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6—文言文二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6—文言文二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6—文言文二【浦东新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2分)游焦山小记李流芳①二十七日,雨初霁,与伯美约为焦山之游。

孟阳、鲁生适自瓜州来会,亟呼小艇共载。

到山,访湛公于松寥山房,不遇。

步至山后,观海门二石,还登焦先岭,寻郭山人故居,小憩山椒亭子。

寻由小径至别山、云声二庵,径路曲折,竹树交翳,阒然非复人境。

有僧号见无,与之谈,亦不俗,相与啜茶而别。

寻《瘗①鹤铭》于断崖乱石间,摩挲久之。

还,饭于湛公房。

孟阳、鲁生遂留宿山中。

予以舟将渡江,孟阳、鲁生与山僧送余江边,徙倚柳下,舟行相望,良久而灭。

落日注射,江山变幻,顷刻万状,与伯美拍舷叫绝不已。

②因思焦山之胜,闲旷深秀,兼有诸美。

焦先岭上,一树一石,皆可彷徨追赏。

其风涛云物,荡胸极目之观,又当别论。

且其地时有高人道流如湛公之徒,可与谈禅赋诗,逍遥物外。

观其所居,结构精雅,庖湢②位置,都不乏致。

竹色映人,江光入牖,是何欲界,有此净居?孟阳云:“吾尝信宿兹山,每于夕阳登岭眺望,落景尚烂于西浦,望舒已升于东溆;琥珀琉璃,和合成界,熠熠恍惚,不可名状。

”嗟乎!苟有奇怀,闻此语已,那免飞动?③予自丁酉来游,未遑穷讨。

人事参商,忽忽数年,始一续至。

又以羁绁俗缘,卒卒便去,如传舍然。

不知此行定复何急?良可浩叹,自今以往,日月不居,一误难再。

赋归之后,纵心独往,尚于兹山不能无情,当择春秋佳日,买小艇,襆被宿松寥阁上十日夕以偿夙负。

滔滔江水,实闻此言。

【注】①瘗:埋葬。

②庖湢:厨房和浴室。

22.第①段主要交待了焦山之游的 。

(1分)23.从句式的角度简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24.第③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又因为尘事而束缚,便突然离开,就如同前往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B.又因为被尘事束缚,便匆匆离开,就如同旅居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C.又因为束缚于尘事,便匆匆离开,就如同前往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D.又因为被尘事束缚,便突然离开,就如同旅居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上海市十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十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十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神秘的文艺(有删节)余雷庆①文艺的神秘源自人的神秘。

毛姆说:托尔斯泰出生于乡村贵族家庭,这样的家很少产生杰出作家,“在当时,俄国有许多这样的乡村贵族,他们年轻时赌博、酗酒、玩女人,然后结婚、在庄园里定居、生一大群孩子、骑马、打猎、照管自己土地和农奴。

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和托尔斯泰一样具有自由主义倾向;和他一样为农奴的无知、可怕的贫困和恶劣的生活状况感到忧虑,也和他一样想改变农奴的命运。

然而,有一点托尔斯泰却和他们不一样,那就是他在过着和他们一样的生活的同时,却写出了两部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至于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却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就像苏塞克斯郡一个老派绅士的儿子(指雪莱)居然会写出《西风颂》来一样。

”(《毛姆读书随笔》)②文艺的神秘便是一切创作的神秘,而文艺家有时会将它们弄得更加神秘。

托尔斯泰说,他并没有想让安娜死,是人物后来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可是,我却爱听同样是杰出小说家的毛姆的话:“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托尔斯泰对此大不以为然,为了让读者懂得罪恶的报应就是死亡,他便把一个悲惨的结局强加到安娜身上。

安娜的死,除了托尔斯泰有意要把她引向死路,没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

”因为,“既然安娜从未爱过她丈夫,她丈夫也从不把她放在心上,她为什么就不可以跟丈夫离婚,改嫁渥伦斯基,从此快快活活过日子呢?”这正是我当年看书时的疑问:既然那个上流社会,人们都以有情夫为荣,为什么保持暧昧关系可以,正大光明离婚结婚就不可以呢?③毛姆说得合乎情理,安娜哪里是自己要死,是托尔斯泰要她死。

