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越 故 事
汉宣帝的南越平定战南方边疆的征服

汉宣帝的南越平定战南方边疆的征服汉宣帝刘询自位于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8年的西汉时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出色政治手腕和征服才能的皇帝之一。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平定了南方边疆的南越国,为中央政权的稳定和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
南方的边疆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帝王统治的难题之一。
南越国位于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众多的居民。
与中央政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南方边界,南越国自成一体,并且有自己的王室和社会结构。
因此,统一南越国一直都是中国帝王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了平定南方边疆,汉宣帝首先采用了外交手段。
他派遣使者前往南越国试图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统一。
然而,南越国的国王刘英并没有接受这一提议,反而对使者进行侮辱和攻击。
面对南越国无理的态度,汉宣帝决定动用武力。
汉宣帝调动了大量的军队,组成了庞大的军事力量。
他亲自指挥军队,带领将士们踏上了南方的征程。
在南越国内,他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战术,迅速占领了一系列要点,削弱了南越国的抵抗力。
汉宣帝的征服南越之战持续了数年之久。
在这场战争中,汉朝军队经历了一系列的战役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
最终,汉宣帝的军队成功地攻陷了南越国的首都,南越国王刘英被俘并被送往长安。
南越平定之后,汉宣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巩固统治。
他废除了南越国的王室制度,将南越国划归为中国的一个省份,派遣官员管理。
此外,他还加强了对南方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通过婚姻联姻等手段巩固了边疆的稳定。
汉宣帝的南越平定战南方边疆的征服,不仅展现了他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也为中央政权的统一和南方边疆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胜利不仅仅是对南越国的征服,更是对南方边疆地区的一次重大统治胜利。
同时,他的成功也为后来的中国帝国在南方边界的统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
总结起来,汉宣帝的南越平定战南方边疆的征服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汉宣帝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成功地征服了南方边疆的南越国,并巩固了中央政权对南方的统治。
历史趣谈:历史上汉文帝是如何让南越国臣服的 南越国历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汉文帝是如何让南越国臣服的南越国历史导语:汉文帝一纸书信降服南越王的故事:秦朝末年,有一个从北方来的龙川县令,名叫赵佗,居然趁天下大乱之际,攻占桂林象郡。
秦朝灭亡,赵佗自封汉文帝一纸书信降服南越王的故事:秦朝末年,有一个从北方来的龙川县令,名叫赵佗,居然趁天下大乱之际,攻占桂林象郡。
秦朝灭亡,赵佗自封为南越武王,当时辖有现在两广福建连同越南北部一带,汉朝开国以来,刘邦因为中原百姓车马劳顿,不愿征伐,因此派人立赵佗为南越王,责令他和大汉王朝政府搞好关系,不要成为汉朝南部的祸害。
汉高祖驾崩后,赵佗因为有关官吏禁止在关市上购买铁器,居然叫嚣要攻打长沙,建立功业。
并自称为南越武帝。
一时间摩拳擦掌,不过总是不敢深入,只是打了几个县就仓促而走。
高后曾经派人进行攻打,可因为水土不服,汉军无法越过阳山岭。
一年后,吕后病逝,汉军就撤兵了。
从此,赵佗更加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居然动用皇帝的政令,要与大汉皇帝平起平坐。
汉文帝登基,天下陆续恢复了秩序。
汉文帝让人在赵佗父母的坟墓前,设置守陵的居民,逢年过节进行祭祀。
召来他的堂兄弟,进行封赏。
同时派大臣陆贾前去充当信使,陆贾到了南越,南越王赵特别恐惧,这个陆贾当年赵佗曾经领教过自认的风采。
当时赵佗猖獗,汉高祖派陆贾下书,赵佗梳着当地流行的一撮锥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陆生。
陆生就此向尉他说道:“您本是中国人,亲戚、兄弟和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
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了。
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生活常识分享。
古文字讲述南越国故事

古文字讲述南越国故事
南越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
