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6:2.4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导学案2.4免疫调节人教版必修3

2.4免疫调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免疫系统的组成,各组分的功能:○1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后者根据成熟地方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和___ ________。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免疫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道防线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三道防线免疫的类型:体液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过敏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二)预习自测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A.脾脏B.吞噬细胞C.T细胞D.溶酶体2.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吞噬细胞D.红细胞3.抗原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是在哪种细胞器上合成的()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4.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吞噬细胞D.造血干细胞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及人体哪种细胞()A.B细胞B.T细胞C.红细胞D.吞噬细胞6.效应T细胞除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外,还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激素7.下列哪一项属于自身免疫()A.系统性红斑狼疮B.因接触花粉而引起的皮肤荨麻疹C.因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的鼻炎D.因室内尘土而引起的哮喘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A.发作迅速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消退较慢9.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10.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这是利用了抗体的哪种特性()A.大分子性B.特异性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有专门细胞分泌(三)合作探究2.阅读体液免疫的内容,然后总结出体液免疫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5:2.4 免疫调节(Ⅱ)

免疫调节(Ⅱ)[学习目标]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3、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重点难点]1、细胞免疫的过程;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学习过程]一、细胞免疫(1)感应阶段:抗原经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传递给T细胞,抗原也可以直接刺激T细胞。
(2)反应阶段: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记忆T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效应T细胞。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存在体液中的抗体就会与该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抗原。
【思考讨论】1、抗原一旦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还能否起作用?如不能,机体便需要通过什么细胞来发挥免疫功能?2、效应T细胞产生的途径有哪些?3、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侵入其内部的抗原释放出来,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该抗原做如何处理?5、当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发挥什么作用?6、仅仅依靠细胞免疫能否杀死抗原?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小结】(1)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抗体。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效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且抗原最终被抗体消灭。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一)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引起的疾病(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1、病因: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2、传播途径:①性接触;②血液传播;③母婴传播等。
(2)先天性免疫缺陷病1、病因:由于遗传导致免疫功能的先天性缺陷。
2、举例:B细胞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等。
(二)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人教版2012高二生物学案:2.4《免疫调节》(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考点分析】1、三道防线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2、免疫系统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3、免疫失调疾病及艾滋病的产生及预防【课前预习】一、人体的三道防线及与免疫的关系:二、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免疫细胞产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2、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______________(包括T淋巴细胞和___________)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三、抗原与抗体: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特点:①异物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③特异性:只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结合。
特异性的基础是抗原表面特殊的蛋白质等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__)2、抗体:1)化学本质: 2)分布:三、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免疫失调疾病:抗原:________1、防卫_____:免疫缺陷病:例: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传播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2、防卫过强:1)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组织器官引起损伤。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___________、风湿性心脏病等。
2)过敏反应:_______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发作______,反应____,消退_____,一般_________组织细胞,有_____倾向和_____差异。
【课堂探究】一、特异性免疫的过程: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分析归纳:1)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主要依靠__________2)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红细胞___________细胞--- 吞噬细胞 ____细胞_____细胞(胸腺中)淋巴细胞抗原刺激 ____细胞B细胞(_____中) ____细胞_____细胞3)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对抗原的识别____(有/无)特异性。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三教案:2.4免疫调节

