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2019年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

2019年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
期内实际消费的外购的热力,计量单位为
百万千焦。
2.不包括: ① 自备锅炉的燃料消费(用于自备锅炉的天 然气、柴油、煤、电等); ② 为往年补交的热力费用; ③ 为下年预交的费用。
3.包括:如果当期已经消费,但还未实际 支付热力费用,按应交数(实际消费量) 填报。
12
指标数据填报
填报方法
关于中央空调制冷费是否作为热力统计:
二 • 谁消费,谁统计原则 • 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
三 费量原则
8
指标数据填报
原则
能源统计数据不能完全按照财务账或会计账户数据来进行填报, 只能作为填报参考。 不能将财务账上购进但尚未消费完的能源一次性填报(如预存的 加油卡IC卡等)。 外购热力不能一次性填报,要分劈。 当报表时间已到仍不能确定当期具体消费量时,可以合理预估, 不能漏报。结合经营和季节等因素,可参考上期或同期数据。
注:上报时间如有变更,以变更后为准
5
报表变化
9-17位是组织机构代码
注意:消费量和金额都可以保留两位小数 金额的单位是千元
未实现热计量,按面积收取采暖费的单位,2019年年报和2020年 定报外购热力单价大约为100元/百万千焦。
6
非工业能源统计制度培训
(二)指标数据填报
7
指标数据填报
原则
一 • 社会经济活动所在地原则
采暖季分劈:
某季(月)费用=全部采暖费用÷全部采暖天数×当季(月)采 暖天数
某季(月)消费量=全部采暖消费量÷全部采暖天数×当季(月) 采暖天数
例:采暖季时间: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共4个月) 11月(3月)采暖费用=总费用/4个月*0.5个月 12月(1、2月)采暖费用=总费用/4个月*1个月 1季度采暖费用=总费用/4个月*2.5个月

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报表培训-PPT课件

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报表培训-PPT课件
9
(三)修订能力目录:删除以下能力
10
主要内容 一、修订说明
二、总体要求 三、填报指南
11
二、总体要求
(一)统计范围 (二)填报单位 (三)报送平台 (四)报送要求 (五)报送资料
12
几个概念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
13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 租、经营或管理而持有,使用期限在一年 以上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 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管理有关的 设备、器具、工具等。
6
(一)精简指标 取消“10 申请入库时间”(H202表)
7
(二) 指标解释修订
中央预算资金(322)
上述各类财政资金中,来源 于中央公共预算安排的用于 项目建设的资金数额
8
(二)指标解释修订
本年房屋施工面积(130) 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 括本期新开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上期跨入 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上期停缓 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本期 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 缓建的房屋建筑面积。多层建筑应填各层 建筑面积之和。 注意:并不包括本期一直停缓建的房屋建 筑面积
17
(一)统计范围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统计范围:在广州地 区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 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 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建设(购置)项目。
18
(二)填报单位
1. 凡在广州地区范围内进行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 以上建设(购置)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单位 (机构)及个体户,均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 层标准表的填报单位。 2. 纳入“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的单位及不纳入 “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的单位, 均作为固定资 产投资清查情况表的填报单位。 3. 两个及以上单位合资建设的项目,一般以主持项 目的单位作为填报单位。 4. 区(县级市)统计局和业务主管部门为固定资产 投资项目跟踪情况填报单位。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课件

