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有五个,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这五种总量的关系是:GDP-折旧=NDP NDP-间接税=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同样的最终产品量按不同的价格会计算出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第一,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第二,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所以又称生产法。

按以上三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计算同一国内生

产总值。但在实际上,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如果按收入法与部门法计算出的结果与此不一致,就要通过误差调整项来进行调整,使之达到一致。

三、失业及失业率

失业者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能够工作,愿意工作而又正在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工作的人。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其中,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四、遗憾指数、不受欢迎指数、稳定政策指数

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这个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这个指数越大,人们会对宏观经济状况越不满。

不受欢迎指数,指人们对现政府不满意(或满意)的程度。人们是根据对宏观经济的感觉来确定对政府的态度的,这个指数是通货膨胀率加6倍的失业率。不受欢迎指数越高,政府受公众的信任程度越低,本届政府总统或他所在的党连选连任的机会就越少。

稳定政策指数,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这就是把包括实际GDP和物价指数变动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稳定经济的政策的指标。这个指数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根据估算,实际GDP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影响失业率2个百分点。所以,把失业率的加权数定为2,这个指数是2乘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

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失业是一部分人没有工作的状态,失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失业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宏观经济学要研究失业的原因、影响,并提出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宏观经济学要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以及物价水平变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稳定物价的政策建议。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繁荣与衰退的交替。经济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因此,宏观经济学要探讨引起经济周期的原因,并减少经济周期波动的程度。

经济增长是指GDP长期持久的增加。宏观经济学要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并努力实现稳定增长。

六、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因此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的宏观经济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因此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派。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中的主流,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短期宏观经济分析上。从理论上说,凯恩斯主义认

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经济中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存在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这种不完善性所引起的。所以,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中固有的问题,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认为市场机制是完善的。他们也承认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存在,但不是用市场机制的缺陷,而是用其他因素来解释这一问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要证明市场机制的完善性。由这种理论上的分歧出发,他们就得出了不同的政策结论。凯恩斯主义主张用国家干预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实现经济稳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反对国家干预,主张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实现经济稳定。

第二节长期中的宏观经济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二)经济增长的特征

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第六,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不同的。

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

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2.资源。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

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模型是在假设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

哈罗德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如果这三种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具体来说,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背离,会引起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在长期中,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的背离也会引起经济波动。所以,应该使这三种增长率达到一致。

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

这一模型的含义是:

第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第二,资本——劳动比率是可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也就是可变的。

第三,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进行的。

五、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着重分析收入分配的变动如何影响决定经济

增长率的储蓄率,以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从社会储蓄率的角度探讨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要使经济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下去就必须保持一个一定的储蓄率,社会储蓄率取决于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以及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前者是不变的,因此,要保持一定的储蓄率就必须使国民收入中工资与利润保持一定水平。这个过程是通过价格调节来实现的。经济要稳定增长,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要保持一定比率,但这一比率并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增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利润的比率在提高,工资的比率在下降。

六、长期中价格的决定

(一)货币的基本知识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其职能主要有三种:第一,交换媒介,即作为一种便利于交换的工具,这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第二,计价单位,即用它的单位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格。这是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必要条件。第三,贮藏手段,即作为保存财富的一种方式,这是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延伸。

在人类社会中,货币有两种。一种是商品货币,即其本身有内在价值的商品被作为货币。另一种是法定货币,即由政府法令所确定的货币。

在经济学中,一般把货币分为M1与M2:

M1=通货十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十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M1被称为狭义的货币,M2被称为广义的货币。

(二)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关于流通中货币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化。所以,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反之亦然。

货币数量论强调了货币量在决定长期物价水平时的惟一重要性。

根据这种理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而且,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给增长率是同比例的,因此,在长期中抑制通货膨胀的惟一办法是控制货币供给的增加。

(三)货币中性论

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衡量的变量,实际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七、自然失业

当经济中的失业率等于或低于自然失业率时,就可以认为经济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人人都有工作。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劳动力总数是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

国外的需求(用出口减进口的净出口表示)。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可以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说明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

(一)财产效应

财产效应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就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财产增加,消费增加。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物价水平就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即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财产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物价水平(↑)→实际财产(↓)→消费(↓)→总需求(↓)

