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彝族的火把节资料

合集下载

火把节小知识

火把节小知识

火把节小知识
1.火把节是云南省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

2.火把节传统上是为庆祝收获、祈求丰收和消灾祈福而举行的,也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传统的迎接夏季的节庆。

3.火把节的主要活动有舞龙、舞狮、跳火圈、放烟火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跳火圈,跳火圈的过程是跳者围绕篝火旋转,同时手持火把耍技巧,非常震撼。

4.火把节的火把有两种,分别为云南省巍山彝族的花火把和德宏傣族景颇族的蒿根把,两种火把的制作材料和造型都有所不同。

5.火把节的起源与传说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在古代,白族的一个部落在人类面临灭绝时,请来了"火神","火神"为村庄献上了火种,从此百姓开始生活,这一天被纪念为火把节。

6.火把节虽然是云南省的传统节日,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的由来6篇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的由来6篇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的由来6篇火把节的由来篇(1):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虫。

它们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

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

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

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

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消灭掉了“天虫”,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祝五谷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火把节的由来篇(2):关于校园的抒情作文我的校园生活校园是七彩的泡泡,搅乱了冒冒失失的青春;校园是少女的裙摆,点缀鲜花愈发浪漫。

——题记校园生活是纯真的。

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真挚的我们编识着那曲动人的歌。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美好的事物,它点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

在大家心中,它可能是一束束的鲜花,一缕缕的阳光,也可能是一句句暖暖的祝福。

但是在我心中它却是我的校园生活,它在我苍白的人生路上渲染出了一路的青天。

刚到新学校时,对一切都很陌生,和她最先成为朋友,虽然总是闹矛盾,但却真的把对方当成朋友。

我每个月都会有几天会头痛,这已经是固定的事了。

在那几天里我一直隐忍着尽可能地不和人交流,因为那时的我脾气会很坏。

她是个极其好动的人却会在那几天里安安静静的,和我讲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我的头痛。

只有她才懂我。

我喜欢的明星和别人不同。

我喜欢的明星是日本人,我最是喜欢和她讲我的明星怎么怎么样,她永远不会反感,总是安静地听我讲,时不时调侃我两句,她是最先记住我的喜好的人。

犹记那是刚开学不久的一次心理课,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的特点爱好让其他同学猜,只有她第一个站出来喊道我的名字。

会和她分享我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会和她一起讨论很多事情,因为有了她,我的校园生活中出现了一丝亮光,让我对校园生活充满希望。

4火把节

4火把节
为了欢度火把节,彝家人做了 什么准备?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
五个场面 准备节日饭菜 斗牛 摔跌 点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 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 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3.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热烈场面。 的民族风情。 4. 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 过节的情况和心情是怎样的?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你的感受。
了解了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你想到了什么?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节期三天。
•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 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 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 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 诗。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篝火晚会
火把节上载歌载舞的人们
火把节日盛况
火把节上盛装的少女
火把节相关知识
•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 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 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 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 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

火把节
பைடு நூலகம்
彝 族 的 服 饰
彝 族 的 服 饰
彝族的节日: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 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 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 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 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 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 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 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 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 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 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
再 见
彝族的风俗文化: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 人口4,446,l00人,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 族(此为1997年云南省民族人口统计数字)。云南省绝大 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而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 彝族自治州的衰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 较集中。继彝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已出现于我国史 籍,其先民是与氐羌有渊源关系的“昆明”人。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 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 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 十四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 故事是这样传说的:古时候,彝族在抵御外族的战 争中,将火把绑在羊角上,驱赶羊群冲人敌阵,击 溃了前来侵犯的敌人。从此人们过火把节是纪念和 庆祝战争的胜利。彝族过火把节,要举行摔跤、斗 牛和歌舞活动,人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们 擎着火把,朝火把上洒松香,相互祝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风民su,我是彝族,我们老家每年都在过“火把节”。

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彝族的火把节吧!古时候有个魔鬼canku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就起来反抗。

但魔王堡lei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bang上火把,qu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在那天庆祝,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火把节那天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彝族人民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来人们以此祭火qu家中和田地里的鬼xie,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寨子里的村民们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朋友准备晚上丰盛的晚餐,早早就起床忙开了——杀猪宰羊。

晚上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祈求来年丰收;晚上举行盛大的gou火晚会,彝族人民唱歌、跳舞,彻夜狂欢。

我的爸爸的老家是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那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的彝族人民。