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培训课件

二、易错指标讲解
金融业的财务指标比较专业,但大部分都可以从企 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直接取数,少部分需要企业 根据会计明细账或指标解释计算填列。
年报指标比较多和细,主要是为了满足GDP核算和 编制金融业资产负债表、资金流量表等的需要,要求企 业认真填报,不要漏填。
某 银 行 资 产 负 债 表 和 利 润 表
进出应-口项交出退税增口税额值抵转税减出内= 销销产项品税期额应额为末纳零贷-税)方(额余进额-项相减税等免额,税因-款为进年+项初出税贷口额方退余转税出)
进项税额
年初至期末借方累计发生额,即期末 借方余额 - 年初借方余额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 年初至期末借方累计发生额(一般与
应纳税额建议按季期度末缴借纳方余增额值相等税,的因为单年位初借按方余 减免税款方法一取额数为零)
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与“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注意:包括保险经纪 与代理服务公司的兼 职营销员!
从业人员不包含: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保洁、保安、食堂等); ●不在岗职工。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报告 月的日历日数 1-本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报告期 月数 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7.“应交增值税”的填报方法
应按照统计口径填报。不能填报实际缴纳的
增值税;如计算结果为负数,直接填报负数, 不可填“0”。
应填报年初至报告期的累计数据,不是本月
数据,也不含上年留抵。
两种计算方法任选其一,选定后不得随意更改。
计算方法一:取会计科目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20)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20)

○J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 2 -二、报表目录.................................................................... - 4 -三、综合表式.................................................................... - 5 -四、指标解释.................................................................... - 6 -- 2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为全面了解和反映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维护更新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市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大连市统计调查制度的一部分,是大连市统计局对各区市县统计局、先导区统计部门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地方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搜集,并避免与市统计调查内容相重复。

(三)统计范围本制度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

除“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外,其他报表统计范围均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详见“二、报表目录”。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统计原则按照在地原则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进行统计。

(五)填报要求1.“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报送汇总表;其他报表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本制度各报表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独立自行报送数据,不得“打捆”和重复报送统计数据,具体要求详见“二、报表目录”。

2.报表中“上年同期”数据统一由国家统计局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复制,调查单位和各级统计机构原则上不得修改;本年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报“上年同期”数据;涉及拆分、兼并、重组等情况的企业,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后,调查单位可调整上年同期数;本年新增指标的上年同期数由调查单位自行填报。

3.本制度采用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编码,统计机构和调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自行更改。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为保障源头数据质量,做到数出有据,调查单位应该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和归档等管理制度。

5.2019年年度和2020年月度名录审批时确认停业(歇业)(包括因拆迁、搬迁等原因导致的停歇业)、破产、注(吊)销、关闭,但2019年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调查单位,在2019年年报和2020年定报中进行以下操作:在2019年年报(仅限2019年年度名录审批时确认的上述调查单位)和2020年定报调查单位库中设置为“停报”,2019年定报1-12月累计数据按照一定规则带入2019年年报,2019年定报各报告期数据以上年同期数形式带入2020年定报各报告期报表,同时以上月(季)数据更新调查单位当前报告期累计类指标,满足数据审核、查询、汇总和导出等需求。

农林牧渔产值统计报表制度

农林牧渔产值统计报表制度

○M农林牧渔产值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浙江省统计局补充、印制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浙江省统计局负责解释目录农林牧渔业产值统计报表制度一、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一)综合年报表式 (4)(二)综合定期报表表式 (14)四、附录 (17)(一)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方法 (17)(二) 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22)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统计制度一、说明 (23)二、报表目录 (23)三、综合年报表 (24)四、附录 (26)(一)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核算 (26)(二)主要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指标解释 (27)一、说明(一)为准确计算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客观反映农业经济发展成果,准确计算农业发展速度,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实施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和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属于国家统计调查,是浙江省统计局对各市统计局的综合要求。

各地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认真组织实施。

(三)本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等。

(四)本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各市所属的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单位。

