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0
0 绪论(人体解剖学)

➢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 ➢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 ➢ 桡侧——前臂的外侧 ➢ 尺侧——前臂的内侧 ➢ 近端——四肢的近躯干端 ➢ 远端——四肢的远躯干端 ➢ 腓侧——小腿的外侧 ➢ 胫侧——小腿的内侧
•11
人体的基本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 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 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也称额状轴(frontal axis ),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 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 有机体变化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二)学习的基本方法
1. 辩证唯物主义者观点(主张物质是
世界的本原 ,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物质决定意识 ,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 物论的观点)
2. 熟记术语、概念和名词 3. 注意观察标本、模型、插图 4. 理论联系实际
二、人体组成和分部
细胞: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 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器官:几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
系统——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组合在一起来共同完成某方
面的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十二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心血管系统
五、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恩格斯
1、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2、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学基础
“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 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
——王清任(清代名医)
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解剖学
第0章节 绪论

绪论
5. 如何学习“控制电机”这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和掌握主要控制电机的基本原理、 分析方法、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 学习时要集中精力掌握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将各种电 机联系起来,在分析与掌握一些共同规律的同时,注意 每种电机所具有的特殊性。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任务是 正确使用控制电机,重点在于学习控制电机的特性和使 用方法。
绪论Leabharlann 3. 自动控制系统对控制电机的基本要求
高可靠性。控制电机的工作可靠性对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极为重要。在宇宙航行系统、军事装备和一些现代化生产系统中, 对所用控制电机的可靠性总是提出第一位的要求。无刷电机的可靠 性比有刷电机好。 高精度。在军事设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位置指示、自动 记录、远程控制、机床加工、自动控制等系统中,对精度要求越来 越高,因而相应的这些系统中所使用的控制电机在精度方面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它们的精度对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快速响应。由于自动控制系统中主令信号变化很快,所以要求控制 电机特别是功率元件能对信号做出快速响应。
绪论
2. 控制电机的分类
执行元件(功率元件)。它包括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和力矩式自整角接收机等。这些控制电机的任务是将电 信号转换成轴上的角速度、线速度和角位移,并带动控制对象运动。 因向控制对象输出机械功率,所以此类控制电机又称为功率元件。 测量元件(信号元件)。它包括直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 控制式自整角机等。这些电机的任务是将机械转速、转角和转角差 转换成为电压信号。由于它们能够测量机械转速、转角和转角差, 所以称为测量元件。因为它们是把机械量转换为电压信号送入自动 控制系统中,所以又称为信号元件。
《控制电机 第三版》
绪论第一章

(1.1)
在理论力学中,“常质点系”所遵循的动量定理为
式中
Q——质点系的总动量矢量; F——作用于质点系的全部外力矢量之和; t——时间。
在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推进剂(火药)燃烧而产生的高温高 压气体不断地向火箭体外喷射,因而火箭的质量随之不断减小。在这种条 件下,对火箭的动量就不能直接应用式(1.1),但可选取一个定质点系。
•
由式(1.5)可看出,变质点系的火箭主动段质心运动方程在形式上与常质点 系运动方程仅相差一个喷气反作用力,故在建立变质点系质心运动方程时, 只须把喷气反作用力当作外力看待,就可直接引用牛顿第二定律了。
1.3
还有静推力,合起来就是推力。 静推力是如何产生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如图1.2。在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 ,一方面在喷管出口端面处燃气压力为pe(一般pe有几个大气压力那么大),若 以Se表示喷管端面面积,那么对喷管端面垂直于弹轴的火箭而言,火箭将受 到一个大小为peSe,方向沿弹轴向前的力;另一方面,因大气不能进入喷管 端面处,就火箭体外表面及喷管端面所包围的隔离体来说,大气压力p的合力 不为零,从而产生一个大小为pSe,方向沿弹轴向后的力。显然,上述两个力 比较起来,前者大于后者,故它们合成的结果,便就是一个沿弹轴向前的力 Se(pe-p)
Qt t (m | m |)(v v ) | m | (u1 v v ) 2
而t时的动量为 则 式中 记
Qt=mv,于是得到的动量增量为
1 Qt t Qt mv | m | u1 | m | v 2
Q Qt dQ dv dm lim t t m u1 d t t 0 t dt dt
图1.2
静推力的组成
•
西交大数字信号处理课件-0绪论

