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秘书心理学》教案
秘书心理学项目三 秘书的个性心理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起源: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 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性格 是后天的,它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与社会环境交互作 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可塑性:气质较为稳定,虽也可能逐渐产生变 化,但变化较缓慢,可塑性较弱。性格的可塑性则 较强,环境与教育对性格有着明显的塑造作用。 行为:气质指向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 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指向行为内容,表 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 之分。
二、秘书的个性心理特征
1、秘书的气质 2、秘书的性格
1、秘书的气质
他们的气质好吗?
生活中所说的“气质”与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典型的动力特征。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脾气”、“秉性”。表现为心理活动 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等。 (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的集中性 等) 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动力特征相同。如,一个具有情绪易激惹的气质特 征的人,和人聊天时容易冲动,与人交谈时常忍不住打 断别人,等待时坐立不安,参加比赛前常沉不住气。
抑郁质类型的秘书
因感受性强、思维细密、善于觉察且 孤僻,适于从事机要秘书、文件起草、档 案管理等工作。
小结
秘书人员也应加强气质修养,使自己成为 能适宜秘书各项工作综合要求的优秀人才。 生活中纯属单一气质类型的人非常少,绝 大多数人都属于混合型。另外,由于各单位实 际情况的不同,有的单位规模较大、组织结构 完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因而分工较细,秘 书人员的分工也不尽相同,例如一些大型企业; 有的单位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秘书人员 所在的部门工作综合性强,因而秘书人员的工 作综合性也强,不可能仅从事某一气质类型所 适宜的工作,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秘书心理学》教案

《秘书心理学》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秘书心理学2.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或高职高专学生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4. 学时:32学时5. 学分:2学分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秘书心理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秘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提高秘书在工作中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秘书心理学概述:秘书心理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秘书心理素质:秘书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3. 秘书职业心理:秘书职业心理的特点和调适。
4. 秘书人际关系:秘书与领导、同事、下属等人际关系的处理。
5. 秘书心理压力与应对:秘书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秘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秘书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心理因素对工作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秘书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模拟秘书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占40%。
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测试秘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占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秘书心理学》教材一部,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库:收集一系列秘书工作中的心理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视频资料:选取相关秘书心理学的视频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加深理解。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秘书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案例。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秘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周:讲解秘书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3. 第三周:分析秘书职业心理的特点和调适。
4. 第四周:探讨秘书与领导、同事、下属等人际关系的处理。
5. 第五周:讲解秘书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
八、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秘书心理素质的自我评估,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安排学生参观企业,了解秘书在工作中面临的心理挑战,以及企业对秘书心理素质的要求。
《秘书心理学》教案

《秘书心理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2. 教学目标:(1)理解秘书心理学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理论;(2)掌握秘书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心理技巧;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角色扮演:模拟秘书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第一章:秘书心理学导论1. 教学内容:(1)秘书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秘书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重点:秘书心理学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
3. 教学难点: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第二章:秘书的人际沟通1. 教学内容:(1)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秘书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技巧;(3)提高人际沟通效果的方法。
2. 教学重点: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秘书的人际沟通技巧。
3. 教学难点:提高人际沟通效果的方法的应用。
四、第三章:秘书的情绪管理1. 教学内容:(1)情绪的定义和分类;(2)秘书的情绪管理技巧;(3)情绪管理在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情绪的定义和分类、秘书的情绪管理技巧。
3. 教学难点:情绪管理在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深入理解。
五、第四章:秘书的时间管理1. 教学内容:(1)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秘书的时间管理技巧;(3)提高时间管理效果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秘书的时间管理技巧。
3. 教学难点:提高时间管理效果的方法的应用。
六、第五章:秘书的职业素养1. 教学内容:(1)职业素养的定义和内容;(2)秘书的职业素养要求;(3)提高职业素养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职业素养的定义和内容、秘书的职业素养要求。
3. 教学难点:提高职业素养的方法的应用。
六、第六章:秘书的心理压力与应对1. 教学内容:(1)心理压力的定义和类型;(2)秘书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原因;(3)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秘书心理学项目六 秘书的心理健康管理

