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历年结辩辩词大全
专才比通才更吃的开 黄执中总结呈辞

黄执中结辩大家好!我先回答对方结辩最后的几句话,他刚才一直丢了很多个为什么。
说为什么经济学家跟一个环保学家要争论?为什么一个伦理学家跟一个科学家要争论? ---- 这个不是很好的吗?如果今天我们是个通才,那一个通才,在我们内心中,我会一点点,会一部分的经济学,会一个部分的环保学。
我如果会一个部分的伦理学,跟会一个部分的科学 ---- 那这样子的话,我的争论有价值吗?其实专才,我们本身就是因为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所以我们很多的工作以前一个人可以负责的,现在一个人负责不了了,你看看这个摄影棚就知道了,一个人负责不了。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工作切开来,每一个人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
因为人很可怜,因为人很可怜。
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心力,我们的才情,都是那么那么的有限,所以我们势必要在配制我们能力的时候要面临一个选择,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都会面临一个选择,就是我要往哪走?我要选择忍住,割舍掉许多其它知识的诱惑,往一个领域上,想办法攀登它的高峰。
还是选择我在很多领域上,我都先拿到中间的知识?我们要做抉择的。
有一种人他很幸运,他没有必要做这种抉择。
对方辩友一直在提的像爱因斯坦很多的天才,他们的能力比我们高很多。
我们常人一辈子究其一生要在一个领域当中达到一个所谓的专才都不一定能够,有很多人一辈子考不上医生的。
可是对他们而言,他这个不是选择,他可以又是接杰出的音乐家,又是杰出的物理学家或者又是杰出的医生。
对他而言不造成选择,可这种人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因为我们今天的辩论,如果说要有什么价值,本来就是给在座的各位,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他在人生学习的过程当中,他面临到了这个要往专才走,往通才走的抉择。
我们要告诉他,往哪走比较好。
对方辩友你一直也承认了,这个社会分割的越来越专精。
要在一个环节上做得好,非常非常地难。
一个 19 岁开始学控音,学到 53 岁。
我们在问他说,那你是不是最好的?他笑笑,摇摇头,他不敢说是最好的。
【推荐】黄执中演讲稿-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黄执中演讲稿篇一:四辩稿1大家好!有一句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为什么?是因为啊,书生只会讲理论,我们大家在这边讲来讲去,其实我们坐在这边没有办法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
所以很多以前的人都讲书生之见呐没有用,讲来讲去都是空话。
可是呢,其实空话还是有用,因为在辩论的过程当中,虽然我们都是讲理论,我们不可能双方突然背了个工具就出去帮忙种草锄菜之类的。
可是呢,提倡一个价值,提倡一个正确的价值,对这个社会是有用的,因为价值是行为的引导。
提倡一个正确的价值有助于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事实上难以解决的问题。
好,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辩论这个题目,它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一个正确的价值,寻找一个对在座有益,对电视机前面有益,对所以听过这场辩论朋友有益的价值。
我们就要想想看,什么叫做有益的价值?我想任何一个值得宣导,值得被接受的价值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这个价值不能违背我们的人情。
如果今天有一套价值它宣扬的是说,说一个人可以无父无母,它宣扬的说法的一个人可以背叛朋友,只要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这个价值就算它再怎么口若悬河,我们还是不能够接受的。
甚至这个价值就算它再怎么口若悬河,也必须要再培养出另一批比它更口若悬河的人来击倒它!为什么?因为我们要捍卫正确的价值。
我们不能容许违背人基本信仰的价值。
第二个,任何的价值它的目的都是在指导行为。
所以任何的价值它可以用还是不可以用,要看它放在行为的指导上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还是真的被人家笑一句,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们来看看今天吧,我们今天为什么提倡环保要以人为本呢?是因为我们了解到一个问题----我们讨论“本”的概念的时候都是在冲突当中才要讨论“本”的概念。
