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测试范围:第二、三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2)刘桢《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
(2分)(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2分)(4),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5)请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4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母亲虽然自己不富裕,还zhōu jì()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2)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 lì()目光。
(3)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 tòng jí()的文字。
(4)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着她委屈的模样,他也不忍再诘责..她了。
B.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C.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映象》,熔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D.当下大热的虚拟野生动物体验展,让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野生动物世界的神奇魅力。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但是多种多样。
(将“但是”改为“而是”) B.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把“随地吐痰”改为“不随地吐痰”)C.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活动,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广东市民的素质。
(把“发展”和“传承”调换位置)D.李明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国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9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rǎo(),用传统文化来zī()养。
有句话说柔日读史,gāng()日读经。
这是说,意志懈dài()时读史以明志,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读经书,能塑静俭德行。
2.古诗文默写。
(9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B.尝射于.家圃相与步于.中庭C.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D.对.子骂父丁氏对.曰4.名著阅读。
(3分)1936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来到宁夏豫旺、下马关等地进行采访,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是记述在宁夏豫旺地区的采访活动和感受,他是第一个向世界宣传宁夏的外国人。
A.埃德加·斯诺B.爱泼斯坦C.史沫特莱D.白求恩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问答问题。
(12分)爱如茉莉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肿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正在修剪茉莉花的妈妈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净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从妈妈的口中诱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几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畸形(jī)文绉绉(zōu)诚慌诚恐深恶痛疾(wù)....B.瞥见(piě)眼翳(yì)无可质疑藏污纳垢(gòu)...C.一绺绺(liǔ)炽热(zhì)筋疲力尽正襟危坐(jīng)....D.酸渍(zì)锃亮(zèng)骤雨猝至广袤无垠(mào)...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逛了一天公园,回家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B.这次考试班上只有XXX同学没及格,他可真是鹤立鸡群呀。
....C.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D.XXX精神应该继续继承发扬,这一点无可置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D.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4.下列语段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①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XXX,XXX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XXX比起XXX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比拟力拔山河的XXX,XXX既没有XXX,又缺少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XXXXXX相争。
A.③②①④⑤B.⑤③①②④C.⑤②④③①D.③⑤①④②5.以下各句的句式变换,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句是()(2分)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原句:不能说这件事有成功的希望。
变换句: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呢?C.原句:这货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
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
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厉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游山是为了,玩水是为了,郊游是为了淘冶性灵。
所以,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
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1)文中加“△”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几△乎(jǐ)提炼B.强△调(qiāng)淘冶C.特殊△(shū)鼓厉D.匹△夫(pī)夸耀(2)请将下面三个词分别还原到文中的横线上。
(2分)A.赋诗B.旷怀C.寻真(3)顺其思路,请在加曲线的句子后面仿写一句。
(2分)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很,甚)3.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是竹和柏的影子。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到达江陵。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3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6分)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猛浪若奔(bēn)B.互相轩邈(miǎo)泠泠作响(líng)直视无碍(ài)C.嘤嘤成韵(yùn)鸢飞戾天(lì)窥谷忘反(kuī)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ào)疏条交映(shū)2.(本题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城郭大荒流疏条交映B.落晖结海楼沉粼竞跃C.征蓬鹦鹉州五色交辉D.采薇白沙堤经伦世务3.(本题2分)下列对相应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中第四段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答谢中书书》通过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D.《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4.(本题2分)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B.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远远望去,鹦鹉洲上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D.尾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望不见故乡而生无限愁思。
5.(本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 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根据积累默写古诗词。
(6分)一百年来,我们的党历经坎坷,走过风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龚自珍《己亥杂诗》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杜甫《望岳》是他们的豪情壮志;“,”(《木兰诗》)写出他们奔赴战场的战斗决心。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窒息(zhì)不逊(shùn)侏儒(rú)杳无消息(yǎo)B.炽热(chì)妯娌(zhóu)诘责(jié)深恶痛疾(wù)C.滞留(zhì)盎然(àng)酒肆(sì)不缀劳作(chuò)D.锃亮(zèn)佃农(diàn)禁锢(gù)藏污纳垢(gòu)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天妈妈突然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和颜悦色地问我想要什么,我简直受宠若惊。
B.社区基层的工作最烦琐,需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才能不辞劳苦为居民排忧解难。
C.班主任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所以每次批评都能够入木三分,让大家口服心服。
D.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在全球还是鹤立鸡群,仍然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迎接国庆70周年。
B.独龙族,一个世代刀耕火种的民族,七十载历经两次跨越,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整族脱贫C.北京世园会在五一期间,单日入园人数突破十万人左右,已经成为新景点。
D.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就能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们说:读书可以使社会、人和人际关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就很容易使人的“修身”,从外在行为进入到内在的道德的心理层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缥碧(piǎo);无碍(ài);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急湍(tuān);嘤嘤成韵(yīng)C轩邈(miǎo);经纶(lún);鸢飞戾天(yuān)D横柯(kē);窥谷(kuī);好鸟相鸣(hào)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消散)互相轩邈..(拿着往高处远处伸展)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水皆缥碧..(青白色)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空谷传响.(回声)D.属.引凄异(延长)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摇摇欲.坠B.哀转久绝绝..多生怪柏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名利的心;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一片积水澄澈透明,水中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D.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答谢中书书》一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B.《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语言朴素又含有深远的意味C.《三峡》中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又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D.《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避世隐退的思想感情7.古诗文填空。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沿溯(shuò)竞跃(yuè)白沙堤(dī)横柯(Kē)B.阆风(láng)飞漱(shù)目眩(xián)竹柏(bǎi)C.绝巘(yǎn)轩邈(mào)窥谷(Kuī)属引(zhǔ)D.叠嶂(zhàng)曦月(xī)缥碧(piǎo)戾天(I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急湍甚剑,猛浪若奔。
