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4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4
3.说出美国面临的问题。
视频再现美国当时的社会和经济情况,感知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
过渡“生病”了找医生,那么谁才是美国这一时期的“良医”?
PPT出示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图。
提问:这次大选最终会选择谁呢?
PPT出示5则史料
PPT出示“经济危机发生‘原理示意图’”
预测结果
分析胡佛落选的原因
2.由学生配平天平推移找到治理方法。
知道“罗斯福新政”从病因出发
明白罗斯福的票数超过胡佛的原因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人民的选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症下药(板书)
根据教材P61页,找出罗斯福新政根据美国当时的社会状况都开出了哪些“药”。
1.把学生分组的结果通过希沃助手上传到屏幕上,给予点评。
2.使用希沃的“课堂活动”对内容进行巩固
学生猜测----热门话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古今结合,体现学习历史的作用。
讲授新课
课学总结
播放美国经济大危机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总结这一时期美国的面临怎样的危险境地?
1、病入膏肓(板书)
利用希沃版中板,写出学生归纳的“美国面临的问题”
1.观看视频
2.根据视频总结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和社会遇到哪些严重的后果。
引导学生根据“罗斯福新政”内容分析特点、作用、本质。
分组将罗斯福新政措施对应到“病理”中。
学生自主发言
明确罗斯福新政怎样做到“对症下药”
培养通过想象看本质的能力
1、课堂小练
用PPT的“转盘”请学生来解题
学生随机抽取并完成习题
检测新课掌握的程度
2、推荐阅读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拉什莫尔山----总统山结束本节课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1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1新人教版
时间:1929年。 特点:持续时间比较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 坏性特别大。
图一 1929年10月29日人群 聚集在纽约华尔街
图三 大萧条期间美国失 业率飙升
图二 等待救济的人民(罗斯福纪念馆,华盛顿)
二、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典礼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 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 形势。
阅读教材第61页的内容,了解罗斯福 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是什么。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 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 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 生了深远影响。
新政有哪些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 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课堂小结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这是 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 危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 固与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 强,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为后 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这成为对资本主 义国家经济制度的重大改良。但他没有触动资本 主义制度,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 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 (改革)。教材介绍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三方面 的内容?
复兴──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 经济恢复运转。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改革──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名师课件1新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名师课件1新人教版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积 极影响?
巴黎和会 会议: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暂相时对缓稳和定了时帝期国。主资义本国主家义之经间济的渐矛渐盾恢,复使。世界处于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 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历史探究1
1一.经、济19危29机~爆19发33的年原资因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 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 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 美国总统。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政!
1、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
结合今天中国的改革,
力,面对危机要有改革的决心 。 你能谈谈罗斯福新政
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
今天借鉴和吸取么?
2、任何国家要发展,必须 根据国情进行改革。
3、 改革要善于借鉴,善于创新。 4、作为中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 黄 金 时 代 ”
“我将向国会要求应付紧急状况的最后手段, 这就是对紧急状况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 们真正遭遇外敌入侵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
行新政。
3.目的:直接目的: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 危机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6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6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考的重点,考点较多,一般情况下,应该分为两课时讲。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固有)矛盾的存在,1929年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并波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各国急于寻找出路。

美国罗斯褔总统实施“新政”虽然摆脱了经济危机,但没有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

本课课标是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原因)、特点及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作用。

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一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二是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美国生病”、“良医登场”、“疗效报告”、“良医PK”四个环节的设计思路,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表现及影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锻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但它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2)让学生体验罗斯福这位轮椅上的巨人,在面临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改革精神,挽救了美国经济的伟人风范;(3)最后通过罗斯福和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对比,得出: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

教学方法是情境创设法、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点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教学难点是怎样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16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_16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知道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据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适当资料、图片,了解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所处的严峻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开篇介绍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导入新课。

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

他虽然出身名门,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还有着慑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了捍卫民主政体,帮助世界实现了安全。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罗斯福新政》,而这就是罗斯福能够连任四届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背记手册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背记手册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背景(经济大危机) 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爆发1929年10月,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特点时间长1929—1933年范围广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害大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失业人数增加概况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罗斯福发表演说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投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手段国家干预经济内容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续表)评价影响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巧学妙记易误警示1.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是经济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源。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波及的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不是全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期取得很大成就。

3.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近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近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 / 71第13课《罗斯福新政》2 / 724 / 74【精讲点拨总结归纳】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巩固新知】一、选择题:1.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

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

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南北战争 B。

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

珍珠港事件2。

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股票价格上涨,一夜暴富C. 整个西方世界像死水般沉寂D. 工人有最低工资的保障3。

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55。

5%52.2%32。

0%36.1%A. 一战影响B. 帝国主义分赃不均C. 经济危机打击D. 殖民地人民的斗争5 / 756 / 767 / 7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熟悉掌握经济大危机的基本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目的、特点、中心措施、起到的作用。
2、通过学习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体验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
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培养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
录反馈老师。
一、从繁荣到危机
1.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
的危机。 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 的爆发。
2. 时间、开始国家、规模: 年10月下旬, 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
危机迅速席卷了 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3.危害: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时间: 年,人物: 就任美国总统,
目的: 。宣布实施: 。
2、特点:采用 。
3、内容: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颁布《 》,恢复银行信用。
② (中心措施):颁布 , 规
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 》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
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 :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4、作用:(评价)
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 能力,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局限性: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没有改变
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

任务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内容分析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手段、具体措施、影响?

合作探究二: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任务三:【动动手】动手制作
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
一、选择题:
1.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
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
民。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南北战争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珍珠港事件
2.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
市民,你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股票价格上涨,一夜暴富
C. 整个西方世界像死水般沉寂 D. 工人有最低工资的保障
3.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3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0% 36.1%
A. 一战影响 B. 帝国主义分赃不均C. 经济危机打击 D. 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4.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
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大恐怖”的危机来临时,
美国取得成功的“改变”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罗斯福新政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5.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对工业的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具体表现:从1929年一直延续到1933年;
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
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真正让我们感到
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特点是什么?采取这
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课后思】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