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电子层数B .质子数C .中子数D .核外电子数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3.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A .2S表示2个硫元素B .O3表示3个氧原子C .3Fe2+表示3个铁离子D .氦气的化学式是He4.水结成冰是由于()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水分子变小了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D.氯原子和钠原子分别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6.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7.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
该元素已获正式名称“Ununseptium”,元素符号为Uus。
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原子。
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17 B.174 C.291 D.4088、在1个H2SO4分子和1个H3PO4分子中,不正确的是()A.氧的质量分数一样B.氧原子个数一样多C.其相对分子质量一样D.硫元素和磷元素的个数一样多9.关于氧分子和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B.氧分子大,氧原子小C.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10. 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
九年级化学 第3单元 《构成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满分50分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案号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银AGB、铜CuC、锌ZnD、硅Si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A、中子B、电子C、原子D、原子核3、《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是A、质子数、中子数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4、下列关于Fe, 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结合其他原子的个数相同B、它们的质子数不同C、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5、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6、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A、碘原子B、碘离子C、碘元素D、碘分子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不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实现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
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原子个数9、 2003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③改善酱油的味道④增加黑色素⑤减少厨房污染物⑥提高人们健康水平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⑥10、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1个重水分子由2个重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D、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11、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位号一、选择题:(本题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硅 B.铁 C.铝 D.汞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4.对于K和K+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C.核外电子数相同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D.7.有关分子的叙述: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③④⑤D ③8.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9.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A 分子的种类数B 原子的种类数C 元素的种类数D 存在的状态10.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
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D.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原子构成11.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的钛、铁、铀……指的是()A.原子B.单质C.分子D.元素12.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X=3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2.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3.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原子不能再分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4.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5.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7.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3个电子层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C.镁为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11.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4.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A.道尔顿 B.拉瓦锡C.侯德榜 D.门捷列夫15.为纪念Dmitri Mendeleev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单元测试卷(全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原子之间没间隔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因为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D.离子、质子、电子都是带电的粒子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4.下列化学用语中,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FeB.3NeC.2N2O5D.NH+45.下列符号所示的粒子中,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Cl2B.ClC.Cl-D.ClO-36.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B.氯化钠分子是由Na+和Cl-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也可以是离子D.NH3由一个氮元素和三个氢元素组成7.钛是一种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的金属,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B.钛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C.钛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钛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8.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B.N2——氮气C.2H2O——2个水分子D.Mg2+——镁离子9.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图是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钪的元素符号为Sc B.钪原子的质子数为21C.钪原子的中子数为21D.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3.蔬菜中含有钙、钾、镁、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机盐,其中钙、钾、镁、钠指的是A.元素B.离子C.原子D.分子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了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温度计中的汞柱随温度改变而升降温度改变,原子间间隔改变A.A B.B C.C D.D5.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核电荷数是55C.位于第六周期D.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6.兔兔同学总结了物质、元素及构成粒子的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不同元素的两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不相同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7.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的金属,下图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8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C.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8.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4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过氧化氢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C.净化后的空气D.天然水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 果汁C. 冰水混合物D. 食醋3.下图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5.走进玫瑰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人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6.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空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7.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质子8.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B. C. D.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大10.下列对如图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A.烧杯C溶液变红,烧杯B溶液不变色B.该实验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C.氨分子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 该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1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C.质子数一定不等于中子数D.一般来说,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12. 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2 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5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子核是 (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硅 B .铁 C .铝 D .汞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4.对于K 和K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同一种元素 B .属于同一种粒子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 ( )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中子数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B. C. D. 7.有关分子的叙述: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③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⑤ D ③ 8.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9.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 ) A 分子的种类数 B 原子的种类数 C 元素的种类数 D 存在的状态 10.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 12H 19ON 2Cl 3。
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原子构成
11.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的钛、铁、铀……指的是 ( )
A.原子
B.单质
C.分子
D.元素
12.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13.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C .酒精挥发—分子间距增大
D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14.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 、C B 、O C 、2C D 、CO
15.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
B 、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相对稳定结构
C 、氯化钠就是两种化合物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D 、生成的氯化钠多出了一个电子 16.
如上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
A 、HClO
B 、O 3
C 、NO 2—
D 、H 2O
17.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 A .115 B .49 C .66 D .164 18.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52分)
19.A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_____离子,属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 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该离子带
+11 +16 +10 +13
+13
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______个电子。
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_____________。
20.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钠元素⑵三个磷原子⑷氮气⑸两个氧分子
⑹2个钙离子_______(7) 氨气(8)氧化镁_________两个氯离子
21.元素种类并不多,目前已经发现的只有一百余种,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000多万种,这是因为有限的几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
比如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的物质就非常多。
比如H2,Na2O。
还可以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出至少三种物质)22色无味的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气体B和C。
D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在C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⑴写出A分解成B和C和文字表达式;
⑵写出D和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
(4)表示阳离子的有;(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24
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由右图所获得的信息。
⑴⑵
⑶⑷
2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26 宏观上看,混合物是由组成的,纯净物是由组成的;从微观上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构成的,纯净物是由构成的。
2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X表示,该粒子有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关系非常密切。
(2)当X-Y=10,该粒子内为(填类别)
(3)当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
(4)当Y=1的中性原子与Y=7的中性原子化合时,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
28.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与木炭的组成元素相同),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
A元素的单质是,它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符号是:B 、C 、D ;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9.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A B C D E
+x
8
+X 2 Y
第 2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