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本功 步步禅14诀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
太极拳崇尚以柔克刚,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身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太极拳的基本口诀,欢迎参考阅读!
直线为攻,曲线为守;近身短打,慢练体会。
以意领炁,以炁领形;虚灵顶劲,无中生有。
“太极拳”心法:
太极*阳玄理明,
万变千化不离宗。
不偏不倚守中和,
悟透松紧功始成。
松紧本是一根绳,
松紧紧松刚柔用。
骨撑筋伸肉要松,
松撑圆沈臂如弓。
头领足蹬中间空,
坠肘松肩两手挣。
吸胯开裆膝自挺,
虚腋坐胯必起胸。
呼吸以喉入心腹,
直落丹田涌泉通。
捧劲不离贯始终,
周身似簧遇力应。
意不紧来又不松,
不即不离不离中。
道法自然自然法,
勿求勿追悟中行。
心松形松神亦松,
似松非松松松松。
臂撑膝撑意亦撑,
不撑自撑撑撑撑。
太极拳练习要领:
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人来打,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就屈伸。
零基础自学太极拳(六):二十四式太极拳之十二、十三、十四式

零基础⾃学太极拳(六):⼆⼗四式太极拳之⼗⼆、⼗三、⼗四式
第⼗⼆式:⾼探马
右脚前进半步,重⼼移⾄右腿,左脚掌着地成虚步。
同时右勾⼿变掌,两⼿掌⼼翻转向上,两
肘微屈,两眼平视前⽅。
⾝体微向左转,右⼿经右⽿侧向前推出,掌⼼向前与眼同⾼;同时左
⼿收⾄左侧腰际,掌⼼向上,左臂微屈,眼神顾及右⼿。
第⼗三式:右蹬脚
左⼿掌⼼向上,前伸⾄右⼿腕之上,两⼿交叉,⼿背相对,随即向两侧分开,向下划弧;同时
左脚向左前⽅迈出⼀步,⾝体重⼼渐渐移⾄左脚,右脚跟进⾄左脚内侧;两⼿继续划弧,交叉
合抱于胸前,⼿⼼向后;两臂左右分开划弧,平举,⼿⼼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向右前⽅
慢慢蹬出,眼看右⼿。
第⼗四式:双峰贯⽿
右腿收回,膝盖提起,左⼿由后向上向前下落,右⼿⼼也翻转向上,两⼿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
右膝盖两侧,⼿⼼均向上;右脚向右前⽅落下变成右⼸步,同时两⼿下垂,慢慢变拳,分别从
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脸前成钳形状,拳眼都斜向后⽅,眼看右拳。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
下面店铺为您介绍:太极拳练习十四要。
欢迎阅读!太极拳练习十四要一、心静气和:中国人言「心」实即现代生理学上之头「脑」,亦即人身「神经系统」之中枢,司体内一切活动和协调,其大脑司精神活动,亦即是智能、思想、记忆、意识和行为,小脑司控制协调肌肉群之动作圆滑、平均、正确并维持身体在空间之平衡,因之太极拳运动,在身心并练的要求下,而以心始,属于无形,心的功能,惟有在静的状况下,始能高度发挥,使百骸听命,动合自然,此为人人经验所知,不待多释,欲求心静,必须先摒除杂念,专心壹志,恭敬练拳,先想到气,如何使之平和,此要所论之气系属广义之气,一为去其燥、愤、怨、怒不正之气,而养浩然之正气,属于精神方面为无形,一为呼吸清静之空气,属于动作方面为有形。
「以心行气」,使之平和,气和则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腺,自然在平衡状态下活动,使人感觉轻松舒适,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非心静气和莫能表现,故列为首要,属于内功,从起势到收势,始终如此,故经论曰:「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即指此也。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二、虚领顶劲:顶劲者,头宜正直(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唇轻合),虚虚领起,以意导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肌肉、神经两感紧张,不但阻碍气血畅流,且使人有上重下轻之感,必须虚领,始免此病,而使精神提起,腰部压力减轻,所谓「顶头悬」是也。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三、眼神平视:眼以神为主,眼不旁视,则神不散,故主平视,所谓「目平视前」也,且须顾视左右,所谓「左顾右盼」是也,人之一身运用全在一心,而传神全在于眼,眼到,则手到,脚到,故眼神之所视,即精神之所注,而威力显焉,眼神平视,在应敌时,以摄服人眼,而使之不敢逼视为上,其在练习时,则应含光默默,顾视左右时快,不要呆视,视手时则以前手中指为主,总之要「目平视前,光兼四射」,才可称之曰「活眼」,眼活则手活矣。
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

