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领导理论及其发展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学第十二章领导与领导者PPT课件

管理学第十二章领导与领导者PPT课件
➢ 领导是一种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 者。 ➢ 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者拥有影响下属的能力或力量,领导者依据 影响力,在组织中实施领导行为,获取组织成员的信任、凝集组织人员,使 组织中的成员心甘情愿地追随领导者、完成领导者安排的任务。 ➢ 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指挥、带领、引导、鼓励的 下属的过程。 ➢ 领导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影响部下来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 标而积极工作。
2、信息决策
➢领导人必须能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模糊情景下 进行有效决策
3、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策略 ➢资源配置中特别要讲究领导技艺 ➢远离市场的领导者要下放权力
20
4、有效沟通
➢领导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 ➢优秀的领导人在沟通中应具有化繁为简的才能 ➢领导需要成为倾听大量
5、激励他人
76
46
95
100
92
83
55
72
100
100
87
67
88
100
97
92
71
24
2、知识结构
➢领导班子中不同成员的知识水平构成
3、能力结构
➢领导的效能不仅与领导者的知识有关,而且与 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企业领导班子中应包括不同能力类型的人物
4、专业结构
➢指在领导班子中各位成员的配备应由各种专门 的人才组成,形成一个合理的专业结构,从总 体上强化这个班子的专业力量
品质 人际关系 创造性 不慕财富 对权力的追求 成熟 男性化或女性化
重要性 47 34 20 10 5 0
16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思想素质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包括预防、缓解、解决和利用等策略 。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一、期望理论
• (2)感情调整 •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 对目标失去了兴趣,同时难度又比原先想 象的要大,此时V值和E值都发生了变化, V→V’,E →E’,M →M’。新的M’如果小于 M,则△M=M’-M等于负值,称之为感情挫 折。 △M=M’-M等于正值,称之为感情增 值。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集中研究室什么因 素激起人们的行为?它着重于对激励的原 因和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 度研究了心理过程的诸多要素,认定需要 是引发行为的源泉。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3.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也就是说, 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由于工作本身 就有报酬,所以在进行工作时也就有可能调动内 在的积极因素。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三、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奥德佛的 ERG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的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成就需要的高 低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美国迪尔在1981年提出了以数学公式 表达的综合激励模式,弥补了期望理论之 不足。 • (一)理论要点 • 综合激励模式: • 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 激励+任务结果激励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二)理论特色 • 1.任务内在激励是赫兹伯格所提出的与工作 本身有关的多样化.丰富性.成就.发展.责任 感……员工由工作任务中存在着这些内激因素而 感到欢乐,即乐在其中。 • 2.再以任务完成激励而言,它是努力导致的 第一级结果绩效,不通之处期望理论认为绩效只 是换取报酬的工具,而综合激励理论认为绩效本 身也有效价。 • 3.由报酬产生的外激励力量,它是以完成认 为前提。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课件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课件
簡介
1
管理功能
定義:規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循環過程。
規劃
組織
管理
控制
領導
2
管理功能與技能
觀念 技能
人際 技能
技術 技能
3
管理者角色
人際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頭家(Figurehead) —領導(Leadership) —牽線(Liaison)
資訊角色(Information Roles) —督視(Monitor) —傳遞(Disseminator) —發言(Spokesperson)
35
環境決定論 VS.個人決定論
強化理論 認知理論
環境 個人
個人
環境
36
價值觀、態度、及工作滿足
37
價值觀、態度、及工作滿足
A、價值觀
1.價值觀的意義與分類 2.美國的研究發現 3.台灣的研究發現
B、文化差異
C、工作態度
1.態度的意義 2.工作態度的種類 3.認知失調理論
D、工作滿足
1.工作滿足的意義
44
Hofstede文化差異構面(I)
權力距離(power distance): 社會中或組織內 權力不均的程度
不確定的規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社會中 人們對不確定性或不明情境的規避程度
45
Hofstede文化差異構面(II)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VS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傾向自我表現的程度 VS 人們緊密連結的程度
(.IIL .
