகம்写法
片断二: 现在想来, 片断二:“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 情感的丰富, 情感的丰富,并……必可以成为一个循 必可以成为一个循 循善诱的良师。 循善诱的良师。” 作用:通过作者的追忆, 作用:通过作者的追忆,表现了母亲的 才华被旧社会埋没的痛惜。 才华被旧社会埋没的痛惜。
体会课文中夹叙夹议的写法
体会课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在每一个片断中, 在每一个片断中,作者不仅写到了自 己的所见所闻, 己的所见所闻,还写到了自己的所感所 请默读课文, 想。请默读课文,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 体会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来,体会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片断一: 我又现在追想……母爱”,表 母爱” 片断一:“我又现在追想 母爱 现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对母爱最初的 记忆,使母爱表现得更为充实。 记忆,使母爱表现得更为充实。
片断三: 她的饮泣吞声, 片断三:“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 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 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的 好”,…… 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 的母亲” 的母亲”. 作用:表现了母亲既疼爱儿子, 作用:表现了母亲既疼爱儿子,为儿子 挨打感到难过; 挨打感到难过;又希望 儿子上进的复杂 的心理。同时, 的心理。同时,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心情 的理解。 的理解。
法国大作家莫泊桑“ 法国大作家莫泊桑“人世间最美丽 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 的时候” 的时候”
2 我的母亲(2)

2 我的母亲(2)【基础须知】字形辨析皱(zhòu) 褶皱邹(zōu) 姓邹绰(chuò) 绰号悼(dào) 追悼掉(diào) 掉头渍(zì) 汗渍债(zhài) 讨债绩(jī)成绩【重点梳理】一、问题导读1.你从文中读出了作者对母亲一种怎样的情感?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这种感情又是如何体现的?作者对母亲是一种深深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作者运用童年的视角、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将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2.你如何看待母亲的教子方式呢?(1)她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儿子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体谅人,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做人上能自我反省。
(2)她教育孩子能把握好严与爱的尺度,不溺爱,不娇惯。
(3)她不在人前惩戒孩子,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这些在今天都是值得借鉴的教子方式。
品语言,体会情感。
二、文章主旨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表达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难点再现】1.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作者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14.我的母亲(2)

十四我的母亲考点1字音字形易错音:查.氏(Zhā) 瞥.见(piē)脸颊.(jiá) 天籁.(lài)歉疚.(jiù) 辗.转(zhǎn)娓.娓动听(wěi)蹑.手蹑脚(niè)人影憧.憧(chōnɡ)易错字:蒙元宵.幼稚.歉.疚惺忪..动听..蹑.手蹑.脚娓娓热泪盈眶.莫名.其妙万籁.俱寂考点2词义理解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娓娓动听:健谈而且感人。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出声。
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睡觉。
考点3概括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母亲”的四个片段。
1.负儿巡阅;2.含泪讲故事;3.怜儿受罚;4.深夜劳作。
考点4句子含义1.怎样理解“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句话?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是违心的,都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一方面期待着以严训使儿子成才,另一方面又为儿子受的皮肉之罚泪如泉涌。
母亲的这种矛盾心理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写人的心理,极富表现力。
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含冤.(yuān)辗.转(zhǎn)人影憧.憧(tóng)B.女红.(hóng) 瞥.见(piě) 蹑.手蹑脚(niè)C.脸颊.(jiá) 呜咽.(yè) 万籁.俱寂(lài)D.歉疚.(jiū) 葬.送(zàng) 娓.娓动听(wě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蒙胧歉疚热泪盈眶B.元霄幼稚循循善诱C.巡阅缝纫莫明其妙D.惺忪感念万籁俱寂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2016年5月8日,当前黄镇坊前村村民王晓琴从寨桥农贸市场管理人员手中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时,不禁热泪盈眶....,连声称谢。
2.《我的母亲》2

E (eyes)您注
视我的目光总 是充满着爱.
R (right)您
从不欺骗我们, 教导我们去做 正确的事情.
世界上其他 一切都是假 的、空的, 唯有母爱才 是真的、永 恒的、不灭 的!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 谢’,今天我要说一 句‘谢谢您,妈妈!’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 远需要报答的最美好的 人——这就是母亲
归纳:这是一个
母亲?
严中有爱
3.文章除了写母亲对自己的训导之外, 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 情形,母亲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 的状况?
母亲在家中是的身份: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 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 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 【资料】 • (母亲)十七岁嫁到胡家,是父亲的 第三个妻子。父亲前妻有六个儿女,那 时我的大哥大姐都已长大,大姐比母亲 大七岁,大哥也比母亲大两岁。父母结 婚后第二年,生下我。我才三岁零八个 月时,不幸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二十三 岁开始守寡,独自撑持家道中落、经济 困窘的门户,忍辱负重,倍费辛劳,终 年四十六岁,一直守了二十三年的寡。
• 2、探究:有人认为1-4段写“我”的 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 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有人认为1-4段 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你怎 么认为?请到字里行间找依据。
•
胡适认为自己的童年是有缺憾的,其 实,一个接受过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 回首童年——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连和小朋友一起 跑跳都不行,这一些缺憾和母亲多多少少 都会有一些关系。本文选自《胡适自传》, 自传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作者 这样剪辑材料,既保证了真实,又真实地 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此我们可再一次感 受到,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对错, 有的只是敬仰和感激之情。
《我的母亲》2