军委系统的农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P能源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福建省统计局印制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福建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3)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 (6)(一)基层年报表式 (6)1.四下企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P106表) (6)(二)基层定报表式 (7)1.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 (7)2.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8)3.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费情况(205-3表) (9)4.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表) (10)5.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11)6.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12)7.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13)(三)综合年报表式 (14)1.能源平衡表(实物量)(P303-1表) (14)2.能源平衡表(标准量)(P303-4表) (16)(四)综合定报表式 (17)1.地区能源消费与单位GDP能耗(P406表) (17)2.全社会用电量情况(P407表) (17)四、填报目录 (18)(一)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和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目录(205-1表、205-2表)..18 (二)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目录(205-3表) (21)(三)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目录(205-6表) (26)(四)全社会用电量情况目录(P407表) (27)五、主要指标解释 (28)(一)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 (28)(二)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31)(三)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205-3表) (32)(四)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表) (55)(五)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57)(六)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58)(七)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60)(八)能源产品指标解释 (61)六、附录 (71)(一)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71)(二)热焓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 (73)(三)季度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案 (77)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省能源供应、需求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模板】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模板】

○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 2 -二、综合表式.................................................. - 3 - (一)工业生产月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 3 -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3 - 工业分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4 - 分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5 - 工业分大类行业出口交货值......................................... - 6 - 100种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8 - 分地区57种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11 - (二)工业效益月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 1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 1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 16 - (三)工业年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 1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 1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 21 -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 22 -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 23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费用
水电费&水电费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同原“管理费用”中的“水电费(866)”、 “上缴的各项税费(867)”
差旅费
各部门发生的差旅费 注:归集填报!
原成本费用调查表指标名称 代码
归入新成本费用调查表指标
三、制造成本
801
直接人工
803
应付职工薪酬:其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405) 应付职工薪酬:其中福利费(406)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
制造成本
强调原则: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应按照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原则,对比“工业总产值”和企业“生 产成本”账涵盖的具体范围是否一致,“生产成本”是否有多项或 漏项。
例:
销售的产品品种
来源 工业总产值 制造成本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 “在建工程”项目的期末余额 填报;或者,根据会计“在建 工程”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 报。
• 注意: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 是并列关系,如果在建工程是 固定资产项下科目,则不计算 这部分。
制造成本
•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 数据来源:企业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制造费用明细账,以及其他与产值相 关的成本(投入/支出)明细账。
注意: 及结转入的制造费用
借方余额为尚未加工完成成品的二在次产加品如工有、产材成料品再、次半领
成本
用等重复记账的情况,要剔
重!还原至外购投入的部分。
企业生产成本中核算半成
企业生产成本中不核算半
品、在制品成本:
成品、在制品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取生产成本
中直接材料借方本年累计
发生额
直接材料消耗取生产成本
中直接材料贷方本年累计
管(理费872)、董事会费(成员87为7执)行指职权标而含发生的各项费
义相同
用,包括成员津贴、差旅费、会 议费等
研发费用
指企业在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开发 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化支出。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企业会计准 则
“利润表”中“管理费用” 项目的本年累计数
“利润表”中“研发 费用”项目的本年累
分解
如果直接材料消耗中包含自产自耗产品,需将自 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成外购材料,自产自耗 产品的其他组成部分均须还原。
加上
如果企业有部分计算产值的产品,其成本不在生产 成本中核算,这部分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要填报, 不能遗漏。
扣除 不包括购进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原材料。
直接材料消耗
例:如何填报
直接材料消耗? 某

10 折旧费

11 住房公积金

12 其他
销售费用
•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 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
• 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
• 注:“管理费用”不包含“研发费用”。
管理费用
• 上交管理费
• 董事会费
企与业上原交管给理上级费单用位的项下上企交业管董理事会费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
制造费用
806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 注意:
(1)制造成本中“直接人工”“生产单 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 福利费”虽然归集到应付职工薪酬下, 但还需单独保留,用于分析用工成本。
(2)由于电力企业会计科目和指标列示 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制造成本的填报 方法有特殊规定,参见制度附录部分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表填报原则和 说明》(制度P264)。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总额
统计范围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福利费,社保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务 派遣人员薪酬,其他职工薪酬8个 指标。不包括单位代扣的住房公
积金和社会保险等
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 补贴,单位代扣或代缴的 房费、水费、电费、住房 公积金和社会保险的个人 缴纳部分等。不包括由单 位负担的各项社保和公积
直接人工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 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及福 利费,不包含制造费用中 列支的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企业各生产车间或分 厂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
1 原辅材料
2 包装材料
3 直接人工
4 燃料动力费
5 其他直接成本
6 折旧费
7 制造费用