如果人与人,人与自然可以完全不发生冲突。
每一个人都可以衣食无忧,穿得暖,吃得饱,同时又是鸟语花香----这个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用辩论这个问题。
黄执中最新辩词

拥有不是失去的开始大家好,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逻辑的问题。
OK,其实我们今天一开始有一个小误解,他说我们让他论证拥有是失去的唯一原因或是最早开端,其实不是,相反的,我们正因为它不是,我们才会用归谬,说它不可能是,那对方辩友既然也认为不是,那就OK了。
因为任何失去这件事的发生本来就有很多原因,每一个原因加在一起才会失去,所以不会有哪一个原因是唯一原因,也不会有哪一个原因是最早开端,因为任何一个原因的前面都还有原因,人的生活,人的一切事件的发生,本来就是一长串剪不断的因果链,那个因果链可以一直往前串,也可以一直往后延,所以当我说是什么原因造成你输比赛的时候,其实我不是让你去找那个因果链的最开端,因为你不可能找到这个最开端,你一定是从人为的意志,从这一大串因果链当中剪了你认为重要的那一段,然后说我为什么输比赛,比如说:我输比赛必然有一个原因是我不够强,也必然有一个原因是对方比我强,这两个总有一个,对不对?也必然有一个原因叫做我来参赛,所以呢,我现在做的这个行为要归因哦,归咎于某一个原因,归因是人的行为,不是自然的行为,在科学当中原因没有什么是什么造成,比如说燃烧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达到燃点。
请问哪一个原因是主要原因?科学才不会分主要原因,这三个都要达到才行,只有人类才会说,为什么失火?因为他纵火,不会有人说因为有大楼,这看起来很奇怪的,对不对?所以你为什么输比赛,我可以归因于我不够强,也可以归因于对手值得敬佩,也可以归因于我来参赛,而我们认为归因于我来参赛虽然是一个不会错的归因,可是也是一个没意义的归因,懂我的意思嘛?因为归因于这件事情毫无用处啊!为什么会有911?你可以归因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可以归因于极端的恐怖主义,你也可以归因于世贸大楼在那里,因为那没有意义啊!用这种方法来面对世界,你完全无从检讨,无从砥砺,甚至于无从责怪!因为没有意义,这是一个不会错却很虚无的一句话,不会错的话不会有意义,所以我们才会说,拥有你不能是,不是它不是,而是你不能是失去的开端,你可以再找一个开端,认为你重要的开端,那样你的生活才会产生意义。
黄执中辩词160514

一个绝症的患者,他不是第一次听到鼓励,事实上他从得病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在听到鼓励,他一直都在听到鼓励的话,他是听到今天的。
什么样鼓励的话呢?你们都探过病。
我们怎么鼓励病人?你今天看起来气色好多了…加油没事的…医生说这个药有效…下周出来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吧…他听太多了,现在他是绝症末期了。
你要知道,对我而言,我不想听这个,我不想听你一直告诉我你有多舍不得我,我想听的是你会多么怀念我我想听的不是你不断告诉我,我有什么事情还没做,我想聊的是,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我这辈子已经完成了什么,我想听这个不要告诉我,没有我你们都不行,告诉我就算我走了,你们依然会好好过,不要告诉我说,你看孩子还没结婚,你怎么忍心走啊,他们没有你不行,他们没有你日子怎么过,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啊不,请让我安心宝贝,没事的,人都会死不在今天,也在某一天的,没事的你要知道,鼓励的话是非常带有社交色彩的,一旦你说出了鼓励的话,很多真心的话你就说不出来了我知道你来见我,很有可能是我们最后一面了,我知道你有很多话想给我说,可是你说出口的是没事的,等出院了,我们再去干嘛干嘛……可是这句话一出口之后,你原本在心里的话,你就说不出来了你知道吗?因为你总觉得会再见这些话堵住了你的嘴,很多话你就不会说,而这些话也堵住了我的嘴,因为你不说那些话,有些话我也不能说有没有看过这种安慰人的场景,我告诉你说,其实我……不要说这种丧气的话,你没事儿的,不要讲这些,我不想听可是我想说,我们来到人生,我们父女一场,我们夫妻一场,我有话想说,到这个地步我有话想说可是你只要安慰我,给我鼓励或打气,我们双方都说不出口鼓励的话是关闭真正沟通的话语当你走的时候,当你离开我的病房,我会希望你要自己也知道,这就是我们最后一面,请你把它当成我们最后一面的时候对我说,趁我还能听,趁我还能回应有多少人所谓的最后一面是看到弥留之际的亲人说,其实我有很多话想说他听不到了,你为什么要憋到最后一刻说,你之前说了什么?-----鼓励的话我们不怕走的,你懂吗?不要鼓励我说你要有勇气,我去的地方不需要鼓励,你们才需要勇气。
黄执中结辩辩词精选

