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复习材料
2024版年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2024年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contents •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数据表示与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前沿与未来展望目录多媒体技术定义与特点多媒体技术定义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特点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等。
其中,集成性指将不同的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交互性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实时性指对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的处理与播放能够保持连续性和同步性;数字化指多媒体技术处理的信息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的。
娱乐领域医学领域音乐、电影、游戏等多媒体娱乐产品。
医学图像处理、远程医疗、虚拟现实手术模拟等。
教育领域商业领域其他领域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
产品展示、广告宣传、电子商务等。
军事模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等。
虚拟现实化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网络化网络技术将与多媒体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实现更加便捷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高清化随着显示技术和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将向更高清晰度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多媒体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交互方式。
1 2 3包括ASCII码、Unicode码等编码方式,用于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形式。
文本信息的数字化表示包括文本编辑、排版、字体与字号设置、文本特效等,以及文本信息的压缩与存储技术。
文本处理技术基于关键词的文本检索技术,以及光学字符识别(OCR)等文本识别技术。
文本检索与识别图像的基本属性包括分辨率、颜色深度、图像格式等,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显示效果。
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压缩等,用于改善图像质量和减小存储空间。
图像识别与分析基于图像特征的识别技术,以及图像分割、目标检测、图像理解等分析技术。
多媒体技术及运用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及运⽤复习资料多媒体技术及应⽤复习资料第⼀章:概述1.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将medium划分成五种类型:(感觉媒体)——声⾳、图形、动画、⽂本等(呈现媒介)——显⽰器、扬声器、打印机、话筒等(再⽣媒体)——经过加⼯、处理(变换、编码或调制的感觉媒体)(存储媒介)——磁盘、磁带、闪存、光盘等(传输媒介)——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等2.“多媒体”⼀词出现于1990年前后,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孕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流⾏叫法:交互式视频(Interactive video)内涵:具有声像并茂、形象⽣动呈现优势的录像视频技术与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技术两⼤分⽀正在相互渗透,趋于融合。
特点:⼀⽅⾯,电视、录像以及通信技术也都开始由模拟⽅式转向数字化。
另⼀⽅⾯,由字符⽅式、⽂本处理向图形⽅式、声⾳和图像处理发展。
问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流⾏叫法:多媒体(Multimedia)内涵: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与电视领域中的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具有交互功能。
特点:电视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等)充当了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传统的视频编辑、特技设备却被计算机的专业软件所取代;计算机中可播放视频、⾳频信号,在视频设备(如VCD)中增加微机软硬件,也能对播放的图像、声⾳实现互动控制。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今)流⾏叫法:“3C(Computer, Consumer, Communication)⼀体化”或“信息家电”内涵:计算机、⼴播电视和通信等领域正在互相渗透,趋于融合。
特点:信息家电化、家电智能化、三⽹(计算机⽹、通信⽹、有线电视⽹)互相渗透。