本节知识点
1、认识情绪
2、秘书的情绪管理策略
一、认识情绪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特征 情绪的功能 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
1、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们基于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在躯体和精神 上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 (思想)及行为反应(行动)。
对于老师的要求……
情绪是对客观现实、客观情境的一种心理反映; 借助感觉与思想,人的主观体验(认知过程)对 情绪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绪具有很强的主观 性(情绪本身没有是非标准,人的是非判断会外化为 情绪); 情绪产生的实质在于客观现实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程度,当需要被满足,个体产生满意、愉快的积极情 绪;反之,就会产生生气、焦虑等消极情绪。
3、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与环境或情境相适应。直接反映人们生 存的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表。如愉快表示处境 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可通过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 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 展。情商/情绪管理 (2)动机功能: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3)组织功能: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 更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方面,行为也比较开放,愿意 接纳外界的事物;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则容 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 想的功能。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
2、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
(1)智力水平正常。 (2)情感和情绪稳定。 (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4)社会关系协调。 (5)适应能力强。 (6)健全的人格。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的程度。
小资料: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指标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求 出发,提出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指标为: ◆有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人能够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 活动,有适当的兴趣爱好。 ◆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 有欲和嫉妒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在价值观念和信仰 上有差别的人。 ◆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认同感。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 突和挫折,能经得起突然袭来的打击。 ◆具有现实性。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而 非自己所希望,是看清情境并能顺应情境的“明白人”。 ◆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所有的或所缺的都知晓清楚、 准确。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 己与他人对于自己认识的差别。 ◆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 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在意识形态、信念和生活方面能够对 他人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现代秘书心理学.doc

秘书心理学教学大纲- 1 -《秘书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专业:涉外文秘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一些相关内容,掌握秘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利用秘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协调关系,制定合适的工作计划,承受工作的压力以及其他因素对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的做好秘书的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管理心理学和秘书心理学的含义,掌握秘书的工作激励深刻掌握秘书的心理素质,掌握秘书的心理健康,秘书的工作心理,牢固掌握秘书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绪论(1)了解秘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了解秘书心理学的学科体系2、秘书的心理素质(1)了解秘书的社会角色(2)掌握秘书的一般能力(3)深刻掌握秘书的特殊能力(4)掌握秘书的情感和意志(5)掌握秘书的气质与性格秘书心理学教学大纲- 2 -3、秘书的工作激励(1)掌握秘书的自我管理(2)掌握秘书的工作激励4、秘书的人际关系(1)掌握秘书的人际交往(2)深刻掌握秘书的人际关系(3)掌握秘书与领导的关系(4)了解秘书的群体心理5、秘书的工作心理(1)掌握会务工作心理(2)深刻掌握信访工作心理(3)了解调研工作心理(4)掌握协调工作心理6、秘书的心理健康(1)掌握秘书的心理健康(2)深刻掌握秘书如何预防心理挫折三、教学安排及方式现代心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以课内讲授为主,习题课或课堂讨论时间不少于4学时。
学生课内课外所用时间之比为1:2。
学时分配建议秘书心理学教学大纲- 3 -四、考核办法开卷笔试,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五、推荐教材[1]《现代秘书心理学》赵中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2]《秘书心理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侯典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秘书心理学教案》课件

《秘书心理学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秘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秘书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和主要内容。
3. 提升秘书在职场中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秘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秘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秘书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介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秘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3. 秘书心理现象的分析:分析秘书在工作中遇到的常见心理现象和问题。
4. 秘书心理素质的培养:探讨如何提升秘书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5. 秘书沟通技巧的应用: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秘书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秘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知识。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秘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报告。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案和课件: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资源。
