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不倒翁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有趣的不倒翁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有趣的不倒翁
(学生讨论、思考)生:拆开看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认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师:铁块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下重)
师:那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生:上轻下重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师:课后自己制作一个不倒翁,可以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方法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猫,也可以自己制作喜欢的不倒翁,有时间我们组织一个“自制不倒翁”评比,看谁能拿冠军。
教后记:很多孩子家里没有不倒翁,这节课学生没有利用解暗箱的方法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重心不同的不倒翁、底面各种形状的不倒翁。蛋壳、橡皮泥、乒乓球、白色硬纸、胶水、两个圆地的饮料瓶四组。
学生:不倒翁、彩笔、剪刀。
教学方法
解暗箱、实验法
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四个不同的不倒翁)
师:认识它们吗?生:认识,不倒翁。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有趣的不倒翁。(板书课题——有趣的不倒翁)
2.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师:有什么发现?
生:不倒翁的下面都是半球形的。
生:不倒翁都是上面小下面大,下面是半球形的。
生:不倒翁都有一个圆圆的“大肚子”。
师:也就是说,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就是底面是半球形的。师:底面是半球形的就一定不会倒吗?(出示一个拆掉底下配重的不倒翁)老师这里有一个不倒翁,它为什么能扳倒?
课题9 有趣的不倒翁(新源自课)课时1使用意见
教学
目标
1 能在玩不倒翁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学会制作不倒翁。
2 在指导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的同时,知道在外观无法找到答案时,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法来解决。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难点:体验“解暗箱”是探究生活秘密的方法。

有趣的不倒翁作文14篇

有趣的不倒翁作文14篇

有趣的不倒翁作⽂14篇 在平平淡淡的⽇常中,说到作⽂,⼤家肯定都不陌⽣吧,作⽂是⼈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书⾯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式。

你知道作⽂怎样写才规范吗?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有趣的不倒翁作⽂,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不倒翁作⽂1 我有许多玩具,有娃娃、泡泡器和⽑绒玩具,但是不倒翁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它是爸爸去年六⼀⼉童节时送给我的节⽇礼物。

它的样⼦很好笑。

它有⼀个圆圆的⾝体,脑袋也圆圆的。

它脑袋两旁挂有⼀对长长的⽿朵,像垂下的柳条。

它的眼睛有些不同,其中⼀只周围有⼀圈蓝⾊的眼圈;它的眼睛下⾯长有⼀个棕⾊的⿐⼦;⼀条红红的⾆头从嘴⾥吐出。

它的肚⼦上画有⼀个盘⼦,盘⼦上⾯还放有⼀个⼤鸡腿,看起来很美味。

我想那是它的午餐吧。

每当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我⼀个⼈在家的时候,我⼗分孤独害怕,总感觉家⾥每个地⽅都藏有坏⼈,于是我把不倒翁拿了出来,打开了不倒翁⾝后的开关,它便唱起了歌。

它边唱边跳起了舞,那样⼦⾮常的好笑,我都被它吸引住了,所以很快忘记了害怕! 我喜欢这个不倒翁,因为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限的快乐,它也是我最好的伙伴之⼀。

我要好好珍藏它。

有趣的不倒翁作⽂2 听说向可乐瓶⾥倒⼀点⽔,就会形成不倒翁。

我不太相信,所以我想实验⼀下。

我⾸先准备了⼀个可乐瓶,叫妈妈给我⼀点⽔。

然后我把四分之⼀的⽔倒进去,试试成不成功,可是我失败了。

我有点灰⼼,不过我不可以放弃。

我认真地去找问题,哦,我知道了,原来是要倒三分之⼀的⽔进去。

第⼆次,我先倒了三分之⼀的⽔进去,我说:“⼩瓶⼦,你可以成功的,加油!你会成为不倒翁的。

”后来我把瓶⼦慢慢地倾斜,⼤概往右倾斜15度左右,接着慢慢地放⼿,在我放的时候,我想:“我有没有可能多放了⽔或少放了⽔?哎,我也不知道,接下来就看成不成功了。

”那时候,我真的好害怕,可让⼈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太不可思议了。

原来⽹上说的都是真的。

我上⽹查了查,原来是因为上轻下重的物体⽐较稳定,也就是说重⼼越低物体越稳定。

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五·四学制)有趣的不倒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五·四学制)有趣的不倒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麻城市盐田河镇三星中心小学蔡鼎明一、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里的《有趣的不倒翁》一课。

二、教材分析《有趣的不倒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中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里的一课。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有趣的不倒翁》一课以“不倒翁为什么不倒”为探究主题,由学生自主地“把它拆开看一看”,从而经历一个“解暗箱”的科学探究过程,意识到从事物内部探究事物本质是可靠、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小学生生活在五光十色、精彩纷呈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形形色色令人惊奇、迷惘、感叹的现象。