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学太极拳是有口诀的,下面店铺整理了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欢迎大家学习!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第一段〈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1. 右转撇脚2. 丁步右抱3. 弓步左掤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第二段〈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十二〉单鞭 1.右侧翻手 2.开手重右〈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2. 左转弯肘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 (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 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 14.换重出步 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弓步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 10.丁步叉抱 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 2. 铲步压掌 3. 马步开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 1. 左转捋掌 2. 右转搭臂 3. 弓步横列4. 后坐摆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后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第三段〈十九〉云手(三式) 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 2. 左转下捋(扣脚) 3. 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 1. 右转叉抱 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 1. 后坐开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 2. 右转叉抱 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 1. 后坐撇脚 2. 丁步交臂 3. 右转开步 4. 裆步斜靠〈二七〉单鞭下势 1. 换重右碾 2. 摆掌勾手 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 1.(弓步)撩掌勾手 2. 提膝挑掌 3. 退后落步 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 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 1. 后坐扣脚 2. 左拨右搂 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 提膝托掌〈三二〉马步靠 1. 摆步左拨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 1. 后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转平捋 4. 撤步左捋 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 换重右转 2. 右掤左穿 3. 左转撇脚 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 1. 收脚提掌 2. 撤步摆掌 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 弓步挑掌 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 撤步右搂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 1. 扣脚落步 2. 转身穿掌 3. 虚步伸掌 4. 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 1. 独立摆掌 2. 落步按捋 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 1. 后坐撇脚 2. 右转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后坐右捋捋 7. 弓步前挤 8. 后坐拖掌 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开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 1. 反掌下按 2. 立正还原名称口诀: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马步靠提手白鹤拗步推肘底捶接转身推贯耳夹在分脚内捋擒穿掌七星锤撇身捋挤搬拦捶穿梭蹬脚掩肱捶拍脚栽捶斜飞势跨虎摆莲弯弓射如封似闭第一回野马分鬃定势归下势金鸡穿掌回揽雀十手收势回【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集锦

