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精选题及其解(精)
卤代烃习题附解析

卤代烃[基础练]一、选择题1.涂改液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文具,很多同学都喜欢使用涂改液。
经实验证实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或慎用涂改液B.二氯甲烷沸点较低C.二氯甲烷易溶于水,涂改液沾到手上时,用水很容易洗去D.二氯甲烷为四面体的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答案 C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涂改液中的很多成分对人体有害,污染环境,所以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涂改液;因为题目中描述二氯甲烷易挥发,因此可推断其沸点较低;二氯甲烷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因此涂改液沾到手上时,只用水很难洗去;二氯甲烷可以看作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因为甲烷为四面体结构,所以二氯甲烷为四面体构型,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因此答案为C。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B.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为醇类C.能发生消去反应D.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C解析3.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溴离子B.在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卤代烃D.卤代烃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答案 A解析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所以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是以溴原子的形式存在的,A项不正确;聚四氟乙烯虽然是高聚物,但是也属于卤代烃,C项正确。
4.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存在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答案 C解析选项A中有机物水解只能得到CH3CH2CH2OH;选项B 中只能得到CH2===CH—CH2—CH3;选项C中可得CH2===CH—CH2—CH3和CH3—CH===CH—CH3两种异构体;选项D只能得到5.CH3—CH===CH—Cl 能发生()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答案 C解析CH3—CH===CH—Cl含有碳碳双键和卤素原子两种官能团。
化学 卤代烃(含答案)

学科:化学 专题:卤代烃练习一题一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混合加热B.一氯甲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C.氯苯与NaOH 水溶液混合加热D.2-溴丁烷与KOH 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题二为了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以下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①加AgNO 3溶液 ②加NaOH 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硝酸至溶液显酸性A .②①③⑤B .②④⑤③C .②③⑤①D .②①⑤③题三分子式是C 3H 6Cl 2的有机物,若再有一个H 原子被Cl 原子取代,则生成的C 3H 5Cl 3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则原有机物C 3H 6Cl 2应该是( )A .1,3-二氯丙烷B .1,1-二氯丙烷C .1,2-二氯丙烷D .2,2-二氯丙烷题四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 2===CH —CH 2CH 2ClB.CH 3CH 2Cl题五下列分子组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的是( )A.乙烷B.乙烯C.乙炔D. 苯题六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题七根据下面合成路线完成有关问题:(1)写出A 、B 、C 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2)各步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专题2.3.2 卤代烃(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2.3.2 卤代烃1.为防止有机物挥发,可加一层水保存,即水封。
下列有机物中,既能用水封法保存,又能发生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是A.乙醇 B.溴乙烷 C.苯 D.四氯化碳【答案】B考点:考查有机物性质2.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B.卤代烃转化为醇所需的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原子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卤代烃的密度有的比水大,例如溴乙烷,A错误;B、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生成醇,B错误;C、卤代烃含有卤素原子,C正确;D、烯烃通过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D错误。
考点:考查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判断3.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适合由相应的烃经卤代反应制得的是()A.B.C.D.【答案】C试题分析:A、可由环己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A错误。
B、可由2,2-二甲基丙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B错误;C、可由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而不适合用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正确。
D、可有2,2,3,3—四甲基丁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D错误。
考点:考查卤代烃的制备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废弃的含铅、汞电子产品掩埋地下,防止污染环境B.大力发展氢能源汽车减少碳排放C.控制卤代烃的使用,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D.大力发展核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答案】A考点:考查环境的污染及治理5.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①C6H5Cl ②(CH3)2CHCH2Cl ③(C 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⑤⑥CH2Cl2A.①③⑥B.②③⑤ C.全部D.②④【解析】试题分析:醇或卤代烃分子中,连有羟基或卤素原子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并且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则②(CH3)2CHCH2Cl、④CHCl2-CHBr2、⑤,可以发生消去反应,①C6H5Cl、③(CH3)3CCH2Cl、⑥CH2Cl2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选A。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卤代烃(含解析)

