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ATP ATP水解酶
ADP+P i+能量 ——各项需
能的生命活动
(三)、ATP的合成途径
动物和人等
绿色植物
ADP +Pi+
能量 ATP合成酶 ATPA来自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人和动物: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ATP水解酶
ATP ATP合成酶 ADP + Pi +能量
生化反应 特点
相比一般的化学反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 应有何特点? ① 常温、常压下,快速、有序地进行。
② 绝大多数需酶催化
③ ATP提供能量
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 氧水,强氧化剂,分解产生 水和氧气
2H202
过氧化氢酶 (生物催化剂)
Fe3 +
(无机催化剂)
2H20 + O2
从外界摄取食物, 转变为自身物质 生物体 分解大分子物质
为生命活动供能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 新陈代谢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组成。 同化作用:生物体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 (合成代谢质),将它们转化成自身的物质,
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将自身物质分解以 (分解代谢释)放能量,并将代谢终产物排
果胶酶能分解果 肉细胞壁中的果 胶,提高果汁产 量,使果汁变得 清亮。
你消化不良 时可以服用
含酶牙 膏可以 分解细 菌,使 我们牙 齿亮洁、 口气清 新。
加酶洗衣粉 比普通洗衣 粉有更强的 去污能力。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 干燥后研成粉末,取两等份分别装入 A、B两支试管,各加入少量水使之混 合,置于暗处,可见试管内有淡黄色 荧光出现,约过15分钟荧光消失。 然后: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学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学案沪科版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认识酶的概念和成分(回顾蛋白质的结构特点),理解酶的生物学特性(阅读“实验4、1探究酶的高效性”,并操作实验)。
3、理解ATP是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二、学习重点:1、酶的作用和特性。
2、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三、学习难点:1、酶的专一性。
2、ATP与ADP的相互转变与生物供能之间的关系。
四、知识精要:1、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组成。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最常见的化学反应。
2、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往往需要酶的参与。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等因素影响。
3、ATP(中文名称是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A-P~P~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1分子磷酸和1分子ADP(腺苷二磷酸),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在酶的作用下,ADP又可以接受能量与1分子磷酸结合形成ATP。
ATP与ADP之间转变是非可逆反应(反应所需的酶和场所、能量是不同的)五、学习过程指导:1、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什么是合成反应?什么是分解反应?各举一例。
比较分解反应中的水解反应和氧化分解反应?什么是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2、酶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填表)加入材料(mL)试管号123453%H2O255555蒸馏水0、5新鲜猪肝匀浆0、53、5%FeCl3溶液0、5经高温处理的猪肝匀浆0、5经高温处理的3、5%FeCl3溶液0、5实验结果气泡发生量线香亮度注:气泡发生量:用“极多、较多、一般、较少、无”表示线香亮度:用“有火焰燃烧、明亮、无变化、暗淡”表示思考分析:本实验中,会发生哪些反应?反应式:H2O2 →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比较2、3号两支试管现象,分析其中原因是:比较2、4号两支试管现象,分析其中原因是:比较3、5号两支试管现象,分析其中原因是:比较4、5号两支试管现象,说明:通过本实验,说明: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选做)3、ATPATP的中文名称:;结构简式:;字母“A、T、P”的含义分别是:;ATP与ADP的转换不是可逆反应:ATP→ + + ,其意义是:;ADP+ + →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该反应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和,对于动物来说,该反应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沪科版第一册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1《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沪科版第一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理解酶的概念、反应条件和作用特点。
掌握ATP的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和生命活动能量供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初步形成对实验的运用及设计能力。
通过对课本中图2—20、2-21、2-23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合成反应和分解分解反应是生物体内两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2)酶的特性。
(3)ATP的作用和特性难点:(1)水解反应和氧化分解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2)酶的活性区域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ATP的作用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实验:2.2探究影响酶活力的因素实验目的:探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各种酶的活性实验材料:(略)仪器试剂:(略)实验方法及结果记录:分析与讨论:1.哪些因素影响酶的活性?2.两种酶显示活性的最佳PH和最佳温度范围一样?3.分析1、5号试管实验结果,指出安排该两试管实验内容的目的。
实验:2.3探究酶的化学成分实验目的: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探究酶的化学成分实验原理:蛋白质+双缩尿试剂紫色淀粉+碘蓝色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红黄色脂肪+苏丹Ⅲ溶液桔红色材料选择:1%胃蛋白酶溶液仪器和试剂:实验方法与结果记录:分析和讨论通过上述实验,你的结论是什么?进一步探究:探究“嫩肉粉”的化学成分实验原理:同上材料选择:1%胃蛋白酶溶液仪器和试剂:实验方法与结果记录:分析和讨论:。
高一生物课件-沪科版高一生命科学4.1《生物体内的化学

2.高效性 3.专一性 4.多样性: 5.易变性:
酶的高效性
• 当酶作为催化剂时,其催化效 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00万倍 到10万亿倍,所以我们说酶 具有高效性
酶的专一性
• 任何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 类化合物,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酶
酶分子的活 性部位与底 物的结构和 形状完全契 合的时候才 起到催化作 用
分解反应
• 概念:由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 质的化学反应 • 主要种类:
1. 水解反应:水解酶参与,消耗水 2. 氧化分解反应:氧化分解酶参与,不消 耗水,得到O,释放出H和能量
第三章 生命的物质转换和能量变化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关于生物体能源的一些回顾
• • • • 生物体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此外,植物中的储能物质—— 此外,动物中的储能物质—— 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 淀粉 糖原 葡萄糖
同时进行 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转变为自身物质 储存能量 分解体内部分物质 排出代谢终产物
(合成代谢)
物质代谢
相伴随
异化作用
(分解代谢)
能量代谢
释放能量
