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依恋风格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成人依恋_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_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_王力

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Ξ王 力1,张厚粲2,李中权2,柳恒超2(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510631;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通过对116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成人依恋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测查,该研究从情绪调节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
结果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在依恋安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依恋回避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表达抑制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
这些结果表明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成人依恋;情绪调节;重新评价;表达抑制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7)03-0091-061 问题提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身内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包括生活满意度、正性感情和负性感情三个维度[1]。
由于主观幸福感是评价个人和一个社会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2],也是标识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无论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建构和谐社会的角度,还是从维持个体的心身健康,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在许多研究均发现人际互动模式———成人依恋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3]。
探讨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找到一些易于调控的中介变量,为进一步制定改善和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是目前相关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的内容。
很多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如Davis等人从社会支持的角度[4],G uardia等人和Wei等人则从自主、胜任和与他人交往等基本心理需求的角度[5,6]以及Feeney从情绪控制的角度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3]。
虽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成果,但对更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联系还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少就业难、考研热、学业竞争压力大、自身期望与社会现实差距拉大等因素综合的困扰,提高主观幸福感我们准备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成人依恋、自我表露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无所谓对错,请你按说明真实地填写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整个问卷做完。
这里我们向您保证:问卷填写完毕后我们将进行保密处理,我们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任何与此次调查有关的信息。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性别年龄来源(城镇/农村)学校年级专业是否曾经恋爱过累计恋爱时间长短是否是独生子女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此部分问卷包括60个项目,主要涉及你对母亲、父亲、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等在不同方面的自我表露程度。
请你认真阅读问卷上的每道题目,然后在答题纸上,不同对象后的相应等级上划勾“√”,不要对每题的含义进行过多地思考。
评定等级如下:0——什么都没说;1——说了一些(其他人只得到关于我这方面的一般印象);2——非常详细地告诉了他人(在这方面他完全了解我,并能精确地描绘我);X——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表达自己,以至于他人对我有一个错误的印象。
题目对父亲对母亲对同性朋友对异性朋友0 1 2 X 0 1 2 X 0 1 2 X 0 1 2 X态度和观点1.我的信仰及我对它的观点2.我对宗教团体的个人意见和感受如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无神论者3.我对共产主义的看法4.我对现在的政府的看法——国家领导人、政府、政策等5.我对别人的出身、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看法6.我对饮酒的看法7.在性道德上我的看法——即我认为我与他人在性问题上应遵守的行为8.我评价女人漂亮、有吸引力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魅力在哪里9.我认为作为男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也就是在男人身上要寻找的品质10.我对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看法爱好和兴趣1.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的食物的制作方式,我不喜欢的食物2.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饮料3.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音乐4.我喜欢的读物5.我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6.我对服装上的爱好7.我喜欢的房子的风格和家具的特点8.我喜欢的晚会和社交聚会的类型9.我喜欢的闲暇活动方式,如打猎、读书、玩牌、运动、聚会、跳舞等10.我最喜欢得到的礼物学习或工作1.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大的压力和紧张是什么2.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令人讨厌的事情3.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开心和最满意的地方4.阻碍我学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的缺点和生理缺陷5.我学习(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6.在学习(工作)上,我被其他人(老板、同事、教师等)欣赏时的感觉7.我的学习(工作)志向和目标8.学习(工作)中,我得到薪水或奖赏时的感觉9.我对自己已选专业(或学习前途)的感觉——不管我对它是否满意10.我对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的感受总体幸福感量表本量表共33项,请您认真阅读问题,并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方框内打勾。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依恋风格与关系满意度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依恋风格与关系满意度大学生恋爱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开始建立长久的恋爱关系,并尝试寻找与自己相配的伴侣。
然而,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对关系满意度和稳定性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依恋风格,并探讨它与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依恋风格是指个体在关系中对亲密关系的感受与态度方式。
根据依恋理论,人的依恋风格可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在关系中找到平衡,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满足伴侣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者则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的建立,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焦虑型依恋者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经常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过度关注他人的反应和情感。
研究发现,不同的依恋风格与大学生的关系满意度密切相关。
安全型依恋者更容易与伴侣建立稳定、满意的关系。
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与伴侣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和冲突。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者常常对亲密关系持保持距离的态度,他们倾向于独立、自主,难以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导致缺乏关联性和亲密感。
而焦虑型依恋者则容易对恋爱关系过度焦虑,过分依赖伴侣的回应和情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导致关系的不稳定和不满意。
如何提高关系满意度,实现更健康的恋爱关系?首先,大学生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依恋风格,并努力发展安全型依恋风格。
这可以通过增强自尊心、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认知来实现。
此外,人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改善恋爱关系。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情感的交流,增进互信和理解,有助于解决问题和冲突。
同时,建立共同的目标和兴趣,共同成长,也是促进关系满意度的关键。
总结起来,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依恋风格与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安全型依恋者更容易建立稳定、满意的恋爱关系,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者则常常面临着关系不稳定和不满意的困扰。
因此,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提高自我认知、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共同成长来改善恋爱关系,并实现更健康、稳定的恋爱体验。
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 1 研 究对 象 .