(二)利率效应

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决定利率的因素主要是货币供求。当货币需求稳定时,决定利率的主要是货币

供给。货币供给即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量有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之分,决定利率的是实际货币供给。当名义货币量不变时,物价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实际货币量减少,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引起投资减少。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这样,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把这种关系可以总结为:

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减少(↓)→总需求(↓)(三)汇率效应

汇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影响一国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利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资本从低利率地区流向高利率地区。当一国利率上升,高于世界利率水平时,资本流出,这就需要把本国货币换为国外货币,这样,在外汇市场上,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汇率上升。汇率上升使净出口减少。净出口是总需求的一部分,从而净出口减少,总需求减少,把这种关系归纳起来就是:

物价(↑)→利率(↑)→汇率(↑)→净出口(↓)→总需求(↓)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供给总量。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在短期内,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成同方向变动,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可以用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和错觉理论来解释这一点。

粘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因为企业根据预期的物价水平决定工人的工资。如果以后实际的物价水平低于预期的水平,即发生了通货紧缩,那么,工人的名义工资仍然不变,但实际工资水平却上升了。工资的增加使企业实际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就业,减少生产,总供给减少。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相反,如果以后实际的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的水平,即发生了通货膨胀,那么,工人的名义工资仍然不变,但实际工资水平却下降了。工资的减少使企业利润增加,从而增加就业,增加生产,总供

给增加。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仍是同方向变动。

粘性价格理论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因为在物价总水平上升时,一些企业不迅速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从而它的相对价格(相对于物价水平的价格)下降,销售增加,生产增加,总供给增加。这就是物价上升引起总供给增加。同样,在物价总水平下降时,一些企业不迅速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从而它的相对价格上升,销售减少,生产减少,总供给减少,这就是物价下降引起总供给减少。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错觉理论是指物价水平的变动会使企业在短期内对其产品的市场变动发生错误,从而作

出错误决策。物价水平下降实际是各种物品与劳务价格都下降,但企业会更关注自己的产品,没有看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只觉得自己的产品价格下降了。由产品价格下降得出市场供大于求的悲观判断,从而就减少生产,引起总供给减少。同样,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也会没看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升,而误以为只有自己的产品价格上升了,从而作出市场供小于求的乐观判断,从而就增加生产,引起总供给增加。当物价水平变动时,企业产生的这些错觉会使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这些错觉是因为企业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并不能总拥有充分的信息,判断发生失误,在长期中,他们当然会纠正这些失误,但在短期中这些失误是难免的。

三、长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

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无关。在长期中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都不存在。这就是说,工资不再有粘性,会随劳动供求而变动;价格不再有粘性,会随物品供求而变动。这就是说,长期中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实现市场均衡。同时,长期中企业也会消除短期中的错觉,作出理性决策。因此,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线。

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均衡的物价水平,此时,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决定的是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到底会出现哪一种情况取决于不受物价水平影响的潜在总供给。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长期总供给曲线正好相交于一点。这时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正好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这是最理想的宏观经济状况。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在交点的左边。这时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种均衡称为大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时,资源得到过度利用,资源短缺使资源价格上升,最终会起物价上升,因此,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过热。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在交点的右边。这时,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这种均衡称为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中存在失业。

第四节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一、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来说明。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人们的全部消费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发消费,另

一部分是引致消费。自发消费是由人的基本需求决定的最必需的消费,这部分消费不取决于收入,是一个固定的量。

引致消费指收入所引起的消费,这部分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

二、投资函数

投资是指一切带来收益的活动,它包括企业固定投资、居民住房投资和存货投资。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因此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当利率变动时,投资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投资函数曲线上的上下移动。当利率既定时,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投资变动表现为投资需求函数曲线本身的移动。

加速原理是要说明产量变动引起投资更大变动的理论。它说明了,投资取决于产量变动率,但投资变动率大于产量变动率。

加速原理说明了产量(即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变动是影响投资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但是,影响投资的因素不仅有产量,还有其他因素,加速原理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它实际是在假定这些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分析产量对投资的影响。另外,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如果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加速原理无法发挥作用。

三、总需求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短期中总供给是不变的,只分析总需求(用总支出代表)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总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所以,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即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四、乘数原理

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支出之比就是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乘数发生作用是需要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支出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

