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上语文导学案习作·语文园地三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通用6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在交流平台上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了解本课新学生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在词句段运用中扩大见识、开阔视野。
4.在背诵中积累,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1.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2.加深对偏旁相同的生字的理解。
3.学习ABB式词语,根据词语写句子。
学会围绕一句话写一段话。
4.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偏旁相同的生字词语:蝌蚪、飞蛾、螃蟹……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二、引导学生。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2.老师点评。
3.揭示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偏旁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导入。
1.课件播放ABB式词语。
2.生自由轻声读词语,让学生思考。
3.让学生自由朗读课件上面的词语。
4.指名读。
四、引导学生。
1.生自由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师指名讲述。
3.老师点评。
4.齐读巩固。
五、扩展知识。
1.课件展示句子开头,让学生自由发挥说一段话。
2.老师点名,根据开头说一段话。
3.老师点评。
六、日积月累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教学重难点:本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都有哪些动物,同桌间互相交流,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的快乐。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言能力,学会写作。
2、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如“^”、“//”、“×”等,明确它们的作用。
2.师出示一篇学生作文,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
3.生自己拿出一篇作,用修改符号修改其中的错误。
三、自主修改1.生自己拿出一篇作,进行自主修改。
2.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3.生相互交流修改经验,分享修改心得。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并积累本单元生字词,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关于讲理的谚语,理解其含义。
3.认识修改符号,并能用它们修改自己的作。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解句的能力,初步养成自己修改作的惯。
教学重点:1.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名言,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1.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
2.培养自主修改作的惯。
教学准备:课件、练本、作文本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老师: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生字,而且很多生字长得很相似,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呢?2.(幻灯片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界——介(介绍)棕——宗(祖宗)忆——乙(乙方)招——召(召开)教——孝(孝顺)3.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识字规律。
(减一减,再把新的字进行注音、组词)4.练巩固。
二、我来归归类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和“口”有关的字:咬、叼、嚼、咽、啃、吞、含叫、喊、嚷、吼、吵、啼、唤啪、哗、吱、嗡、嘟、呜、嘀2.明确:第一组:是和嘴有关的动作。
第二组:是和语言有关的词语。
第三组:都是用口模仿出来的象声词。
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作适当的补充。
三、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三句名言,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明确:这是关于道理的谚语。
)2.说说你的理解。
3.老师明确谚语含义。
4.学生读背谚语。
第二课时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谈你的收获。
2.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3.老师出示提示内容: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几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包括……从它们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生动、鲜明的形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4.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重点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3.了解汉字偏旁的特点,能发现带有“口字旁”的字既可以表示用嘴巴做的动作,又可以表示用嘴巴说话。
教学难点1.能发现句子中的病因,能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积累并背诵三句谚语,明白其中的道理,感受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借助识字加油站,运用“去部首”的方法识记“申、介、绍”等7个生字,理解字义,并能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平时也喜欢读童话吗?(生:喜欢)今天刚好是童话王国对外开放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交流平台(插入童话王国守门神豆豆的录音)(师扮演门神豆豆):小朋友们,我是童话王国的守门神豆豆,听说你们第三单元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你们想进入童话王国,先要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喜欢童话?1.请你们回顾这四篇童话,这几个故事分别有哪些主要角色?哪一个角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个情节你最喜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刚刚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已经用思维导图来展示了对这四篇童话故事的了解,我们来看一看。