一个虚构人物,只活在创造他的那个作家那里,别的作家半点奈何他不得。

《红楼梦》里的人物够活生生了吧,一到高鹗笔下,全部走了样;即便有些事已经知道了个八九不离十,比如林黛玉会早死,就是不知道她怎么死法。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5.4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与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②,戒③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④而去,城臵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⑤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举,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远近慕其行.()⑵会.里人郑俶欲葬亲()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松江区(四)阅读下文,达成第10-13 题( 12 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令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喝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日:“固然,卿不朕欺。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诋毁非法。

”问濂,对曰:“彼效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指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说明】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

②恶:疑问代词,怎么。

③微:无,没有。

10.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

(4 分)(1)坐客为谁() (2)有足采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 分)濂具以实对。

12.的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而““密令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 这一细节则表现了他对宋濂的亲密。

(3分)13.F 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擅长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闵行区(1)阅读下文,达成8-10题(8分)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

罕有至行.,勤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

邻居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

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

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托病不该。

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

”冲每闻征书至,辄逃入深山,时人认为梁管之流。

冲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

卒以寿终。

①刍:饲养牛马的草料。

②梁管之流:梁鸿、管宁之类的人。

11.解说文中的加点字。

(4分)(1)罕有至行(.)(2)寻又诏曰(.)12. 对文中划线句“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朱冲也用礼让训斥他人,乡里的人被他感动。

B.朱冲也把礼让作为训斥,乡里的人被他感动。

C.朱冲也用礼让训斥他人,被乡里的人感动。

D.朱冲也把礼让训斥他人,被乡里的人感动。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文言文一.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文言文一.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5—文言文一【浦东新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8分)韦敻传①韦敻,字敬远,京兆杜陵人也。

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

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魏)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虽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

②明帝即位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广营第宅。

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

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甜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护不悦。

有识者以为知言。

③弟孝宽为延州总管,敻至州与孝宽相见。

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敻。

敻以其华饰,心弗欲之。

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

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④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宽子总复于并州战殁。

一日之中,凶问俱至。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

”援琴抚之如旧。

⑤建德中,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曰:“吾死之日,可敛旧衣,勿更新造。

使棺足周尸,牛车载柩,坟高四尺,圹深一丈。

其余烦杂,悉无用也。

吾不能顿绝汝辈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吾常恐临终恍惚,故以此言预戒汝辈。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卷三十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访.以政事(2)吾虽不逮.前烈(3)因疾物故..(4)可朔望.一奠而己18.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徐而.叹曰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弟孝宽为.延州总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于.是余有叹焉D.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20.第②段中的“叹”和第③段中的“笑”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21.韦敻要俭办丧事有多重原因,请联系全文加以简析。

2015年静安、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年静安、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静安、青浦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2015.04(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 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卖炭翁》)4、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

6、诗歌的颔联和口口明确点出:从题材角度,这是一首口口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___ _与____ 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8、上文体现了墨子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 的思想。

(2分)9、在与公输盘的论辩过程中,墨子首先故意激怒对方,使其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问点明此战的本质(以上两空均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连用五个“不可谓”进行反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直观地指出了对方的言行不一。

上海市四区(静安宝山杨浦青浦)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pdf

上海市四区(静安宝山杨浦青浦)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pdf

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学科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 一? 阅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 “苹果”的果心在哪里 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iPod、iPhone和iPad产品系列不仅改变了IT业的世界版图,而且引领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创造了一种文化。

2001年10月23日,苹果公司推出的iPod很快便得到市场的热捧,2005年全球销售量达1500万台。

iPad推出时的最低售价只有499美元,这在当时出乎许多业界同行和消费者的预料,也压缩和封闭了其他公司类似产品的生存空间。

奇妙的产品设计和不高的价格刺激了市场销售,巨大的销售量为苹果公司带来了惊人的超额利润。

iPad和前期的iPod、iPhone为什么拥有价格优势?为什么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突破研发瓶颈、生产瓶颈并投入市场?关键在于苹果公司的产业链。

iPad、iPod等的设计在苹果公司,但它的零部件供应和代工生产企业却分布在世界许多地区,它们要么拥有技术优势,要么拥有低廉的劳动力,要么拥有区位优势等。

以长度相当于一张信用卡、宽度仅相当于三分之二张信用卡的iPod来说,其微型硬盘、解码器、PCB板等由日本东芝、韩国三星和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

电池、充电器、触摸滚轮和耳机等主要由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提供。

这是就零部件的供应而言。

就代工生产而言,苹果公司将iPod的代工生产资格给了4家中国台湾企业,分别是广达电脑、英华达电脑、富士康和华硕电脑。

这些代工企业又主要通过在中国内地的生产基地生产,以充分利用中国内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就销售而言,苹果公司一是利用沃尔玛的销售渠道;二是通过专门设立的专卖店;三是通过寻求有意向的经销商和代理商进行销售。

