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066-2000 居住区大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合集下载

臭氧消毒空间浓度标准

臭氧消毒空间浓度标准

臭氧消毒空间浓度标准臭氧消毒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手段,它通过臭氧气体对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异味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达到消毒和净化空气的效果。

然而,臭氧消毒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浓度标准,以确保其消毒效果的同时,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本文将对臭氧消毒空间浓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臭氧消毒的空间浓度标准通常是以体积浓度来表示,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ppm(百万分之一)和mg/m³。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空间环境和消毒对象,其臭氧消毒的浓度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毒,臭氧浓度在0.05-0.1ppm之间即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而对于一些特殊环境(如医疗卫生场所、食品加工厂等),则可能需要更高的臭氧浓度来进行消毒处理。

其次,臭氧消毒的浓度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消毒时间的因素。

一般来说,较低浓度的臭氧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而较高浓度的臭氧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消毒过程。

因此,在进行臭氧消毒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消毒对象和环境来确定合适的浓度和消毒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另外,臭氧消毒的浓度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和环境的安全因素。

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因此在进行臭氧消毒时,需要确保空间内没有人员居住,并严格控制臭氧的浓度和时间,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最后,臭氧消毒的浓度标准也需要考虑到臭氧气体的分布均匀性。

在进行臭氧消毒时,需要确保臭氧气体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整个空间中,以确保所有区域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消毒浓度,从而确保消毒效果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臭氧消毒空间浓度标准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参数,需要考虑到消毒对象、环境条件、消毒时间、安全因素和臭氧气体的分布均匀性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严格遵循浓度标准的前提下,臭氧消毒才能够发挥最佳的消毒效果,同时确保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臭氧消毒空间浓度标准有所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

室内臭氧含量标准

室内臭氧含量标准

室内臭氧含量标准
室内臭氧含量标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为臭氧的来源和浓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室外污染、室内空气质量、通风情况等。

然而,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些室内臭氧含量标准。

在欧洲,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0/37/EC,室内臭氧的限值通常为0.1毫克/立方米(8小时平均值),而这个限值是根据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得出的。

此外,该指令还规定了室内外臭氧浓度的监测、报告和验证要求。

在美国,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规定,室内臭氧的限值为0.05毫克/立方米(8小时平均值),这个限值也是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得出的。

此外,EPA还规定了室内外臭氧浓度的监测、报告和验证要求。

在中国,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臭氧的限值为0.1毫克/立方米(1小时均值),这个限值也是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得出的。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室内外臭氧浓度的监测、报告和验证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都是根据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得出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通风情况等因素。

此外,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还需要加强室外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室外臭氧的排放。

总之,室内臭氧含量标准是一个复杂的话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通风情况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减少臭氧的排放,保护公众健康。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202—2000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Hygienic standard for ozone in indoor air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和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空气的监测和评价,不适用于生产性场所的室内环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437—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 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3标准值本标准以时间平均浓度表示,1h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 mg/m³。

4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在不具备上述仪器监测条件的情况下,可按GB/T 15437的测定方法执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2001-01-01实施1GB/T 18202—20002附录A(标准的附录)室内空气臭氧浓度监测检验方法紫外光度法A1原理本方法基于臭氧吸收254 nm波长紫外光,由检测器检测光能强度,通过样品空气与经臭氧涤去器除去臭氧的零空气的光能强度比,借助微机处理换算为臭氧浓度。

A2仪器和技术条件A2. 1 采用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

A2.2 量程:0~2 mg/m³。

A2.3 仪器精度:±4μg/m³。

A2.4 最小可检测浓度:4 μg/m³。

A2.5 零点漂移:<2μg/(m³·24h)。

A2.6 工作环境温度:5~40℃,标准校正在25℃±1℃下进行,20℃至30℃之间使用仪器读数有效。

A3仪器的校准按GB/T 15438中6.1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操作。

A4测定A4. 1 在现场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测定点。

空气臭氧浓度标准

空气臭氧浓度标准

空气臭氧浓度标准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各国针对空气中的臭氧浓度都有相应的标准限值,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空气臭氧浓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臭氧。

臭氧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化学式为O3。

它在大气中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但过高的浓度会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造成危害。

因此,各国都对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做出了相应的限制。

在美国,环保署制定了空气质量指数(AQI),用于衡量空气质量。

其中,对于臭氧浓度,AQI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健康影响和建议的防护措施。

当臭氧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将发布空气质量警报,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空气中臭氧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160μg/m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100μg/m3。

超过这些限值时,将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以减少臭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除了国家标准外,国际上也有一些关于空气臭氧浓度的标准。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臭氧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100μg/m3,而欧洲环境署则将其设定为120μg/m3。

这些标准的制定都是基于对臭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研究的结果。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对空气臭氧浓度的标准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工业化程度高、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因素,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较高,因此其标准限值相对较严格。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可能会有较为宽松的标准限值,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这些地区也在逐步提高对空气臭氧浓度的管控要求。