“他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时常出现在学生头脑中。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本课顺应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特点,让学生尽情地玩不倒翁,并以此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方法,自主经历探究过程,自行获得问题结论,揭开不倒翁的秘密。

通过探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对事物内部的观察,认识物体,意识到“解暗箱”是认识物体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初步体验“解暗箱”探究活动的过程;能够运用“打开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能够初步体验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学会制作不倒翁,培养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探究方法解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有些物品不容易倒这些现象,意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有十分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审美情操。

五、教学要点分析1、教学重点: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2、教学难点:研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不倒翁的各种材料;相关课件、图片等。

小学三年级作文:有趣的不倒翁——尚津萱465

小学三年级作文:有趣的不倒翁——尚津萱465

有趣的不倒翁——尚津萱
有趣的不倒翁
尚津萱
我的不倒翁是小蚂蚁样子的,很可爱,就像真的一样,见面时总好像在对我说:“你好啊,小朋友!”
有一天,我考试考了89分,我还以为是小蚂蚁不倒翁造成的呢!我就捶了不倒翁一拳,可是它没有倒,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到电脑上搜查了一下,原来不倒翁是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的!我就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真棒!还知道这个问题呀!”
小蚂蚁不倒翁是淡黄色的,要是我推它,它就叮叮咚咚的响,好像在唱歌呢!
我最喜欢我的小蚂蚁不倒翁了,你们呢?
指导教师崔梅茹
w w w . 7139 . c o m。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不倒翁的奥秘,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尝试亲手制作一个不倒翁。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平衡、重心、稳定性等物理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倒翁的原理,理解物体的平衡、重心和稳定性。

2. 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不倒翁,并能够解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1. 物体的平衡、重心和稳定性等物理概念的理解。

2. 不倒翁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不倒翁模型或实物。

2. 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塑料瓶、沙子、水、胶带等。

3. 安全工具:剪刀、热熔胶枪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倒翁的实物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管怎么推,不倒翁都不会倒呢?”2. 探索: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3. 讲解:向学生讲解物体的平衡、重心和稳定性等物理概念,并解释不倒翁的工作原理。

4. 制作:引导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不倒翁,并鼓励他们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5. 测试:让学生测试自己制作的不倒翁,观察其稳定性和平衡性,并进行调整。

6.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不倒翁,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体的平衡、重心和稳定性等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例子。

板书设计:1. 有趣的不倒翁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制作步骤6. 测试结果7. 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向家长解释不倒翁的工作原理。

2. 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个更复杂的不倒翁,并观察其稳定性和平衡性。

3.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类似例子,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不倒翁的奥秘,让他们了解了物体的平衡、重心和稳定性等物理概念,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

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教学设计

科学活动《有趣的不倒翁》.活动目标: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伴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底部重、重心低才能让玩具不倒活动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准备不倒翁、彩笔、瓶盖、双面胶、剪刀、扭扭蛋、纸杯、超轻土、小石头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一个娃娃精神好,从小到大不睡觉。

身体轻,劲不小,左推右推推不到。

(打一玩具)(二)探究体验——感知不倒翁底部重、重心低的秘密1.自由探索——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不倒翁,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小结:不倒翁总是摇来摇去,怎么也推不倒师:为什么不倒翁总是不倒?(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小结∶原来不倒翁的底物是个(圆弧形)半球体。

2.验证猜测——半球体的物品是否可以不倒师:我们找一下圆弧形材料,用手推一推,看看能不像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小结:纸杯、瓶盖、卷心筒、扭扭蛋都往前滚走,而不像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的。

3.再次探究——怎么让圆弧形材料摇来摇去。

师:请小朋友在观察一下不倒翁的外形,用手摇一摇、掂一掂,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小结:其实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就在底部,不倒翁上半身是一个空心壳体,重量很亲,下半身是一个实心的半球形,也就是小朋友说的圆弧形,重量相对较大,所以不倒翁的重心就集中在了它的底部,起到了固定身体的作用,我们用手将不倒翁推倒的时候较重的底部会把较轻的身体拉回原来的位置(三)操作体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1.学习用瓶盖制作不倒翁师:小朋友,已经找到了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我们看看怎么制作不倒翁吧。

勾画轮廓——添画图形——涂色装饰——剪下图案——粘贴完成2.尝试用不同的弧线材料进行制作师:我们用不同的弧线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不倒翁吧!。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

有趣的不倒翁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倒翁的定义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不倒翁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倒翁的定义:不倒翁是一种能够保持平衡的玩具,它的特点是重心低,能够在不倒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2. 介绍不倒翁的特点:不倒翁的外形多样,通常由一个圆球体和一个重心的球体组成。

它的重心球可以随风摆动,使得不倒翁在不倒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平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图片,让学生尝试描述不倒翁的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于不倒翁的了解和经验。

第二章:制作不倒翁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倒翁的制作材料:塑料瓶、泥土、颜料、画笔等。