3.什么是“准双向传输和”本地交互“?它们出现在那种场合?准双向传输是由准双向通道是将原来由点对⾯的⼴播与双向对称通信结合起来形成由中⼼向下传输信息量⼤和由⽤户向上传输信息量少的信息交换⽅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复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实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2.在多媒体系统中,主要采用数字化方式处理、传输、存储多媒体信息;3.音频信号可分为语音、音乐和音响三类;4.真实世界中,声音是模拟的,时间和振幅都是连续变化;5.当把模拟声音变成数字音频时,需要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这称为采样,这个时间间隔称为采样周期;6.把声音数据写成计算机二进制数据格式,称为编码;7.色彩可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三要素来描述;8.量化的等级取决于计算机能用多少位来表示一个音频数据,一般采用8位或16位量化;9.语音的基本参数包括基音周期、共振峰、语音峰、声强等10.与语音生成机构的模型相对应的声源由基音周期参数描述,声道由共振峰参数描述,放射机构由语音普和声强描述11.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B 采用一种新的物理层,其中用两个信道把数据传输和确认过程分离,因而达到了的数据传输速度13.模拟电视信号的扫描用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14.多媒体中的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数字、文字等;15.JPEG编码的原理简化框图如下,则①DCT正交变换、②量化器、③熵编码器;16.颜色具有三个特征:色调、亮度、饱和度;17.音频主要分为波形文件、语音和音乐;18.电脑动画一共有两大类,分别是帧动画和矢量动画;19.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色、音调、音强;20.JPEG2000与传统JPEG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放弃了JPEG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转换为主的区块编码方式,而采用以小波为主转换的多分辨的编码方式; ;21.声音的数字化包括两个关键步骤是采样和量化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波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是 B ;A. 振幅B. 周期C. 频率D. 频带2.将模拟声音信号转变为数字音频信号的声音数字化过程是 D ;A. 采样→编码→量化B. 量化→编码→采样C. 编码→采样→量化 D 采样→量化→编码3.一般来说,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D ;A 采样频率越低和量化位数越低B 采样频率越低和量化位数越高C 采样频率越高和量化位数越低D 采样频率越高和量化位数越高4.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中, D 的质量最好;A 单声道、8位量化和采样频率B 双声道、8位量化和采样频率C单声道、16位量化和采样频率D双声道、16位量化和采样频率5.音频信号的无损压缩编码是 A ;A. 熵编码B. 波形编码C. 参数编码D. 混合编码6.高保真立体声的音频压缩标准是 D ;A. B. C. G..728 D. MPEG音频7.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A;A.交互式视频游戏B.报纸C.彩色画报D.彩色电视8.计算机处理的图像、文字和声音属于A ;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存储媒体9.下列不属于显示媒体的是 B ;A.打印机B.键盘C.音箱D.光纤10.多媒体存储技术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D ;A.大容量B.快响应C.高可靠D.上述全部11.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实时性、 D 和集成性;A.可靠性B.精确性C.变化性D.交互性12. A 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A. 感觉媒体B. 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传输媒体13. B 是用于处理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计算机编码的媒体A 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 显示媒体 D存储媒体14.多媒体技术是将 B 融合在一起的新技术;A. 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B. 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C. 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通信技术D. 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1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DA.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B. 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连续性C. 多样性、集成性、实时性、连续性D.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16. A 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A. 感觉媒体B. 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 传输媒体17. B 是用于处理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计算机编码的媒体A. 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 显示媒体D.存储媒体18.多媒体技术是将 C 融合在一起的新技术;A. 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B. 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C. 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通信技术D. 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19.下面设备,不属于多媒体输入设备的是D;A.红外遥感器B.数码相机C.触摸屏D.调制解调器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 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一张光盘可以存储几百本长篇小说;B. 电子出版物媒体种类多,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C. 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保存;D. 