8 职工薪酬 9 职工福利费
分清期初、期末,正确填写。
债务证券(年报新增)
指用以证明债务的可转让工具 ,其持有人有权依据债务证明 要求现金、金融工具或其他具 有经济价值的工具。债务证券 包括票据、债券、可转让存单 、商业票据、公司债、资产支 持证券以及在金融市场可交易 的类似工具。
应收账款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 中“应收账款”项目的期末 余额数填报。

取数方法
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计提数)
何时发何时统 (实际发生 数)
其他费用
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雇员股票期权、企业零 星发生的劳务费等。已计入“应付职工薪 酬”的劳动者报酬,不应计入本指标
上交政府的各项非税费用
上交政府部门的部分税金以外的政府性基 金。不包括计入“税金及附加”及电价、 水价的政府性基金。

• 定报(B203表)的上报时间为: 月后12日开网,18日18时关网
• 1月免报
填报时间
报表变化
填报原则 重点指标 错误示例
报表变化 •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
• 删除104个指标 • 新增14个指标 • 净减少90个指标
报表变化 • 《财务状况》(B203表)
• 增加:“固定资产原价”
• 取消:“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 务成本”“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中: 利息费用”“其中:利息收入”
• 调整:“其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改为“其 中:应收账款”
填报说明 报表变化
填报原则
重点指标 错误示例
填报原则
(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700×10=7000
食 品

购 进 面 粉


1000
不含税价格 10千元∕吨
生产糕点消耗 面粉700吨
给职工发福利 面粉100吨
直接对外销售 面粉200吨
直接材料消耗 数据来源
生产成本
借方
贷方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 完工入库的产成品、供销售的自
工资、其他直接费用等直接费用以 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价值量按不含 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
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
1 原辅材料
2 包装材料
3 直接人工
4 燃料动力费

5 其他直接成本

6 折旧费

7 制造费用

8 职工薪酬

9 职工福利费

10 折旧费
11 住房公积金
12 其他
直接材料消耗 填报注意事项(手册P23)
外购
必须是外购的、消耗的、不含进项税的材料,不 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应付职工薪酬
劳务派遣人员薪酬
如果企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的核 算范围不包含“劳务派遣人员薪酬”,则 应加“劳务派遣人员薪酬”后填报;
如果包含“劳务派遣人员薪酬”,但不为 其设置明细科目单独核算,则本指标填0, 避免本指标与其他职工薪酬项目重复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与102-1表中“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区别
1.部件A
自产


2.部件B
外购
×
×
3.AB组合成的设备C
自产


如果用于生产C所消耗的B的成本没在“生产成本”账中核算, 那么填报制造成本时应加上这部分B的成本,不能遗漏
直接材料消耗
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 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 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原材 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 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 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
•注意:B203表去年同期 数不要漏填
投资性房地产(年报新增)
• 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 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 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 “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期末 余额数填报。
固定资产原价
• 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 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 安装、改建、扩建、技术 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 生的全部支出总额。
• 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 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
• 注意:B203表新增“固定 资产原价”,同期数不要 漏填
固定资产净额
• 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 定资产”或“固定资产净额”项 目的期末余额填报。
在建工程
• 指企业用于新建、改建、扩建, 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 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跟着产值走
填报原则
(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 造成本。只要不计算工业总产值,就不计算相 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例:某制造企业销售如下三种产品
销售的产品品种 1.部件A 2.部件B 3.AB组合成的设备C
来源 工业总产值
自产

外购
×
自产

制造成本
√ × √
填报原则
计数
小企业会计 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