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
经方名家荟萃之四逆散

经方名家荟萃之四逆散方剂四逆散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条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医案(胡希恕医案)薛某,男性,38 岁,病历号 242788。
1965 年 10 月 13 日初诊。
患阳萎不举已两年,服滋补之品甚多,不见效应。
常有胸闷太息,少腹拘挛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软,精神不佳,小劳则两眼发酸,视物昏花,苔白微黄,脉弦细。
证属气郁血瘀,宗筋失养,治以疏气行血,与四逆散加味:(合桂枝加龙骨牡蛎加川芎)柴胡 12 克白芍 12 克枳实 12 克生牡蛎 15 克生龙骨10 克桂枝10 克炙甘草 6 克生姜 6 克大枣 4 枚川芎 6克结果:上药连进九剂,诸证均减,阳事已举,但尚不坚。
上方加附子 6 克、苍术 10 克,又服六剂而痊愈。
何某,男,58 岁,病案号 160462。
初诊日期 1965 年 9 月 20 日:于 64 年 4 月间淋浴时,发现两小腿皮肤有紫癜,以后时轻时重,有时便血或尿血。
曾到各大医院诊治均未见效。
于65年6 月15 日来我院门诊治疗,血液检查:白血球3500,血小板 85000,出血时间1 分 30 秒,凝血时间 30 秒,白血球分类:中性66%,淋巴34%,血色素13,4克,经用温中活血、和肝化瘀等法,前后服药 300 余剂未见明显效果,今日找胡老会诊。
现症:两小腿紫癜满布,两膝上也散见,有时两手背亦出现,每劳累后紫癜增多,每药中有苍术亦增多,午后低热,口苦咽干,脐上微痛,舌苔薄白,脉弦细。
胡老与四逆散合四物汤加味:柴胡四钱,赤芍四钱,枳实三钱,炙甘草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三钱,生地炭一两,桂枝三钱,茜草六钱,阿胶三钱,紫草二钱。
四逆散临床应用3则

1208四逆散临床应用3则彭建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337000)关键词:四逆散;胃神经性呕吐;血管性头痛;便秘;医案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四药组成,具有透邪解郁。
疏肝理气的功用,被广泛地应用临床。
笔者按中医异病同治原理灵活应用本方,治疗胃神经性呕、血管性头痛、便秘等疾病,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胃神经性呕吐患者李某,女,41岁,2004年9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觉头晕、失眠、胸胁涨满,不欲饮食,食入则吐,呕吐6~10次/d,由门诊收入急诊住院。
胃钡餐检查未见异常。
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毛糙。
初步诊断为胆系炎症,给予抗生素、维生素B6静脉滴注;2d后症状无缓解。
故转我科病房,查:腹平软,未触及肿块,舌苔白,脉沉弦。
证属肝胃不调,胃失和降.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法则,投四逆散加味方。
药用:柴胡、茯苓、枳实、白芍、旋复花(包煎)各20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
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
服药3剂后,患者恶心、呕吐次数略减、睡眠稍安,仍有头晕、胸闷,舌、脉如前。
遂上方减甘草,加生姜,继续治疗10d后,呕吐止,诸症悉除。
按语:呕吐病因多,邪之入内,伤及脏腑,皆可致病。
正如《景岳全书呕吐》所说:“或暴伤寒凉、或暴伤饮食,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上逆,或因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证,此皆呕之实邪也。
”本病病机为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和降所致。
