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技术要求大全
钣金加工技术要求汇总

时磊5说-钣金加工技术要求汇总钣金: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2;2、锐边倒钝,去毛刺;3、脱脂洗净;4、零件表面喷塑处理,颜色:新威XW9256HS50。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2 ;2、锐边倒钝,去毛刺;3、零件表面镀白锌处理;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2 ;2、未注公差参照ISO-2768-m ;3、锐边倒钝,去毛刺;4、加工完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参照ISO-2768-m ;2、锐边倒钝,去毛刺;3、加工完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锐边倒钝,去毛刺;2、零件表面镀白锌处理(厚度15微米);3、脱脂洗净。
1折弯半径R1.5;技术要求:1锐边倒钝,去毛刺;2、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材料采用镜面板加工;2、折弯半径R1 ;3、锐边倒钝,去毛刺;时磊忖呎…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锐边倒钝,去毛刺;2、表面喷塑处理(颜色:新威1294HF10);3、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零件1与零件2压铆连接,压平、压牢;2、注意避免表面划伤。
盒体: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1.5;2、锐边倒钝,去毛刺;3、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零件1与零件2、3、4、5、6压铆连接,压平、压牢;2、表面喷塑,颜色:新威1294HF10 ;3、喷塑时注意保护螺纹,喷塑后回丝。
技术要求:1、零件1与零件2、3、4压铆连接,压平、压牢;2、表面喷塑,颜色:新威1294HF10 ;3、喷塑时注意保护螺纹,喷塑后回丝。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1.5;2、锐边倒钝,去毛刺;3、表面喷塑处理(颜色:新威1294HF10);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1.5;2、锐边倒钝,去毛刺;时磊5说-3、零件表面镀白锌处理,厚度15微米;4、图中尺寸为机加尺寸,不包括镀锌厚度;5、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1.5;2、未注公差参照ISO-2768-m ;3、锐边倒钝,去毛刺;4、零件表面不得划伤。
技术要求:1、未注凸部倒角C0.5,凹部倒角R0.3以下;2、零件表面镀白锌处理,厚度15微米;3、图中尺寸为机加尺寸,不包括镀锌厚度;4、脱脂洗净。
钣金技术要求大全

钣金技术要求大全钣金技术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工艺,涵盖了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产品、从航空航天到家具等众多领域。
要掌握好钣金技术,需要了解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
一、材料选择在钣金加工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钣金材料包括不锈钢、冷轧板、热轧板、铝板、铜板等。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强度和硬度: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受力情况,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硬度的材料,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耐腐蚀性:如果产品将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使用,应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如不锈钢。
3、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以控制生产成本。
4、可加工性:考虑材料的延展性、可塑性等加工性能,便于后续的冲压、折弯、焊接等工艺操作。
二、图纸设计准确清晰的图纸是钣金加工的基础。
在设计图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尺寸标注:标注应清晰、准确,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孔径、折弯角度等关键尺寸,公差范围也应明确标注。
2、视图完整性:提供多个视图,如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以全面展示产品的形状和结构。
3、工艺标注:对于需要特殊加工工艺的部位,如冲压、焊接、表面处理等,应在图纸上进行标注和说明。
三、冲压工艺冲压是钣金加工中常用的工艺之一。
以下是冲压工艺的一些要求:1、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应合理,确保冲裁力均匀分布,减少模具磨损和产品缺陷。
2、冲压精度:控制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避免出现毛刺、变形等问题。
3、冲裁间隙:合理选择冲裁间隙,过大或过小的间隙都会影响冲压质量。
4、冲压速度:根据材料和模具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冲压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折弯工艺折弯是使钣金件形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重要工艺。
在折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折弯半径:根据材料的厚度和性能,选择合适的折弯半径,以避免材料开裂。
2、折弯角度精度:确保折弯角度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折弯顺序:合理安排折弯顺序,避免因折弯顺序不当导致产品变形或尺寸偏差。
钣金技术要求

钣金技术要求: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28HRC~32HRC。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40HRC~45HRC。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2000.9.未标注尺寸公差应该按照GB/T1804-m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
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钣金技术要求

