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
日本的城市规划探究分析报告

地区规划制度
有点多……-________-''
1 、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制度
!城市规划用地范围与城市行政区域的关系一直是这一制度中的中心问题。
行政区域:国家为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并设立相应国家机关的区域。 与中国行政划分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类似,日本的行政划分是都道府县。
全国分为:“一都一道二沿革 城市规划法
1938年新法
城市规划内容
法制体系
其他法规体系
1. 历史沿革 7~10世纪 1919年 日本京城依照了中国都城的方格网和里 坊制。 日本颁布了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引入了 规划范围、分区制度、土地调整等规划 措施,在中央政府的地方政府中设置了 城市规划机构。 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遭到严重破坏 ,颁布了震后重建的特别规划法。 初步形成了日本的城市规划 体制。
更 高 层 面 的 法 律
相 关 法
城市规划法内容、专项法
日本城市规划体系
中央政府的职能
规划决定的主体
行政体系
地方政府的职能 城市规划行政程序
审议会议流程程序
日本的政府行政机构:中央政府、都道府县和区市町村三级政府 中央政府
规划主管部门
规划的主体
建设省
城 市 局
设 城 城 城道区 公 总 市 市 市路划 园 务 政 规 改 整 绿 策 划 建 理 地 与 减 个 灾 直 属 科 7
制定政策 组织法规的修订 对法规界 定解释 (颁布法 令) 设置了公共开 发公司直接参 于基础设施建 设和城市开发 计划 规划的主体
建设省
采用补助金推 动建设活动
中央政府基本上不具有具体规划的决定权
中央政府所做事务举例:
规划的主体
地方政府提供的规划方案需要中央的建设大臣审批内容: (l) 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化促进地域和城市化控制地域的划分; (2)指定地区(大部分25 万或25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 的土地使用区划; (3)大型公共设施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计划。
日本房屋管理制度

日本房屋管理制度一、日本的房屋管理制度日本的房屋管理制度源自于其独特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
日本房屋管理制度具有复杂性、完善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包括有关土地、建筑、住宅和商业用地的规划、开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日本的房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围绕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展开的。
在日本,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包括国土规划和具体的地方规划。
国土规划是由国土交通省负责制定和实施的,其目的是统筹规划和管理日本的国土资源,包括土地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地方规划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的,其目的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日本的土地使用管理和开发日本的土地使用管理和开发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包括土地的开发、分配、转让、租赁和使用等相关事务。
地方政府负责规划和管理土地的使用,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土地使用和开发中,地方政府还会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日本的建筑管理和规划日本的建筑管理和规划是由建设省(现已合并入国土交通省)负责的,其主要职责是规划和管理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等相关事务。
建设省会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制定相应的建筑规划和技术标准,监督和管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建筑的结构稳固和环境友好,促进城市建设和现代化。
4. 日本的住宅管理和住宅政策日本的住宅管理和住宅政策是由厅(局)负责的,主要包括住宅的建设、分配、租赁、管理和维护等相关事务。
日本的住宅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保障居民的住房权益,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住宅管理和住宅政策中,厅(局)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住房补贴制度、推行低收入家庭的公共租赁住房、积极开发社会住宅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住房需求,实现住房的普惠性和可持续发展。
名古屋城市规划-PPT

内容
3
绿化
公园及绿地
公园
绿地
特征公园
邻里公园
城市公园
绿化道
城市集中绿化
绿化隔离带
河岸绿化
运动公园
联合公园
区级公园
街道公园
花卉公园
主题公园
特色公园
从不同层次、不同内涵来综合发展绿化,使城市绿色丰富多彩、富于魅力。
2
2,359
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
2,359
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
相关文字
相关文字
相关文字
相关文字
5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可能概括出段落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可能概括出段落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6
相关建议
相关建议
相关建议
相关建议
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可能概括出段落内容,尽量将每页幻灯片文字内容控制在200字以内,将每页幻灯片动态演示时间长度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
谢
谢
指
导
适用于各大高校毕业答辩演讲
请在这里输入论文的主题
答辩人:稻壳网 导师:PPT教授
5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或详细内容描述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可能概括出段落内容,尽量将每页幻灯片文字内容控制在200字以内,将每页幻灯片动态演示时间长度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东京新宿副中心区城市设计分析