公元前179年,韩信率军攻打南越国,使南越国成为中国的一个郡县。
南越国最初是在公元前208年由南海上的九个小国组成的。
它们分别是九良,九邑,九江,九湖,九塘,九浦,九州,九家,九灶和九阳。
这些小国在公元前204年结盟,形成了南越国。
南越国有两个朝代:南越前朝和后朝。
南越前朝的国王是梁武帝,他的统治从公元前20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79年,梁武帝有数十年的统治时间。
南越后朝的国王是齐武帝,他的统治从公元前17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11年。
齐武帝的统治使南越国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然而,在公元前179年,中国的秦朝统治者韩信率军攻打南越国,最终将其灭亡。
在此之后,南越国就不复存在了。
南越之乱汉朝对南方政权的征服

南越之乱汉朝对南方政权的征服南越之乱:汉朝对南方政权的征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国,统一了中原地区,并积极扩张其影响力到南方。
南越之乱被认为是一场关键的战争,这场战争使汉朝得以征服南方政权,进一步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并实现了边疆的稳定。
本文将对南越之乱的起因、战斗过程以及对后续历史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背景汉朝的统一对南方的统治产生了威胁,南越地区的独立政权不愿屈从于中央政权的管辖。
南越地区拥有广阔的疆土和丰富的资源,这使得南方政权成为了汉朝朝廷争夺的目标。
2. 冲突爆发南越的国王赵佗采取了不配合汉朝政府的政策,包括拒绝朝贡和兵力的扩张。
这使得汉朝朝廷对南越产生了威胁感,进而引发了南越之乱。
汉朝派遣了精锐军队北上,准备对南越进行武装征服。
3. 战斗过程南越之乱的战斗过程激烈而残酷。
汉朝军队在北方的大规模进攻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逐渐削弱了南越的军事实力。
南越的国王赵佗被迫采取了防守策略,裁决麾下军队进行游击战。
然而,南越面临着来自汉朝军队的强大压力,无法抵抗。
最终,南越的首都被攻陷,南越政权被消灭。
4. 征服与统治南越之乱的胜利使汉朝得以将南方纳入统一的版图中。
汉朝对南方地区进行了重组,并建立了相应的行政体系。
通过任命官员和设立监察机构,汉朝巩固了对南方的统治,并成功地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5. 影响南越之乱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次战争加强了汉朝的统一,使其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帝国。
其次,这场战争改变了南方地区的政治格局,南方政权被纳入了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
最后,南越之乱的胜利也增加了汉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议事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
结论南越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汉朝通过对南方政权的征服巩固了其统一地位。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扩张的典型例证。
南越之乱的胜利标志着汉朝继续扩大势力范围,并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档案解密越南反击战背后的故事

档案解密越南反击战背后的故事越南战争是指发生在1955年至1975年间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关于这次战争历史上有很多的争议。
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越南反击战背后的故事,欢迎阅读!越南战争是哪一年开始的?在1955年,独裁专制的南越政府发起了屠杀北越共产党的战役,北越政府勃然大怒,便予以还击,因此走上了推翻南越政府完成国家统一的道路,爆发了越南战争。
只是后来随着美国的军事介入,战争的局势开始变得紧张起来,那越南战争是哪一年开始出现第一批美国国防军战斗人员的呢?1964年,南越联合美国摧毁北越的军事基地,愤怒的北越政府决定予以强烈反击,不仅攻击美国驱逐舰,还袭击了美国多处军事基地,美国政府因此通过出兵越南的议案,在1965年派出了第一批国防军战斗人员。
这是美国在冷战背景下的越战中做出的失误策略,因此展开了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虽然对手实力强大,但北越阵营并不气馁,他们聪明地采取了恐怖袭击以及游击战的方式来应战,并最终赢取胜利。
北越的民族解放阵线在越战中牺牲了117万条生命,支援北越的中国也因此牺牲了一千多人。
而南越军队死亡人数达22万,美国军队伤亡情况也不轻,伤亡人数达36万,除此以外,美国还为战争耗费了大量财力,甚至还严重影响了其国内的经济状况。
据估计,战争死亡人数总计200万左右,光是平民就起码死了50万左右。
对于付出代价最为惨重的越南,其后人应当记得越南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记得先人为国家统一付出的沉重代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越南战争的伤亡情况越南战争伤亡人数最终的估计值是使人十分震惊的,单单就越南战争之中中美两方投入的兵力与物力,简直就可以与二战之中最激烈的战争相比较。