新陈代谢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的, 其中,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最常见。
合成反应
• 概念:由小分子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 的化学反应。 例如: 1. 氨基酸脱 谁能举例说明下,有 哪些是合成反应? 水缩合形 成蛋白质 2. 单糖脱水 缩合形成 多糖
第四章 生命的物质转换和能量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物催化剂——酶
身边的科学
• 什么是酶? • 酶的作用是什么? • 酶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酶?
• 什么是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大多 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也称生物 催化剂。 • 酶的作用是什么?——催化作用 • 酶是怎么来的?——活细胞产生 • 酶的主要化学本质——蛋白质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可控的,有序的化学反应。
它能够维持生命活动,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是各种生物体的基础功能。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被称为代谢,是生物体遵循特定生物化学过程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
本文将为您介绍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一些基本特点。
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种类繁多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
此外,还有酯化反应、硫化反应、乙酰化反应、亚硝酸盐反应等。
2.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是化学反应时的组成分子之一。
它们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对反应物进行转化,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酶是最常见的催化剂之一,它们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加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酶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在生理条件下针对性地催化特定的反应,例如消化酶可以催化消化食物。
3.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存在能量转换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需要能量才能发生。
能量的来源通常是食物和ATP(三磷酸腺苷)。
通过代谢食物和ATP,人体能够把潜在能转换为活动能。
ATP通常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一些典型的生物过程如ATP合成、ATP分解等,都是能量转换的典型示例。
4.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调节性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是非常复杂的,具有调节性。
调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酶的活性、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等。
例如,酶的活性可以受到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底物浓度和抑制剂的存在等。
基因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能够用于控制生物体内哪些酶被合成和哪些不需要合成。
信号传导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调节方式,允许不同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调控机制因为生物化学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并且涉及到多个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调节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调节酶的活性、调节基因表达、调节代谢途径、调节细胞命运等。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一、引言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代谢过程。
这些化学反应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二、概述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定义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涉及物质的转化、合成和降解等过程,这些过程是由生物体内的酶等生物催化剂协同作用下进行的。
2. 化学反应的分类(1) 氧化还原反应: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某些物质复原成另一种物质,同时电子的转移也发生了变化。
(2) 加合反应:将小分子物质加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例如合成蛋白质的反应。
(3) 解离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反应,例如降解核酸、蛋白质等。
(4) 反应的逆向过程:生物体内某些反应的产物也可以逆向反应,这些逆向反应可以用于维持体内的物质平衡。
三、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学反应1.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将食物中的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1) 有氧呼吸:在氧气存在下,有机物质完全氧化,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大量能量。
(2) 无氧呼吸:当氧气不足时,有机物质通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但产物不仅限于二氧化碳和水。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细菌中发生的重要化学反应,它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氧气并生成能量富集的辅酶NADPH和ATP。
(2)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光反应的产物,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并继续合成其他有机物质。
3. 消化作用消化作用是生物体内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酶的作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以提供给细胞吸收利用。
(1)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单糖,进入细胞后被进一步代谢。
高中生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教案3沪科版第一册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
2、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掌握酶的作用特性。
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陈代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是有规律的,体现在组成生物体物质的不断自我更新。
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科学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特有的运动形式,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2)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概念
(3)酶的作用特性,与新陈代谢的重要关系。
2.难点
(1)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之间的相互转变。
(2)能对“过氧化氢酶催化”实验进行分析及初步设计类似的实验。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法等。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有关器材。
教学流程:
情景课题问题活动
人体新陈代谢学生分析学生实验
数据提出问题和概括和分析
巩固课题活动
