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牌牙膏到纳爱斯牙膏的转变重点

合集下载

6-1.385 浅析纳爱斯品牌战略

6-1.385  浅析纳爱斯品牌战略

浅析纳爱斯品牌战略所谓品牌战略,包含着品牌建设、品牌管理和品牌经营等内容。

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战略,有助于提升企业商业价值,帮助品牌在市场中落地开花,占据份额。

纳爱斯集团,中国日化行业龙头企业,旗下拥有雕牌、超能、100年润发等诸多知名品牌,实力正向宝洁、联合利华等全球日化巨头看齐。

对于诸多民族企业而言,纳爱斯的品牌战略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作为一家只以单一的肥皂产品起家的企业,纳爱斯集团的前身濒临倒闭,然而在2001年,纳爱斯集团已经实现了51亿元的销售收入,旗下一众产品成功进驻各大超市,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中。

这除了依赖其过硬的产品质量,独到的营销方式和品牌培育思维都必不可少。

一、紧抓品牌定位,根据特点进行营销包装。

纳爱斯谐音英文“Nice”,表示美好的,舒适的,给人以信心和向往,可见品牌战略定位于国人追求完满的思想伦理。

而旗下拳头品牌,雕牌,以猛禽雕作为设计原型,其寓意为迅捷的去污能力,形象生动且有冲击力。

二者均成功影响消费者的传统观念,可见是成功的。

二、差异化战略。

越是简单的产品,越难在价格战中求胜,宝洁公司针对纳爱斯的“射雕”行动就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

因此,创造产品的差异,是纳爱斯集团品牌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早期由于宝洁等外企实力雄厚,且在一二线城市有成熟的消费群体,雕牌不得不转战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将产品下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分销,乃出售地点的差异;随后雕牌不执著于低价产品,转打健康牌,环保牌,乃是产品的差异。

三,专注重点。

纳爱斯致力于打造民族企业,因而产品的包装、名称、广告等内容都带有民族情结,品牌战略是以培育品牌为核心。

纳爱斯旗下虽然有大量延伸品牌,但雕牌仍旧是其中主力,因为它最有民族认同感。

纳爱斯集团紧紧抓住这点,大量投入资金进行广告营销,使得雕牌成功产生裂变,由肥皂带出了洗洁精等系列产品。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纳爱斯的成功有益于其品牌优势明显,市场卖点清晰,营销技巧成熟。

充分学习这种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和国情的品牌战略,有利于民族企业经营管理。

非主流牙膏品牌的崛起_2007年_2008年中国牙膏市场分析

非主流牙膏品牌的崛起_2007年_2008年中国牙膏市场分析

日用化学品科学DETERGENT &COSMETICS第32卷第10期2009年10月Vol.32No.10Oct.2009收稿日期:2009-08-17作者简介:徐春生(1966-),男,安徽人,高级工程师。

1牙膏行业概况世界牙医学会认为,牙齿健康是个人健康的重要体现。

牙齿护理成了人们每天必做的事情,而企业也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牙膏、牙刷、漱口水、口香糖、牙粉和牙线等口腔护理用品,其中牙膏更成为大众的选择,作为一种日用快速流通消费品存在于市场。

中国牙膏行业市场容量巨大,已稳居世界第1。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而一年之中的季度市场变化也较平稳。

2007年中国牙膏行业总产值80.36亿元,同比增长15.9%;总产量达66.73亿支,同比增长1.47%;出口6.86万t ,同比增长24.4%;创汇11444.4万美元,同比增长38.3%。

2008年中国牙膏行业总产值预计为102亿元,同比增长27%;总产量为70亿支,同比增长5%;出口预计为7.3万t ,同比增长6.4%;创汇13222万美元,同比增长15.5%。

当前,我国牙膏行业经济运行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1)产值的增长大于产量的增长,其中城市、发达地区更加明显,表明牙膏消费不断向中高端产品转移。

产品品质明显提高,价格也在不断上升。

2)市场销售由传统渠道向现代渠道的转变加快,牙膏在现代渠道的销售量已经达到63%以上。

3)品牌结构继续发生变化,外资品牌占领70%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品牌销售额比重继续增加。