展 的 内部 工作 模式 , 年 的依 恋 风 格 被 带 入成 年 生 童 活, 影响着 后 期 健 康 心 理 的 建 立 。Bwb 为 , o ly认 依 恋 的 内部工 作模 式 引导个 体 去思 考 自己应 该得 到何 种支 持和关 注 、 给他 人怎样 的信任 , 以及 在 亲密关 系 中 的交 往 策 略 j i o l oe和 A ne B mi 。Sm na s r ni e e r对
6 2名 进人 大学 的青少 年 运用 A I 谈 、 A访 同伴 报 告 和 自陈式 报告 的方 法 , 现 回避 型在 向 同伴 和 老 师 寻 发
采 用 整体 随机 取 样 法 , 取 湖 北 省 七所 高校 的 选
大一 、 大二 、 三 的学 生 , 放 问 卷 10 大 发 4 0份 , 效 回 有 收 14 1 1份 , 效 率 为 8 . % 。 同时 通 过 家 庭 基 本 有 15 情 况 问卷 筛 选 出有 童 年 期 留 守 经 历 的 大 学 生 39 1 人 , 2 7人 , 1 2人 。在 无 留守经 历 大学 生 中 随 男 1 女 0
第3 O卷
心 理 学 探 新
P YC S H0 0GI AL E L L C XP 0RA n0 N
21 0 0年
总第 16期 1
第 2期
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 、 社会 支持 与主观幸 福感 的关 系研 究
王 玉 花
( 孝感学院 教育 与心理学 院, 孝感 4 2 0 3 00)
摘
要: 该研 究 旨在探讨有童年期 留守经历 大学生的依 恋、 社会 支持 与其主观 幸福感 的关 系。
以武汉七所 高校 39名有 留守经历大 学生和 4 0名无 留守经历 大学生 为对象 , 1 0 采用主观 幸福感 问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包括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包括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包括:1.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的人:是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以爱情关系中的关怀、亲密感、支持和理解为标志。
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在关系中感到安全,对伴侣产生信任感。
一般来说情绪比较稳定,亲密关系对于他们来说是安全的,舒服的,值得信赖的。
所以他们会很快进入恋爱的状态,表现出主动和热情,同时当关系变得不安全的时候,他们会把内心的痛苦直接表达出来。
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
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找到一个安全依恋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2.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焦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对伴侣怀疑、猜测和心生嫉妒。
焦虑型的人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维护亲密关系上,需要掌控全局,不允许任何未知的隐患存在。
3.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回避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
他们对爱情多疑且冷淡,认为别人不可靠或过分急于要承诺。
他们觉得难以完全相信和依赖别人,只要有人试图在感情上亲近他们,他们就开始紧张。
从根本上讲,他们在回避亲密的关系。
这种类型的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
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他们会更关注替代选择,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择,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引。
4. 成年人的依恋类型恐惧型的人、(这是焦虑—矛盾型):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怕。
他们一方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为亲近,另一方面又对恋人是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
有时想到与伴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