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A组总决赛: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山大学)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世新大学)大家好,对方辩友刚刚最后一句话是“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是我们要想想看,如果我们从小到大,衣食总是足的,我们怎么知道,荣辱这种事情会在衣食不足的时候消失呢?我们是不是就因为我们历经过战乱,饱尝过饥饿,看到道德往往要借由物质的一些基础上才会出现,所以我们清醒到了,哦,原来不足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道德,所以我们要小心,我们智慧就增长了。
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聊过几个问题,我们今天谈到,唐三藏去取经,对方辩友一直在谈孙猴子,可是我们要了解,孙悟空为什么能有72变?他不也是被太上老君关在那个炼丹炉里头,练了半天,才成火眼金睛吗,他不也是去求仙求佛才学到的72变。
孙猴子当初蹦出来的时候,他就自满自足,他到现在为止,还是水帘洞的一个小猴王而已,怎么会成佛成仙呢?所以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对谁,逆境对我们而言,都是有成长的。
对方辩友认为,这场比赛是一种什么样的对决呢,他认为逆境是面对问题,面对困难,可是只有顺境才能克服问题,解决困难,因此他们,比我们价值上是更高的。
可是仔细想想可能又不对了,什么叫做在顺境当中能够解决问题,那是人家帮你解决问题呀!我在顺境当中,父母帮我解决衣食问题,老师帮我解决课业问题,同学帮我抄笔记,解决了可能会被老师点到名的问题。
在这样的顺境当中,我问题是解决了,可是我的解决吗,我这个人有成长吗?我也许学历越来越高,可能我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是我还是我,一拉开你的衣服跟学历,你还是一只猴子呀!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要了解,真正能够在逆境当中成长的动机是因为逆境当中勇于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当中,你由于没有顺境了,没有贵人了,没有机运了,你能够有的什么呢,两双拳头,两只脚,你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在这种过程当中,你如果成功了是你的成功,失败了,好歹你奋斗过一次嘛,这样的人生,不是比遇到贵人更值得我们欣赏吗?这样的人生不是不管成,不管败,好歹轰轰烈烈吗?如果今天我们在帝王家,从小养于深宫富人之手,就算有多大基业,这边有诸葛亮帮忙,那边有刘伯温妙算,底下这些一列开来,都是岳飞,要不然就是韩信的,这样当皇帝,你有成长吗?我不知道啊。
黄执中价值辩

A与B之间的比较——这是价值性辩论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像「现代社会男生更累/女生更累」、「企业用人应以才为先/以德为先」或「爱人比被爱/被爱比爱人更幸福」等,皆属此类。
既然要辩论「比较」,则可见被比较的两者间,并不存在同一个衡量标准(我们不会去辩论一公斤与十公斤孰重)。
而如何在「事实上不存在共通比较标准」的情况下,选择某一标准,并让此一标准从「其他可以得出不同结论的标准」中脱颖而出……是一门艺术。
什么艺术?「受身」的艺术!因为在不同情况下,A与B,坦白说,本来就各有各重要(否则大家就甭辩了)。
所以任何比较标准,无论你再怎么坚守,必然都会有例外,都会有其难以自圆其说之处。
当例外出现时,该怎么接招,怎么化解,是架构的大核心。
对此,马来西亚的队伍,习惯以攻代守;大陆队伍,习惯以走(走位)代守;台湾队伍,习惯以受代守……这是近年观察,往后不敢定论。
先看看孟子怎么处理这种攻防。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任国有个人问屋庐子(名连,孟子的弟子):「礼节和吃饭哪样重要?」曰:「礼重。
」屋庐子说:「礼节重要。
」「色与礼孰重?」那人又问:「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曰:「礼重。
」回答说:「礼节重要。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那人再问:「万一按照礼节去吃饭,就会吃不到饭而饿死;但不按照礼节,反而吃的到饭,那这时候,也一定要按照礼节行事吗?如果按照礼节(亲迎礼)娶亲,就会娶不到妻子;不按照礼节,反而娶的到妻子,那这时候,也一定要按照礼节行事吗?」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去,把问题告诉给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不度量原来基础的高低,只比较它们的末端,那么寸把长的木块也能使它高过高楼的尖顶(指在楼上举木)。
辩论赛经典四辩稿集锦