根据《内经》的“木郁达之”之旨,予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其法,故用四逆散加味投之,药中病机,故得痊愈。
2血管性头痛患者王某,男,58岁,2006年7月9日初诊,半年多来,一直有头痛,以左侧为重,发作时,有针刺样跳痛,伴失眠,急躁易怒,每逢情绪激动则病情加重。
脑血流图示:双侧波幅不对称。
查体:舌苔白,脉弦。
证属肝气郁结,化火上冲。
治宜疏肝调气,泻火止痛。
处方:柴胡、白芍、菊花各20克,枳实、牡丹皮、天麻、全蝎各15克,甘草10克,用药4剂后,患者头痛缓解,舌脉如前。
四逆散治疗失眠案

四逆散治疗失眠案孙某,女,59岁。
初诊(2013年11月18日):失眠1个月。
1个月前因突发眩晕,不能站立,恶心呕吐,被诊为耳石症,经复位、输液等治疗后眩晕缓解,但因同时发现血压高,遂焦虑不安,经常难以入睡,甚至3~4小时才能入睡,且多梦易醒,再睡困难,有时彻夜难眠,心烦易怒,头昏脑胀,需服安定才能入睡。
曾服百乐眠、枣仁安神口服液等治疗无效。
现症仍失眠,心烦,纳可,无四逆,言语多,体力较好,易激动,无口干口苦,二便调。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少阳气郁,四逆散方证。
处方:柴胡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茯苓30克,生龙牡各30克,菊花15克,炙甘草6克,颗粒剂,7剂,日1剂,冲服,分2次服。
复诊(2013年11月25日):患者喜形于色,自述取药后上午9时多始服第1袋即半剂药,下午看演出中间休息时困意显著。
当晚入睡满意,至复诊时睡眠一值良好,心烦大减,头昏感觉也无。
血压仍有时偏高160/80毫米汞柱。
继服上方7剂观察。
按:四逆散是治疗少阳病气郁失眠的有效方。
应用要点:患者体质一般较好,中青年用此方的机会较多。
患者多性急易怒,如伴有手足逆冷者更是典型的适应症。
需要指出的是:四逆并不是应用四逆散的重要指征,也就是说只要其它指征具备,没有四逆,仍属四逆散证。
此外,脉弦特别是弦而有力,对应用四逆散有重要参考价值。
临床治疗失眠,常用四逆散加茯苓3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血府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属活血化瘀方剂,主治胸中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属活血化瘀方剂,主治胸中血瘀证。
适应症状: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王清任云:“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现代临床常用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转载四逆散医案100则

转载四逆散医案100则四逆散医案100则目录1、便秘2、偏头痛3、膝盖疼4、失眠5、颈椎痛、颈酸6、目痛 7;腰肌劳损 8:咳嗽 9、背痛 10、目珠痛 11、尿失禁 12、鼻炎 13、口腔溃疡 14、痤疮15、腰痛16、腹胀 17、跌打 18、四肢冷 19、咳 20、心悸 21、肾结石 22、小便频漏 23、肚腹胀痛 24小儿拉肚子 25厌食失眠 26、胆手术后腹胁痛胀 27、咳痰带血 28、腹中虚胀 29、气血塞失眠 30、急性胃胀痛 35、烂嘴丫 36、风团痒 37、身僵如尸 38、大便稀溏 39、抽筋失眠 40、满面疮痍 41、抑郁不乐42、夜咳 43、脚肿难动 44、腰肌劳损45:背痛46:肩周臂痛 47:慢性阑尾炎 48、气郁痛经 49、肥胖腰膝痛 50:颈部疮痛51、冷伤脾 52:风邪外感53、手脚冰冷症 54、经闭 55、妇女盗汗56:高血压 57:胃胀满 58:乳腺增生包块59:手指痛60:厌食失眠61:大汗症 62:血侵眼 63:鼻流清涕64:颈肩背僵硬65:月经皮下出血 66:红肿眼 67:面部痤疮 68:压力耳鸣 69: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70:头面流油 71:风湿脚肿 72:便溏肩周炎 73:右腿抬不起 74:胃伤 75:眼目黄 76:鼻痒症 77:头颈酸重78:耳痛流水 79:带状疱疹后遗症 80:食积牙火81:腿脚湿痒 82:顽固头痛 83:老人虚喘 84:老年肺气肿 85:肩周劳损 86:足痿 87:老人心肌劳损 88:老人目花 89:小儿鼻痒 90:胃溃疡 91:年老骨头痛 92:暴食伤胃 93:老人牙痛 94:虚人焦虑 95:风寒束表 96:食积肠胃 97:老人气虚百病 98:肝胆油脂高 99:肥胖 100:癌症1、便秘: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芍药、甘草养其直,柴胡、枳壳顺其性,等于增水行舟一样。
