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

药物治疗
传统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及杂环或四环抗抑郁药
主要药理作用:阻滞NE和5-HT再摄取, 阻断 M1, α1 ,H1受体
主要作用:治疗抑郁 主要副作用: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头晕,嗜睡,体重增加,心
脏和肝脏毒性作用.
药物治疗
新型抗抑郁药: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elective serotonin reupake inhibitors, SSRIs)
结论是药物或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残疾
或其他归的预防均无任何影响。心理治 疗可改善患者的情绪。
八、PSD的治疗
药物治疗、电惊厥疗法、心理疗法、中医药和 针灸治疗。
1.药物治疗
特异性、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为PSD治疗提 供了有效而安全的新疗法。只抑制5-HT回收,基本 上不影响其他递质,因此,副反应较少(很少有心 脏副作用及直立性低血压)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 由于心脏功能的副作用大,有直立性低血压和过量 的毒副作用,已不适应对PSD治疗。
1年
41%
Burvill 191
DSM-Ⅲ
28%(重17%)
(轻11%)
一项我国农村老年人PSD研究报道, 普 查 的 26105 人 中 , 45 例 卒 中 生 存 者 28 例患有抑郁,而1471例非卒中者中患有 抑 郁 的 ( 占 33.4% ) , 可 见 卒 中 生 存 者 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卒中者。
中枢神经系统就常见于脑中风,阿尔茨 海默病,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等。
一、发生率 各家报道不一,PSD的总发生率为22-
79%不等。 美国每年患卒中的600万人中,抑郁症
的发生率为22-60%。 且在卒中后6个月和24个月发生率最高。
卒中后抑郁

从以下方面了解
• 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 无欲感 患者感到自己一切都很糟糕,前途 无望,没有追求,对未来丧失希望。 • 无助感 • 自我评估低下 • 无动力感 • 无用感
PSD临床分两型
• 1.轻度抑郁:表现为悲伤、睡眠障碍,精神 活动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多、 兴趣下降、失语、易激惹。 • 2.重度抑郁: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进展、早 醒、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思维缓慢、幻 觉和幻想、绝望及自杀等。
• 急性期:积极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 愈。疗程6-8周。 • 巩固期:维持急性期有效药物的剂量,持 续治疗4-6月。 • 维持治疗:首次发作者维持治疗6-8月,必 要时可酌情继续。
非药物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 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 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 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 寻找生活乐趣 • 加强体育锻炼
四、影响PSD的相关因素
• 1、年龄 高龄 • 2、性别 女 • 3、社会支持 卒中后3-6月,1年,2年社会 支持的质量与抑郁严重程度有关。卒中后 适当的康复活动(包括集体心理治疗、社 会服务)可减少PSD的发生。社会联系少 的抑郁病人死亡率高。 • 4、护理人员和家庭护理满意程度。
• 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一般认为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与PSD有关;重症抑郁可以延缓神 经功能恢复;抗抑郁治疗既可治疗PSD, 又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6、认知功能障碍与PSD 目前缺乏证据。 • 7、遗传因素 有人认为是发病的首要因素, 遗传特征尚无定论。
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
• 卒中后抑郁就是指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 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 • PSD的发生率很高,值得引起广大医务工 作者的重视。 • 在患有躯体疾病的患者中,常会伴有抑郁 症状,发生率在50%以上,常常是影响躯 体疾病康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护理

行颅脑 C T或 MR 检查 , 灶位于左半球 9 I 病 3例 , 6 .8 , 占 0 7 % 右
半球 6 0例 , 3 .2 ; 占 9 2 % 大脑 半球 前 部 9 9例 , 6 . 1% , 脑 占 47 大
12 临 床 特 征 : 据 H MD抑 郁 量 表 评 分 , 度 抑 郁 状 态 . 根 A 轻 ( 7~1 0分 ) 4例 , 2 . 2 , 度 ( 7~2 3 占 22 % 中 1 4分 )15例 , 1 占 7.6 , 5 1% 重度 (>2 5分 ) 4例 , 2. 1 。用 D F评 分 , 占 6% N 轻度
半球后部 5 4例个 , 3 .9 。表 明病损 位于左侧半球及 半球 占 52% 前 部比位 于右侧半球 和后 半球 的患者更易 发生抑郁症 , 因可 原 能 为去 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和 5一羟色胺能神经 元位于脑干发 出轴突到大脑皮质的纤维 由后 向前排列 , 半球及左 半球更易 前 损伤此二神经元 。发病患者 中以中度抑 郁症多见 , 别表现 为 个 重度抑郁状 态 , 主要表 现为情 绪不 稳 、 其 焦虑 , 自我评 价过 低 , 体重下降 , 睡眠障碍 , 自身疾病治疗迫 切感下 降 , 至有绝望 对 甚
缩 , 疗 可 改 善 肢 体 血 液 循 环 , 水 肿 消 散 , 预 防 肌 萎 缩 。 因 体 使 并
恢复期 , 意识 清楚 , 明显 理解 障碍 , 除失语 不能 配合 , 无 排 有抑
郁症既往史 、 家族史 者。其 中符合 D M —I S —R抑 郁症诊 断 标
准 、C C MD—l —R抑 郁 症 诊 断 标 准 、 A D >1 l I H N 7分 的 患 者 13 5 例, 9 男 4例 , 5 女 9例 , 龄 4 7 年 9~ 8岁 , 均 6 . 平 9 6岁 ; 梗 死 12 脑 0 例 ,例 , 1 重度 7例 , 在药物治疗的 同时, 采取心理治疗及社会 支持 等措施 。结果 治疗护理 4周 , 治愈 2 9 例, 显著好转 6 , 3例 好转 3 , 4例 无效 2 7例 , 有效率 8, %。结论 24
中药乌灵胶囊与帕罗西汀治疗脑中风后轻中度抑郁的对照研究

中药乌灵胶囊与帕罗西汀治疗脑中风后轻中度抑郁的对照研究周道友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10(032)002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中药乌灵胶囊对脑中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半随机分组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乌灵胶囊,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赛乐特)治疗,疗程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HAMD)量表评定治疗前后不同时点的减分率,使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点生活质量变化,并使用临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抑郁症状的改善及提高生活质量上,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乌灵胶囊治疗脑中风后轻中型抑郁效果明显,并且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进一步使用.
【总页数】3页(P186-188)
【作者】周道友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广东,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7
【相关文献】
1.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J], 高李;张建军;张会平
2.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中风后抑郁对照研究 [J], 雷秀雯;张学民
3.舒肝解郁胶囊与帕罗西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对照研究 [J], 常双海;刘军;石玉中
4.单用帕罗西汀与联合乌灵胶囊治疗产后焦虑抑郁的对照研究 [J], 张万慧