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
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整天提心吊胆。
大学生成人依恋_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173科协论坛·2009年第2期(下)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近年来,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作为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也是社会进步的深层尺度。
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持续而长久的情感联系,以往研究中指出成人依恋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和恋人,也可以是其它情景性的依恋对象。
研究发现,依恋类型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而且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中介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希望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1 对象与方法1.1 被试对系由于本研究发放问卷在九月中旬,大一学生刚入学不久,他们面对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容易出现情绪困扰现象,而大四学生毕业在即,开始为前途担忧,也容易出现情绪焦虑。
又因为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相对稳定的相关关系,所以研究选取的被试锁定在大二、大三的学生,具体被试为随机抽取的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的346名大学生,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40份,有效回收率为97.1% 。
其中男生106名,女生234名,大二学152名,大三学生188名,城市来源学生24人,县城来源学生34人,农村来源学生111人。
被试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为20.6周岁。
1.2 测量工具1.2.1 亲密关系体验量表采用Brennan 等编制的亲密关系体验量表(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revised ,ECR-R),包含36个项目,分为两个分量表,各18个项目,分别用于测量成人依恋的焦虑和回避两个独立维度,再分别以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为坐标轴,根据被试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将他们置于相应的象限内,即对应于Bartholomew 和Horowitz 提出的成人依恋四类型:安全型、忽视型、专注型和惧怕型,如:低焦虑和低回避为安全型。
90后成人依恋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多, 与 以往结果 一致 ; 安全 型依 恋 的人数 仅次于恐惧 型 , 居
第 二位 , 占总体 的 2 2 . 7 5 %, 这与 以往研 究不一致 . 统计本 次
约翰 ・ 鲍尔 比最 先提出“ 依 恋” 的概念 , 认 为最初 的亲子 关 系经验组 成 了个 体的“ 内部工 作模式 ” , 即 以依 恋关 系为 基础建 立的有关 自身和他人 的心理 表征嘲 , 这种对人 际关系 的内部表征会通过成年后亲密关系 的依恋风格表现出来. 目前关 于依恋风格的研究 主要针对 大学生进行 ,在 国
2 研 究 方 法
主观幸福感水平. 重测信度为 O . 8 5 , 内容效度在 O . 2 7 — 0 . 4 7之 间. 总分越高 , 代 表主观幸福感越强烈.
2 . 3 数据处理 使用 S P S S 2 0 . 0进行数据分析.
2 . 1 被试
表 1 被试基本情况表
3
结 果 统计
外 大学生 中 , 安 全型依 恋风格 占大多数 , 其 次是 冷漠 型 、 专
注型、 恐惧 型 ; 而我 国大学生 中则以恐惧 型和专注 型等 非安 全性依 恋风格 为主 , 安全型只 占少数【 3 】 . 本研究 探讨 9 0后成人 群体 的依恋 风格与 随着社会 的进步 , 人们 的依恋风格与主观幸福感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进一步提 高现代 人类 的生 活质 量提供理论依据.