案例:肠燥阴亏便秘老大妈便秘。
处方:柴胡5g,白芍30g,枳壳15g,生甘草10g,加火麻仁、百合、苏叶。
四逆散临床加减

记得有一日本汉方医(名字忘了)每日看病有一半处方是“四逆散”每见奇效,我已有这样的感觉。
因“四逆散”是一行气散结之方,而百病生于气,气顺了病自然就好了。
常用疾病如下:1、消化道疾病如溃疡,胃炎,腹泻等。
可把四逆散当作胃动力药用达到脾升胃降的作用,加减方如下: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但寒热不明显者。
慢性口腔溃疡亦有效。
四逆散合厚朴人参汤:适用于脾胃虚夹湿腹胀。
四逆散合理中或良附丸:适用于脾胃虚夹寒。
四逆散合香苏饮:适用于脾胃气滞,消化不良。
四逆散合生姜泻心汤:急性胃肠炎神效。
四逆散合外台茯苓饮:适用于胃虚夹饮。
四逆散合麦门冬汤:阴虚胃痛。
四逆散加栀子黄连山查:胃热作痛。
四逆散加藿朴四苓:除湿之剂。
四逆散加丹参因陈:肝病基本方。
四逆散加青皮吴臾当归:肝寒少腹痛。
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青皮元胡:腹部手术后肠粘慢性腹痛,妇女痛经亦佳。
四逆散合失笑散:淤血胃痛。
有时加百合丹参。
(陈修圆的经验)2、心血管疾病:四逆散加瓜娄厚朴丹参之类:治“风心病”“冠心病”心下急满者。
《皇汉医学》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笔者感过于激烈,现在行医环境不好还是小心为妙。
另外血府逐淤汤亦是个好方子我亦常用。
笔者最恶现在的这些中医专家教授一见心衰就用“参麦参附”早把辨证论治抛到了脑后了。
3、泌尿系疾病:四逆散合猪苓汤:“尿感”最常用,“结石”可合’失笑散“疗效可靠。
四逆散合六味地黄汤:曾经治疗一老妇长期病因不明尿血数剂即止。
四逆散合”消累丸“:可治疗前例腺增生,妇女乳腺增生亦可,加青皮桔核之类。
但是治疗肾病我没有用过。
4。
呼吸系统疾病: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多用于有肝气横逆的慢性咳嗽,但是还是小柴胡用的多,因为小柴胡通长焦,四逆散偏于中下焦。
注意根据寒热虚实加减用药。
四逆散合贝母瓜娄散:治疗燥咳有效。
5。
治疗各种奇怪症状属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者四逆散可疏畅气机,临床应用常见奇效。
6。
治疗“肿瘤”四逆散是笔者的不二法门,条达气机改善体质,不求肿瘤消除但求带病生存。
中医名方四逆散治疗医案

中医名方四逆散治疗医案薛伯寿先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临床学家,20世纪70年代师从全国中医大家蒲辅周,深得真传。
薛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辨证,善用经方,用药轻灵,以擅治热病及内、妇、儿疑难杂症而著称。
笔者作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人员,有幸跟师侍诊1年,获益匪浅。
现将薛老以四逆散为底方治疗脾胃病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薛老认为,凡病之发生与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故治病者,必先顾脾胃之盛衰。
如防治外感须助胃气,因卫气来源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玉屏风散用白术健脾即本于此。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治疗内伤杂病须时刻不忘胃气。
调理脾胃,则讲究升降润燥通补,权宜而施。
用药上,四逆散为疏肝和胃、升清降浊、以通为补的效方。
