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_谭志词
汉字在越南语言文化中的传承研究

汉字在越南语言文化中的传承研究摘要:由于中越地理上接壤,历史上频繁交流,产生了文化的碰撞。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及比较研究法,针对汉语在越南的传承进行研究,归纳其形成条件、发展方式及发展过程,主要论述了汉语在越南语言文化中传统的社会传承模式以及现代传承所面临的变迁和危机。
关键词:汉字越南语言传承研究1.引言越南语主要分布在越南,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语言如孟高棉语、台语、汉语有着密切且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在判断其语系归属问题上有不少困难。
伴随着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汉语成语被大量的传入越南并被越南语”吸收、消化”。
其传承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
2.传统社会传承模式传统的传承模式主要包括教育、礼制和宗教信仰。
由于中国地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思想的影响,儒学对越南主流思想、社会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家通过教育将思想赋予人民,人民在生活中以礼制将其体现。
同时,道教、佛教的传入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既是儒学的内涵之一,也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机制。
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世纪中叶,越南就被中国封建势力所统治。
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如三纲五常、仁义、孝悌、忠恕等对越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汉字也称为越南两千多年一直沿用的官方文字,并用来撰写了大量的哲学、宗教、经学、史学、文学艺术著作[1]。
随着越南确立儒学教育和科举制度,使得汉字成了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必须学习、掌握的文字。
道德礼制化的承传对越南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化而走向庙堂,二是民俗化而走向民间[2]。
意识形态被政治家所把握,以各种方式在社会中确立其正统,而民间则变成“家道”被用于人们日常生活。
可以说,没有礼制,汉字就不会融入社会生活获得更高更丰富的内涵,也不会使得汉字文化传承得以巩固。
由于两国交流的历史,越南的几大宗教受中国宗教的影响非常深刻。
汉字佛经在越南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
此外,老子的学说演化为宗教之后,很快被传到越南,并与越南的本土信仰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越南特点的道教。
现代汉语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研究

现代汉语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研究作者:徐媛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8期【摘要】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越语支,在以越南为主的中南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应用十分广泛。
相比其他语言,越南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大量继承了汉语中的词汇,其中所使用的表记文字,以汉字和越南京族所使用的字喃为主。
同时,越南语发音近似于汉语中隋唐至宋朝时期的中古音。
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对加强越南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汉语;越南语;语音【中图分类号】H44 【文献标识码】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人日常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更对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隋唐时期,越南被古代中国所统治,这也就导致了汉语大量引入到越南语中,并对越南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初期,汉语是越南各阶层使用的主要语言,并且大量重要的资料都是通过汉语编写。
而后,法国殖民者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禁止各级人民使用汉语,但由于长时间的渗透,越南语中仍然存在大量汉语语音。
因此,现代汉语对越南语语言的影响,已经逐渐成为了越南语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汉语及越南语语音的古今变化在汉语对越南语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与越南语相结合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通常被命名为“越化”。
在古代,尤其是隋唐时期,古越南受到古中国的管辖,汉语口语传入越南,所得到的越化结果变化较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语言系统,因此学术界称之为“古汉越音”。
唐朝以后,汉语不仅通过口语的方式传入越南,还通过书面等方式进行了多途径传播。
在汉语越化的过程中,有七千个上下的汉越字被越南语所接受,并形成了独特的读音系统,这一语音系统被称为汉越语系,或今汉越音。