4)市场环境趋紧,促使企业结构和品牌结构不断优化。

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多元化更加关注,有利于规模大、生产规范、产品质量高和品牌形象好的企业的快速发展。

5)由于用工成本的增加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行业利润增幅下降。

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减少,出口利润也大幅减少。

2中国牙膏市场竞争状况2005年-2006年,中国牙膏市场演义三国,三大阵营对决。

纳爱斯牙膏大广赛素材

纳爱斯牙膏大广赛素材

纳爱斯牙膏大广赛素材
品牌简介:
纳爱斯口腔品牌是与集团同名的重点品牌,品牌创立之初就奠定了“健康时尚”的品牌基因,多年来专注于消费者口腔健康研究,在维他命营养成分的技术平台上,从大自然中臻选有益口腔的健康成分,实现产品的多重复合功效,带来颜值功效在线、视觉味觉爽体验的口腔清院洁养护产品,是牙齿和口腔的健康伴侣。

纳爱斯依托中国日化领军品牌纳爱斯集团,成立了“纳爱斯口腔健康护理研究中心”,由资深的行业专家团队构成,并与浙江大学医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旨在深耕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更多可能性;引入前瞻性技术和成分,根据大众对口腔护理日趋细致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功能,研发优质新品,丰富使用体验,全方位守护你的牙齿及口腔
健康。

产品信息:
产品一:纳爱斯臻护牙膏(茶韵樱香)。

产品风格定位:天然、健康、时尚、活力。

核心成分:食品级酵素、HCPs净白微粒、谷物精华、维他命E
衍生物。

产品功效:
微酵洁渍,添加食品级酵素,配合HCPs净白微粒,定向分解牙菌斑中的葡聚糖,减少色素在牙面菌斑上的着色,温和去除顽固牙渍。

谷物美白,从天然谷物中提取美白成分,搭配SHP锁白技术,有效瓦解牙渍、抵御色素沉积。

维他命E,96%高纯度VE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保持细胞弹性和活力。

臻护牙龈健康。

醇香密泡,樱花与绿茶交织的醇香,化作绵密微泡缠绕齿间,带来持久清新的留香体验。

纳爱斯品牌营销策略初探

纳爱斯品牌营销策略初探

雕牌品牌营销策略初探姓名:唐建军学号:3070824107目录1洗涤用品行业分析 (1)1.1 市场容量 (1)1.2 主要竞争品牌 (2)1.3 市场占有率 (2)2纳爱斯集团的发展历程 (2)3消费者购买行为 (2)4市场定位 (3)5雕牌的营销策略 (4)5.1 产品策略 (4)价格策略...................................................................................................... 5.2 4促销策略...................................................................................................... 45.3渠道策略...................................................................................................... 4 5.46对雕牌营销策略的建议 (5)洗涤用品行业分析11:2009年1-12月份肥皂、合成洗涤剂等产品的产量如下1-12月份肥皂、合成洗涤剂、化妆品等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完成情况如下:2009年1.1 市场容量年同期增长吨,比20042005年,全国洗涤用品肥皂累计产量为716,274.56合14.08%;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2.67%;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5,076,420.66 。

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10.14%,049,860.54吨,与成洗衣粉累计生产3年同期相比增2005710,023.93吨,与2006年,全国洗涤用品肥皂累计生产12.4%;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与。

合成洗涤剂累计生产5,457,282.28吨,长3.95% 8.1%。

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合成洗衣粉累计生产3,333175.16年同期2006月,全国洗涤用品肥皂累计生产221,321.45吨,与2007年1-4年同期相比增长2006吨,与相比下降6.02%。

纳爱斯营销分析

纳爱斯营销分析

纳爱斯营销分析1993年:“雕”牌洗衣皂的市场营销的成功一、营销研究a)市场环境和客户群分析1993年前,洗衣皂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洗涤用品,但当时的洗衣皂价格低廉,产品品质都维持在低水平上:块大,粗糙,外观蜡黄,赤裸无包装,有股怪味。