2 . 2 . 1 亲 密关 系体 验量表 f E x F , e  ̄ e n c e s i n C l o s e R d mi o n —
s h i p s I n v e n t o r y ,E C R 】
依恋风格、心理卷入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 密 关 系 体 验 量 表 1亲
1 7 6 P . 5 。依 恋 风 格 和心 理 卷 入 的交 互 作 用 显 著 ( .2 ,> 0 ) F ( ,9 ) .6 , < . 5 。这 说 明不 同依 恋 风 格 对 主 观 幸 6 1 1 一2 4 3 P 0 ) 福 感 的 影 响 有 差 异 , 恋 风 格 和 心 理 卷 入 作 为 独 立 的 两 个 依 被 试 特 征 , 主 观 幸福 感 产 生 交 互 影 响 。 ( 转 第 1 1页 ) 对 下 4
GK 0 4 成 果 。 Y1 —3 )
们 的 自信 心 ; 学 生 之 间建 立 信 任 感 , 他 们 的 朋友 。根 据 与 做 笔 者 的 经 验 , 旦 与学 生建 立 了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 生 在 课 一 学 堂 上 就 会 积 极 地 与 教 师 配 合 , 动 回答 问 题 。 主
21 0 1年 第 6 期 ( 第 1 期 ) 总 0 3
牡 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 报
J OU RNAL OF M UDANJANG OLLE I C GE OF EDUCAT1 0N
N O.6,2 1 01
Se i lN o ra .13 0
依 恋 风 格 、 理 卷 入 心 与 大 学 生 主 观 幸 福 感 的 关 系
1 被 试 _
析 。结 果 表 明 , 恋焦 虑 与 心 理 卷 入 、 依 消极 情 绪 有 非 常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 积 极 情 绪 、 观 幸 福 感 有 显 著 的 负 相 关 与 主 ( >0 2 1 P . 5 。依 恋 回避 与 生 活 满 意 度 、 极 情 绪 、 r .0 ,< 0 ) 积 主 观 幸 福 感 有 非 常 显 著 的 负 相 关 (> O 2 3 P . 1 。 心 r .2 , < 0) 理 卷 入 与 与 主 观 幸 福 感 有 显 著 的 负 相 关 ( 一 一 0 1 3 r .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 查研 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2 期 2 0 1 3 年第 1 期 总第 0 7 0 页
成 人依恋 风格 及 其与主 观 幸福 感 的关 系
吴 庆 云
摘
要 : 目的 考察 已脱 离原生 家庭独 立生活的成年人 的依 恋风格 ,并探 讨依 恋风格 与主观 幸福 感之 间
体验与评价[ 2 1 。以往对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 R Q ; B a r t h o l o me w& H o r o w i t z ,1 9 9 1 ) 。关 系 问 卷包
系研究不多,该研究能为丰富这方面的资料提供 括 四段对成人依恋原型的描述 ,要求被试在 7 点 点基 础数据 。 量表上 ,判断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 自己的
成人 依恋 指个 体 与 目前 同伴 的长久 和持 续 的 情感 联 系… 。近 几 十年 来 ,国 内外 都有 很 多 对 成 人 依 恋 的研 究 ,但 国外 的研 究 结 果 未必 适 用 于
本 国实 际 ,而 国内 的研 究 又 多 以大 学 生 为被 试 , 大学 生 多 在 1 8 — 2 2岁 之 间 ,还处 于青 少 年 阶段 ,
( 3 ) 总体 幸 福感 量 表 ( G e n e r a l We l l — B e i n g 结合 的方式 ,由主试和助手 逐个 向被试发放 问卷 , S c h e d u l e , F a z i o , 1 9 7 7 ,简 称 G WB ) 该 量表 由美 国 并逐 一讲 解 注意 事项 ,并 要 求被 试尽 量 当场完 成 国立 统计 中心制 定 ,共 3 3 个题 目。研究 中采用 国 并当场 回收,少数被试不能当场交卷也允许他们 P S S 1 1 . 5 进 行 内段建华 ( 1 9 9 6 )对该量表的修订 ,即采用该量 事后 补交 。回收后 的问卷全 部采 用 S 表 的前 1 8项对被 试进行 施钡 0 ,单 个项 目得分 与总 统计分 析 。 分的相关 在 0 . 4 8和 0 . 7 8之 间 ,分 量表与 总表 的相
年龄 特点 、依 恋对象 、生 活方式 各方 面来讲 , 成 员发 放 问卷 ,且在 发放 的同时 还注 意将 被试 的
都 与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成人 有 很 大 出入 ,其 研 究 结 年龄跨 度尽 量拉 开 、性别 比例尽 量平 衡 。共发 放
果 的推广性值得考虑 ,因此有必要选择 已经脱 问卷 3 0 0 份 ,回收 2 7 4 份 ,剔除其 中的无效 问卷 离 了原生家庭独立 生活的被试来考察他们 的依 3 0份 ,共得 到有效 问卷 2 4 4份 。
恋回避和依 恋 焦虑 均与主观 幸福 感有显著 负性相 关。安全 型依 恋的主观 幸福感 水平 比非安全
依 恋要 高 ,显著 高于恐惧 型和 专注型 ,但 与冷漠 型 差异 不 显著 。 结论 成人 依 恋风格 与主观
幸福 感有较强相 关 ,依 恋安全能较好 地预测 高主观幸福 感。
关键 词 :健康心理 学 成人依 恋风格 主观 幸福感 关系
“
一
点都不符合 ( 1 ) ”到 “ 十分 符合 ( 7 ) ”进行评
1 . 3施测和统 计
分。研究采用田瑞琪修订后 的中文版 ,量表的回 避 维 度 和焦 虑 维 度 的 a系 数 分 别 为 0 . 8 0 5 5和 0 .