古汉越音与今汉越音在很多时候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汉语词中“房”的古汉越音为“buong”,今汉越音为“phong”;“茶”的古汉越音为“che”,今汉越音为“tra”;“车”的古汉越音为“xe”,今汉越音为“xa”;“画”的古汉越音为“ve”,今汉越音为“hoa”。
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

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作者:熊晓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摘要】越南语是南亚语系的越南语分支,在以越南为主导的中南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广泛使用。
与其他语言相比,越南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其中使用的表意文字主要是汉字。
同时,从隋唐到宋朝,越南语的发音都与汉语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
从语言的演化角度而言,现代汉语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本论文针对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展开研究。
【关键词】汉语语音越南语语音影响【课题项目】2018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名称:“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和越南语语音的对比研究,课题编号:2018KY1212。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99-02引言在中国的古代,特别是隋唐时期,对越南实施统治,中国的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汉语言因此传入到越南,对越南语言具有重要的影响。
进入到二十世纪初期,越南各行各业开始使用汉语,这个阶段的大量资料都是汉语写作的。
尽管法国殖民者采用各种措施,让越南人民被禁止使用汉语,但由于中国文化的长期渗透,使得汉语在越南语中仍然存在着。
汉语有很多语音对越南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已经成为研究越南语言的重要课题。
1.汉语语音和越南语语音的演变在汉语影响越南语言的过程中,当汉语融入到越南语言中,使得汉语的语音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古越南被中国古代管辖,汉语传播到越南后,使得汉语逐渐越化,但是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语言体系。
所以,语言学界有“古汉越音”的说法。
当时的汉语言传播到越南是用口语的方式传播的,逐渐地,汉语的书面形式也传播到越南,汉语言传播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了。
随着汉语言的不断越化,在越南语中已经接受了7000左右个汉越字,此时已经构成了较为独特的读音系统,此即为“今汉越音”。
“今汉越音”与“古汉越音”之间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越南语中的汉越词及其语素变化探究

越南语中的汉越词及其语素变化探究汉越词是指在唐代传入越南、已融入越语词汇系统、受越语语音、语法和语义支配的汉语借词。
经过漫长的变化,很多汉越词已与其相对应的汉语词的词义、用法有所不同。
此外,因为各种原因,与原来的汉语词的语素相比,汉越词的语素也有所变化:有的语素还保留着,有的语素已经消失了,有的汉越词语素顺序与原来的汉语词相反。
标签:越南语汉越词汉语词语素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中,各语言之间的接触是难免的。
语言干扰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干扰可以发生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上。
借用现象发生在所有的语言中。
这是社会语言学的普遍规律。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4个少数民族和睦共处。
总人口中,京族占绝大多数。
京族的语言——越南语是目前全国通用的语言。
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54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分属于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汉藏语系。
与汉语一样,越南语属于孤立语,也是单音节性、有声调的语言。
在语音方面,越南语音节跟汉语音节一样,是音系中最基本的语音单位。
在文字书写形式方面,现代越语文字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越语语音与文字基本上一致,即各个元音、辅音和整个音节的语音形式怎么读,文字就怎么记录,每个音节都隔开来写。
在语法上,越语与汉语也有许多共同点,如词本身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虚词和语序是重要的語法手段,主语通常在谓语前面等等。
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语序方面,越语中的状语多放在中心语之后,定语也放在中心语之后。
另外,越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分属于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汉藏语系。
越南语中的补语成分虽然有的跟汉语一样,但也有的不像汉语的补语成分那样有固定、具体的格式,它们可以活用。
现代越南语词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有词语,另一部分是外来词。
固有词语是指京语、芒语、泰语、蒙高棉语(柬埔寨语等)本来就有的词汇。
外来词包括从法语(如:phomát-奶酪、vétt?ng-西服、v? balê-等)、英语(如:míttin-会议、càphê-咖啡、ghita-吉他)、俄语(如:b?nsêvích-布尔什维克、mensêvích-孟什维克)和汉语借来的词语。
从语言文字看中国对越南的影响[权威资料]