太极拳歌诀心法口诀集锦太极拳懂劲指明法歌诀懂劲就是明白力,化力发力力中庸。
首先受力卸人力,学会控制再进攻。
练出结构最佳形,练沉练整练放松。
松化松顺松即变,沉实沉稳沉上擎。
那处挨上那处照,不需强求用七星。
推手多时感觉灵,节节控制皮毛听。
一臂力量总有限,协调全动力难封。
力向对方无腿处,顺人加力效能增。
懂人必须规矩己,避免得机不能攻。
练出杠杆拨撬人,练出虚实再用空。
明白沾粘不丢顶,发挥动能悟静功。
快捷还须名师喂,真懂必须实践经。
经打经验经磨练,各家各劲铭骨中。
尝试一次又一次,反复多遍境界升。
先找力尾化人劲,再找化解在途中。
学会发人微有动,掌握化解同时攻。
初用往往四肢力,渐渐使用腰腿弓。
弯弓曲弓之字弓,周身一家六张弓。
初学用弓要如弓,弯曲四肢肾后撑。
增大幅度练耐力,一切渐回自然中。
化劲都有不同味,发劲人人有特征。
功夫与理要符合,技巧实用相适应。
人生有竟学无涯,蹬上高山更见峰。
艺不得法行路远,学而不练空谈兵。
循序渐进适老弱,超强训练宜年青。
学来人家用成己,举一反三四五通。
用功还须用心计,熟知人时心不惊。
心平气舒胸有数,应对总在预料中。
太极拳劲好弹性,太极拳劲整长惊。
太极拳劲较圆活,太极拳劲虚幻空。
太极拳劲静待动,太极拳劲绵中钉。
太极拳劲阴与阳,太极拳劲灵和轻。
太极拳劲沾又粘,太极拳劲化又封。
太极拳劲变不尽,太极拳劲巧妙精。
懂劲就是知规律,懂劲练出明白功。
懂劲一般练有用,套路劲别随意更。
懂到动时再懂静,懂劲反复境界升。
万人千姓一百劲,难能劲劲都适应。
不懂劲时似神秘,真懂也觉很普通。
懂劲自认已明白,清楚背面有陌生。
太极拳练功解歌诀学拳无路练为径,拳劲有道用乃通。
十看百问终糊涂,生欲受用下死功。
死功练出灵活劲,规矩求得拳正宗。
死功就是不退缩,一步一步攀高峰。
百遍不如千遍熟,千遍巧后万遍精。
年年不如月月练,天天不如时时功。
拳法秘诀一字练,练被练化练进攻。
练松练沉练变易,练气练意练觉听。
练快练慢练定力。
练刚练柔练中庸。
太极拳心法口诀大全

太极拳心法口诀大全
太极拳是一种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太极拳心法口诀大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行功法
太极行功,功在调合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
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
两手紧掩耳门,叠指背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
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太极采气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
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
叩齿三十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
两手大指擦热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
即得此行功奥窍,还须正心诚意,冥心绝欲,从头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证悟大道。
长生不老之基,即胎于此。
若才得此太极拳法,不。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

太极拳的基本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起势口诀》
一个站立要中正,双脚分开与肩平。
二手自然垂两侧,放松身心不能忘。
眼睛平视向前看,精神专注心要静。
犹如大树深深扎,根基稳固起势成。
《野马分鬃口诀》
一手上举如托天,一手下按到胯边。
二手同时划个弧,好似野马把鬃分。
左右动作要协调,连贯流畅不能顿。
如同小马撒欢跑,活泼灵动招式稳。
《白鹤亮翅口诀》
一脚向前迈一步,身体微微向右转。
一手上托如亮翅,一手下按在腹前。
动作轻盈又舒展,好像白鹤立云端。
姿态优美人人夸,亮翅之势记心间。
《搂膝拗步口诀》
一腿弯曲一腿直,双手摆动有规律。
先搂膝来后拗步,左右转换要清晰。
就像小船在划桨,前后移动有秩序。
认真练习多体会,拗步不难要牢记。
《云手口诀》
一左一右划圈圈,双手如同云朵飘。
脚步跟随来移动,重心转换要协调。
好似彩云空中舞,悠然自在乐逍遥。
云手动作多练习,身体灵活协调性高。
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