电子出版物检索信息迅速;2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评价标准包括C三个方面;A.压缩比率、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编码方法B.压缩质量、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编码方法C.压缩比率、压缩质量、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D.压缩比率、压缩质量、编码方法22.以下说法不属于多媒体计算机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是BA扫描仪 B视频信号数字化仪 C摄像机 D数码照相机23.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一幅图像之间相关性较大,这是 B ;A 空间冗余 B时间冗余 C 信息熵冗余 D 视觉冗余24.多媒体数据具有D特点;A. 数据量大和数据类型多B. 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数据类型少C. 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小、输入和输出不复杂;D. 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输入和输出复杂;25.下列关于多媒体的定义,错误的是DA、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B、电视技术也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C、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建立人、机之间的交互;D、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进行综合处理,并建立逻辑关系;26.DVD数字光盘采用的视频压缩标准为B;A、MPEG-1B、MPEG-2C、MPEG-4D、MPEG-727.通用的视频采样频率有3个,其中 D 是不正确的;A. B. C. D.28.下列编码中不属于熵编码的是D;A.哈夫曼编码B.算术编码C.行程编码D.变换编码29.衡量数据压缩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是A ;1压缩比 2算法复杂度 3恢复效果 4标准化A13 B123 C134 D全部30.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和错误的回复,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D;A、多样性B、非线性C、集成性D、交互性31.FLASH动画制作中,要将一只青蛙变成王子,需要采用的制作方法是:BA、设置运动动画B、设置变形动画C、逐帧动画D、增加图层32.MIDI音频文件是DA、一种波形文件B、一种采用PCM压缩的波形文件C、是MP3的一种格式D、是一种符号化的音频信号,记录的是一种指令序列;33.关于文件的压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文本文件与图形图像都可以采用有损压缩B、文本文件与图形图像都不可以采用有损压缩C、文本文件可以采用有损压缩,图形图像不可以D、图形图像可以采用有损压缩,文本文件不可以34.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B;A、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B、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C、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D、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35.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分辨率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 B ;A、512×512×3×8bitB、256×512×3×8bitC、256×256×3×8bitD、512×512×3×8×25bit36.一般来说,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D ;A 采样频率越低和量化位数越低B 采样频率越低和量化位数越高C 采样频率越高和量化位数越低D 采样频率越高和量化位数越高37.音频信号的无损压缩编码是 A ;A. 熵编码B. 波形编码C. 参数编码D. 混合编码38.MIDI音乐制作系统通常是由3种基本设备组成,它们是 C ;A. 音源,合成器,MIDI输入设备B. 音源,合成器,MIDI输出设备C. 音源,音序器,MIDI输入设备D. 音源,音序器,MIDI输出设备39.一分钟、双声道、16位量化位数,采样频率的声音数据量是 C ;A. B. C. D.40.高保真立体声的音频压缩标准是 D ;A. B. C. G..728 D. MPEG音频41.下面关于Flash 的正确说法是 B ;A Flash 动画由简洁的矢量图组成的B Flash动画是通过矢量图的变化和运动产生的C Flash 动画需要将全部内容下载后才能播放D Flash 动画不能实现多媒体的交互42.使用墨水瓶工具,可以 C ;A 为位图填充颜色B 为向量图填充颜色C 为线条填充颜色D 为按钮填充颜色43.在Photoshop中,魔棒工具 D ;A. 能产生神奇的图像效果B. 是一种滤镜C. 能产生图像之间区域的复制 D 可按照颜色选取图像的某个区域44.用于加工声音的软件是C;A、FLASHB、premirerC、cooleditD、winamp45.以下可用于多媒体作品集成的软件是A;A、PowerpointB、windows media playerC、AcdseeD、我形我速46.想制作一首大约一分半钟的个人单曲,具体步骤是B①设置电脑的麦克风录音②在COOLEDIT软件中录制人声③从网上搜索伴奏音乐④在COOLEDIT软件中合成人声与伴奏⑤在“附件”的“录音机”中录制人声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⑤③④D、③①⑤④47.一同学运用photoshop加工自己的照片,照片未能加工完毕,他准备下次接着做,他最好将照片保存成C格式;A、bmpB、swfC、psdD、gif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计算机只能加工数字信息,因此,所有的多媒体信息都必须转换成数字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2.媒体信息数字化以后,体积减少了,信息量也减少了;×3.制作多媒体作品首先要写出脚本设计,然后画出规划图;×4.