项目内容课题免疫调节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3个层次上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免疫系统的防御、监视和清除功能。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关系。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1)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和关联性,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自学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归纳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热点问题,强调疫苗接种和预防艾滋病问题,提升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
(2)立足生活习惯的实际,设置增强免疫力的“头脑风暴”活动,提升自觉增强免疫力的意识。
(3)通过了解免疫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疫苗接种卡的照片。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种病的大致症状和危害程度。
提问:怎样预防这些疾病?引入课题:第四节免疫调节举例:伤口感染后会红肿、化脓,而后是自动痊愈,这是白细胞等吞噬细胞到达组织间隙吞噬病菌进行的免疫调节过度: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成分之一,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系统实现的。
免疫系统的组成展示:完整的人体免疫系统图:①点出吞噬细胞、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构成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让学生认识各种免疫细胞,并结合“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来说明它们的起源及分化过程。
③指出图片中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脾脏等。
④同时指出在免疫调节中还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发挥重要作用。
过渡提问:免疫系统主要负责人体的什么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设置简单的问题,进行复习和回顾。
提问:①刚才提到的疫苗属于免疫中的什么物质?②除了疫苗外还有那些物质或结构是抗原?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抗原,抗原侵入人体依次经过的途径有哪些?提问:三道防线的组成。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调节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是由①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2、免疫细胞包括②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后者主要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包括了③T细胞和④B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⑤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时,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二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因此叫作⑥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⑦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叫作⑧特异性免疫。
2、抗体和抗原(1)抗体的化学本质为⑨蛋白质,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及外分泌物中,由浆细胞产生。
(2)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3、体液免疫:主要靠产生抗体(物质)“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4、细胞免疫:主要靠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与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风湿性心脏病等。
3、过敏反应(1)概念: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免疫学的应用(1)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2)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免疫排斥问题。
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为什么?2、艾滋病是遗传病吗?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什么?3、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知识点一:免疫系统及特异性免疫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哪些?其中免疫器官有何作用?免疫细胞的起源、成熟与分布是在哪里?2、你能结合下面图解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吗?(1)吞噬细胞和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分别有何作用?(2)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3)抗体是否能直接导致抗原死亡?(4)图中的B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形成浆细胞,这两个过程有何不同?3、请尝试结合细胞免疫过程用简要文字及“→”画出分析细胞免疫过程的相应图解。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4 免疫调节学习目标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并能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预习案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或的场所。
如骨髓、结等。
(二)免疫细胞:是指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和,其中后者又可分和。
(三)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以及溶菌酶等。
(四)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来源功能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如溶菌酶)和细胞。
2、特点:人人,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和。
(三)免疫失调症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三)预习自测1、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2、(xx广东生物1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四)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探究案(一)重难点问题探究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杀菌物质作用对象作用过程关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基础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三、体液免疫中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1)记忆细胞的特点:分泌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分敏感。
生物必修三2.4 免疫调节导学案

2.4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的概念: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能够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等的攻击。
2、免疫系统的功能: 。
3、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2、第二道防线:3、第三道防线: 其中,第一、二道防线为 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为 性免疫 注意:①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不属于第二道防线,而属于第一道防线; ②大部分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隔于人体之外,而不能进入内环境。
※※※※※※※※※※※※※※※※※※※※※※※※※※※※※※※※※※※※※※※※※ 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 别范围特性 形成 作用联系※※※※※※※※※※※※※※※※※※※※※※※※※※※※※※※※※※※※※※※※※(二)抗原与抗体1、抗原(1)概念:可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2)特点①: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等。
另外,和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②:抗原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③: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或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2、抗体(1)概念: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2)本质:。
(3)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其次分布于和中。
(4)作用:能够与相应的结合,形成或,进而被消化。
(5)常见种类:抗毒素(能特异性中和细菌外毒素的成分);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免疫球蛋白等(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2、体液免疫3、细胞免疫小结:①感应阶段:抗原、和的阶段②反应阶段:、增殖分化,形成的阶段③效应阶段:、、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杀菌物质作用时间作用对象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靶细胞裂解而死亡,病原体被吞噬、消灭联系①对外毒素:免疫发挥作用②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免疫将这些病菌释放,再由体液中的清除③在病毒感染中,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先通过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免疫最后消除抗原④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二)从图解中判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方法1、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种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呈递,则为免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2.4免疫调节

