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调查管理)模拟试卷1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含答案解析)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何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
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l5日C.2009年12月8日D.2010年1月1日【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2题我国政府统计的第一项法定任务是( )。
A.向政府提供统计咨询意见B.对政府实行统计监督C.对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资料D.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我国政府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2)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3)实行统计监督。
第3题我国统计法调整的范围主要是( ).A.政府统计活动 B.涉外统计活动C.民间统计活动 D.企业统计活动【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统计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第4题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第5题在国家统计调查项目中,新的、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 )。
A.国家统计局审批 B.全国人大及常委审批C.国务院审批 D.国家统计局或国务院审批【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统计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哪项不属于我国政府统计的功能()。
A. 统计信息功能B. 统计咨询功能C. 统计搜集功能D. 统计监督功能【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政府统计的功能:统计信息功能、统计咨询功能、统计监督功能。
2. 国家统计局2001年颁布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属于()。
A. 法律B. 行政法规C. 行政规章D. 地方性法规【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2001年颁布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是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3年12月颁布,()年第一次修订,()年第二次修订。
A. 1995;2009B. 1996;2009C. 1996;2010D. 1995;20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3年12月颁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
4. 《统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
A. 没收违法所得,罚款B. 警告,行政拘留C. 暂扣,罚款D. 警告,罚款【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统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两种:(1)警告(属申诫罚),(2)罚款(属财产罚)。
5. 某县有些工业企业存在虚报数据情况,工业统计数据质量严重失实,但是该县分管统计工作的县领导并没有发现此严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县领导属于()违法行为。
A.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B. 编造虚假统计数据C. 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D.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6. 某企业在填报统计资料时少填了营业收入,该行为属于()。
A. 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B. 拒绝提供统计资料C. 迟报统计资料D. 拒绝统计调查【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故意或过失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的行为,该行为的基本特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该企业符合上述描述。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规范性文件D.统计基本法2. 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包括()。
A.咨询、决策、监督B.信息、咨询、监督C.决策、指导、监督D.信息、决策、监督3. 政府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三类。
A.部门统计调查B.涉外统计调查C.民间统计调查D.企事业统计调查4. 政府统计调查具有()。
A.自愿性B.盈利性C.强制性D.平等协商性5.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家统计局B.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同级地方人民政府D.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6. 统计调查应当以()为基础。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7. 统计资料实行()公布制度。
A.定期B.经常C.及时D.选择性8. 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C.分散管理制度D.分级负责的原则9. 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最先公布的部门D.主管部门10.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A.坚持实事求是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保密D.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11. 统计人员有权()。
A.对违反统计法的政府机关进行罚款B.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C.公布自己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12. 某地方领导人认为该地方统计局提供的夏粮产量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修改了夏粮产量的统计数据,该领导人的行为属于()。
A.依法履行职务行为B.行政监督行为C.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D.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13. 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是()。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cc03d6bd97f192279e949.png)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 )的指导。
(A)统计执法检查机关(B)上级地方人民政府(C)上级主管部门(D)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2 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 ),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B)兼职统计人员(C)独立的统计机构(D)乡镇统计网络3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实行( )。
(A)岗位负责制(B)岗位责任制(C)工作负责制(D)工作责任制4 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 )。
(A)兼职工作人员(B)专职工作人员(C)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D)政府统计机构工作人员5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
(A)坚持实事求是、不出假数(B)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C)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进行保密(D)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所需的专业知识6 ( )是统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统计职业道德追求的最终目标。
(A)忠诚统计(B)实事求是(C)优质服务(D)严守秘密7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 )的职权,不受侵犯。
(A)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报告(B)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C)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D)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8 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人员职权的是( )。
(A)对违反统计法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罚款(B)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C)公布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任何资料(D)对违反统计法的个人进行罚款9 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统计人员对领导人强令或者授意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不能拒绝、抵制,但应当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B)统计人员只要自己不弄虚作假,对下级报来的统计资料原原本本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统计资料报送上级,就可以不对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C)统计人员不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D)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10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 )颁发的工作证件。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练习试卷1(题后含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 2. 多选 3. 判断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