辩论赛经典四辩稿集锦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
对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一)世纪之战胡渐彪VS黄执中同场对辩的结辩词黄执中是反方结辩:公众人物不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应该表里不一)胡渐彪是正方结辩:公众人物应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不该表里不一)黄执中:我现在很坦白的说一件事情,马英九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因为他对外说他最爱的是台湾,可是其实他最爱的是老婆。
我们今天在谈表里不一,对方辩友告诉我人内心有邪恶,人当然有邪恶。
我告诉你,人的邪恶多的是。
从你小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小的时候我们都是表里如一的人,因为我们很简单。
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就是坏的,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拿到东西就我要,拿不到东西我就要哭。
我的喜怒哀乐,我做的不舒服,痛苦或者是对别人的不欣赏都会很明白的写在脸上,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责任,父母会容纳我们,老师会包容我们,我们没有责任。
可是你慢慢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觉这个世界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当你走出到你的家门,进到了社会之后你会发觉:不对!社会会要你对社会尽一些责任。
于是,你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当中,就像对方所说的,你会发觉到----有些话不能讲,有些事情不能做。
可是你要知道,你于是知道把自己心里的某些感觉藏起来。
诶,没有错。
好,我不喜欢黑人,可是我不行,我对外讲话我不能说这种话。
我对内的深处我觉得很嫉妒,可对外我要说他的得奖是很应该的。
我内心有愤怒,有仇恨,可是我没有说。
因为我知道,当我站在公众人物的那一霎那的时候,我讲话是要对全体负责的。
可是,今天这场辩论只是讨论一件事----就是我对内的这种感受,我是要承认它仍然存在还是我要告诉我自己,其实我都是假,这些东西我并不恨,我并不讨厌它,我并没有嫉妒,我没有,我没有。
后者很恐怖,我不太能够理解。
今天这场比赛对方辨友为什么会认为创业是这么这么不适合大学生做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大学生创业事一件如此弊大于利的一件事情呢?因为对方辨友把创业看的非常非常的严重,认为创业一种是人生极大的一个抉择,人生极大的一个投入。
(完整版)黄执中历年结辩词大全

辩题: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与弊世新大学四辩黄执中总结陈词大家好!有一个道理很简单:一件事情你把它看的越严重你就越害怕它的失败。
你把一件事看得越严重你就越恐惧它的失败。
它的失败对你承担的压力就越大,我的计算就越多,于是你就胆胆颤颤----这是很正常的。
今天这场比赛对方辨友为什么会认为创业是这么这么不适合大学生做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大学生创业事一件如此弊大于利的一件事情呢?因为对方辨友把创业看的非常非常的严重,认为创业一种是人生极大的一个抉择,人生极大的一个投入。
这种东西是跟你求学的另外一个目标是全然抵触的,或者说有可能抵触绝对是两者不可得兼的,或者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他把它看的太重了。
各位呀,一个学生考大学考不上,他觉得天都快要塌下来了,他50岁的时候会以为这是什么?一个人二十岁的时候失恋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要毁灭了,你以为他50岁的时候觉得这是什么?历练嘛,历练嘛!(掌声)如果我在二十岁谈恋爱先想着会不会成功,它会不会妨碍我的学习,她是不是值得我的专注?这个人以后是不是值得讨来做老婆,万一她红杏出墙了我怎么办?(笑声)现在先不要请她出去吃饭,万一她移情别恋了,那我不是在帮人家养老婆?我算这么多,人生过得有意思吗?(笑声,掌声)我们今天只是讨论一个简单的行为----一个大学生,他想要去创业,他不想放弃学业的同时他又想去创业。
他认为他已经准备充足了,他认为他有自信。
当然这个自信可能只是一个年青人的自信,他认为的充足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充足。
