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情趣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 音乐教育必须走出单纯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误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在实施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有意义的艺术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变“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音乐教育学生创新能力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又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欣赏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如果教师能有意识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教授学生欣赏音乐,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民族特征、创作特点等有所了解,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细心倾听,细致地体会作品表现的情感,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地理解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通过聆听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艺术的美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肩负着不可替代的美育任务。

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领略音乐艺术的形象美、意境美、旋律美,使学生的情操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升华。

那么音乐是如何通过概括性的感情媒介来打动学生的呢?可以说,这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主观联想和丰富想象来实现的。

学生欣赏音乐中概括性的感情使学生联想到自己以往现实生活中的情与景,并由此而获得种种审美享受。

如:在欣赏课中,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赞美美丽富饶的家乡,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歌唱改革开放等作品,都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高尚品德。

如欣赏《春节序曲》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又如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启发学生做生活的强者,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学生坚韧的心理素质。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美育,能使学生不断感受、理解和创造中得到心灵陶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音乐课堂小结

音乐课堂小结

音乐课堂小结一、引言音乐课堂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我们的音乐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现将本学期音乐课堂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2.1 教学内容本学期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乐理:介绍音乐基础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声乐训练: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器乐演奏: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欣赏:欣赏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 教学目标本学期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创新思维的激发: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中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文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3.1 教学方法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学期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式学习: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

个性化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成果与反思4.1 教学成果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激发,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学生文化素养的增强:学生对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

谈音乐欣赏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音乐欣赏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音乐欣赏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袁琳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第03期【摘要】音乐欣赏课的作用就在于聆听音乐,表现音乐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生;欣赏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欣赏课;兴趣【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20-01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开展创新学习,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人,已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项紧迫的任务,音乐教学更应适应新的潮流,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像力,现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新音乐理念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能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进而发展学生音乐想像力和创造力。

纵观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上始终以教师为中心,重教师讲解,重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能力的培养,这种旧模式评价单一、单纯以考试成绩论优势,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受到压抑,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教师创新机制和环境,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就要求教师博采众长,精通现代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惟书、不惟上、大胆教学、勇于实践,明确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主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素质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载体,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音乐模式,不断提高技能技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变创新为动力,上好上活音乐欣赏课。

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教案

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教案

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教案教案: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运用音乐创新思维,提高其音乐创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音乐创新的意义与价值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4.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热情三、教学过程1. 音乐创新的意义与价值音乐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创新性的音乐元素组合以及独特的音乐思维,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和原创性的音乐作品。

学生在培养音乐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讲解音乐创新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1)培养开放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和思维跳跃,培养他们对音乐创作的无限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鼓励多样性表达: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音乐曲风、节奏和乐器组合,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3)提供多元化的音乐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素材,如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各种乐器的演奏示范等,激发学生的灵感并拓宽他们的音乐创作思路。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1)培养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并启发他们从中获取表达灵感。

(2)加强声音与肢体表达训练:通过声音和肢体的表达训练,提高学生音乐表演的韵律感和表达力,加强学生对音乐表达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组织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合奏、即兴演奏和歌唱等实践活动,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4.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热情(1)开展创作启发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启发活动,如绘画课堂音乐欣赏、文字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兴趣。

(2)提供创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作平台,如学校音乐节、校园合唱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作品。

创新中学生音乐课教学方案提升审美素养与能力

创新中学生音乐课教学方案提升审美素养与能力

创新中学生音乐课教学方案提升审美素养与能力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体验的载体。

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音乐课教学方案的创新对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音乐课教学方案,培养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一、音乐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音乐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提升中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创新的音乐课教学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的魅力。

其次,音乐课教学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音乐不仅仅是听的,更是一种可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乐器演奏和舞蹈等形式的表演,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表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最后,音乐课教学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创作简短的乐曲等。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音乐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的音乐课教学方法是提升中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创新的音乐课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造生动的音乐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会,让他们亲身参与音乐作品的演奏和鉴赏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创
造力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系统的乐理知识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基础元素和音乐的结构,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 乐理基础知识:通过讲授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如音高、音长、音强等,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2. 音乐鉴赏: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和对美的追求。

3. 创作教学:通过教授简单的作曲技巧和编曲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4. 乐器教学:教授学生一种或多种乐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表现方式。