太极拳四十二式口诀第一段〈一〉起势1、垂手立正2、向左开步3、两手平提4、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1、右转撇脚2、丁步右抱3、弓步左掤4、向左旋腰5、丁步左抱6、右转开步7、弓步右掤8、左抱右拈9、后坐左捋10、弓步前挤11、后坐反掤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1、(勾手)转体开步2、弓步左推〈四〉提手1、后坐扣脚2、右转平摆3、换重提腿4、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1、左转下捋2、撤步抱球3、右转提手4、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1、右落左拨2、丁步反提3、弯肘开步4、搂膝推掌6、丁步反提7、弯肘开步8、搂膝推掌〈七〉撇身捶1、(东北)后坐撇脚2、丁步握拳3、上步提拳4、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1、后坐扣脚2、弓步平抹3、丁步左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挤6、后坐扣脚7、弓步平抹8、丁步右捋9、上步搭手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1、后坐撇脚2、左转伸掌3、丁步抱拳4、摆步搬拳5、拦掌上步6、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1、穿手翻掌2、后坐脱手3、跟步前按第二段〈十一〉开合手1、右转开手2、左坐合手〈十二〉单鞭1、右侧翻手2、开手重右〈十三〉肘底捶1、换重扣脚3、丁步右抱4、摆步左分5、跟步右摆6、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1、撤步反提2、左转弯肘3、跟步推掌(北)4、转体反提5、弯肘上步6、跟步推掌(南)〈十五〉玉女穿梭(二式)1、撤步伸掌2、丁步左捋3、出步搭手4、弓步右掤5、跟步反掤6、换重出步7、右架左推9、弓步平抹10、丁步右捋11、出步搭手12、弓步左掤13、跟步反掤14、换重出步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1、后坐扣脚2、弓步绞臂3、丁步叉抱4、提膝反掌5、开掌蹬脚6、收腿抱掌7、落步穿掌8、弓步绞臂9、丁步叉抱10、丁步叉抱11、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1、丁步合臂2、铲步压掌3、马步开掌4、右坐握拳5、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1、左转捋掌2、右转搭臂3、弓步横列4、后坐摆掌5、提膝托掌6、弓步穿掌7、后坐撇脚8、提膝托掌9、弓步穿掌第三段〈十九〉云手(三式)1、后坐扣脚2、左转摆掌3、右坐云转4、左云换重5、反掌并步6、右云换重7、反掌开步8、左云换重9、反掌并步10、右云换重11、反掌开步12、左云换重13、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1、撤步探掌2、左转下捋(扣脚)3、独立贯拳〈二十一〉右分脚1、右转叉抱2、开掌分脚〈二十二〉双峰贯耳1、收腿并掌2、落步垂手3、弓步贯拳〈二十三〉左分脚1、后坐开掌2、丁步叉抱3、提膝反掌4、开掌分脚〈二十四〉转身拍脚1、点步沉肘2、右转叉抱3、踢腿拍脚〈二十五〉进步栽捶1、落步左拨2、出步握拳3、弓步栽捶〈二十六〉斜飞势1、后坐撇脚2、丁步交臂3、右转开步4、裆步斜靠〈二十七〉单鞭下势1、换重右碾2、摆掌勾手3、仆步穿掌〈二十八〉金鸡独立(二式)1、(弓步)撩掌勾手2、提膝挑掌3、退后落步4、提膝挑掌〈二十九〉退步穿掌1、退步穿掌第四段〈三十〉虚步压掌1、后坐扣脚2、左拨右搂3、虚步压掌〈三十一〉独立托掌1、提膝托掌〈三十二〉马步靠1、摆步左拨3、出步搭臂4、半马步靠〈三十三〉转身大捋1、后坐旋掌2、并步平托3、左转平捋4、撤步左捋5、裆步压肘〈三十四〉歇步擒打1、换重右转2、右掤左穿3、左转撇脚4、歇步擒打〈三十五〉穿掌下势1、收脚提掌2、撤步摆掌3、仆步穿掌〈三十六〉上步七星1、弓步挑掌〈三十七〉退步跨虎1、撤步右搂2、左落右格3、提膝挑掌〈三十八〉转身摆莲1、扣脚落步2、转身穿掌3、虚步伸掌4、摆腿拍脚〈三十九〉弯弓射虎1、独立摆掌2、落步按捋3、弯肘对拳〈四十十〉左揽雀尾1、后坐撇脚2、右转伸掌3、丁步右抱4、弓步左掤5、右抱左拈6、后坐右捋捋7、弓步前挤8、后坐拖掌9、弓步前按〈四十一〉十字手1、后坐扣脚2、右转开掌3、左坐沉肘4、叉抱并步〈四十二〉收势1、反掌下按2、立正还原名称口诀:起势揽雀单鞭挥、二组开合单鞭挥、三组云手独立虎、压掌托掌马步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基本功步步禅14诀
基本标准:
1. 高度不变(行进过程中保持高度不变。
)
2. 两脚平行(前后脚在平行线上,平行线间距以站得稳为标准。
)
3. 三尖一线(鼻尖膝盖尖脚尖在垂直线上,拔后脚时上身不晃动。
)
4. 停顿放松(每次换步前身心放松,可以轻轻地跳起来。
)
进阶要求:
5. 拔脚意存(拔后脚时意存于原脚处。
)
6. 迈步轻柔(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7. 落脚如棉(前脚落地时像踩在棉花上)
8. 后腿曲撑(后腿似直非直,脚跟蹬地,但不用力)
细节调整:
9. 微收下颌(不低头,不前探)
10. 腰部直立(身体前倾,头背腰后腿成斜直线)
11. 溜臀折胯(臀部下溜,迈步前先折胯)
12. 尾闾中正(停顿时,尾椎骨中直不偏,端正朝前。
)
全程关注:
13. 面带微笑(神态轻松,嘴角上翘)
14. 整体和谐(整体放松协调,动作轻松自然,流畅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