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静安、青浦、宝山区2015届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Q2015.04说明:1.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写在试题卷上一律不给分。

2.本卷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A1-27 P-31 S-32 C1-35.5 O-16 Cu-64 Na-23 I-127 Mg-24 Ba-137第I卷(共66分)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将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木焦油和木炭等,这种加工方法化工生产中称为A.分馏 B. 裂化 C. 裂解 D. 干馏2、含硫单质的水可防治皮肤病,而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要增大硫在水中的分散程度,可将硫先放入溶剂R中,再将所得液体分散在水中,则R可以是A.CS2B. 酒精l4D.盐酸3、取0.5mL某溶液,要将其中的Fe3+和Cu2+先分离再检验,适宜的方法是A.纸上层析法B. 萃取分液法C. 结晶法D. 蒸馏法4、把生铁冶炼成钢,目的是A.改善性能,增大用途B. 除去硫、磷和过多的碳,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C. 副产磷肥、水泥等D. 用红棕色炉气制取水煤气5、在对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中,确定一个“轨道”的方面包括①电子层②电子亚层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的自旋状态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D. ①二、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碳元素的一种单质的化学式为C68,则关于C68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分子晶体B.可溶于CCl4C. 固态可导电D. 熔点高于C607、以下物质的工业制备所用主要原料(括号内物质)不符合事实的是A.乙烯(乙醇)B.顺丁橡胶(石油裂解气)C. 碘(海带)D.溴(海水晒盐后的余液)8、下列气体除杂所用试剂错误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 Cl2(HCl) :饱和食盐水B. H2(H2S、HCl、H2O):碱石灰C. SO2(HCl):Na2SO3溶液D. CO2(H2S):CuSO4溶液9、比,HClO具有的是A. 更高的沸点B. 更强的酸性C. Cl-O断裂放出的能量更少D. 更易放出原子氧10、非金属元素R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的最外层有n个电子,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R原子的电子数为10+nB. R能形成R n-离子C. R的最高氧化物为R2O n或RO n/2D. 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H8-n R11、用定量的方法,可用于鉴别邻甲基苯酚和间甲基苯酚的试剂是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浓溴水C. 氯化铁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13、如右图的装置,左为铁电极,右为石墨电极,a为水或某种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安、青浦、宝山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5.04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丈,完成l…6题。

(17分)当代设计的危机①全球最近似乎迎来了“泛设计”时代,特征之一是领导人和坊问在说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的时候,都不约而同言必称“设计”和“创意”,但很奇诡,几乎所有人(包括消费者和设计师)都不满意当下的设计。

市场经济下的设计和消费的“偷安”,使现代设计面临着真正危机。

②该背景下设计的“道德”研究,会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角度,“道德”在这里只是一个托词,只是用来涵盖人与人工制造物的所有社会属性和关系。

设计伦理与其他学科的伦理学研究一样,都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

但是,较之其他学科,设计的道德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似乎均隐现在人与物的关系行为之下,也就是说,口。

那么,在设计伦理学的视野下将如何理解这个“好”呢?③在现代主义设计中,“优良设计”概念的提出和对它的认识,立要集中在对产品功能性的强调和对大众品味的提高上。

其中功能性问题,不仅是围绕实用展开,同时还通过摒弃过分的装饰来实现设计的“挚謇”。

时至今日,由于与经济、与技术、与社会面貌以及文化的反复渗透,设计从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其重心也从生产转向消费、从需求转向欲求,进商品的周期性推翻沁在不以物品作为实用品的年代>设计的目的必然变得多元范也就变得抽象无约束,像“以人为本”的倡导,曾有设计师以人与规范了产品为人之合理使用的设计底线,然而,这些数据只能解决人的生理需求的愿望,而更高层次的人的欲望需求将如何以“以人为本”的概念得以补充?兰圭盎塑递童兰勺是物品的短失,现在我们痛苦的是物品极大丰富之后的选择以及物的属性的转移。

④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对于“物的时代”有过精彩概括,他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生产、完善和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

”如此,设计不仅担负着遗物的任务,同时还需要收拾物的“未来”,因为,今天的物品在投产时就已储存了多重身份:用品、礼品、工艺品,甚至收藏品,人类的虚1艮I}生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实质性需求。