练习总结实验设计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 4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1. 下列对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生物催化剂
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某些RNA也是酶
D.酶活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强
2.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
3. 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的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适于除去细胞壁的物质是
A.盐酸B.脂肪酶C.纤维素酶D.氢氧化纳
B.酶的催化效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酶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
D.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5. 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特异性
6. 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是( )
A.胃不能及时排空B.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7. 习惯上,酶的命名是根据
A.来源B.催化的反应物C.没根据D.A与B均是
8. 在酶的特性中,与催化功能无关的一项是
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不稳定性
9. 下列最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实验是 ( )
A.将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H2O
2
的甲、乙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释放氧气的速度远远大于甲试管
B.将10%的淀粉酶和稀释10倍的淀粉酶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淀粉分解的速度基本相等
C.将相同数量的人的唾液淀粉酶和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加入盛有等量的1%的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发现甲试管中分解淀粉的
速度比乙试管中的快
D.将淀粉酶液等量加入盛有等量1%淀粉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乙分别保温在10℃和30℃条件下,结果乙试管中淀粉分解的速度快于
甲
B.酶
⽣物:沪科版第⼀册41⽣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A.细胞膜
0.青霉素就是通过抑制形成细胞壁的()来杀灭病菌的。1
C.DNA
11. 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
A.血糖B.乳酸C.磷酸肌酸D.三磷酸腺苷
12. ATP在人体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速度是( )
A.多、很快B.少、很快C.多、很慢D.少、很慢
13. 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
A.呼吸作用、渗透作用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主动运输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4. “高能磷酸键”中的“高能”是指该键 ( )
A.健能高B.活化能高
C.水解释放的自由能高D.A,B和C都是
15. ATP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A.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
16. 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分子最多能组成多少个ATP?
A.10个B.20个C.30个D.60个
D.细胞质
⽣物:沪科版第⼀册41⽣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题
17. 人体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线粒体
C.核糖体D.高尔基体
18. 为使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果更好,对洗衣粉和衣服的处理应该是
A.先用温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B.先用开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
C.先用冷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搓洗D.先用温水浸泡,再在冷水中搓洗
19. 在玻璃瓶内装有萤火虫,但发光很弱,在瓶中加了某一物质后,亮度增加,加的物质是
A.葡萄糖B.ATPC.麦芽糖D.水
20. 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6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
2
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表所示,请回答:
试管
操作
1号2号3号4号5号6号
H2O
2
溶液(mL) 222222
FeCl
3
溶液(滴) 2———
鲜肝研磨液(滴) —2—2
HCl溶液 ————
NaOH溶液 ————
蒸馏水(滴) ——2—
保持温度(℃) 3737370
⽣物:沪科版第⼀册41⽣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号和_____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该组实验中各步操作的正确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 4号试管口,出现复燃现象的是_______号试管。1号和2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三、综合题
四、非选择题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5、6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
__,5、6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
(4)有同学将5、6号试管与2号试管作为完成上述(3)命题的一组对比实验,请指出这样做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
______。
21. 下面是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图示请依图回答:
(1)在人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右侧“能量”用于_____如(举一例)__________。
(2)在植物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和_____,右侧“能量”用于_______如(举一例)_______。
22. 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l)在35℃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为___。在___℃和___℃时,该酶的催化效率为0
(2)图中表明,酶催化效率逐渐升高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酶经过100℃温度后,催化能力能否恢复?__。原因是___________。
(4)酶经过0℃低温后,催化能力能否恢复?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酶在0℃时,催化效率为0的原因____________。
23.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其变化反映了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
响,请据图回答:
⽣物:沪科版第⼀册41⽣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1)曲线中的AB段表明:酶在__范围内,催化作用随温度的__而__。
(2)曲线中的B点表示酶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C段表明_____________。
24. 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1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___范围内活动,而且有____,超越这个限度,酶的活性就会___,甚至遭到破坏。
(2)图2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的影响,____酶在pH为2的条件下活性最高。
⽣物:沪科版第⼀册41⽣物体内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