由于被试来 自不同单位 ,且都是需要工作的
8 0 2 6 ,重测信度分别为 0 . 8 0 5 和0 . 8 2 0 ,具有较好 成年人 ,全部采用集 中发放 、集 中施测的难度较 大 ,所 以只 能采取 小 范 围集 中施 测 和分散 施测 相 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 4 1
一
作者 简 介 :吴 庆 云 ,湖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
7 0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2 期 2 0 1 3 年第 1 期 总第 0 7 1 页
・ 调查研究 ・
情 感 关 系 ,在此 基 础 上 计 算 出 自我模 型分 量 表 、 试 根据 自己 同意与 否 的程度 做 出判 断 。量表 按 六 他人模 型 分最 表 ( 分 别 对应 于 回避 维度 和焦虑 维 级记分 ,分值愈高,幸福感愈强 。网 度) 的得分 。翻
Re l a t i o n s h i p s I n v e n t o r y , E C R; Br e n n a n , K. A. , C l a r k ,
工具 1 和工具 2 是用来测量成人依恋的,工
( 2 ) 亲密关 系体验量 表( 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 C l o s e 具 3 和工具 4是用来坝 4 量主观幸福感的 , 两个研 究都选取 了两套测量工具 ,是为了使测量结果互
一
C . L . , &S h a v e r , P . R . , 1 9 9 8 ) 。 包含 3 6个 项 目 ,测 相印证 ,提高测量 的效度 ;同时这两套工具都是
量与依恋相关 的焦虑和回避 ,焦虑和 回避两个分 繁一简 ,不会增加被试的负担使被试产生厌烦 量表分别包含 1 8 个项 目。对每项描述的确切性从 心理 ,从而能保证测量的信度。
1 . 1研 究对象
1 . 对 象与 方 法
选 取 武 昌某 高职 院校 、某 医 院 、某 幼 儿 园 、
且 大都 未 及 婚 恋 ,其 家 庭 仍 以 原 生 家 庭 为 主 , 某物业管理公 司、某大学博士生宿舍共 5 个不同 主要 社 会 身 份 仍 然 是 学 生 ,无 论 从 社 会 身 份 、 性 质 的集体 ,向这些 集体 中愿意配 合参 加调 查 的
的关系。 方法 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 ( E C R )和总体幸福感量表 ( G WB )对 2 4 4 名成年人进 行 测试 。 结果 ① 回避 维度 平均数和 标准 差为 3 . 0 8 ±0 . 9 0 ,焦虑维度平 均平均数 和标准 差为 3 .
4 5 ±O . 8 3 ;依 恋类型分 别 为安全 型 2 9 . 2 %,恐惧 型 3 6 %,专注 型 1 6 . 1 %,冷 漠型 1 8 . 6 %。②依
恋 风格 。
为了解 不 同依 恋 风格 对成 人 生活 的意 义 ,特
1 . 2研 究工具
选取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 主观幸福感指个体对 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观
本 研究 主要采用 问卷法 。主要 工具有 :
( 1 )关 系问卷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