五脏之中,脾胃居中央,为后天之本,素有“中州”之称。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化,完成后天的纳化功能。
脾属脏,为阴土,喜燥恶湿、主升,以上升为顺;胃属腑,为阳土,喜润恶燥,主降,以下降为和。
脾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表一里,形成制约、互用、协调、和合的平衡关系,共同完成后天的受纳、运化、培育、濡养功能。
脾胃居于中焦,是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肝肾。
故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
倘若升降失调,出入障碍,必会产生病理现象,《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由此可见,脾胃行使的特殊功能主要是通过升降出入运动体现。
薛老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不外乎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内伤、外感时邪,这四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而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病变。
但情志失调的先导作用尤其重要,现代临床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与情志失调有关,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肿瘤等均与情志失常有关。
四逆散的临床使用汇总

四逆散原文<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方十七。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使用方法:用法水煎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
1。
消化道疾病如溃疡,胃炎,腹泻等。
可把四逆散当作胃动力药用达到脾升胃降的作用,加减方如下: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但寒热不明显者。
慢性口腔溃疡亦有效。
四逆散合厚朴人参汤:适用于脾胃虚夹湿腹胀。
四逆散合理中或良附丸:适用于脾胃虚夹寒。
四逆散合香苏饮:适用于脾胃气滞,消化不良。
四逆散合生姜泻心汤:急性胃肠炎神效。
四逆散合外台茯苓饮:适用于胃虚夹饮。
四逆散合麦门冬汤:阴虚胃痛。
四逆散加栀子黄连山查:胃热作痛。
四逆散加藿朴四苓:除湿之剂。
四逆散加丹参因陈:肝病基本方。
四逆散加青皮吴臾当归:肝寒少腹痛。
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青皮元胡:腹部手术后肠粘慢性腹痛,妇女痛经亦佳。
四逆散合失笑散:淤血胃痛。
有时加百合丹参。
〔陈修圆的经验2。
心血管疾病:四逆散加瓜娄厚朴丹参之类:治"风心病""冠心病"心下急满者。
《皇汉医学》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笔者感过于激烈,现在行医环境不好还是小心为妙。
另外血府逐淤汤亦是个好方子我亦常用。
笔者最恶现在的这些中医专家教授一见心衰就用"参麦参附"早把辨证论治抛到了脑后了。
3。
泌尿系疾病:四逆散合猪苓汤:"尿感"最常用,"结石"可合’失笑散"疗效可靠。
四逆散

四逆散四逆散(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6g 枳实12g 柴胡12g 芍药9g此为汤剂之量,水煎服。
如作散服,则各等份,研细末,日服3次,每次2g,白开水送服。
原方后之制法合算现代分量:上四味各3g,捣筛,白开水送服,日3次,每次2g。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l.5g,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1.5g;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