.E' oAtFt
·l tOK Y U G
.M EX
N
A
-A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解释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强调组织行为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价值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法探讨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二章:个体行为分析2.1 个体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2.2 心理过程与行为介绍知觉、动机和情绪等心理过程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2.3 个性与行为探讨个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性格、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分析个性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群体行为分析3.1 群体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群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3.2 群体结构与行为介绍群体结构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包括群体规模、成员特征和群体规范等方面分析群体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3.3 群体动力与行为探讨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沟通和冲突等群体动力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动力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行为4.1 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的关系4.2 组织设计与行为介绍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部门化、层次化和职权配置等方面分析组织设计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4.3 组织文化与行为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分析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章:组织变革与行为5.1 组织变革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必要性探讨组织变革与组织行为的关系5.2 组织变革的策略与行为介绍组织变革的常用策略,包括渐变式变革、快速式变革和滚动式变革等方面分析组织变革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5.3 组织变革的管理与行为探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员管理、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分析组织变革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六章: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6.1 领导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领导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6.2 领导理论与发展介绍领导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和魅力型领导等方面分析不同领导理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6.3 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探讨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行为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方面的关系分析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作用第七章:冲突与冲突管理7.1 冲突的基本概念解释冲突的概念和性质探讨冲突与组织行为的关系7.2 冲突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资源争夺、价值观差异和沟通问题等方面探讨冲突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等方面的作用7.3 冲突管理策略与组织行为介绍冲突管理的常用策略,包括回避、妥协、合作和强制等方面分析不同冲突管理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八章:激励理论与实践8.1 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解释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激励与组织行为的关系8.2 主要激励理论介绍主要激励理论,包括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行为修正理论等方面分析不同激励理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8.3 激励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激励实践中的奖励系统、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等方面分析激励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 团队建设的基本概念解释团队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团队建设与组织行为的关系9.2 团队发展阶段与行为介绍团队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形成、冲突、规范和成熟等方面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对团队行为的影响和作用9.3 团队管理策略与组织行为探讨团队管理的常用策略,包括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和团队激励等方面分析不同团队管理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组织行为与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0.2 组织行为与环境保护探讨组织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和环保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组织行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作用10.3 组织行为与社会责任探讨组织行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影响,包括公益事业、企业公民责任和员工关怀等方面分析组织行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第十一章: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1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等方面11.2 人力资源政策与组织行为介绍人力资源政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薪酬福利政策、晋升政策和员工发展政策等方面分析不同人力资源政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1.3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绩效评估、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福利和激励等方面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二章:组织行为与战略管理12.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探讨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方面12.2 组织战略与组织行为介绍组织战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业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方面分析不同组织战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2.3 战略管理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战略管理实践中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执行等方面分析战略管理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三章:组织行为与组织学习13.1 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学习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3.2 组织知识与组织行为介绍组织知识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组织知识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3.3 组织学习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组织学习实践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和知识管理等方面分析组织学习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四章:组织行为与组织创新14.1 组织创新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创新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4.2 组织创新障碍与组织行为分析组织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方面探讨不同组织创新障碍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4.3 组织创新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组织创新实践中的创新策略、创新激励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分析组织创新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五章:组织行为与全球竞争15.1 全球竞争的基本概念解释全球竞争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全球竞争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5.2 全球化与组织行为介绍全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全球战略等方面分析全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5.3 组织行为在全球竞争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在全球竞争中组织行为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跨国法律等方面分析全球竞争给组织行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 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 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 手段。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 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 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 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 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 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影响组织中入内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仅就组织的个体层次来看,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就是 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看,有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和客观 外在环境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心理 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中,又有组织内部 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在主观诸因素的内部仍有 更细的因素。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时“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 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 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探索人在 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有很多群体结合而成 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 组织。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 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只有 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章 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课件精选

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章  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课件精选
(1)核心:
领导者:明确工作目标 指明实现目标的途径 帮助下属排除途径中的障碍来达到目标 (2)领导者行为对下属有无激励作用?