东京新宿副中心区发展历程功能布局规划布局交通体系发展历程功能布局规划布局交通体系20世纪60年代,东京大都市圈开始形成,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城市发生转型⏹1、城市人口突破1000万,单一的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商业行为要求⏹2、西部郊外和多摩地区的住宅大规模建设,使东京的人口中心进一步向西部转移⏹3、铁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使东京居民的活动半径加大⏹4、战后人口激增,老城中心各类矛盾日益加剧,东京政府明确提出了“首都圈整治计划”新宿池袋涩谷上野、浅草东京1992年城市中心区的分布图一级中心二级中心日本桥、东京站、银座上野、浅草新宿、涩谷秋叶原、锦系町、小岩日本桥东京站银座发展历程新宿池袋上野浅草涩谷商务商业娱乐中心排名第一大综合型城市中心基础条件零售功能、娱乐功能和饮食功能规模商业设施2760个总营业面积366550平年营业额14670亿日元商业及文化交流中心排名第三大综合型城市中心基础条件传统的零售商业功能规模商业文化设施1353个总营业面积278489平年营业额9012亿日元信息中心排名第二大综合型城市中心基础条件交通枢纽、零售商业设施规模商业娱乐设施2127个总营业面积251892平年营业额12993亿日元传统文化旅游中心排名第四大综合型城市中心基础条件富有悠久历史和江户风情的商业区规模商业娱乐设施1918个总营业面积208100平年营业额7473亿日元每个中心依据自己不同的条件和基础形成不同的定位其发展定位是经过政府规划、项目推动以及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由60年代到现在的发展历程)1950年新宿歌舞伎町一带成功举办了和平博览会。
形成零售商业设施以新宿大街为中心、娱乐设施以歌舞伎町为中心、饮食设施以新宿二丁目为中心1958年“首都整备委员会”决定把新宿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副都心,在强化商业机能的同时,开发商务办公和文化设施机能20世纪60年代商业和娱乐设施向西口和西南发展,1963年,京王、小田急百货商场建成,标志着新宿成为东京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完善的重要商业中心现在新宿已经成为东京副都心中发展最快、最豪华的综合型中心形成商业基础引入商务办公商业快速发展成熟期时间重大事件关键因素20世纪90年代商务办公区基本建成,地下商业街网络系统形成,南口商业区再开发,时代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建成功能提升和完善发展历程功能布局规划布局交通体系用地功能现状银座方向集中商务办公区边缘办公区住宅区娱乐及临时居住区集中商业区办公、临时居住混合区功能延续周边住宅区功能延续周边住宅区功能分区示意新宿核心区由商业、商务、娱乐以及住宅等多种功能板块组成,各种功能协调发展功能布局新宿功能分区图商业部分构成图1休闲娱乐区:以歌舞伎町为中心2零售商业区:以新宿大街为中心3餐饮服务区:以新宿二丁目为中心商业娱乐区新宿火车站商务办公区123歌舞伎町新宿大街新宿二丁目新宿商业区用地功能比例商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居住:公共建筑:绿地、广场、道路25:5:15:15:10:30开发强度与城市意向⏹新宿各功能区容积率商业娱乐区商务办公区居住区新宿中央公园10.12.32.1⏹新宿各功能区容积率分布图⏹商务办公区超高层分布图10.12.32.11.924681012商务商业居住公共建筑容积率新宿火车站随着高端产业的引进,传统商业发生转变,逐渐向高端性、综合商业发展商业规模商业质量商业主要集中在东口商业和娱乐设施又逐步向西口和西南发展;西口地下街和西口广场投入使用南口地下街、东口地下街和歌舞伎町地下街也分别建成南口再开发50年代60年代90年代70年代现在大型购物中心:Lumine、Mylord、Flags……品牌旗舰店:Beams、CommeCaStore……电子产品商店:淀桥相机店、樱花屋……地下商场:Subnade……60年代名店恢复:新宿表店……娱乐设施增多提高:木偶剧场…….电器商场:……各类零售商店:……百货商场:京王、小田急……90年代商业综合体的陆续开发:1995.1 新宿I-Land1996.4 新宿Opera City1996.10 时代广场1998.2 小田急SouthernTower……业态变迁东京都政府大楼1991年三井大厦1974年新宿商务区新宿野村证券大厦1978简约现代,高度智能的科技办公环境商务区由超高层写字楼建筑群组成商务区,办公环境高度现代化,为高端产业和高端人群引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商务办公区整体规划要点:1)整个区共划分为11个用地面积为1.2-1.9公顷的街区,建筑物的机能设定为以商务办公楼、商场、旅馆为主,不得设置仓库、风俗业设施。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曹康陶娅摘要:本文研完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到大正时期的一段发展历程在概述了自1868 至1931 年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后,本文依据规划主体的不同、分三个方面付该时期东京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进行论述、即西方思想的影响、企业家的自发实践和本国之路的探索。
最后,总结了明治时期和大正时期日本城市规划的持征及不足。
日本的城市规划历史可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和现代。
1868 年后的近现代又可细分为四个阶段:明治(1868 一1912 ) ;大正至昭和早期(1912 一1931 卜战时(1931 一1945 )战后(1945 一至今)。
日本封建时代结束以来的三个天皇政权各因其鲜明的特征而被当世称为”国家主义的明治‘’、”民主主义的大正’‘和”军国主义的昭和”。
从年号上看.大正时期是从1912 年到1926 年但日本史学家公认的”大正民主”时期是从日俄战争结束开始到1931 年满洲事变为止(Sorensen , 2002 : 86 )。
本文选取了日本近代城市规划草创时期的典型城市―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时期(1868 一1931 )的东京―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城市规划;东京:明治;大正l 政治、经济、社会背景l . 1 社会变迁―从明治到大正日本明治时期(1868 一1912 )是日本近代历史的开始也是日本脱离封建社会,步入发达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明治政府成立后即开始推行富国强兵、脱亚入欧的国策,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和生活方式等领域进行近代化、西方化的普及(万峰,1981 )。
新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包括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依田惠家,2004 ; 213 一223 ) .为日本成为现代强国奠定了基础。
大正年间<1912 一1926 )爆发了各种社会运动及普选运动.不少政治立场各异的社会政治团体成立推动了1925 年普选法的颁布。
东京都市圈