可见二战之后世界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美国在当时处于弱势的形势下也是极其紧张的。
美国在对越南战场的关注中,在最初的支持中,支持形式是军事物资与派兵,派兵迅速且规模巨大,可见美国对于越南战争的重视度极高。
秦朝与南越的战争南方边疆的重要历史事件

秦朝与南越的战争南方边疆的重要历史事件秦朝与南越的战争:南方边疆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与南越的战争是南方边疆的一项重要历史事件。
这场战争发生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的早期,是秦朝进一步巩固统一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从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介绍秦朝与南越的战争。
一、背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北方的局势逐渐稳定,秦朝开始注重南方的统治。
南方地区,尤其是南越地区,是秦朝与北方的汉族文化区域有着显著差异的地方。
南越地势险要,自成一体,南方的土著民族南越族居住在这里。
南越地区被秦朝视为拓展版图和统一南方的重要一环,因此,南越成为了秦朝的重点进攻对象。
二、原因1.统一国家的需要: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秦朝需要将南方边疆地区纳入统一的版图之下,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2.经济利益:南越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如稻米和茶叶等。
通过控制南越地区,秦朝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和财政利益。
3.政治影响力:南越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政权,对秦朝构成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秦朝希望通过与南越的战争,彻底削弱南越的实力,以展示统一的威慑力。
三、过程1.第一次战争(前222年):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领巨大的军队进攻南越,南越首领赵佗率领南越军队顽强抵抗。
然而由于南越军队战力不及秦军,最终战败,南越被并入秦朝的行政体系。
2.第二次战争(前214年):南越通过外交手段寻求西楚的支持,后者同意与南越组成反秦联盟。
赵佗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然而,秦将蒙恬再次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南越军队,南越再次失败。
3.第三次战争(前207年):经过第二次战争后,南越骄傲自满,庆祝胜利。
秦朝派遣蒙毅、张耳等大将率军进攻南越。
南越最终被攻陷,赵佗被俘,南越彻底灭亡。
四、影响1.南方边疆稳定:通过与南越的战争,秦朝成功巩固了南方边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文化交流:南越地区的纳入统一政权,也带来了汉族文化与南越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维护国家利益:通过战争,秦朝成功获取南越地区的经济资源,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的财政实力。
中华五千年的战争故事-汉平南越之战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的战争故事-汉平南越之战的故事 汉平南越之战是中国西汉时期,汉灭南越(今⼴东、⼴西、海南、越南北、中部地区)的战争。
下⾯⼩编给⼤家讲⼀讲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汉平南越之战的故事。
汉平南越之战 约前113年,赵婴齐病死,谥号“南越明王”;太⼦赵兴即位,其母樛⽒成为太后。
前113年,汉武帝派遣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国,前往告谕赵兴和樛太后,让他们⽐照汉朝的内诸侯前去长安朝拜汉武帝;同时命能⾔善辨的谏⼤夫终军和勇猛之⼈魏⾂等辅助安国少季出使,卫尉路博德则率兵驻守在桂阳,以接应使者。
此时的赵兴尚年轻,樛太后是中原⼈,南越国的实权实际上掌握在丞相吕嘉⼿中。
樛太后在未嫁赵婴齐时,曾经与安国少季私通,此次安国少季出使,他们再次私通,南越⼈因此多不信任樛太后。
樛太后感受到朝野的孤⽴,害怕发⽣动乱危及⾃⼰的地位,也想依附汉朝的威势来巩固⾃⼰的地位,于是多次劝说赵兴和群⾂归属汉朝。
与此同时透过使者致信汉武帝,请求⽐照汉朝的内诸侯,每隔三年去长安朝见汉武帝⼀次,并且撤除南越国与汉朝国界上的边关。
汉武帝答应了樛太后的请求,赐给南越国丞相、内史、中尉及⼤傅等予官印,其余官职由南越国⾃置,这样意味着汉朝朝廷直接对南越国的⾼级官员进⾏任免。
汉武帝还废除了南越国以前的黥刑和劓刑等野蛮酷刑,跟汉朝的内诸侯⼀样执⾏汉朝法律。
同时将派往南越国的使者留下来镇抚南越国,⼒求南越国的局势平稳。
赵兴和樛太后接到汉武帝的谕旨后,马上准备⾏装,准备前往长安朝见汉武帝。
南越国的丞相吕嘉较为长寿,从赵眜、赵婴齐,⼀直到赵兴均由其辅佐,为三代丞相。
其宗族在南越出任官员的有逾70⼈,与南越王室有联姻,地位显要,深得越⼈的信任,威望超过赵兴。