因此皂类使用者大多为老人、农村居民、家庭主妇。

市场上的消费者对洗衣皂的需求巨大,但没有合适的产品提供。

b)竞争对手分析洗衣皂的生产者当时没有品牌意识,也没有企业进行自身产品市场推广,因此市场上就没有具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

二、纳爱斯市场定位和品牌“纳爱斯”是英语NICE的谐音,意思为好的、美的、令人愉快的。

采用“纳爱斯”作为香皂的名称,寓意美好,比喻形象,体现温柔,给人以联想和希望,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符合中国人民的文化习俗和思想伦理。

因此,消费者对它有亲切感,很容易接受它、容纳它。

在崇尚洋货的年代,这只中外合资的"NICE"香皂,也迎合了人们追求外国品牌、外国产品的心理。

“雕牌”超能皂选用“雕牌”文字做商标,配以雕做衬托,加注英文Attack(进攻)。

用雕作为洗衣皂的名称,一是美化包装,二是选用Attack(进攻)词义,表示对一切污垢和丑恶现象似雕一般凶猛地攻击之。

两只商标寓意深刻,爱憎分明,刚柔兼备,从取名到设计,从构思到立意,都经过精心琢磨,含义丰富。

选中了“雕牌”。

其理由是:(1)雕牌超能皂更具有民族认同感;(2)雕牌超能皂是肥皂新一代,改质、改性,相对而言,科技含量较高;(3)雕牌在全国最早推出,并经中国洗协确认“全国销量第一”,具有先入为主优势;(4)雕牌皂在市场上突飞猛进,有可靠的群众基础,已形成取代老肥皂不可逆转的势头;(5)可利用雕牌皂带出洗洁精、洗衣粉的品牌扩张,增强发展后劲。

“雕牌”超能皂定位于低档价位,而透明皂定位为中档价位。

三、营销综合情况分析性能:通过免费赠送,让消费者体验其与众不同的性能。

广告:通过温情广告,让消费者接受。

论纳爱斯抢占市场之策略

论纳爱斯抢占市场之策略

论纳爱斯抢占市场之策略张晟超工业工程092 109061048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了浙江丽水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庄启传的创业历程以及其领导企业迅速抢占中国市场所采用的策略,运用了组织文化①,增长战略②,公司业务组合矩阵(本文为BCG矩阵③),产业链的乘数效应以及SWOT等理论。

通过分析,我认为纳爱斯能快速切入饱和市场有四大原因,包括产业链扩展,经销商锁定,低价高利的策略以及广告效应。

关键字:纳爱斯市场SWOT一.创业历程1.公司简介纳爱斯集团是专业从事洗涤和个人护理用品的生产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华东地区的浙江丽水。

在华南的湖南益阳、西南的四川新津、华北的河北正定、东北的吉林四平和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分别建有生产基地,在全国形成“六壁合围”之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具规模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

市场网络遍及全国各地,设有50多个销售分公司。

多种产品已进入欧洲、非洲、东南亚、美国、新西兰、大洋洲等地区和国家。

集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与专利,自主开发了“纳爱斯”、“雕”、“超能”、“西丽”等品牌。

其中,“纳爱斯”、“雕”牌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分别成为中国香皂、洗衣粉行业标志性品牌。

雕牌洗衣粉、雕牌液体洗涤剂、雕牌肥皂、纳爱斯香皂同为中国名牌产品,雕牌洗衣粉、雕牌液体洗涤剂、纳爱斯牙膏、超能液体洗涤剂同为国家免检产品。

2.公司创业之路纳爱斯集团前身是成立于 1968年的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厂”。

1992年,在与香港丽康公司合作之后,纳爱斯将突破点锁定在洗衣皂上,并生产出具有特有颜色(蓝色)与造型(中凹)的洗衣皂——雕牌超能皂。

1993年,雕牌超能皂通过“百万大赠送”迅速占领省内市场,拿下90%的市场份额。

紧接着雕牌透明皂又迅速上马。

这一次,改变形状大小,便于消费者使用,同时,改革香味,再配以中档的价位,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稳坐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