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技术包括宽带网络技术以及接入网的技术;√5.BMP转换为JPG格式,文件大小基本不变;×6.能播放声音的软件都是声音加工软件×;7.Flash制作动画时,时间轴上的5、10、15……等表示的是时间,单位为秒;×8.计算机对文件采用有损压缩,可以将文件压缩的更小,减少存储空间;√9.视频采集卡就是显卡; ×10.×音频大约在20KHz-20MHz的频率范围内; P1311.×声音质量与它的频率范围无关;12.√多媒体技术中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技术;P2313.×熵压缩法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始数据; P3714.×在数字视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15.√ MIDI文件是以消息的方式而非波形数据的方式组成; P1416. X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少、数据类型间区特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17.对音频数字化来说,在相同条件下,立体声比单声道占的空间大,分辨率越高则占的空间越小,采样频率越高则占的空间越大; ×18.帧动画是对每一个活动的对象分别进行设计,并构造每一个对象的特征,然后用这些对象组成完整的画面; ×19.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少、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20.红外触摸屏不需要触压就可以触发; ×21.在音频数字化处理技术中,要考虑采样、量化和编码问题; √22.音频大约在20Hz—20KHz的频率范围内; V23.影响视频图像质量的五个重要技术参数分别为帧速、分辨率、颜色数、压缩比和关键帧; √24.常用的多媒体输入设备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绘图仪等;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果CD音质的采样率为 ,量化位数为16bit,那么,一首4分钟CD双声道立体声音乐的数据长度是多少答案:数据量字节byte=赫兹hz位bit/8通道个数时间秒s所以一首4分钟CD双声道立体声音乐的数据长度是100016/82604=2.一分钟、双声道、16位量化位数,采样频率的声音数据量是 C ;A. B. C. D.3.简述JPEG和MPEG的主要差别;答: JPEG是适用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像的数据压缩标准; MPEG视频压缩技术是针对运动图像的数据压缩技术;为了提高压缩比,MPEG中帧内图像数据和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必须同时使用,这是和JPEG主要不同的地方;而JPEG和MPEG相同的地方均采用了DCT帧内图像数据压缩编码;4.多媒体对通讯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1)多媒体数据量(2)多媒体的实时性(3)多媒体时空约束(4)多媒体交互性(5)分布式处理(6)协同工作5.分布式多媒体的基本特性是(1)多媒体集成性、(2)资源分散性、(3)运行实时性(4)操作交互性(5)系统透明性6.基于DCT的有失真压缩编码的过程是:a. 分块:按序分块,将图像分成 8 8 的子块;b. DCT变换离散余弦变换:;c. 量化:d. 对量化后的值进行Z扫描:e. Huffman算法或算术编码:7.音频卡的主要功能(1)数字化声音处理(2)混音器(3)合成器8.在数字视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正确的顺序(1)采样、(2)A/D变换、(3)压缩、(4)存储、(5)解压缩、(6)D/A变换;9.JPEG2000的特点是什么答:1压缩效率高,图像还原质量好;2无损压缩;3渐进传输,即先传输图像的大体轮廓,再逐步传输其他数据;4感兴趣区域压缩;10.多媒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答:计算机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所配置的硬件、多媒体I/O控制及接口、多媒体核心系统、创作系统、应用系统;11.支持多媒体交互性的基本硬件结构为:(1)一个功能强大、速度快的中央处理器(2)大容量的存储器空间(3)高分辨率显示接口与设备(4)可处理音响的接口与设备(5)可处理图像的接口与设备(6)可存放大量数据的配置12.常用的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答:MPEG-Video图像压缩技术的依据:因为数据存在冗余,包括:·空间冗余:空间上占据位置,但不载有有效信息;·时间冗余:动态媒体信息,视频,音频等和时间相关的媒体信息,不同时刻的信息内容相同或相似;·编码冗余:不合理的编码;·结构冗余:如对称的内容;13.MPEG采用了哪三种运动图像类型:·I帧:Intra pictures 帧内图:·P帧:Predicted Pictures:称为单向预测图片;·B帧:Bi_directional Predicted Picures:双向预测图片;五、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得分1.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符号 a b c d e F概率求其Huffman编码请赋予大概率为0,小概率为1及平均码长答案:符号 a b c d e f概率码字 01 10 11 000 0010 0011 平均码长N =2. 表1-1为某信息源发出的8个消息事件及其相应出现的概率,用哈夫曼方法对其进行编码;答案:哈夫曼编码过程示例如图1所示;根据哈夫曼编码规则,得到的编码方案如下:码元 A B C D E F G H码字 011 001 1 00010 0101 0000 0100 00011码长 3 3 1 5 4 4 4 5概率3. 多媒体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动态图像和声音的存储和传输问题;1若不经过压缩,以VGA640x480点阵存储一幅256色的彩色图像大约需要多少MB存储空间2请计算一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的数据量是多少解:1640x480点阵存储一幅256色的彩色图像的存储空间:存储256色的一个点的信息需要1个字节Byte的存储空间,于是一幅图像的存储空间为:640x480x1Byte=307200Byte,约为;2根据公式:数据量=采样频率×采样位数/8×声道数×时间,代入相应的数据,得:数据量=16/8x2x1x60/1024x1024=注意几个单位的换算细节:时间单位换算1分=60秒;采样频率单位换算1kHz=1000Hz;数据量单位换算;2.对信源 X=x1=,x2=,x3=,x4=,x5=,x6=进行Huffman编码答:1.已知信源X的符号及其概率如表T2-2所示,若x1=1,x2=0,试对1011进行算术编码;X x1 x2PA信源符号答案见图输入 x1 x2 x1 x1从,中选择一个数作为输出:2.设英文字母采用固定模式符号概率分配如下:试对eai进行算术编码字符: a e i o u概率:范围:0, , , , ,答案:结果:用, 表示数据串eai,如果解码器知道最后范围是, ,它马上可解得一个字符为e, 然后依次得到唯一解a、i, 最终得到eai;。