所以,人的需求在当代必将以抑制性需求呈现,设计只能在社会和个人、团体之间的起到调和作用。

5 自古希腊以来“求善”和“为善”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价值准则之一,然而,今天我们恐怕很难找到“优良设计”简单或不变的等式’尤其在网络已成为人的身体和物质游离的常态,“暂时”不仅是一种生命的哲学状态,也是大众消费“无常”的理由,如果要使得设计进取向上(其实也就是生活积极向上),就不再只是设计师、产业经营者的问题,而走和所有的需求者密切相关。

因此,现代设计的好和坏,不再是物的伦理问题'而是生命哲学的高度问题。

1.第③段中加点词“诚实”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将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巾,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①在此关系中,我们可以用传统道德的概念来就某种决定或选择的行为加以评判②因为我们不会说东西诚实不诚实,通常的评判是“好”或者“不好”③但像诚实问题放到设计伦理中就产生了麻烦4.笕好中道德不太像社会生活中的医学道德、企业道德等有着非常明确的“人一一人关系”A.④②③① l3。

①③①④② 3 .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3.下列有关“设计伦理”看法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人,设计伦理不涉及道德问题,所以“道德”是一¨e词。

B.设计伦理要探时人与人的关系,更探讨人与物的关系。

C.物品实用功能转移导致了设计伦理规范无法具体I明确。

D.现代社会设计伦理问题从本质上看是生命哲学的问题。

4.列举生活实例,对笫③段画线句作评析。

(4分)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④段引用鲍德里皿的话在文中的作用。

(3分)6.联系全文,概括当今社会“优良设计”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1分)落叶永井荷风‘①美国的树叶最经不住秋天了。

九月的午后炎热难耐,人们还在谈论夏天是否过去,夜间一场重霜,槲、榆、菩提树,尤其是枫树那像梧桐般硕大的叶子,仍像夏天一样颜色没有改变,也没有刮风,但却一片片沉重而懒散地纷纷飘落下来了。