• 绪论 • 信号与系统 •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 •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 • 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绪论
数字信号处理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多 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数 字方法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分析和
将Z平面上的复数映射回时域,得到原始的 离散信号。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是否随时间无限增 长的性质。
离散时间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关系
因果性保证系统对过去和现在输入的响应 只影响未来输出,稳定性则保证系统对输 入的响应不会无限增长。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傅里叶变换
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用于分析信号 的频域特性。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对有限长度的离散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 到信号的频谱。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高效计算DFT的算法,大幅度减少了计算量。
DFT和FFT的应用
频谱分析、滤波器设计、信号去噪等。
04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与特点
离散信号与系统
离散信号
在时间或数值上取样点的集合,通常由数字或符号表示。
离散系统
在离散时间点上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
离散信号的特性
幅度、频率和相位。
离散系统的特性
线性、时不变性和因果性。
Z变换与离散时间系统
Z变换
逆Z变换
将离散信号映射到复平面上的数学工具, 用于分析信号的频域特性。
嵌入式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嵌入式系 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 了智能硬件的发展。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油藏地质学PPT 0-绪论

本高,致使经济指标差
确定合理的开发层系,为部署 搞清油层特征,提供射 不同的开发井网和确定油井的 油藏的开发采用射孔完井方式进行开采, 孔方案地质依据 射孔方案提供有利的地质依据 选择合理射孔井段组合、射孔参数,最佳 的射孔次序等是射孔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多油层油藏中,由于油层的纵向非均质性,进行多层合采 时常使高渗透层的采收率高,而低渗透层的驱油效率低,随 射孔方案必须建立在:①油层剖面的 注水开发的进行,使高渗透层水窜,形成“层间矛盾”,解 非均质性特征,射开油层物性相似、距油 决问题的方案之一是将地质条件相似的油层组合,同时开采, 水界面远的油层组合;②考虑射开的油层 从而避免由于差异太大造成矛盾,所以在进行开发前需进行 开发层系的划分。 原油产量必须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否则无 开采价值。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老油田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充 分利用地下油气资源 分析研究油藏地质与注采动态规律,制定油田开发生产 方案与增产措施; 分析评价油田开采效果与措施效果,指导油田开发生产 管理,等等
油田开发阶段与油藏描述阶段划分的关系
四、油藏开发地质学的发展方向 学科的理论发展 油藏分布理论的发展 油藏剩余油理论的发展 油藏精细描述方法 剩余油描述方法 剩余油模拟方法
作用:
丰富石油地质理论
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的机构组织
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的联系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过程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阶段
分项 目的 成果 时间 主 要 地 质 工 作 区域勘探 阶 段 找油 提供油藏 1-几年 评价勘探 阶 段 探明油藏 提交开发储 量 1-几年(1-2) 开发设计与 开发实施阶段 设计实施开发方 案 提供油气生产能 力 1-3年左右 试采及开发试验, 编制开发方案, 钻井,油建,编 制射孔投产投注 方案, 开发生产 阶 段 采出油气 提供商品原 油 调整及提高采收率 阶 段 提高采油速度与采 收率 改善开发效果 增加可采储量
绪论的近义词是什么

希望能帮助到您
绪论的近义词是什么
本文是关于绪论的近义词是什么,感谢您的阅读!
近义词:绪论-媒介、序言、引子、弁言、序论、前言、绪言基本解释
词语解释xùlùnㄒㄩˋㄨㄣˋ
绪论(緒論)
◎绪论xùlùn
[introduction;foreward;preface]书藉或论文开头说明主旨和内容的部分
词语解释xùlùnㄒㄩˋㄨㄣˋ
绪论(緒論)
言论。
宋陈亮《与韩无咎尚书书》:“后生小子不获闻前辈绪论,皆以为天下安有定法,各出意见,自立尺度,惟平者可合律,奇者为出伦耳。
”明李贽《何心隐论》:“然余未尝亲覩其仪容,面听其绪论,而窥所学之详,而遽以为过,抑亦未可。
”《明史·孙慎行传》:“幼习闻外祖唐顺之绪论,即嗜学。
”
清王晫《今世说·文学》:“诸公子环坐,听其绪论。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0-电路分析基础绪论