同年,纳爱斯改制为股份公司。

1993年以后,各项经济指标连年稳居全国行业榜首,肥皂、洗衣粉、洗洁精三大产品全国同行业销量第一,是全国洗涤行业的“龙头”企业。

雕牌案例分析

雕牌案例分析

二.针对性强的广告策略 针对性强的广告策略
雕牌靠广告起飞,却并非毫无目的的狂轰滥炸,每一个产品 的广告都针对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力求深入人心;每一则广 告都跳出了竞争对手陈旧的宣传模式,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雕牌透明皂的广告主打农村市场 雕牌洗衣粉的第一则广告主要针对城市市场,并欲填 补中档洗衣粉市场的空缺 雕牌洗衣粉的第二则广告“妈妈,我能帮你洗衣服了” 打破常规的洗衣粉功能性宣传,出人意料地受到了广大消费 者的欢迎。该广告独特的视角,真情的流露,紧跟时代脉搏 雕牌带着浓浓的亲情走进了千家万户
纳爱斯集团简介
纳爱斯集团是专业从事洗涤和口腔护理用品的生 产企业。 前身是成立于1968年的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 厂”,1993年底改制为股份公司。2001年12月 组建集团。 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中国 洗涤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 证。集团以实现“纳爱斯成为中国的跨国公司” 为目标,多种产品已进入欧洲、非洲、东南亚、 美国、新西兰等国际市场。
雕牌成功之本
目标市场选择——大众路线 大众路线 目标市场选择
(中低收入的消费者,在消费者者心目中建立雕牌洗衣粉物美价廉的形象) 针对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 针对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
一.灵活的价格策略 灵活的价格策略
雕牌用低价打开城市市场的口子,在过硬质量保证下和全 新市场的创造中,价格优势增加了雕牌成功的筹码。随着市 场的发展,为提升品牌价值,雕牌开始适时地运用高价策略。 对于消费者而言,高价位常意味着高品质和高社会阶层。
雕牌和立白
广州立白企业团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拥有10 家全资企业和6家合资企业,根据AC尼尔森公司公布的 最新的洗衣粉销量数据,2007年底,立白洗衣粉销售额排 在洗衣粉市场的第三位,仅次于雕牌和奇强。

牙膏行业发展历史

牙膏行业发展历史

牙膏行业发展历史牙膏作为口腔护理产品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牙膏行业发展的一般概况,以及相关重要里程碑事件。

1. 古代:早期的牙膏并非以现代的形式出现,而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使用各种材料来保持口腔清洁和美观。

古埃及人使用包括树枝和草根在内的天然植物作为牙膏。

2. 19世纪:牙膏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在牙膏中添加研磨剂,例如:煅烧蓝块,这种砂状物质可以有效清除牙齿上的污渍。

美国的一个牙医发现将碳酸钙添加到牙膏中可改善口腔卫生。

3. 20世纪初:牙膏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1900年,一家名为"可口可乐"的公司开始销售一种叫做"Pepsodent"的牙膏,通过广告宣传和大规模生产,使其知名度和销量大幅增长。

此后,其他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牙膏品牌,加剧了市场竞争。

4. 20世纪中期:牙膏开始出现了新的改进和创新。

1945年,一种新型牙膏问世,它的销售点在于能够为用户提供额外的防龋效果。

随后,公司开始将氯化物和抗菌剂等活性成分添加到牙膏中,以进一步提高其防蛀作用。

5.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牙膏行业进一步创新。

再次添加磨砂剂改善清洁效果的亦开始注意到了牙釉质过敏问题,并推出适用于敏感牙齿的牙膏。

一些牙膏开始涉足美白功能,并广告宣传牙齿清洁和美白功效。

6.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牙膏行业继续迎来新的进展。

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牙膏中的成分更加安全,配方也更加多样化。

口腔护理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技术和成分得到应用,用于改善口腔健康和牙齿美白效果。