三、教学安排
1. 第一周:介绍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高、音长、音强等。

2. 第二周至第四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3. 第五周至第八周:教授简单的作曲技巧和编曲方法,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4.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进行乐器教学,教授学生一种或多种乐器。

5.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创作成果:评估学生的创作成果,包括创作的音乐作品和演奏的乐器表现。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潜力 ,丰富了情趣 ,培养了创 新能力, 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 成和个性 的塑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 响。真 正体现 主导与主体 之间. 主体与主体之 间的思维与创造 情感与情 感 之间的交流与碰 撞 ,体 现 了新课 标以 “ 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 动、生生互动 的原则 。进而在 唱游学 习过程中 ,培养他们高 尚品 格启 发创新思维 , 拉近教师与学生. 书本与实践的距离, 从唱游学习 活动中去发现 美、认识美 ,感受美 ,表现美 ,以美塑形 。
二、从 歌曲中感知美
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 “ 歌声是太 阳, 没有歌声的生活就象没 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 白,淡化”。学习唱歌和歌 曲欣赏是学校 音 乐教育 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学 习者情 感的表达 ,灵魂的体 现。当学生对其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 ,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 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浸透他们的心脾。 如歌曲欣 赏教材 中 《 我爱你 ,中国》 ,其歌词运用叠句 、排 比等手法 ,对祖国的森林山川、舂苗秋果 、田园庄稼等作 了形 象 的描绘和细腻 的刻划 ,且词 句清新 秀丽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 力。字句问展现 出一 幅祖国大 好河山的; 丽 画卷 ,把 “ l 士 我爱你 , 中国”的主题 引向深化 。歌 曲的旋律跌宕起伏 , 曲珠联壁合 , 词 相互辉映,仿佛把人f  ̄入百 灵乌凌 空俯瞰 中国大地而 引颈高歌 fl ] 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 ,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 ,他们被歌曲 优美的旋律和 多媒体课件生动 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 引,难怪 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 ,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 壮 丽画卷 ,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 国主义情感。 其 次在 《 国歌》的学唱和欣赏 中,学生知道它是 中华民族形象的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者:李俊莉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48期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审美情趣。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利用现代多种教学手段。

达到课堂气氛活跃。

愉悦学生身心。

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我就对于新课标后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从音乐课程价值体现的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一、在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应优化音乐课堂中的整个审美情趣。

音乐的审美情趣,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音乐的问题。

一个学生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不喜欢那种音乐,和学生的家庭、经历、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关系。

首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趣味,进而更深一层地通过音乐教学,把健康、纯正、明确、自然,对人类社会有意的音乐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新课标下的音乐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是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知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基础。

二、重视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此也愿为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务。