环节二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
身体周围有流感病毒或其他病原体,而我们并不一定得病。
免疫系统对我们的机体具有什么功能?(一)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
1.流感病毒来了,我们身体首先起到阻挡作用的是?介绍第一道防线
2.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内,对抗流感病毒的过程中,哪些细胞或物质起了重要作用?介绍第二道防线
3.小结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倘若病毒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引出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三)淋巴细胞: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片认识淋巴细胞
(四)抗原与抗体
通过分析资料理解抗原和抗体的定义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展示两则资料和如下图片
环节三体液免疫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也体现了体液免疫的特异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下列问题:
1. 体液免疫的概念是什么?
2. 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1.找出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2.哪位同学能尝试描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3.什么细胞能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展示体液免疫示意图
组织学生活动
1. 学生构建体液免疫概念模型
2. 出示某位同学构建的概念图,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改正
设置情景,引出二次免疫
1.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2.用箭头补充抗原-记忆细胞-浆细胞之间的关系,完善概念图。
在流感盛行时期,有的人患流感,有的人不患流感。
也许与所处环境有关,当然也与个人免疫力有关。
希望大家经常锻炼身体,提高个人免疫力,也要注意预防流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预习、研习案】活动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任务】阅读课本P35概念图,完成下题。
【训练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活动二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任务1】阅读P36第2、3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书中标注】【训练2】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面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B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任务2】阅读P37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书中标注】1.特异性免疫在发挥作用时分成和两种类型,主要“作战部队”是。
2.特异性免疫中的抗体具有什么特点?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3.举例说明免疫反应中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它具有什么特点?【任务3】阅读P37第4段及图2-15体液免疫示意图,填写下面流程图。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训练3】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任务4】阅读P37-38最后一段及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填写下面流程图。
思考: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到宿主细胞内,该怎样消灭这些病原体?【书中标注】【任务5】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细胞参与,都可发生二次免疫。
2.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细胞;除浆细胞外,、、、等免疫细胞都能识别抗原,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此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训练4】(多选)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B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其特有的抗原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任务6】阅读P38第2、3段及P36资料分析,思考:免疫失调会引起哪些疾病?【书中标注】【任务7】说出免疫系统有哪些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的哪些细胞?【书中标注】活动三免疫学的应用【任务】阅读P38-39,回答问题。
【书中标注】1.接种天花疫苗为什么可以永久预防天花?2.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吗?为什么?3.运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4.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训练5】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C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复习案】( B )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病原体 B.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C.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D )2.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A.神经细胞 B.内分泌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D )3.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的抗体,组成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依次是A.葡萄糖、效应T细胞 B.氨基酸、效应T细胞C.核苷酸、浆细胞 D.氨基酸、浆细胞( B )4.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B.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而成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相应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成()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 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a B.b C.c D.d( D )6.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细胞3可以直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B.①所在的阶段中,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参与细胞4合成物质5的结构包括: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 )7.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的功能不包括A.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参与体液免疫C.参与细胞免疫 D.与抗原结合成细胞集团( A )8.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D )9.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B细胞B.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C.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出的记忆细胞的功能相同D.B细胞和T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导致功能不同( D )10.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抗体 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A )1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B.自身细胞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转化为抗原C.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识别抗原D.病毒侵入机体后,只依靠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C )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B.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是HIV破坏了T细胞C.初次接触花粉的人会导致过敏反应症状的发生D.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A )13.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A )1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A )15.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C )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 B.记忆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A )17.为防止甲型流感的大面积流行,我国对特殊人群陆续接种甲流疫苗,接种疫苗后体内会发生A.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地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C.B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能使靶细胞裂解的效应细胞D.甲流疫苗与H1N1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C )18.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C.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D.多种病原体的严重感染是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 B )19.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20.右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免疫。
(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
(3)当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
21.右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一般终生不再感染。
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D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
该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另一种信号是。
22.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B的名称分别是、。
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B细胞需经过过程形成浆细胞。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的是免疫系统中的,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以致最终丧失。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5)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是。
(6)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20(1)流动性非特异性(2)抗原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3)效应T21(1)细胞C、细胞E 细胞B(T细胞)、细胞C(B细胞)、细胞E(记忆细胞)(2)如图(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4)抗原与细胞C抗原识别受体的直接结合细胞B产生的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C22(1)效应T细胞抗体②③(2)细胞增殖和分化 T淋巴细胞(3)5、7 (4)2、6 (5)4、5 反应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6)接种疫苗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获得记忆细胞,当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抗体,产生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