![从语言文字看中国对越南的影响[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cd8590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b.png)
从语言文字看中国对越南的影响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越南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汉语和汉字更是对越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文字;中国文化;越南文化;影响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地并在当地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中国封建王朝开始了在越南的郡县统治,越北地区就进入汉文化圈,并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间对越南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在两千多年的积累中深深沉淀下来的,它不可能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消亡。
直到今天,越南的许多方面仍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汉语在越南的传播汉语传入越南是随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征百越开始的。
到了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大批的文人因此避居相对安定的交州,并在此地以各自的方式传播汉语和儒家、佛教文化。
汉语伴着人员交往及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输入越南,汉语输入越南在两汉时期达到了一个繁荣阶段。
汉语在北属时期作为官方语言传入越南并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而且由于中国封建王朝对越北地区的直接统治,并在此地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以及一大批中国官员和文人在当地积极传播和推广汉文化,使得汉文化逐渐深入越南,并为当地士人所接受,成为古代越南占统治地位的文化。
汉语也因此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载体,在“化训国俗”的目的驱动下,连同它所负载的汉文化内涵一同输入,并深深扎根于交趾地区。
正是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为北属时期结束后汉语在越南的继续传播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加强了对交趾地区的控制,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强化吏治,大举兴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安南文人与中原士子的交往十分频繁,这一切都为汉语和汉文化的传播拓宽了道路。
公元10世纪,越南脱离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取得了独立。
独立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终结汉语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反而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汉语对越南语形成与发展的作用

T i b e t a n f a m i l y )9 个 民族 等 三 个 语 系 。 可 以说 ,越 南 的 民 从 上 面 可 以看 出 越 南 的 各 种 语 言 情 况 以及 越 南 语 的 系 族 语 言 的 面 貌 就 好 比 一 片 原 始 森 林 , 是 东 南 亚 这 一 方 神 奇 属 关 系 ,也 可 以看 出汉语 和 越 南 语没 有 系 属关 系 。 的 土 地 孕 育 出来 多 姿 多 彩 的 民族 文 化 的 写 照 。我 们 把 越 南 关于越 南语 的形成 与发展 过程 , 目前 越语 学界 的看法 虽然 的 民族 语 言 系属 进 行如 下概 括 : 还有 个别 的地 方不 同但是 基本上 是 一致 的。我们 主要 按照 阮才 ( 一 )南 亚 语 系 ( A u s t r o a s i a t i e f a m i l y —_ N 时 N a m 谨 ( N g u y g n T 6 i C t m )、范德 杨 ( P D / r e D u o n g )和 阮善 甲 A ):该语系在越南 是最大的一个语系 ,它分为如下5 个 语 ( N g u y  ̄ n T h i 卸G i 6 p )三位 学者 的见解来 阐述 这两个 问题 。 族 ,每 个语 族 又 有 不 同 的各 自语 言 。 二、越 南语的形成过程 1 . 越一 芒 语族 ( 前越 一 芒 语 ) :越 ( 京 )语 ( t i e n g ( 一 )越 南 语 是 由越 一 芒语 ( t i  ̄ n g V i e t — M u b n g ) 转 V i e t ) 、芒 语 ( t i n g M u & n g ) 、土 语 ( t i g n g T h 8 )、哲 语 化 与改 变而 成 的 ( t i 6 n g C h f t )。 越一 芒 语 是 由 东 南 亚 各 种 语 言 的诸 多 单 元 要 素 一 起 形 2 . 蒙一 高 棉 语 族 : 高棉 语 ( t i n g K h a M e ) 、 巴拿 语 成 的 ,其 中前 越 一 芒语 ( n h 6 m V i e t—M u b n g )、 蒙一 高 棉 语 ( t i 6 n g B a N a ) 、色 登 语 ( t i n g S a Dg n g ) 、 格 贺 语 ( n h d m M S n— K h a m e )和 岱侬 一 泰语 ( n h O m T 6 y— T h d i )是 ( t i e n g C o t t o )、赫 雷语 ( t i g H 伯 )、墨 侬语 ( t i g 三 个 重 要 要 素 。