吕嘉强烈反对南越国内属汉朝,多次劝谏赵兴,但是赵兴⼀直不听。
这使到吕嘉产⽣了背叛的念头,多次托病拒绝会见汉朝使者。
汉朝使者都注意到吕嘉,但是迫于形势,未能够杀掉吕嘉。
赵兴和樛太后害怕吕嘉⾸先发难,就安排了⼀场酒宴,宴请汉朝使者和吕嘉,想借汉朝使者之⼒杀死吕嘉等⼈。
南越国的灭亡与汉朝南方版的扩张

南越国的灭亡与汉朝南方版的扩张南越国是古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个独立国家,位于南方地区,涵盖了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地区。
该国的灭亡与汉朝南方版的扩张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因果关系和历史事件。
本文将探讨南越国的灭亡及汉朝南方版的扩张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南越国的崛起与独立南越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末期,当时中国大陆分崩离析,各个国家势力争夺中央政权的位置。
而在南方地区,有一支勇敢的越族人民,在智勇双全的南越王赵佗的领导下组建起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即南越国。
二、南越国的对抗与崩溃南越国的独立使得汉朝南方版的统一进程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为了争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权,南越国与汉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然而,南越国始终无法抵挡住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手段。
南越国的灭亡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南越国缺乏与汉朝对抗的坚定意志和统一指挥。
其国内政权不稳定,内部分裂,导致了战略决策和行动的不协调。
其次,南越国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无法与汉朝的军队相抗衡。
此外,南越国与邻国的外交关系也存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外援和支持。
三、汉朝南方版的扩张汉朝认为南越国的存在对统一全国有很大的威胁,为了实现中国南方的最终统一,汉朝南方版展开了强大的扩张行动。
在与南越国的战争中,汉朝南方版使用了多种手段来削弱南越国的力量。
通过联合南越国内的势力,挑起内部纷争,并使南越国面临内外夹击。
此外,汉朝还采取了经济封锁、文化渗透等手段,削弱南越国的社会基础。
这些努力最终使得南越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南越国灭亡与反思南越国的灭亡对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南方版的扩张成为中国统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为后来的南方地区提供了基础,也改变了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
然而,南越国的灭亡也值得我们反思。
南越国的独立意志和文化传统被汉朝彻底抹去,南方地区的统一也带来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问题。
对于南越国的历史和文化应予以保留与尊重,以减少历史悲剧的重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越故事
(给小学生的解说词)
各位同学: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在很久很久以前,广州出现了一个很传奇的国家,名叫“南越国”,赵佗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代国王。
相传赵佗的陪葬品里有大批金银珠宝,为了防止有小偷光顾,聪明的赵佗想出了一个妙计,他吩咐亲信,在他死后出殡时,让四辆一模一样的灵车同时从四个城门驶出,同时全城响起一片哀乐,使人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2000多年来,一直有人不断探寻着这座神秘的王陵。
希望能发现“新大陆”。
可是都是失望而归。
(指墓原址)这座古墓并不是赵佗的,而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墓。
墓室一共有七个房间。
(进前室说明模型),这是用来防盗的顶门器的模型,它是由五块石板构成,两边的石板是固定的,中间三块是活动的,五块石板前轻后重,石门从外面关上时,石板会自动将门顶死,再也无法打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墓主人的客厅,四周绘满了红黑两色的卷云纹,富丽堂皇,这里埋葬了一位能干的管家。
东面的音乐间内出土了一批乐器、酒器,还有一名年轻的乐师。
西边的仓库是用来储放各种用品、药品和玩具的;主棺室是墓主寝宫,也就是他休息的地方,里面出土了很多稀世珍宝;东侧室是南越王4位妃子的房间,她们都各有一枚印章;西侧室是仆人的住所,一共有7人。
他们的残骨和猪、牛、羊的骨头放在一起,说明他们的身份十分低下,后藏室是储放炊具,容器的地方,就等于现在的厨房,在里面还找到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光禾花雀就有200多只呢!