A.掌握统计公报B.进行统计调查C.对资料进行分类汇总D.统计调查和整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统计分析基础知识2.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采取的是( )。
A.对比分析法B.比例分析法C.弹性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正确答案:B解析:比例分析法是指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一些财务比率都是通过比例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如反映经济效益比率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知识模块:统计分析基础知识3.在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时,常采用( )。
A.对比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正确答案:D解析:相关分析法是指考察一个经济变量与另一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就是其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法在经济形势分析中应用很多,如税收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等,都可用到相关分析法。
知识模块:统计分析基础知识4.在进行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时,常采用( )。
A.综合评价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正确答案:A解析:综合评价分析法是指对多个指标、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评价和比较的统计分析方法。
现今非常流行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知识模块:统计分析基础知识5.连环替代分析法属于( )。
A.对比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相关分析法正确答案:C解析:因素分析法是指用来考察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某种事物,在其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 2. 多选 3. 判断7. 案例分析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统计法以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为调整对象。
A.社会关系B.协调与被协调关系C.服务与被服务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正确答案:A2.《统计法实施细则》是由( )批准的。
A.国家统计局B.国务院C.国务院办公厅D.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确答案:B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统计行政法规,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3.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 )审批。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本部门统计机构D.本部门正确答案:B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4.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属于( )。
A.统计行业规范B.统计规章C.统计标准D.统计制度正确答案:C解析:统计标准,分为广义统计标准和狭义统计标准。
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标准是指广义的统计标准,包括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作出的统一规范。
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属于国家统计标准。
5.经批准的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在( )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志。
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统计调查方案D.统计调查表正确答案:D6.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 )为主体。
A.经常性抽样调查B.统计报表C.周期性普查D.典型调查正确答案:A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十六条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模拟试卷1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模拟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B}}(总题数:15,分数:30.00)1.统计整理的主要对象是( )。
(分数:2.00)A.次级资料B.原始资料√C.分析资料D.技术参数资料解析:解析:统计整理是指按照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根据统计对象的特点,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或对已加工过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最后形成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分数:2.00)A.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各组界限的划分√B.组距的确定C.组限的划定D.分布次数的汇总和频率的计算解析: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的界限。
选择分组标志,是确定将统计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划分各组的界限,是根据分组标志,划定各相邻组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
3.制造业企业按生产能力分组和按资金利税率分组( )。
(分数:2.00)A.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C.前者按品质标志分,后者按数量标志分D.前者按数量标志分,后者按品质标志分解析:解析:统计分组可以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现象属性特征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按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现象数量特征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生产能力和资金利税率属于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故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4.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如表3—1所示,这是( )(分数:2.00)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体系√C.复合分组D.复合分组体系解析:解析:平行分组体系是指对于同一总体同时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
对某班学生的分组中,选择按照性别和年龄两个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然后再把它们并列在一起,这属于平行分组。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模拟试卷1(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 2. 多选 3. 判断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每题1分。
1.《统计法》对统计资料的内容要求是________,即一方面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对统计的指标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保持统计资料的________。
( )A.客观性;连续性B.合法性;可比性C.相关性;连续性和可比性D.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2.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管理的原则是( )。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C.分散管理、分级负责D.集中管理、分级负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3.统计资料的( )是对统计资料生产程序的要求。
A.客观性B.合法性C.相关性D.秘密性正确答案:B解析:《统计法》中所称的统计资料在法律上具有特定的内涵,具有三个特征:①客观性,是对统计资料质量的要求;②合法性,是对统计资料生产程序的要求;③相关性,是对统计资料内容的要求。
知识模块: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4.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 )负责。
A.及时性B.有效性C.合法性D.完整性正确答案:D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知识模块: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5.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 )。
A.有效性B.合法性C.及时性D.可靠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调查管理)模拟试卷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B}}(总题数:7,分数:14.00)1.指标涵义是指对统计指标的——所做出的解释和说明,内涵说明本指标质的——及其与其他指标的区别。