卤代烃李仕才基础知识梳理1.卤代烃的概念(1)卤代烃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可表示为R—X(其中R—表示烃基)。
(2)官能团是卤素原子。
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沸点要高;(2)溶解性:水中难溶,有机溶剂中易溶;(3)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比水大。
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反应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强碱的醇溶液、加热断键方式反应本质和通式卤代烃分子中—X被水中的—OH所取代,生成醇;R—CH2—X+NaOH――→H2O△R—CH2OH+NaX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脱去小分子HX;+NaOH――→醇△+NaX+H2O产生特征引入—OH,生成含—OH的化合物消去HX,生成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消去反应的规律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的反应。
①两类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结构特点实例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没有邻位碳原子CH3Cl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无氢原子、②有两种或三种邻位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不同的产物。
例如:――→醇△CH 2==CH —CH 2—CH 3(或CH 3—CH==CH —CH 3)+NaCl +H 2O③型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R —C ≡C —R ,如BrCH 2CH 2Br +2NaOH ――→醇△CH ≡CH ↑+2NaBr +2H 2O 4.卤代烃的获取方法(1)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如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 CH 3—CH==CH 2+HBr ――→催化剂;CH ≡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
《卤代烃》习题及答案

《卤代烃》习题及答案(1)(2)(3)C8H10Cl 解:(1)(2)(3)二、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4)(2)(3)(5)(6)H33BrCH2Cl BrCH2C CHClCH2BrClCH2ClCH3ClCH3CH CHCH3【解答】(1)(2s,3s)-2-氯-3-溴丁烷(2)顺-1-氯甲基-2-溴环己烷(3)1-氯-2,3-二溴丙烯(4)1-溴甲基-2-氯环戊烯(5)1-甲基-2-氯甲基-5-氯苯(6)2-苯基-3-溴丁烷CH 3C CNa(1)(A )(B )(C )(D )(2)(A )(B )(C )【解答】(1)(A )〉(B )〉(D )〉(C ) (2)(B )〉(C )〉(A )五、写出1-溴丁烷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1)NaOH(水溶液) (2)KOH(醇溶液) (3)Mg ,纯醚 (4)(3)的产物+D 2O(5)NaI(丙酮溶液) (6)(CH 3)2CuLi (7) (8) CH 3NH 2(9) C 2H 5ONa , C 2H 5OH (10) NaCN (11) AgNO 3 , C 2H 5OH (12) CH3COOAg【解答】(1) n-C4H9OH(2) CH2CHCH2CH3(3) n-C4H9MgBr(4) CH3(CH2)2CH2D(5) CH3(CH2)2CH2I(6) CH3(CH2)3CH3(7) CH3(CH2)3C CCH3(8) CH3(CH2)3NHCH3(9) n-C4H9OC2H5(10) CH3(CH2)3CN(11) CH3(CH2)3ONO2 + AgBr(12) CHCOO(CH2)3CH33六、完成下列反应式:(1)(2)(3)(4)(5)(6)(7)(8)(9)(10)八、按对指定试剂的反应活性从大到小排列成序。
【解答】 (1)C>A>B(1-碘丁烷>1-溴丁烷>1-氯丁烷)(2)A>C>D>B(3-溴丙烯>1-溴丁烷>2-溴丁烷>溴乙烯) (3)A>B>C (叔>仲>伯)九、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3)(2)(A)CH 2CHCl ,(B)CH 3C CH (C)CH 3CH 2CH 2Br,(A)CH 3CH 3CHCl ,(B)CH 3CH 3CHCH 2Cl (C),CH 32CH 3Cl(A)Cl,(B)Cl(C),Cl(4)(A )1-氯丁烷,(B )1-碘丁烷,(C )己烷,(D )环己烯(5)(A )2-氯丙烯,(B )3-氯丙稀,(C )苄基氯,(D )间氯甲苯,(E )氯代环己烷 【解答】(1)先用Na 鉴别出B ,后用AgNO3鉴别出C(2)用AgNO3的乙醇溶液鉴别,立刻产生沉淀者为B ,温热有沉淀者为C 。
卤代烃测试题及答案大学

卤代烃测试题及答案大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卤代烃的是:A. 甲烷B. 乙醇C. 氯仿D. 乙酸答案:C2. 卤代烃的卤素原子在有机化学中通常被用来:A. 作为还原剂B. 作为氧化剂C. 作为催化剂D. 作为离去基团答案:D3.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通常攻击:A. 碳原子B. 卤素原子C. 氢原子D. 氧原子答案:A4. 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氟代烃B. 氯代烃C. 溴代烃D. 碘代烃5. 下列化合物中,最易发生消除反应的是:A. 1-氯丁烷B. 2-氯丁烷C. 1-氯-2-甲基丙烷D. 1-氯-3-甲基丁烷答案:B6.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通常需要:A. 酸性条件B. 碱性条件C. 还原性条件D. 氧化性条件答案:B7.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最强的是:A. 水B. 醇C. 胺D. 卤离子答案:D8.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中,主要产物是:A. 烯烃B. 环烷烃C. 炔烃D. 烷烃答案:A9. 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反应机理通常是:B. SN2C. E1D. E2答案:B10.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 卤素原子的电负性B. 卤代烃的位阻C. 卤代烃的溶剂D. 卤代烃的浓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亲核试剂的亲核性顺序是:碘离子 > 溴离子 > 氯离子 > 氟离子。
2.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中,主要产物是烯烃,这是因为卤素原子的离去生成了碳碳双键。
3. 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如果卤代烃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那么反应将不会发生。