约 在 公 元前 两 千 年 , 由 于 自然 、 经 济 和 社 M a N g n g ) 、斯丁 语 ( t i  ̄ n g S T i  ̄ n g )、布鲁 一 云 侨语 ( t i  ̄ n g 会 条 件 的 变 化 ,大 批 的 部 落 ,尤 其 是 东 南 亚 北 ( 即北 E 『 J 度 B r u— V g n K i  ̄ u ) 、仡都 语 ( t i  ̄ n g C t u ) 、叶 坚语 ( t i  ̄ n g 支 那 )地 区 的 蒙 一 高 棉 居 民和 前越 ~ 芒 居 民—— 从 事 狩 猎 、 G i e T r i 8 n g ) 、麻 语 ( t i 6 n g M a ) 、克 姆 语 ( t i 6 n g K h o 采 集 、 刀 耕 火 种 的 高 原 居 民 —— 大 批 迁 徙 到 红 河 平 原 地 M d )、戈 语 ( t i  ̄ n g C o )、达 渥语 ( t i  ̄ n g T 6 O i )、遮 罗语 区 , 与 当地 说岱 侬 一 泰 语 的 部落 共 同 生活 。在 开 发 红 河 平 原 ( t i  ̄ n g C h a R o )、抗 语 ( t i g n g K h 6 n g ) 、兴 门语 ( t i  ̄ n g 的过程 中,他们采用 了岱侬一 泰居 民的水稻社会经济模式。
浅谈汉语汉字对越南语言文字的影响

文化长廊浅谈汉语汉字对越南语言文字的影响苑洋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摘 要: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的古老文化之一,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影响范围上都是非常广泛的。
汉语文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国,逐步的扩展到周边国家,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之一,由于经济上的频繁往来,政治上的友好相处,促进了文化上的进一步交流,自古以来,从越南作为中古领土的一部分到现在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文化都与中国的文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本文通过简单的分析越南语言文字演变的过程,以及语言文字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探讨并阐述汉语汉字对越南语言文字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汉字;越南语言;影响作者简介:苑洋(1988-),女,回族,河南商丘人,硕士,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150-02人类最初是通过使用肢体语言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的,直到发展到后来,语言文字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让沟通变得更为顺畅。
语言文字演变到今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文明的标志。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汉语汉文作为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有着自身独特的地方,同时对周边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越南在语言文字方面,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一、越南语言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阶段在古代,战争是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原因,而人口的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它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之间是有差异性的。
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动,语言文字不统一所造成的影响,已经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此类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越南语和汉语对比论文

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①。”“越南语的定语是名词性偏正词
组中的附加成分。它的定语只有由数词、量词表示数量的词语或指示代词“各”、“每”
等充当的定语排在中心语之前,其他的定语是放在中心语之后,即“中心语+定语②。”而
汉语的定语是放在中心语之前,即“定语+中心语”。正因为两者的不同,所以越南学生
(二)状语语序偏误分析 ...........................................................................................................................5 1.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 ...................................................................................................................6 2.复句中的偏句状语后置偏误 ...........................................................................................................9 3.多层状语语序偏误 ...........................................................................................................................9