钣金常用技术要求汇总
钣金:
技术要求:
1、锐边倒钝,去毛刺;
2、脱脂洗净;
3、零件表面喷塑处理,颜色:白色,磨砂。
4、壁厚1.5mm
5、折弯半径R2;
盒盖:
技术要求:
1、锐边倒钝,去毛刺;
2、表面喷塑处理(颜色:XX);
3、脱脂洗净。
盒体:
技术要求:
1、折弯半径R1.5;
2、锐边倒钝,去毛刺;
3、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
1、零件1与零件
2、
3、
4、
5、6压铆连接,压平、压牢;
2、表面喷塑,颜色:XX;
3、喷塑时注意保护螺纹,喷塑后回丝。
技术要求:
1、折弯半径R1.5;
2、锐边倒钝,去毛刺;
3、零件表面镀白锌处理,厚度15微米;
4、图中尺寸为机加尺寸,不包括镀锌厚度;
5、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
1、焊后校直,修光焊缝;
2、表面镀白锌处理,厚度15微米;
3、脱脂洗净。
修平
技术要求:
1、焊后校直,修光焊缝;
2、表面镀白锌处理,厚度15微米;
3、图中尺寸为机加尺寸,不包括镀锌厚度;
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
1、未注公差参照XX;
2、锐边倒钝,去毛刺;
3、零件表面不得划伤;
4、图中字体部分采用丝网印刷,字体XX,字高3mm,字体特征为常规,黑色,字体内容XX。
钣金打磨标准

钣金打磨标准
1、钣金件加工的精度等级分为a级(相当于jisb2201)、b级(相当于jisb2202)和c级(相当于jisb2203)。
2、钣金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9124-1988《形状和位置公差》。
3、各类钣金的表面粗糙度,按表1的规定执行。
4、各种金属板材的弯曲度均不得大于相应零件外廓尺寸的0、1%。
5、金属板材折弯时,其开口处外侧边缘上各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3d;非焊接折弯时,其开口内侧边缘与内孔壁的距离不应大于0、5d。
6、金属板料厚度小于6mm或大于25mm时应进行坡口处理。
7、板厚在10~15mm之间且无加强筋的非对称形薄板的直线度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分别为±0、2d和±1、0d;
8、板厚为16~30mm之间的矩形板的对称性较差,对边宽度相差较大时宜选用单面拉延的方法制造。
9、非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392-199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钣金加工技术的要求

钣金加工技术的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应应印1.,; 应接采用应弧应2.;表面抛光达如果是不应应3.XX;() 未注壁厚均应如应形效应应尺寸无法应全4.XX.() 盛水应应不得泄漏如有密封要求5..() 技应要求如下。
材料;要明材料的名和应格~有的要求出应代,写称写国号 1**。
应接要求。
2。
未注应角。
3。
后应理要求;如等,涂装 4。
未注公差 5先住明的尺寸和公差照的应准你参如1.,ASME ...限制材料的明声2,,应应的基准和需要的尺寸~3,FAI表面应理要求4,;无应染和油应5,;重要尺寸和公差表6,CTF;材料7,;毛刺等等8,;《应金加工应应应准》应料应应应明, 目的(DOC 10)1. 应范应金应件的应应应准~以使各应程的应品应量得以控制。
构适用范应2.本应准适用于各应应金应件的应应~应应和技应文件同使用。
有突应~构并当冲以技应应范和客应要求应准。
引用应准3.本应准的尺寸未注应位皆应~未注公差按以下应国应应行mmIT13极与数限配合应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应表GB/T1800.3-1998极与极限配合应准公差等应和孔、应的限偏差表GB/T1800.4 -1998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应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1804-2000未注形位公差按形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应应行状。
GB/T1184 –1996原材料应应应准4.金材料属4.1应材厚度及应量应符合应~采用的应材需出示性能应应应告及商应明国厂。
4.1.1材料外应,平整无应迹~无应裂应形与。
4.1.2尺寸,按应应或技应要求应行~本司未有的按应行应应行。
国4.1.3 塑粉4.2塑粉整批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应明应应应告~包含粉、色来厂与号号4.2.1 以及各应应应。
参数应用后符合应品要求;包括应色、光应、流平性、附着力等,。
4.2.2通用五金件、应固件4.3外应,表面无应迹、无毛刺批应~整批料外应一致性良好。
来4.3.1尺寸,按应应应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钣金件技术要求