5.二、抑郁症药物治疗对照研究(二)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J], 邹建华;景燕玲;宋康萍;胡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发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初发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杨长明中图分类号:R7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 (2008)03-0230-02作者单位 北京 延庆县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然而意外的变化,不仅在生理上残疾,而且在心理上也受到极大的创伤。
病后出现情绪低落,对前途失去信心等抑郁表现。
这种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我们通过评估和治疗脑卒中的抑郁情绪,以观察PSD 的发生率及其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经头C T 及MR I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的本院住院患者92例,均为初次发病。
男50例、女42例,平均年龄(62.48+12.10)岁,其中脑梗死53例,脑出血39例。
入选标准;1)、神志清楚或经治疗后意识转清;2)、无严重失语和重度痴呆;3)、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成都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所选病例从发病到住院,最短时间为6小时,最长时间为48小时。
平均疗程为4周。
入院后行HAMD 评分。
行SSS 评分:轻型18例、中型53例、重型21例。
2.研究方法:分别在疗程1周、2周、3周、4周行HAMD评分,评定卒中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序,HAMD 评分用24项中的17项,≤7分为无抑郁,8~17分为轻度,17~24分为中度,>24分为重度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SSS )评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采用HAMD 评分,评分>7分入抑郁组,否则入非抑郁组。
抑郁组31例,男17例,女14例;非抑郁组61例,男33,女28。
抑郁组,随机抽16例,作为观察组,给与赛乐特20mg/d ,早晨顿服,共用药4周。
另15例,作为对照组,除不给赛乐特外,常规治疗原发病及康复训练与观察组相同。
3.统计方法:数据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记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
结果:1.抑郁的发生情况,本组92例患者符合PSD 诊断的有31例,发病率为33%,其中轻度22%(20例),中度6%(6例),重度5%(5例)。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中医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屡屡见诸文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10年来中医对psd的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滕晶[1]认为情志内伤是中风后抑郁症之重要病因,脏腑虚衰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基础,气郁、痰瘀、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变化。
是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了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病态链的病理变化,并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
高向丽等[2]认为中风后抑郁症的病理基础是肾虚痰瘀阻窍,在此基础上复加情志不遂而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出现精神异常改变。
并认为肾虚痰阻与气机郁滞互为因果,病程中可兼夹痰浊、郁火,日久可出现气血不足之证。
田卫卫等[3]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学中风、郁病之合病,其发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因病致郁,因郁致病。
由于风、痰、瘀、火、虚相搏郁结致使气血瘀滞不畅,肝失条达疏泄,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出现抑郁症状,而且抑郁状态可影响患者躯体残疾的恢复。
总结中风后抑郁症是在肾虚精亏,脏腑功能虚衰的基础上,血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机瘀滞,致使气血痰郁胶结,痹阻脑络,神明失用所致。
严容[4]认为中风后抑郁是其形成以脏腑虚衰为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因情志不遂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最终致精神情志发生异常改变。
其规律即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虚实夹杂病态链的改变,在辨证治疗“郁”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虚”“痰”“瘀”的基本病理特点。
陈顺中[5]从少阳论治探析中风后抑郁症,认为血瘀痰结气郁是中风后抑郁的主要病机要素;认为少阳具有易气郁生痰成瘀的病理特点;认为中风后抑郁症与少阳相关,中风后抑郁症以气滞为主,肝气郁滞又是他脏气郁之始动因素,故开郁必以疏肝,并主张治疗从宣畅少阳为主。
2 中药治疗2.1 以肾虚为主从补肾角度拟方:谢静红[6]采用补肾解郁方(生地、熟地各20 g,山药20 g,山茱萸肉15 g,续断30 g,桑寄生30 g,醋柴胡15 g,白芍20 g,当归20 g,川芎30 g,蜈蚣3 条)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对照组服用帕罗西丁,结果表明补肾解郁方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临床研究

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联合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睡眠及自杀意念的影响

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联合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睡眠及自杀意念的影响作者:陈江江欧阳伟章松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3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究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联合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睡眠及自杀意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67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舍曲林组(32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舍曲林组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疗效、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睡眠障碍、自杀意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2周后,舍曲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艾司西酞普兰组为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艾司西酞普兰组PSQI分值低于舍曲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艾司西酞普兰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舍曲林组(P<0.05)。