4.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这是因为碱性条件下卤素原子更容易离去。
5.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如果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较弱,那么反应速率会减慢。
6.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中,如果卤代烃的碳原子上没有足够的氢原子,那么反应将不会发生。
9 卤代烃问题参考答案

19 卤代烃问题参考答案问题1 预测正戊基碘与正己基氯哪一个沸点较高? 讨论:一元卤烷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同一烃基的卤烷沸点:碘烷 > 溴烷 > 氯烷。
综合考虑前者沸点较高。
问题2 怎样制备甲基叔丁基醚?讨论: 采用威廉森合成法制备混醚时一般选用伯卤代烃为原料。
因为在碱性条件下,仲、叔卤代烃容易发生消除反应。
本例采用氯甲烷和叔丁醇钠为原料。
问题3 试解释 (S)-3-甲基-3-溴己烷在水-丙酮中反应, 结果旋光性消失的实验事实。
讨论: 在S N 1反应中,当亲核取代反应发生在手性碳原子上时,因为在反应的慢步骤中生成的碳正离子是平面构型的,亲核试剂将机会均等地从平面两侧进攻碳正离子,如果离去基团所在的中心碳原子是一个手性碳原子,亲核试剂的进攻又完全随机的活,则生成的两种对映体应是等量的,产物为外消旋体。
问题4 试解释(S)-2-溴辛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水溶液反应得到(R)-2-辛醇的实验事实。
讨论:S N 2历程中会发生瓦尔登(Walden)转化,如果取代反应发生在旋光性卤代烷的手性碳原子上,则生成的醇构型与反应物卤代烷的构型正好相反。
问题5 怎样使羟基转变成一个好的离去基团?讨论:无论是S N 1还是S N 2都是:离去基团的碱性越弱,越易离去。
如:对卤素,R-I > R-Br > R-Cl碱性很强的基团(如 R 3C -、R 2N -、RO -、HO -等)不能作为离去基团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如R-OH 、ROR 等,就不能直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HO -是碱性很强的基团,只有在H + 性条件下形成RO +H 2和RO +R 后才能离去。
例Br CH3H 13C6H NaOH O H CH 3C 6H 13H NaBr C +C +[α]=-34.6° [α]=+9.9°S RCH 3ONaCH 3C H 3CH 3ClCH 3OMeCH 3C H 3C+CRCH 3CH 2CH 2CH 2OH + NaBr CH 3CH 2CH 2CH 2Br + OH CH 3CH 2CH 2CH 2OH + HBr CH 3CH 2CH 2CH 2OH + BrS N 2BrCH 3CH 2CH 2CH 2Br + H 2O2问题6 请比较苄基溴、α-苯基乙基溴、β-苯基乙基溴进行S N 1反应时的速率大小。
卤代烃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答案

卤代烃专题训练试题精选(二)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密度:水>1﹣溴丙烷B.沸点:新戊烷>正戊烷C.羟基活性:酚羟基>醇羟基D.水中溶解度:乙酸乙酯>乙醇2.将体积均为5mL的甲、乙、丙三种液体依次沿试管壁缓缓滴入试管中(严禁振荡),出现如图的实验现象,则甲、乙、丙的组合可能是()甲乙丙A1,2﹣二溴乙烷水苯B溴苯液溴乙醇C水大豆油溴水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A.A B.B C.C D.D3.目前有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或考试时,喜欢使用修正液.经实验证明,修正液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头晕、头痛,严重者会呼吸困难、抽搐.三氯乙烷就是其中的一种物质.下列关于三氯乙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碳、氯两种元素组成B.难溶于水C.相对分子质量是CH的6倍4D.分子中碳、氢、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3:34.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常喷洒一种液体物质,使受伤部位表面皮肤温度骤然下降,减轻伤员痛感.这种物质是()A.碘酒B.氟里昂C.酒精D.氯乙烷5.同学们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有关二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键能均相等B.键角均为109°28′C.有两种同分异构体D.该分子共含电子总数为426.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A.1﹣氯丁烷B.2﹣甲基﹣2﹣氯丙烷C.3,3﹣二甲基﹣2﹣氯丁烷D.2﹣甲基﹣2﹣溴戊烷7.下列比较错误的是()A.密度:1﹣溴甲烷<1﹣溴乙烷<1﹣溴丙烷B.等物质的量的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甲醇<乙二醇<丙三醇C.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D.在水中溶解性:乙醇>正丁醇>正十二醇8.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④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加成⑤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A.①③④①⑤B.②④①⑤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⑤9.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将O转变为O2B.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3C.C 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氯原子反复起分解O的作用310.下列有关氟氯代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氟氯代烷化学性质稳定,有毒B.氟氯代烷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C.氟氯代烷大多无色、无臭、无毒D.在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请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编号)填写在表格对应类别中.卤代烃醇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12.卤代烃都_________ 溶于水,_________ 溶于有机溶剂.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应烃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在卤代烃的同系物中,其沸点一般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________ ,密度则降低.所以CH3Cl的密度比CH3CH2CH2Cl _________ ,而CH3Cl的沸点比CH3CH2CH2Cl要_________ .13.