钣金件技术要求
钣金件技术要求:
(1)规格要求:钣金件的尺寸必须符合图纸的定义,其正确性应符合
工艺设计的工艺可行性要求。
(2)表面处理要求:钣金件表面应清洁,无氧化物和污垢,必要时需
要进行打磨或抛光,表面应无裂纹、划痕、缺陷等现象。
(3)丝扣、孔、芯孔要求:
①丝扣:丝扣孔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定义,丝扣的削圆度应小于1mm,丝扣两边的间隙应小于2mm。
②孔:圆孔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所示,圆孔的削圆度应小于1mm,圆
孔的面应平整光滑,圆孔无裂纹、划痕或明显不规则缺陷。
③芯孔:芯孔尺寸精度应符合图纸所示,芯孔的削圆角度应小于3度。
(4)焊接要求:焊接头部和腹部应无裂痕、焊渣、气孔和其它缺陷,
熔合部位和部件应符合图纸定义,焊接处表面平整。
(5)锻件要求:锻件的尺寸完好、细节顺直、表面光滑无裂痕、划痕等。
(6)打磨要求:钣金件要求精细,打磨表面无裂纹、毛刺、划痕等。
(7)抛光要求:将钣金件表面进行抛光,使之呈现光滑无毛刺等缺陷,完成钣金外观美观度要求。
(8)其它特殊要求:有的钣金件会有特殊的设计要求,这时要根据具
体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制造,以确保钣金件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
【钣金知识】钣金常用技术要求汇总

【钣⾦知识】钣⾦常⽤技术要求汇总捷易迅与⽇本AMADA冲床联机案例捷易迅与⽇本MAZAK激光联机案例激光专⽤---⼿动上料机(助⼒器)A.钣⾦常⽤技术要求汇总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2;2、锐边倒钝,去⽑刺;3、脱脂洗净;4、零件表⾯喷塑处理,颜⾊:XX。
3、零件表⾯镀⽩锌处理;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2;2、未注公差XX;3、锐边倒钝,去⽑刺;4、加⼯完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XX;2、锐边倒钝,去⽑刺;3、加⼯完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锐边倒钝,去⽑刺;2、零件表⾯镀⽩锌处理(厚度15微⽶);3、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锐边倒钝,去⽑刺;2、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材料采⽤镜⾯板加⼯;2、折弯半径R1;3、锐边倒钝,去⽑刺;4、脱脂洗净。
盒盖:技术要求:1、锐边倒钝,去⽑刺;2、表⾯喷塑处理(颜⾊:XX);3、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零件1与零件2压铆连接,压平、压牢;3、注意避免表⾯划伤。
盒体:3、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零件1与零件2、3、4、5、6压铆连接,压平、压牢;2、表⾯喷塑,颜⾊:XX;3、喷塑时注意保护螺纹,喷塑后回丝。
技术要求:1、零件1与零件2、3、4压铆连接,压平、压牢;2、表⾯喷塑,颜⾊:XX;3、喷塑时注意保护螺纹,喷塑后回丝。
技术要求: 1、折弯半径R1.5;2、锐边倒钝,去⽑刺;3、表⾯喷塑处理(颜⾊:XX);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1.5;2、锐边倒钝,去⽑刺;3、零件表⾯镀⽩锌处理,厚度15微⽶;4、图中尺⼨为机加尺⼨,不包括镀锌厚度;5、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折弯半径R1.5;2、未注公差XX;3、锐边倒钝,去⽑刺;4、零件表⾯不得划伤。
技术要求:1、未注凸部倒⾓C0.5,凹部倒⾓R0.3以下;2、零件表⾯镀⽩锌处理,厚度15微⽶;3、图中尺⼨为机加尺⼨,不包括镀锌厚度;4、脱脂洗净。
技术要求:1、焊后校直,修光焊缝;技术要求:1、焊后校直,修光焊缝;2、表⾯喷塑处理(颜⾊:XX);3、脱脂洗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2000.
9.未标注尺寸公差应该按照GB/T1804-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23.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4.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5.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6.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
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8.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68.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84.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钣金技术要求大全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28HRC~32HRC。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40HRC~45HRC。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2000.
9.未标注尺寸公差应该按照GB/T1804-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20.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21.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22.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
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
装配。
27.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
力矩紧固。
29.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
的60%,并应均匀分布。
30.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31.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32.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
不均现象。
33.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
3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
3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
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
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
查时,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
3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
38.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
39.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
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
换页
态下钻铰、配销。
销打入后不得松动。
40.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
应小于70%。
41.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
现象,在接触角外的
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
42.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 塞尺检查不入。
并
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43.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
44.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
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
45.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
械损伤等)。
46.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47.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48.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靘。
49.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
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
量要求。
50.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51.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52.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53.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54.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55.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
Sa21/2级的要求。
56.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
57.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58.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59.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60.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61.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62.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靘防锈漆。
搭接边缘应用油漆、
腻子或粘接剂封闭。
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63.装配前所有的管子应去除管端飞边、毛刺并倒角。
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内壁
附着的杂物和浮锈。
64.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
65.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
66.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
67.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
69.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70.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
71.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
7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换页
73.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
74.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
75.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76.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
77.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
78.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
81.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
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82.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
83.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
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
85、发蓝、变色的现象。
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