总结:牙膏行业的发展历史见证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

通过持续创新,牙膏从古代的天然材料演变为带有多种功能的现代产品,不断满足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美观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大学网驰名商标消费者正如笔者以及诸多营销人策划人所料,纳爱斯集团将旗下“雕”牌牙膏品牌转变成“纳爱斯”牙膏,并在2005年伊始便大张旗鼓地全面推向市场。

其实,早在去年11月,“纳爱斯”牙膏就已悄悄现身于一些零碎的终端网点,也许是新品前期的战略部署,正待一触即发之势。

早在99年,“雕”牌牙膏以一幅煽情的“真情付出,心灵交汇”《后妈篇》广告一轰而开,也打动了部分目标消费者的心,但一是毕竟广告内容中所表现的二婚家庭并非社会主流,二是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便是85%的消费者一听到“雕”牌牙膏,心里就起疙瘩,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愿意用洗衣粉在口中搅拌,这就是“雕”品牌的产品属性联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消费者的心志,只要提到洗衣粉品牌,第一联想到的就是“雕”牌。

细细盘点,当时的“雕”牌牙膏倒有不少失策之处:一、“雕”牌利益点诉求的长时效性对消费者心志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雕”牌洗衣粉凭着优异的品质和一句“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广告语风行国内洁物类日化市场,而这一通俗到位的广告语已是深深扎根在中国老百姓的内心深处,这大部分归功于纳爱斯超高密度的不同媒体的广告投放,以及精准的产品定位诉求。

经过将近长达连续六年的同一产品核心价值的诉求“只选对的,不买贵的”,这一品牌形象印记——“大众的、平民化产品路线”在目标消费群心目中已经形成,“雕”牌已成为大众消费人群的第一洁物类品牌。

即能够一提到洗衣粉或是肥皂,就能快速联想到“雕”牌。

长此以久,“雕”牌给国内消费者的印象就是洗衣粉或是肥皂产品的待名词,即“雕”牌利益点诉求的长时效性对消费者的心志产生了强大影响。

正值“雕”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时,2001年,纳爱斯推出“雕”牌牙膏,企图以“雕”牌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带动新的产品增长点,但没想到的是不但由于驰名商标限定的固定产品范围被查封,更多的是给消费者联想到洗涤用品,而牙膏用“雕”牌冠名,总觉得的是用洗衣粉在口里,极不舒服。

从市场战略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雕”牌的品牌利益记忆点已经深深地套在了洗涤类产品上,维持六年的品牌诉求已形成了“雕”牌的市场定位和区隔,在此之后再推出同一品牌的牙膏产品,两种用途截然不同的产品线由于时间差距较长的因素造成消费者的心理认知障碍。

反观广西奥奇丽日化品牌,旗下“田七” 品牌所有产品几乎同时推向市场,从品牌传播的时效性这一角度看,虽实施的是单一品牌战略,但所有产品线几乎全线推出,避免了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品类的心理逆差,再加上田七是云南、广西一带名贵中草药,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等显著功能,给目标消费者一直是统一的草本精华产品的鲜明定位和诉求。

奥奇丽更多的是在对田七植物进行对产品的利益点诉求和背书传播,对牙齿有什么效果,对其他洗涤物品有什么效果,消费者的重心视线也就随之落在了产品利益点上,而并没有过多考虑是否在用洗洁精在刷牙了。

二、“雕”牌牙膏打情感广告进行包装推广“无理”,在“雕”品牌延伸的旗帜下未有任何牙膏的功能性诉求。

(“雕”牌洗衣粉以《下岗篇》对其品牌塑造形成的差异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口腔护理用品和洗护用品两种产品品类的用途截然不同,不可能顺利复制)在营销传播方面,“雕”牌一直致力于平民大众市场,为形成与国内众多日化品牌的鲜明差异化区隔,“雕”牌便始终致力于关注消费者的生活,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与消费者拉进距离,如广告传播中的《下岗篇》、《潮流篇》、《奋斗篇》、《邻里篇》都是切中大众平民消费群内心的经典之作。