可是为什么浇他冷水呢?五十岁的人干吗熄灭二十岁人的火焰呢?等五十岁的时候再来回忆他二十岁的莽撞,这不是一种人生吗?而且,谁又知道这真的是莽撞还是一种深思熟虑呢?谁又知道这是得还是失呢?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二十岁的青春或者二十岁梦想呢?难道成败可以决定一切吗?我们认为讨论这个题目我们在讨论的是一个大学生在他认为他想去创业的时候,我们来怎么评价他的行为。
我们不知道他是成,也不知道他是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之战胡渐彪VS黄执中同场对辩的结辩词2008年7月17日世辩赛,娱乐赛黄执中是反方结辩:公众人物不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应该表里不一)胡渐彪是正方结辩:公众人物应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不该表里不一)黄执中:我现在很坦白的说一件事情,马英九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因为他对外说他最爱的是台湾,可是其实他最爱的是老婆。
我们今天在谈表里不一,对方辩友告诉我人内心有邪恶,人当然有邪恶。
我告诉你,人的邪恶多的是。
从你小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小的时候我们都是表里如一的人,因为我们很简单。
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就是坏的,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拿到东西就我要,拿不到东西我就要哭。
我的喜怒哀乐,我做的不舒服,痛苦或者是对别人的不欣赏都会很明白的写在脸上,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责任,父母会容纳我们,老师会包容我们,我们没有责任。
可是你慢慢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觉这个世界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当你走出到你的家门,进到了社会之后你会发觉:不对!社会会要你对社会尽一些责任。
于是,你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当中,就像对方所说的,你会发觉到----有些话不能讲,有些事情不能做。
可是你要知道,你于是知道把自己心里的某些感觉藏起来。
诶,没有错。
好,我不喜欢黑人,可是我不行,我对外讲话我不能说这种话。
我对内的深处我觉得很嫉妒,可对外我要说他的得奖是很应该的。
我内心有愤怒,有仇恨,可是我没有说。
因为我知道,当我站在公众人物的那一霎那的时候,我讲话是要对全体负责的。
可是,今天这场辩论只是讨论一件事----就是我对内的这种感受,我是要承认它仍然存在还是我要告诉我自己,其实我都是假,这些东西我并不恨,我并不讨厌它,我并没有嫉妒,我没有,我没有。
后者很恐怖,我不太能够理解。
你要知道,你今天这场处的这场比赛谈的是一个大原则---就是人的互相体谅。
人都是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在座各位都是。
你每天你做什么呢?在座的各位,你的每一笔私生活,每一个点滴你都知道,有很多东西不能给人家看----这是很正常的。
我们有些欲望不能给人家看,我们自己不会认为是很邪恶的----我们只是人,我们只是用文明包装起来的野兽。
可是当包装的时候我不会用对方的语气。
对方说包装的时候,他是嘲笑这个包装。
对我而言,我感谢我们人类还有这种包装。
我们愿意彼此包装自己,所以我们才能够很祥和的相处。
我如果不愿意包装,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把自己给format----就是把自己给格式化。
让我的内心深处都跟社会上要我做的一模一样----可是我不愿意!我为什么!?我为什么要牺牲我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如果有贪念,好,我知道,我不能够展露出来,可是我内心深处为什么不能仍然保持这种欲望?我如果真的有让我嫉妒或憎恨的事情,我见了面我还是会跟他去握手,我会说我们仍然是好伙伴,一起努力打拼,可是我内心为什么不能够告诉自己我说,我其实真的很讨厌他。
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
我们对外,我们对外我们努力做一个好国民,公众人物努力做个好榜样----像对方说的他是个典范。
我们做典范的功能就是我在面对社会的那一刻我不要给社会有不良影响。
可是当我回来,我关起门,我是里的时候,可不可以告诉我,我可不可以告诉我自己,我没有错,这不叫邪恶,每个人都是这样。
我心里有个小小黑黑的储藏室,我把我自我放在里面,我并没有错,因为那是我自己。
我拒绝告诉你说,我要因为社会的责任而把我自己的那部全部倒掉。
我不要把我的储藏室清空,我不要让我的外头跟里头都被社会格式化的一模一样。