多媒体复习~

第一章• 1. 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媒体有5种: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 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三个方面。
• 3.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媒体的集成,二是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
• 4.多媒体技术.定义为: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能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 5.人机交互形式有四种:人—人(通过计算机);人—计算机;计算机—人;计算机—计算机。
第二章• 1. 媒体元素主要有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音频等。
• 2.一幅分辨率为640×480的256色图像的大小为307.2KByte。
(640×480×8/8=307200Byte)• 3. 视频中重要的技术参数有帧速,数据量,图像质量。
• 4. 数字音频可分为波形声音、语音、音乐。
• 5. 数字声音波形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和通道数。
• 6. 在多媒体系统中常见的表示媒体的种类主要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触觉媒体。
•7.媒体数据具有以下性质:媒体是有格式的;不同媒体表达信息的特点和程度各不相同;媒体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丰富的信息。
•8. 多媒体信息的空间意义为表现空间和媒体按相互的空间关系进行组织。
•9.媒体的时间性质是表现需要时间和媒体在时间坐标轴上的相互关系。
•10. 听觉的心理变量有响度、音调、音色、音量、密度等,听觉的物理变量有声强和频率等。
•11.声音在真实世界是模拟的,时间和幅度上是连续的,声音的数字化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步骤。
•12.对声音的抽象化(即符号化)表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音乐、一种是语音。
声音的符号化即将声音转变为符号序列的过程。
•13. 1min单声道的声音,采样为11.025KHz,采用8位采样位数,则声音数据量为0.66MByte。
多媒体复习

多媒体复习题一.填空1.媒体:人们将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信息的传播载体称为媒体。
如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
2.多媒体: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法。
3.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具有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5.多媒体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来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系统。
6.音频卡:也称声卡,是处理和播放多媒体声音的关键部件,它插入主板扩展槽中与主机相连。
7.位图:是在空间和亮度上已经离散化了图像,可以把一幅图像看成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等级。
8.图形:也称向量图。
是指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形。
是一种抽象化的图像,是对图像依据某个标准进行分析而产生的结果。
二.填空1.多媒体系统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基于功能)和(基于应用)两种分类方法2.多媒体系统基于功能分为(开发系统、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和家庭系统)等。
3.多媒体系统基于应用为为(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和多媒体娱乐系统等。
4.多媒体数据模型主要采用(关系数据模型的扩充)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5.多媒体通信分成两类:一类是(对称的全双工)的多媒体通信。
如视频会议等。
另一类是(非对称)的全双工的多媒体通信。
如交互式电视、电视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及远程图书馆等。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多媒体应用系统)4部分组成。
7.多媒体硬件系统由(传统硬件设备、光盘存储器、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视频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通信设备)等有选择性地组合起来,可以构成一个多媒体硬件系统。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A )A.PAL B.NTSC C. SECAM2、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B )。
A. 交互式视频游戏、彩色电视B. 交互式视频游戏、有声图书C. 彩色电视、彩色画报D. 有声图书、彩色画报3、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 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 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 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 采样,D/A变换,存储,压缩,解压缩,A/D变换4、传送视听数据、控制实时视听数据使用的协议分别是( A )A. RTP和RTCPB. RTCP和RTSPC. RSVP和SIPD. SDP和SAP5、彩色可用( C )来描述。