已知卤代烃(R﹣X)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醇(R﹣OH),如:CH3CH2﹣X+H2OCH3CH2﹣OH+HR,现有如下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_________ ,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写出反应3的方程式_________ .14.C3H7Cl的结构有两种,分别为CH3CH2CH2Cl和(1)CH3CH2CH2Cl和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和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1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1)制取氯乙烷(CH3CH2Cl)的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C、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2)写出所选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 反应.(3)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16.(2009•肇庆二模)多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易自动失水生成醛或酮:.(1)根据上述原理,请写出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可以生成_________ 种稳定的二烯烃.(2)醛酮在水中可生成水合物:.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平衡状态(平衡的位置)决定于醛酮的结构.若为醛酮的水合平衡常数,其值越大则对应的醛酮水合物越稳定.下表是部分醛、酮的水合平衡常数:化合物K(H2O)2×103×10﹣3化合物K(H2O)2×10﹣310很大根据以上表中数据分析,请总结出两条结论:_________ .(3)工业上生产苯甲醛有以下两种方法:①;②与方法①相比,方法②的优点是_________ ,缺点是_________ .(4)苯腙是有机染料的主要原料,由醛(或酮)与苯肼生成苯腙的反应为:“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中间产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 .(5)由对苯二甲醛的氧化产物“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缩聚,生成的聚酯纤维(涤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17.甲烷(CH4)与氯气(Cl2)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H3Cl分子的电子式.(2)请指出CH2Cl2分子中各原子的氧化值.(3)请指出CH2Cl2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合价.(4)请指出CHCl3分子所有的对称元素.18.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沸点℃)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 ,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_ ,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 .19.为测定某卤代烃的组成,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①将沉淀干燥后称重.②冷却后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过量硝酸银;③过滤沉淀,洗涤沉淀2~3次;④量取该卤代烃液体,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至液体不分层;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_________ .(用序号回答)(2)②中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中加入过量硝酸银的目的是_________ .(3)若②中生成的沉淀为淡黄色,则该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_________ .(4)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又测得卤代烃的密度为•mL﹣1,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94倍.则该卤代烃分子中含有_________ 个卤原子.20.有下列A、B、C 三种氯代烷:(1)检验这些有机物是否含氯元素有下列方法:①钠熔法②水解法.用水解法进行检验时,所需的化学试剂有_________ (请按这些试剂在使用时加人的顺序写);(2)除上述列举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 法,用该法检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3)有机物C 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时可发生消去反应,其产物的合理结构有:_________ .(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21.某一氯代烷,与足量的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后,用硝酸酸化,在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通过计算,写出这种一氯代烷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卤代烃专题训练试题精选(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密度:水>1﹣溴丙烷B.沸点:新戊烷>正戊烷C.羟基活性:酚羟基>醇羟基D.水中溶解度:乙酸乙酯>乙醇考点:卤代烃简介;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烷烃及其命名.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水的密度小于1﹣溴丙烷;B.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C.苯环活化了羟基;D.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解答:解:A.水的密度小于1﹣溴丙烷,故A错误;B.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沸点:新戊烷小于正戊烷,故B错误;C.苯环活化了羟基,羟基活性:酚羟基>醇羟基,故C正确;D.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2.将体积均为5mL的甲、乙、丙三种液体依次沿试管壁缓缓滴入试管中(严禁振荡),出现如图的实验现象,则甲、乙、丙的组合可能是()甲乙丙A1,2﹣二溴乙烷水苯B溴苯液溴乙醇C水大豆油溴水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A.A B.B C.C D.D考点:卤代烃简介;醇类简介;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试管中分为3层,说明甲和乙之间、乙和丙之间互不相溶,然后根据各选项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判断,是否满足以上条件即可.解答:解:A.甲1,2﹣二溴乙烷与水不相容,水与苯也不相容,且苯的密度小于水,1,2﹣二溴乙烷密度大于水,将甲、乙、丙三种液体依次沿试管壁缓缓滴入试管中会出现图示现象,故A正确;B.由于溴苯能够与液溴、乙醇都是有机物,三者能够溶解,混合后不会分层,所以不会出现图示现象,故B错误;C.