谢谢大家!胡渐彪:其实坦白说,我很同情执中内心中这种挣扎,这种苦痛,您内心中对于黑人的仇恨,对于所有成就人士的妒忌----对不起!以上言论均属由您口中说出来,我加以引述而已哈。
对于您内心这种种的不满,我们都可以加以同情的了解,并且大度的包容,并且走近你,鼓励你,开导你。
但是,各位,我并不能鼓励你表里不一。
如果你真的是告诉自己我还要表里不一----换句话说,你正在主张的就是说我内里的妒忌,我的仇恨依然保持,可是外面我包装得好好看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叫做给我保留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去腐烂!各位,人的成长是什么?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从坏走到好,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从堕落走向前进,但是对方辩友的主张是什么呢?他告诉你说不要紧----公众人物,你反正走上台面了嘛,大家看得就是你表面的那层风光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内里就给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空间,我爱怎么烂我怎么烂。
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同一回事,但是实质看来对于社会上的作用对方看到了吗?如果今天我们真的告诉大家说全世界都认为公众人物可以表里不一,那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在脑海中要想的是什么?诶!这个表现善良的艺人,嘶...到底他内里是不是大奸大恶呢?是对方说的嘛,公众人物就不应该表里如一嘛!那我们这时候有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善良的人你应不应该当公众人好呢?要照你的理由来说,善良的人绝对不可以当公众人物,因为你越善良,你就越会为非作歹----你能接受这样的推论吗?要照你这样推论下去,越奸恶的人就越应该做公众人物。
为什么呢?因为他越奸恶、他越表里不一,他做出来的行为越能够爱国爱民嘛!各位,如果当今天我们都鼓励大家说,我们应该接受表里不一,那我们今天就应该换一副倒过来的眼镜来看台上的这些人。
那个口口声声宣称要改革、要拒贪腐的人,到底是不是真心诚意,是不是应该质疑他、挑战他、批判他?还是换一种口吻人说:“啊,他做得真好,因为他表里不一啊!”;面对这一个突然间退党说加入另一个党(的人),我们不应该去怀疑他到底骨子里头是不是贪图官位名利,我们应该说的是:“啊,他也许是表里不一呢?我们应该学习他。
”照对方辩友这种逻辑理论推论下去,我们只有两个结果任你选择:第一,全世界,我们让奸恶的人来做公众人物吧,善良的人请退一边去,你愿意吗?第二个结果,我们依然不管,我们就让人自然在台上做他要做的公众人物,我们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就满腹疑窦地一边在猜:到底这个人是真善良,还是假善良?这还是不重要,最重要是什么----啊,面对这个人表里不一,到底我是应该批判他,还是赞美他?因为按对方辩友这种说法,公众人物应该表里不一的话,那我们应该对他大肆赞扬才对。
各位,来到今天的时代,我们都说我们资讯发达,你我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然则,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咨询,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搞不懂真相!如果我们今天主张告诉大家说,我们随时可以表里不一,没问题!那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满口谎言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面对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我们要怎么去追究?因为你无从追究,因为你要追究的话,你就违反你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度,那就是——今天的公众人物是不应该表里如一的。
说到这里,说回来,人总是人。
我们今天都会有自己灰暗的一面,我们今天有自己不能解决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去改!而不是去盖!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A组总决赛: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山大学)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世新大学)1、攻辩小结黄执中: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刚刚的质询答辩,对方辩友在猜我们桌上的喉糖的时候,她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式,说我三个都猜可不可以呀。