B.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C.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i泠泠作响。
3.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庭下如积水空明。
4.下列各项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5.古诗默写。
(6分)(1),归雁入胡天。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野望》一诗中,“,”两句写诗人遥望,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4)《黄鹤楼》一诗中,“,”两句直接抒发作者思念家乡的愁绪,点明主旨。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3分)隔壁王奶奶接到一个电话,声称:国家现在要将一笔密存海外的巨款发给那些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人士,只要缴纳50元手续费就可以分到数百万元。
王奶奶信以为真,忙去交钱,你明知这是一个诈骗电话,该如何劝她不要上当受骗呢?(不超过60个字)7.综合性学习(7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范围:第2、3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和睦.(mù)祖藉油光可鉴.(jiàn)节衣缩食B.绯.红(fēi) 候骑广袤无垠.(yín) 藏污纳垢C.解剖.(pō) 迁徙沿溯.阻绝(sù) 五色交辉D.属.引(zhǔ) 诘责深恶.痛疾(wù) 和言悦色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说话的调子毫无抑扬顿挫....,却有一种奇妙的镇静作用。
B.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C.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今天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我数学居然不及格,想到晚上要回家面对父母,我心里感到诚惶诚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B.10月27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志愿者在上营坊社区参加了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
C.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深切地领悟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但霍金提出:黑洞的边缘,其实在一刻不停地向外产生粒子对,其中带有负能量的会被黑洞吸收,带正能量的则可能从黑洞逃逸。
②过去人们认为,黑洞引力极高,任何物质都不能从中逃逸。
③它介绍了霍金的三大理论贡献,各个都意义重大。
④其中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便是“黑洞辐射”,也被称为“霍金辐射”。
⑤你肯定听说过《时间简史》这本书,它是霍金的科普著作。
⑥这个理论,直接刷新了人们对黑洞的认识。
A.④⑥②①⑤③ B.⑤③④⑥②①C.④②①⑥⑤③ D.⑤③④②①⑥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中国作品必须出精品,中国文学也必须走出国门,中国作家更必须走向世界。
A.中国作家能走向世界吗?B.中国作家怎么能不走向世界呢?C.中国作家是否该走向世界?D.中国作家怎么能走向世界?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6-7题。
(4分)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该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
②帘招:指酒旗。
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是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片首句点出了“春愁”这个主題,“一片”形容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排解愁绪。
B.下片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思归的急切,“洗客袍”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
C.“流光容易把人抛”感叹时光流逝之快。
D.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突出了“春愁”的内涵,即倦游思归之愁。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摇”字颇具动态感,刻画出了乘船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招”字,意为招徕顾客,透露了词人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
B.“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用当地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和凄清伤悲的气氛对愁绪进行了渲染。
C.“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流逝之快。
“红”“绿”二字活用为动词,化静为动。
D.“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词人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此处为实写。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②。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③之所游处;在人间④,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⑤之林亭。
而置州已来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
②荫:遮蔽。
③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④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
⑤静者:喜欢清静的人。
⑥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
已,同“以”。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溪/若在山野B.则可/为都邑之胜境C.而/置州已来 D.遂/命之曰右溪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南____________ (2)皆____________ (3)名____________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产生了“怅然”的情绪?(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暮到江陵。
(2)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4)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7)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8)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5分)至深至纯师生情——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
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化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
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
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
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
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
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
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
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周先生审定。
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
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
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
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
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
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
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
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本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
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
我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周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
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不妥。
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
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
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
”“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
不妥。
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⑤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
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
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
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
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
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但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⑥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
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
《语文书简》出版后,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
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这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
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
”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勉。
(有删改)13.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文中第⑤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⑥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文中哪两件事能够从正面充分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