A. 亮度、饱和度、颜色B. 亮度、对比度、颜色C. 亮度、色调、颜色D. 亮度、饱和度、色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B. 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C. 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D. 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和B.信息量等于信息恼与数据量之差C.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差D.信息量等于信息墒与冗余量之和8、下列不是MPC对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是( B )。
A.可产生丰富、形象逼真的图形B.可以逼真、生动地显示彩色静止图像C.实现三维动画D.实现一定程度的二维动画9、在超文本和超媒体中不同信息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 C )连接的。
A.结点 B.字节 C.链 D.媒体信息10、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B )。
A.动态设计 B.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C.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D.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11、音频数字化过程中采样和量化所用到的主要硬件是( C )。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1.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能建立起有机的逻辑关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2. 多媒体技术中的基本技术包括: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及编码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大容量光学存储技术、多媒体的同步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3.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
4. 模拟声音信号需要通过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才能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
5. 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的方法是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图形和静态图像、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
6.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
7.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器、信道(网络)控制管理软件。
8. 在多媒体音频技术中,对音频信号索样的三个标准采样频率为11.025 KHZ (语音效果), 22.05 KHZ(音乐效果),44.1 KHZ(高保真效果),常见的CD 唱片采样频率为44.1 KHZ。
9. 根据奈奎斯将采样定理:一段频率为10KHZ的声音,如果要求采样后不失真重放,那么它的有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是 20KHZ 。
10. 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链、接点、信息块。
11. 在计算机中,根据图象记录方式的不同,图像文件可分为位图和矢量图两大类。
12. 影响图像显示的重要指标主要有图像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图像深度、显示深度。
13. “冗余”是信息存在各种性质的多余度,信息量和数据量的关系是信息量 = 数据量 + 数据冗余。
14. 在Flash中可以创建两种形式的动画即帧动画、渐变动画。
15. 音频卡的性能是以合成芯片为基础的,MIDI音乐合成方式一般有 FM (调频)合成和波形表合成两种。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一、多媒体基础知识
1.多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2.多媒体基础理论:声音、图像和视频的生成、传输与处理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与编码
1.多媒体数据压缩的概念和原理
2.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算法:JPEG、MPEG等
3.多媒体数据解压缩和解码技术
三、多媒体数据的展示与交互
1.多媒体数据的展示技术:图像显示、声音播放、视频播放等
2.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与实现
3.用户交互技术:键盘、鼠标、触摸屏等
四、多媒体应用开发环境
1. 多媒体应用开发语言:C、C++、Java等
2. 多媒体应用开发工具:OpenGL、DirectX等
3. 多媒体应用开发框架:Unity、Unreal Engine等
五、多媒体应用开发实践
1.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2.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实现和调试
3.多媒体应用开发项目的评估和优化
六、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2.多媒体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3.多媒体技术在广告和营销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1.多媒体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2.多媒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3.多媒体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以上是《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的基本框架,可以根