在这场比赛当中,当然可以,可是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观众,我们在人生的选择当中,可以说我统统都要可以吗?好像不行吧。
不管我们是科学家在做实验,不管我们是学生在选择人生的经历和过程,不管我们是一个企业家在选择企业投资的方向,我们好像都必须要从中择一,当然如果遇到顺境,我们第一次都猜对,我们就得到了成功的果实,我开了第一个杯子知道里头有东西了,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看看其他杯子里的东西的机会。
《阿甘正传》里头不就有一句话吗: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吃下去,你永远不知道它味道是什么?顺利的人有一个特色,就是他永远都吃到他最喜欢吃的那颗巧克力,可是呢,他永远不知道其他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他也永远不知道别的路途会有什么样的风景。
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所谓的顺境,有三个立意,第一个是在生理上的发展,可是我们要知道,生理上真的是在顺境当中比较容易带来发展吗?我们都知道,人体为什么会产生对病菌的抗体,就因为是我们生过病,才会有抗体的,如果从来就没有生过病,一场病就把你击倒了,这怎么会是顺境的发展呢?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说,有顺境,身体才会好,可是这跟我们的经历也不一样,一个富翁,有车子,有房子,有仆人这种是顺境吧,他的身体会比农夫来得好吗?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他的心智在顺境当中会成长,可是我们就要想想看了,如果我们去念大学遇到两个老师,一个是严格的老师,一个是偷懒的老师,随便课程都让你PASS,随便你交什么作业给你高分,这总是顺境,可你的心智会成长吗?最后我们还想到,有关品格的问题,对方辩友如果我身在一个父母极度宠爱的顺畅环境里,打破花瓶父母说没有关系,捉弄小孩子,没有关系。
对方辩友,这样的溺爱品格会正常吗?谢谢大家!2、回答嘉宾提问黄执中:我了解,谢谢蒋老师的提问,我方的看法是基本上我能够知道,如果让我来选择的话,我当然是希望能够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头,如果让父母来选择的话,他当然是希望子女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头,为什么?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忍苛责。
可是我们要了解,我们希望下一代活在好的环境里头,是因为我们不忍心看他受苦。
可是其实我们又知道,我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种种能力,其实都是从困难当中出现的,如果我这个父母,帮他解决困难,我为他创造一个顺境,帮他解决困难,其实这个小孩子,并没有解决困难,是我帮他解决困难,顺境不会让人拥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呢,我们知道,不管是科学家也好,先烈也好,他们对于其他的人,其他的百姓,或者是其他的民众,他怀的心意其实跟父母一样的,我希望我的所作所为,能够让大家更快乐,更幸福。
可是成长,我们不希望你们以此为满足啊,你们要去寻找你们人生的逆境,你们才能更成长啊,谢谢大家!3、总结陈词黄执中:大家好,对方辩友刚刚最后一句话是“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是我们要想想看,如果我们从小到大,衣食总是足的,我们怎么知道,荣辱这种事情会在衣食不足的时候消失呢?我们是不是就因为我们历经过战乱,饱尝过饥饿,看到道德往往要借由物质的一些基础上才会出现,所以我们清醒到了,哦,原来不足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道德,所以我们要小心,我们智慧就增长了。
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聊过几个问题,我们今天谈到,唐三藏去取经,对方辩友一直在谈孙猴子,可是我们要了解,孙悟空为什么能有72变?他不也是被太上老君关在那个炼丹里头,练了半天,才成火眼金睛吗,他不也是去求仙求佛才学到的72变。
孙猴子当初蹦出来的时候,他就自满自足,他到现在为止,还是水帘洞的一个小猴王而已,怎么会成佛成仙呢?所以我们要知道,不管是对谁,逆境对我们而言,都是有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