2. 实际案例:收集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材料,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4. 参考书籍和文章: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秘书心理学的理解。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秘书心理学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秘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核心理论和主要内容。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秘书心理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秘书工作中的沟通场景,提升沟通能力。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介绍秘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秘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秘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了解秘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秘书职业活动中的应用,增强秘书的心理素质,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二、课程设置说明秘书心理学是秘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与秘书学、秘书实务、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对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秘书从业人员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课程性质适用于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58学时)(一)教学内容1. 绪论 2学时心理学的发展以及秘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
通过介绍教材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
2. 秘书的社会角色 4学时角色理论、角色心理概述。
秘书的角色特征:从属性、辅助性。
秘书的角色条件:生理条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社会条件(家庭、教育、阅历等),心理条件,秘书的角色意识及其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秘书的角色条件,通过辨析一些观点,形成正确的秘书角色意识。
3.秘书的一般能力 6学时秘书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各节分述以上五种能力的内涵、要求及其培养,认识五种能力构成一个系统。
教学重点:论述五种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增强对能力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一般能力。
4.秘书的特殊能力 4学时能力的内涵、特征、发展、结构等基本理论。
阐述秘书所应具备的特殊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活动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分析各种能力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结构。
教学重点:结合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探析各种能力的内涵及要求,以使学生重视能力的培养。
5.秘书的情感与意志 4学时秘书的情感品质及其对工作的影响,如何培养与秘书工作相适应的情感品质。
秘书的意志品质对工作的影响,如何培养与秘书工作相适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从秘书工作的实际出发,学习和培养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
6.秘书的气质与性格 4学时个性、个性结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学]秘书心理学教案
![[经济学]秘书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b2e26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f.png)
经济学秘书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秘书心理学概述1.1 秘书心理学的定义1.2 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3 秘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4 秘书心理学的重要性第二章:秘书的个体心理特征2.1 秘书的认知心理特征2.2 秘书的情绪与情感特征2.3 秘书的意志与个性特征2.4 秘书的动机与需求第三章:秘书的人际关系与沟通3.1 秘书的人际关系概述3.2 秘书的人际交往技巧3.3 秘书的沟通技巧与策略3.4 秘书的人际关系冲突与管理第四章:秘书的心理压力与管理4.1 秘书的心理压力概述4.2 秘书的心理压力源4.3 秘书的心理压力应对策略4.4 秘书的心理压力管理方法第五章:秘书的职业发展与心理素质提升5.1 秘书的职业发展规划5.2 秘书的心理素质概述5.3 秘书的心理素质培养与提升5.4 秘书的职业成长与心理调适第六章:秘书的情绪智力与工作表现6.1 情绪智力的概念与构成6.2 秘书的情绪智力对工作表现的影响6.3 提升秘书情绪智力的策略6.4 情绪智力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第七章:秘书的决策心理与决策支持7.1 决策心理的基本理论7.2 秘书在决策中的角色与影响7.3 提高秘书决策支持能力的途径7.4 秘书决策心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八章:秘书的团队合作与领导心理8.1 团队合作心理的重要性8.2 秘书在团队中的角色与心理定位8.3 秘书领导心理与领导技巧8.4 提升秘书团队合作与领导力的策略第九章:秘书的跨文化交际心理9.1 跨文化交际心理的基本概念9.2 秘书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挑战9.3 秘书跨文化交际心理的调整与适应9.4 跨文化交际技巧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第十章:秘书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10.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2 秘书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10.3 秘书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10.4 秘书自我调适的方法与技巧第十一章:秘书的心理素质与职业形象11.1 秘书职业形象的重要性11.2 秘书的心理素质与职业形象的关系11.3 提升秘书职业形象的策略11.4 秘书的心理素质在职业形象塑造中的应用第十二章:秘书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12.1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概念与意义11.2 秘书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需求11.3 秘书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实施方法11.4 秘书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秘书的心理测评与人才选拔13.1 心理测评的概念与方法13.2 秘书心理测评的需求与意义13.3 秘书心理测评的工具与技术13.4 秘书心理测评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秘书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治疗14.1 心理干预的概念与方法14.2 秘书心理干预的需求与意义14.3 秘书心理干预的实施策略14.4 秘书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巧第十五章:秘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秘书心理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15.2 秘书心理学的科技化发展趋势15.3 秘书心理学的专业化发展趋势15.4 秘书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重点包括:1. 秘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及其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结合例举法、启发式教学法,并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讲述时间为18分钟
讲授并举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活动过程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表象记忆
2、思维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内涵
(一)心理学的词源
古希腊语中包括“灵魂”与“学问”两方面含义,后解释为“关于灵魂的学问”.