0-电路分析基础绪论电路分析基础ClicktoaddTitle电路分析基础制作人:李丽敏1323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ClicktoaddTitleClicktoaddTitle0.绪论0.1电磁理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0.2电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最新动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和学习方法0.30.1电磁理论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简史一、电磁学发展简史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因发表《论磁》一书而被誉为“电学之父”。
1746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开始研究电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得出了历史上最早的静电学定律——库仑定律。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制成伏特电池。
为动电研究打下基础,推动了电学的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在电与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825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安培定律,为电动机的发明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奠定了电动力学的基础。
1826年德国科学家欧姆在多年实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电气化时代的新纪元。
1832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了电的自感现象。
亨利还发明了继电器、无感绕组等。
1833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现了确定感生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说明电磁现象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报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了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被称为“电路求解大师”。
1853年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提出电路中的等效发电机原理。
论证了能量转换的规律性。
1864年英国特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为电路理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原理,完成了第一台直流发电机,从此电气化时代开始了。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0绪论-文档资料

先后研制成功高效节能、小巧、性能好的晶闸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式弧焊
逆变器 它具有更新换代的意义,并正在逐步推广使用。 半导体控制的矩形波交流弧焊电源陆续出现,逐步代替传统式弧焊变压器 它 进一步提高了交流电弧的稳定性,扩大了交流弧焊电源的应用范围。
开发成功与机器人配套使用的弧焊系统。
控制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弧焊电源按照控制技术的分类
(1)机械式控制
(2)电磁式控制 (3)电子式控制 (4)数字式控制 又包括: ①单片机控制; ②PLC/PLD控制; ③ARM控制; ④DSP控制
0.2 各种弧焊电源的特点和应用
弧焊变压器 它把网路电压的交流电变成适宜于弧焊的低压交流电,由主 变压器及所需的调节部分和指示装置等组成。 矩形波交流弧焊电源 它采用半导体控制技术来获得矩形波交流电流,其 电弧稳定性好,可调参数多,功率因数高。
电弧焊接是焊接方法中最主要的一个大类。按其工艺特点的不同,电弧焊大致又 可分为焊条电弧焊、埋孤焊(或称熔剂层下埋弧焊)、氩弧焊、CO2/ MAG/ MIG气 体保护焊(或称气电焊)和等离子弧焊与切割等。 弧焊电源是电弧焊机中的主要部分(核心部分),是对焊接电弧提供电能的一种 装置,它必须具备电弧焊接所要求的主要电气特性。 本课程将对弧焊电源及其控制技术的核心内容给予系统讲述。至于与其配套的其 他设备和附件部分,将在有关课程中进行讲述。
(1) 单旋钮调节 即用一个旋钮就可以对弧焊电压、电流和短路电流上升 率等同时进行调节,并获得最佳配合。 (2) 通过电子控制电路获得多种形状的外特性 以适应各种弧焊工艺发展的需要, 如除常用的平特性、下降特性、恒流特性之外,还可获得多种形状的外特性。 (3) 可以提供多种电压、电流波形 以满足某些弧焊工艺的特殊需要。 (4) 低压小电流引弧 在钨极氩弧焊引弧时,空载电压只有6V或更低,引弧后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论
学习目标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具有图示、图解的基本能力
具有绘制和阅读土建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绪 论
学习方法
认真听课,扎实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及时复习,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学能力
绪 论
绪 论
制图基本知识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1章 第2章 第一学期
土木工程制图属于专业制图,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图 和结构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
结 构 施 工 图
绪 论
课程性质
工程制图
分类 性质 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 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工科专业 普遍开设的必修课 。
建 筑 制 图
机 械 制 图
非 机 类 制 图
工程图样是能够准确表达物体形状、尺寸及技术要求的图形。 工程图样可分为机械图样、建筑图样、电子图样等。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论是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建 机 筑 械 图 样
还是生产制造一般的机器零件、设备,都离不开工程 电 图样。 子 图 在工业生产中,工程图样不仅是指导生产的重要 样 技术文件,而且是进行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所
以工程图样有“工程界的语言”之称。因此,绘制和
阅读工程图样是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都
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示法2:平面图形→空间形体
绪 论
学习内容
画 法 几 何
土 木 工 程 制 图
画法几何研究的是图示法和图解法,讨论空间 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解法:例如求点A到平面P的距离
A
所求距离
p′ t′
所求距离
a′
T
P p
a
绪 论
学习内容
画 法 几 何 土 木 工 程 制 图
绪 论
学 习 内 容
课 程 性 质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方 法
绪 论
学习内容
画 法 几 何 土 木 工 程 制 图
画法几何研究的是图示法和图解法,讨论空间
形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示法1:空间形体→平面图形
绪 论
学习内容
画 法 几 何 土 木 工 程 制 图
画法几何研究的是图示法和图解法,讨论空间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立体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轴测投影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二学期
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透视投影 标高投影
第章
工程形体的图样画法
第10章 房屋建筑施工图 第11章 建筑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