A) 取决于下级是否认为领导行为满足自己的 需要
B) 领导者行为必须保证其激励作用


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相联系。
为员工有效地工作提供必要的辅导、指导、支持和 奖励。
.
个人的相容型, 下属的能力, 和/或外倾的个 性特点
领导者
信任 相互作用多
正式关系
下属A
下属B 圈内
下属C
下属D
下属E 圈外
下属F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
魅力型领导理论
1、韦伯的魅力型领导理论
2、魅力型领导的个性特征
3、魅力型领导的行为特征 4、下属或追随者特征
5、情境因素
7
8

9
权变理论
1.弗德勒模型
2.途径-目标理论 3.动态情境领导理论 4.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
1.弗德勒权变模型
(1)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 领导风格――用LPC测量 情境——A) 领导者与成员关系
B) 任务结构 C) 领导者的职权
(2)确定领导风格
(3)确定情境
(4)配合
?
.
2.途径-目标理论
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领导提供极少的支持和领导
.
领导者行为
(高) 关 系 行 为 ( 支 持 行 为 ) (低)
高 R4
有能 力 并愿 意 R3 有能力但
高关系
低任务
高任务
高关系
S3
低关系
低任务
S2 S1
高任务
低关系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12节讲演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12节讲演

二、中国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领导者的素质类别
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 责任感、事业心和进取心 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知人善任,开发人才,合作精神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知识广度 敏锐的观察力和全局思考能力 大公无私,品德端正 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适应环境,协调和平衡各种关系能力
管理是负责并促使某项工作顺利进行,把事 情做好的过程.
2.任务不同:
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给组织指引前进方向,为组织
确定奋斗的目标.
管理的任务在于贯彻落实领导提出的路线、方针 和政策.
3.对象不同: 领导的对象主要是人及其组织.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事,虽也包括人 但多为是物、财、信息及管理系统.
领导者择人的标准是适 应.
管理者择人的标准是专 业化.
10.素质要求不同: 管理者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 领导者则要确定管理者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
总结:
由此可见,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是深刻而广泛 的: 领导具有务虚性 -- 管理具有务实性 领导具有全局性 -- 管理具有局部性 领导具有超脱性 -- 管理具有操作性 领导具有战略性 -- 管理具有战术性
八百里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 为什么坐头把交椅的是又黑又矮的宋江?
Company Name
论武艺, 论文采, 不如林冲 不如萧让 论计谋,
不如吴用
为 什 么 是 宋 江?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什么是领导
孔茨认为,领导是领导者促使其下属充满信心,满怀 热情地完成任务的艺术。
领导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2、史玉柱二次创业初期,很多 时候身边的人连工资都没的领。 但无论公司如何被误解、陷入何 种困境,追随者始终不离不弃。 在内部人眼中,史玉柱是个重情 重义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看 到他,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 信,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 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 最终 继巨人之后又创造了脑白金的神 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领导者影响力分类:权利性影响力又叫强 制性影响力;非权利性影响力又叫自然性 影响力。
• 领导影响力的构成:权利性影响力(传统 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非权利性 影响力(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 情感因素)
• 结论:任何领导都同时具有两种影响力, 只是影响力大小不同而已。
第二节 领导理论的三种类型
构和技巧应用的强有力结合。 • 实来自三维领导艺术的四条途径(内部经理教育、
连续计划、人力资源系统模式、自然评估工具)
三维经理:一个分类表
方面 商业方面
领导才能方面 个人方面
过去
将来
数量型和分析型 立足国内 技术型和职能型
偏重管理的思维模式 偏重一种领导才能 对个人领导才能不清楚 不甚注意 工作狂牺牲其他兴趣
“领导”与“管理”的概念不同
• 一般人会将领导和管理当作同义语使用,好像领导者就是管理者,领 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