刘金华汉语语序灵活性的语用考察汉语的语序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方面语序的灵活性是汉语语序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武氏河在越南语与汉语的句法比较一文中旨在揭示两种语言句法语序的共性和差异找出两者的异同的一些规律知识以期给学习者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2期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全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总第93期)1998年3月论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谭志词一、古汉越音与今汉越音系历史上,越南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
汉语词进入越南语后,由于受越南语语音内部规律的影响,其读音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一变化过程,我们称之为越化;越化后汉语词的读音称为汉越音。
唐朝以前,汉语词主要是通过口语途径进入越南语的,其读音变化较大,且不成系统,学术界通常称之为古汉越音。
及至唐朝,汉字通过书面途径全面、系统地进入越南语,经过语音越化后,大约/有六七千个常用汉越字的读音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0,¹形成了一套汉字读音系统,学术界通常称之为汉越语音系或汉越音系。
笔者将其称之为今汉越音系,以区别于古汉越音。
今汉越音系是由今汉越音构成的。
古汉越音与今汉越音在语音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古汉越音今汉越音汉语词buong phong房dua tro箸che tra茶x e xa车he ha夏ve hoa画在今汉越音中,有些音进一步越化,与汉字原音相差越来越大,一般人很难分辨它是否来自汉语,只有谙晓音韵学知识才能根据声韵的对应关系来做出判断,此种情况,王力先生称之为汉语越化。
º笔者称之为越化今汉越音,它是文字口语化的产物。
今汉越音与越化今汉越音之语音差异,通过下例可窥一斑:今汉越音越化今汉越音汉语词can gan近ki ghi记bo va补phu vo妇sang giuong床khiem kem欠##34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古汉越音和越化今汉越音都是越化程度较深的汉语语音,它们脱离汉语原音较远,更接近纯越语词的语音,因此,有的越南人认为它们是纯越语词,其实那是对历史的误解。
它们不成系统,规律性不明显,颇难研究,只好俟诸来兹。
而由今越音构成的今汉越音系在越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王力先生已对这套音系作过细致的研究。
»但王力先生/研究汉越语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明白越语的现状与前途,而在于希望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汉语古音的探讨0。
¼本文研究今汉越音系的目的是为了探明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为了研究越语的现状和前途。
二、今汉越音系形成的时间今汉越音系形成于何时呢?法国著名的汉学家马伯乐(H.Maspero)说:/从9、10世纪的汉语出发,产生了汉越音0;½王力先生则说:/唐初,置安南都护府,在越南设学校,授汉字,汉越语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0。
¾王力先生所说的/汉越语0,是指唐代进入越南语的汉语词汇,笔者称之为今汉越词。
今汉越词的产生,并不等于今汉越音系的形成。
只有当今汉越词达到一定的数量,其读音以一定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以后,今汉越音系才告形成。
对于马伯乐、王力先生的上述观点,陶维英认为二者/都不错,但未完全正确0。
¿可见,马伯乐和王力先生只指出了今汉越音系赖以形成的基础,即7 ~10世纪的汉语语音。
要解决今汉越音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不仅要研究今汉越音系同汉语音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还要看今汉越音系何时稳定下来,不再随着汉语音系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今汉越音系同汉语语音的对应关系,马伯乐、王力先生及越南语言学家阮才谨等学者都做了研究。
马伯乐指出:/应该把汉越语看成是唐末在交州学校里授课用的一种语言,其主要成分是当时中国的北方话,尤其是长安(唐朝京都)话,但它已经摈弃了过于特殊的成分。
0À王力先生研究的结果表明,今汉越音系与5切韵6音系存在较为整齐的对应关系。
Á阮才谨则进一步指出,今汉越音系与唐宋时期的汉语语音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唐宋时期汉语的61个韵部中,只有3个韵部(太、江、阳)与今汉越音系不对应。
l u阮氏据此认为:/今汉越音系起源于一种不可能早于7~8世纪的汉语的读音0。
l v越南史学家陶维英认为今汉越音系只有到了自主时期初期)))自曲氏建业(公元905年)起,历吴、丁、黎朝,也许还要算到李朝初期(11世纪))))才开始相对稳定,因为此时越南行将建立自主封建国家,摆脱中国的统治,今汉越音系基本上不再随着汉语语音的变化而变化。
l w陶氏还援引阮才谨的材料来证明他的观点:/据5五代史6载,梁开平年间(907年),-戊.字因讳改成-武.,自此人们把-戊.读成-武.音,在今汉越音中,-戊.字读音未变,仍读-m au.,这表明今汉越音中的-m au.音起源于公元907年以前的-戊.字,此时,我国已进入曲氏建业时期,梁朝的讳字不可能再影响到我国的读音。
0l x笔者认为,陶氏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今汉越音系是在唐代汉语语音(主要是唐代的长安音)的基础上,经过越语语音的越化,大约于公元10至11世纪即唐末宋初形成的。
三、今汉越音系的内容及其在越语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王力先生研究的结果,今汉越音系由20个声母、66个常用韵母和8个声调组##35成。
l y在越语的22个声母、140个韵母l z中,有2个声母(r、g)和74个韵母在今汉越音系中是不存在的。
由此看来,今汉越音系在越语中似乎不占很重要的地位,其实不然。