大豆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将大豆油加入水中,会浮在水面,再加入溴水后,大豆油能够萃取溴,最终混合液分成2层,不会为3层,故C错误;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三者混合后不会分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性质,侧重物理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的有机物结构、组成及性质,正确理解题中信息是解答本题关键.3.目前有部分学生在做作业或考试时,喜欢使用修正液.经实验证明,修正液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头晕、头痛,严重者会呼吸困难、抽搐.三氯乙烷就是其中的一种物质.下列关于三氯乙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碳、氯两种元素组成B.难溶于水C.相对分子质量是CH的6倍4D.分子中碳、氢、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3:3考点:卤代烃简介.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根据三氯乙烷的化学式(CHCCl3),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3B.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水;C.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解答:解:A.根据三氯乙烷的化学式(CHCCl3),可知三氯乙烷由C,H,Cl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3B.三氯乙烷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苯互溶,故B正确;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三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3+×3=;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6×6=96,故C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得每个三氯乙烷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3: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原子个数的关系进行解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4.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常喷洒一种液体物质,使受伤部位表面皮肤温度骤然下降,减轻伤员痛感.这种物质是()A.碘酒B.氟里昂C.酒精D.氯乙烷考点:卤代烃简介;醇类简介.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根据题意,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气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气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易气化,说明该物质具有较低的沸点.A.碘酒常温下是液体,沸点较高,故A错误;B.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有毒不能做药物,故B错误;C.酒精常温下是液体,沸点较高,故C错误;D.氯乙烷常温下是气体,沸点较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同学们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有关二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键能均相等B.键角均为109°28′C.有两种同分异构体D.该分子共含电子总数为42考点:卤代烃简介.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根据甲烷是正四面体,键角均为109°28′,二氯甲烷就是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所取代,分子的构型由正四面体变成四面体,键角发生了变化,然后逐项分析.解答:解:A、二氯甲烷含有碳氯键和碳氢键,因此键能不等,故A错误;B、甲烷是正四面体,键角均为109°28′,二氯甲烷分子的构型是四面体,键角发生了变化,不等于109°28′,故B错误;C、二氯甲烷分子的构型四面体,只有一种结构,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二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总数等于各个原子所含电子数的总和为6+1×2+2×17=4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氯代烃的结构,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旧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A.1﹣氯丁烷B.2﹣甲基﹣2﹣氯丙烷C.3,3﹣二甲基﹣2﹣氯丁烷D.2﹣甲基﹣2﹣溴戊烷考点:卤代烃简介.专题:有机反应.分析: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与﹣X所连碳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说明生成两种位置的C=C.解答:解:A.1﹣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1﹣丁烯,故A错误;B.2﹣甲基﹣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2﹣甲基丙烯,故B错误;C.3,3﹣二甲基﹣2﹣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3,3﹣二甲基﹣1﹣丁烯,故C错误;D.2﹣甲基﹣2﹣溴戊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甲基﹣1﹣戊烯和2﹣甲基﹣2﹣戊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抓住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下列比较错误的是()A.密度:1﹣溴甲烷<1﹣溴乙烷<1﹣溴丙烷B.等物质的量的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甲醇<乙二醇<丙三醇C.沸点: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D.在水中溶解性:乙醇>正丁醇>正十二醇考点:卤代烃简介;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醇类简介.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在一溴代烃中,溴占得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B.等物质的量的醇含有的羟基越多,生成的氢气越多;C.苯的同系物中,整个分子的对称性越好,其沸点越低;D.在一元醇中,羟基占得质量分数越大溶解性越大.解答:解:A.在一溴代烃中,溴占得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故A错误;B.等物质的量的醇含有的羟基越多,生成的氢气越多,故B正确;C.苯的同系物中,整个分子的对称性越好,其沸点越低,故C正确;D.在一元醇中,羟基占得质量分数越大溶解性越大,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同类物质间的性质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把握同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8.