(PPT出示这单元童话故事的思维导图)(师)把思维导图读一遍2.(师)欢迎大家进入童话王国!我们现在来到交流平台区,这些小朋友在交流自己对童话的认识及读童话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走进安徒生童话,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在教师引领下,走近作家,走进作品。
3、在广泛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基础上,交流展示对安徒生童话的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交流读书成果。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你们小时候每天夜晚入睡前最喜欢缠着妈妈干什么?(二)走近安徒生。
读一本书,要从了解作者开始,你了解安徒生吗?(出示安徒生图片)指名说。
师补充资料。
(三)走进作品。
在《安徒生童话》里,你最喜欢谁?讨厌谁?同情谁?1、我会说:(出示)2、看图猜故事名字。
(1)《海的女儿》(2)《丑小鸭》(3)《皇帝的新装》等。
3、听故事猜名字。
(指名学生读故事片段,其他学生猜)(1)她走进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开,铺上二十床鸭绒被。
《豌豆上的公主》(2)她为了跳舞,都不照顾生病的老奶奶。
《红鞋》(3)为了不弄脏新裙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踩着面包过去。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4、看题目,说感受。
《拇指姑娘》——尊重心灵的真正需要!《野天鹅》——真心带来信念,信念来勇气。
《海的女儿》——爱不是索取,爱是付出!《夜莺》——真诚和善良胜过一切。
5、我问你答。
(1)《打火匣》一文中,老巫婆说,金币就藏在树洞里,但是有(3只)大狗分别看守。
(2)《白雪皇后》中(大乌鸦)非常同情格尔达的遭遇,将格尔达带进了城,带到了公主的寝室。
(3)小公主(15岁)岁可以浮上海面。
(4)小公主答应了海巫婆的条件,用自己的(舌头)换海巫婆的药水。
(5)一路上,农夫用牛换了只羊,用羊换了只(鹅)。
(6)《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有没有穿棉鞋?(没有)(7)拇指姑娘在(核桃)做成的摇篮里。
(8)豌豆公主中,老皇后放了(豌豆)在公主的床上。
(9)各种花儿在跳舞,(百合花)是它们的钢琴师。
(10)野天鹅中艾丽莎用(织披甲)救哥哥。
(11)牧羊女最终和(扫烟囱的人)终成眷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范文)习作三 我来编童话

范文1:啄木鸟送伞星期天的上午,小青蛙、小乌龟、小鸭子和小公鸡相约去小河边钓鱼。
可是,在他们走到半路的时候,忽然下起了大雨。
他们连忙跑到啄木鸟姐姐的楼下,啄木鸟姐姐从家里拿出了伞,可是只有一把伞,究竟给谁好呢?啄木鸟姐姐把伞递给了小青蛙,小青蛙说:“谢谢啄木鸟姐姐,不过我很喜欢水,可以在雨中洗个凉水澡。
你还是把伞给有需要的人吧!”啄木鸟姐姐又把伞递给小乌龟,小乌龟说:“谢谢啄木鸟姐姐,我把头和脚缩进壳里,就不会淋到雨了,你还是把伞给有需要的人吧!”啄木鸟姐姐又把伞给了小鸭子,小鸭子说:“谢谢啄木鸟姐姐,我的羽毛很光滑,雨水落在上面就会滑落,我不会淋到雨的,你还是把它送给更需要的人吧!”最后,啄木鸟把伞递给了小公鸡,小公鸡感动地说:“谢谢啄木鸟姐姐,要是没有你的伞,我就要变成落汤鸡了。
”啄木鸟姐姐说:“不用谢,能帮助到你,我感到很快乐。
”范文2:送小公主回家黄昏的小河边,开放了一整天的玫瑰花小姐感觉有些累了,正准备睡觉。
突然,她听到一阵哭声,四处一看,原来是百花国的小公主爱丽斯正坐在小河边哭泣呢。
她可是百花国里最受国王喜爱的小公主,怎么会在这儿呢?玫瑰花小姐忍不住轻轻地问:“小公主,你怎么啦?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我偷偷地跑出了皇宫,想出来玩一会儿再回去。
但是我现在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
”说完,小公主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玫瑰花小姐连忙安慰小公主,并对她说:“别着急,告诉我皇宫在哪里,我送你回家吧。
”可小公主说她也不知道。
这时,玫瑰花小姐抬头看了看天,发现明亮的北极星出来了,正一闪一闪地挂在夜空中。
她灵机一动,对小公主说:“你看,北极星出来了,我们沿着北极星所指的方向一直走,一定能找到皇宫的!”说着,玫瑰花拉起小公主的手,往北边走去……终于,在星星快消失的时候,她们终于看到了皇宫的大门。
当国王知道是玫瑰花小姐把小公主送回来的,便封赏玫瑰花小姐为玫瑰花公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一、文本教学解读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
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
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
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
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
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互相交流金秋时节所做的事情,让人受到感染,感受其中的快乐。
(2)通过习作练习,加强学生平时积累词句的实践运用。
(3)学习描写颜色的词语,增加词汇量。
(4)通过学习对子,加强学习语言的积累,承袭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2)从习作中体会写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1、给所选择的图画配上内容。
2、练习对对子。
三、教学难点:练习表达秋天所做的事。
四、教学课时:四课时五、课前准备1、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2、词语卡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1、创设情境。
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b、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2.快乐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b、分组介绍:◇按不同的兴趣,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最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按照展示规则评选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c、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评选最佳展示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a、语言引述: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交流了在秋天中感受到的快乐,下面我们要做一个游戏,看谁了解的秋天最多。