今年暑假,爸爸又带着我和妈妈回老家参加盛大的节日。

我们一回到老家,爸爸妈妈忙着去参加火把节晚会节目的主持工作去准备了,而我和哥哥忙着去帮忙。

到了下午五点来宾们都来到了寨子里了!村民们忙着摆开桌椅放在街道上,排成一行,像是过长街yan,那场面可热闹了。

到了五点半村民们就提着饭菜分发,村里的小孩们在大人们的照看下十个一桌坐好了,吃起香甜的饭菜。

到了七点,人们纷纷赶到操场准备观看火把节的晚会。

我们小孩都在拼命地去抢位置,等待节目开始。

随着动听的民族音乐,“pen”的一声,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村长宣布火把节晚会正式开始。

这时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点燃起火把,那雄雄的火焰,照亮整个寨子,那真美啊!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随着音乐唱啊!跳啊!……火把节不仅是每个家庭传统的节日,也是各家各户亲qie朋友交往欢ju的节日。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彝族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_节日习俗

凉山彝族火把节_节日习俗

凉山彝族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过。

明代诗人杨慎曾写有“年年六月星回节”的诗句。

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等含意。

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

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

届时人们盛装庆祝,举行摔跤、斗牛、射箭、赛马等游乐活动。

入夜点燃火把,挨家挨户走访,并奔驰山乡田野,驱除“鬼邪”。

相传,火把节的由来与诸葛亮有关。

很久以前,云南维西地区的百姓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

有一年,诸葛亮率兵来到这里。

在一次庆祝战胜大鬼主(古代彝族奴隶主)的酒席上,诸葛亮了解到当地百姓不会耕种水稻,他就率领大家刨土、搬石头、垒田埂、修水渠,同时派人去四川拉稻种。

一天夜里,诸葛亮得悉去拉稻种的人马被瘴气和黑暗困在不远处的森林里,便决定让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气的方法,迎接运送稻种的汉兵,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那时起,维西、巨甸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和棉花了。

以后每到这一天,当地人就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象征幸福的日子。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读后感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读后感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读后感
(最新版)
目录
1.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概述
2.阅读彝族火把节传说的感受
3.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及其意义
4.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正文
【提纲】
1.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概述
彝族火把节是我国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有着深厚的民间传说。

传说古时候,天上的太阳因为被恶魔遮蔽,导致大地黑暗,万物枯萎。

彝族的祖先们为了驱赶恶魔,拯救光明,便燃起了火把,照亮了整个夜空。

恶魔见状逃之夭夭,太阳得以重现光明。

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以此纪念祖先的英勇事迹。

2.阅读彝族火把节传说的感受
阅读这个传说,我被彝族人民勇敢、智慧的品质所感动。

他们面对困境,敢于与恶魔抗争,坚定信念,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3.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及其意义
彝族火把节不仅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火把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传递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火把节的举办,不仅强化了民族认同感,还促进了民族团结。

此外,火把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如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也是彝族民间艺术的展示,对传承和发
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文化,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彝族的火把节资料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的资料简单介绍火把节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

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六月廿四日或廿五日是西南地区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记载于明杨慎《南诏野史》和《大理府志》。

清人赵文哲诗集《取偶集)中《火把节》诗前有序,也做了说明。

民间有两个传说,述说了火把节的来历。

一个传说是,古时有个天王,派凶神斯热阿比下凡催收粮款,激起百姓反抗。

有一位英雄和凶神斗了九天九夜,终于杀死了他。

天王盛怒,派“天虫”吃庄稼。

眼看庄稼被吃光,人们便燃起火把烧天虫。

烧了三天三夜,天虫终于被烧光,保住了庄稼。

为了预防漏网天虫再作恶,每年六月廿四
或廿五人们便举行火把节,再烧天虫一次。

另一个传说是,有个名叫额其拉巴的摔跤英雄,举世无双。

上天得知,派下天神与之较量,结果天神一个个都被摔死。

上天大怒,放出害虫祸害庄稼。

额其拉巴与百姓想了一个治服的办法:上山去砍许多松明回来,做成火把,在英雄的率领下,他们手执火把,绕田而行,诱杀了害虫,确保了丰收。

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彝族人民每年都要举行燃火把的仪式。

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群众活动。

白天斗牛,文艺汇演,摔跤比赛。

夜晚处处亮着松明火把,各家门槛上都插着松明,以示吉样。

青年与孩子举着火把沿村寨田间转悠,然后聚会村寨广场。

广场上堆砌一个塔形火把,熊熊燃烧,表示人定胜天,害虫已被驱除人间。

少数民族的举办时间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汉族的火把节
江苏省南通地区是整个汉族中可以说是唯一进行火把节的地区,每年的冬至那一天,当地的精壮男子都会拿着一大把由稻秆作成的火把,在房前屋后浇上油,在田间地头绕上几圈,以乞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折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