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过程中,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中的()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③与浓硫酸共热到170℃④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加成⑤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A.①③④①⑤B.②④①⑤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⑤考点:卤代烃简介;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应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再与氯气加成得到1,2﹣二氯乙烷,然后水解、氧化可得到乙二酸.解答:解:以氯乙烷为原料制取乙二酸(HOOC﹣COOH),其步骤为:②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④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与氯气加成得到1,2﹣二氯乙烷;①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得到乙二醇;⑤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共热氧化为乙二酸;即步骤为②④①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熟悉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将O转变为O2B.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3C.C 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氯原子反复起分解O的作用3考点: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应用.分析:从方程式可以看出,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是加快反应的速率,同时自身的质量、性质均不变.解答:解:A、反应前是氧气,反应后是臭氧,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因此总反应为臭氧在Cl原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故A正确;B、从方程式可以看出,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而已,故B错误;C、从方程式可以看出,Cl反应前后不变,所以Cl是催化剂,故C正确;D、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性质均不变,所以可以循环使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催化剂的特点,即催化剂的特点是加快反应的速率,同时自身的质量、性质均不变.10.下列有关氟氯代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氟氯代烷化学性质稳定,有毒B.氟氯代烷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C.氟氯代烷大多无色、无臭、无毒D.在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考点: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氟氯代烷,它是一类多卤代烷,主要是含氟和氯的烷烃的衍生物,有的还含有溴原子,大多为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大气中的氟氯代烷随气流上升,在平流层中中受紫外线照射,发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氯原子并没有消耗,消耗的只是臭氧,所以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氟氯代烷分解的氯原子可长久的起着破坏臭氧的作用.解答:解:A、氟氯代烷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但无毒,故A错误;B、氟氯代烷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故B正确;C、氟氯代烷大多无色、无臭、无毒,故C正确;D、在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氟氯代烷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物理性质的掌握.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请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编号)填写在表格对应类别中.卤代烃醇酯③①⑨④考点:卤代烃简介;醇类简介;酯的性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醇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含有酯基的有机物属于酯类,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③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故③是卤代烃;①和⑨分子中含有醇羟基,故①、⑨属于醇;④分子中含有酯基,故④是酯,故答案为:卤代烃醇酯③①⑨④点评:本题考查了芳香烃、卤代烃、醇和酚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分类方法,明确常见的官能团类型及具有的化学性质.12.卤代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应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在卤代烃的同系物中,其沸点一般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则降低.所以CH3Cl的密度比CH3CH2CH2Cl 高,而CH3Cl的沸点比CH3CH2CH2Cl要低.考点:卤代烃简介.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卤代烃为有机物,依据相似相溶的理论可以判断其溶解性,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氢原子,所以取代氢原子生成的卤代烃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对应的烃,卤代烃都是分子晶体,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升高,卤代烃的液态密度大小,是取决于在单位体积内卤元素质量大小,卤元素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反之则小.卤代烃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目增加,密度降低.解答:解:卤代烃为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氢原子,所以取代氢原子生成的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应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卤代烃都是分子晶体,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升高,卤代烃的液态密度大小,是取决于在单位体积内卤元素质量大小,卤元素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反之则小.卤代烃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目增加,密度降低.