1.转换教学角色,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比如原来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 以音乐课 堂教 学引起 了广大高等 院校 的高度重视 。大多数学校都建立 了多媒体音乐教室 、 电子钢琴室 、 专业的钢琴房 、 舞蹈房等 。配 备了现代化的教学仪器 , : 如 投影仪 、 节拍器 、 D机等。 已成 C 这
为新 时代音乐教育发展 的不可缺少 的辅助教学手段 。即更新
了传统 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 也使教学 内容更加趣 味化 。 最
重要 的是使抽象 的音乐理论教学变 的更加真实生动 ,活跃 了
学生的音乐思维 , 同时更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三、 突出课外活动的艺术特 色
学生 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 的继续和延伸 。这
些活动一定要有计划 有秩序地进行 。在活动形式上主要有卡 拉O K赛 、 班集体的歌 咏比赛 、 基本功汇报表演 、 新年联欢晚会 等。内容 上要求 丰富多彩 、 健康 向上 ; 形式上要求设计新颖 、 独
声 乐 舞 蹈
文 艺 生 活 LT AT E IE IER UR LF
2 1—1 02 O
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情趣与创新思维 的培养
梁 秀格
( 台学院 , 邢 河北 邢 台 0 40 ) 50 1
摘 要: 通过音 乐课 堂教 学可 以培养学生的音 乐感受力、 审美能力和创新 能力。 无论是音乐理论研 究、 能表 技 演 、 曲创作还是欣 赏, 离不开音乐课 堂教 学活动 。可见 , 歌 都 音乐课 堂教 学对学生审美意识 的发展和 审美情
我 国九年 义务 教育全 日制 音乐 课程标 准 中 明确 指 出 :
“ 通过音乐课 堂教学可 以培养学生 的音乐感受力 , 审美 能力 和
( ) 二 启发 式 与 交流 式 结 合
由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程度不同以及 音乐艺术 的 自 由性 , 给人们在理解音乐时提供 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当让学 生在聆听音乐作品时 , 当给予启发 和引导 , 适 让他们产生想象 的知识和体验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再创 力有更好 的促进作 用。
低估 的作用 。 我们都知道音乐 课堂教学是实 施素质教育 的主要渠道 。 无论是音乐理论研究 、 能表演 、 技 歌乐课堂教学 的成功与否 , 主要表现在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及实践活动上。那 么 ,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 中 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 和创新思维呢?
使学生 自己就 可进 行节 目的排 练 、 指挥 、 舞蹈 动作 的编 排等。 这些有意 义的课外活动使学 生得到 了充分 的锻炼与实 践 , 也 充分表现 了他们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 总之 , 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 促进
二、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为了使 音乐课 堂教学取得较好 的效果 ,必须采用灵活多 样的教学方法 。 ( ) 一 讲授 法与 实践法相 结合
特的各种艺术 创新 活动 ,由学生会文艺部组织合唱 队、小乐
掌握一定 的钢琴演奏技巧也是 学习音乐者必须 具备 的技 能 ; 视唱练耳可 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识谱 、 掌握音高的能力 ; 舞蹈训
练可以练习学生的肢 体协 调能力 ;音乐鉴赏主要训练学生 的
记谱 与听觉 能力 。
队 、 队等 , 生为主体 , 舞蹈 以学 由我们专业音乐教师辅导 , 这样
趣的提 高, 学生的创造 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起 着不可低估 的作 用。 以及 关键词 : 堂教 学; 课 审美情趣 ;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6 1 J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 5 1 (0 )2 0 — 1 1 0 — 3 2 1 0 — 1 2 0 2 2 3
的 。所以我就一边讲解概念 , 一边在钢琴上弹奏音程 , 并加 以
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和教 学模式 , 把多元化 的教学理论 和现代 化理念灵活运用于音乐课 堂教学 中 ,从 而达到在音乐课 堂教
示范唱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与比较 , 听觉上 明确大三度与 学中培养学生 的音乐审美情趣与创新思维的 目的。 从 小三度 、纯 四度与纯五度等音 程的音高关 系。对 于技能性科 目, : 如 声乐 、 器乐 、 合唱指挥等 , 我们在讲授 了理 论的同时 , 必 须让学生结 合音 乐实践 , 专心去唱 、 去弹 、 去体会 , 在弹唱训练 的同时理论 的理解也会加深 , 不会变成空洞的“ 纸上谈兵 ” 。
( ) 三 数字化与高科技教 学设备相结合
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 中应激发学生学 习音乐的兴趣 , 选择丰 富多彩 的教学 内容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 用多种形 式引
见解 。” 可见 , 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和审美情
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特的感 受和 并让他们展开讨论 。我们教师要将 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与学生 趣 的提高 ,以及学生 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不可 造 的过程 。这对于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能
学生为主体的 音乐课堂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比如 : 在讲 音乐课 堂教学 的实效性 。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 ,
我们音乐教师也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 打 音程的度数与音数的概念 时 , 如果只靠简单的讲 解 , 说音程就 优势。同时 , 是两音之间的音高距 离 , 要从 听觉上辨别 ,学生是很难理解

教学内容要 丰富多彩
我们音 乐教 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特点 的丰富多彩的教学 内 容。在音乐课程设置方 面 , 要开设音乐基础理论 、 声乐演唱 、 钢
琴演奏技能 、 视唱练耳 、 舞蹈训练 、 中外音乐鉴赏等课程 。 音乐 基础理论是学习音乐 的必修课 , 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 才 能顺利进入音乐这门多彩 的艺术世界 ;声乐演唱要掌握基本 的发声技巧 , 掌握 民族 唱法 、 美声唱法 以及 通俗唱法 的区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