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左声右形,如:功(工)、领(令)、战(占)、郊(交)上形下声,如:露(路)、花(化)、岗(冈)、芳(方)上声下形,如:烈(列)、忘(亡)、警(敬)、堡(保)内形外声,如:闻(门)、闷(门)、问(门)外形内声,如:圆(员)、阁(各)、病(丙)、赶(干)(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三: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板书:口字旁)①跟口有关的行为:咬叼嚼咽啃吞含②拟声词:啪哗吱嗡嘟鸣嘀③属于语言方面的事情:叫喊嚷吼吵啼唤(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手:扎扒打扑扔托扫扩扣扛扱扬执扙抛扭拟抡抠抗批心:忌忍忐忑忘志忽念怂态忠急怒思怨怎总怱恶恩恳水:汉汇汁池汗汲江汤沟沪沥没汪浅沮泪泠沫泥泞泼2.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2)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修改病句。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
(板书:修改符号)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设计意图:三个病句,三种最常见的修改符号,学生从中领悟了如何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4)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
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
”;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生字。
2.认识“口”部的生字,并理解带“口”部的字与什么有关。
3.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积累谚语。
5.学编童话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识字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编童话故事。
【学前准备】
1.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2.相关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童话)
2.回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动、植物,把它们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语言,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生动有趣,你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吗?
二、学生交流。
1.课件出示文中一些词语,读一读、想一想: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一幅什么画面呢?你想到了什么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故事内容。
3.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三、指导习作。
1.确定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可以从上面找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添加你喜欢的其他角色。
)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发生的?
3.他们在那儿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四、学生习作。
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编写童话故事,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神奇的世界。
现在,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佳作吧!
二、出示习作范文。
龙公主
从前,国王生了一个女儿,长得美若天仙。
到了待嫁的年龄,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王子前来求婚。
国王一时不知如何选择,便告诉他们,城堡对面的山顶上住着一条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它的胸前有一颗发光的火石,谁能把那条龙胸前的火石取下来,谁就可以娶公主为妻。
于是,三位王子带着武器便上山了,在山顶,他们找到了那条巨龙,通体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
鼻子上还有一条斜长的伤疤。
三位王子与巨龙展开了搏斗,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最终巨龙被斩杀。
但三位王子只有一位活了下来,活下来的王子取下巨龙胸前的火石,火石的亮光瞬间熄灭,他将火石做成项链献给了公主,并如愿以偿地娶了公主。
晚上,公主开心地将火石项链戴在胸前,这时,火石开始渐渐变亮,突然,在一阵强光中,公主变成了一头巨龙,通身漆黑,头生双角,胸前闪着一颗发着蓝光的火石。
卫兵和王子听到响声后赶过来,发现公主不见了,一条巨龙蜷缩在房间。
王子以为公主被巨龙吃了,愤怒地举起剑向巨龙砍去,变成龙的公主想向王子解释,可是刚靠近便被王子的剑击中了鼻子,一条斜长的伤口鲜血直流,巨龙疼痛地吼了一起,撞破墙壁,踉踉跄跄地飞出了城堡,飞向了远处的山顶,房间里留下惊惶失措的卫兵和伤心痛哭的王子。
习作评析:文章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小作者通过“人杀龙,人变龙,人再杀龙”的故事结构展现了一幅“巨龙复仇”的故事。
故事虽然简单,但构思奇妙,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若不善待动物,最后终将得到惩罚的道理。
三、老师指导同学们评议。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时间、地点是什么?
2.故事情节是否清晰?
3.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习作,交流点评。
五、课堂小结。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个童话故事。
故事要清楚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
2.指名学生交流。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比一比。
横线右边的字是左边字的一部分。
(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2.认一认横线右边的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我发现
1.认识带“口”部的字,并归类。
第一类:和嘴巴有关的动词:咬、叼、嚼、啃、咽、吞、含
第二类:表示叫的动作:叫、喊、嚷、吼、啼、吵、唤
第三类:表示声音的词:吱、呜、嘀、嗡、嘟、啪、哗
2.学生认读这些字。
(二)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认识修改符号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日积月累。
1.自读谚语。
2.简单理解谚语的意思。
3.积累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