所以,在卤代烃的同系物中,其沸点一般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则降低.所以CH3Cl的密度比CH3CH2CH2Cl 高,而CH3Cl的沸点比CH3CH2CH2Cl要低.故答案为:难;易;大;升高;高;低.点评:本题考查了卤代烃的性质,侧重物质物理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了解卤代烃的机构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卤代烃沸点高低的规律.13.已知卤代烃(R﹣X)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醇(R﹣OH),如:CH3CH2﹣X+H2OCH3CH2﹣OH+HR,现有如下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氯气,光照,X的结构简式为,Y的结构简式为;(2)写出反应3的方程式.考点:卤代烃简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根据烃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氯代烃能水解生成醇,醇能氧化生成醛或酮;解答:解:环戊烷在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环戊烷,氯环戊烷能水解生成环戊醇,环戊醇能氧化生成环戊酮,方程式为:;故答案为:(1)氯气,光照;(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以及转化,难度不大,注意官能团性质的掌握.14.C3H7Cl的结构有两种,分别为CH3CH2CH2Cl和(1)CH3CH2CH2Cl和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l+NaOHCH3CH2CH2OH+NaCl ,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和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H2=CH﹣CH3+NaCl+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考点:卤代烃简介;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根据氯代烃在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水来书写方程式;根据氯代烃在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反生成烯烃和氯化氢来书写方程式.解答:解:(1)氯代烃在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水,CHCH2CH2Cl和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3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l+NaOHCH3CH2CH2OH+NaCl,故答案为:CH3CH2CH2Cl+NaOHCH3CH2CH2OH+NaCl;取代反应;(2)氯代烃在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反生成烯烃和氯化氢,和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CH2=CH﹣CH3++NaCl+H2O;故答案为:+NaOHCH2=CH﹣CH3+NaCl+H2O;消去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氯代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根据官能团的转化判断反应类型,难度中等.1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1)制取氯乙烷(CH3CH2Cl)的最好的方法是 D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C、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2)写出所选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Cl→CH3CH2Cl .该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3)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氯乙烷的沸点低,易挥发,挥发时吸收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考点:卤代烃简介.专题:有机反应.分析:(1)根据反应产物及“原子经济”的理念分析,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的利用率为100%;(2)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3)氯乙烷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解答:解:(1)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CH3+Cl2→CH3CH2Cl+HCl,该反应有杂质HCl生成,所以不符合3原子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CH2=CH2+Cl2→CH2ClCH2Cl,产物是二氯乙烷不是氯乙烷,故B错误.C、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不到氯乙烷,故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代烃精选题及其解1.写出一溴代丁烯的各种构型异构体、将其命名、并从结构上加以归类。
解:(提示:本题用来练习命名、分类等。
)先写出丁烯的各种构型异构体,既 有如下四种。
化合物1各个碳上的氢原子均不相同,分别被溴取代后得化合物5、6、7和 8。
化合物6有一手性碳原子,可写出一对对映体。
化合物8中碳碳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分别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可写出两个顺反异构体(请同学自己写出)。
在5、6、7和8中,5为卤代烯烃、6为烯丙式卤代烃、7和8为乙烯式卤代烃(余下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2.用反应式分别表示正丁基溴、α-溴代乙苯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指出主要反应的类型。
NaOH(水) (2) KOH(醇) (3)镁,乙醚; 然后加入乙炔 (4) NaI/丙酮 (5) NH 3 (6) NaCN (7) AgNO 3,醇 (8) 丙炔钠解:(括号内的解释为提示内容)(1) 正丁醇;水解反应,S N 2。
(2) 1-丁烯;消除反应(强碱性条件,氢氧化钾醇溶液的碱性比氢氧化钾水溶液的碱性强得多)。
(3) 乙炔基溴化镁;氢交换反应(先生成正丁基溴化镁,乙炔的酸性相对较大,和正丁基溴化镁发生氢交换,本反应是制备炔基溴化镁的一种方法)。
(4) 正丁基碘;S N 2(NaI 溶于丙酮,NaBr 不溶于丙酮,生成溴化钠是反应的驱动力)。
(5) 溴化正丁铵;S N 2 。
(6) CH 3(CH 2)2CH 2CN ;S N 2。
(7) CH 3(CH 2)2CH 2NO 3;S N 1(生成不容于醇的溴化银是反应的驱动力)。
(8) 2-庚炔;S N 2 (偶联反应)。
2C CH 2CH CH 2H 3CCH 2CBrCH 2H 3C CHBr CH CH 2H 3CCH 2CH CHBr5678H 3CCH 2CH CH 2C CCH 3HH 3C H CC 3HHH 3CC C 3CH 3H H1234α-溴代乙苯的反应请同学自己写出。