第五节货币与经济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是用以监督银行体系并控制经济中货币量的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一种属于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与服务,它保证了整个银行体系有序而正常地运行,防止了由于银行金融问题而引发的经济动荡。另一种职能是中央银行作为惟一的货币发行者可以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并通过对这种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调节经济,即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二、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货币量增加的作用。

银行能创造货币关键在于银行现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即银行不用把所吸收的存款都

作为准备金留在金库中或存入中央银行,只要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留够准备金就可以,其他存款则可以作为贷款发放出去。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所得到的贷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用。存款的增加就是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用公式表示为:D=R/r。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

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这说明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决定银行能创造出的货币的多少。

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它实际上就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m=D/R。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例。

三、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关系

(一)货币需求理论

个人与企业出于不同的动机而需要持有货币,这就形成货币需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日常交易的方便,降低交易费用。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之同方向变动。

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需要进行的支付,这种动机也可以称为谨慎动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之同方向变动。

投机动机是为了使自己的资产得到最合理的组合,持有货币可以随时灵活地转变为其他有利的资产形式。这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总之,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二)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量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活动、变动贴现率和变动准备率,改变基础货币,取决于货币乘数)和商业银行(通过创造货币的机制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是为了调节货币供给量,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

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此外,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与之同方向变动。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会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会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三)利率的决定

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货币供求的变动都会影响利率。

四、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I是指投资,S是指储蓄。

五、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是指货币需求,M是指货币供给。

六、IS—LM模型

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一)用该模型说明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投资的变动会引起自发总支出变动,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则引起IS 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二)用该模型说明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

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反之,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第六节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一、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短期中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之所以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它与经济周期的变动相关。

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缺口紧缩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

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一)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正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正确预期的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首先,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三、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货币主义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是持久的。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与此相应,就有两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四、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并不相同,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以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五、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在理解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第二,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

六、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扩张阶段亦称繁荣,收缩阶段亦称衰退。繁荣是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其特征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衰退是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其特征为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

第七节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

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三、财政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

四、内在稳定器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

付。

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五、赤字财政政策

现实中,许多国家都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这就因为: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债券卖给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筹资方法。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货币筹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付息,从

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称为债务筹资。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六、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利率→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

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第八节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一、当代世界国际贸易的特征

表现为:(1)在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2)劳务贸易增长迅速,这种贸易主要也是在发达国家之间。(3)各国之间的贸易并不平衡,发达国家贸易增加迅速,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相对下降。(4)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5)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使经济得到发展。(6)跨国公司的发展在推动国际贸易中起了巨大作用。(7)国际贸易与全球资本一体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二、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说强调的是各国自然资源赋予的差异。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各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相同的,各国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使各国的贸易是互利的。具体来说,劳动力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而价格低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因为各自都是出口自己生产要素价格低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要素价格高的产品,其结果对双方都有利。根据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好处是:

第一,资源配置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最优化。各国按自己的资源条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 学时数:36 学分数:2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学入门课和必修课,它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西方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36学时)的授课对象是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 2、课程教学内容 导论(3学时) 本章对宏观经济学做一个概貌性的介绍,包括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知道从什么角度以及如何对宏观经济的运行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3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统计方法、名义GDP与实际GDP 的区别和换算、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国民收入的收支均衡等式。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国民收入的收支均衡等式。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国民收入等概念加深理解,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宏观经济均衡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均衡”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容易产生困惑,教师要在理论上对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才能将学生领入宏观经济学的领域。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3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教学重点: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深入的理解,并对其它消费函数理论有所了解。乘数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之一,抽象且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讲解清楚。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3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了解投资的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要求学生掌握IS曲线、LM 曲线及IS-LM模型。教学重点: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由于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是产品和货币市场的综合均衡模型,而且是分析财政、货币政策的工具,因此本章是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核心与重点。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演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讲解清楚。 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重点: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由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同时决定的、三个市场的综合均衡模型,也是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重要工具,因此本章也是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核心与重点。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推演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讲解清楚。