2. 介绍不倒翁的制作步骤:将塑料瓶装满泥土,用颜料和画笔装饰不倒翁的外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制作材料,让学生尝试描述不倒翁的制作步骤。

2. 分发制作材料,指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制作不倒翁。

第三章:探索不倒翁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倒翁平衡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倒翁平衡的原理:不倒翁的平衡是因为它的重心低,重心球可以随风摆动,使得不倒翁在不倒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平衡。

2. 介绍如何改变不倒翁的平衡状态:通过改变重心球的位置或者形状,可以改变不倒翁的平衡状态。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不倒翁的平衡状态,让学生尝试解释不倒翁平衡的原理。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于如何改变不倒翁平衡状态的想法和做法。

第四章:不倒翁游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倒翁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倒翁游戏的规则: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不倒翁,小组成员需要合作,使得不倒翁在不倒的状态下保持平衡。

2. 介绍不倒翁游戏的玩法:学生可以通过推动、拉扯或者摇晃其他小组的不倒翁,试图使其失去平衡。

《有趣的不倒翁》 学习任务单

《有趣的不倒翁》 学习任务单

《有趣的不倒翁》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不倒翁的原理和结构。

2、掌握制作不倒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不倒翁的重心原理。

(2)熟练掌握制作不倒翁的关键步骤。

2、难点(1)如何调整不倒翁的重心以达到理想的不倒效果。

(2)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三、学习资源1、网络资源: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不倒翁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图书资源:《趣味科学实验》《手工制作大全》等。

四、学习过程1、知识讲解(1)不倒翁的原理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其重心较低。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当不倒翁倾斜时,重心总是会移动到支撑点的正上方,从而使不倒翁恢复直立状态。

(2)不倒翁的结构通常由一个较重的底部、一个较轻的上部和连接两者的狭窄部分组成。

底部较重可以降低重心,上部较轻则便于倾斜时的回正。

2、材料准备(1)一个鸡蛋(最好是生的)(2)一些细沙或米粒(3)一张彩纸(4)一支画笔(5)一把剪刀(6)胶水或双面胶3、制作步骤(1)在鸡蛋的小头一端敲一个小孔,让蛋液慢慢流出,然后将蛋壳内部清洗干净并晾干。

(2)通过小孔向蛋壳内慢慢加入细沙或米粒,直到不倒翁能够站立不倒。

可以通过试验来调整沙子或米粒的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用彩纸剪出一个圆形,作为不倒翁的帽子,并用画笔在上面进行装饰。

(4)将帽子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鸡蛋的大头一端。

4、实验与改进(1)制作完成后,轻轻推动不倒翁,观察其是否能够稳定地恢复直立。

(2)如果不倒翁不能很好地站立或恢复直立,分析原因,可能是重心过高或者底部不够重,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5、拓展与创新(1)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不倒翁,比如塑料球、乒乓球等。

(2)设计不同形状和风格的不倒翁,如动物形状、人物形状等。

五、学习评估1、完成不倒翁的制作,并能够稳定站立和恢复直立。

2、能够清晰地讲解不倒翁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ep3:再取适量双面胶在塑料半球圆口上粘1圈; step4:将step1中的老翁粘在半球圆口位置,调整好后,一 个漂亮的不倒翁就完成啦!
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可以在课后注意身边有哪些物品是上 轻下重、不容易倒的结构,互相多多交流哦!
学习目标
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 出问题;能够制作不倒翁,培养动 手能力。 2.由不倒翁联系到生活中各种不 容易倒的物品。 3.通过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做一做
实验材料:
塑料半球、橡皮泥、双面胶、卡纸
奖励:1、率先全部完成的小组得4☆; 2、纪律好的小组得4☆; 3、其他小组得2☆。
操作步骤

step1:剪下老翁图像。用彩笔涂色,沿虚线压折,用少许双面胶讲其粘 合形成圆锥状;

step2:取少许双面胶和适量橡皮泥,固定在塑料半球内部正中央;

一个公公精神好, 从早到晚不睡觉, 身体虽小力气好, 千人万人推不倒。
就是我
Scientific experiments G1
猜想一下:
猜想一:与它的形状有关系?
猜想二:能不能打开看一下?
( 它 的 底 部 都 是 半 球 型 )
底部是半球型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鸡蛋底部是半球型,它 还是会倒呢? 有没有同学打开过不倒翁研究呢?
结论:
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
上轻下重 底部是半球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不倒翁 那样不容易倒?
地球仪 陶艺
电子相框 音响
上轻下重 的物体不容易倒
上轻下重在生活中的应用
1、酒瓶、花瓶、台灯、地球仪等物 体重心偏低,摆放起来稳定。 2、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 其稳定性大大提高。 3、人在冰上或者其他光滑的地面上 时,往往弯腰、屈腿以降低重心, 避免滑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