3.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4ClCHClCH 3+ H 2ONaHCO (1)(2) HOCH 2CH 2CH 2Cl + HBr(3) HOCH 2CH 2Cl + KI(CH 3)2CO(4)ClBr+ Mg252+ NBS4(5)(6)CH 3+ HCOH + HClZnCl 2(7)CH CH 2ClCHBrKCN(8) CH 3C CH + CH 3MgI5解(括号内的解释为提示内容):(1) 1-对氯苯基乙醇(亲核取代,苄基氯活泼; 苯基氯不活泼。
)。
(2) 3-氯-1-溴丙烷(亲核取代,和氢溴酸反应时,羟基质子化后使碳氧键易于异裂。
该反应是从伯醇制备伯卤代烃的一种方法。
)(3)参见2题中(4)的解。
(4) 对氯苯基溴化镁。
(5) 3-溴环己烯(NBS 为溴化剂,可使烯烃发生α-溴代反应。
)(6) 对甲基苄基氯(氯甲基化反应,是向具有推电子基的芳环上引入氯甲基的一种方法。
实质为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可以认为甲醛和氯化氢反应先生成羟甲基正离子,氯化锌为催化剂。
芳环上为间位定位基时反应难以进行乃至不反应。
可用其他的醛代替甲醛;用溴化氢或碘化氢代替氯化氢发生反应,因此又可称其为卤烷基化反应)(7) 1- (邻-氰甲基苯基)-2-溴乙烯(亲核取代,产物为氰基将氯原子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
虽然烃基相类似时,活性为 RBr>RCl ,但苄卤比烯卤要活泼的多,本题主要体现了烃基的影响)(8) 丙炔基碘化镁(参见2题的(3)解),此反应为生成炔基卤化镁的重要方法)(9) A 为1,2-二溴-1-甲基环己烷(加成反应),B 为2-甲基-1,3-环己二烯(消除反应)。
B 和顺丁烯二酸酐发生D-A 环加成反应生成产物C ,见下式:CH 3+ Br(9)(10)CH 3BrBNaOH,C 2H 5OHOO OMg 2 AC 2H 5OHB + CBCl 2/hvA(11) (CH 3)2HC NO 2 + Br2Ph 2CuLiCBNBSA24(12) CH 3CH 2CH 2CH 2OH(10) A 为对甲基苯基溴化镁,B 为甲苯,C 为乙氧基溴化镁。
(11)6(12)(正丁醇和硫酸反应,羟基质子化后脱水。
生成的正丁基碳正离子不稳定,重排成仲丁基碳正离子(伯醇在酸催化下脱水极易发生重排),仲丁基碳正离子脱去质子生成2-丁烯A 。
化合物B 和二苯基铜锂反应生成偶联产物C 。
烷基铜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合成试剂,和卤代烃的偶联反应是连结碳碳键的重要方法.4.推测下列亲核取代反应主要按S N 1还是按S N 2历程进行。
解:(括号内的解释为提示或进一步的说明):(1) S N 2(甲基的体积最小,加之碘是非常好的离去基团,有利于S N 2)CH 3O O O+B3CB(CH 3)2NO 2 BrClCl 2/hv(CH 3)2HCNO 2 Br(CH 3)2HCNO 2 + Br 2FeAPh 2C BNBSA 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CHCH 3CH 3CH CHCH 2BrCH 3CH CHCH 2Ph (1) HO - + CH 3I (2) NH 3 + CH 3CH 2I CH 3OH + I - CH 3CH 2NH 3 + I -(3) (CH 3)3CCl + CH 3OH (CH 3)3COCH 3 + HClCH 2I(4)+ NaCN CH 2CN+ NaI(5) (CH 3)2CHBr + H 2O(CH 3)2CHOH + HBr(6) CH 3OHCH CH 3 + CH 3ONaCH 3CH 3O(2) S N 2(乙基的体积小,氨的亲核性强)(3) S N 1(生成稳定的叔丁基碳正离子有利于S N 1。
叔丁基的体积大,不利于亲核试剂从碳氯键的背向进攻,不利于S N 2。
应该指出的是,该反应进行的极慢,可用来研究反应历程;但不具备制备意义。
此外,叔卤代烷易发生消除反应。
例如,叔丁基溴和氰负离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异丁烯而不是叔戊月青,这是由于在这样的反应中氰负离子主要起缚酸剂的作用。
)(4) S N 2(氰负离子的亲核性强,有利于S N 2。
虽然环戊基的体积较大,但该碘代烃仍为伯卤代烃。
此外,碳骨架的改变(重排)是按S N 1历程反应的一个特征,该反应未发生重排。
)7(5) S N 1(水的极性大,亲核性较弱,可对按S N 1进行反应的过渡态产生稳定化作用。
)(6) S N 2(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又称邻基参与。
因亲核中心和亲电中心同处一个分子内,这类反应和一般谈到的分子间的S N 2反应有所不同。
从立体化学的角度看,亲电中心发生了构型改变;但从反应分子数上看,不能排除单分子反应的情况。
)5.3-溴-1-戊烯与C 2H 5ONa 在乙醇中的反应速率取决于[RBr]和[C 2H 5O -],产物是3-乙氧基-1-戊烯A ;但当它与C 2H 5OH 反应时,反应速度只与[RBr]有关。
除了生成3-乙氧基-1-戊烯A ,还生成1-乙氧基-2-戊烯B ,请解释反应结果。
解:速率取决于[RBr]和[C 2H 5O -]说明是双分子反应,是S N 2反应的特点。
反应物属烯丙基溴类化合物,既易按S N 2历程反应,亦易按S N 1历程反应。
到底按哪种历程还需对反应条件加以分析。
C 2H 5ONa 在乙醇中意既亲核试剂为C 2H 5O -,其亲核性比乙醇大得多,有利于S N 2。
反应速度只与[RBr]有关,是S N 1反应的特点。
反应物与C 2H 5OH 反应时,乙醇的亲核性较弱,不利于S N 2;反应物属烯丙基溴类化合物,易于离解成碳正离子C ,碳正离子C 是一缺电子P Π共轭体系,碳正离子C 和碳正离子D 间迅速转化。
乙醇和碳正离子C 结合生成化合物A ;和碳正离子D 结合生成化合物B 。
6.由丙烯为原料(其他有机或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下列化合物:(1) 2,2-二溴丙烷;(2) 1,3-二氯-2-丙醇; (3) 2,3-二溴丙醇;(4 ) 3-碘-1-丙烯(烯丙基碘) ;(5) 2-氘丙烷CH 3CH 2CH CH CH 23CH 3CH 2CH CH CH 23ABCH 3CH 22CH 3CH 22CD解(括号内的解释为提示或进一步的说明):8〔生成的1-溴丙烯(烯卤)不活泼,进一步脱溴化氢时需使用更强的碱如氨基钠(或用KOH/EtOH 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7.由苯为原料(其他有机或无机试剂可任选)合成下列化合物: (1)苯乙月青;(2) 1,2-二氯苯乙烷; (3) 苄基乙基醚;(4) β-对溴苯丙月青; (5) 二苯基铜锂 解:(1) H 3CCH CH Br 2/CCl 4H 3C CH CH 2KOH/C 2H 5OH H 3CCH CH 2Br 2H 3CC CHH 3CC CH 2BrHBrH 3C C CH 3BrBr(2) H 3C CH CH 2oClH 2C CH CH 22 ClH 2C CH CH 2Cl2C CH CH H 2C CH CH 2Br BrOH 22CH CH 2(3) H 3C CH CH 2(4) H 3C CH CH NBS2C CH CH 2CH CH 2H 3CCH CH 2HClH 3C CH CH 3Cl Mg 2i-C 3H 7MgClD 2OH 3CCH CH 3D(5)98.分子式为C 4H 8的化合物(A),加溴后的产物用NaOH/乙醇处理,生成C 4H 6(B),(B)能使溴水退色并能与AgNO 3的氨溶液生成沉淀,写出(A)和(B)的结构及相应的反应式。
+ HCOH + HBrZnClCH 2BrNaCNCH 2CN(1)+ C 2H 5Br AlCl 3CH 2CH 3NBS3BrKOH/C H OHCH CH 2CHClCH 2CL2(2)(3)CH 2OC 2H 5NaOC 25CH 2Br 2+ HCHO + HBr(4)+ Br 2FeMgBrOOH Br 2/FeBrBrHBrOHBr CNBr(5)+ Br 2FePhLi (Ph)2CuLi解(括号内的解释为提示或进一步的说明):化合物(B)C 4H 6能使溴水退色并能与AgNO 3的氨溶液生成沉淀说明(B)为炔烃并为端炔,因此只可能是丁炔。
由此可推测(A)为1-丁烯,反应式如下:(1,2-二溴丁烷与NaOH/乙醇的反应为消除溴化氢的反应。
先消除一分子溴化 10氢生成1-溴-1-丁烯,1-溴-1-丁烯为烯卤,不活泼,再消除另一分子溴化氢时需使用强碱如NaNH 2或在加热的条件下与NaOH/乙醇作用。
)9.某烃C 3H 6(A)在低温时与氯作用生成C 3H 6Cl 2(B),在高温时则生成C 3H 5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