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 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决定理论、波动理论和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2. 《经济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它的先行课是《微积分》,后续课是《组织战略与行为学》。 二、课程目标 1、了解《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掌握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 3、初步学会运用一些西方经济学理论于具体的经济管理中。 4、养成关注身边经济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本标准中打“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 1 经济学基本概念 1.1 √经济学基础知识 1. 2 √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2 供给和需求的应2.1 需求和消费者行2.2 生产和企业组2.3 .4完全竞2.不完全竞争及垄2.寡头和垄断竞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3 3.1 市场如何决定收劳动市3.2 3.3土地和资4 应用微观经济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主 4.1 4.2 政府税收和支效率与公4.3 宏观经济5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4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二编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 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vs. microeconomics) 答:(1)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开放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GDP和潜在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actual and potential GDP] 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与名义GDP相对而言,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剧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础概论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就业与失业问题。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3.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命题 (1)商业周期:产出、就业、金融环境和价格的短期波动; (2)经济增长: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2)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 (3)通货膨胀问题; (4)稳定就业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和倒退问题; (5)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国民经济活动; (6)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行为; (7)全球化如何影响一国的就业与产出。 5.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 知识点:国民收入的几个概念 国民收入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描述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三种表现形态:价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时期指标)而不是存量(时点指标)。 2.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地域概念。 无论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是属于本国还是属于其他国家,只要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Macroeconomists study A.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useholds and firms. B.regulations on firms and unions. C.economy-wide phenomena. D.the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and firms. 正确答案:C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question that macroeconomists address? A.Why do prices rise rapidly in some periods of time while they are more stable in other periods? B.Why do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expand in some years and contract in others? C.Why does the price of oil rise when war erupts in the Middle East? D.Why is average income high in some countries while it is low in others? 正确答案:C 3、Gross domestic product measures two things at once: ( ) A.the total income of everyone in the economy and the total expenditure on the economy's output of goods and services. B.the value of the economy's output of goods and services for domestic citizens and the value of the economy's output of goods and services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C.the total spending of everyone in the economy and the total saving of everyone in the economy. D.the total income of households in the economy and the total profit of firms in the economy.

宏观经济学教案

宏观经济学教案 宏观经济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 3. 掌握宏观经济学对于社会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和政府干预的原则; 4. 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宏观经济学概述 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课:总需求与总供给 1. 总需求的构成要素: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2. 总供给的构成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 3.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课:经济增长 1. 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 3.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第四课: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通货膨胀的成本和通货紧缩的后果; 3. 政府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应对策略。 第五课:政府干预与宏观经济稳定 1. 政府干预的类型和目标; 2.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手段和效果; 3. 宏观经济稳定的原则和挑战。 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讲解理论和案例,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宏观经济问题和政府干预的效果; 3. 实例分析:以实际经济数据和案例为基础,分析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政府的干预; 4. 辩论活动: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某个经济问题进行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 1. 课堂小测:每节课后进行小测,测试学生对于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学习态度评估;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整体理解和能力。 教学资源:

(经济)经济学基础概论

1、经济学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欲望所需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3、生产四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其中劳动、土地常称为“初级生产要素” 4、经济学是研究自然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学科。 5、经济学包括两大核心思想①资源是稀缺的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6、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即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7、由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引发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8、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活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9、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混合型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10、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要素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1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即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的生产。任何一个经济行动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同时选这两个不同的点。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的递增原则。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权衡取舍原理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2、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资源所带来的潜在收益。 3、边际决策原理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 4、激励反应原理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和收益发生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意味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贸易原理又称为比较优势原理,说明交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6、“看不见的手”原理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 7、政府有事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看的见的手”指政府,“看的见的手”的作用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生作用。 8、生产率差异原理 9、收益递减原理指当保持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种投入所增加的收益越来越少。 10、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最优化。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宏观经济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1、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一部著作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B.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 C.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D.凯恩斯的《通论》 正确答案:D 2、宏观经济学理论或模型是()。 A.数学等式 B.对经济活动的预测 C.根据经济学规律提出的政府政策建议 D.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 正确答案:D 3、萨伊定律表明,在宏观经济中()。 A.总供给总会调整到等于总需求 B.总供给会自动创造总需求 C.总需求会自动创造总供给 D.市场上总供给总是不等于总需求 正确答案:B 4、凯恩斯学派信奉的经济思想是()。 A.让经济自由放任 B.政府干预经济 C.从供给角度管理经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5、凯恩斯学派所重视的政策工具属于()。 A.供给管理 B.需求管理 C.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 D.以上都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B 6、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不同在于() A.宏观经济学关注大问题,微观经济学关注小问题 B.宏观经济学只关注经济体总体层面的问题,而微观经济学则关注的是个人、企业等个体问题 C.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的,微观是研究企业的 D.微观只见森林,宏观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正确答案:B 7、下列问题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是()。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一般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 正确答案:B 8、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发生,预示着()理论的破产 A.古典学派 B.凯恩斯主义学派 C.货币主义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正确答案:A 9、宏观经济学不使用的分析方法是()。 A.总量分析 B.均衡分析 C.动态分析 D.个量分析 正确答案:D 10、下列哪些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A.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 B.低水平物价水平 C.低失业率水平 D.世界上各经济大国间保持密切贸易关系 正确答案:D 二、判断题 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那些与总体经济有关的经济问题。 正确答案:√ 2、凯恩斯学派倾向于赞同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3、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或经济管理当局用以达到经济目标的方法。 正确答案:√ 4、借鉴宏观经济学应注意对本国经济的深刻理解。 正确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将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等问题。本课程主要采用宏观 经济学第六版教材,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着重强化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熟悉宏观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和分析框架;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讨宏观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经济学概述 •概述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探讨经济学的方法和研究对象; •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经济增长 •研究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探讨经济增长的过程和后果; •分析经济增长在各国间的差异和趋势。