除前文所讲的三位母亲外,还可补充徐庶之母凛然自尽、孟母三迁、《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母亲等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三、品味语言
1、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体现在哪里?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节)
“混”,表明了作者谦虚的态度,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C、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在表述时,用了“如果”,表示这仅仅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全优”、《语文课堂作业》;2、课外阅读关于母爱的文学作品。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板书
或
后记
2、作为一名寡妇,母亲又怎样的处世为人?受到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让五叔认错陪罪。—表现母亲“刚气”的一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这一主题,其实不然。母亲对我的教育,不仅体现在如何“教导”上,更多地体现在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这与家人的相处,是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既写“言传”,更写“身教”。
语文集体备课卡
年级
总课时数
课题名称
课时
授课时间
主备人
课时目标
1.品味文中语言的质朴、真挚,极有分寸感;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传统文化意义。
课时重点
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课时难点
品味语言特色,感受质朴、真切的文风
回忆我的母亲 (2)

回忆我的母亲母亲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不仅是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一路上的指引者和支持者。
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
她的教诲和爱给了我动力和信心,让我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我和母亲住在一个小城镇。
每天醒来后,我总能闻到母亲煮饭的香气,然后我就会跑到厨房,看看她在煮什么。
母亲做饭很勤劳,她总是把最好的食材留给我,促进我身体健康成长。
母亲也关心我的教育,每天晚上她都会给我讲故事和传授知识。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做了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心烦意乱地回家,母亲很耐心地给我讲解题目并教我正确的方法。
我最终成功解决了这道难题,那种成就感让我感到开心和自豪。
青春岁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我们开始更像是朋友一样相处,聊天、逛街、看电影,母女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然而,这个阶段也是我和母亲相处最难的时期。
我有时候会和她争吵,觉得她管得太多了或者不理解我的想法。
但是,无论我做了什么决定或者犯了什么错误,母亲总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
她从来没有失去过耐心和爱,她一直相信我并鼓励我。
成人后的感悟现在,我已经成年了,离开了母亲的怀抱,独立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但是,我依然深深地感激母亲给予我的一切。
她默默地付出了太多,从来没有要求过我偿还。
她的爱和深情对我来说是无价的,母亲是我永远的依靠和港湾。
无论我怎样成长、怎样远离家乡,我始终记得母亲对我的支持和爱,这些将伴随我一生。
她是我的榜样和导师,她用生命书写了无私和奉献,她的教育和爱培养了我成为坚强、努力和乐观的人。
母亲,谢谢您!。
我的母亲2

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总结:慈爱善良 勤劳能干 情感丰富)
2.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怀念、赞美 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为什么会“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 的社会地位(连名字都没有பைடு நூலகம்,不可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只能在家里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
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 1、学完这一课,去帮妈妈做点什么,让她知道你也深深地爱着她。 2、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三:感悟母爱
认为1-4段写“我”的童年生活的缺憾, 正是为了体现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也有人认为1-4段隐含着胡适对母 亲的些许不满。 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个受 了七年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怎样评价一个传统母 亲对自己的影响呢?请从文中找一找。 参考答案: 1、前三段表明,作者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 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 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活动四 、学以致用
1、饱受苦难的坚忍刚气的传统的乡村母亲,教育培 养了做人与做学问高度一致的儿子:优秀平和谦逊 博学。这是严与慈的统一,是关爱与希望的统一, 她也为国家尽了母亲最大的责任,现在让我们把荣 耀颁给她。请你代表感动中国评委会给这位母亲写 一写颁奖词。 2、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母亲,看看她有哪些事,哪些 品质值得你学习和赞美。也写“我的母亲”。 3.和妈妈换位,用妈妈的心态,对你自己唠叨几句。
2、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与文末相呼应。 3、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 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把母亲当作人生道路上的第 一位“恩师”来写。
活动三:感悟母爱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 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 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影响不单体现在对“我”的 “言教”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 待人接物对我的“身教”上。写她与家人相 处的情形,是在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 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可以说,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 “母亲是我的恩师”,
活动五:探究质疑
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 直接抒情的语句,这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归纳小结〗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祥、教子严而有方, 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 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的人;她是我的 恩师、慈母、严父。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 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 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先母行述》
我的母亲
胡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 的后母”是怎么回事?请参读胡适的自 述: 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
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 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 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 (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 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 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 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 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 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 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胡适《九年 的家乡教育》)
活动三:感悟母爱
理解母亲的三次哭
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 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 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5) 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 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 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 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 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11) 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 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