而这都是在“雕”牌前期对产品功能利益点的诉求基础上,采取的“亲民”策略。

不过,当时的“雕”牌也善于抓住社会热点(国企改革,大部分工人面临或已经下岗),寓抄作于广告传播当中,“十分锋利”。

可以说,“雕”牌的品牌定位和传播诉求精准地长期围绕其品牌核心价值“只选对的,不卖贵的”进行深入地展开,从而培育了国内绝大部分忠诚目标消费群。

虽说纳爱斯善于捕捉社会矛盾和热点,但其前提基础是整个相同产品线的综合定位准确和长期执行,以及产品功能利益点的展示,随后穿插非产品功能点的品牌传播,但有利于巩固市场,培养和强化消费者品牌忠诚的诉求信息。

但是“雕”牙膏并没有突出其产品的任何功能属性,以为继续以“雕”牌洗衣粉的路线走下去,还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其实大错特错,当时的“雕”牌牙膏犯了一个产品品牌塑造及推广的大忌,即任何品牌核心价值的传播诉求必须是建立在产品功能属性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如果连基本的使用价值都不能被消费者认可,其他的品牌概念传播都将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看看广州立白,其洁物类产品(洗衣粉、洗洁精)以幽默、戏剧搞笑的风格对产品极其品牌进行了传播,立白牙膏的推出也是在继洁物类产品推出之后登陆市场,第一,其时间间隔没有超过两年,不算太长,第二,立白牙膏并没有象洗衣粉、洗洁精产品那样幽默地表现,而是以“珍珠般亮白”为主诉求点进行传播,广告表现中以美女模特的形象展现牙齿的亮白特点和个人的自信。

所以,立白牙膏推广的起点正是首先对产品功能属性特点的定位诉求,而并未一味复制成功品牌的运作。

三、“纳爱斯”的品牌包容力相对于“雕”牌要广博得多“纳爱斯”毕竟首先是企业品牌,其次也作部分洁肤类产品品牌,在市场上随同“雕”牌一起成长,享有相当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再加上“纳爱斯”为英文“nice”的中文谐音与转化,意为漂亮、好的,如果当时用“纳爱斯”这一品牌推出牙膏,其中的“漂亮”便可以顺利与牙齿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接。

四、“纳爱斯”的品牌调性趋于柔和,这是由于旗下品类产品的充分归类对“纳爱斯”的品牌累积到目前为止,“纳爱斯”品牌都用在了清洁护肤护发类产品上,如“纳爱斯营养香皂”、“纳爱斯水晶皂”等,由“nice”联想到产品推广表现,到广告传播中的模特,最后联想到一种柔美的形象,品牌调性趋向柔美、柔和。

所以,按照当时的品牌联想逻辑推展,牙膏应该用“纳爱斯”这一品牌。

五、“纳爱斯”牙膏利益点背书的空白缺陷尽管纳爱斯在05年伊始,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推向市场,但在其策略表现当中,“纳爱斯”牙膏居然打出“营养”口号,以牙膏中富含维C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央视黄金段重投广告,扩大产品的影响面。

但也需要纳爱斯注意的是,有营养的牙膏会带给消费者怎样的好处呢,包括基本的功能性利益点和延伸的心理需求满足点(对品牌核心价值进行个性化展示),所以,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产品销量异常火暴,但能真正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打一场不同于“雕” 牌的持久仗吗?这就需要纳爱斯进行后续的策略跟进,填补“纳爱斯”牙膏利益点的背书空白,告诉消费者有营养的牙膏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好处,进行丰富的产品诉求和品牌展现。

cn正如笔者以及诸多营销人策划人所料,纳爱斯集团将旗下“雕”牌牙膏品牌转变成“纳爱斯”牙膏,并在2005年伊始便大张旗鼓地全面推向市场。

其实,早在去年11月,“纳爱斯”牙膏就已悄悄现身于一些零碎的终端网点,也许是新品前期的战略部署,正待一触即发之势。

早在99年,“雕”牌牙膏以一幅煽情的“真情付出,心灵交汇”《后妈篇》广告一轰而开,也打动了部分目标消费者的心,但一是毕竟广告内容中所表现的二婚家庭并非社会主流,二是也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便是85%的消费者一听到“雕”牌牙膏,心里就起疙瘩,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愿意用洗衣粉在口中搅拌,这就是“雕”品牌的产品属性联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消费者的心志,只要提到洗衣粉品牌,第一联想到的就是“雕”牌。