1、区内城市规划。
首都圈在成立之初是“东京都一级依存”的发展模式,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总部迁移至东京,作为行政中心的东京迅速膨胀,加强了区域职能“向东京一级集中”发展,这使人口、产业过于集中一个地区,由于日本为多震国家,国家主要功能集中于东京一个城市,一旦发生地震,城市功能瘫痪,会造成巨大风险,为了分散自然灾害的风险,政府考虑把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分散到周边城市。
根据实际发展需要,1970年首次提出的“多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多个业务中心城市即“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形成“多核多圈域地域”,并形成东京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联动、协调发展。
2、区内产业布局。
都市经济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目前,东京大都市圈内形成了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与合作体系,即各核心城市根据自身资源、自然条件等特色,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了整体集聚优势,各核心城市发展形成了基于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建设东京都市圈的措施1、日本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支持首都经济圈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多部法律和五次经济圈规划对首都圈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适时地调整法律、法规和首都圈的规划,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日本政府1956年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之后,根据《首都圈整备法》先后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
第一次规划在1958年,将新宿、涉谷和池袋作为缓解CBD地区成长压力的城市副中心,并在东京周围建成一圈宽广的绿带,绿带外是卫星城镇发展工业和大学校区。
但东京的城市扩张并没有按照该计划,最近一次规划即第五次规划是在1999年编制的,规划期从2000年到2015年,再次强调了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设想,规划将首都圈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考虑,还从区域合作的角度考虑到首都圈周边区域的发展。
2、利用财政税收职能引导区域经济内产业发展。
日本城市发展系列--东京都心规划研究

低层商业部/JPI 商业空间环绕森写字楼排布, 室内室外半室外以及上下的移 劢,空间层次感丰富。
酒店&欅坂 合商业设施/KPF 客室389间,宴会厅13所,餐 厅、酒吧共10处。
TOHO影院/
包括9个影厅,2100席 。
森美术馆/Gluckman Mayner Architects 坐落亍森写字楼52F, 1000m2,同层设有六本木展 望 台。
Mid-town East/117, 000m2
写字楼,住宅 合体
绿地广场/ 坐落亍开发区的东北部分的大型绿地广场。
40课树的移植,保存
东京中城·绿地
楼顶绿化达1800m2
绿化平面图
城市绿化效应减轻
不水景结合的绿地风景/ 景观设计:AECOM (San Fransisco,US)
酒店:48,000m2 其他:23,000m2
地理、交通、历史 开发前此地区原为日本防卫厅。
六本木地区国际化较为渗透,附近有拥有超过40余所大使馆,以及面向外国人的住宅,医 疗,酒店,国际学校等等。
开 发 面积7万8400m2,包括邻接的桧町公园达10.2m2,为东京都内国有地再 开 发 项目中觃 模 最大。开发区文化艺术设施充实,开发区内设有三得利美术馆,21_21美术馆,附近有森 美 术馆,新国立美术馆。
13
东京中城·设计
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体系9318

将自己的一定面积的土地出让,作为必要的公共设施用地,经过区内土地 权利的交换,在完善道路、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同时,调整宅地的区划和形 状,提高整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性质:是将原来不完善的城市或城市发展预定地区建设成为健全完善
“城市化地区”的一种规划实施手段。
水道、电气等供给设施、排水设 施、垃圾处理厂、焚烧厂等 河川、运河等水系
教育文化设施 学校、图书馆、研究设施等
医疗设施及社会福利设施 医院、保育所等
市场、畜牧场以及火葬场等 一般的住宅设施 一般的办公设施、流通业务场地 其他政府规定的设施
20
五、福冈市城市规划
(六) 城市景观规划 福冈市城市景观形成基本规划1988
福冈市根据对北侧相邻地块 的日照采光降低影响的目的, 将建筑北侧倾斜的限定分为4 种类型地区,分别制定规则。
第1種20m高度地区
第2種20m高度地区
高度地区限制概要图 Schematic Diagrams on Restrictions in Height Zone 18
五、福冈市城市规划
(三)土地利用 其他地区规划
6
三、日本城市规划体系
中央政府 都道府县政府 市町村政府
三级政府架构
法定城市规划内容
7
三、日本城市规划体系
3、城市规划决策程序:
(1)各市、町、村的规划原则上由各级政 府决定; (2)规划区超过一个市、町、村范围时, 由都道府县知事决策,知事决定的规划与地 方决定的规划不一致时,具有优先决定权; (3)地跨两个县或以上范围的规划,由国 土交通大臣决定; (4)城市规划决定的具体内容由市、町、 村设立的城市规划审议会审议; (5)举行公听会和说明会; (6)规划完成作为提案提出后,发布公告 公众展示两周,市民可提出书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