5g,腹中痛者加附子9g;泄利下重者,先以水1000mI,煮薤白600m|,煮取600ml,去滓,以散18g加入汤中,煮取300ral,分温再服。
(功效}解郁泄热,调和肝脾.(主治]主证:手足不温,胸胁满闷疼痛,或腹中痛,舌红苔黄,脉弦或沉滑而数。
副证: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临证加减]1.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方为柴胡、生白芍、炒枳实各10g,炙甘草5g,胃热炽盛加川连、蒲公英、连翘,炙甘草改碧玉散(包煎);积滞内停加神曲、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炒莱菔子;脾胃虚寒加黄芪、桂枝、红枣、生姜;夹有络瘀者加丹参、丹皮、炙刺猬皮、制延胡;胃阴不足加石斛、麦冬、天花粉;泛酸者加左金丸(包煎)、乌贝散(吞服),大便溏薄加黄芩、炒白术。
每日工剂,分2次服。
[黑龙江中医药。
1991,c5,,113,.2.四逆散加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取柴胡、枳壳、赤白芍、生甘草、川栋子、佛手、谷芽、麦芽、吴茱萸、瓦楞子。
肝胃不和与嗳气频作加旋覆花、代赭石;胀痛明显加川楝子、延胡;脾虚加四君子汤;肝胃郁热加丹皮、栀子;胃阴不足加太子参、川石斛。
仁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c11,,,] 3.四逆散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药用柴胡、法半夏各12g,白芍、枳实各10--12g。
肝郁加郁金、佛手;郁热选加蒲公英、黄芩、栀子、夏枯草;腹胀加砂仁或改枳实为枳壳;呕吐苦水加竹茹、代赭石、柿蒂、丁香、苏梗;大便秘结或不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大腹皮、大黄;脾胃虚弱加四君子汤。
治疗6-8周。
[新中医,1993,c6,,19] 4.四逆散加味治疗胆总管结石:药用柴胡、元胡、王不留行、枳实各12g,白芍、金钱草各30g,郁金、茵陈、川楝子各15g,大黄、甘草各lO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四逆散医案100则(41~50)41:抑郁不乐这个剃头师父,他有七十岁左右。
那天他儿子过来看病舒服多了,今日他过来,他来复诊,拿到单话,先生,你的药涯吃了觉得好自在,好开心。
涯笑笑话,药可以自在开心一时,你啊记住这八个字,可以自在开心一生人。
他问,拿八个字?涯话,无求自在,淡然开心。
一个人能够外求少了,能够将世事看淡点,自动开心喜悦。
学生一看那方,怎么这么简单,就可以治这种压抑郁闷失眠?原来是四逆散加丹参、菖蒲、郁金、香附。
丹参2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
涯话,你知郁金、香附这两味药有多厉害吗?它可以话是专门疏通肝胆的能手,现代医学药物学研究,发觉到这两味药能集中于肝胆,使那肝胆排泄功能变好。
你看那人一生气恼气,是不是胸闷闷,肋胀胀,肚满满。
所以我们的郁金、香附一去,就疏通胸肋,消除闷胀。
他觉得好神奇,吃着药后,头脑轻松,胸轻松,胃轻松。
那人一旦有压力,觉得四肢百脉啊,都好像逆乱一样,一旦释放掉压力,全身百节啊都像放松释放那样。
所以四逆散它能将四面八方压到身体上的压力啊疏散出去,你如果你能灵活加些理气的药,它就能治疗压郁,加些活血的药,它就可以治疗忧愁、跌打、胸肋痛闷,这些都是加减一两味药,就可以取得的效果。
所以涯同他话,你要少忧虑,愁肠百结,肝郁气结,愁虑的人啊,今下社会十分多。
所以你能够解决愁虑引起的百病啊,你可以在农村医病医开局面来。
包括你看涯医这些风湿,郁闷,胃痛,肩颈痛,肚子疼,鼻炎,头痛,肩甲劳伤等等啊,但凡见到他愁虑压郁加重,两眉皱紧紧的,四逆散主之,加无事常生闷气的,四逆散主之。
所以连药房的人都好吃惊,为什么曾医生开出的汤方,寥寥几味,患者却有这么好的口碑。
涯话,这都是把握到病机,和病因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好,到里趟。
学修心得:开心一辈子:无求自在,淡然开心。
压抑失眠用四逆散加丹参、菖蒲、郁金、香附。
郁金香附集中于肝胆,使肝胆排泄功能变好,是专门疏通肝胆的能手。
人一旦有压力,四肢百脉逆乱,一旦释放压力,就变得轻松。
所以四逆散能释放四面八方压到身体的压力。