总的来说,各国对空气中的臭氧浓度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限值,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臭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研究的结果,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希望各国能够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二、环境空气和废气

二、环境空气和废气
二、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1页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畴及讲明

环境空气和废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检测能力见
下列项目
居住区大气中臭氧卫生标准 GB 18066―2000
居住区大气中苯并(a)芘卫生标准 GB 18054―2000
居住区大气中甲硫醇卫生标准GB18056-2000
GB/T 18204.25-2000
/
103
氰化氢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28-1999
(0.05~100) mg/m3
104
氟化物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3-1995
≥0.18
μg/(dm3·d)
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4-1995
≥0.05mg/m3
119
氯乙烯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T34-1999
≥0.18 mg/m3
120
甲醛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
≥0.5mg/m3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GB/T 18204.26-2000
≥0.01mg/m
≥3μg/m3
监测分析测试能力表
第5页共共6页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代号
限制范畴及讲明
138

*原子荧光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2.4×10-6~3.3×10-4)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十项)(精)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十项)(精)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十项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十项一、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卫生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环境的监测及评价。

2、标准内容 :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规定为 3mg/m3,一次最高容许浓度规定为 9mg/m3。

3、监测检验方法 :见《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编 :大气污染监测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 1984,403-407》。

4、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二、居住区大气中苯并(a 芘卫生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苯并(a 芘在的最高容许浓度,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环境的监测及评价。

2、标准内容 :居住区大气中苯并(a 芘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规定为0.5μg/100m3。

3、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监测检验方法为低层析法。

见《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编:大气污染监测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 451-458》4、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市环境卫生监测所和湖北省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三、居住区大气中酚卫生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酚的最高容许浓度,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环境的监测及评价。

2、标准内容 :居住区大气中酚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规定为 0. 015mg/m3,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 0.045 mg/m3。

3、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监测检验方法见《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编:大气污染监测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 475-481》4、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河北省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空气臭氧浓度标准

空气臭氧浓度标准

空气臭氧浓度标准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害气体。

臭氧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化学反应等,其浓度的升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不应超过每立方米0.1毫克。

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则将臭氧浓度标准分为两个等级,一小时平均浓度不应超过0.12毫克/立方米,八小时平均浓度不应超过0.07毫克/立方米。

欧盟和中国等地区也都有相应的臭氧浓度标准。

臭氧浓度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当臭氧浓度升高时,人们在呼吸时会感到胸闷、咳嗽、气短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

此外,臭氧对植物生长也有一定的危害。

高浓度的臭氧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灼伤、凋萎等现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降低作物产量,甚至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各国都在加强对空气中臭氧浓度的监测和管理。

一旦发现臭氧浓度超标,相关部门会立即采取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减少机动车行驶等,以降低臭氧浓度,保障公众健康。

除了政府的管理监督,个人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比如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出行;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选择环保产品;多种植绿色植物,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等。

总的来说,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标准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依据。

各国都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以降低臭氧浓度,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同时,个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呵护我们的蓝天白云。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标准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行业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标准:1. 美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指导方针,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臭氧浓度:限制在0.075 ppm(8小时平均浓度)以内。

-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00 ppm。

- 颗粒物浓度:PM2.5浓度不超过15 µg/m³(年均值)。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不超过500 µg/m³。

2. 欧盟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根据欧盟室内空气质量指数(IAQI)的规定,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00 ppm。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TVOC浓度不超过300µg/m³。

- PM2.5浓度:不超过25 µg/m³。

- 甲醛浓度:不超过100 µg/m³。

3. 中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臭氧浓度:限制在0.1 mg/m³以内。

-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00 ppm。

- 颗粒物浓度:PM2.5浓度不超过75 µg/m³(24小时平均浓度)。

- 甲醛浓度:不超过0.08 mg/m³。

除了以上要求,不同行业和场所可能会有特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如医院、学校、办公室等。

企业和机构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定更严格的标准。

在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适当的通风、空气净化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
吸收液,。L
10.00
8.00
8.00
6.00
4.00
2.00
0.00
臭氧含量,tag
0.00

4.8 0
7.20
9 6 0 12 00
}一
盖上 管 塞 摇匀,于波长 352n 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光密度。以吸光度对臭氧含量(M)绘制标准曲
线。
A5.2 样品测定:采样后,用吸收液将样品溶液体积调整为 10.0 m L,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操作,测
2001一。飞一引 实施
GB 18066-2000
附 录 A
(标 准的附录) 硼酸碘化钾比色法
Al 原理
臭氧 被 含 有 1%碘化钾的 0.1 m ol/L(O.1 M )硼酸溶液吸收,置换出碘。然后在波长352n m 下比色
定量。
反应 式 为 :0,+21-+ 2H`- I,+ 02+ H,0. 三氧 化 铬 一石英砂氧化管能将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亦能氧化碘化钾 ,析出碘分子。因
c2— 同 步测定的氮氧化物浓度,mg/mao
A了 注意事项
A了.1 本法检出限为0.19 ji g/10m L(按与吸光度0.01相对应的臭氧含量计),当采样体积为30L 时,
最低检出浓度为。·006m g/m',
A7.2 SO:对奥氧测定产生负干扰,但通过兰氧化铬一石英砂氧化管后。可除去相当于 100倍臭氧的二 氧化硫。其他氧化剂如过氧乙酸硝酸醋、卤素气体、过氧化物、有机亚硝酸盐等均能析出碘,对本法产生
GB 18066一2000