(出墓室)接下来我们要去珍宝馆,其中所陈列的文物都出自墓中。
走出墓室,同学们会发现,博物馆设计也是很有特点的,到处都是红砂岩作外衬的墙壁,墙上的浮雕形象也是出自墓中文物的。
(进入珍宝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00多年前南越国的领土疆域:(手指疆域图),它包括了今天的的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的一部分,疆域十分辽阔。
这是南越国的世系表,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是秦始皇征服岭南时的一名将领,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服岭南后,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赵佗被派到南海郡龙川县作县令。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率农民起义反抗秦的压迫,中原烽烟四起。
赵佗利用这个最佳时机,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
赵佗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长寿之人,他活了102岁。
在赵佗统治南越国67年的时间里,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早期开发。
南越国历史上共存在93年,共有五代王:开国之君是赵佗,第二代王也就是墓主人赵眜是赵佗的第二个孙子,因为赵佗十分长寿,赵眜的父亲未能等到继位就已离开人世。
第三代王赵婴齐曾被父亲派去汉朝当人质,他的陵墓已被人盗掘。
第四代和第五代王都是婴齐的儿子,因争夺皇位兄弟相互残杀,共在位三年。
当第五代王赵建德因谋反被汉武帝抓获,斩首悬挂于长安城门上时,南越国就灭亡了。
在南越国存世的93年中,中原的汉王朝正处在建国之初,无法顾及远在岭南的南越国。
南越国国力日益强盛,赵眜就将心思花在身后的事上。
这座陵墓虽然只有一百平方米,却按墓主生前的宫殿建筑设计了7间不同用处的房间,有前厅,寝宫、库房、御膳房,还有佣人的住所、妃瑸的后宫,还专门开辟了一间室来摆放乐器。
墓里放进了上千件器物,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无一遗漏。
在南越王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这枚“文帝行玺”金印。
它帮我们解开了南越王墓之谜。
是它最直接的告诉了我们谁是墓主人。
我们看印台上的游龙,龙首高昂,龙身蜿蜒起伏,游龙的龙身中间背脊显得粗壮雄健。
整条龙象在游动疾走,又象在积蓄力量。
这枚玺印还是至今考古发现的西汉最大的一枚金印。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丝缕玉衣,它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所穿的玉衣,用了2291块玉片缝制而成的。
每一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钻、磨,这需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
整个玉衣制作相当花费人力和物力,据估计,一件玉衣,要花费一个熟练匠师10年时间。
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做一件玉衣,因为汉代人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而玉可以保持尸体不朽,尸体不朽灵魂就有了藏身的地方。
(指玉衣头部),这块玉璧中部的小孔,就是灵魂出入的地方。
这套组玉佩(指墓主人组玉佩)构图精美、装饰华丽,很多游人都很喜爱。
墓主人这套组玉佩从胸部到膝部,长约60厘米,共用了32个饰件,尤其是中间的小金珠、小煤珠、小舞人使整套玉佩活泼起来,有了韵律感。
这套组玉佩让我们感到,远在岭南的南越国贵族,在服饰时尚方面,绝对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看到这些金花泡,同学们一定会为其工艺的精巧细致,造型的奇特而赞叹。
其实它不是中国的工艺品,而是南越国的“进口洋货”。
西方的黄金加工技术出现得比中国早,也更发达,从这小小的金花泡也可看出。
球面上的纹饰都是用金丝和小金珠焊接成的,在20倍放大镜下可看到焊接痕,如此精细入微的工艺品是难以想象的。
这款环状青玉全名是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指馆徽),我们看墙壁上它的放大图案。
埋在地下2000多年,使它略感陈旧。
内环的中间有一条游龙,昂首挺立,外环的凤鸟婀娜多姿,
立于龙爪之上,凤鸟回头和龙在讲悄悄话呢!这件玉佩因为构图精美,手工精湛被选为博物馆馆徽。
这是一块兽形玉佩,它雕刻的是一个恐怖怪兽,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神秘莫测。
一个玉璧横穿怪兽鼻孔而且可以自由摆动,怪兽左侧攀附着一只螭虎,右侧则空无一物。
它似乎告诉后人,几千年前的越人在进入文明时代一定经历过死亡和恐惧。
这里有一件“舶来品”,就是这个银盒。
它的花纹是锤打的蒜头形状,出土时里面还装了不少药丸,专家考证这个小小的银盒是来自西亚波斯一带,这就说明了我们广州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开始了海上贸易,难怪有人说广州是海上丝路的起点呢!