42:夜咳朝晨,涯七点钟去珍仔围时,一个病人远远就摇手叫住我。
涯话,做什么?他话,先生,神药喔,涯吃你药,个把月晚上促(咳)不好的,今好了。
涯打开来看,什么神药?还不是四逆散加胸三药、丹参、菖蒲吗?才八味药,就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他话,先生,涯没吃你药前,晚上促到翻来覆去睡不落觉,又鼻塞,完身都不自在,为什么你这药这么有效?涯打开来,问学生,你怎么解释这个汤方。
学生想一下,涯话,你看病人面色灰暗,这是典型的气滞血瘀。
我们用活血行气法,可以治很多疑难杂症,你看四逆散配合胸三药,具有强大开胸行气,疏肝解郁的作用。
涯话病人,你促是不是一着急就咳,一劳累过度就咳。
病人点点头。
涯话,你晚上咳,是不是咳到胸都痛?他话是。
凡是着急咳者,四逆散主之。
凡是咳到胸中刺痛,有积血不能行,丹参、菖蒲主之。
所以这个药组,不单是治失眠,它治咳嗽,治胸闷,治背痛,治肋胀,治胃痛,治肚腹胀,周身气滞血瘀啊,它都治到。
为什么?肺朝百脉,心主血管啊!丹参、菖蒲,能提升心主血管的功能。
胸三药,加强肺朝百脉的功能。
四逆散呢,疏肝理气,肝主全身上下筋膜,全身上下筋膜一放松,它就不会咳。
所以人家都用止嗽散治咳嗽,涯却用四逆散,为何呢?因为四逆散它就包含了升降出入,开合阴阳。
有柴胡升,枳壳降。
有柴胡、枳壳气药味阳,芍药、甘草养阴的药为阴,堪称阴阳结合的奇妙组合。
所以你话我用四逆散治咳嗽,不是,涯用四逆散调阴阳动静,只要阴平阳秘,动静结合,刚柔并济,长短互补,其病自愈啊!所以好多人看涯怎么尽是这些方,他不知我里面剂量不一样。
像胸闷厉害的,涯枳壳、桔梗,各用10克到15克。
痹痛厉害的,涯丹参用30、50克。
抽筋厉害的,涯芍药用30克。
有感冒、发烧厉害的,涯柴胡用25克。
普通肝郁不开心,涯柴胡用15克。
简单的清阳不升,涯柴胡用5克。
剂量不同,这药出去,完全不一样。
就像涯同样调这部队出去作战,但是涯放的兵的数目不一样,打仗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好,到里趟。
学修心得:凡、着急咳者,四逆散主之。
凡咳而胸痛者,有积血不能行,丹参、菖蒲主之。
肺朝百脉,心主血脉。
丹参、菖蒲,能提升心主血管的功能。
胸三药,加强肺朝百脉的功能。
四逆散包含升降出入,开合阴阳。
胸闷厉害,枳壳、桔梗,各用10克到15克。
痹痛厉害,丹参用30、50克。
抽筋厉害,芍药用30克。
有感冒、发烧厉害,柴胡用25克。
普通肝郁不开心,柴胡用15克。
简单的清阳不升,柴胡用5克。
43:脚肿难动朝晨,这个老叔,过来时话,厉害,涯脚肿怎么退了,本来肿到朝晨头睡醒,难以翻身,不能落床,吃了七贴,肿消,脚轻。
涯看,原来四逆散加了黄芪50克,川芎10克,益母草20克,丹参30克,菖蒲10克。
用大量补气行气,利水活血的汤药落去。
老人话,吃了后,那尿量十分大。
涯还叫他,转归(回家)要捶块生姜落去,而且越老的姜越好。
中医话,姜还是老的辣,辛辣能够行气,能够温阳,能够化湿。
他话,这汤药吃了十分舒服。
你看黄芪补气,生姜助阳,气阳两补,水湿它就停留不住。
你看这些中老年人,脚肿胀,肥胖,翻身难,腰痛这些,大部分下半身的疾患啊,都和气气阳不足,湿毒留恋有关。
老叔带来一群人,大家看到他这么重的病都医得好,那我们这些轻病不是轻而易举。
涯话,未必,医病要看缘分,老叔他这种恰恰是气阳两虚,水湿留恋,涯开的汤方又恰恰是补气助阳、排水活血。
所以汤方就有效。
同时我为什么用四逆散?因为老人经常卧床?卧床有一个特点啊,凡卧必郁,凡病必郁,凡郁必病。
凡是有病,不管虚实,他多少都有些郁结,只不过是郁重郁轻。
郁重的,我们就重用四逆散。
郁轻的,我们就轻用四逆散。
所以古人有个论断叫,久病必郁,久郁必病。
一个人郁闷久了就会得病,得病久了就会郁闷。
根据这个思路啊,我们临床上灵活变通四逆散啊,往往可以治处中医人的豪情志气和信心来。
尤其是这些慢性病,涯都是遵循岳美中老先生的治慢病,要有方有守,因为慢病如抽丝剥茧,因为王道无近功。
所以涯叫他继续再服食,效不更方,吃后那脚才日日变轻。
所以这些中老年人还不知冷果这些不好多吃,吃多了人阳气会更减少。
所以凡是脚肿的,水里游的要少吃。
凡是高血压,气阳往头脑冲的,天上飞的,带羽的,莫多吃。
凡是中焦堵塞,像鸡蛋、牛奶,高营养的,难消化的,阻气的,水粄炊气(用蒸炊出来的食物)粽子,也要少吃。
如果你知道饮食忌讳,你再去医病用药,往往如有神助,猛虎添翼。
好,到里趟。
学修心得:凡卧必郁,凡病必郁,凡郁必病。
脚肿:四逆散加了黄芪50克,川芎10克,益母草20克,丹参30克,菖蒲10克,老姜一大块。