当我看到周围一派秋色,看到在朝夕砭人肌肤的风里,雨一般飘飞的落叶,我是如何深深陷入悲哀之中啊!②夕暮里,我独自一人坐在公园水池边的长椅上。

只听到高高树梢传来松鼠觅食的叫声,灰色的阴霾的天空,梦一般渐渐沉浸在浓重的暮色里,半夜也许会下雨吧?周围高大的榆树梢头,不断地飘落下来成团的细小的树叶。

仔细一听,仿佛能听到树叶和树叶相互摩擦的响声。

这是树叶们共同走向灭亡前的窃窃私语吧?有的落在我的帽子、肩头和膝盖上。

有的没有风的引诱,却远远飞落到水面上,远远地,远远地流走了。

③我把手搭在长椅背上,陷入了深思。

忽然想起诗人魏尔伦将人比作落叶的《秋之歌》:“被轻薄的风儿载着,我是彷徨不定的落叶。

”联想眼下,人在旅途,我曾经多少次看到被异乡的土地埋葬的落叶啊!④来美国那年正值秋天,当时我在太平洋沿岸。

第二年在密苏里平原,在密执安湖畔,在华盎顿街头……在纽约已经是第二次看到落叶了。

去年刚刚看到这座城市的落叶的时候,我是多么骄傲、得意和幸福啊!我盲目地相信自己,每个星期日都到这个池畔眺望散步者的杂沓的身影。

不久,树叶落光了,寒风吹折了枝条,雪遮蔽了草地。

一一演艺界交往的时节到来了。

从莎士比亚、拉辛,到易卜生,我看过各种舞台,贪婪地吞食着世界古今各种艺术作品。

我不仅为能全部体味瓦格纳的理想而自呜得意,而且想早日成为日本未来社会新歌剧的奠基人。

带着这种心情,我听管弦乐i还时常进入美术馆大门,评论罗丹的雕塑和莫奈的绘画。

很怯!,冬季就过去了。

光秃秃的树梢又长出嫩芽,开满了花朵。

穿着沉重外套的人又换上轻快的春装。

我也和世人一样买了新衣新鞋新帽。

⑤我歪戴着帽子,一手拄着拐杖,腋下夹着一本诗集,对着镜子打量一番,这才出了大门,向着春天午后游人如织的公园走去。

我照例在池畔转了一圈儿,然后来到南}列着莎士比亚、司各特和彭斯铜像的广阔的林荫大道,坐在长椅上。

这时,和暖的春阳照在身上,仿佛进入恍惚的梦境,感到自己也加入了不朽的诗圣们的行列。

悄然遥望四周,道路两旁一捌二排大树长出了美丽的嫩叶。

树梢上面的蓝天一碧如洗,道路左右海洋般广阔的草地一派滚绿,令人神清气爽。

⑥不断有轻装的青年女子或驾马车或骑在马上从我眼前通过。

我只觉得她们都是朝我这边眺望着微笑着走过去的。

当我看到年轻中更加年轻、美丽中更加美丽的女人的笑脸,就无端幻想着幸福的恋情……我用完满的英语一写了一部作品,读了我的书的女子慕名来访a我们一起谈人生'谈诗,终于说出了各自的秘密。

然后我们结了婚,在长岛或新泽西州海边的乡村建立了家庭'从纽约往来只需一两小时。

这是一个小小韵村庄,周围有樱花和苹果园。

穿过后面的森林就是广阔的牧场,从这里可以遥望大海。

我在春或夏的午后,秋日的傍晚,冬天的白昼,横勇尚在窗前的长椅上读书。

倦了,就昏昏沉沉地睡去。

这时,从邻室缓缓传来优美的李斯特的奏呜曲。

我从妻子弹奏的钢琴曲里蓦然醒来……回到现实之中,我发现自己依然坐在黄昏冷风扑面的长椅上口⑦在这样的白日梦里,我度过了春天,也走过了夏天,如今又是秋季a看到纷飞的落叶'我好似失落了一场昔日的恋情。

⑧树叶不久就要落光了。

戏剧节和音乐节将伴随寒冷的北风一起到来。

街头十字路口和停车场的墙壁将到处贴满剧场的广告和音乐家的肖像。

然而,我还能和去年一样,作为一个肆无忌惮的幸福的观察者而存在吗?明年春天我还能再次陶醉于如烟的梦境中吗?⑨沉醉,是人类的生命。

我们在不断地追逐爱情、追逐成功的关梦a但是我们并不是真的指望所有关梦都能成真,只是不断地追求着空洞的幻影,并在想象和希望中自我沉醉罢丁。

波德莱尔说过:。

醉,这是唯一的问题。

为了不去感到时间那可怕的重负,让它不至于使您屈膝于地,您就应该不停地陶醉。

美酒、诗歌、道德,什么都行。

当你在宫殿的石阶上,在山谷问的草地上,或者在寂静的房间里,突然醒来,那么请你去问问:风、波浪、星星,鸟群,或者向钟表以及一切可以飞动、旋转、歌唱、说话的东西发问:现在是什么时候?风、波浪、星星、乌群、钟表会这样回答:现在是应该沉醉的时候,如果你不愿做‘时间’的痛苦的奴隶,你就应该无休止地沉醉下去。

”⑩四周早已是黑夜。

树林.暗了,子里在电灯照耀下频频飞散的树叶。

天空暗了,池水暗了。

我仍然没有离开长椅,一直眺望着林【注]永井荷风(187 9-1959),日本作家。

本文是作者游历欧美归国后所做的《美利坚物语》中的一篇。

陈德文译,有删改。

7.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美国的树叶最经不住秋天”?(3分)8.下面的景物描写与第②段有相通之处,请从形象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这两段文字。

(4分)寂寞地停留在河边的卖宵夜的纸灯,雨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木叶,落花飘风的钟声,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凡是无常无告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于我都是叮亲,于执都是可怀。

(选自永井荷风((我爱浮世绘》)9.第③段画线的诗句有两种译文,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从语言形式的角度赏析。

(3分)我,宛如转蓬被轻薄的风儿载着听凭恶风我是彷徨不定的落叶送我漂泊海北天南像一片桔叶(向轩译)10.对第⑨段的“沉醉”评说最恰当的一项是A.“沉醉”是追逐爱情和成功而无法实现B.“沉醉”于美好的景致和事物,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重负。

C.作者希望以“沉醉”来脱俗,可又处在无法离俗的矛盾中。

D.作者借波德莱尔的话感叹“沉醉”,其实不过是一种逃避。

II.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以“落叶”作为本文标题的理由。

(4分)12.第⑧段画线句是作者提出的问题,请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对作者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4分)(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

(桊观《踏莎行》)(2)鸟雀呼晴,。

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3)_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6)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8)壁立千仞,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卜算子谢逸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

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