第三章经济周期 •研究经济周期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探讨经济周期的起因和应对策略; •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四章货币和通货膨胀 •研究货币的定义、职能和供求关系; •探讨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后果; •分析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五章失业 •研究失业的类型、定义和影响因素; •探讨失业率的计算和趋势; •分析政府干预对失业的影响。 第六章财政政策 •研究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手段; •探讨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 •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七章货币政策 •研究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探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作用;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八章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研究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意义和影响; •探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形式和条件; •分析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下的汇率政策和贸易战略。 四、教学方法 •讲授式授课;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学生报告和答辩; •课程论文和考试。 五、教学评估 •出勤情况和参与度; •课堂表现和答辩成绩; •课程论文和考试成绩; •教师反馈和学生评价。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主教材 作者:王小鲁,吴敬琏《宏观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参考书目 •小池琢郎《经济学原理》 •杰西卡·伊内斯特塔《经济学,简单玩法》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一个国家总体经济运行的模式和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政策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 2、熟悉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并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了解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产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概念,GDP的概念与计算,经济增长与波动。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成因,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概念与工具,货币政策的原理与实施,政策协调与效果评估。 4、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的成因,通货膨胀的测量与控制,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 5、开放经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 4、课外阅读: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自学能力。 五、评估方式

1、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总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课程共36学时,分为以下三个学期: 1、第一学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2学时)。 2、第二学期:经济周期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12学时)。 3、第三学期: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课外阅读(12学时)。 七、教师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提问和发表观点。 2、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任务,及时反馈学习进度和难点。 3、学生应尊重教师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和规定。 八、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 1、课堂测验和作业占总成绩的60%。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名词解释

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 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一、名词解释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Qs与商品的价格p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情况下,

经济学概论论文

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 经过这段时间对经济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得非经济专业的我对于经济学有了一定初步的认识。所谓的经济学就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现在就让我从经济学在中西方的发展的角度谈谈我对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简单的认识。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瓦罗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万民法。在这些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

高中政治经济学原理概述

高中政治经济学原理概述 经济学原理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本文将对高中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概述。 一、宏观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原理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其中,核心原理包括: 1. 需求与供给:市场经济中,价格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 均衡产出:市场经济中,经济达到均衡时,总产出等于总需求。经济在不断变化中追求均衡状态。 3. 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困扰。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原理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原理: 1. 机会成本: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项即为机会成本。个体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优决策。 2. 供求关系:价格影响着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价格上涨会导致供应增加,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3. 弹性: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供求关系的重要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对价格和收入变动的反应。 三、政府与经济 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政府在经济中的原理: 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如公园和桥梁等,这些物品对所有人都是非排他性的。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需要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维护经济秩序。 3. 税收与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来融资,实施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税收可用于公共投资和社会福利。 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国家的重要目标,以下是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原理: 1.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与创新等。这些要素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循环包括经济扩张和收缩两个阶段。 3. 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充分利用劳动力可促进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高中政治经济学原理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政府在