据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拓展。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习题等进行复习,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加深对
多媒体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素材及其处理一、文本(Text)文本是指各种文字,包括各种字体、尺寸、格式及色彩的文本,它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程序的基础,也是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基础。
通过对文本显示方式的组织,多媒体应用系统可以使显示的信息更易于理解,通常使用的文本文件格式有.RTF 、.DOC 、.TXT 等。
文本数据通常在文本编辑软件中制作,例如WPS、MS WORD、Notepad等。
用扫描仪扫描后通过文字识别软件(OCR)也可获得文本文件。
当不是大批量使用文本来表达信息时,可以直接在多媒体编辑软件中制作处理,不一定预先把文本保存成单独的文件。
文本文件中,如果只有文本信息,没有其他任何有关格式的信息,则称为纯文本文件;带有各种排版格式的文本文件,称为格式化文本文件。
文本的多样化是由文字的变化,即文字的格式(Style)、文字的定位(Align)、字体(Font)、字的大小(Size)以及由这四种变化的各种组合形成。
二、图形(Graphic)图形是指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的矢量图,即由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
图形文件的格式是一组描述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坐标)的指令集合,例如,line(x1,y1,x2,y2,color)、circle(x,y,r,color)等,就分别是画线、画圆的指令。
在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例如直线只需要记录两个端点以及直线的颜色即可。
图形在显示器上显示时,是由处理程序读取这些指令并将其转换为屏幕上的点和颜色。
图形的优点在于可以分别控制处理图中的各个部分,图形在旋转、放大、缩小和扭曲时不会失真,不同的图形对象还可以在屏幕上重叠并保持各自的特性,分开时就可以恢复原状。
因此,图形主要用于表示线框型的图画、工程制图、美术字等。
绝大多数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造型软件使用矢量图形作为基本图形存储格式。
在计算机中图形的存储格式大都由各个软件自己设计和定义,常用的矢量图形文件有.3DS(用于三维造型)、.DXF(用于Auto CAD)、.WMF(用于桌面出版,如,Office 中的剪贴画)等。
图形技术的关键是图形的制作和再现,图形只保存算法和特征点,所以对于图像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但是在屏幕每次显示时,它都要经过重新计算,显示速度相对较慢。
另外它可以通过绘图机或打印机输出,并且输出的图形质量较高。
常用的生成矢量图形的软件有Auto CAD(生成.DXF文件)、CorelDraw(生成.CDR 和.EPS文件)、Freehand(生成.FHX文件和.EPS文件))、Illustrator(生成.AI文件)等。
三、图像(Image)1.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静止的图像是一个矩阵,由一些排成行列的点组成,这些点称为像素(pixel),这种图像称为位图(bitmap)。
位图中的位用来定义图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
对于黑白线条图常用1位值表示(每个像素1位),对于灰度图常用4位(16种灰度等级)或8位(256种灰度等级)表示该点的亮度,而彩色图像则有多种描述方法。
普通的、未经过压缩或未经其他方法处理的彩色位图,也是每一个像素由若干位表示。
图像文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格式有多种,如.BMP、.PCX、.TIF、.TGA、.GIF、.JPG 等,一般数据量都比较大。
位图图像适合于表现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包含大量细节的图像,并具有灵活和富于创造力等特点。
处理图像时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图像的大小以及分辨率、图像亮度和颜色表示等。
图像的大小由图像的高度和宽度的像素数量来确定,而图像在屏幕上显示时的大小取决于图像的像素数量以及显示器的大小和设置。
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有Windows操作系统所带的“画图”程序、Microsoft Office XP 带的工具软件“Microsoft Photo Editor”和Adobe 公司的PhotoShop等。
图像的采集可以使用扫描仪把已有的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转化为数字图像;也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拍摄自然景物,然后通过传输接口输入到计算机中;也可以通过Windows 提供的<Print Screen>键将屏幕图像拷贝保存;许多视频播放软件(如超级解霸)都可以从播放的视频中截取静态的图像。
另外,有一些功能强大的抓图软件不仅可以抓取计算机屏幕的静态图像,还可以抓取屏幕上的活动图像,即记录屏幕图像的变化过程,生成AVI格式的动画文件。
美国TechSmith公司的SnagIt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著名抓图软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学习使用该软件。
目前该软件的版本是7.1.1。
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中的像素数,像素多则图像质量好,少则差。
分辨率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1)图像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是图像中每单位打印长度上显示的像素数目,通常用像素/英寸 (ppi, pixels per inch) 表示。