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联合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效果相当,都能有效减轻自杀意念,但艾司西酞普兰在改善睡眠障碍和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抑郁障碍青少年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支持性心理干预睡眠自杀意念Effects of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and Escitalopram Respectively on Sleep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CHENJiangjiang, OUYANG Wei, Zhang Songp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23): 133-137[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and Escitalopram respectively on sleep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Method: A total of 67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admitted to Pingxiang NO.2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August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ertraline group (32 cases) and Escitalopram group (35 cases) using treatment methods. The Sertral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The Escitalopram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Escitalopram, and the efficacy, improve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sleeping disorder,suicidal ide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0% in Sertraline group and 94.29% in the Escitalopram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HAMD-17) scores of the Sertraline group and the Escitalopram group were decreased (P<0.05),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cores of the Sertraline group and the Escitalopram group were decreased, and PSQI score of the Escitalopram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rtraline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Beck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Chinese version (BSI-CV)scores of the Sertraline group and the Escitalopram group were decreased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in the Escitalopram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ertraline group (P<0.05). Conclusion: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rtraline and Escitalopram respectively have similar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ve disorder, both of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uicidal ideation in patients, but Escitalopram has more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sleeping disorder and safety.[Key words] Depression disorder Teenagers Sertraline Escitalopram Suppor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Sleep Suicidal ide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 Pingxiang NO.2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337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23.032抑郁障碍是指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或丧失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疾病,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病率存在差异,其中最典型和常见的亚型为抑郁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新型抗抑郁药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200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于发病后、2周后、4周后、8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测定。
结果: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103例,发生率51.5%(103/200)。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末hamd-17评分与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脑卒中后重度抑郁患者,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更好、更早改善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状态。
关键词:赛乐特支持性心理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the match happy united the supporting mental healing the light moderate despondent clinical researchxu chenggang wu hongbin fang chuangang et al.abstract:objective:the discussion early time newanti-despondent medicine match happy unites the supporting mental healing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which light moderate despondent and the nerve function restores after the apoplexy.methods:200 example in hospital diagnosis for the apoplexy patient after the morbidity,2 weeks,4 weeks,8 weeks,carries on hamilton separately despondent meter(hamd)-17 and improves the pakistan index evaluation table grading determination.results:after apoplexy light moderate despondent 103 examples,formation rate 51.5%(103/200).the study team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reat 2 weekends,4 weekends and 8 weekend hamd-17 grade and improve the pakistan index evaluation table grading difference to have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after the apoplexy the despondent formation rate is high,after the apoplexy the light moderate despondent disease incidence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apoplexy obviously the specific weight despondent patient,after the match happy unites the supporting mental healing to be able especially better,to improve the apoplexy early the light moderate despondent condition.keywords:after match le te the supporting mental healing apoplexy light moderate despondent【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15-02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它能延缓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增加死亡率。
美国每年患脑卒中的600万人中,psd的发病率为 22%~60%[1]。
国内 psd的发病率为34.2%~76.1%[2]。
kotila等进行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脑卒中后3个月时抑郁的发生率为41—56%,大部分为轻、中抑郁,重度仅占9%[3]。