细细盘点,当时的“雕”牌牙膏倒有不少失策之处:一、“雕”牌利益点诉求的长时效性对消费者心志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雕”牌洗衣粉凭着优异的品质和一句“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广告语风行国内洁物类日化市场,而这一通俗到位的广告语已是深深扎根在中国老百姓的内心深处,这大部分归功于纳爱斯超高密度的不同媒体的广告投放,以及精准的产品定位诉求。

经过将近长达连续六年的同一产品核心价值的诉求“只选对的,不买贵的”,这一品牌形象印记——“大众的、平民化产品路线”在目标消费群心目中已经形成,“雕”牌已成为大众消费人群的第一洁物类品牌。

即能够一提到洗衣粉或是肥皂,就能快速联想到“雕”牌。

长此以久,“雕”牌给国内消费者的印象就是洗衣粉或是肥皂产品的待名词,即“雕”牌利益点诉求的长时效性对消费者的心志产生了强大影响。

正值“雕”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时,2001年,纳爱斯推出“雕”牌牙膏,企图以“雕”牌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带动新的产品增长点,但没想到的是不但由于驰名商标限定的固定产品范围被查封,更多的是给消费者联想到洗涤用品,而牙膏用“雕”牌冠名,总觉得的是用洗衣粉在口里,极不舒服。

从市场战略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雕”牌的品牌利益记忆点已经深深地套在了洗涤类产品上,维持六年的品牌诉求已形成了“雕”牌的市场定位和区隔,在此之后再推出同一品牌的牙膏产品,两种用途截然不同的产品线由于时间差距较长的因素造成消费者的心理认知障碍。

反观广西奥奇丽日化品牌,旗下“田七” 品牌所有产品几乎同时推向市场,从品牌传播的时效性这一角度看,虽实施的是单一品牌战略,但所有产品线几乎全线推出,避免了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品类的心理逆差,再加上田七是云南、广西一带名贵中草药,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等显著功能,给目标消费者一直是统一的草本精华产品的鲜明定位和诉求。

奥奇丽更多的是在对田七植物进行对产品的利益点诉求和背书传播,对牙齿有什么效果,对其他洗涤物品有什么效果,消费者的重心视线也就随之落在了产品利益点上,而并没有过多考虑是否在用洗洁精在刷牙了。

二、“雕”牌牙膏打情感广告进行包装推广“无理”,在“雕”品牌延伸的旗帜下未有任何牙膏的功能性诉求。

(“雕”牌洗衣粉以《下岗篇》对其品牌塑造形成的差异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口腔护理用品和洗护用品两种产品品类的用途截然不同,不可能顺利复制)在营销传播方面,“雕”牌一直致力于平民大众市场,为形成与国内众多日化品牌的鲜明差异化区隔,“雕”牌便始终致力于关注消费者的生活,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与消费者拉进距离,如广告传播中的《下岗篇》、《潮流篇》、《奋斗篇》、《邻里篇》都是切中大众平民消费群内心的经典之作。

而这都是在“雕”牌前期对产品功能利益点的诉求基础上,采取的“亲民”策略。

不过,当时的“雕”牌也善于抓住社会热点(国企改革,大部分工人面临或已经下岗),寓抄作于广告传播当中,“十分锋利”。

可以说,“雕”牌的品牌定位和传播诉求精准地长期围绕其品牌核心价值“只选对的,不卖贵的”进行深入地展开,从而培育了国内绝大部分忠诚目标消费群。

虽说纳爱斯善于捕捉社会矛盾和热点,但其前提基础是整个相同产品线的综合定位准确和长期执行,以及产品功能利益点的展示,随后穿插非产品功能点的品牌传播,但有利于巩固市场,培养和强化消费者品牌忠诚的诉求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