木 标 准 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 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工业企业产生的 废气对居住区环境污染,保护广大人群身体健康。根据制定大气中有害气体卫生标准的原则,参考国外 研究成果 ,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易挥发损失,因此装碘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绘制标准曲线必须在制备标准溶液后 20m in内完成,采样时间也不宜过长,采样后立即比色 A7.4 聚氯乙烯和橡胶等材料会分解臭氧,因此连接两个吸收管的管道应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玻璃管, 否则易造成臭氧损失。
A3 仪器
Al 1 气泡式吸收管。 A3.2 采样器 流量范围。-1L /min, A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A3A 具塞比色管 10m L
A4 采样
用聚四氟乙烯管串连两支气泡式吸收管.各装 10m L吸收液,在进气口一端接三氧化铬一石英砂氧 化管。以 。.5L /min流量采气 20^30m in(视臭氧浓度而定)
GB 18066-2000
A5 分析步骤
A5.1 绘制标准曲线:取 7支 10m L具塞比色管,按表(Al)配制标准系列。
表 A l 臭 氧 标 准 系 列
管号







臭氧标准溶液,mL 0.0 0
1.00
2.00
4.0 0
6.00
8.00
此,在臭氧测定时应同时测定二氧化氮浓度,并从臭氧测定中减去参与反应的二氧化氮部分。
A2 试剂
A2.1 吸收液:称取 6.2g硼酸(H3BO3)溶于 750m L水中,移入 10 00m 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0.0 g 碘化钾(KI),溶解后再加入 1m LO.00 21 %过氧化氢(H,O,)水溶液。5m in内用水稀释到刻度,充分混
本标 准从 2001年 1月 1日起实施。 本标 准 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 准 的 附录 A是标准的附录 本 标准 负 责起草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本标 准 主 要起草人:方企圣、王沐沂、陈宇炼、顾依平、李湘鸣 本 标准 由 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定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得臭氧含量年g),
A6 结果计算
式中::,一一臭氧浓度,mg/m,;
二二a止 b_。,。。,_ Vo
a— 第 一个 吸 收管中含臭氧量,Kg;
b- - 第 二个 吸 收管中含臭氧量,fig;
v。 — 换 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2 69— 二氧化氮校正系数。即在采样后4-6h内,有 26.9%的二氧化氮与碘化钾反应;
2 定义
本标 准 采 用下列定义。 2.1 一小时平均最高容许浓度
任何 一 小 时平均浓度不许超过的限值.
3 标准内容
3,1 居住区空气中臭氧一小时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1m g/m%
3.2 本标准用“硼酸碘化钾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的臭氧,见附录 A。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0-04一10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居住区大气 中臭氧卫生标 准
Hygienics tandardf oro zonei na iro fr esidentiala rea
GB 18066一 2000
1 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了居住区大气中臭氧卫生标准及其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 准 适 用于城市居住区大气环境的监测及评价 .
匀后立即用 1c m石英比色皿,在 352n 波长下以水为对照,测光密度(Ei)。放置 2h后再测光密度 (E,) 若 El- E->0.00 8,则溶液可用;若E,- E,< 0 .00 8则此溶液需要重新配制 吸收液的pH为 5.1
士 0.2。
A2.2 0.0021 0o H ,O,:在200m L水中加入 0.7 m L30%过氧化氢(H202)水溶液,置于500m 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用时取此液5m L,用水稀释至 100m L即为。.0021 % H,0,溶液。 A2.3 1.0 m ol/L硫酸溶液 A2.4 臭氧标准溶液:称取 1.0 g 碘化钾,溶于水,移入 100m L容量瓶,加人。.1000 m ol/L碘酸钾溶 液 10.00 m l及 I.0 m ol/LH ,SO,溶液 5m L,用水稀释至刻度,即为。0100 m ol/L碘溶液,此溶液每 毫升相当于含 240p g臭氧。贮于暗处可稳定一周。临用前精确量取此标准碘溶液,用吸收液作两次稀 释,使成为含臭氧为 1.2 p g/mL的标准使用液。 A2.5 0.lo o。mol/L碘酸钾溶液:准确称取 。.3568 g 经 105℃干燥 2h的碘酸钾(一级),溶解于水, 移入 10 00m 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A2.6 三氧化铬一石英砂氧化管:将 10.20目石英砂用盐酸溶液(1+2)浸泡 12h ,用水洗至中性,烘 干。将三氧化铬与上述石英砂按 1:10(重量比)混合,用少量水调匀,使三氧化铬充分附着在石英砂上, 置 105,C烘箱中烘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