龙洁等对520例脑卒中患者研究报道,psd总发生率为34.2%,其中轻度20.2%,中度10.4%,重度3.7%[4]。
本研究通过对20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以及早期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
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卒中患者,共200例,男性109例,女性91例。
平均年龄(60±5)岁。
排除标准:既往有卒中病史且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者;病情危重或有意识障碍者;伴明显认知障碍和严重语言障碍、耳聋等;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处于急性期者;合并除抑郁外其他严重精神病症状者;精神障碍既往史或家族史阳性者。
1.2 治疗方法。
确诊的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在常规脑血管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帕罗西汀(赛乐特,英国葛兰素公司)治疗,起始口服剂量10—20mg/d,2—3周后根据患者的反应可逐渐增加药物的剂量至50mg/d。
将确诊的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例数53例,赛乐特的剂量为(28.97±7.91)mg/d,对照组为50例,赛乐特的剂量为(30.01±7.27)mg/d.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赛乐特治疗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
基本方法:一,细听倾诉。
二,支持与鼓励。
三,说明与指导。
四,培养信心与希望。
五,调整对应激的看法。
六,善用资源。
七,鼓励功能性的适应。
2组疗效均为8周。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给每位患者进行hamd—17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测定。
1.3 诊断依据标准。
1.3.1 脑卒中诊断标准。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
并经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死。
1.3.2 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以及美国精神医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4)的抑郁症诊断标准。
抑郁症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hamilton 17 项抑郁量表进行测试,其中<7 分为正常,≥7分为轻度,≥17分为中度抑郁,≥24 分为重度抑郁。
1.3.3 抑郁状态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adl],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进行评定[5],总分为100分,0—20为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为严重功能缺陷;50—70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为轻度功能缺陷;100分为能够自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脑卒中后抑郁有123例。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1.5%;其中轻度64例(52.0%),中度39例(31.7%),重度20例(16.3%)。
hamd的总分为21.7±4.9,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为29.5±5.3。
而不伴抑郁者77例,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为61.7±6.7。
伴有抑郁和不伴抑郁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脑卒中后重度抑郁发病率。
2.2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2 组治疗前hamd(表 1)、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表 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末hamd-17评分与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同时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脑卒中后重度抑郁发病率。
这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
有研究表明psd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6]:①卒中后内源性抑郁;②对卒中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③卒中后脑损伤的直接作用。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内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降低有关。
特别是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
新型抗抑郁药物赛乐特是强力、高度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 5-羟色胺的回收,从而使 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处的浓度增加,可以提高脑内的 5-羟色胺功能,发挥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其半衰期约为24小时,5—7天达稳态血浓度,一般在2周内见效。
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卒中后肢体功能的丧失,角色转变,社会功能减退,家庭关系等急性转变超出患者所能应对的范围;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而产生悲观孤独情绪,不愿意与人交流导致抑郁。
反应机制学说能更好的解释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基础性的心理治疗模式,与分析性治疗或行为治疗比较,支持性治疗并非基于特殊且成套的学理,只是依据应激与挫折的一般观念来发挥治疗效果。
便于综合医院临床医生掌握与使用。
其主要特点是供给支持,善用病人的潜在资源与能力,协助病人去渡过危机、应付苦境、以较有效地方式去处理所面对的困难与挫折。
支持性心理治疗让患者认识自己,关注自己,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解决问题,纠正患者的歪曲认知,建立合理认知,同时建立良好的社支持系统,充分调动家庭积极因素,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
因此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赛乐特,可以从生物、社会、心理方面纠正患者的轻中度抑郁状态。
从发生机制上解释了新型抗抑郁药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另外赛乐特见效一般在2周左右,支持性心理治疗早期介入弥补了赛乐特起效慢的特点。
从药代动力学上解释了新型抗抑郁药赛乐特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更早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因此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赛乐特,可以更好更早纠正患者的轻中度抑郁状态。
参考文献[1] francisco gs an overview of post-stroke depressoin [j].n j med,1993,90(9):686-689[2] dasgup ta k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elderlypatients recent advances [j] arch family med,1998,7:274-280 [3] kotila m,numminen h,depression after stroke result of the fine stroke study [j].stroke,1998,29 (2):36-372 [4]龙洁,刘永珍,蔡焯基,等.卒中及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科杂志,2001,34(3):145-14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华夏出版社,1999;65[6] hermann m,bartels c,schumacherm,etal poststroke depression:is there a pathoanatom ic correlate for depression in the post acute stage of strke[j].stroke,1995,26(5):85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