( )(分数:2.00)A.内涵;特殊性B.内涵和外延;特殊性C.外延;规定性D.内涵和外延;规定性√解析:2.《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标准( )。
(分数:2.00)A.只能由国家统计局制定B.由国家标准局制定C.由国家统计局,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D.由新闻出版署制定解析:解析:《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3.普查是指为了详细地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 )。
(分数:2.00)A.经常性调查B.一次性的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重点调查解析:4.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
(分数:2.00)A.经济普查√B.人口普查C.农业普查D.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解析:解析: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项目中,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0和6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
5.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_________为基础,_________为主体。
( )(分数:2.00)A.经常性抽样调查;周期性普查B.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周期性调查D.典型调查;经常性抽样调查解析:解析:《统计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6.统计调查表,是指在统计调查中用以对调查对象进行登记、搜集( )的表格。
(分数:2.00)A.原始统计资料√B.次级统计资料C.统计信息D.统计数据解析:7.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 )。
(分数:2.00)A.统计分类标准B.统计调查方式C.统计调查方案D.统计调查制度√解析:解析:《统计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二、{{B}}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
{{/B}}(总题数:11,分数:22.00)8.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 )。
(分数:2.00)A.提供不真实的资料√B.提供不完整的资料√C.拒报统计资料√D.迟报统计资料√E.代替上报统计资料解析:9.地方性统计法规不得与( )相抵触。
(分数:2.00)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宪法√D.部门规章E.规范性文件解析:10.《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有( )。
(分数:2.00)A.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B.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C.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D.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解析:11.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
(分数:2.00)A.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B.企业的统计调查资料,受法律保护C.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D.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E.对于民间统计调查必须予以履行解析: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B.乡镇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统计行政主管部门C.部门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部分E.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解析:解析:B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统计行政主管部门;D项,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属于企业事业组织统计机构。
13.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机关和审批机关,在编制统计调查项目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下列原则中,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A.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B.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C.按年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统计调查√D.按季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年统计调查E.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解析:解析:D项,按季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
14.经批准的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 )。
(分数:2.00)A.表号√B.制定机关√C.备案文号√D.有效期限√E.填报日期解析:解析:《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
对未标明前款规定的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计调查活动。
”15.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 )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分数:2.00)A.统计月报B.统计分析C.全面调查√D.重点调查√E.专门分析解析:16.根据调查对象法定义务的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 )。
(分数:2.00)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自愿性调查√D.义务性调查√E.政府统计调查解析:17.统计人员依法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时,应主动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合法证件包括( )。
(分数:2.00)A.统计调查证√B.临时统计调查证√C.普查员证√D.普查指导员证√E.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解析:18.持有统计调查证的人员的职责有( )。
(分数:2.00)A.宣传、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调查制度√B.依法开展统计调查,准确、及时完成统计调查任务√C.要求有关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准确、及时提供统计资料√D.审核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依法要求改正不真实的统计资料√E.持证人员对在政府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资料负有保密义务√解析:三、{{B}}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B}}(总题数:10,分数:20.00)19.统计编码,是指对统计指标的编号,是计算机汇总的标志。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0.《统计法》规定,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部门统计标准和企业统计标准。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统计标准,分为国家统计标准、部门统计标准和其他标准。
21.统计标准在法律效力上,最高层次的是国家标准,其次是其他标准。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统计标准在法律效力上,最高层次的是国家标准,其次是部门统计标准。
22.在既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部门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标准的基本原则,来制定补充性的其他统计标准。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3.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4.未标明法定标志的统计调查表是非法定统计调查表。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凡未经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查或者备案,未标明法定标志的统计调查表,均属非法定统计调查表。
25.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因此难以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那些单位。
这些单位虽可能数目不多,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中却占有很大的比重,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
2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资料。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27.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统计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28.取得统计调查证,应当由本人填写登记表,经聘用单位或者本人所在单位审查,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总队核准,由聘用单位或者本人所在单位颁发。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