• 二者不同是:领导偏重于决策和用人,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 量完成组织设定的目标。从范围上看,管理的范围小于领导的范围。 领导过程影响他人实现的目标,既可能是组织目标,又可能是小群体 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过程则不同,管理是一种特殊的领导,它专指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
“领导”与“领导者”的概念不同
• 汉语的领导与领导者通常不加以区别,但英语有 区别,领导是leadership,领导者是leader。
• “领导”与“领导者”概念不同:领导是一种行 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行动过程的人叫领导者, 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即领导就是 领导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 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一个组织可以指定一个 领导者或选出一个领导集体,但都不能指定或选 出某种领导行为,因此对领导行为的培养就显得 非常重要了。
• 素质理论:该理论研究领导行为的代表人 是菲德勒,主要研究成功领导的素质是什 么?高、中、低层领导素质有差别是客观 现实,但不以为着高层领导就是成功的领 导。
• 行为模型理论:研究成功领导该做什么? 关心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让尔法.斯托 格蒂尔。
• 权变模型理论:研究领导人的行为和特征 在一定条件下富有成效的环境变量上。
• 对环境变量的分析要求考察四个因素:领 导人特点、下属特点、群体特点、组织结 构。
第三节 领导理论研究的最新观点
• 超凡领导理论:豪斯在韦伯理论基础上提出。认 为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具 有强烈的自信心、强大的支配力以及对于信念和 道德的坚定性,他往往使下属认为跟随他是正确 的。
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
• 什么是领导?有何特点? • 为什么非权利性影响力比权利性影响力有
更大影响力? • 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选择受什么因素影响? • 如何理解领导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 对领导的研究,从素质、行为、权变、超凡、交易、变革 等,到自我领导理论的发展,说明了领导管理的个性化倾 向。
第一节 领导及领导者的影响力
一、领导的概念 代表性观点: 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的行为; 领导是人们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他们的任
务和艺术; 领导是对组织内群体或个人实行影响的活动过程; 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 领导是关于影响别人来完成某项目标所发生的两个人更多人
• 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和管理者又是相互交叉的,如工厂的厂长,公司 的董事长。
二、领导的特点
• 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领导是一种特殊的“投入”与“产出” • 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 领导作用的“互惠效应”
三、领导者的影响力
• 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 人心理的能力。人的影响力大小是个相对 比较量,领导者的影响力由多个因素决定。 如地位、权利、知识、能力、品格、资历 等。
• 豪斯之后邦尼斯总结出他们的几种共同能力:令 人折服的远见和战略意识;使下属明确这一战略 目标;全身心投入对目标的追求并坚持不懈。
• 领导交易理论: • 交易型领导的特征:权变奖励、主动管理、自由
放任。 • 领导变革理论:特征是具有领导魅力、有感召力、
个别化关心。 • 三维领导理论:三维是指领导思维方式、知识结
• 结论:凡是指引和影响他人为达成个人或小群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只属 于领导过程。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范围看,管理者的范围大于领导者 的范围。在社会组织中只有法定的个人称为领导者,而管理者不尽包 括领导者,还包括一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能人员。如会计员、统计员、 政工人员、劳资人员等。管理者的外延要比领导者的外延大很多。
组织行为学
第十二章 领导理论及其发展
•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 标的行动过程。
• 领导这一动态过程是领导者、被领导者急他们所处的环境 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 影响力是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能力。 领导者影响力分权力性和非权力性两种。
• 领导行为方式的选择受领导人的特点、下属的特点、群体 的特点和组织的结构四个因素影响。
具备总体管理眼光 立足全球 全面发展商业技巧和判 断力
学习领导才能 学会授权 明晰自己的领导特色
有明确的个人意图价值 观和目标效率 工作生活相结合兴趣广 泛
• 自我领导理论:莱德提出,包括三个观点 (所有的变化都是自我改变、随着自我改 变、变化需要自我领导)
• 莱德提出“自我领导”的20条建议。
• 隐形领导 见p239 • 诚信领导 见p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