博物馆的玉容器是最吸引人的。
我们好像可以看到南越国贵族当时美食配美酒的热闹场面。
我们看这只角形玉杯(图7),用一整块玉雕琢而成,我们看它是否像一个犀牛角的形状?两千多年前广州肯定有过不少犀牛等珍稀动物。
当时的工匠他们能将一件酒杯制作得如此完美,真的是很了不起。
南越王墓中曾有一件大型漆木屏风陪葬,但出土时屏风已朽,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件复制品和仅存的一些铜配件,构件虽少,但件件造型生动,极富南越文化特色。
这件是人操蛇托座。
它是屏风下面的托座,我们看这是一个跪着的操蛇人,他显然是位越人,同学们看他双眼瞪圆,眼珠外突,鼻子又短又高,身材又矮又小,腰粗背壮,穿着短衣、短裤,打着赤脚,这些都符合古代越人的身体特征与岭南气候。
这位大力士口衔一条两头蛇,两手各操一条蛇,两腿也各夹一条蛇,几条蛇相互纠缠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形象的越人操蛇图。
第三部分是墓中殉人,南越王的墓中共埋葬有15位殉葬人,这是殉葬人埋葬位置的示意图。
墓室门口有两位守护王陵的卫士,前厅是一位管家,音乐厅里有一位年轻的乐师,后宫里有四位妃子,仆人房里有七位仆人。
第四展厅的主题是御库藏珍,这个库房里的东西可是无奇不有了。
最吸引人的要数这件虎符了。
它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它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令符。
我们看它上面有五个字“王命命车徒”就是调兵的意思。
这只老虎虎口大张,跃跃欲试!好像在说:违令者斩!
这些是南越国的武器和生产工具,看到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的的先人他们是怎样保卫自己的疆土,建设自己的家园。
这里还有2000多年前生产的蓝色平板玻璃,它做工精湛,只可惜后来制造工艺失传了。
这里是文房二宝,看一下两千多年的墨丸仍能写出这么清晰的字,我们的先人是多么了不起啊!
这个展厅向我们展示的是南越国的宫廷贵族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享受美食的情景。
炊具是古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的炊烤器。
其中有两件器物几乎
可以与今天的烧烤设备相媲美。
我们看这个铜烤炉,四个角微微翘起,可以防止食物滑落;底部有四个轮,可以在平地上移动,设计非常科学。
说明当时的人们对食物的烧烤已经很讲究了。
另外一件炉侧壁铸有4只小猪,可推测这个烤炉曾经是用来烤乳猪的,今天广东人也喜欢吃烤乳猪,看来是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的。
这个提筒上有一组精美的图案,刚才同学们在进入展厅前的墙壁上就有它的浮雕,我们看每艘船上都有五名带着长长羽毛的羽人,他们有的在射杀俘虏,有的在观察敌情,还有的在击鼓助威。
这让我们看到了在海上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场面。
也让同学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岭南先人制造的船是多么先进。
古人将死后事与生前事看得一样重要,南越王在阴间仍想延续其美酒美食歌舞升平的生活,所以陪葬了3套青铜乐器:一套钮钟;一套甬钟;一套勾鑃。
它们都是敲击乐器,大的声音低沉,小的尖锐,依次由低到高。
尤其是这套勾鑃上面刻有“文帝九年乐府工造”,和“第一”至“第八”的编码,这是至今全国发现的唯一具有明确纪年、又有编码的勾鑃,现在音质仍非常好,可以用来演奏。
我们可以想象这套乐器珍品曾奏出多少美妙乐声,弥漫在南越国王宫的上空。
这件雕刻精美的圆雕玉舞人,它是西汉出土的唯一一件圆雕(就是立体雕刻)玉舞人。
玉舞人跳的是我国汉代著名的长袖舞,专家说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广州女子,我们看她的发型像海螺,身体相当柔软;着装也很时尚,边跳边唱,多么投入啊!她好像在跟同学们说:再见了,欢迎你们下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