图像分辨率和图像尺寸的值一起决定文件的大小及输出质量,该值越大图形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也就越多。
图像分辨率以比例关系影响着文件的大小,即文件大小与其图像分辨率的平方成正比。
如果保持图像尺寸不变,将图像分辨率提高一倍,则其文件大小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图像的分辨率是在图像采集或处理时确定的。
例如,可以在使用扫描仪扫描图像时设置扫描的分辨率;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的时候也有相应的分辨率;也可以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更改原始图像的分辨率。
现实世界同样的一幅图或一个景物,用数码设备采集时,采集的分辨率越高,采集的像素就越多,图像文件越大,清晰度也越好;反之,采集得到的图像就显得越粗糙。
图像的分辨率有时候可以用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的密度(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数目)来表示。
例如,某种数码相机可以设置其拍摄分辨率为2048×1536、1024×768、800×600等多种级别,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只是代表拍摄得到的照片图像的大小。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取决于相机中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芯片上像素的多少,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分辨率的高低也就用像素量的多少间接地加以表示。
所以,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是由其生产工艺决定的,在出厂时就固定了的,用户不能调整一台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所能调整的只是图像像素的多少,而图像的ppi分辨率并不改变。
(2)显示器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是指显示器上每单位长度显示的像素点的数量,通常以点/英寸(dpi,dots per inch) 来表示。
显示器分辨率取决于显示器的大小及其像素设置,现在大多数显示器的分辨率大约为 96 dpi。
显示器出厂时一般并不标出表征显示器分辨率的dpi 值,只给出我们平常所说的显示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可以显示的最大像素数目,来作为分辨率的指标。
如目前一般的PC上配置的显示器分辨率都能够达到1024×768个像素,而多媒体PC标准的定位仅仅是640×480个像素。
对于同一台显示器,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显示模式。
例如对于一台分辨率为1024×768的显示器,其显示模式可以为1024×768、800×600、640×480等多种模式。
(3)打印机分辨率打印机的分辨率是指打印机产生的每英寸的油墨点数 (dpi)。
多数桌面激光打印机的分辨率为600dpi,而用于印刷出版的照排机的分辨率为 1200 dpi 或更高。
将图像打印到任何激光打印机(而尤其是发排到照排机)时,需要为图像确定适当的分辨率。
喷墨打印机产生的是极小的墨粒,而不是实际的点;但大多数喷墨打印机的分辨率均约为300到720dpi。
当我们说某台打印机的分辨率为600dpi,是指在用该打印机输出图像时,在每英寸打印纸上可以打印出600个表征图像输出效果的色点。
打印机分辨率越大,表明图像输出的色点就越小,输出的图像效果就越精细。
打印机色点的大小只同打印机的硬件工艺有关,而与要输出图像的分辨率无关。
一个图像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的大小,取决于该图像的像素数目以及图像的分辨率,打印机的分辨率只跟图像的打印质量有关。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打印宽度=图像宽度像素/分辨率;打印高度=图像高度像素/分辨率。
例如:一个2048×1536像素、分辨率是180ppi的图像,在打印机上打印输出时的大小为:宽=2048/180=11.38英寸,高=1536/180=8.53英寸。
3.颜色模式颜色模式决定了显示和输出图像的颜色模型,即一张数字图像用什么样的方法在计算机中显示或打印输出。
颜色模式不同,描述图像和重现色彩的原理以及能显示的颜色数量也不同,并且还影响图像文件的大小。
常见的颜色模式有RGB模式、CMYK模式、HSB 模式等。
(1)RGB模式RGB模式是基于可见光的合成原理而制定的,R代表红色(Red),G 代表绿色(Green),B代表蓝色(Blue)。
根据光的合成原理,不同颜色的色光相混合产生另一种颜色的色光。
而其中R、G 、B 这三种最基本的色光以不同的强度相混合可以产生人眼所能看见的所有色光,所以RGB模式也叫加色模式。
在RGB模式中,图像中每一像素的颜色由R 、G 、B三种颜色分量混合而成,如果规定每一颜色分量用一个字节(8位)表示其强度变化,这样RGB三色各自拥有256级不同强度的变化。
各颜色分量的强度值在0时为最暗,在255时最亮。
如,当R值为255,G、B值为0时,像素表现出明亮的纯红色:当R、G、B三值相同时,三种色光相混产生灰色;当三个分最值都为255时,结果是三种色光相混产生了最亮的纯白色。
这样的规定使每一像素表现颜色的能力达到24位。
所以说8位的RGB模式的图像共可表现出多达成1677余万种不同的颜色。
(2)CMYK模式CMYK是用于印刷和打印的基本颜色模式。
CMYK代表印刷用的四种油墨的颜色,C代表青色(Cyan),M代表洋红色(Magenta),Y代表黄色(Yellow),这三种油墨的颜色相混合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各种颜色。
油墨自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印刷或打印出的色彩是混合的油墨反射的色光,所以CMYK模式又被称为减色模式。
理论上,C、M、Y三色油墨相混可以产生黑色,但在实际中,受油墨纯度因素影响,很难得到纯正的黑色,所以又引入了黑色(Black)油墨,用K表示,引入黑色油墨后可以使暗色更暗,使黑色更黑。
CMYK模式是最佳的打印模式,但是编辑图像时最好不用这种模式。
由于显示器是RGB 模式,系统在编辑图像过程中会在两个模式之间来回转换而损失色彩,另一个原因就是在RGB模式下图像处理软件只需处理三个颜色通道,而在CMYK模式下,系统需同时处理四个颜色色通道,这就加大了系统的工作量和计算机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