(二)现代的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产生、本质、作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学的产生
从原始社会人们关于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之争,到后来关于精神活动的物质器官是心还是脑的争论,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逐渐趋于科学.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心理学象胚胎,孕含在哲学这一母体之中,它日渐成熟,脱胎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一般认为是在16世纪末。
3、意志过程计划行动目标理想信念
4、心理倾向态度需要动机兴趣
(二)个性心理
1、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
2、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
(三)群体心理时空分类
1、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国家、民族、区域群体
2、群体内部凝聚力士气沟通状况人际关系
3、群体之间信息传递融通状况公共关系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2、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特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重点讲述和分析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内容。
本节讲述时间为21分钟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拓展本章的学习内容.
讨论时间10分钟
通过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内容:第二章 秘书的社会角色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文秘专业学生
第三节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秘书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中的职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研究向秘书活动领域的渗透。
二、秘书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此处可先让学生来分析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再讲理论知识。
文节的讲述时间为13分钟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秘书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是分支与主干、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二)秘书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是具体运用与概括研究的关系。
(三)秘书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是被指导和指导,借鉴与被借鉴的关系。
(四)秘书心理学与秘书学的关系
是深层因素与表层因素的关系,是心理的探讨与工作的探讨的关系。从以上关系的辨析可更好地把握秘书心理学的特质。
三、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并为解决这些课题提供了手段。
(三)发展的现状尤似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哲学是孕育其成长的沃土,普通心理学是其主干,其他科学是其甘露,应用心理学是其分支.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不同领域,便产生不同领域的心理学,职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原理在各种职业活动中的应用,秘书心理学是职业心理学的一种。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秘书的角色条件
2、通过辨析一些观点,形成正确的秘书角色意识
授课提纲:
1、角色心理
2、秘书的角色特征
3、秘书的角色条件
4、秘书的角色意识
实施方法: 多媒体教学
详细内容:
第一节角色心理
一、词源的延伸
(三)结论性的定义
强调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占有某一社会地位或具有某种身份并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的一类人物。
二、角色心理
是在明确角色定义的基础上探讨某一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如秘书这一社会角色所具有的心理活动特质及其规律.
第二节秘书的角色特征
一、秘书的角色背景
根据我国90年代初的讨论,提出的“助手记”、“参谋记”、“配角记”等看法,引导学生从秘书职业活动的特点出发,探讨秘书的角色特征.
(二)实践意义
(三)对认识他人的意义洞察他人
(四)对自己的意义透视自己
第二节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秘书工作及其特点
(一)秘书的产生和现代释义
(二)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秘书工作的特点
其本质特点是辅助性,还有政治性、服务性、机要性等特点。
(四)涉外秘书工作及其特点
要紧扣“涉外”的含义进行分析,在具有一般秘书工作的特点之外,涉外秘书具有双语化、商务化、复杂化、智能化等特点。
二、秘书职业活动的特点
(一)开放性涉外秘书尤其具备这一特点
(二)中枢性工作的中心枢纽,不是简单的中转站
(三)事务性同时也形成了秘书工作的繁杂性
(四)受动性不是被动地应付工作而是主动地工作
(五)综合性不仅是事务性的工作还有信息管理、辅助决策等工作。
二、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探讨秘书在人——人系统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三、秘书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探讨秘书心理活动如何实现知-—情——意的过程及规律。
(二)探讨秘书优良的个性心理的培养以适应秘书工作之需。
(三)探讨秘书在人——人系统中优良的群体心理的培养以适应秘书工作以及发展之需。
三、研究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1、谈活法2、问卷法3、阅读资料法
(三)心理测量法
(四)实验法
讨论:
1、心理学的内涵、产生与发展。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3、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作业布置:
1、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及其学科特质。
4、秘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5、秘书心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实施方法: 多媒体教学
详细内容:
导入:在我国,秘书工作的发韧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真正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期的研究,往往囿于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程序、方法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秘书工作的主体,探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秘书工作中的应用,因此而催生了秘书心理学这一奇葩。
教
案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教师姓名: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第一章 秘书心理学概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文秘专业学生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秘书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学科体系
2、理解学习秘书心理学的目的
授课提纲:
1、心理学的内涵、产生、发展
2、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
3、秘书工作及其特点