黄芪补气,生姜助阳,气阳两补。
丹参、菖蒲活血,益母草利水,排水活血。
脚肿,水里游的要少吃。
高血压,气阳往头脑冲的,天上飞的,带羽的,莫多吃。
中焦堵塞,像鸡蛋、牛奶,高营养的,难消化的,阻气的,炊气(用蒸炊出来的食物)粽子,也要少吃。
44:腰肌劳损朝晨在石印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挺着腰板,行过来话,医生,你的药怎么这么有效,像那洋肥落菜一样。
涯话,你讲错了,要想火灰落菜。
他在那哈哈笑,话,为什么?涯话,洋肥落菜啊,土壤容易板结有副作用,火灰落菜,草木灰落菜,没副作用,那菜吃了乌嫩乌嫩。
学生一看那汤方,是四逆散加甜牛力、杜仲、枸杞子、五指毛桃。
仅仅八味药,他到处去医的腰肌劳损,又推拿按摩,又针灸都没好,这八味药。
他说,吃落去,那腰好像一下子变大力了。
涯和老叔话,你看我和你落了什么药?牛大力,又叫甜牛力,吃了像牛一样大力。
周围人听了无不哈哈大笑。
在涯看病的场所氛围里,涯都有意识去激励鼓舞患者,所以涯看病都是哈哈大笑大家,十分有气场。
至于为什么要用四逆散,因为老叔来的时候啊,愁眉苦脸,两眉皱,四逆散主之。
凡是两眉间皱的,一定是代表他的血脉郁结,扭曲,因紧张而憋塞。
所以我们用四逆散等于疏通他的筋膜,中医讲,肝主筋,肝不郁,那筋膜啊就不会扭曲,不会扭曲,你那些肌肉各方面,就不容易劳损。
所以他这个腰肌劳损,我们用四逆散配合那补腰肾的药,将那药力疏通到腰骨腰大肌去。
为什么要落黄芪?五指毛桃就是南方的黄芪,因为中医讲,脾主肌肉,你腰大肌劳损啊,基本上要落黄芪。
治各类劳损病,要用到黄芪,在《神农本草经》就讲,黄芪主虚劳百病啊!你只要劳损引起的各类疾病,常常少不了它,因为它能补气,它乃是补气之王。
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可以治那些免疫力减低引起的各类疾病。
像朝晨来两个细人(小孩),都是流鼻水不停,几个月没好,涯叫他去买黄芪精口服液。
因为开方给细人,细人畏药苦不吃,叫他吃那口服液,一吃那鼻水就收了。
他话,这么神奇,鼻炎医这么久,都医不好,怎么咦吃这黄芪精口服液就好。
原来是抵抗力好了,自然没炎症,正气足了,自然没邪气,门内有君子,小人就呆不住。
你鼻孔肺气足,肺活量足,你那些炎症自然就会消失。
所以老人话,他腰肌劳损啊,经常承身都不住,就是要承受上半身承受不住。
我们一用补腰肾,疏筋骨的药,一去,他腰就像年轻一样。
好,到里趟。
学修心得:腰肌劳损用四逆散加甜牛力、杜仲、枸杞子、五指毛桃。
愁眉苦脸,两眉皱,四逆散主之。
肝主一身之筋膜,肝不郁,筋膜就不易扭曲,肌肉就不易劳损。
四逆散配合补腰肾的药,能够让药力疏通到腰部肌肉中去。
黄芪主虚劳百病,乃补气之王。
45:背痛朝晨,一个老伯母看到涯走,冲出来,拉到涯的车,拿个大大的红包。
涯话,你干什么?她话,这个红包你一定要收下。
涯话,涯没收任何红包的习惯。
她话,涯这背痛啊好了,晚上睡不着落觉也好了。
涯话,药单呢?她拿出来。
涯一看七味药而已,四逆散加丹参、菖蒲、威灵仙。
这三味药又叫痛痒三药。
风胜则痒,用威灵仙,能宣通十二经风胜。
血瘀则痛,用丹参、菖蒲,能活血化瘀。
四逆散专治胸肋背痛,凡胸肋气结,血瘀疼痛,四逆散用之,其效如神。
这老阿婆硬要把将红包塞到车篮里。
涯拿出来还她,涯话,不使(用)。
涯话,涯赚钱比你容易,而且你的钱没涯多,哪有少钱的人拿给多钱人。
她听了哈哈大笑。
涯话,这药方啊,你可以抓多几次来吃,吃了气血行通,下次吹风落水,腰背都没有那么疼。
周围学生看了好吃惊,问,老师,为什么六七味药,不到两块钱一包的中药能医病。
涯笑着话,凡是起效比较神奇的这些药,一是辨证到位,二是病人十分稳定,像这些老阿婆,在家里生活啊,又没熬夜之习惯,而且日子时(白天)有劳动的好习惯,第三呢呢?你看她吃好了,还包大红包,这人心态好,心态好,病魔跑,一个心态好的人得病,都不至于难医。
学生听了点点头。
其实你看似难医的老人气虚病,比好多年轻人得病还容易医。
为什么?因为老年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会过度透支身体。
年轻人呢?饮食无节,起居无常,还随便熬夜,透支身体,相反小病还显得难医。
所以大家莫小看这简单的几味药,却收到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效果,以少量的药,却能够对治多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