相对于越语声、韵母的数量而言,今汉越音系虽显不足,但它的声母和韵母已经与越语的声母和韵母融为一体,成为越南语语音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发展和演变规律,在越语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1.音译汉语借词和创造新词,丰富越语词汇今汉越音系于唐末宋初形成之后,宋代以降,直至今日,越南语吸收汉语借词或创造书面语新词,都采用这套语音系统(除少数从方言传入外)。
如thuc dan(殖民者)、xa hoi chu nghia(社会主义)、hien dai hoa(现代化)、co phieu(股票)、ca si(歌士>歌星)、khan gia(看者>观众)、so hoa(数化>数字化)等,此类汉越词数量众多,难以殚举,/现代越南语中有一半以上的多音词也是使用这套读音,按汉语构词法构成的0。
l{这样,汉语借词丰富了越南语的词汇系统,促进了越南语的发展,增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
2.创制和识读越南民族文字)))字喃字喃(chu Nom)是越南历史上曾经使用了相当长时期的民族古文字。
字喃的实质就是用汉字的汉越音来标记越语语音。
如/口安米甘(an com吃饭)0二字就是用汉字的汉越音/an(安)0和/can(甘)0来标记的;/忄盆(buon烦闷)0就是用汉字的汉越音/bon(盆)0来标记的。
字喃体系中绝大部分字都按这种方法来创制和识读,说明今汉越音系对字喃的创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阅读汉文古籍,发展文化教育今汉越音系既是越南语语音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自成系统,运用这套语音系统,能够读出全部汉字(包括未进入越语里的汉字)。
在古代,越南实行的是汉学教育,5四书6、5五经6等儒家经典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和学生都用/一种独特的发音方法)))汉越音(指今汉越音系)))作者注)来阅读汉文经典,其实那是在学一门外语,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发音与宗主国(指中国)的发音不完全一样0。
l|直至今日,越南人仍用这套音系来读汉文古籍。
由此可见,今汉越音系丰富了越语语音系统,它既是汉语词汇进入越南语的桥梁,又是创制、识读越南民族文字和阅读汉文古籍的工具,对丰富越语词汇、促进越语和越南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汉语语音对越南语声调的产生和完善起了一定的作用声调是一种语音现象,是一个音节的高低、曲直、升降、长短的变化,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为词汇性声调、语法性声调和形态性声调三种类型。
l}现代越南语和现代汉语都是词汇性声调语言。
但是,/有声调语言和无声调语言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0。
l~也就是说,一种语言的声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的。
马伯乐早在1912年就开始探讨越南语声调的起源问题,他认为:/声调可以分解为两种成分:音高和曲拱。
音高依赖于声母,而曲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韵尾,同样也依赖于元音的音色和音量。
古汉语有两种音高和四种曲拱。
0m u这就是/四声八调0。
##36马伯乐把越南语中的6个声调分别跟古汉语的声调对应。
越南语平声和弦声对应于古汉语的上声;越南语的锐声和重声对应于古汉语的去声。
他认为越南语中的问声和跌声来源于韵尾-h(或-s)。
m v1954年,法国语言学家A.G.欧德利古尔曾撰文解释越南语声调的起源。
他认为,在公元初,越南语并没有声调,只有辅音声母的清浊区别和三种尾音:一个开元音或鼻音;一个清擦音-s,以后变为-h;还有一个塞音,以后变为-¹,这就是锐声和重声的来源。
到了公元6世纪,-h的消失产生了降调,-¹的消失产生了升调,以浊音结尾就成为中调。
尾音的消失产生了曲拱,形成了三调系统。
到了公元12世纪,声母的清浊对立消失,形成了高低两套声调,平声、问声和锐声为高声调,弦声、跌声和重声为低声调。
这样,越南语由三调系统变成了六调系统,m w欧德古尔把越南语声调的形成过程列表m x如下:公元初(无声调)公元6世纪(三个声调)公元12世纪(六个声调)现在(六个声调)pa pa1pa1ba1sla,hla hla1la1la1ba ba1pa2ba2la la1la2la2pas,pah pa2pa3ba3slas,hlah hla2la3la3bas,bah ba2pa4ba4las,lah la2la4la4pax,pa¹pa5pa5ba5slax,hla¹hla5la5la5bax,ba¹ba5pa6ba6lax,la¹la5la6la6由上表可以看出,越语声调是由于辅音声母的清浊变化和韵尾的消失而形成的。
欧德利古尔的观点得到多数越南学者的赞同,那么越语声调的形成是否与汉语语音的影响有关呢?笔者认为,汉语语音对越南语声调的形成和完善起了一定的作用,其理由是:1.从时间上看,越语声调是在汉语传入越南之后产生的。
汉语汉字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从口语途径进入越南语,并开始对越南语产生影响,而先秦的汉语已有平、上、长入、短入四声,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平、上、去、入四声,到唐宋时期(7~13世纪)一直未变。
m y越南在公元初(汉语传入后的一百多年)仍未有声调,到公元6世纪才产生3个声调,12世纪方六调俱备。
从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12世纪的一千多年里,越南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汉语语音对越南语语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唐以前的古汉越音和唐以后的今汉越音系。
2.越南语语音和汉语语音有许多共同点。
从共时的角度看,汉语和越语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语素。
从音节#37#内部结构看,在越语声调产生以前,每个音节都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声母有清浊之区别,韵母可分解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韵尾辅音限于一定的类别,越语的韵尾辅音有3种(见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