(经济)经济学基础概论

1、经济学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欲望所需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3、生产四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其中劳动、土地常称为"初级生产要素" 4、经济学是研究自然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学科. 5、经济学包括两大核心思想①资源是稀缺的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6、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即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7、由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引发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8、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活动. 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9、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混合型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10、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要素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1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即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的生产. 任何一个经济行动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同时选这两个不同的点. 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 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的递增原则.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权衡取舍原理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2、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资源所带来的潜在收益. 3、边际决策原理生活中许多决策涉与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 4、激励反应原理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和收益发生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意味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贸易原理又称为比较优势原理,说明交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6、"看不见的手"原理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 7、政府有事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看的见的手"指政府,"看的见的手"的作用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生作用. 8、生产率差异原理 9、收益递减原理指当保持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种投入所增加的收益越来越少. 10、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最优化.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6、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

经济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 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以后,总产量的增加额将越来越小的现象。 3、机会成本: 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 5、GDP均衡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与均衡的国民收入总需求相等的国民生产总值。 6、等成本线: 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7、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二、简答 1、简述四种市场结构类型的特征: 市场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各类市场结构的特征如下表: 2、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垄断之所以产生,基本原因是市场上存在很强的进入障碍,也就是说,通过进入障碍破使其他生产者无法进入该市场与垄断者进行竞争。垄断者依靠自己已经掌握的市场力量,如较低的成本、良好的服务、创新的产品等优势形成一个针对其他生产者的进入壁垒,限制其他生产者进入。进入壁垒的形成源于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这构成垄断形成的具体原因。

(1)生产发展的集中趋势。 (2)规模经济的要求。 (3)保护专利的需要。 (4)存在行业进入壁垒。 (5)行业进入存在法律限制。 3、简述GDP、NDP、NI、PI和PDI之间的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包括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各项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间接税净值—企业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PI—个人税收;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4、简述通货膨胀的分类: 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其类型可分为: 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③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④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 ⑤混合型通货膨胀。由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同时发挥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结果。

初级审计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知识点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一章概论 【考试要求】 1.宏观经济学概述 2.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 3.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本章内容中级资格与初级资格的考试要求相同。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述 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宏观经济学,后来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凯恩斯《通论》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3.1948年,美国的萨缪尔森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学派相结合,出版《经济学》,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出现严重的“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以反对国家干预为核心思想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占据主流经济学地位。 【例题·多项选择题】西方国家出现的“滞胀”,指的是几种经济现象并存,它们是: A.经济增长停滞 B.外汇收支停滞 C.产业结构失衡 D.通货膨胀 E.存在大量失业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滞胀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存在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主体(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2)总体经济行为≠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 由于经济个体和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以及总体经济中的个体经济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正确。 2.研究内容 (1)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2)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即: ①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价格水平如何变动。 ②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 ③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 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决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有: A.就业 B.通货膨胀 C.财政政策 D.企业利润 E.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选项D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 知识点: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 1.总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可用两种形态表示: (1)价值形态:价值量总和;

宏观经济学概论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有五个,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这五种总量的关系是:GDP-折旧=NDP NDP-间接税=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同样的最终产品量按不同的价格会计算出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第一,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第二,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0)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 b.中间产品 2.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 a.消费和储蓄 b.个人收入和个人所得税 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a.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b.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4.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 a.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a.国内生产净值 b.国内生产总值 6.国民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为统计标准。 a.人口地理上的国境 b.地理上的国境人口 7.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 a.上升 b.下降 8.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称为()。 a.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b.通货紧缩通货膨胀 9.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来表示。 a.GDP平减指数 b.物价指数 10.各国经常采用的物价指数主要包括: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 a.批发物价指数 b.GDP平减指数 11.假设2000年的名义GDP为5万亿元,实际GDP为4万亿元,则GDP平减指数为()。 a.125 b.25 12.最终产品是(),中间产品是()。 a.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b.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13.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与()之比。 a.工作年龄人口 b.总人口 14.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 a.失业率 b.劳动力参工率 15.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的比例。 a.总人口 b.劳动力 16.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400万时,失业率为()。 a.20% b.25% 17.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是三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a.劳动力参工率 b.失业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